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癌类器官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宇 张志宏(综述) 张昌文(审校)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64-567,共4页
膀胱癌(BC)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近年来,新兴的三维类器官模型在抗肿瘤药物筛选和疾病机制探索等方面为膀胱癌研究带来了极大推动。本文对膀胱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 膀胱癌(BC)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近年来,新兴的三维类器官模型在抗肿瘤药物筛选和疾病机制探索等方面为膀胱癌研究带来了极大推动。本文对膀胱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应用、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膀胱癌 肿瘤研究 3D肿瘤模型
下载PDF
建立高质量目标导向性腹膜透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2006年国际腹膜透析协会发布腹膜透析(PD)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应充分透析以解决终末期肾病患者溶质清除与容量控制问题.2020年该指南获得更新,提出建立高质量目标导向性PD,强调透析患者生命质量重要意义,指出需要建立紧密的医患合作与共... 2006年国际腹膜透析协会发布腹膜透析(PD)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应充分透析以解决终末期肾病患者溶质清除与容量控制问题.2020年该指南获得更新,提出建立高质量目标导向性PD,强调透析患者生命质量重要意义,指出需要建立紧密的医患合作与共同决策机制,科学利用有限资源,妥善保护残余肾功能,维持液体平衡、营养状态和代谢毒素清除,并关怀衰老患者实际需求.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和国家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实践经验,对指南更新部分进行介绍,解读指南亮点内容即透析患者生命质量与建立高质量目标导向性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充分透析 高质量目标导向
下载PDF
长期腹膜透析包裹性腹膜硬化症风险预测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1-385,共5页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EPS)是长期腹膜透析患者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EPS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死亡率较高。本文总结现阶段研究进展,综述长期腹膜透析患者EPS风险预测及预防。
关键词 包裹性腹膜硬化症 腹膜透析 风险
下载PDF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的优势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0-274,共5页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腹膜透析模式.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DAPD)在透析剂量、交换次数和留腹时间等方面均类似前者,但需夜间排空透析液,保持“干腹”.本文结合本中心的经验,综述DAPD模式潜在优势,探讨其合理应用.
关键词 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 日间不卧床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rGFR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透析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4-488,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并广泛传播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2020-03-11,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已构成全球大流行。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简称新冠病毒)引起并广泛传播的呼吸道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2020-03-11,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已构成全球大流行。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与密切接触,人群普遍易感。新冠病毒通过激发炎症因子风暴、器官交互对话以及系统性作用途径造成多器官系统损害。最新研究指出透析患者合并新冠肺炎近期死亡率高达30%,且腹膜透析(PD)合并新冠肺炎透出液可检出新冠病毒。本文结合现有文献,综述新冠肺炎疫情下透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透析
下载PDF
腹膜透析液的器官保护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5,共5页
腹膜透析液是含有渗透剂、缓冲碱和电解质的无菌溶液,是实现血液净化、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透析液灌注腹腔后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调节淋巴回流、抑制炎症反应等直接的器官保护作用,并已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 腹膜透析液是含有渗透剂、缓冲碱和电解质的无菌溶液,是实现血液净化、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透析液灌注腹腔后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调节淋巴回流、抑制炎症反应等直接的器官保护作用,并已在临床得到初步应用。本文综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腔复苏 休克 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穿刺置管融合远程监控腹腔复苏技术救治多器官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1期54-57,共4页
严重创伤、重症感染及脓毒症休克可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常规复苏基础上持续低流量腹膜透析液灌注腹腔,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调节淋巴回流、抑制炎症反应等直接的器官保护作用,是为一种全新的复苏方... 严重创伤、重症感染及脓毒症休克可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近年来研究发现在常规复苏基础上持续低流量腹膜透析液灌注腹腔,具有改善微循环、减轻水肿、调节淋巴回流、抑制炎症反应等直接的器官保护作用,是为一种全新的复苏方式——腹腔复苏(DPR)。日益成熟的经皮穿刺腹腔置管术与远程监控自动化腹膜透析为高效实施DPR提供可能,三种技术有机融合有望成为推动MODS救治进展的新动力。文章就穿刺置管融合远程监控腹腔复苏技术在多器官损伤救治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腹腔复苏 经皮穿刺腹腔置管术 远程监控
下载PDF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在肾脏疾病的研究
8
作者 张志宏(综述) 王金泉(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3-578,共6页
肾脏疾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且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不仅是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清除的关键调节因子,也与肾脏疾病蛋白尿、脂质代谢紊乱、肾纤维化、肾功能下降、心脑血管事件及死... 肾脏疾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且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升高。研究发现,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不仅是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清除的关键调节因子,也与肾脏疾病蛋白尿、脂质代谢紊乱、肾纤维化、肾功能下降、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有关。干预PCSK9的药物也在肾脏疾病中得到应用。本文就PCSK9在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肾脏疾病 脂质代谢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张志宏(综述) 俞雨生(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4,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心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药物治疗RHF存在诸多问题,如肾功能恶化、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利尿剂抵抗等。降低钠潴留是RHF重要治疗目标之一。腹膜透析(PD)可有效降低RHF患者钠水...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难治性心力衰竭(RHF)是心功能不全的终末阶段。药物治疗RHF存在诸多问题,如肾功能恶化、电解质及内环境紊乱、利尿剂抵抗等。降低钠潴留是RHF重要治疗目标之一。腹膜透析(PD)可有效降低RHF患者钠水潴留、提高心脏射血分数、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减少住院次数、缩短住院时间。本文综述PD在RHF的合理应用及研究现状,包括适应证、干预时机、剂量与透析模式、联合用药及未来发展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心肾综合征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