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基础工程一流课程教改探索
1
作者 张建毅 李平 孟凡超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9期189-190,195,共3页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课程等标准及理念,合理地进行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及评价等改革;并且,在改革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始终以达成度为衡量... 《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一流课程等标准及理念,合理地进行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及评价等改革;并且,在改革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产出始终以达成度为衡量尺,建立了贯穿于专业认证全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 一流课程 达成度
下载PDF
不同覆盖层土性下逆断层场地破裂模型试验分析
2
作者 张建毅 白孜姗 +2 位作者 许志杰 屈世航 田静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7-35,共9页
发震断裂附近场地破裂及其上建筑物震害分析,是研究活动断层附近岩土体覆盖层厚度、建筑物避让距离及抗断裂措施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基于大尺寸强震覆盖层土体破裂模型试验平台,对紧邻逆断层的黏性土、砂土覆盖层场地及其含框架结构... 发震断裂附近场地破裂及其上建筑物震害分析,是研究活动断层附近岩土体覆盖层厚度、建筑物避让距离及抗断裂措施等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基于大尺寸强震覆盖层土体破裂模型试验平台,对紧邻逆断层的黏性土、砂土覆盖层场地及其含框架结构场地进行试验,分别从土体破裂传播形态、地表位移、土压力变化、加速度监测等方面对比分析,得出结论:(1)框架结构在不同土性覆盖层场地下几乎没改变发震断裂对自由场地土体破裂的传播规律,而受建筑物影响地表主破裂带均出现一定的“迁移”;(2)含框架结构的黏性土覆盖层场地在地表主破裂带处破裂更严重,而含框架结构的砂土覆盖层场地既在地表主破裂带处破裂更严重,也在主破裂带上盘一定距离凹陷严重。与黏性土场地相比,砂土场地对建筑物抗断裂设计更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断裂 建(构)筑物 抗断裂能力 避让距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张建毅 薄景山 +2 位作者 王振宇 林玮 卢滔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4-169,共6页
关于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一直是地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选取汶川地震中自贡地形台有强震记录的山脊地形和典型地震灾害的北川县城河谷地形进行了强震观测记录、规范方法和数值模拟下的地形放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规范法基本上可... 关于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一直是地震工程学的研究热点。选取汶川地震中自贡地形台有强震记录的山脊地形和典型地震灾害的北川县城河谷地形进行了强震观测记录、规范方法和数值模拟下的地形放大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规范法基本上可满足一般工程场地的要求;(2)对人员密集居住的高度大于60 m的较陡地形,建议应进行二维(三维)数值模拟下的地形效应分析。这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一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地形 地震动 地形放大效应 自贡 北川
原文传递
活动断层及其避让距离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建毅 薄景山 +1 位作者 袁一凡 黄静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8,共10页
综述了活动断层及避让距离的有关进展:(1)对活动断层进行了最新总结,并着重给出了工程上避让距离研究所用的活动断层概念;(2)归纳了世界有关国家活动断层避让的规范和专家的有关研究并进行了评价;(3)对断层地表破裂与避让问题进行了总结... 综述了活动断层及避让距离的有关进展:(1)对活动断层进行了最新总结,并着重给出了工程上避让距离研究所用的活动断层概念;(2)归纳了世界有关国家活动断层避让的规范和专家的有关研究并进行了评价;(3)对断层地表破裂与避让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符合工程避让的断层精确定位和建立工程分类的避让距离研究是今后应攻关的方向,并提出了供参考的研究结果及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地表破裂 避让距离 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软土震陷判别方法分析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建毅 张宇东 +1 位作者 徐国栋 王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59,共7页
对地基震陷震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总结,整理分析了软土震陷的有关规范;结合工程实际钻孔对比讨论了软土震陷不同规范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基于"两台阶的缩小范围量化"的软土震陷判别方法并进行了验证及工程应用。
关键词 软土 震陷 方法 应用
下载PDF
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对建筑物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建毅 薄景山 +1 位作者 李平 李巨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31,共8页
本文首先以玉树县结古镇、隆宝镇沿破裂带追索等调查资料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地震破裂带附近的典型建(构)筑物灾害事例,然后结合既往有关的科研成果和关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根据地表破裂的特征和建(构)筑物震害性质,对考察... 本文首先以玉树县结古镇、隆宝镇沿破裂带追索等调查资料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地区地震破裂带附近的典型建(构)筑物灾害事例,然后结合既往有关的科研成果和关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根据地表破裂的特征和建(构)筑物震害性质,对考察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探索提出了玉树地震地表破裂宽度和建(构)筑物震害指数的相关性和基本特点,为今后该地区的抗震防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地表破裂 避让距离 震害指数
下载PDF
北川县城土层特性对地震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毅 薄景山 +2 位作者 林玮 蔡晓光 赵培培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作为场地条件之一的土层特性(土层结构、土动力参数)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选择汶川地震强震区典型的钻孔资料和强震记录,以北川县城地勘标准孔和安县塔水波为基础,运用土层等效线性... 作为场地条件之一的土层特性(土层结构、土动力参数)对地表地震动参数的影响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的研究课题。选择汶川地震强震区典型的钻孔资料和强震记录,以北川县城地勘标准孔和安县塔水波为基础,运用土层等效线性化程序计算了140个工程场地计算剖面,定量分析了土层特性改变对反应谱αmax、Tg及地震影响系数差△α影响的特点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层特性 地震动 反应谱特征 北川县城
原文传递
地下结构地震横向应变传递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建毅 袁晓铭 +1 位作者 孙锐 蒋锋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以变形控制为主线,提出了横向应变传递率(STC)的概念,以研究土层向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采用二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地震动不同输入(峰值和波形)、土层不同性能(剪切模量和土层厚度)以及地下结构特征(埋深、... 以变形控制为主线,提出了横向应变传递率(STC)的概念,以研究土层向地下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采用二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地震动不同输入(峰值和波形)、土层不同性能(剪切模量和土层厚度)以及地下结构特征(埋深、宽高比)等参数对STC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的横向应变传递率的概念可以反映地震荷载-地下结构-土体间相互作用问题的本质,各种参数对STC的影响具有规律性:土层软硬对应变传递率影响显著,二者间呈幂指数关系;地震动输入对应变传递率有一定影响,二者间呈抛物线关系;工程常见土层厚度内,土层厚度变化对应变传递率的影响不大,基本可以忽略;地下结构埋深、宽高比对应变传递率影响较小,应变传递率基本为一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地震 应变传递率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地铁结构地震横向应变传递简化计算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毅 陈龙伟 +1 位作者 孙锐 曹振中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61-367,共7页
提出了以横向应变传递率STC模型为基本出发点的地铁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简化计算方法。以拟静力方法为基本出发点,以提出的土层横向应变率简化计算公式和常规一维土层分析为基础,给出了计算矩形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实例验证... 提出了以横向应变传递率STC模型为基本出发点的地铁结构横向应变传递简化计算方法。以拟静力方法为基本出发点,以提出的土层横向应变率简化计算公式和常规一维土层分析为基础,给出了计算矩形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简化计算方法,采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STC简化方法的结果能合理解释神户车站严重破坏的现象,与他人有限元计算的附加弯矩和剪力值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与他人有限元计算得到的结构最大地震动力反应出现部位一致,定量结果的差别也在工程许可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 简化方法 应变传递率 验证
下载PDF
北川县城地震震害科考调查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建毅 蒋锋 +1 位作者 郭晓云 许靓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通过对北川县城地震现场科学考察、资料搜集整理及研究分析,对县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的必然性进行了总结,认为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建筑物规划布局等是地震中县城重创的原因;并通过总结分析,... 本文通过对北川县城地震现场科学考察、资料搜集整理及研究分析,对县城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的必然性进行了总结,认为当地工程地质条件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及建筑物规划布局等是地震中县城重创的原因;并通过总结分析,对强震区城市规划中的工程地质选址进行了有关思考,给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川 震害调查 城市规划
下载PDF
防震减灾法制度完善的若干思考
11
作者 张建毅 孙国学 +1 位作者 左兰丽 李一行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6期I0024-I0025,共2页
本文针对防震减灾法的制度完善给出了若干思考:现行法律的框架结构充实性进一步增强;现行法律的条款可操作性进一步有力。这都对法制政府建设,进一步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源泉。
关键词 防震减灾 监测预报 灾害预防 恢复重建
下载PDF
汶川8.0级地震液化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26
12
作者 袁晓铭 曹振中 +8 位作者 孙锐 陈龙伟 孟上九 董林 王维铭 孟凡超 陈红娟 张建毅 蔡晓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8-1296,共9页
针对目前对汶川8.0级地震液化认识尚少的现状,通过较详尽的现场调查以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讨论本次地震的液化分布及特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液化范围广,涉及长约500 km、宽约200 km的区域,但分布很不均匀。液... 针对目前对汶川8.0级地震液化认识尚少的现状,通过较详尽的现场调查以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讨论本次地震的液化分布及特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液化范围广,涉及长约500 km、宽约200 km的区域,但分布很不均匀。液化集中在长约160 km、宽约60 km的长方形区域并呈6个条带分布,在VIII度区内最为集中,与各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呈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本次地震液化具有与以往不同的3个突出特征:(1)VI度区内出现显著液化及其震害现象,实地发现10处液化点,分布在5个不同地区,其中有2处液化直接导致了房屋的破坏;(2)深层土液化,4个不同地区的村庄均出现了液化喷水高度达10 m以上,专门的勘察确认了此次地震20 m处液化的真实性;(3)砂砾层液化,专门的勘察验证这一现象,并且通过液化喷砂量和喷水时间以及工程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推断此次地震中砂砾层液化应占很大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汶川8.0级地震 液化 分布 特征
下载PDF
玉树7.1级地震学校建筑震害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巨文 薄景山 +3 位作者 卢滔 蔡晓光 张建毅 张宇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学校建筑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通过对玉树地震学校建筑震害的调研,进行了不同类别建筑结构震害指数与破坏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震害指数由低到高的结构依次为混凝土框架结...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学校建筑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通过对玉树地震学校建筑震害的调研,进行了不同类别建筑结构震害指数与破坏机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震害指数由低到高的结构依次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实心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空心砖混结构和土木结构。混凝土框架结构要严格按照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进行设计,加强填充墙与框架柱的连接;实心砖混结构、空心砖混结构应设置构造柱、圈梁、预制楼板拉结筋,增强房屋抗倒塌能力;空心砖混结构还要在砌块内腔配置足量的钢筋,提高砂浆强度;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应从建筑材料、构造措施等方面予以加强。要研究适合当地特色的新型结构抗震体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学校建筑 震害分析 震害指数 破坏机理
原文传递
川滇甘陕地区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培培 王振宇 +1 位作者 薄景山 张建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7-104,共8页
以四川、云南、甘肃和陕西地区263个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台站获得的2 388条强震记录为基础资料,对每一条水平向强震记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确定了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在考虑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基础上,统计不同震级、震中距和场... 以四川、云南、甘肃和陕西地区263个有详细场地资料的强震台站获得的2 388条强震记录为基础资料,对每一条水平向强震记录采用差分进化算法确定了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在考虑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基础上,统计不同震级、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并研究其对特征周期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这一地区,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均值随震级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场地类别的增加而增大;Ⅱ类场地的特征周期随着震中距的增大而增大;远场比近场的反应谱特征周期偏大;这一地区大震远场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统计结果较我国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大震远场反应谱特征周期值偏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合理确定加速度反应谱的特征周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谱 特征周期 场地类别 震级 震中距
下载PDF
强震地表破裂工程评估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静宜 薄景山 +1 位作者 沈超 张建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104,共11页
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会产生地表破裂,强震地表破裂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在工程规划和城市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时,必须开展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工作。地表破裂是发震断层延伸到地表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仍无法控制活断层的活动。震害表明... 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会产生地表破裂,强震地表破裂会造成巨大的灾害,在工程规划和城市建设,特别是重大工程建设时,必须开展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工作。地表破裂是发震断层延伸到地表的产物,迄今为止,人类仍无法控制活断层的活动。震害表明,地表破裂对工程而言是无坚不摧的,因此,重大工程建设中只能采取避让的措施。这就需要评估强震地表破裂的可能性并给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参数,以便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场地选择和避让。总结、归纳和综述了地表破裂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地表破裂工程评价领域研究的相关进展;介绍了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评述了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梳理了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断层避让的有关规定。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分析当前工程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今后需要研究的5个主要问题。上述工作对开展强震地表破裂工程评估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地表破裂 工程评估 避让规定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土工离心模拟技术在断层错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超 薄景山 +2 位作者 张建毅 黄静宜 李孝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5,共9页
近年来,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断层错动引起的地表破裂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土工离心机在模拟断层错动研究方面的应用历史与现状,梳理了不同性质断层、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得... 近年来,土工离心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断层错动引起的地表破裂研究中,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系统的总结了土工离心机在模拟断层错动研究方面的应用历史与现状,梳理了不同性质断层、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不同试验参数对地表变形特征、土层破坏机理、破裂扩展规律及土结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目前断层错动离心模型试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离心机 断层错动 地表变形 模拟技术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北川县城建筑物震害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滔 薄景山 +3 位作者 张建毅 刘小阳 门妮 蔡晓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汶川地震中,原北川县城位于地震烈度达到Ⅺ度的极震区内,建筑物几乎破坏殆尽。为了对建筑物震害机制开展相应的研究,防灾科技学院科考小组于2008年8月中旬前往北川县城及周边区域开展了现场科学调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多种致灾机制... 汶川地震中,原北川县城位于地震烈度达到Ⅺ度的极震区内,建筑物几乎破坏殆尽。为了对建筑物震害机制开展相应的研究,防灾科技学院科考小组于2008年8月中旬前往北川县城及周边区域开展了现场科学调查。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多种致灾机制共同作用于北川县城造成建筑破坏极为严重,建筑物震害指数基本上都在0.8以上,根据震害机制不同可以将县城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内起主导作用的建筑物震害机制之间存在差异,典型建筑物充分地体现了不同震害机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北川县城 震害机制
下载PDF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强震地表破裂预测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薄景山 黄静宜 +1 位作者 张建毅 王福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共7页
强震引起的地表破裂通常会对工程结构造成严重的危害,工程建设中要对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发震断裂以及能否产生地表破裂做出评价。由于地震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强震引起的地表破裂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其给予概率的表达符合当前人们对这... 强震引起的地表破裂通常会对工程结构造成严重的危害,工程建设中要对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发震断裂以及能否产生地表破裂做出评价。由于地震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因此,强震引起的地表破裂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其给予概率的表达符合当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工程建设的风险选择要求。本文在总结强震地表破裂及震害的基础上,将逻辑回归这一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模型引入到强震地表破裂的预测研究中,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基本原理;论证了这一方法用于强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可行性和适宜性;提出了评价因子以及分级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数据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以汶川特地震为例对模型的适宜性进行了检验和具体应用。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地表破裂 逻辑回归分析 预测方法
下载PDF
震害指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薄景山 张建毅 +2 位作者 孙平善 李伟 李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2,共6页
震害指数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衡量震害大小的量化指标,这一指标及其评定方法被中国地震烈度表采用并在多次破坏性地震震害调查评价中使用。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从统计意义上看对震害的评定更具合理性,在震害调查中应加以继承、发扬和发展... 震害指数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衡量震害大小的量化指标,这一指标及其评定方法被中国地震烈度表采用并在多次破坏性地震震害调查评价中使用。实践证明,这一方法从统计意义上看对震害的评定更具合理性,在震害调查中应加以继承、发扬和发展。介绍了震害指数产生的历史背景;详细地阐述了如何依据现场的宏观标志来确定结构的破坏程度以及如何给出评定区的震害指数等若干技术问题。对震害指数调查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讨论了随着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发展,震害指数评定方法应注意的问题。对了解震害指数评定方法的历史并推动其在震害评定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害指数 地震烈度 震害调查 宏观标志
原文传递
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研究
20
作者 张建毅 《国际地震动态》 2016年第4期47-48,共2页
当代地震学普遍认为,强震和活断层相关,强震的发生往往都伴随着活断层的错动。在合适的条件下,活断层的错动会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往往会对破裂带附近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场址选择中避开活断层是岩土工程界... 当代地震学普遍认为,强震和活断层相关,强震的发生往往都伴随着活断层的错动。在合适的条件下,活断层的错动会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往往会对破裂带附近的建筑物造成巨大破坏。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的场址选择中避开活断层是岩土工程界和抗震设计关心的问题。围绕着活断层的避让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是当前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活断层地表破裂场地为研究对象,总结了活断层与地表破裂的关系、研究了地表破裂特征(宽度)、地表破裂与结构震害影响和地表破裂与地震动特征,在总结震害实例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工程场地活断层避让距离的估计方法及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了活断层与地震的关系、地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定义了本文地表破裂下的工程活断层判别流程;明确了强震地表破裂的定义及归纳破裂的条件;对工程结构避让地表破裂的重要基础依据——强震地表破裂原地重复性,从特征地震与地表破裂分段等方面进行了典型实例或证据论证;系统总结了地表破裂定位分析的手段及精度方法。(2)分析了地表破裂特征(宽度)。对地表破裂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分析,讨论了地表破裂的机理。系统地总结给出了地表破裂的模式,为地表破裂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详细讨论了地表破裂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强震地表破裂带宽度和永久地质变形带宽度的大量统计分析,首次给出了一整套考虑破裂模式、破裂影响因素的地表破裂带宽度的计算公式及示意图。(3)分析了地表破裂与工程结构震害的关系,即活断层工程场地结构的避让距离问题。通过5次典型强震地表破裂展布迹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结构破坏分析,给出了避让距离的建议值;并通过这5次地震破裂迹线上的单体结构震害分析,首次建立了既有结构在地表破裂效应下类似震害的选比案例资料库。为活断层场地新建结构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为考虑地表破裂效应下结构震害的数值模拟提供了基础资料。(4)研究了地表破裂及其地震动场的数值模拟。给出了理论计算分析的计算模型及参数的确定,特别是数值模拟工况中覆盖层较薄、土砂砾石二元结构的土体,多次重复破裂(地震重复周期内再破裂)对地震动的影响及规律。选取了近场脉冲型加速度地震记录和一般记录,分别进行了0.1g、0.2g、0.4g输入下的倾滑、走滑断层地表破裂带附近的各点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的对比分析,首次给出了基于抗震设计参数分析的活断层避让距离和地表破裂带附近的抗震设计反应谱参数,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5)本文提出了一种可操作,基于工程考虑的符合目前我国实际的避让距离估计方法。通过以地表破裂宽度、破裂长度为指标的确定性分析,和地表破裂可能性、破裂不同距离处结构倒塌密度函数的概率性分析,并结合破裂定位精度成果,给出了一种较系统、全面地能具体划分出避让区域或避让带范围的方法及其判别流程。通过破裂宽度统计公式及宽度理想示意图、结构震害避让距离建议值及单体建筑结构在破裂附近的震害效应分析、脉冲型地震波输入下的破裂带附近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等地震动响应分析等,经综合比较,给出了合理的避让距离数值。系统地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较好的避让距离估计方法及其应用,对我国避让距离有关规定进行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地表破裂 避让距离 结构震害 估计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