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的大鼠脑组织总RNA抽提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志灯 曹治云 +1 位作者 郑腾 蔡晶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6年第5期760-761,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结果稳定的抽提大鼠脑组织总RNA的方法。方法:在传统一步法抽提动物组织总RNA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抽提步骤使总RNA与细胞DNA、蛋白质、细胞残片等干扰总RNA质量的杂质有效分离。结果:建立了可以快速、稳定地获得...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方便、结果稳定的抽提大鼠脑组织总RNA的方法。方法:在传统一步法抽提动物组织总RNA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抽提步骤使总RNA与细胞DNA、蛋白质、细胞残片等干扰总RNA质量的杂质有效分离。结果:建立了可以快速、稳定地获得高纯度、未被降解的大鼠脑组织总RNA的方法。结论:采用改良的方法抽提到的总RNA比用传统的一步法得到的总RNA的完整性和均一性好,可直接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组织 总RNA 抽提
下载PDF
Hepa1-6细胞的培养及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灯 曹治云 《实验动物科学》 2009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培养小鼠Hepa1-6细胞,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Hepa1-6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按2×105/鼠(A组)、2×106/鼠(B组)和4×106/鼠(C组)的细胞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细胞... 目的培养小鼠Hepa1-6细胞,建立小鼠皮下肝癌模型,为后续实验奠定基础。方法Hepa1-6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按2×105/鼠(A组)、2×106/鼠(B组)和4×106/鼠(C组)的细胞量,接种于C57BL/6j小鼠,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细胞生长速度较慢,传代第3 d为指数生长期;成瘤率分别为A组30%,B组为80%,C组为100%;A、B组分别在接种肿瘤细胞后12 d和10 d成瘤,而C组在接种肿瘤细胞后7 d成瘤,成瘤速度明显高于前两组;第3周和第4周C组和B组肿瘤生长体积显著高于A组(P<0.01),而C组和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Hepa1-6细胞以4×106/鼠的细胞用量在SPF级雌性C57BL/6j小鼠前肢部皮下成功建立了肝癌移植瘤,完成了小鼠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1-6 移植瘤 模型
下载PDF
3′RACE法扩增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3
作者 张志灯 罗土炎 +2 位作者 饶秋华 曹治云 郑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919-923,共5页
以抽提得到的黑曲霉m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上检索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3′RACE PCR扩增,并在NCBI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扩增得到长约1kb的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DNA序列与gene bank上检索... 以抽提得到的黑曲霉mR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上检索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m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3′RACE PCR扩增,并在NCBI网站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扩增得到长约1kb的DNA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DNA序列与gene bank上检索到黑曲霉产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同源性大于97%,与其他曲霉产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基因同源性大于50%。经开放阅读框软件分析发现其具有2个外显子,其中1个外显子的氨基酸序列与黑曲霉产GS同源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 3′RACE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多基因DNA条形码鉴定6个鳗鱼物种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文炳 邵碧英 +4 位作者 缪婷玉 彭娟 陈彬 张志灯 江树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建立6种鳗鱼的物种多基因DNA条形码精准鉴定方法。以鳗鱼DNA为模板,采用3对通用引物对6种鳗鱼的3个基因(16S rRNA、Cyt b、COⅠ)部分DNA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结果6种鳗鱼各获得3条16S r DNA(638~643 bp)、Cyt b(464~466 bp... 建立6种鳗鱼的物种多基因DNA条形码精准鉴定方法。以鳗鱼DNA为模板,采用3对通用引物对6种鳗鱼的3个基因(16S rRNA、Cyt b、COⅠ)部分DNA片段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测序,结果6种鳗鱼各获得3条16S r DNA(638~643 bp)、Cyt b(464~466 bp)、COⅠ(705~707 bp)基因部分DNA序列,从中选取各物种序列同源的片段设计3对新引物对6种鳗鱼的16S rRNA、Cyt b、COⅠ基因部分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其产物大小分别为504~507、400、609 bp,再从各片段中筛选出具有6种鳗鱼物种特异性强的、碱基数分别为262、280、300 bp的3条DNA片段序列,作为6种鳗鱼物种的3个基因的标准DNA条形码,应用DNAMAN V6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通过Gen Bank数据库的比对验证,制定了供检测实践用的同源率判别指标,建立鳗鱼物种的多基因条形码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对30个待检鳗鱼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样品基于3个基因DNA条形码的比对,符合同源率指标,物种判别结果互相吻合,从而精准判别样品的所属物种。该方法稳定、精准、易于操作,可应用于6种鳗鱼的物种鉴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 CYT B基因 COⅠ基因 多基因DNA条形码 鳗鱼物种鉴定
下载PDF
动物产品中牛、羊源性成分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5
作者 邵碧英 陈文炳 +3 位作者 郑腾 江树勋 张志灯 李寿崧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9,共3页
以肉骨粉、鱼粉、猪肉干和鱼肉干为研究对象,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DNA,18S rDNA片段的扩增结果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梯度PCR技术对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在单一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18S... 以肉骨粉、鱼粉、猪肉干和鱼肉干为研究对象,异硫氰酸胍法提取总DNA,18S rDNA片段的扩增结果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梯度PCR技术对牛、羊源性成分检测的退火温度进行了优化,在单一PCR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18S rDNA片段和牛、羊源性成分的多重PCR分析,得到了预期的结果。试验表明,本文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对动物产品牛、羊源性成分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产品 牛源性成分 羊源性成分 多重PCR 检测方法 动物性食品安全 饲料安全
下载PDF
进境蜜蜂疫病传入风险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体银 郑腾 +3 位作者 白泉阳 王武军 张志灯 林素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为有效防范疫病传入,保护国内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根据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境蜜蜂所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物和敌害等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 为有效防范疫病传入,保护国内生态和环境安全,本文根据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传入释放的可能性、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3个方面对进境蜜蜂所可能携带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物和敌害等危害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蜂群崩溃失调病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武氏蜂盾螨Acrapis woodi、小蜂螨Tropilaelaps spp.、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蚤蝇Apocephalus borealis和蜂巢小甲虫Small Hive Beetle(Aethina tumida Murray,SHB)等8种病虫害能给国内蜜蜂带来一定的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研究结果能为制定相应的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蜜蜂 风险分析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物 敌害
下载PDF
H9亚型禽流感病毒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白泉阳 孙颖杰 +5 位作者 郑腾 张伯强 赵兴存 王武军 张志灯 张体银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将禽流感病毒(AIV)接种犬肾上皮细胞(MDCK),24h后以鸡抗禽流感抗体和兔抗鸡荧光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于细胞核、细胞质内观察到特异性的荧光。利用96孔细胞板培养MDCK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作为判定指标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毒... 将禽流感病毒(AIV)接种犬肾上皮细胞(MDCK),24h后以鸡抗禽流感抗体和兔抗鸡荧光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于细胞核、细胞质内观察到特异性的荧光。利用96孔细胞板培养MDCK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作为判定指标对禽流感病毒进行毒力测定,并与禽流感病毒通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荧光RT-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接IFA、荧光RT-PCR对同一样品检测的最高稀释度分别为10-5.25TCID50和10-6,Ct<30,两种方法对禽流感病毒的检测敏感性均很高。但由于荧光RT-PCR仅对抽提的RNA进行检测,而间接IFA是对禽流感活病毒进行检测,因此在临床样品检测和动物产品检疫中间接IFA更具准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下载PDF
变异型PRRSV-FJ09A毒株ORF5和NSP2基因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致病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隆柏 张志灯 +5 位作者 车勇良 吴学敏 陈如敬 邵良平 庄向生 周伦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032-1038,共7页
采用RT-PCR方法及动物回归试验,对PRRSV-FJ09A毒株的ORF5与NSP2基因组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PRRSV-VR2332标准毒株比较,ORF5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7.6%和88.1%,PRRSV-FJ09A毒株存在多... 采用RT-PCR方法及动物回归试验,对PRRSV-FJ09A毒株的ORF5与NSP2基因组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和致病性研究。结果表明:(1)与PRRSV-VR2332标准毒株比较,ORF5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7.6%和88.1%,PRRSV-FJ09A毒株存在多个氨基酸发生突变,主要集中在抗原表位、毒力相关位点和糖基化位点;NSP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0.9%和77.0%,PRRSV-FJ09A毒株分3处共缺失31个氨基酸。(2)与国内2006年后流行的变异型PRRSV毒株比较,PRRSV-FJ09A毒株ORF5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5%~99.7%和97.5%~99.5%,NSP2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4%~99.3%和97.3%~98.9%,PRRSV-FJ09A毒株在NSP2基因片段多一处缺1个苯丙氨酸(F)。结论:PRRSV-FJ09A毒株为美洲型毒株,与国内流行的变异型PRRSV-FJ06A毒株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该毒株对30日龄的仔猪具有高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型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ORF5基因 NSP2基因 遗传变异 致病性
下载PDF
尼帕病毒巢式RT-PCR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体银 张志灯 +3 位作者 郑腾 白泉阳 王武军 林素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尼帕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尼帕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外引物和内引物),建立巢式RT-PCR方法,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扩增的片段... 目的建立灵敏、特异的检测尼帕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尼帕病毒N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外引物和内引物),建立巢式RT-PCR方法,优化反应体系,测定特异性和灵敏度,并进行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扩增的片段序列与源序列同源性均为100%。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内外侧引物不能从新城疫病毒、牛瘟病毒和日本乙型脑炎病毒中扩增出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出的标准模板RNA浓度为39fg/μL。100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结论初步建立了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尼帕病毒N基因的巢式RT-PCR方法,可用于动物疫病监测和检验检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式RT—PCR 尼帕病毒 N基因
下载PDF
我国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郑腾 曹治云 张志灯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54,共3页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以软脚为特征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因此俗称“花肝病”或“白点病”。初步认为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本文综...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以软脚为特征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由于肝脏表面的灰白点较为典型,因此俗称“花肝病”或“白点病”。初步认为其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本文综合了国内近年来对该病的研究成果,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学、区别诊断和防制措施等方面对该病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防制提供有益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呼肠孤病毒
下载PDF
进口鱼粉中沙门菌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体银 王武军 +5 位作者 黄嫦娇 林素洁 白泉阳 郑腾 张志灯 于师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97,共3页
为了解进口鱼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给制定相关的检验检疫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对2011年到2014年期间来自18个国家的543份鱼粉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鱼粉样品经过增菌、沙门茵平板分离、VITEKⅡ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后,共分离鉴定到2... 为了解进口鱼粉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给制定相关的检验检疫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对2011年到2014年期间来自18个国家的543份鱼粉样品进行沙门菌检测。鱼粉样品经过增菌、沙门茵平板分离、VITEKⅡ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后,共分离鉴定到27株沙门菌,分属于B、C、E 3个群。沙门茵的总检出率为4.97%,且来自不同国家的鱼粉阳性率不同。结果显示,进口鱼粉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沙门菌污染,应加强进口鱼粉的检疫和监管,减少沙门菌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鱼粉 沙门菌 检验检疫
下载PDF
福建部分沿海地区真鲷虹彩病毒病初步调查及基因进化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雪玲 张志灯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208-1212,共5页
采集鱼样品25批,利用PCR检测方法对我国福建部分沿海地区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D)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调查阳性结果的PCR扩增片段和阳性病毒株MCP基因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同时,与GenBank的虹彩病毒科各个属MCP全基因代表株进行同源... 采集鱼样品25批,利用PCR检测方法对我国福建部分沿海地区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D)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对调查阳性结果的PCR扩增片段和阳性病毒株MCP基因PCR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分析,同时,与GenBank的虹彩病毒科各个属MCP全基因代表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福建部分沿海地区共检出2批RSIVD阳性样品,受感染鱼种为大黄鱼和斜带髭鲷,将获得的大黄鱼源虹彩病毒、斜带髭鲷虹彩病毒分别命名为RISV-FJ-DHY和RISV-FJ-XDZD;通过基因全序列比对和绘制同源树,结果显示,分离的2例病毒株均属于虹彩病毒科细胞肿大病毒属,RISV-FJ-DHY与2002年分离的大黄鱼病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而RISV-FJ-XDZD遗传性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虹彩病毒病 (RSIVD) 初步调查 基因进化分析
下载PDF
不同咸蛋腌制温度对禽流感毒灭活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泉阳 张伯强 +6 位作者 赵兴存 王武军 张志灯 于师宇 庄政 李宋钰 龚惠然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8期44-46,共3页
经人工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鸭蛋,分别在12℃、22℃和32℃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腌制于饱和盐水中,同时以置饱和盐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和未经处理禽流感病毒样品作为对照,通过MDCK细胞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定期进行禽流感病毒毒力测定... 经人工接种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鸭蛋,分别在12℃、22℃和32℃条件下按常规方法腌制于饱和盐水中,同时以置饱和盐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和未经处理禽流感病毒样品作为对照,通过MDCK细胞培养、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定期进行禽流感病毒毒力测定,结果在12℃、22℃和32℃条件下腌制鸭蛋中的禽流感病毒分别于49天、27天和4天失去毒力,置饱和盐水中的禽流感病毒分别在27天、9天和2天失去毒力,而未经处理的禽流感病毒分别在92天、29天和17天失去毒力;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以荧光RT-PCR检测腌制鸭蛋和对照样品中的禽流感病毒,在100天后仍可检出病毒核酸(Ct<30)。以上检测结果表明,在腌制鸭蛋时于常温下置饱和盐水腌制40天以上的传统咸蛋生产工艺,可使禽流感病毒完全失去毒力,腌制的鲜咸蛋携带或传播禽流感病毒的风险极低或不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蛋 H9亚型禽流感病毒 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间接免疫荧光.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快速检测熊蜂短膜虫
14
作者 张体银 刘蓓 +5 位作者 郑腾 白泉阳 田国宁 王武军 张志灯 于师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2-698,共7页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 【目的】近年来,熊蜂作为温室作物的理想授粉者在国外已被广泛利用,并且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所以国外熊蜂经常被进口用于设施农业。熊蜂短膜虫Crithidia bombi是熊蜂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一旦随进口熊蜂传入,将给国内熊蜂蜂群带来严重危害,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熊蜂短膜虫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Cri-F/R),建立了熊蜂短膜虫的PCR检测方法,并对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和循环个数等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验证了该PCR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结果】以熊蜂短膜虫ITS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的熊蜂短膜虫PCR检测方法是可行的。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为:退火温度59℃,引物浓度0.5μmol/L,扩增循环数35次。对感染熊蜂短膜虫的熊蜂总DNA的灵敏度达到13.24×10-5ng/μL,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将该方法应用于熊蜂短膜虫的检测,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4 h,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结论】研究建立了熊蜂短膜虫检测方法,能用于疫情监测和进境熊蜂的检验检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蜂短膜虫 PCR技术 内转录间隔区 熊蜂 检疫
原文传递
进境甲壳类水生动物风险分析
15
作者 郑腾 张体银 +5 位作者 井伟 白泉阳 王武军 张志灯 闫诚 于师宇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也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为生,然而水生动物疾病给水产养殖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巨大,每年我国因渔业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近年来我国从境外引进水产苗种逐年增多,随...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也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以渔业和水产养殖为生,然而水生动物疾病给水产养殖行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巨大,每年我国因渔业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近年来我国从境外引进水产苗种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一些新的水生动物疫病开始传人我国,这些新的水生动物疫病来到了新的气候环境,面对新的养殖结构,摆脱了其在源发地的一些天然控制机制的束缚,呈现出暴发式的流行,给我国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水产苗种 甲壳类 气候环境 风险分析 桃拉综合征 黄头病 造血组织 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
下载PDF
SARS病毒特异性靶基因的多重PCR检测技术研究
16
作者 陈文炳 李寿崧 +5 位作者 邵碧英 郑腾 江树勋 黄晓蓉 蔡开珍 张志灯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4年第1期1897-1900,共4页
本研究探讨了多重PCR技术在SARS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在GenBank上公开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人工合成克隆特异性靶基因DNA片段,以此片段作为阳性样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进行单PCR与多重PCR检测分析。以单PC... 本研究探讨了多重PCR技术在SARS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根据香港中文大学在GenBank上公开发表的SARS病毒基因组cDNA序列,人工合成克隆特异性靶基因DNA片段,以此片段作为阳性样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进行单PCR与多重PCR检测分析。以单PCR法获得了121bp、182bp及302bp的靶基因片段3条;以二重PCR法获得了121bp+182bp、121bp+302bp与182b+302bp的靶基因片段组合;以二重PCR法获得了121bp+182bp+302bp的靶基因片段组合。结果表明:多重PCR技术可成功应用于SARS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多重PCR检测 CDNA序列 特异性靶基因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从台湾地区输入牛肉及其产品传入动物疫病的风险分析
17
作者 郑腾 张体银 +5 位作者 唐寰宇 李文最 张志灯 白泉阳 王武军 李宋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9期46-49,共4页
根据风险分析基本原理,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3个阶段,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牛肉及产品进行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通过对29种牛病进行危害识别,结果发现有12种病存在潜在危害;通过进一步风险筛选,发现有7种疫病需要进行风险评... 根据风险分析基本原理,通过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3个阶段,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牛肉及产品进行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通过对29种牛病进行危害识别,结果发现有12种病存在潜在危害;通过进一步风险筛选,发现有7种疫病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口蹄疫、副结核病、牛病毒性腹泻的风险高,能带来一定危害。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可以考虑在确定台湾地区动物检疫和卫生条件已经达到要求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有条件地从台湾地区进口相关牛肉及其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 牛肉 动物疫病 传入风险分析
下载PDF
恒河猴和食蟹猴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比较
18
作者 程树军 黄韧 +1 位作者 柯茂军 张志灯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83-383,共1页
关键词 恒河猴 食蟹猴 实验动物 免疫粘附功能 红细胞 医学免疫学
下载PDF
从台湾地区输入羊肉及其制品传入动物疫病的风险分析
19
作者 郑腾 张体银 +5 位作者 唐寰宇 李文最 张志灯 白泉阳 王武军 李宋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11期32-34,78,共4页
本文借鉴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动物疫病传入释放可能性、定殖扩散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等3个方面,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羊肉进行了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口蹄疫和绵羊/山羊痘2种动物疫病能给大陆地区养羊业带来较... 本文借鉴新西兰风险分析模型,从动物疫病传入释放可能性、定殖扩散可能性以及对经济和生态的潜在危害性等3个方面,对从台湾地区输入羊肉进行了动物疫病传入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口蹄疫和绵羊/山羊痘2种动物疫病能给大陆地区养羊业带来较高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羊肉 动物疫病 传入 风险分析
下载PDF
澳洲龙纹斑源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TPF-2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土炎 饶秋华 +6 位作者 刘洋 张志灯 罗钦 陈美珍 任丽花 黄敏敏 翁伯琦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09-1014,共6页
为查明浙江某养殖场导致澳洲龙纹斑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并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该场患病澳洲龙纹斑肝脏、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TPF-2。采用形态学特征分析、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 为查明浙江某养殖场导致澳洲龙纹斑暴发性死亡的病原,并提供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该场患病澳洲龙纹斑肝脏、肾脏和腹水中均分离到1株优势菌,命名为TPF-2。采用形态学特征分析、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并结合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其进行鉴定,确定菌株TPF-2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株TPF-2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其对澳洲龙纹斑具有致病性,人工感染澳洲龙纹斑肝脏、肾脏等多个组织出现肿大充血等症状,且从其肝脏和肾脏中再次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菌株TPF-2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上呈现β溶血现象。药敏试验显示,菌株TPF-2对先锋必素、菌必治、硫酸锌霉素、氟苯尼考、诺氟沙星、恩诺沙星6种药物敏感,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磺胺异恶唑等10种药物耐药。本研究首次发现嗜水气单胞菌可以感染引进的澳洲龙纹斑且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初步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药物敏感性,为澳洲龙纹斑嗜水气单胞菌病害的防治和澳洲龙纹斑高密度循环水健康养殖产业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龙纹斑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