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部深层脂肪室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杨焜丞 牟浩 +1 位作者 黎丹 张恒术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面部脂肪被肌肉、韧带、筋膜等组织分隔为一个个的独立的脂肪室,且被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分为深浅两层。面部深层脂肪室大部分位于SMAS及骨膜之间,起着缓冲、润滑、支撑等作用。深层脂肪室随年龄出现选择性的增大或萎缩能导致面部外... 面部脂肪被肌肉、韧带、筋膜等组织分隔为一个个的独立的脂肪室,且被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MAS)分为深浅两层。面部深层脂肪室大部分位于SMAS及骨膜之间,起着缓冲、润滑、支撑等作用。深层脂肪室随年龄出现选择性的增大或萎缩能导致面部外观出现皱褶、凹陷等老化表现。在临床针对面部年轻化的治疗中,可以通过对面部深层脂肪室进行提升或填充等处理以达到恢复年轻外观、重现青春活力等效果。本文就面部深层脂肪室的解剖、老化改变及相关填充技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面部 脂肪室 衰老 面部年轻化
下载PDF
常山酮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恒术 薛斌 黄崇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索常山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03-03/06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人瘢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常山酮加入培养基中,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常山酮对成纤维细胞生物... 目的:探索常山酮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于2003-03/06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人瘢痕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常山酮加入培养基中,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常山酮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常山酮在0.1~10mg/L,对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增殖活性均未见明显影响;常山酮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型胶原,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增强,但不影响Ⅲ型胶原的合成。结论:常山酮可抑制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的Ⅰ型胶原合成,对瘢痕的预防和治疗有实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常山 细胞培养 成纤维细胞 胶原
下载PDF
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损伤的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2 位作者 果磊 石崇荣 黄崇本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术后放射治疗致胸壁损伤的治疗。方法  1 2 2例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损伤者 (急性损伤 1 0 5例 ,慢性损伤 1 7例 ) ,急性放射性损伤均采取局部换药治疗 ,慢性溃疡患者均采用皮瓣进行修复 ,包括局部随意皮瓣、胸大肌...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切除术后放射治疗致胸壁损伤的治疗。方法  1 2 2例乳癌术后胸壁放射性损伤者 (急性损伤 1 0 5例 ,慢性损伤 1 7例 ) ,急性放射性损伤均采取局部换药治疗 ,慢性溃疡患者均采用皮瓣进行修复 ,包括局部随意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对侧乳房瓣等修复溃疡。结果  1 0 5例胸壁急性放射性损伤经换药 4~ 1 6周愈合 ,1 7例慢性溃疡患者皮瓣修复后皮瓣完全成活 ,1 1例切口Ⅰ期愈合 ,切口延迟愈合 4例 ,换药后愈合 ,另 2例切口处感染 ,又出现溃疡 ,经再手术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后痊愈。结论 乳癌切除术后放疗致胸壁急性损伤可经换药治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性损伤 皮瓣
下载PDF
引流对隆乳术后乳房纤维硬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2 位作者 薛斌 果磊 黄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3-224,共2页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负压引流法对纤维包膜硬化的影响。方法:193例隆乳术者分为引流组90例和未引流组103例,引流组术后安置闭式负压引流,术后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并随访~年观察两组纤维硬化情况。48h14,结果: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和血肿发生... 目的:探讨隆乳术后负压引流法对纤维包膜硬化的影响。方法:193例隆乳术者分为引流组90例和未引流组103例,引流组术后安置闭式负压引流,术后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并随访~年观察两组纤维硬化情况。48h14,结果: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和血肿发生,引流组前每侧引流量平均,发生纤维包膜硬化例,而未引流组例,其差异显著24h14.6ml516(P。<0.05)结论:隆乳术后负压引流可以显著降低纤维包膜硬化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纤维包膜硬化 引流
下载PDF
中药黄常山中常山酮对伤口愈合和瘢痕形成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恒术 黄崇本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196-3197,共2页
目的:研究常山酮特异的抑制Ⅰ型胶原合成作用对大鼠伤口愈合和胶原形成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分为口服常山酮(A组)、局部用常山酮(B组)和对照组(C组)3组,于背部脊柱两侧切除皮肤形成伤口,分别给药,术后3,7,14d测定创面面积,切取伤口肉... 目的:研究常山酮特异的抑制Ⅰ型胶原合成作用对大鼠伤口愈合和胶原形成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分为口服常山酮(A组)、局部用常山酮(B组)和对照组(C组)3组,于背部脊柱两侧切除皮肤形成伤口,分别给药,术后3,7,14d测定创面面积,切取伤口肉芽组织或已愈伤口瘢痕皮肤,形态学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放免法分别测量PCI、PCIII的含量,伤口愈合后局部皮肤抗张力强度。结果:应用常山酮后伤口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减慢,伤口中PCI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肉芽组织中微血管量减少,同时伤口愈合后皮肤抗张力强度下降。结论:作为特异的Ⅰ型胶原合成抑制剂,常山酮可以控制伤口愈合和Ⅰ型胶原合成,并为防治瘢痕形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黄常山 常山酮 伤口愈合 瘢痕形成 作用
下载PDF
隆乳术纤维包膜硬化与假体容量的关系及其处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2 位作者 果磊 杨天云 黄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65-36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隆乳术后包膜硬化与假体容量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 :4 2 2例受术者分为两组 :实际应用假体容积大于或等于预测假体容积组 (简称A组 )和小于预测假体容积组 (简称B组 ) ,分别为 14 7和 2 75例 ,隆乳术后随访 1~ 6年 ,观察两... 目的 :探讨隆乳术后包膜硬化与假体容量的关系及其处理。方法 :4 2 2例受术者分为两组 :实际应用假体容积大于或等于预测假体容积组 (简称A组 )和小于预测假体容积组 (简称B组 ) ,分别为 14 7和 2 75例 ,隆乳术后随访 1~ 6年 ,观察两组术后包膜硬化发生情况 ,同时对 10 6例隆乳术后纤维硬化进行了处理。结果 :A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 2 9例 ( 19.73% ) ,B组发生纤维包膜挛缩硬化 34例 ( 12 .36 %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隆乳术后硅凝胶假体的容量与术后纤维包膜挛缩硬化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硅凝胶假体 纤维包膜硬化 硅凝胶假体容量
下载PDF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部缺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1 位作者 果磊 黄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662-663,共2页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 1998年始 ,应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包括鼻翼缺损、鼻尖缺损、鼻基底细胞癌及放射治疗后皮肤溃烂等。结果 :术后 18例皮... 目的 :探讨眼轮匝肌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自 1998年始 ,应用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区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18例 ,包括鼻翼缺损、鼻尖缺损、鼻基底细胞癌及放射治疗后皮肤溃烂等。结果 :术后 18例皮瓣均完全成活 ,随访 3月~ 1年 ,效果良好 ,术后供皮瓣区瘢痕不显、无明显畸形。结论 :眼轮匝肌是一个多元供血的肌肉 ,以该肌眶部为蒂的颞区皮瓣是修复鼻部缺损特别是鼻端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但对于较大面积缺损供皮区缝合困难时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 颞区皮瓣 修复 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微粒隆鼻术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1 位作者 杨天云 黄崇本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隆鼻术 羟基磷灰石微粒 并发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辣椒素脂质体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恒术 白铭 黄崇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81-884,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辣椒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上进行透皮扩散,比较辣椒素脂质体及其普通商用软膏剂对瘢痕皮肤的渗透能力。结果:在体瘢痕透皮试验12 h后,脂质体组瘢痕组织中的辣椒素单...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辣椒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在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上进行透皮扩散,比较辣椒素脂质体及其普通商用软膏剂对瘢痕皮肤的渗透能力。结果:在体瘢痕透皮试验12 h后,脂质体组瘢痕组织中的辣椒素单位面积透皮药量显著高于软膏组(40.03±3.2 vs 9.01±2.02μg/cm2,P<0.01)。结论:在体瘢痕组织透皮试验中,脂质体剂型均表现出优于软膏剂型的促进辣椒素透皮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辣椒素 增生性瘢痕模型 透皮扩散
下载PDF
胎儿皮肤神经肽P物质和肥大细胞与无瘢痕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恒术 任海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48-2651,共4页
目的:比较胎儿、正常成人皮肤及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差异,探讨P物质表达和肥大细胞数量与无瘢痕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和重庆医科... 目的:比较胎儿、正常成人皮肤及瘢痕中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数量差异,探讨P物质表达和肥大细胞数量与无瘢痕愈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01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和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进行。收集胎龄为16~33周因车祸等原因引产的32例胎儿皮肤(家属知情同意)、26例整形手术中切除的正常成人皮肤以及18例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患者均知情同意),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神经肽P物质的表达,P物质阳性细胞观察和计数采用分等级的方法。以细胞浆着色程度(浅、中、深)来判定。甲苯胺蓝染色的方法检测肥大细胞,在高倍镜下(×400倍)随机计数5个视野中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为肥大细胞数。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孕早期胎儿皮肤表皮由1~3层细胞组成,真皮层细胞数量较多,胶原成分少、排列整齐,随着胎龄的增加,表皮细胞层数逐渐增加,出现角质层,逐渐分化为典型的五层细胞。②胎儿皮肤P物质的表达:孕22周以前胎儿皮肤中无P物质的表达,孕22周以后可见表皮细胞的下3层表达较多、且染色强度基本一致,随着胎龄的增加,至孕33周后的胎儿皮肤,P物质表达部位和阳性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正常成人皮肤中P物质表达于除角质层外的表皮全层,正常成人皮肤中的P物质染色强于胎儿皮肤;在瘢痕中P物质大量表达于表皮层、真皮中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周围,染色强。28周孕前胎儿皮肤、28周孕后胎儿皮肤、正常成人皮肤P物质的表达明显少于瘢痕组织(P<0.005)。③胎儿皮肤肥大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胎儿皮肤中未见典型的肥大细胞。正常皮肤肥大细胞计数少于瘢痕组织[(3.60±2.56),(8.41±4.06)个/视野,P<0.01]。结论:①胎儿发育早期(22周以前)皮肤中不表达P物质可能是早期胎儿皮肤无瘢痕愈合的原因之一。②瘢痕的形成同时与皮肤中的过多聚集并持续存在的肥大细胞和过多释放的P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P物质 瘢痕 肥大细胞 伤口愈合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恒术 薛斌 +1 位作者 沈为民 黄崇本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 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缺血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银杏叶提取液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 ,术后 6、12、2 4h取皮瓣组织分别测定SOD和MDA含量 ,术后 7d计算皮瓣存活面... 目的 旨在探讨银杏叶提取液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缺血皮瓣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白鼠分为银杏叶提取液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 ,背部制作典型缺血皮瓣 ,术后 6、12、2 4h取皮瓣组织分别测定SOD和MDA含量 ,术后 7d计算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结果 A组皮瓣存活面积明显高于B组。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A组显著多于B组。A、B组在术后各时点与注射前相比 ,皮瓣中SOD含量均显著降低 (P <0 .0 1) ,且随时间延长其含量更低 ,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1) ,随时间延长其含量升高 ;而在同一时点上 ,A组皮瓣中SOD含量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 ,而MDA含量则显著高于B组(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液能促进缺血皮瓣的血运重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液 缺血皮瓣 自由基
下载PDF
胸部瘢痕疙瘩的切除加放射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2 位作者 果磊 石崇荣 黄崇本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胸部瘢痕疙瘩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胸部瘢痕疙瘩210例,均行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植皮,术后3天或拆线时开始用β射线照射切口,同时,应用瘢痕硬度计测定正常皮肤、胸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前和术后3月、6月、1年和3年...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胸部瘢痕疙瘩后行放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胸部瘢痕疙瘩210例,均行手术切除直接缝合或植皮,术后3天或拆线时开始用β射线照射切口,同时,应用瘢痕硬度计测定正常皮肤、胸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前和术后3月、6月、1年和3年切口处硬度;结果:210例胸部瘢痕疙瘩切除后随访1年以上,显效154例,有效47例,无效9例。瘢痕硬度测定显示:胸部瘢痕疙瘩切除术前硬度显著大于正常皮肤硬度(P<0.01),在显效组和有效组也显著大于瘢痕切除术后3月切口硬度(P<0.05)且瘢痕切除术后其硬度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小,与正常皮肤硬度接近。结论:应用手术切除胸部瘢痕后β射线放射治疗对控制胸部瘢痕疙瘩的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 瘢痕疙瘩 放射治疗 皮肤硬度 手术切除
下载PDF
阴茎延长术并发症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恒术 杨天云 沈为民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72-474,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阴茎延长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16例阴茎延长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皮瓣坏死、包皮水肿和瘢痕增生等,应用手术、换药、理疗等分别进行了治疗。结果:16例并发症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阴茎延... 目的:分析总结阴茎延长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16例阴茎延长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血肿、皮瓣坏死、包皮水肿和瘢痕增生等,应用手术、换药、理疗等分别进行了治疗。结果:16例并发症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处理后均痊愈。结论:阴茎延长术后感染和皮瓣坏死者阴茎延长效果差,其他并发症对阴茎延长的效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延长术 并发症
下载PDF
鼻端缺损的四种修复方法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恒术 任海涛 +1 位作者 沈为民 果磊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46-348,共3页
目的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 目的比较四种常用的鼻端缺损修复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局部鼻唇沟皮瓣、管形皮瓣、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修复鼻端缺损57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修复缺损面积、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57例鼻下端缺损均得到较好地修复。管形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大、住院时间最长;局部鼻唇沟皮瓣修复缺损面积最小、住院时间最短;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效果好,但修复缺损面积有限。结论鼻部下端缺损的修复,应根据其缺损面积、局部情况、患者要求和预期修复效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端缺损 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 局部鼻唇沟皮瓣 管形皮瓣 眼轮匝肌蒂颞区皮瓣
下载PDF
睑缘缩短法治疗睑袋切除术后致睑外翻畸形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果磊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睑缘缩短术对睑袋切除术后致睑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睑缘楔形切除术、睑缘劈开楔形切除术和不对等睑缘楔形切除术 ,使睑缘缩短而矫正睑外翻畸形 15例 (18只眼 )。结果  15例患者中 13例 (15只眼 )术后 7天睑外翻矫... 目的 探讨睑缘缩短术对睑袋切除术后致睑外翻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睑缘楔形切除术、睑缘劈开楔形切除术和不对等睑缘楔形切除术 ,使睑缘缩短而矫正睑外翻畸形 15例 (18只眼 )。结果  15例患者中 13例 (15只眼 )术后 7天睑外翻矫正 ,2例 (3只眼 )术后 7天时仍有轻度睑球分离 ,经过物理治疗 1个月后基本恢复。结论 睑缘缩短术是一种手术简单、损伤小、恢复时间短的睑外翻矫正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缩短法 治疗 睑袋切除术 睑外翻畸形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局麻下近手术区小切口隆乳术
16
作者 张恒术 沈为民 +1 位作者 果磊 黄崇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19-320,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局麻下安全、简便、组织损伤小的隆乳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采用接近手术分离腔穴的小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和腋前线切口)行隆乳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66例术后均无出血、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伤口愈合好:随访乳... 目的 介绍一种局麻下安全、简便、组织损伤小的隆乳方法。方法 在局麻下,采用接近手术分离腔穴的小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和腋前线切口)行隆乳术,术后随访1~4年。结果66例术后均无出血、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伤口愈合好:随访乳房外形好,手感柔软,无包膜挛缩硬化现象。结论 局麻下近手术分离区小切口隆乳术具有安全、简便、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房外形良好、不易形成纤维包膜硬化等优点。因此,这种小切口在受术者同意情况下乃最佳手术切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乳术 乳房下皱襞切口 腋前线切口 局部麻醉
下载PDF
辣椒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白铭 张恒术 黄崇本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88-590,共3页
目的:制备辣椒素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法联合微射流技术制备0.075%(W/V)辣椒素脂质体,并对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所得脂质体具有粒径小而均匀的特点;在室温条件下密封放置9d及4℃下保存10... 目的:制备辣椒素脂质体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采用薄膜法联合微射流技术制备0.075%(W/V)辣椒素脂质体,并对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稳定性指标进行考察。结果:所得脂质体具有粒径小而均匀的特点;在室温条件下密封放置9d及4℃下保存10mo,其外观性状、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等无显著性改变。结论:脂质体技术能够成功地包裹辣椒素,在短期内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脂质体 薄膜法 微射流技术 制备 稳定性
下载PDF
辣椒素脂质体在体外瘢痕组织中透皮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白铭 张恒术 +2 位作者 王昆 蔡振雄 蒋良全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0,3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辣椒素在体外人瘢痕组织中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技术 ,对通过微流法制备的辣椒素脂质体及其普通商用软膏剂进行透皮扩散。 1 2h后HPLC法测定瘢痕组织中辣椒素的含量 ,并加以比较... 目的探讨脂质体包裹的辣椒素在体外人瘢痕组织中的透皮吸收能力。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技术 ,对通过微流法制备的辣椒素脂质体及其普通商用软膏剂进行透皮扩散。 1 2h后HPLC法测定瘢痕组织中辣椒素的含量 ,并加以比较。结果体外透皮扩散 1 2h后 ,脂质体组瘢痕组织中的辣椒素单位面积透皮药量显著高于软膏组 (1 2 3 3 3± 3 2 )、(3 5 93±2 0 2 ) μg·cm-2 ,(P <0 0 1 )。结论脂质体作为辣椒素皮肤局部给药的载体 ,能够提高对瘢痕皮肤的穿透力 ,提高作用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辣椒素 瘢痕组织 透皮扩散 微流法
下载PDF
青蒿素对兔耳创面瘢痕增生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登超 贺光照 +2 位作者 江川 杨天荣 张恒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601-4605,共5页
目的:许多研究报道青蒿素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临床证实青蒿素对增殖性瘢痕也有抑制作用,但是其机制不详。实验拟验证青蒿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 目的:许多研究报道青蒿素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临床证实青蒿素对增殖性瘢痕也有抑制作用,但是其机制不详。实验拟验证青蒿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3在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质量(2.5±0.3)kg,兔耳健全,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和青蒿琥酯组(n=12);青蒿琥酯由广西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②实验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术后第6天,开始向创面基底部及创面灶内局部注射50g/L NaHCO3;青蒿琥酯组各选4只兔分别注射浓度为40,80,120g/L的青蒿琥酯钠。③实验评估:术后28,56d测定瘢痕发生率及瘢痕增生指数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瘢痕的变化情况。结果:纳入大白兔1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青蒿琥酯可以降低兔耳瘢痕发生率及瘢痕增生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其抑制瘢痕增生效果与青蒿琥酯浓度呈剂量依赖性。②术后28d光镜下见青蒿琥酯能明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降低胶原纤维的含量。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青蒿琥酯组:真皮层变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纤维密度下降,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无胶原结节或者胶原结节不明显。而对照组真皮层较厚,成纤维细胞密集,胶原纤维旋涡状,形成胶原结节。结论: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兔耳创面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青蒿素 动物模型 组织构建
下载PDF
激光与同位素辅助治疗胸部瘢痕疙瘩80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崎葩 杨娥 +1 位作者 沈为民 张恒术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胸部巨大瘢痕疙瘩手术切除皮瓣修复后激光加同位素90Sr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瘢痕疙瘩80例,均行手术切除加推进皮瓣修复术,术后48小时开始使用90Sr同位素照射切口,激光治疗减轻色素沉着。结果:80例瘢痕疙瘩切除后随访2年以... 目的:观察胸部巨大瘢痕疙瘩手术切除皮瓣修复后激光加同位素90Sr辅助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瘢痕疙瘩80例,均行手术切除加推进皮瓣修复术,术后48小时开始使用90Sr同位素照射切口,激光治疗减轻色素沉着。结果:80例瘢痕疙瘩切除后随访2年以上,痊愈60例(75%),显效10例(12.5%),有效6例(7.5%),无效4例(5%),总有效率达95%。结论:手术切除巨大瘢痕疙瘩加推进皮瓣修复术后激光辅助治疗和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对控制瘢痕疙瘩的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推进皮瓣修复术 90Sr同位素 激光 色素沉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