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叶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杨学芳 董馨忆 +3 位作者 普吉霞 刘建昆 马立 张志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3-320,共8页
研究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am,LM)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改善作用和机制。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100 mg/kg),以及LM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 研究辣木叶(Moringa oleifera Lam,LM)水提物对大鼠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改善作用和机制。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100 mg/kg),以及LM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通过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acetamide,TAA)建立HF模型,自第5周开始灌胃给药。给药结束后检测大鼠体重、肝脏指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HF指标(血清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Ⅲ,PCⅢ)、IV型胶原(IVcollagenIV-C)、层黏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dase,HA)、肝脏羟脯胺酸(HYP)、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纤维组织病变、氧化应激指标(肝脏活性氧(reactiveoxygen,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检测肝脏转运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HF模型组大鼠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指数显著增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脏HYP浓度极显著增加(P<0.01);肝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增加,HF病变严重;肝脏ROS和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SOD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模型组大鼠肝脏处于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变状态,肝脏功能受损。与模型组比较,LM各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脏HYP浓度不同程度的降低,肝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显著减少(P<0.05,P<0.01),肝脏ROS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P<0.01),表明LM能够降低肝脏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鼠HF,保护肝脏功能。对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检测发现,模型组TGF-β1、Smad2、Smad3和α-SMA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相较于模型组,LM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TGF-β1、Smad2、Smad3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LM低剂量组大鼠肝脏Smad3和α-SM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表明LM可下调HF大鼠肝脏TGF-β1/Smads通路基因表达。LM可能通过下调ROS-TGF-β1/Smads通路,改善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辣木叶 氧化应激 肝脏功能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脾肾阳虚型)大鼠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许云姣 蔡悦青 +4 位作者 姜莉云 张志毕 周瑞彬 杨翼豪 吴文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8-23,共6页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 目的观察“四四固本颗粒”对脾肾阳虚型IBS-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从“肠道菌群”角度揭示“四四固本颗粒”对IBS-D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采用番泻叶灌胃+避水应激方法建立脾肾阳虚证IBS-D大鼠模型,造模后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采用高通量测序检测大鼠肠道菌群,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肠道内容物菌群关键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SGB组大鼠粪便Bristo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阳性药组和SSGB-H组AWR显著降低(P<0.05);SSGB-H/M/L组D-木糖、ACTH、CORT、尿17-OHCS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SSGB组Shannon指数显著增加(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SSGB-H组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都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SSGB-M/L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升高(P<0.05);SSGB组在SCFAs总酸、丙酸、乙酸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SSGB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脾肾阳虚症状,降低大鼠内脏敏感性,增加IBS-D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效逆转IBS-D大鼠肠道菌紊乱,提高益生菌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促进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吸收,进而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四四固本颗粒 升举三阴
原文传递
橘核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作用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嘉佳 杨兴 +7 位作者 张志毕 王一谋 邓徐丽 尹蕊 熊玉纯 何红平 左爱学 董发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 比较橘核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水相用50%、85%乙醇洗脱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一氧化氮(NO)释放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橘核提取物的抗... 目的 比较橘核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水部位、水相用50%、85%乙醇洗脱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一氧化氮(NO)释放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及棉球肉芽肿模型,研究橘核提取物的抗炎活性。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及电子痛压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除50%乙醇洗脱部位外,其余各部位均显示出NO抑制活性(P<0.05、P<0.01);橘核的乙酸乙酯部位、50%乙醇洗脱部位的高、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1),明显减少肉芽肿重量,提升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浓度(P<0.05、P<0.01);85%乙醇洗脱部位的高、低剂量组也明显提升血清中IL-2浓度,抑制肉芽组织增生(P<0.05)。橘核的水相及其50%乙醇洗脱部位的高、低剂量组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提高小鼠达到疼痛阈时的压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橘核的不同部位均具有抗炎作用,乙酸乙酯部位及水相以50%乙醇洗脱部位的体内抗炎作用较强;橘核的水部位可能为镇痛的主要活性部位,其中以50%乙醇洗脱部位发挥较强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核 抗炎 一氧化氮释放 白细胞介素-2 镇痛
原文传递
余甘子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志毕 张媛 +4 位作者 于浩飞 胡炜彦 张兰春 杨晖 张荣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0-356,共7页
研究余甘子提取物(extractum phyllanthus emblica,EP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美他多辛胶囊-欣立得,200 mg/kg·d)和EPE高、中、低剂量组(400、160、80 ... 研究余甘子提取物(extractum phyllanthus emblica,EP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6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美他多辛胶囊-欣立得,200 mg/kg·d)和EPE高、中、低剂量组(400、160、80 mg/kg·d),灌胃给药30 d,末次给药后1 h灌胃56%乙醇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12 h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浓度,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乙醇脱氢酶(AD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α受体(PPAR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EPE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AST、TG浓度,减轻肝脏病理损伤;EPE显著提高肝脏乙醇代谢酶ADH、CAT活性,下调CYP2E1 mRNA表达水平,缩短小鼠醒酒时间;EPE显著下调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转运酶ADRP基因表达,抑制脂肪酸合成和向肝脏转运;EPE显著提高肝脏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MDA浓度,发挥抗氧化活性保护肝脏损伤;EPE显著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浓度,减轻肝脏炎症损伤,但对IL-10浓度没有显著影响;EPE显著下调Casepase3基因表达,降低肝脏细胞凋亡水平;EPE显著上调PPARα基因表达来减轻肝脏氧化和炎症损伤。结论:EPE通过乙醇代谢酶活性调节、脂代谢调控、抗氧化损伤、抗炎和抗细胞凋亡来保护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开发为解酒护肝保健食品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急性酒精肝 氧化损伤 炎症 脂代谢
原文传递
迷迭香提取物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模型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志毕 杨晖 +3 位作者 张媛 于浩飞 胡炜彦 张荣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9-234,共6页
研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酒精代谢、脂代谢、抗氧化和抗炎几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欣立得组(Metadoxine Capsules,MC,200 mg/kg... 研究迷迭香提取物(Rosemary Extract,R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酒精代谢、脂代谢、抗氧化和抗炎几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Model)、欣立得组(Metadoxine Capsules,MC,200 mg/kg·d),RE剂量组80、160、400 mg/kg·d,给药30 d后建立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ALT、AST、TG、TNF-α、IL-6、IL-10浓度,肝脏MDA、SOD、GSH-Px、ADH活性,qRT-PCR检测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过氧化物酶体增值物激活α受体(PPARα)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RE组小鼠血清ADH活性升高,ALT、AST和TG含量降低,醒酒时间缩短,肝脏组织脂肪变性减轻,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降低,保护机制研究发现RE能下调FAS和ADRP基因表达,减少肝脏脂肪合成;提高抗氧化损伤酶SOD、GSH-Px活性,下调酒精代谢中ROS合成基因CYP2E1和上调抗氧化损伤和炎症基因PPARα表达,使MDA浓度降低,减轻肝脏氧化损伤;降低炎性因子TNF-α和IL-6浓度,提高抗炎因子IL-10浓度。实验结果表明RE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抗炎和脂肪代谢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提取物 急性酒精肝 氧化损伤 脂代谢 炎症
下载PDF
丹参水提物对小鼠病理脱发模型毛发的再生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张志毕 董超 +1 位作者 马娇 冯国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水提物对小鼠病理脱发模型毛发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睾酮诱导建立小鼠脱发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章光101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m L)组.涂药21 d,测量脱毛区毛长、毛重和毛囊数,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 目的研究丹参水提物对小鼠病理脱发模型毛发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睾酮诱导建立小鼠脱发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章光101组,丹参低、中、高剂量组(20、40、80 mg/m L)组.涂药21 d,测量脱毛区毛长、毛重和毛囊数,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含量,脱毛区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 (1)丹参水提物能明显促进小鼠再生毛发的毛长、毛重和毛囊数(P<0.05);(2)降低T和提高E2含量(P<0.05),平衡激素水平;(3)提高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4)提高VEGF含量(P<0.05).结论在睾酮诱导的小鼠病理脱发模型中,丹参水提物能有效促进毛发的再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平衡激素水平、抗氧化和促进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水提物 雄激素性脱发 毛发再生 睾酮
下载PDF
迷迭香酸对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钟雯雯 张志毕 +3 位作者 张兰春 于浩飞 张荣平 胡炜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3-1727,共5页
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是PD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yl-1,2,3,6-tetrahydrophridine,MPTP)诱导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在诱导损伤前给予不同剂量迷迭香酸处理,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神... 多巴胺神经元损伤是PD发病的重要机制,本文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yl-1,2,3,6-tetrahydrophridine,MPTP)诱导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在诱导损伤前给予不同剂量迷迭香酸处理,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神经元的活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神经元ROS水平;Western blot(WB)检测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研究迷迭香酸(Rosemarinic acid,RA)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MPTP处理可使多巴胺神经元活力显著降低(P<0.05),ROS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P<0.01);迷迭香酸预处理(40μmol/L和20μmol/L)可逆转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活力降低,抑制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ROS和cleaved caspase-3升高(P<0.05,P<0.01)。迷迭香酸预处理对MPTP诱导的多巴胺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OS释放,阻止caspase-3异常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MPTP 活性氧 CASPASE-3 帕金森病
下载PDF
基于P13K/AKt及NF-kB信号通路探讨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关键保护因子 被引量:8
8
作者 许云姣 吴文笛 +4 位作者 张志毕 蔡悦青 周瑞彬 杨翼豪 姜莉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6期79-83,共5页
应激性溃疡(SU)是胃肠病最具挑战性的研究热点,也是胃黏膜防御因素与侵袭因素失衡的结果,胃黏膜的信号通路存在激活后加重胃黏膜损伤及保护胃黏膜的双重通路,如何激活保护通路、抑制损伤通路进而修复胃黏膜将是SU研究的重点。笔者以胃... 应激性溃疡(SU)是胃肠病最具挑战性的研究热点,也是胃黏膜防御因素与侵袭因素失衡的结果,胃黏膜的信号通路存在激活后加重胃黏膜损伤及保护胃黏膜的双重通路,如何激活保护通路、抑制损伤通路进而修复胃黏膜将是SU研究的重点。笔者以胃黏膜的关键信号通路(P13K/AKt及NF-kB)作为研究靶点,对P13K/AKt及NF-kB信号通路相关的关键信息分子作一综述,旨在为SU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AKt NF-kB 应激性溃疡 胃粘膜保护因子
下载PDF
基于抗氧化作用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应激性溃疡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
9
作者 许云姣 吴文笛 +5 位作者 张志毕 蔡悦青 张兰春 周瑞彬 杨翼豪 姜莉云 《河北中医》 2022年第8期1335-1341,共7页
目的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SU)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及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5 mg/(kg·d)灌胃,胃血止糊剂高、中... 目的观察胃血止糊剂对大鼠应激性溃疡(SU)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及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共6组,每组12只,奥美拉唑组予奥美拉唑5 mg/(kg·d)灌胃,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胃血止糊剂4、2、1 g/(kg·d)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容积的溶媒灌胃,每日1次,共灌胃14 d。灌胃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制备SU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测定各组大鼠建模后胃黏膜血流量,制作苏木素-伊红染色切片观察各组胃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和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GMBF均降低(P<0.05),UI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奥美拉唑组和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GMBF均升高(P<0.05),奥美拉唑组和胃血止糊剂高、中剂量组UI均降低(P<0.05);与奥美拉唑组、胃血止糊剂高剂量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中、低剂量组GMBF均降低(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中、低剂量组UI均升高(P<0.05),胃血止糊剂高剂量组GMBF、UI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血止糊剂中剂量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低剂量组GMBF显著降低(P<0.05),UI无差异(P>0.05)。空白组大鼠胃黏膜组织未见损伤性的变化,胃黏膜结构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上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腺体结构遭到破坏,形成多个大小、深浅不等的糜烂面。奥美拉唑组和胃血止糊剂各剂量组胃黏膜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及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CAT活性均降低(P<0.05),MD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GSH-Px活性均增加(P<0.05),MDA含量均降低(P<0.05),胃血止糊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CAT活性均增加(P<0.05),奥美拉唑组各指标无变化(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均增加(P<0.05),MDA含量均降低(P<0.05),胃血止糊剂高剂量组大鼠血清CAT活性增加(P<0.05);与胃血止糊剂高剂量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SOD活性均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及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GSP-Px、CAT活性均降低(P<0.05),MDA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GPS-Px活性均增加(P<0.05),MDA含量均降低(P<0.05),胃血止糊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T活性均增加(P<0.05);与奥美拉唑组比较,胃血止糊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GSP-Px活性均增加(P<0.05),MDA含量均降低(P<0.05),胃血止糊剂高、中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CAT活性均增加(P<0.05);与胃血止糊剂高剂量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中、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GSH-Px活性均降低(P<0.05),胃血止糊剂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MDA含量升高(P<0.05);与胃血止糊剂中剂量组比较,胃血止糊剂低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SOD、CAT活性均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结论胃血止糊剂能改善SU模型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其抗氧化作用可能是主要通过增加SOD和GSH-Px的活性来实现的,对CAT活性的调节可能也是其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大鼠 中药疗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鼠尾草酸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成 张兰春 +3 位作者 于浩飞 胡炜彦 张志毕 张荣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第2期10-16,共7页
目的:研究鼠尾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灯盏花素组、鼠尾草酸180 mg/kg鼠尾草酸90 mg/kg组、鼠尾草酸45 mg/kg组。各组大鼠... 目的:研究鼠尾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灯盏花素组、鼠尾草酸180 mg/kg鼠尾草酸90 mg/kg组、鼠尾草酸45 mg/kg组。各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观察鼠尾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的影响。结果:鼠尾草酸180 mg/kg组能明显缩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性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鼠尾草酸90 mg/kg组能明显改善大鼠神经损伤症状,缩小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Time,ATPP),降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鼠尾草酸45 mg/kg组能延长ATPP,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此外,血常规结果显示,不同剂量鼠尾草酸预处理对MCAO大鼠的的各项生理指标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鼠尾草酸预处理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引起的局灶性脑缺血的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酸 MCAO 血小板聚集率 血常规检测
下载PDF
构建逆转录病毒PBabepuro-Bcl-2表达质粒及稳定转染细胞株
11
作者 杜星 付旭锋 +2 位作者 张志毕 陈贵元 崔清华 《科技信息》 2013年第23期2-3,共2页
目的:构建pBabepuro-Bcl-2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鉴定表达,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建立过表达Bcl-2稳定转染细胞。方法:以人上皮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X-tremeGENE HP(Roche)转染293T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表达,利用... 目的:构建pBabepuro-Bcl-2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鉴定表达,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建立过表达Bcl-2稳定转染细胞。方法:以人上皮细胞的cDNA为模板,利用X-tremeGENE HP(Roche)转染293T细胞,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在蛋白水平检测表达,利用逆转录病毒感染NIH3T3细胞。结果:成功构建了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pBabepuro-BCl-2,蛋白水平检测证实其在293T细胞可以有效地表达,成功建立了过表达Bcl-2的NIH3T3稳定转染细胞。结论:通过构建pBabepuro表达质粒及在NIH3T3建立过表达Bcl-2稳定转染细胞,为进一步研究Bcl-2的功能调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构建 BCL-2 逆转录病毒 NIH3T3细胞
下载PDF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学芳 肖蓉 +3 位作者 廖顺杉 蔡德洪 张志毕 刘建昆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目的研究辣木叶水提取物(extract of Moringa oleifera leaves,EMO)对奥氮平(olanzapine,OLA)诱导的小鼠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9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LA,3 mg/kg)、阳性药组[二甲双胍(MET)+OLA,75 mg/kg+3 mg/... 目的研究辣木叶水提取物(extract of Moringa oleifera leaves,EMO)对奥氮平(olanzapine,OLA)诱导的小鼠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9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OLA,3 mg/kg)、阳性药组[二甲双胍(MET)+OLA,75 mg/kg+3 mg/kg]、EMO组(400、200、100 mg/kg)、OLA+EMO组(OLA+EMO-H/M/L,3 mg/kg+400、200、100 mg/kg)组。各组灌胃处理14 d,检测小鼠体重增量、进食量、饮水量、空腹血糖浓度(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脂(TCH、TG、HDL-C、LDL-C)含量、血清瘦素、胃饥饿素、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RP)基因mRNA表达、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LA组摄食量显著增加(P<0.01),FBG和THC、TG、LDL-C含量显著的升高(P<0.05或P<0.01),血清瘦素和胃饥饿素含量显著增加(P<0.01),肝脏FAS和ADRP基因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或P<0.01),血清GSH-Px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脏组织损伤严重。与OLA组比较,OLA+EMOH/M组进食、饮水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体重增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FBG和THC、TG、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瘦素和胃饥饿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FAS和ADRP基因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血清SOD和GSH-Px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损伤显著改善。EMO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辣木叶能够部分逆转奥氮平诱导的糖脂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一方面是辣木叶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减少瘦素和胃饥饿素的分泌,减轻暴饮暴食症状;另一方面,辣木叶保护肝脏组织细胞功能,下调脂肪酸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降低血脂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奥氮平 代谢紊乱 抗氧化
下载PDF
3-硝基丙酸诱导小鼠卵巢氧化应激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志毕 张媛 +3 位作者 蔡婷 任仲坤 杨晖 张荣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8,共6页
通过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3-NPA),建立并评价小鼠卵巢氧化应激模型。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3-NPA(20mg/kg),每日1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14d后观察小鼠增重、卵巢指数、卵泡发育、排卵数、生育能力和生发泡... 通过腹腔注射3-硝基丙酸(3-NPA),建立并评价小鼠卵巢氧化应激模型。雌性小鼠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3-NPA(20mg/kg),每日1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14d后观察小鼠增重、卵巢指数、卵泡发育、排卵数、生育能力和生发泡期(GV期)卵细胞线粒体分布情况,检测卵巢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血清雌二醇(E_2)和孕酮(P_4)浓度。结果表明,通过腹腔注射3-NPA,可显著提高小鼠卵巢ROS和MDA浓度,显著增加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表明卵巢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导致闭锁卵泡比率显著增加,排卵数和生育能力显著降低,血清E_2和P_4水平显著降低,GV期卵细胞线粒体分布异常率显著增加。说明3-NPA可成功诱导建立小鼠卵巢氧化应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3-硝基丙酸 氧化应激 模型
下载PDF
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医学硕士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的调查研究——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国华 张志毕 +2 位作者 邓虹 赵洪波 张媛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及教学模式的认知及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昆明医科大学270名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和需求情况。结果: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对医... 目的:了解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及教学模式的认知及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昆明医科大学270名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和需求情况。结果:不同学位的医学研究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掌握和需求不同;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位的学生需求进行差异化设置;医学人文教育授课教师应加强医学背景知识储备。结论:医学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课程系统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医学人文教育 专业学位 科学学位
下载PDF
小学临聘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思怡 张志毕 《科教导刊》 2017年第3Z期185-186,共2页
目的:了解小学临聘教师职业现状,为改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后的职业倦怠量表对云南省昆明市3所小学临聘教师115位临聘教师进行测评调查。结果:临聘教师情感的耗竭度高,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次之。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显... 目的:了解小学临聘教师职业现状,为改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后的职业倦怠量表对云南省昆明市3所小学临聘教师115位临聘教师进行测评调查。结果:临聘教师情感的耗竭度高,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次之。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女教师;工龄在1年内的临聘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低,工龄3年以上的临聘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最高;具有离职意向的临聘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显著增加。结论:临聘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突出,男性、工龄大于3年、具有离职意向的临聘教师职业倦怠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聘教师 职业倦怠 调查
下载PDF
两种血竭凝胶抗炎抗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丽晗 张志毕 +6 位作者 杨晖 杨江兰 虎丹 杨晓丽 罗朝昱 张媛 张荣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龙血竭凝胶和麒麟竭凝胶的抗炎和抑菌作用,为血竭及其剂型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检测比较两种血竭凝胶抗炎作用效果,通过肉汤培养基比色法比较两种血竭凝胶对金黄... 目的对比研究龙血竭凝胶和麒麟竭凝胶的抗炎和抑菌作用,为血竭及其剂型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检测比较两种血竭凝胶抗炎作用效果,通过肉汤培养基比色法比较两种血竭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效果。结果二甲苯致耳廓肿胀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糠酸莫米松凝胶和麒麟竭凝胶高剂量组对小鼠耳廓肿胀度有抑制作用(P <0.05),其余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糠酸莫米松凝胶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麒麟竭凝胶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糠酸莫米松凝胶、龙血竭、麒麟竭凝胶高、中、低剂量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4.44%、13.75%、4.44%、1.85%36.67%、1.11%、0.08%。;棉球肉芽肿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糠酸莫米松凝胶组和龙血竭凝胶低剂量组(6 mg)对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有抑制作用(P <0.05),其余各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糠酸莫米松凝胶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和麒麟竭凝胶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糠酸莫米松凝胶、龙血竭、麒麟竭凝胶高、中、低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28.26%、9.61%、4.44%、28.65%、36.67%、1.37%、13.40%。。两种血竭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痤疮丙酸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麒麟竭凝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00 mg/mL,龙血竭凝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 mg/mL;对痤疮丙酸杆菌麒麟竭凝胶和龙血竭凝胶MIC分别为100 mg/mL和50 mg/mL;对白色念珠菌麒麟竭凝胶和龙血竭凝胶MIC分别为100 mg/mL和200 mg/mL;对大肠杆菌麒麟竭凝胶和龙血竭凝胶MIC均为100 mg/mL。结论龙血竭凝胶和麒麟竭凝胶均具有抗炎抑菌的作用。龙血竭凝胶在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和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方面效果优于麒麟竭凝胶;麒麟竭凝胶在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对抗白色念珠菌方面效果优于龙血竭凝胶,两种血竭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竭 龙血竭 凝胶 炎症 抑菌
下载PDF
高等医科院校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现状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国华 张志毕 张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为研究生科研学习与培养提出建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19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的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P<... 目的了解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现状,为研究生科研学习与培养提出建议。方法以昆明医科大学190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自填的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生科研方法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自我评价与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P<0.05)、外语水平、评述文献和学术资料的频率、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数、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学校开展学术活动情况(P<0.01)成正相关。科研学习情况自我评价与个人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参加学术交流或科研技术培训、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向导师请教、与同学交流学习、和对公开发表论文的看法相关(P<0.01)。在导师对硕士研究生的管理方面,导师管理的宽严情况与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相关(P<0.05);与导师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导师交流、参加课题研讨的机会和课题来源相关(P<0.01)。对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与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学术活动开展现状、图书和数据库资源、实验条件、学术氛围、学校对研究生的管理、学校对科研能力培养情况、学生对自己总体科研水平的评价相关(P<0.01)。结论强化研究基本技能,活跃科研氛围,注重科研思维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加强导师的引导,重视学校科研教育环境建设对硕士研究生科研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硕士研究生 科研
下载PDF
全科医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
18
作者 杨学芳 邓菊庆 +2 位作者 胡月新 吴怡 张志毕 《科教导刊》 2020年第8期191-192,共2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为促进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良好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谈心谈话的方式对全科医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并结合文献调查和工作经验,为全科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对策。结果:... 目的:调查和分析全科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状况,为促进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良好发展提供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方法:采用谈心谈话的方式对全科医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解,并结合文献调查和工作经验,为全科医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对策。结果:全科医学生存在思想懈怠,职业规划目光短浅等问题,应进行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全科医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结论:全科医学生具职业规划模糊,心态消极等问题,需要加强教育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生 思想教育 职业规划
下载PDF
EGCG抗糖尿病心肌病小鼠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任仲坤 张志毕 +2 位作者 刘艳红 张荣平 杨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糖尿病小鼠高糖诱导的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C57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按70 mg·kg^-1的标准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连续5 d。空腹血糖(FBG)〉16.7 mmol·... 目的:探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糖尿病小鼠高糖诱导的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雄性C57小鼠给予高糖高脂饮食6周后,按70 mg·kg^-1的标准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连续5 d。空腹血糖(FBG)〉16.7 mmol·L^-1视为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EGCG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N-乙酰半胱氨酸(NAC,100 mg·kg^-1)组,腹腔注射,隔天1次,连续4周。分别测定小鼠体重、心脏质量、心脏质量指数、血糖值;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及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心肌组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中NF-E2相关因子2(Nrf2)介导的抗氧化通路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CG(100 mg·kg^-1)组能一定程度降低血清中的FBG水平(P〈0.05);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强SOD活性,降低MDA,ROS含量(P〈0.05);降低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P〈0.05);激活心肌细胞核内Nrf2介导的抗氧化通路,作用优于强抗氧化剂NAC。结论:EGCG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GCG的抗氧化应激、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心肌病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
原文传递
荔枝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嘉佳 杨兴 +6 位作者 吴石丽 张志毕 李宝晶 李艳平 何红平 左爱学 董发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664-7671,共8页
目的研究荔枝Litchchinensis核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MCI、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 目的研究荔枝Litchchinensis核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硅胶、D101大孔树脂、MCI、ODS、Sephadex LH-20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的抑制活性;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方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从荔枝核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柚皮素-7-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litchioside D(2)、异鼠李素-3-O-(2’’,6’’-二-O-α-L-鼠李糖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6-O-啡酰基)-β-葡萄糖基-(1→3)-α-鼠李糖-7-O-α-鼠李糖苷(4)、5’-O-β-D-葡萄糖苷茉莉酮酸甲酯(5)、5’-O-β-D-葡萄糖苷茉莉酮酸丁酯(6)、5’-O-β-D-葡萄糖苷茉莉酮酸(7)、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8)、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9)、pyrafortunoside A(10)、苯乙基芸香苷(11)、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2)、methyl-1-(β-D-ribofuranosyl)-imidazolin-2-one-4-carboxylate(13)、莽草酸甲酯(14)和莽草酸(15)。体外抗炎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3能明显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NO释放,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27.9±2.8)μmol/L;化合物15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IC50为(62.4±9.7)μmol/L。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其IC50为(109.8±1.5)μmol/L。结论化合物1、3~6、9~15为首次从荔枝核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有较强体外抗炎活性,化合物15有一定的体外抗炎活性。化合物4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核 苷类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山柰酚-3-O-(6-O-啡酰基)-β-葡萄糖基-(1→3)-α-鼠李糖-7-O-α-鼠李糖苷 表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 莽草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