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朝曦 韩林 +4 位作者 张所军 游学俊 陆翔 刘争 舒凯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 目的探讨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1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诊治的37例鼻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男23例,女14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49岁。其中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10例,肿瘤直径4.7~8.5 cm,平均直径6.3 cm。所有患者均采用头颈部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后行开颅显微手术+颅底重建,恶性肿瘤术后进一步行放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恶性肿瘤随访5~10年,平均8.3年;良性肿瘤随访1~11年,平均6.7年。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63.0%(17/27);1例良性肿瘤(非典型脑膜瘤)术后5年复发再次经双侧额底入路手术治疗。结论神经外科首诊的鼻颅底沟通性肿瘤往往颅内肿瘤为主体,开颅手术全切或大部分切除+妥善颅底修复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颅底沟通性肿瘤 嗅神经母细胞瘤 神经外科 颅底重建
下载PDF
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所军 王艳 +4 位作者 欧一博 陈旭 舒凯 牛洪泉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8期449-451,共3页
目的 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4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单纯瘤周放电和1例电极描记阴性行单纯病变和含铁血黄... 目的 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4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单纯瘤周放电和1例电极描记阴性行单纯病变和含铁血黄素层切除;7例病变侵及颞叶内侧和岛叶,加行前颞叶以及内侧结构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癫痫缓解率满意,按照Engel癫痫手术预后标准,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未检测到血管瘤复发。结论 对颞叶海绵状血管瘤继发癫痫,术前积极评估,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争取血管瘤和含铁血黄素层全切,同时恰当处理好存在的致痫灶,是治愈海绵状血管瘤和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 癫痫 颞叶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垂体腺瘤伴骨化1例
3
作者 张所军 韩林 +2 位作者 舒凯 毛峰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8期473-473,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月经不规则三年”入院。患者诉近3年来经期较前缩短,周期延长,无头痛不适,无泌乳及肢端肥大等表现。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视力:左眼0.8,右眼1.2,视野无缺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1岁,因“月经不规则三年”入院。患者诉近3年来经期较前缩短,周期延长,无头痛不适,无泌乳及肢端肥大等表现。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及神经系统检查无特殊;视力:左眼0.8,右眼1.2,视野无缺损。头颅侧位片(X片)(附图)示:鞍底及后床突骨质疏松,鞍内见一稍高密度肿块影。术前行MRI检查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骨化 经蝶显微手术
下载PDF
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5
4
作者 舒凯 张所军 +5 位作者 欧一博 邸方 袁海涛 肖小华 牛洪泉 雷霆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71-575,共5页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2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31.1岁。术前进行MRI、24 h视频脑电图(VEEG)和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目的探讨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的临床特征、显微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选择22例以癫痫起病的颞叶胶质瘤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5~52岁,平均年龄31.1岁。术前进行MRI、24 h视频脑电图(VEEG)和发作间期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等检查,综合评估制定手术方案,同时结合术中皮层电极描记(ECo G)探查异常放电确定致痫灶切除范围,对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均行显微手术肿瘤全切,其中7例行单纯病变切除;15例存在额外异常放电区域加行致痫灶切除。病理组织检查提示病变以低级别胶质瘤为主,部分病例合并颞叶内侧结构硬化改变。术后随访1~2年,患者癫痫缓解率满意,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对颞叶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术前积极评估,采取个体化手术方案,争取肿瘤显微全切,同时恰当处理致痫灶,是抑制肿瘤复发和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胶质瘤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治疗及长期随访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俊 舒凯 +4 位作者 王胜 徐同江 徐钰 张所军 雷霆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治疗,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患者,并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为... 目的分析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治疗,探讨侵袭性垂体瘤的综合治疗。方法收集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106例累及鞍底硬膜的侵袭性垂体瘤的术后患者,并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MRI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肿瘤全切87例(82.2%),复发6例(6.7%),化疗9例,放疗8例,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明显恢复的68例(64.2%),不明显的20例(18.9%),加重的18例(17.0%)。结论侵袭性垂体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关键,术后内分泌治疗和随访十分重要,必要时辅以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鞍底硬膜
下载PDF
维甲酸受体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令成 吴欣宁 +3 位作者 叶飞 韩林 张所军 雷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77-3280,共4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维甲酸受体表达在维甲酸分化抵抗中的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80例原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的表达。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阳性细胞比例为(40±12)%,显著... 目的:探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维甲酸受体表达在维甲酸分化抵抗中的角色。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80例原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的表达。结果: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维甲酸受体阳性细胞比例为(40±12)%,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其阳性细胞比例约为(75±10)%(P<0.05)。约(85±10)%的分化肿瘤细胞呈现维甲酸受体阳性,约(50±8)%的胶质瘤干和(或)前体细胞呈现维甲酸受体阳性,阳性染色均一致的定位于胞浆。结论:胶质母细胞瘤中维甲酸受体的低表达以及异常的胞浆分布,可能是胶质瘤细胞维甲酸抵抗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 脑胶质母细胞瘤 维甲酸抵抗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佐中 张所军 牛洪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5期412-413,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积极给予保守或手术治疗,结合相应内科及康复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1例(39...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重症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根据患者病情积极给予保守或手术治疗,结合相应内科及康复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1例(39.3%),中度残疾8例(28.6%),重度残疾5例(17.9%),持续植物状态1例(3.6%),死亡3例(10.7%)。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继发脑梗死,病死、病残率极高,早期诊疗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死 康复
下载PDF
翼点入路神经内镜下鞍区血管显微解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舒凯 韩林 +3 位作者 游超 张所军 雷霆 李龄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鞍区血管结构的解剖特点,探讨其在鞍区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具新鲜尸头和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上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在不同角度神经内镜辅助下解剖鞍区并对其内血管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结果通过不同角...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鞍区血管结构的解剖特点,探讨其在鞍区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具新鲜尸头和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上采用翼点入路开颅,在不同角度神经内镜辅助下解剖鞍区并对其内血管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结果通过不同角度内镜及间隙,能够在保全正常结构的前提下观察到鞍区血管各部。两侧颈内动脉间距离最短的部位75%.0(6/8)在床突上;大脑中动脉上、下干大小不一;前交通动脉复合体为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其管径变异较大,两侧相等者占50.0%(4/8);后交通动脉变异最大,约56.25%(9/16)发自颈内动脉终段的下面。结论神经内镜可以多角度全景式观察鞍区结构,可以在保护正常神经结构的前提下充分显露血管结构,为安全有效地处理血管病变提供保障,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鞍区 血管 显微解剖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动静脉畸形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卫 徐昊 +5 位作者 张所军 张华楸 陈如东 于加省 牛洪泉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9期553-554,共2页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髓内复杂AVM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结合荧光引导,显微手术配合血管内栓塞,电凝切断表浅及可以显露的供...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采用复合手术治疗的1例髓内复杂AVM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结合荧光引导,显微手术配合血管内栓塞,电凝切断表浅及可以显露的供血动脉,对深部难以显露的供血动脉和畸形团进行栓塞,切除其余可以显露的具有占位效应的大部分畸形血管团。术后DSA造影显示畸形团闭塞满意,病人症状缓解。结论复合手术治疗髓内复杂型AV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动静脉畸形 复合手术 效果
下载PDF
1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的磁共振图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兴华 张所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359-2360,共2页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图像特征。结果 10例肿瘤中,5例位于松果体区、7例位于鞍上(其中4例两部位并存)、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侧脑室;9例瘤体边界清晰,轻占位效应;10例瘤体均无脂肪信号;50%(5/10)的瘤体...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生殖细胞瘤,回顾性分析磁共振图像特征。结果 10例肿瘤中,5例位于松果体区、7例位于鞍上(其中4例两部位并存)、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侧脑室;9例瘤体边界清晰,轻占位效应;10例瘤体均无脂肪信号;50%(5/10)的瘤体伴有囊变;10例瘤体的实体部分在T1WI及T2WI均表现为近似脑灰质的等信号;100%(8/8)的瘤体增强扫描强化;7例位于鞍上的瘤体均致垂体柄增粗,其中6例垂体后叶T1高信号消失。颅内生殖细胞瘤的MR表现具有特征性,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颅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凝胶侵袭模型对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研究的应用初探
11
作者 谢蕊繁 张所军 +2 位作者 高宝成 万锋 雷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28-532,共5页
目的 初步探讨凝胶侵袭模型用于人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研究的可行性,观察普通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胶质瘤干细胞在凝胶侵袭模型中侵袭力的差异,为胶质瘤的体外研究寻求新的实验手段.方法 经纯化的Ⅰ型和Ⅲ型胶原与MEM培养基混合制备凝胶... 目的 初步探讨凝胶侵袭模型用于人胶质瘤细胞体外侵袭力研究的可行性,观察普通培养的胶质瘤细胞与胶质瘤干细胞在凝胶侵袭模型中侵袭力的差异,为胶质瘤的体外研究寻求新的实验手段.方法 经纯化的Ⅰ型和Ⅲ型胶原与MEM培养基混合制备凝胶液,将原代培养的胶质瘤细胞经悬滴法制成的细胞球和胶质瘤干细胞所形成的细胞球种植于其中,每个细胞球含(10-15)×103个细胞,在添加含有不同药物浓度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GM6001(0、25、50、75、100μmol/L)的相应培养基中培养4 d,测量不同药物浓度组肿瘤细胞侵袭距离及其差异.结果 不同处理组胶质瘤细胞在凝胶侵袭模型中生长良好,最初的细胞球形态呈规则圆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细胞侵袭距离逐渐增加;且对GM6001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剂量依赖性,以75 μmol/L GM6001对普通培养的胶质瘤贴壁细胞的侵袭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均P=0.000);而25μmol/L GM6001对胶质瘤干细胞球的侵袭抑制作用最显著(P=0.002,0.012,0.000).结论 凝胶侵袭模型适用于普通贴壁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瘤干细胞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侵润 胶原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12
作者 张晓静 高攀 +5 位作者 程立冬 赵恺 张所军 蒋伟 舒凯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髓母细胞瘤36例(69.2%),室管膜瘤及间变...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4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髓母细胞瘤36例(69.2%),室管膜瘤及间变性室管膜瘤7例(13.5%),星形细胞瘤7例(13.5%),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1.9%),血管母细胞瘤1例(1.9%)。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4.2%(23/52)。术后无并发症短期内恢复良好29例,出现并发症延迟恢复19例,昏迷自动出院或死亡4例。康复的48例出院后随访3~48个月,平均15个月;7例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小儿后颅窝中线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术中利用小脑延髓裂间隙显露切除肿瘤能有效减少脑组织损伤,加强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中线肿瘤 小儿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嗅沟脑膜瘤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所军 游超 +5 位作者 肖群根 王俊文 赵恺 牛洪泉 舒凯 雷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0例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impson手术切除标准分级: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 目的探讨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经额底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10例巨大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impson手术切除标准分级: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1例,Ⅱ级8例,Ⅲ级1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脑膜瘤。术后随访8~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病情加重病例。结论经额底前纵裂入路切除巨大型嗅沟脑膜瘤,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型嗅沟脑膜瘤 经额底前纵裂入路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影响电能表误差的因素及措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所军 张泰丽 黄友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期86-86,共1页
在电能广泛使用的今天,电能表误差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电能表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各方的经济利益。该文分析了影响电能表误差的因素,并就减小电能表误差的负载电流、工作电压、系统的频率、环境温度等进行了分析。还... 在电能广泛使用的今天,电能表误差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电能表计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各方的经济利益。该文分析了影响电能表误差的因素,并就减小电能表误差的负载电流、工作电压、系统的频率、环境温度等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应加强电力职工的职业道德、增强责任心,努力使在用电能表的计量误差减小到最小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误差 原因 措施
下载PDF
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MRI影像特点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泉 赵恺 +5 位作者 王俊文 张所军 柯昌庶 万锋 舒凯 雷霆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pineal region tumors,PRTs)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青少年PRTs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35例青少年PRTs中生殖细胞肿瘤19例,松果体实质细胞瘤6例,星形... 目的探讨青少年松果体区肿瘤(pineal region tumors,PRTs)影像特点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青少年PRTs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35例青少年PRTs中生殖细胞肿瘤19例,松果体实质细胞瘤6例,星形细胞瘤7例,其他类型3例。生殖细胞肿瘤MRI主要表现为等或稍短T1信号,稍长T2信号,增强扫描多均匀明显强化,可见坏死及钙化。松果体母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MRI多呈短T1、T2信号,显著均匀强化;坏死多见,钙化少见。星形细胞瘤体积较大,多见囊变,MRI呈均匀等T1、T2信号,实质部分不同程度强化,囊性部分多不强化,基本无坏死钙化。结论青少年最常见的PRTs主要为生殖细胞肿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不同病理类型的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松果体区肿瘤 影像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影响胶质瘤干细胞特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洪涛 刘丹 +7 位作者 陈籽荣 厉亚坤 王震 程芳玲 刘佳敏 张所军 张斌 万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6-944,共9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异质性表达及其促进胶质瘤干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脑肿瘤分子数据库(REMBRANDT)、Oncomine数...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蛋白(TGFBI)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异质性表达及其促进胶质瘤干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脑肿瘤分子数据库(REMBRANDT)、Oncomine数据库中TGFBI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不同亚型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以及TGFBI表达变化与患者生存期、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标志物CD11b和CD163的相关性。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系U937分化为Primed⁃U937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样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诱导过程中TGFBI,M1型TAMs标志物CD80、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M2型TAMs标志物CC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胶质母细胞瘤细胞TGFBI与TAMs标志物CD163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的分布情况。体外培养人原代胶质瘤干细胞系NCH⁃421K,测定重组人TGFBI(rhTGFBI)对细胞成球能力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来自TCGA、CCGA、REMBRANDT、Oncomine数据库的数据分析显示,TGFBI表达变化与胶质瘤分级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与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与TAMs标志物CD11b和CD163表达水平呈正相关。(2)在U937细胞诱导分化为M2型TAMs过程中,M1型TAMs标志物CD80(P=0.000)和IL⁃6(P=0.001)表达水平降低,M2型TAMs标志物CCL18(P=0.000)和VEGFA(P=0.002)表达水平升高,TGFBI表达水平亦升高(P=0.001)。(3)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TGFBI与TAMs标志物CD163和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SOX2均存在共定位。(4)体外成球实验和侵袭实验显示,经rhTGFBI处理后,NCH⁃421K细胞成球数目多于(P=0.000)、细胞球侵袭能力强于(P=0.001)对照组。结论胶质母细胞瘤TGFBI可由M2型TAMs分泌并促进胶质瘤干细胞成球、侵袭等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巨噬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干细胞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lear Cell Hidradenocarcinoma of the Scalp
17
作者 舒凯 肖群根 +3 位作者 Fabian Büchele 张所军 蒋伟 雷霆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6期931-936,共6页
Clear cell hidradenocarcinoma (CCH) is an exceedingly rare and highl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eccrine sweat glands. Its treatmen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ally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includin... Clear cell hidradenocarcinoma (CCH) is an exceedingly rare and highl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eccrine sweat glands. Its treatmen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ally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including repeated local recurrence and uncontrollable distal metastasis coming along with a very poor prognosis. Most published case studies recommend a wide surgical excision followed by adjuvant conservative therapy, which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standard treatment. Two cases of nodular CCH of the scalp either presenting as a singular primary lesion or at an already metastatic stag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Wide local excision of the tumor couldn't prevent the primary carcinoma from recurring and metastasizing. Both cases received various therapies but the results were unsatisfactory. Although most authors have recommended that early wide surgical excision of the tumor is a feasible therapeutic measurement, our results raise doubts on the efficacy of this treatment strategy. As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e.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re similarly controversial, further studies and a wide exchange of clinical experiences are cruc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dradenocarcinoma SCALP DIAGNOSIS TREATMENT
下载PDF
电网调度安全与控制分析
18
作者 黄友 张所军 张泰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4期87-87,共1页
追求在安全生产运行基础上的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电力企业两个头等大事,电力系统强调安全运行就是要倾力避免发生事故,确保质量合格的电能持续对用户供电。该文阐述了电网调度中的安全分析和控制,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分析和小结。
关键词 电网调度 安全 分析 控制
下载PDF
电力系统母线保护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19
作者 张泰丽 黄友 张所军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7期84-84,共1页
电力系统母线保护重要性显著,保护方法多样,该文结合母线保护的经验和实际对母线保护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给出了一定的分析和处理方法,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母线保护 特殊 处理方法
下载PDF
基于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耐药性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勤 孙炜 +1 位作者 张所军 李朝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43-1346,共4页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CRISPR-dcas9-DNMT3A)介导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性... 目的探讨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CRISPR-dcas9-DNMT3A)介导的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修饰对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TMZ)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CRISPR-dcas9-DNMT3A表达载体通过慢病毒包装感染TMZ耐药细胞系U251-R[U251(中国医学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通过替莫唑胺高浓度反复间歇诱导法诱导产生], 验证其对MGMT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程度, MGMT表达水平以及TMZ药物敏感性影响。结果慢病毒感染成功的U251-R细胞, MGMT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增高[44.7%(17/38)、63.2%(24/38)、77.1%(27/38)比7.9%(3/38), P<0.05], MGMT蛋白表达减少, 细胞对TMZ化疗的敏感性增加(P<0.05)。结论 CRISPR-dcas9-DNMT3A慢病毒感染的U251-R细胞可通过增加其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减少MGMT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簇的规律性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的失活核酸酶9-脱氧核糖核酸甲基转移酶3A基因复合体 DNA甲基化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胶质瘤 替莫唑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