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葛根汤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0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陶夏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李舒冉 郭姗姗 王道涵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32-136,151,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1·kg^(-1)·d^(-1)),每组10只,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感染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同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中剂量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50.73%;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4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延长,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葛根汤颗粒可通过调节模型小鼠免疫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改善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从而减轻模型小鼠的肺部炎性损伤;对模型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葛根汤颗粒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死亡保护 肺指数 小鼠
下载PDF
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致小鼠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敬升 高双荣 +7 位作者 庞博 刘莉娜 徐英莉 曹姗 陈梦苹 张宇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51-54,88,共5页
目的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 目的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量组,高剂量为11 g·kg^(-1)·d^(-1)(相当于生药52.8 g·kg^(-1)·d^(-1))、中剂量为5.5 g·kg^(-1)·d^(-1)(相当于生药26.4 g·kg^(-1)·d^(-1))、低剂量为2.75 g·kg^(-1)·d^(-1)(相当于生药13.2 g·kg^(-1)·d^(-1))。使用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小鼠,建立肺炎模型。通过检测肺指数和肺部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散寒化湿颗粒对冠状病毒肺炎小鼠的药理作用。结果散寒化湿颗粒在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肺指数,并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感染致小鼠肺炎均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化湿颗粒 人冠状病毒229E 人冠状病毒OC43 小鼠 肺炎 肺指数 病理变化
下载PDF
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探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敬升 冀祖恩 +9 位作者 庞博 徐英莉 曹姗 张宇 孙绮悦 孙静 李舒冉 张薇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55-58,64,共5页
目的探讨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归纳该方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为扩展该方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宣肺败毒方的中医学理论和药理学进展,归纳该方的实... 目的探讨宣肺败毒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学理论,归纳该方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为扩展该方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理论研究与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宣肺败毒方的中医学理论和药理学进展,归纳该方的实验研究。结果宣肺败毒方适用于湿毒郁肺的患者,宣肺败毒方可通过PD-1/IL17A、IL-6/STAT3及CXCL2/CXCR2等通路改善肺损伤,以及NF-κB通路减轻肠道疾病。结论宣肺败毒方是中药和科技结合的产物,既有充分的中医药理论支撑,亦有足够的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败毒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湿毒郁肺 中医学 药理
下载PDF
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研究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剂量
4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包蕾 郭姗姗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 目的确定羚羊感冒口服液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最佳剂量范围,增加其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多动物模型药效评价体系,采用反映主要功能主治的5种相应幼龄动物模型,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急性炎症模型;氨水雾化致小鼠咳嗽模型;冰醋酸致小鼠疼痛模型;脂多糖(LPS)致家兔发热模型,分别观察羚羊感冒口服液的人用剂量(儿童)0.1、0.2、0.4、0.6、0.8、1.0mL·kg^(-1)·d^(-1)6个剂量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的有效性,按体表面积换算公式换算为动物用量:小鼠用量分别为1、2、4、6、8、10 mL·kg^(-1)·d^(-1);家兔用量分别为0.3、0.6、1.2、1.8、2.4、3.0 mL·kg^(-1)·d^(-1)。最终根据结果确定儿童最佳剂量范围。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鼠肺指数、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小鼠咳嗽次数及扭体次数、降低家兔体温,其中发挥稳定药效的剂量范围分别为4.0~8.0 mL·kg^(-1)·d^(-1)和1.2~2.4m L·kg^(-1)·d^(-1),相当于人用剂量0.4~0.8 m L·kg^(-1)·d^(-1)。结论羚羊感冒口服液在0.4~0.8 mL·kg^(-1)·d^(-1)剂量范围内产生稳定有效的抗病毒、抗炎、止咳、镇痛及解热作用,换算成不同年龄小儿临床推荐用量为1~3岁:每次5 mL、每日1~2次;4~6岁:每次5 mL、每日1~3次;7~12岁:每次5 mL、每日2~4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儿童 抗病毒 抗炎 镇痛 止咳 解热 多动物模型 小鼠 家兔
下载PDF
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研究
5
作者 孙绮悦 赵荣华 +7 位作者 郭姗姗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 目的在动物水平对羚羊感冒口服液多重药理作用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依据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功能主治及临床适应证,建立6种动物模型:流感病毒FM1株及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及扭体模型,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及小鼠气管酚红排泌模型。通过观察肺指数、肺指数抑制率、伊文思蓝OD值、扭体次数,咳嗽次数及酚红排泌量等药效指标,评价羚羊感冒口服液的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结果羚羊感冒口服液20 mL·kg^(-1)·d^(-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流感病毒FM1引起的肺指数增高,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升高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羚羊感冒口服液20、15、10 mL·kg^(-1)·d^(-1)3个剂量组对咳嗽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显著减少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20、15 mL·kg^(-1)·d^(-1)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的扭体次数。结论不同剂量组羚羊感冒口服液作用程度不同且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菌、抗炎、止痛、止咳、化痰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羊感冒口服液 抗病毒 抗菌 抗炎 止咳 化痰 肺指数 酚红排泌量 小鼠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绮悦 郭姗姗 +7 位作者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41-245,252,共6页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 目的综述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相关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及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查阅,从AR模型动物的种类、特点、模型种类、建模方法、模型成功的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变应性鼻炎相关动物模型包括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症结合模型,动物选择多使用豚鼠、小鼠、大鼠、新西兰兔等。结论总结已有AR动物模型的种类、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在AR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为后续AR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机制 评价指标 豚鼠 小鼠 大鼠 新西兰兔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TLR4介导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7
作者 曹姗 庞博 +9 位作者 徐英莉 张敬升 陈梦苹 张宇 王雅欣 包蕾 耿子涵 郭姗姗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预防性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可降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修复流感小鼠肺部损伤,减轻肺部病变,降低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可下调肺组织TLR4、MyD88蛋白的表达。结论疏风解毒胶囊预防性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肺组织病变、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下调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疏风解毒胶囊 抗病毒作用 TLR4/MyD88 小鼠 肺组织 肺炎
下载PDF
颅痛宁颗粒对眶下神经缩窄环术诱导三叉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8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2 位作者 高双荣 包蕾 耿子涵 赵荣华 张敬升 庞博 张宇 王雅欣 徐英利 曹姗 韩冰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 目的研究颅痛宁颗粒对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眶下神经缩窄环术(ION-CCI)制备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卡马西平阳性药组、颅痛宁高剂量组(2.70 g生药·kg^(-1)·d^(-1))、颅痛宁低剂量组(1.35 g生药·kg^(-1)·d^(-1))。Von Frey毛刷测定大鼠触须垫机械痛阈值,生化法检测血液血流变和凝血功能,HE染色观察眶下神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三叉神经内P38和P-P38的蛋白水平。结果颅痛宁颗粒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痛阈值(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血浆黏度(P<0.05,P<0.01)和全血还原黏度(P<0.05,P<0.01),提高模型大鼠血流变能力;提高模型大鼠血液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水平(P<0.05,P<0.01),降低模型大鼠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P<0.01),改善凝血功能;改善模型大鼠眶下神经的病理改变;并降低模型大鼠三叉神经内P-P38的表达量(P<0.01)。结论颅痛宁颗粒具有改善三叉神经痛作用,可能与其活血化瘀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眶下神经缩窄环术 颅痛宁颗粒 活血化瘀 三叉神经痛模型 大鼠 卡马西平
下载PDF
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与免疫血栓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孙绮悦 郭姗姗 +7 位作者 赵荣华 包蕾 耿子涵 李舒冉 徐英莉 张敬升 崔晓兰 孙静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46-252,共7页
目的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时免疫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凝血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血小板障碍等方面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导致宿主免疫血栓的致病机制。结果高致病... 目的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时免疫血栓形成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凝血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内皮细胞损伤/功能障碍、血小板障碍等方面综述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导致宿主免疫血栓的致病机制。结果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失控的免疫血栓形成与细胞因子风暴、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补体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糖萼损伤等有关,是造成患者重症及死亡的关键原因。结论深入研究高致病性冠状病毒感染引起免疫血栓的发病机制,开发并评估潜在的治疗干预措施,不仅可以减轻该病的急性和远期后果,对未来应对其他新发、突发感染性疾病也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 冠状病毒感染 免疫血栓形成 过度炎症 内皮损伤 凝血系统激活
下载PDF
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李舒冉 郭姗姗 +10 位作者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张敬升 徐英利 吕耀中 王振中 崔晓兰 王红梅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04-407,414,共5页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 目的观察佛芍颗粒对新斯的明诱导痉挛性腹痛大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吗丁啉对照组(6.00 mg·kg^(-1)),四逆散对照组(1.50 g·kg^(-1)),佛芍颗粒高、中、低剂量组(24 g生药·kg^(-1)、12 g生药·kg^(-1)、6 g生药·kg^(-1)),每组10只,雌雄各半。采用腹腔注射新斯的明致大鼠痉挛性腹痛。观察大鼠疼痛潜伏期、疼痛持续时间和疼痛发生率,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胃泌素(gastrin,GT)和胃动素(motilin,MTL)含量,并观察大鼠胃组织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佛芍颗粒可以明显延长疼痛潜伏期(P<0.05,P<0.01)、缩短疼痛时长(P<0.01)并降低疼痛发生率,降低血清中P物质(P<0.01)、GT(P<0.01)和MTL含量(P<0.01),减轻大鼠胃和结肠的黏膜增生、间质炎症及杯状细胞肿大和增多。结论佛芍颗粒能够改善新斯的明诱导的痉挛性腹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芍颗粒 新斯的明 痉挛性腹痛 药效 大鼠
下载PDF
炼厂干气的回收和利用技术概述 被引量:34
11
作者 张敬升 李东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07-3215,共9页
炼厂干气的回收和利用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如何能高效、可靠地实现干气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炼厂干气的提浓回收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出发,对目前常用的深冷分离、吸收分离... 炼厂干气的回收和利用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如何能高效、可靠地实现干气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炼厂干气的提浓回收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出发,对目前常用的深冷分离、吸收分离和吸附分离等提浓技术以及干气制乙苯、环氧乙烷等直接利用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各种技术路线的优缺点和最新进展。各种干气回收利用技术适用的场合有差别,各具特点,炼油化工企业需依据自身的特点,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来选择合适的干气回收技术和工艺路线,以得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干气 深冷分离 吸收分离 吸附分离 膜分离
下载PDF
葛根汤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死亡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5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张敬升 庞博 陶夏莉 刘进娜 郭姗姗 徐英莉 李舒冉 周利润 曹姗 陈梦苹 张宇 鲍岩岩 王道涵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病变观察及等级评分;同时采用流感病毒PR8毒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肺指数(P<0.01);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渗出状况,红肿相对消退,并且缓解病毒感染所致肺泡、肺间质渗出炎症反应及红细胞渗出情况(P<0.01,P<0.05);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9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P<0.01,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葛根汤颗粒可显著降低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的肺指数,并显著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及肺局部炎症反应损伤,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对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 小鼠病毒性肺炎 葛根汤颗粒 肺指数 肺组织病理 小鼠死亡保护作用 生命延长率 平均存活天数
下载PDF
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株和副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敬升 高双荣 +8 位作者 庞博 包蕾 孙静 陈梦苹 徐英莉 曹姗 郭姗姗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46-51,95,共7页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药理作用,为金振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造模,考察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药理作用,为金振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造模,考察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d^(-1))对小鼠的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和死亡保护作用,并设西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和中成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金振口服液3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肺指数、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并对小鼠具有死亡保护作用。结论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流感病毒H1N1/FM1 副流感病毒 肺指数 肺组织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下载PDF
乙烯制乙苯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14
作者 蔡良武 张敬升 李东风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3年第2期44-48,54,共6页
综述了乙烯制乙苯的各种生产工艺,包括AlCl3法、Alkar工艺、气相分子筛法、液相分子筛法、催化精馏法等。其中AlCl3法因为污染和腐蚀性严重、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已逐渐被淘汰。Alkar工艺因为催化剂成本高,同时还有腐蚀问题,因此未得到... 综述了乙烯制乙苯的各种生产工艺,包括AlCl3法、Alkar工艺、气相分子筛法、液相分子筛法、催化精馏法等。其中AlCl3法因为污染和腐蚀性严重、能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已逐渐被淘汰。Alkar工艺因为催化剂成本高,同时还有腐蚀问题,因此未得到普及。分子筛法当前应用最广泛,良好得解决了之前技术中存在的腐蚀问题。催化精馏法通过将精馏与反应结合在一起,降低了设备投资,提高了产品品质,在未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乙苯 烷基化
下载PDF
浅冷油吸收工艺回收炼油厂饱和干气的模拟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敬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69-1075,共7页
针对某炼油厂241.5 kt/a饱和干气,采用浅冷油吸收工艺回收其中的碳二及碳二以上馏分,用VMGSim流程模拟软件对浅冷油吸收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凝液直接送至碳四吸收塔(方案一)和凝液送至凝液汽提塔(方案二)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 针对某炼油厂241.5 kt/a饱和干气,采用浅冷油吸收工艺回收其中的碳二及碳二以上馏分,用VMGSim流程模拟软件对浅冷油吸收工艺进行模拟,并对凝液直接送至碳四吸收塔(方案一)和凝液送至凝液汽提塔(方案二)两种方案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产品产量及组成存在差别,方案一比方案二多产富乙烷气1.33 t/h,但轻烃产量减少1.38 t/h,方案一富乙烷气中乙烷的含量及轻烃中丙烷的含量均低于方案二;两种方案回收的富乙烷气和轻烃作为乙烯装置裂解原料产出的乙烯、丙烯等产品的产量基本相同;方案二中碳四吸收塔和碳四解吸塔的塔釜温度比方案一低3—4℃,但综合能耗(每吨原料的能耗合标准油)比方案一高2.4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回收方案 浅冷油吸收技术 流程模拟 干气凝液 富乙烷气 轻烃
下载PDF
人冠状病毒229E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庞博 张敬升 +8 位作者 郭姗姗 孙静 包蕾 徐英莉 曹姗 陈梦苹 王雅欣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在采用外部湿热因素造成中医湿毒袭肺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建立湿热疫毒袭肺病症结合小鼠模型。方法对湿热感染不同天数的小鼠中医证候表征、肺指数和肺部病毒载量、肺部病理... 目的在采用外部湿热因素造成中医湿毒袭肺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建立湿热疫毒袭肺病症结合小鼠模型。方法对湿热感染不同天数的小鼠中医证候表征、肺指数和肺部病毒载量、肺部病理结构与影像学、小鼠血清胃泌素(Gas)、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 AMP)及肌糖原评价湿毒疫动物模型。结果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小鼠饮食量下降和饮水量增加,毛发枯燥发黄,行动迟缓爱扎堆,大便便溏。肺指数增加(P<0.01),肺部病毒核酸呈阳性表达,肺组织可见病理结构变化及斑点状阴影。小鼠体内肌糖原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下丘脑c AMP、PGE2的含量在感染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CoV-229E湿热疫毒袭肺证病证结合小鼠模型与临床疾病表征具有一致性,可为诊断及治疗具有该证候的病毒性肺炎与开发相关药物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评价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病毒229E 湿热疫毒袭肺 病毒性肺炎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浅冷油吸收技术在炼厂饱和干气回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敬升 李东风 +1 位作者 过良 刘智信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浅冷油吸收技术是针对炼厂干气回收利用开发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气体分离工艺,具有回收率高、流程简单及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扩大乙烯装置的原料来源,国内某石化公司采用浅冷油吸收技术设计并建设了一套2... 浅冷油吸收技术是针对炼厂干气回收利用开发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气体分离工艺,具有回收率高、流程简单及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扩大乙烯装置的原料来源,国内某石化公司采用浅冷油吸收技术设计并建设了一套20万吨/年炼厂饱和干气回收装置,用于回收炼油厂副产的焦化干气和临氢干气,将分离得到的碳二提浓气产品送到乙烯装置作为裂解原料。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在装置运行期间,依据实际进料组成及流量的变动,及时调整和优化装置操作参数,使装置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冷油吸收法 炼厂干气回收 富乙烷气
下载PDF
谢鸣运用脏腑辨证结合奇经理论治疗内科杂病医案举隅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敬升 刘碧原 谢鸣 《北京中医药》 2019年第1期85-88,共4页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属于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错综分布,深入浅出,虽不直接络属脏腑,但通过与十二正经的广泛联系,具有溢蓄气血、维系营卫、统调阴阳、平衡脏腑等功能... 奇经八脉是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属于中医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错综分布,深入浅出,虽不直接络属脏腑,但通过与十二正经的广泛联系,具有溢蓄气血、维系营卫、统调阴阳、平衡脏腑等功能,在中医脏腑经络辨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谢鸣教授不仅熟谙脏腑辨治,对奇经辨治也颇有研究,著有《奇经辨治与方药运用》。其临证常从奇经切入,辨治疑难杂症,多获良效。本文兹就临床侍诊所见,选其脏腑辨证结合奇经理论辨治验案数则并作探析,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鸣 脏腑辨证 奇经 内科杂病
原文传递
“心损调营卫”的学理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敬升 谢鸣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6-8,共3页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是《难经》提出的有关心损病证从营卫调治的治疗大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通过分析心与营卫的功能及两者在生理病理上的联系,结合有关方证资料和临床治疗有效案例,探讨心损调营卫的学理基础和临床意义。
关键词 营卫 心病 调和营卫
下载PDF
春季养生茶提取工艺考察
20
作者 张敬升 李伟 谢鸣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3期423-426,共4页
目的:考察春季养生茶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用生姜、玫瑰花提取挥发油和余药水提的分提方法,分别以挥发油和多糖、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工艺有显著... 目的:考察春季养生茶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用生姜、玫瑰花提取挥发油和余药水提的分提方法,分别以挥发油和多糖、阿魏酸含量为指标,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时间对挥发油提取和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提取次数和加水量对水提工艺有显著影响。优化参数为挥发油提取时间为12 h;水提取2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和8倍,每次提取1.0 h。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较高并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养生茶 提取工艺 阿魏酸 多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