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细菌素的分离、表达及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于秀菊 张敏爱 +4 位作者 胡燕姣 朱芷葳 王海东 杨丽华 范阔海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333,共11页
旨在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所产细菌素,并分析重组表达后的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牛津杯扩散法筛选羊驼粪便中高产细菌素的芽孢杆菌;借助16S rRNA鉴定分离菌;采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SDS-PAGE、质谱分析等技术获得细菌素的... 旨在分离枯草芽孢杆菌及其所产细菌素,并分析重组表达后的细菌素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牛津杯扩散法筛选羊驼粪便中高产细菌素的芽孢杆菌;借助16S rRNA鉴定分离菌;采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SDS-PAGE、质谱分析等技术获得细菌素的氨基酸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细菌素进行体外表达,并利用牛津杯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结果显示,分离菌是一种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SXAU18,其可产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生长的细菌素;枯草芽孢杆菌SXAU18所产细菌素可能是分子量为10~20 ku的DarA蛋白和两种未知蛋白,属于类细菌素的范畴,将未知蛋白分别命名为BLIS SXAU181和182;经原核表达的BLIS SXAU181和182主要以可溶性上清蛋白形式表达,纯化后为单一条带;重组BLIS SXAU181蛋白没有抑菌活性,重组BLIS SXAU182蛋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具有耐高温、耐酸碱、耐人工胃液和肠液的的特性。综上,本研究从枯草芽孢杆菌SXAU18分离到具有抑制革兰阳性菌生长活性的细菌素,且重组表达后的BLIS SXAU182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细菌素 分离 表达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研究明桑降脂茶调控LO2细胞脂代谢的作用
2
作者 薛帼珍 刘佳宁 +6 位作者 张敏爱 闫晓睿 杨晓霞 刘昕 杜晨晖 张希春 刘计权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目的明确明桑降脂茶的降脂作用及其发挥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制备大鼠空白血清、明桑降脂茶全方和桑叶减味含药血清,以油酸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含空白血清)、模型组(含空白血清)、明... 目的明确明桑降脂茶的降脂作用及其发挥降脂作用的物质基础。方法制备大鼠空白血清、明桑降脂茶全方和桑叶减味含药血清,以油酸诱导人正常肝细胞(LO2细胞)建立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含空白血清)、模型组(含空白血清)、明桑降脂茶全方血清处理组、桑叶减味血清处理组。培养4 h后,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脂肪积累情况;酶标仪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按试剂盒说明测定细胞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lo,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启动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alpha,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SREBP-1c)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研究各组指纹图谱、绿原酸和橙黄决明素含量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明桑降脂茶全方血清组、桑叶减味血清组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内脂滴数量和脂质含量,降低TG、TC、LDL-C含量和SREBP-1c表达,升高HDL-C含量和PPARα表达,全方血清组的降脂作用优于桑叶减味血清组;全方血清组、桑叶减味血清组、空白血清组共有峰分别为53、35、23个,三者共有峰18个;剔除共有峰后,全方血清组有22个不同于桑叶减味血清组的差异峰,桑叶减味血清组有4个不同于全方血清组的差异峰;全方血清组中绿原酸和橙黄决明素含量均高于桑叶减味血清组,绿原酸含量在二者之间差异显著。结论明桑降脂茶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桑叶在其中发挥重要降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桑降脂茶 含药血清 高效液相色谱法 LO2细胞 脂代谢
原文传递
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对感染大肠杆菌O78雏鸡肠道菌群和炎性反应相关性的影响
3
作者 闫晓睿 刘佳宁 +4 位作者 张敏爱 薛帼珍 杨晓霞 张希春 刘计权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41,共13页
本试验以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饲喂人工感染大肠杆菌O78雏鸡后,研究肠道菌群与溶菌酶、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间的相关性。首先,制备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然后将19日龄伊莎褐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模型组(MG)、黄芩汤颗粒组(HQT... 本试验以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饲喂人工感染大肠杆菌O78雏鸡后,研究肠道菌群与溶菌酶、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间的相关性。首先,制备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然后将19日龄伊莎褐雏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G)、模型组(MG)、黄芩汤颗粒组(HQT)、黄芩汤减大枣颗粒组(ADZ)、黄芩汤减甘草颗粒组(AGC)、黄芩汤减白芍颗粒组(ASY)、黄芩汤减黄芩颗粒组(AHQ)、恩诺沙星组(ENR),每组10只。5个中草药组饲料中添加相应颗粒剂(500 mg/kg·BW)、恩诺沙星组添加量为10 mg/kg·BW,混饲7 d后,除空白对照组,其余7组的每只鸡胸肌注射0.6 mL大肠杆菌O78菌液,继续混饲5 d。试验结束后,16S rDNA测序法测定肠道菌群;ELISA法检测血清溶菌酶和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水平;RT-PCR法检测脾脏Toll样受体(TLR4、TLR5、TLR15)相对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经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饲喂染病雏鸡后,其肠道菌群结构与溶菌酶、炎症因子含量及Toll样受体相对表达量间呈现一定的相关性。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可通过回调染病雏鸡肠道菌群结构,下调血清中溶菌酶、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脾脏Toll样受体相对表达量,从而达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目的。试验结果可为黄芩汤及其减味方颗粒治疗鸡大肠杆菌病分子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汤 大肠杆菌O78 肠道菌群 溶菌酶 炎症因子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犬瘟热流行特点和诊治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敏爱 王凡 +1 位作者 白建 黄素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1期66-67,共2页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对养犬业和毛皮经济动物的危害较大。现在正值犬瘟热高发时期,笔者通过在太原一宠物医院临床调查,对其流行特点和诊断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为宠物饲养主...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死率很高,对养犬业和毛皮经济动物的危害较大。现在正值犬瘟热高发时期,笔者通过在太原一宠物医院临床调查,对其流行特点和诊断防治方法进行了归纳,为宠物饲养主和养殖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流行特点 诊治
下载PDF
丙烯酰胺肝脏代谢与细胞色素P450 2E1蛋白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希春 张敏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0-911,915,共3页
[目的]了解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在肝脏中的代谢机制。[方法]通过AA与大鼠肝切片共孵育,HPLC-MS/MS检测AA代谢性反应产物环丙氧酰胺(glycidamide,GA)的生成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0.5mmol/L... [目的]了解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在肝脏中的代谢机制。[方法]通过AA与大鼠肝切片共孵育,HPLC-MS/MS检测AA代谢性反应产物环丙氧酰胺(glycidamide,GA)的生成量,western blot分析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0.5mmol/L剂量组中没有检测到GA,而其他3个剂量组(1.0、2.0、4.0mmol/L)则随着AA浓度的增加,肝切片代谢生成的GA也随之增加,3种剂量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同的肝切片中由于AA浓度的不同,CYP2E1表达有所不同,而且随着AA浓度的增加其表达也增加,表明AA对CYP2E1的蛋白表达有诱导作用。[结论]AA可通过诱导使CYP2E1活性增加而增加GA的生成量,但低摄入量时AA详细的代谢机制及AA对CYP2E1的详细诱导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片 丙烯酰胺 代谢 CYP2E1
下载PDF
猪链球菌分类、流行病学及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宋亚鹏 王丽霞 +2 位作者 张敏爱 陈砀桐 黄素珍 《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4期56-58,共3页
近年来,猪链球菌病严重影响着世界各个养猪国家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链球菌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及突发性死亡,该菌现在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猪链球菌的分类很多,并且在不同地区和时期血清型流... 近年来,猪链球菌病严重影响着世界各个养猪国家的养殖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猪链球菌可引起猪的关节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及突发性死亡,该菌现在正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猪链球菌的分类很多,并且在不同地区和时期血清型流行情况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对该病的流行病学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就猪链球菌的分类、流行病学和实验动物的选择做简要的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病 分类 流行病学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生长小鼠对氨基酸螯合钙吸收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建 宋亚鹏 +1 位作者 张敏爱 黄素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0期66-68,共3页
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小鼠对饲料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中Ca、P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试验组(Ⅱ)小鼠血清Ca含量(10.16±0.73mg/100ml)高于对照... 探讨氨基酸螯合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小鼠对饲料中钙的营养吸收试验,研究氨基酸螯合钙的生物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中Ca、P营养元素含量较高。试验组(Ⅱ)小鼠血清Ca含量(10.16±0.73mg/100ml)高于对照组(Ⅰ)(9.00±0.800mg/100ml)。氨基酸螯合钙的补钙效果显著,其制备简单,价格低廉,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的生物钙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小鼠 氨基酸螯合钙 吸收 氨基酸螯合 吸收利用 生长发育 补钙 小鼠 营养元素含量 营养吸收 利用效率 效果显著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骨泥液生产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梁锐萍 胡慧强 +2 位作者 宋亚鹏 张敏爱 黄素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1期77-79,共3页
本文利用两种乳酸菌发酵动物骨粉,通过研究影响其发酵的因素,优化出了乳酸菌发酵骨泥的最佳生产工艺,研究结果显示,在本实验条条件下,蔗糖添加量5%,乳酸菌接种量3%,骨粉粒度180目,接种骨泥浓度20%。从而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态补钙制剂。
关键词 乳酸菌 发酵 骨泥
下载PDF
新型氨基酸鳌合钙的研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白建 朱迎春 +4 位作者 梁锐萍 张敏爱 宋亚鹏 赵慧梅 黄素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1期75-76,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补钙产品——氨基酸鳌合钙,对氨基酸鳌合钙的工艺过程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简易新配方,运用胰蛋白酶水解豆粕,从而提取氨基酸。运用盐酸酸解提取畜禽骨里的钙。二者通过质量为5∶1的最适比,来实现...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补钙产品——氨基酸鳌合钙,对氨基酸鳌合钙的工艺过程进行了论述和探讨。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简易新配方,运用胰蛋白酶水解豆粕,从而提取氨基酸。运用盐酸酸解提取畜禽骨里的钙。二者通过质量为5∶1的最适比,来实现氨基酸鳌合、钙化。结果:运用此技术制成的氨基酸鳌合钙产品质量稳定,符合药食两用的要求。结论:新工艺切实可行,适合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氨基酸鳌合钙 鳌合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两种不同补钙产品饲喂KM小鼠效果的观察
10
作者 朱迎春 白建 +3 位作者 张敏爱 宋亚鹏 赵慧梅 黄素珍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6年第2期70-72,共3页
本实验为了探讨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添加到饲料中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情况,比较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补钙效果之差别。通过测定30只20日龄小鼠的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清钙磷含量、饲料中钙磷吸收率和存留率、股骨矿物质含量测定的... 本实验为了探讨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添加到饲料中对小鼠生长发育和吸收利用的情况,比较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补钙效果之差别。通过测定30只20日龄小鼠的增重、饲料利用率、血清钙磷含量、饲料中钙磷吸收率和存留率、股骨矿物质含量测定的比较。试验显示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这两个试验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间,氨基酸螯合钙与纯钙组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氨基酸螯合钙的补钙效果优于纯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螯合钙 纯钙 补钙效果 观察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小鼠粪样菌群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的影响
11
作者 刘昕 胡会玲 +4 位作者 张敏爱 薛帼珍 闫晓睿 张希春 刘计权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1期115-123,共9页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预处理对小鼠粪样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采集昆明小鼠新鲜粪样,分为原始粪样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和PBS处理组,提取粪样DNA,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对3组样本的16S rRNA V3... 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预处理对小鼠粪样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采集昆明小鼠新鲜粪样,分为原始粪样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和PBS处理组,提取粪样DNA,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对3组样本的16S rRNA V3~V4区基因文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3组样本拥有共同的OTUs 188个,不同预处理对粪样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产生影响,生理盐水处理组、PBS处理组和原始粪样组分别检出14、11、12个门,3组样本共有门11个;分别检出24、21、21个纲,3组样本共有纲20个;分别检出62、55、59个科,3组样本共有科26个;分别检出147、126、137个属,3组样本共有属117个。总体来看,生理盐水处理组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相对最高,原始粪样组次之,PBS处理组最低。粪样经生理盐水处理后,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肠道菌群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生理盐水 PBS缓冲液 粪样菌群
下载PDF
16S rDNA克隆文库法分析生鲜牛乳中细菌种群的多样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敏爱 张建军 +2 位作者 王子亮 苑利 杨秀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3170-3176,共7页
目的利用16S rDNA基因文库分析法,对生鲜牛乳中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提取生鲜牛乳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为模板,将扩增到的生鲜牛乳样品的16S rDNA的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其菌群的16S rDNA文库。对随机选取的56个阳... 目的利用16S rDNA基因文库分析法,对生鲜牛乳中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进行研究。方法提取生鲜牛乳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为模板,将扩增到的生鲜牛乳样品的16S rDNA的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其菌群的16S rDNA文库。对随机选取的56个阳性克隆子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结果文库序列分析表明,有53个克隆子分属3个不同的类群,即厚壁菌类群、变形菌类群和异常球菌-栖热菌类群,其余3个克隆子属于未知类群。其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厚壁菌类群(86%),在该类群中,尤以无乳链球菌为主要代表,约占所有克隆子的82%;其他类群为γ~变形菌类群(7.1%)和异常球菌-栖热菌门类群(1.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未知类群在分类地位上更接近与厚壁菌类群。结论生鲜牛乳中微生物具有多样性,无乳链球菌为其中的优势种群,同时生鲜牛乳中还存在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或不动杆菌和肠道菌等条件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克隆文库 生鲜牛乳 种群多样性 致病菌
原文传递
Bootstrap方法在能力验证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敏爱 陈勇 +1 位作者 王亚敏 张晓琴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4-696,共3页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实验室已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还有许多实验室正在准备认可。在实验室认可活动中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受到国际实验室认...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我国许多实验室已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还有许多实验室正在准备认可。在实验室认可活动中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的能力验证活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受到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及世界各国实验室认可组织的高度重视。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判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能力的活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TSTRAP方法 能力验证 统计分析 实验室间比对 实验室认可 应用 合作组织 经济全球化
下载PDF
生鲜牛乳总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被引量:1
14
作者 龙丹丹 张敏爱 +2 位作者 王子亮 张建军 杨秀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07-512,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提取生鲜牛乳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以生鲜牛乳为原料,采用SDS-蛋白酶K法裂解细胞,酚氯仿有机抽提去除蛋白和醋酸钾溶液沉淀蛋白,制备样品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结果以NET(Tris HCl,EDTA,NaCl)作为裂解缓冲液... 目的建立高效快速提取生鲜牛乳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以生鲜牛乳为原料,采用SDS-蛋白酶K法裂解细胞,酚氯仿有机抽提去除蛋白和醋酸钾溶液沉淀蛋白,制备样品中总微生物基因组DNA。结果以NET(Tris HCl,EDTA,NaCl)作为裂解缓冲液,蛋白酶K消化得到的基因组DNA纯度和产量较高,耗时较短;缓冲液选择NCT(NaCl,CaCl2,Tris HCl)时,PCR产物特异性低于前者且产量较低。RNA酶消化对产品纯度影响不大且会降低产量。用醋酸钾(KAc)沉淀去除蛋白,操作快速简单,耗时最短,但DNA产量最低。结论 SDS-蛋白酶K法提取的生鲜乳微生物总DNA可以作为牛乳样品进一步检测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基因组DNA PCR扩增法
原文传递
中、意蜂蜂毒对小鼠耳肿胀炎性抑制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慧婷 黄丽 +3 位作者 张敏爱 刘苗苗 赵淑果 陈淑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目的]蜂毒由工蜂的毒腺合成,螫刺时由螫针排出,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急性耳肿胀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体重30 g左右的健康昆明小鼠,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组。采... [目的]蜂毒由工蜂的毒腺合成,螫刺时由螫针排出,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和药理活性。本研究旨在探讨和比较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急性耳肿胀的影响及其潜在作用机理。[方法]选用体重30 g左右的健康昆明小鼠,按照试验要求随机分组。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急性耳肿胀模型,比较蜂毒作用前后小鼠耳肿胀度和肿胀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介质PGE2、TNF-α和核因子NF-κB的含量,qRT-PCR法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4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肿胀程度和肿胀率显著增加,血清中TNF-α、PGE2和NF-κB含量均显著升高,耳组织中IL-1β、IL-6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使用不同剂量蜂毒处理后均能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度和肿胀率(P<0.05),并使得小鼠血清中升高的TNF-α、PGE2和NF-κB含量显著降低(P<0.05),使小鼠耳组织中IL-1β和IL-6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而IL-4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结果还发现,中蜂蜂毒和意蜂蜂毒对小鼠耳肿胀及炎症介质、核因子和炎性因子表达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蜂毒可显著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的急性炎症,对急性炎症的保护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介质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关。中蜂蜂毒的抗炎效果略低于意蜂蜂毒,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小鼠 耳肿胀 抗炎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实验室能力验证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敏爱 李路亮 +1 位作者 张晓琴 陈勇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6-588,596,共4页
在能力验证活动中,针对稳健统计方法造成分类不精确的问题,利用核密度估计函数设计了一种纵向分类的评价标准.该方法以实验室测得的原始数据,运用核函数估计数据所服从的密度函数,然后计算出各测量值对应的函数值,通过函数值的大小达到... 在能力验证活动中,针对稳健统计方法造成分类不精确的问题,利用核密度估计函数设计了一种纵向分类的评价标准.该方法以实验室测得的原始数据,运用核函数估计数据所服从的密度函数,然后计算出各测量值对应的函数值,通过函数值的大小达到分类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增加了测量结果的满意度,弥补了稳健统计方法只能对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分类的不足,扩大了数据分类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估计 正态检验 稳健统计 z比分数
下载PDF
NFATc1在小鼠毛囊生长周期中的定位和表达
17
作者 范阔海 张敏爱 +3 位作者 胡燕姣 刘艺 王慧荣 于秀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活化T细胞c1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cytoplasmic 1,NFATc1)在小鼠毛囊生长周期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方法]以ICR小鼠毛囊生长期、退化期和相对静止期的背部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运用免疫组织...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活化T细胞c1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cytoplasmic 1,NFATc1)在小鼠毛囊生长周期中的组织定位和表达。[方法]以ICR小鼠毛囊生长期、退化期和相对静止期的背部皮肤组织为试验材料,运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NFATc1在小鼠不同毛囊生长时期皮肤中的组织定位情况、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性。[结果]NFATc1在小鼠毛囊的各个生长周期均有表达,阳性反应物主要位于毛囊的膨大部,其次位于根鞘、皮脂腺和表皮,在退化期的膨大部呈现强阳性表达;NFAT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毛囊生长期、退化期和相对静止期均呈现“低表达⁃高表达⁃低表达”的规律。[结论]NFATc1在小鼠毛囊的周期性生长过程中发挥作用,与维持毛囊干细胞静止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活化T⁃细胞c1核因子 毛囊生长期 毛囊退化期 毛囊相对静止期
下载PDF
辣椒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敏爱 张建军 +1 位作者 李卫华 罗秀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验证辣椒粉中阪崎肠杆菌存在状况。方法—采用国家标准GB 4789.40-2010,应用VITEK 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进行检验。结果—从辣椒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结论—阪崎肠杆菌存在于辣椒粉调味品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辣椒粉 VITEK 32 检测
下载PDF
调味粉中霉菌的霍华德计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廉慧锋 张敏爱 +2 位作者 张建军 王东彬 宋亚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拟对调味粉中霉菌进行霍华德计数方法研究。方法:对各类调味粉的前处理方式进行优化,建立统一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添加试验制备100%,50%,20%,6%四个范围的阳性样品,制备好的样品利用霍华德计数玻片计数含有霉菌菌丝的视野数。结果:... 目的:拟对调味粉中霉菌进行霍华德计数方法研究。方法:对各类调味粉的前处理方式进行优化,建立统一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添加试验制备100%,50%,20%,6%四个范围的阳性样品,制备好的样品利用霍华德计数玻片计数含有霉菌菌丝的视野数。结果:所制备的阳性样品阳性视野的百分数在预期的范围之内,与添加结果相一致。结论:霍华德计数方法操作简便,对设施设备要求低,检测流程短,而且能够满足国外产品检测的需求,可以作为传统培养计数法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味粉 霉菌 霍华德计数
下载PDF
透明质酸钠在白酒中的稳定性探讨
20
作者 苑利 张敏爱 +1 位作者 张丽娜 张建军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7期141-143,共3页
通过对白酒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稳定性试验,为白酒中添加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的稳定性试验规范要求,将试验酒样置于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以透明质酸钠的... 通过对白酒中透明质酸钠含量的稳定性试验,为白酒中添加透明质酸钠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的稳定性试验规范要求,将试验酒样置于37~40℃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以透明质酸钠的含量为指标,对定量添加透明质酸钠的试验酒样进行连续跟踪检测,监测酒样中透明质酸钠的稳定程度.结果表明,试验酒样中透明质酸钠的终点值和初始值相比,其平均衰减值为7.73%≤10%,满足《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 透明质酸钠 稳定性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