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炭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毅斌 陈琪 +2 位作者 郝宗娣 饶品华 张文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9-483,488,共6页
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污泥脱水调理技术,综述了生物炭的特征、改性方法及其单独或与其他方法联合用于污泥调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相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生物炭调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 介绍了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污泥脱水调理技术,综述了生物炭的特征、改性方法及其单独或与其他方法联合用于污泥调理的研究进展,并对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相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对生物炭调理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深入探究生物炭改性方式以及联合调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必要性,以期为生物炭在污泥调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性能 生物炭 机理
下载PDF
基于SAC的无人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
2
作者 寇凯 杨刚 +3 位作者 张文启 刘心成 姚远 周兴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针对现有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无人机自主导航任务中面临环境局部可观且感知信息不足问题,基于非确定性策略SAC(soft actor-critic)强化学习算法对未知环境下的端到端无人机自主导航任务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增强机制的... 针对现有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在无人机自主导航任务中面临环境局部可观且感知信息不足问题,基于非确定性策略SAC(soft actor-critic)强化学习算法对未知环境下的端到端无人机自主导航任务展开研究。具体而言,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增强机制的策略网络,通过对历史记忆信息与当前的观测整合处理,提取观测数据的时序依赖关系,从而增强局部可观条件下的状态估计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设计了非稀疏奖励函数以缓解强化学习策略在稀疏奖励条件下难以收敛的问题;在Airsim+UE4仿真平台进行了多个复杂场景的训练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导航成功率比基准算法提高10%,平均飞行距离缩短21%,有效增强了无人机自主导航算法稳定性和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SAC 无人机 自主导航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
3
作者 饶品华 张文启 +2 位作者 王润锴 胡婷莛 李旋坤 《大学教育》 2023年第6期29-31,共3页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课程,对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实...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入门课程,对学生了解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以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认同,推动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习效果,达成学习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专业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下载PDF
改性咖啡渣生物炭提升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郭毅斌 张硕 +6 位作者 杨玉堂 田东 李汉奇 张熠维 郝宗娣 饶品华 张文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346-2352,共7页
生物炭来源广泛,具有多孔结构和高热值等特征,能够提升污泥脱水性能,同时有利于污泥后续干化和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咖啡渣生物炭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生物炭的最佳投加量为40%DS(污泥干重),此时脱水泥饼含水率为90.95%。为... 生物炭来源广泛,具有多孔结构和高热值等特征,能够提升污泥脱水性能,同时有利于污泥后续干化和资源化利用。研究了咖啡渣生物炭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生物炭的最佳投加量为40%DS(污泥干重),此时脱水泥饼含水率为90.95%。为进一步提升生物炭调理污泥的脱水性能,利用3种药剂(FeCl_(3)、CaCl_(2)和AlCl_(3))对生物炭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经3 mol/L的FeCl_(3)和CaCl_(2)溶液,以及1 mol/L AlCl_(3)溶液改性的生物炭分别使污泥SRF下降了45.93%,50.58%和41.57%。胞外聚合物(EPS)成分分析表明,经改性生物炭调理后,与脱水性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并且,调理污泥脱水泥饼在恒温热干燥过程的前3 min失水率均超过25%,干燥性能较原污泥有明显提升。此外,改性生物炭降低了污泥滤液的浊度、TSS以及VSS/TSS,有利于降低污泥滤液处理的难度。因此,改性生物炭在提升污泥脱水性能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脱水性能 改性咖啡渣生物炭 EPS 滤液水质
下载PDF
光−臭氧催化氧化型SiC泡沫陶瓷的制备及其在左氧氟沙星降解中的应用
5
作者 邹敬桃 李旋坤 +3 位作者 杨洁 魏铭飞 张文启 李光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3-119,共7页
针对抗生素难以降解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以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为目标污染物,制备Ce-TiO_(2)/SiC泡沫陶瓷复合材料,并由此构建光催化臭氧氧化耦合体系(Ce-TiO_(2)/SiC+LED+O_(3)).结果表明,该耦合体系能有效降解LEV,去除率为9... 针对抗生素难以降解而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以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为目标污染物,制备Ce-TiO_(2)/SiC泡沫陶瓷复合材料,并由此构建光催化臭氧氧化耦合体系(Ce-TiO_(2)/SiC+LED+O_(3)).结果表明,该耦合体系能有效降解LEV,去除率为99%,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降解率高达85.9%.该耦合体系体现了较高的协同效应,其一级反应动力学速率常数大于臭氧氧化(O_(3))与光催化(Ce-TiO_(2)/SiC+LED)之和.另外,Ce-TiO_(2)/SiC泡沫陶瓷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在5次重复使用实验后,光催化臭氧氧化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臭氧氧化 COD降解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N-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蓝光LED光照下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6
作者 邹敬桃 李旋坤 +2 位作者 李光辉 张文启 孙雯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51-358,共8页
分别采用机械化学法、水解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TC)为目标污染物.光催化实验及催化剂的形貌表征对比表明,水解沉淀法合... 分别采用机械化学法、水解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氮掺杂二氧化钛(N-TiO_(2))催化剂,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和盐酸四环素(Tetracycline hydrochloride,TTC)为目标污染物.光催化实验及催化剂的形貌表征对比表明,水解沉淀法合成的N-TiO_(2)-H具有较高蓝光催化活性且颗粒分布均匀,无团聚现象.选用N-TiO_(2)-H进一步探讨煅烧温度、催化剂投加量、pH及降解底物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400℃煅烧下制备的N-TiO_(2)-H具有最佳蓝光催化活性.当反应pH=7时,0.5 g/L N-TiO_(2)-H在460 nm蓝光照射下2 h可将初始浓度为5 mg/L的MB去除89.7%;当pH=5时,光照1.5 h可将初始浓度为50 mg/L的TTC,去除7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二氧化钛 蓝光LED 光催化 亚甲基蓝 盐酸四环素
下载PDF
臭氧预氧化强化煤气废水生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文启 马军 +1 位作者 刘增贺 孙士权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存在着色度、NH3-N和COD等指标超标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然而单独依靠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的COD和NH3-N需要较高的臭氧投加量,处理成本很高。探讨了臭氧对煤气废水生物...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存在着色度、NH3-N和COD等指标超标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深度处理方法,然而单独依靠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的COD和NH3-N需要较高的臭氧投加量,处理成本很高。探讨了臭氧对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的预氧化效果及其对后续生物处理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表明,臭氧对废水的色度去除很有效,投加<160mg/L的臭氧就可去除90%的色度,废水pH较低时色度去除效果较好;臭氧氧化对废水残留COD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不同的pH条件下去除率有差异,总体每mg臭氧可去除0.44~0.64mg的COD;臭氧有效投加质量浓度为240mg/L时,废水COD去除率降低,氧化后出水BOD上升,有利于后续生物处理;臭氧氧化对废水NH3-N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对比原水与臭氧氧化出水的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发现废水经臭氧氧化后其成分有两种变化趋势,既有一定量的小分子物质产生,又有大分子物质聚合生成,因此臭氧预氧化后续处理工艺应以生物处理为主,同时配合混凝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臭氧氧化 混凝
下载PDF
焦化废水臭氧-生物活性炭的深度处理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张文启 饶品华 +1 位作者 陈思浩 朱士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焦化废水中含有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质量浓度的氨氮,生物处理出水不易达标排放.因此,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质量浓度)为110 mg/L时,废水颜色基本脱除,生物处理出... 焦化废水中含有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和较高质量浓度的氨氮,生物处理出水不易达标排放.因此,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当臭氧投量(质量浓度)为110 mg/L时,废水颜色基本脱除,生物处理出水中部分残留有机物得以降解;继续采用生物活性炭工艺,化学需氧量(COD)总去除率平均可达77.1%,NH4+-N的去除率达到31.6%,可以满足废水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下载PDF
白土-活性污泥法处理煤气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文启 奚旦立 +2 位作者 李永峰 马军 张立秋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0-62,共3页
采用白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煤气废水,在白土投加量约为1000mg/L、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污泥回流比为1:1、泥龄为25d的条件下,系统对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均在80%左右,对氨氮的去除率为20%~40%。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为... 采用白土-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煤气废水,在白土投加量约为1000mg/L、活性污泥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4h、污泥回流比为1:1、泥龄为25d的条件下,系统对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均在80%左右,对氨氮的去除率为20%~40%。反应器内污泥浓度为4000~5000mg/L,污泥沉降性能良好。白土的价格低廉且可回收,投加白土不会过多地增加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 活性污泥工艺 煤气废水
下载PDF
煤气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文启 马军 邱立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5,共4页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不稳定及氨氮去除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出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实验表明,新工艺在入水COD较高的条件下可以稳定运行,系统中一级好氧白土-活性污泥单元作用较大。系统在平均入水...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不稳定及氨氮去除率低,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出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实验表明,新工艺在入水COD较高的条件下可以稳定运行,系统中一级好氧白土-活性污泥单元作用较大。系统在平均入水COD为2204 mg/L、氨氮为244mg/L的条件下,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可达87.6%和80%,HRT的降低对系统COD去除率影响不大,但使氨氮去除率降低到67%,主要是由于一级好氧单元硝化作用减弱所致。该工艺提高了煤气废水生物处理的功效,特别是在去除氨氮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后续深度处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好氧 缺氧 白土-活性污泥
下载PDF
焦化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文启 张辉 +1 位作者 饶品华 徐美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为此,采用新型好氧-缺氧-好氧生物(O1-A-O2)工艺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运行稳定,系统中O1是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为此,采用新型好氧-缺氧-好氧生物(O1-A-O2)工艺处理实际焦化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处理焦化废水过程中运行稳定,系统中O1是有机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而O2是氨氮去除的主要处理单元。系统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总去除率为86%,NH4+-N去除率为61.3%,强化了普通活性污泥工艺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生物处理 好氧 缺氧
下载PDF
白土强化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文启 马军 +1 位作者 张立秋 丘立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54-157,共4页
小试实验表明在普通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添加白土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废水总酚含量在188.9~312.4 mg/L范围内时,白土添加剂对细菌的活性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每分钟溶解氧消耗量可增加20%左右... 小试实验表明在普通的活性污泥系统中添加白土可以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提高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废水总酚含量在188.9~312.4 mg/L范围内时,白土添加剂对细菌的活性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每分钟溶解氧消耗量可增加20%左右,通过分析认为白土对酚类物质的吸附再生及固体表面对溶解氧的富集作用是其强化微生物活性及改善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土 煤气废水 微生物活性 溶解氧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煤气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文启 奚旦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48-150,共3页
采用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联合技术对煤气废水生物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煤气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吸附17天后基本达到平衡;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有效去除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残留的COD和NH4+-N,在较低... 采用臭氧氧化和生物活性炭联合技术对煤气废水生物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对煤气废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吸附17天后基本达到平衡;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有效去除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出水中残留的COD和NH4+-N,在较低臭氧投量条件下,COD总去除率平均可达70%,NH4+-N的去除率可以达到74%,基本可以满足废水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臭氧氧化 生物活性炭 深度处理
下载PDF
染料废水的臭氧/纳米氧化铁催化氧化脱色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启 沈勇 +2 位作者 陈喆 朱伟 曹溢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采用臭氧/纳米氧化铁催化氧化技术对活性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方法负载水合铁氧化物,以110℃烘干和290℃焙烧样品制备催化剂,并与硅藻土原土及双氧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纳米... 采用臭氧/纳米氧化铁催化氧化技术对活性染料废水进行脱色处理。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沉淀方法负载水合铁氧化物,以110℃烘干和290℃焙烧样品制备催化剂,并与硅藻土原土及双氧水进行臭氧催化氧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纳米铁氧化物对臭氧氧化染料废水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催化效果比双氧水好;其中又以烘干样品的性能优于焙烧样品,经过6min氧化,色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天然硅藻土的催化性能较差,总体脱色效果较单独臭氧氧化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臭氧 氧化物 催化剂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运输槽罐车清洗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文启 奚旦立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52-254,共3页
为减少或消除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环境隐患,对运输危险化学品槽罐车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便于检查和维修。由于槽罐车运输化学品种类较多,且罐车卸货后留有一定量的残液,所以洗车废水水质变化很大,且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 为减少或消除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环境隐患,对运输危险化学品槽罐车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便于检查和维修。由于槽罐车运输化学品种类较多,且罐车卸货后留有一定量的残液,所以洗车废水水质变化很大,且污染物浓度较高,特别是采用高压射流节水清洗工艺后,洗车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会更高,因此废水处理难度较大。通过分析废水的特点,采用分段清洗、分流处理的方法,开发槽罐车洗车废水处理新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槽罐车清洗 废水处理 高压射流 高级氧化
下载PDF
含铬电镀废水回用及铬酸回收工程实践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文启 饶品华 张兴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某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钢件镀铬过程中产生大量漂洗废水,总量约为300 t/d,主要污染物为Cr(Ⅵ)及Fe、Zn、Mn等金属离子。该企业原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但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废水处理要求,需进行工程改造。以离子交换技术为核心... 某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的钢件镀铬过程中产生大量漂洗废水,总量约为300 t/d,主要污染物为Cr(Ⅵ)及Fe、Zn、Mn等金属离子。该企业原采用化学沉淀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但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废水处理要求,需进行工程改造。以离子交换技术为核心,灵活转换树脂类型,在较低的成本下使废水处理出水达到企业生产标准要求,实现了废水回用;成功回收了铬酸溶液,经浓缩后回用到生产线上,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铬酸 回收 离子交换
下载PDF
煤气废水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启 徐菁利 +1 位作者 徐美燕 徐子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6,共3页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采用新开发的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对该类废水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入水COD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2066.6、406.9mg/L的条件下仍可... 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系统运行稳定性差、难降解有机物和氨氮去除率低。采用新开发的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工艺对该类废水进行了现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入水COD和总酚质量浓度分别为2066.6、406.9mg/L的条件下仍可以稳定运行,去除率分别为87.5%和88.6%,系统对总氨去除率为67.2%;一级好氧单元是酚类物质及COD的主要去除单元,对一元酚的去除率达99.5%,对多元酚去除率为85.3%,另外对氨氮也有35.9%的去除;缺氧单元对总酚和氨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二级好氧单元氨去除率为40.1%。表明该工艺在处理实际煤气废水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好氧 缺氧 生物处理
下载PDF
腐殖酸除锰及利用微滤膜分析有机锰质量分数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文启 马军 +2 位作者 孟哲 孙士权 胡立杰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研究了水中腐殖酸对接触氧化法除锰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微滤膜污染机理分析了水中有机锰的质量分数.由实验可知,水中腐殖酸会影响除锰效果,影响程度随着腐殖酸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锰与腐殖酸络合形成的有机锰易吸附于膜表面而被醋酸质... 研究了水中腐殖酸对接触氧化法除锰效果的影响,并利用微滤膜污染机理分析了水中有机锰的质量分数.由实验可知,水中腐殖酸会影响除锰效果,影响程度随着腐殖酸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锰与腐殖酸络合形成的有机锰易吸附于膜表面而被醋酸质微滤膜所截留,膜通量随过滤次数的变化特征表明,水中有机锰经3次重复过滤后,有机锰基本全被吸附.在锰离子质量浓度为1mg/L左右的条件下,当腐殖酸质量浓度为8mg/L时,吸附的有机锰量是水中锰离子量的23%,当腐殖酸质量浓度为20mg/L时为33 5%,该数值与采用截留分子质量为3000的超滤膜得出的结果23 8%和35%基本吻合,可以利用这个机理快捷定量地分析水中有机锰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锰 腐殖酸 利用 质量浓度 变化特征 除锰 锰离子 微滤膜 吸附 接触氧化法
下载PDF
煤气废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生物去除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文启 饶品华 +1 位作者 陈思浩 牟佩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8,共5页
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煤气废水二级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生化环境,充分发挥各单元对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功能,强化了有机化合物总体去除效果。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试方法,分析对比煤气废水进水... 好氧/缺氧/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煤气废水二级处理工艺,该工艺通过改变微生物的生化环境,充分发挥各单元对有机化合物的降解功能,强化了有机化合物总体去除效果。主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试方法,分析对比煤气废水进水及其系统各单元出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成分,结合生物降解的特点,评价各单元对有机化合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进水中共检测出84种有机化合物,包括13种类型;经一级好氧单元处理后,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得以去除,出水中只检测到27种有机化合物;改变生化环境后,某些有机化合物得以降解,缺氧单元出水中共检测出19种有机化合物;曝气生物滤池对难降解有机化合物去除效果较好,二级好氧单元出水中有机化合物种类明显减少,只检测出12种。(2)有些有机化合物在进水中没有检测出,但在出水中出现了。(3)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大部分的酚、羧酸和脂类得以降解,而一些结构复杂的杂环、酮类、脂类和烃类化合物则残留下来,难以生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废水 有机化合物 生物处理 好氧/缺氧/好氧
下载PDF
无纺布的亲水改性及其抗生物腐蚀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文启 金鹏 +2 位作者 沈勇 何月玲 郭晶 《印染》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9-12,共4页
无纺布膜生物反应器(MBR)以其占地面积小、固液分离效果好,成为难降解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存在膜污染问题。采用聚乙烯醇(PVA)对无纺布进行亲水改性,以提高改性无纺布的亲水性及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PVA质量浓度小于... 无纺布膜生物反应器(MBR)以其占地面积小、固液分离效果好,成为难降解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但其存在膜污染问题。采用聚乙烯醇(PVA)对无纺布进行亲水改性,以提高改性无纺布的亲水性及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PVA质量浓度小于1 g/L、戊二醛(GA)为0.5%的条件下,随着PVA质量浓度的提高,无纺布的亲水性逐渐增强,动态接触角由112.7°降至22.0°,但抗生物腐蚀性较差;在GA质量分数为2.0%、PVA为10 g/L的条件下改性无纺布,则其对牛血清蛋白(BSA)单位吸附量由改性前的7.043 6 g/m2降低至3.142 5 g/m2,抗污染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聚乙烯醇 亲水性 抗腐蚀性 非织造织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