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佛手炮制前后的判别及颜色-成分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维玲 陈倩茹 +4 位作者 孟江 李旺君 陈烨昕 陈志维 张戴英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探讨佛手炮制前后颜色判别及颜色-成分质量分数相关性,为佛手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佛手与蒸佛手饮片中橙皮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3种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机器视觉技... 目的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探讨佛手炮制前后颜色判别及颜色-成分质量分数相关性,为佛手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佛手与蒸佛手饮片中橙皮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3种成分的质量分数;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得饮片图像并提取饮片RGB、L*a*b*、HSV 3个不同颜色空间的颜色特征,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支持向量机(SVM)等机器学习方法对佛手炮制前后建立定性判别模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颜色特征值与测得的3种成分质量分数间的相关性。结果LDA、PLS-DA、SVM判别模型分类鉴别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低的预估错误率;佛手和蒸佛手中成分质量分数与颜色特征值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基于机器视觉系统对佛手炮制前后的判别效果良好,且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准确,可为佛手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蒸佛手 机器视觉 机器学习 质量评价
下载PDF
U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不同采收期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戴英 何小芳 +4 位作者 黄健晶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0期2585-2591,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青皮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期的青皮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样品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3&#...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差异,为青皮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对不同采收期的青皮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测定并比较不同采收期样品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3',4',3,5,6,7,8-七甲氧基黄酮、5-去甲川陈皮素和桔皮素的含量。结果建立了青皮的UHPLC指纹图谱,共指认了8个特征峰,7~9月采收的青皮相似度大于0.97,5月份与其他月份的相似度均小于0.8。8个黄酮类成分的总量随着生长期的增长而减少,5月采收的个青皮中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而3',4',3,5,6,7,8-七甲氧基黄酮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月份;甜橙黄酮、川陈皮素、5-去甲川陈皮素、桔皮素的含量在不同采收期变化不明显。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均可将5月采收的样品与7~9月采收的样品分开。结论不同采收期的茶枝柑青皮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本文可为青皮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 不同采收期 黄酮类成分 特征图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不同基原枳实中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其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3
作者 张戴英 吴梦玫 +4 位作者 庄冬苗 张英 吴孟华 曹晖 马志国 《海峡药学》 2023年第12期20-25,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基原枳实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方法采用GC-MS建立枳实中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 目的建立不同基原枳实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进行评价。方法采用GC-MS建立枳实中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判别分析酸橙枳实与甜橙枳实中的挥发油差异。结果建立了枳实挥发油的GC-MS指纹图谱,酸橙枳实中确认了12个共有峰,甜橙枳实中确认了5个共有峰,并指认了12个共有峰。不同批次酸橙枳实的相似度在0.93以上,不同批次甜橙枳实的相似度在0.98以上。CA、PCA和OPLS-DA结果显示两种枳实挥发油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可被明显区分,综合分析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和载荷散点图,共筛选出7个差异性成分。结论GC-MS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模式识别可以全面、系统地评价不同基原枳实挥发油的质量特征,为枳实的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挥发油 GC-MS 指纹图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佛手及其炮制品快速质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虎 陈倩茹 +4 位作者 孟江 李旺君 黄煜文 陈志维 张戴英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5-76,共12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判别佛手生、制品并对内在成分含量进行预测,为佛手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佛手饮片中莨菪亭、橙皮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当归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佛手柑内...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判别佛手生、制品并对内在成分含量进行预测,为佛手饮片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佛手饮片中莨菪亭、橙皮苷、6,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当归素、5,7-二甲氧基香豆素、佛手柑内酯含量,利用近红外光谱采集样品光谱信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佛手生、制品定性和定量模型,快速判别佛手生、制品和预测成分含量。结果近红外技术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佛手及其炮制品的分类鉴别达到100%正判率;对含量测定的6种成分中的3种(莨菪亭、5,7-二甲氧基香豆素、白当归素)的含量预测精度高,其中莨菪亭定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951,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320,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175,验证集R2为0.846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541;5,7-二甲氧基香豆素定量模型的R2为0.9080,RMSEC为0.0242,验证集R2为0.7937,RMSEP为0.0446,RMSECV为0.0387;白当归素定量模型R2为0.9184,RMSEC为0.0276,验证集R2为0.7714,RMSEP为0.0275,RMSECV为0.0404。结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佛手及其炮制品的鉴别和含量预测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且简单快速,对样品无损害。为佛手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蒸佛手 近红外光谱 快速判别 定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陈皮炮制品快速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嘉雯 麦淑仪 +4 位作者 孟江 张晓婷 陈倩茹 陈志维 张戴英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陈皮定性判别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用于评价陈皮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有监督识别方法及无监督识别方法对陈皮生品及制品进行定性判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生品和制品中5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 目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陈皮定性判别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用于评价陈皮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方法 采用有监督识别方法及无监督识别方法对陈皮生品及制品进行定性判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陈皮生品和制品中5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结合近红外技术建立各成分的偏最小二乘定量校正模型。结果 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将陈皮生品与制品进行有效分开,5-羟甲基糠醛、川陈皮素和芸香柚皮苷含量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近红外技术对陈皮生品及制品定性鉴别和含量预测的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无污染等优点,为陈皮及其炮制品质量控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近红外光谱 高效液相色谱 质量评价
下载PDF
蔓性千斤拔与大叶千斤拔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林丽珍 刘梦楚 +4 位作者 马鸿雁 陈艳芬 张戴英 刘飞 李书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7-1421,共5页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及大叶千斤拔进行鉴别研究,建立其全面、准确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种千斤拔干燥根中的染料木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DNA分子鉴定技术建立其DNA条形码。结果:在TLC的基础上,运用HPLC... 目的:对蔓性千斤拔及大叶千斤拔进行鉴别研究,建立其全面、准确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种千斤拔干燥根中的染料木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DNA分子鉴定技术建立其DNA条形码。结果:在TLC的基础上,运用HPLC建立了检测千斤拔药材中染料木苷含量的方法;建立了基于ITS2序列的蔓性千斤拔与大叶千斤拔的DNA条形码,从分子水平上将二者区分。结论:运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可对蔓性千斤拔及大叶千斤拔进行准确、全面、快速的鉴定,避免了因为方法的局限性影响鉴别的准确性,为千斤拔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大叶千斤拔 TLC HPLC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牛大力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鲁东 张戴英 +2 位作者 余馥佳 郝虹 李书渊 《今日药学》 CAS 2015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对牛大力进行性状、理化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方法对牛大力性状进行性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大力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定性鉴别;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牛大力中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结... 目的对牛大力进行性状、理化鉴别,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方法对牛大力性状进行性状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牛大力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定性鉴别;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牛大力中所含芒柄花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建立了鉴别牛大力的性状鉴别和芒柄花素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建立了芒柄花素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HPLC方法准确性,重复性好,可对牛大力进行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大力 薄层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中药系统鉴定法进行青葙子药材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谭新宁 吴文如 +4 位作者 来慧丽 张戴英 安鑫 黄玉桦 陈镇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6-302,共7页
目的:利用中药系统鉴定法鉴别青葙子及其混伪品,为青葙子药材的准确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和DNA条形码分析等方法,对青葙子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计算物种DNA条形码序列的种... 目的:利用中药系统鉴定法鉴别青葙子及其混伪品,为青葙子药材的准确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性状、微性状、显微鉴别和DNA条形码分析等方法,对青葙子药材及其混伪品进行比对分析,利用MEGA 7.0软件计算物种DNA条形码序列的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遗传距离、评估序列的条形码间距,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聚类树。结果:仅凭性状鉴别难以区分青葙子与混伪品;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明显,可作为其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经筛选,推荐ITS序列作为青葙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trnL序列作为补充序列。结论:中药系统鉴定法能够完成对青葙子药材的精准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葙子 性状鉴别 微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DNA条形码
原文传递
鸡蛋花挥发性成分的气相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林丽珍 顾利红 +4 位作者 陈娟 马鸿雁 张戴英 刘飞 李书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49,共4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图谱,测定芳樟醇、香叶醇和橙花叔醇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测定20批鸡蛋花和3批红鸡蛋花中指标成分含量,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G...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图谱,测定芳樟醇、香叶醇和橙花叔醇的含量,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C测定20批鸡蛋花和3批红鸡蛋花中指标成分含量,建立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GC特征图谱,考察鸡蛋花和红鸡蛋花特征图谱的差异性。结果:鸡蛋花特征图谱中指定了11个共有色谱峰,3批红鸡蛋花与鸡蛋花的对照图谱明显不同,23批样品聚分为2类,其中红鸡蛋花为一类。20批鸡蛋花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建立的鸡蛋花挥发性成分特征图谱特征性强,方法快速简便,能够表征鸡蛋花药材的内在信息,结合主要成分含量测定可用于鸡蛋花中挥发性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蛋花 挥发性成分 特征图谱 聚类分析 芳樟醇 香叶醇 橙花叔醇
原文传递
陈皮的炮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晓婷 张英 +4 位作者 张戴英 孟江 孙悦 王淑美 曹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67-274,共8页
陈皮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比较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陈皮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发... 陈皮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专著及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比较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及各地方炮制规范,对陈皮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陈皮的历代炮制方法以净制、切制和炒制为主;历版《中国药典》中收录的陈皮炮制方法均为净制、切制;现代各地方炮制规范中主要有炒、蒸、制炭等炮制方法。陈皮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经炮制后挥发油总量普遍降低,挥发性及黄酮类成分种类及含量发生了不同变化,这可能是造成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差异的主要原因。目前关于陈皮炮制工艺的优化主要集中在蒸制、醋制及烘烤。关于陈皮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品降血脂、止咳平喘化痰及抑制肺纤维化等方面,比较陈皮炮制前后药效变化的研究较少,尚需深入阐释陈皮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以规范其炮制方法、建立专属性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中医药 炮制规范 化学成分 挥发油 黄酮类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佛手的炮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旺君 张戴英 +2 位作者 孟江 孙悦 王淑美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262-269,共8页
佛手作为传统中药材,常蒸制后入药,降低辛燥之性,以充分发挥其药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佛手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记载、性味归经、功效、炮制及服用方法、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等相关研究进行梳... 佛手作为传统中药材,常蒸制后入药,降低辛燥之性,以充分发挥其药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拟对佛手的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炮制规范记载、性味归经、功效、炮制及服用方法、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分析等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整理后发现历代佛手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焙干、蒸露、陈用、炒制、盐渍和蒸制,现代蒸制主要在广东和四川应用较多。历代对佛手性味归经、功效的描述基本与现代描述一致,其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胃、肺经,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佛手含有挥发油、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类及柠檬苦素类等化合物,近几年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等进行化学成分解析;佛手具有止咳化痰平喘、抗炎、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炮制后其挥发性成分及非挥发性成分、药理作用均产生一定的变化。但目前关于佛手炮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必要进一步分析佛手蒸制降燥的物质基础,探究其燥性药效物质、去燥存效、燥-效量化相关性,以阐明其炮制机制,为后续佛手的炮制研究、资源开发及综合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历史沿革 炮制工艺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评价 去燥存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