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茅坦A型花岗岩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吴才来 周珣若 +3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吴多元 黄文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7-248,共12页
安徽茅坦花岗岩体是由4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各期次岩石具有高硅、富碱、富LREE、Y、Nb、Zr等大离子高电价元素及低Al、Mg、Ca、Ni、Cr、Ti、V的特点,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中... 安徽茅坦花岗岩体是由4次侵入的细粒花岗岩、花岗斑岩、中粒花岗岩和粗粒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各期次岩石具有高硅、富碱、富LREE、Y、Nb、Zr等大离子高电价元素及低Al、Mg、Ca、Ni、Cr、Ti、V的特点,与国内外A型花岗岩相似。岩石中副矿物种类繁多,以含碳硅石、磷钛矿等深源矿物为特征。锆石晶形以正锥面(111)和四方柱面(110)最为发育,与一般Ⅰ型花岗岩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该复式岩体为A_2型花岗岩,是在中生代晚期中国东部大陆各微块体之间的走滑拉分向新生代裂谷转变的过渡阶段,沿近东西向的童埠—三里店深断裂呈脉动式上升侵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锆石晶形 岩石成因 花岗岩
下载PDF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101
2
作者 吴才来 周打若 +2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黄文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9-306,共8页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KA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同位素测井 侵入岩 年代学 铜陵地区
下载PDF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同源包体特征及岩浆动力学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珣若 吴才来 +1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0-31,共12页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浅源包体(闪长质微粒包体),而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深源包体(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它们在矿物化学、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与其寄主岩石具有相似性,但在形成的物理化学...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钙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浅源包体(闪长质微粒包体),而碱性系列岩石中发育同源深源包体(辉石岩和角闪石岩)。它们在矿物化学、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与其寄主岩石具有相似性,但在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浆动力学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了它们是同源岩浆在不同岩浆作用阶段的产物,即深源包体来自深位岩浆房中的堆积岩碎块,而浅源包体则来自浅位岩浆房的冷凝边碎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酸性 矿物包体 岩浆 动力学
下载PDF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包体岩石学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吴才来 周询若 +4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许胜 国和平 陈思友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中含有捕虏体、残余体和岩浆包体三大类型,其中岩浆包体包括堆积岩包体、堆积晶包体、混杂岩包体和冷凝边包体。各类岩石包体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均不相同。
关键词 侵入岩 酸性侵入岩 包体岩石学 堆积包体
下载PDF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群结晶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才来 周珣若 +1 位作者 黄许陈 张成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39-247,共9页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的晶面统计分布,呈不对称正态和不对称对数正态的单峰、双峰和双曲线型;同时,同一岩体中出现不同端员锆石群晶型的共生,它们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由锆石晶面统计分析可以求得不同类型岩方开始与...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锆石的晶面统计分布,呈不对称正态和不对称对数正态的单峰、双峰和双曲线型;同时,同一岩体中出现不同端员锆石群晶型的共生,它们反映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由锆石晶面统计分析可以求得不同类型岩方开始与终止结晶的温度:辉石二长闪长岩,900-700℃;石英二长闪长岩,850-650℃;花岗闪长岩,800-650℃;花岗闪长斑岩,650-600℃。岩浆物理学研究表明,高粘度的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有利于钻石(311)晶面发育,低粘度的辉石二长闪长岩岩浆有利于钻石(111)晶面发育。锆石群的平均碱度指数和平均温度指数相关图解表明,本区中酸性侵入岩岩浆的物质来源为幔壳混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 侵入岩 锆石群 结晶 成因
下载PDF
铜陵地区老鸦岭层状钼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喻钢 陈江峰 +4 位作者 钱卉 陈树榆 杨刚 闫峻 张成火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2-430,共9页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 安徽铜陵老鸦岭矿床中二叠系大隆组(P2d)顶部的含矿(钼矿化)黑色页岩以及附近(立新煤矿)同一层位不含矿黑色页岩的实测铅同位素组成分别为206Pb/204Pb20.20~22.37,207Pb/204Pb15.67~15.82,208Pb/204Pb38.47~38.60和206Pb/204Pb18.83~20.80,207Pb/204Pb15.65~15.76,208Pb/204Pb38.84~39.22。对137Ma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含矿黑色页岩和不含矿黑色页岩均与燕山晚期火成岩无关,老鸦岭含矿黑色页岩可能具沉积成因。对沉积(约250Ma)以来的放射成因Pb进行校正后的铅同位素组成表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自上地壳,而含矿黑色页岩的Pb(因而推测其他成矿金属)可能源于上地壳物质(与不含矿黑色页岩的Pb源相似)与下地壳物质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 黑色页岩 老鸦岭矿床 铜陵地区
下载PDF
镜质体、海相镜质体和镜质体反射率及其研究实例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万峰 张旗 +6 位作者 张成火 戴圣潜 陈林杰 王次松 康文凯 王金荣 焦守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2-419,共8页
镜质体是一种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过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和凝胶化作用形成的胶状体,在煤和炭质泥页岩中含量高,仅出现在志留纪及其以后的地层中。此外,还有一种海相镜质体,主要由海洋低等生物(藻类、菌类及某些海洋低等动物)经腐殖化作用而... 镜质体是一种由高等植物木质素经过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和凝胶化作用形成的胶状体,在煤和炭质泥页岩中含量高,仅出现在志留纪及其以后的地层中。此外,还有一种海相镜质体,主要由海洋低等生物(藻类、菌类及某些海洋低等动物)经腐殖化作用而形成,主要存在于早古生代及晚古生代页岩和碳酸盐岩地层中。研究表明,海相镜质体反射率(R^o_m)可作为成熟度指标加以应用。海相镜质体成熟作用轨迹不同于镜质体,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使用时需把海相镜质体反射率换算为镜质体反射率(R_o)。镜质体反射率是一个寻找隐伏岩体的好方法,作者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对铜陵地区开展了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铜陵地区全部数值均超过地热增温率理论曲线,说明铜陵地区深部可能有较大的隐伏岩体,深度大约在4~5 km左右。此外,在ZK113号钻孔深度200~260 m处R_o很高(>2%~3%),可能预示钻孔旁侧有规模较小的隐伏侵入体,推测距钻孔距离不超过100 m,但具体方位不详。上述研究表明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寻找隐伏岩体是可行的,它的最大优点是解释的唯一性,R_o数值仅与温度有关,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质体反射率 海相镜质体反射率 铜陵 隐伏岩体
下载PDF
安徽峙门口矿床黄铁矿的Pb同位素测定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喻钢 卢佳 +2 位作者 张成火 陈江峰 刘玉龙 《安徽地质》 2007年第2期85-89,共5页
安徽峙门口矿床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06~18.202,07Pb/204Pb=15.55~15.58,208Pb/204Pb=38.19~38.30。其变化范围很小,落在侵入岩Pb的变化范围内,而与安徽沿江地区沉积岩Pb的变化范围不同,说明峙门口矿床不是沉积... 安徽峙门口矿床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06~18.202,07Pb/204Pb=15.55~15.58,208Pb/204Pb=38.19~38.30。其变化范围很小,落在侵入岩Pb的变化范围内,而与安徽沿江地区沉积岩Pb的变化范围不同,说明峙门口矿床不是沉积成因的。前人的Pb和S同位素以及微量元素分析支持这一结论。前人的Re-Os年龄(303 Ma左右)表明该矿床的形成很可能与石炭纪海底喷流有关,但大的年龄误差指示中生代岩浆活动的改造。钟鸣地区叶山石炭系黄龙组底部砾岩中黄铁矿的Pb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11~18.142,07Pb/204Pb=15.57~15.59,208Pb/204Pb=38.23~38.31,与峙门口黄铁矿的一致,变化范围也很小,两者可能有相同成因。但是长江中下游的大部分铜、铁、金、硫矿床的成矿与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同时,石炭纪海底喷流成因这一结论不能推广到这些矿床。同样,现有的同位素和年龄证据不能判别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石炭纪喷流形成的层状黄铁矿还是来自晚中生代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黄铁矿矿床 峙门口 石炭纪海底喷流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成矿控制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4
9
作者 储国正 黄许陈 +5 位作者 张成火 周捷 吴才来 李东旭 黄华盛 刘文灿 《安徽地质》 1995年第1期47-58,共12页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区内矿床众多,类型复杂,成因多样。为了查明本区的控矿因素,本文运用宏、微观相结合,地质观察研究与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区域地质背景、...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区。区内矿床众多,类型复杂,成因多样。为了查明本区的控矿因素,本文运用宏、微观相结合,地质观察研究与同位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区域地质背景、地层岩性、岩浆岩、构造及成矿流体性质等与成矿的关系,认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的矿床所受的控制因素具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因素 地球化学 包裹体 铜陵地区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来源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黄许陈 储国正 +5 位作者 周捷 张成火 吴才来 黄华盛 温春齐 师其政 《安徽地质》 1994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运用宏观和微观、地质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野外观察和岩矿石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探讨了铜陵地区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及性质。研究表明,铜金等金属有岩浆和地层两个来源,但以前者为主... 本文运用宏观和微观、地质和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野外观察和岩矿石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探讨了铜陵地区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及性质。研究表明,铜金等金属有岩浆和地层两个来源,但以前者为主;硫的来源有三:即地层、岩浆热液和地下水热液;含矿流体来源早期以岩浆为主,晚期有地层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同位素 含矿流体 铜陵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