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学习KNN方法的星云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元素空间分布及驱动因素研究
1
作者 熊静 尹鹏飞 +2 位作者 贾雨欣 尹继清 张文翔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通过测定星云湖23个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含量,结合该湖泊不同时期的营养盐数据和机器学习K近邻(KNN)、反距离权重(IDW)、普通克里金(OK)及核平滑(KS)方法,分析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插值模型预测的精度,研究... 通过测定星云湖23个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含量,结合该湖泊不同时期的营养盐数据和机器学习K近邻(KNN)、反距离权重(IDW)、普通克里金(OK)及核平滑(KS)方法,分析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各插值模型预测的精度,研究星云湖氮、磷浓度持续增加的影响因素,探讨机器学习KNN算法在湖泊表层沉积物氮、磷元素含量预测中的优势。结果表明:星云湖表层沉积物TN含量在0.56%~0.86%,平均值为0.71%;TP含量介于0.57%~0.91%,平均值为0.78%。4种算法模型插值预测的氮、磷元素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不同时期KNN算法的空间插值预测误差最小,拟合精度高于传统插值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中,发现在氮、磷浓度相对较低时KNN模型的空间预测精度更高。研究表明,星云湖表层沉积物氮、磷元素浓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不同时期和空间上的差异主要由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农业面源及湖泊自然要素等影响。研究结果将为低纬高原湖泊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空间预测及湖泊生态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高原湖泊 表层沉积物 营养元素 机器学习 空间插值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文翔 王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6-1093,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影响,为CAT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i)和CAT低、中、高剂...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影响,为CAT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i)和CAT低、中、高剂量组(CAT1、CAT2和CAT3),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CON组饲喂基础饲粮;Anti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CAT1、CAT2和CAT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150和200 U/kg CAT,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测定生产性能;采集血清、盲肠食糜用于测定抗氧化指标、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达到了Anti组水平,但是增加CAT剂量没有进一步提高这些指标。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和Anti组血清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蛋白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CAT各剂量组8-羟基脱氧鸟苷与Anti组持平。盲肠微生物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变形菌门、乳杆菌属和粪杆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是梭菌属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盲肠内容物中乳酸、乙酸、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各剂量组甲胺、色胺、腐胺、尸胺和总胺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2和CAT3组亚精胺显著降低(P<0.05),CAT剂量效应比较分析显示,CAT2和CAT3组腐胺、尸胺和总胺含量显著低于CAT1组(P<0.05)。【结论】饲粮添加150或200 U/kg CAT可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过氧化氢酶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盲肠微生物
下载PDF
九寨沟黏性土含量对改良碎石土水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朱锦宇 裴向军 +3 位作者 肖维阳 张晓超 张文翔 王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9,85,共11页
[目的]分析九寨沟2017年“8·8”地震后崩坡积碎石土和当地沉积黏性土不同比例混合体的土壤水分特性,选出适宜研究区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碎石土,为九寨沟地区灾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九寨沟当地黏性土与九寨沟地区碎... [目的]分析九寨沟2017年“8·8”地震后崩坡积碎石土和当地沉积黏性土不同比例混合体的土壤水分特性,选出适宜研究区植物生长的最佳改良碎石土,为九寨沟地区灾后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九寨沟当地黏性土与九寨沟地区碎石土以不同体积比进行混合,通过土水特征曲线试验、水分常数试验、土柱试验来探究不同比例下土壤水分特性,挑选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混合土比例。[结果]①van Genuchten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改良碎石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土壤进气值随着黏性土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参数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征进气值的状态。②改良后的碎石土使吸湿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饱和含水量等都随着黏性土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较于碎石土,添加黏性土的改良碎石土可用水量增大22.26%~50.00%,最大有效水量增大70.96%~131.46%,更加有利于植物生长。③3种模型对比下,Philip模型对土壤水分入渗模拟效果最好,吸渗率S大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初始入渗速率的变化趋势。[结论]综合对比不同比例改良碎石土水分特性可见,当下覆土层为储水层,可选择碎石土与黏性土比例为7∶3作为改良碎石土最佳配比;当下覆土层为非储水层,无法储存水分时,可选择碎石土与黏性土比例为3∶7作为改良碎石土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碎石土 水分特性 黏性土含量 九寨沟
下载PDF
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特征
4
作者 李涛辉 尹鹏飞 +4 位作者 吕爱锋 张文翔 尹继清 熊静 刘永毫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9,91,共9页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为研究区域、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公布的气候变化数据库(CRU TS v.4.06)中0.5°×0.5°月尺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集的气象数据(时间尺度为1981—2021年)、... 以中国东部季风区为研究区域、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为研究对象,以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公布的气候变化数据库(CRU TS v.4.06)中0.5°×0.5°月尺度时空分辨率的降水和气温数据集的气象数据(时间尺度为1981—2021年)、中山大学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组2013年开发的中国陆地表面土壤数据库的土壤数据为数据源,采用迈阿密模型(Miami)、桑斯威特纪念模型(Thomthwaite Memorial)分析1981—2021年中国东部季风区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时空特征,采用冗余分析(RDA)法分析植被气候生产潜力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结果表明:过去40a,中国东部季风区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的时间演变,均分为2个阶段,气温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01年、第Ⅱ阶段为2002—2021年,降水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14年、第Ⅱ阶段为2014—2021年,蒸散生产潜力的第Ⅰ阶段为1981—2013年、第Ⅱ阶段为2013—2021年,2个阶段均呈现出生产潜力增加趋势,其中第Ⅱ阶段生产潜力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第Ⅰ阶段。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和蒸散生产潜力均存在1个22 a的显著周期转变,敏感性分析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对蒸散生产潜力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在空间上,气温生产潜力、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都呈现出从华南地区往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且第Ⅱ阶段植被气候生产潜力的增速显著高于第Ⅰ阶段,第Ⅱ阶段增速显著的区域多出现在高值区。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季风区土壤表层理化性质对降水生产潜力、蒸散生产潜力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气温生产潜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季风区 植被气候生产潜力 陆地植被生态系统 土壤理化性质 时空特征
下载PDF
云南省农业生长季热量资源的时空特征
5
作者 李涛辉 张文翔 +1 位作者 吕爱锋 刘永毫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1-374,共14页
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湿润型雨养农业区,农业发展受热量资源变化影响显著。然而,当前对湿润型雨养农业区热量资源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对区域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各界限温度的积温研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云南省27个气象站近50年逐日气... 云南省是中国典型的湿润型雨养农业区,农业发展受热量资源变化影响显著。然而,当前对湿润型雨养农业区热量资源的研究较为缺乏,尤其是对区域内不同海拔梯度下各界限温度的积温研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云南省27个气象站近50年逐日气象数据,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以及Mann-Kendall检验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生长季≥0℃、≥10℃及≥20℃积温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各积温的周期演变特征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50年,云南省不同海拔地区的各类积温均表现出稳定增加的趋势,峰值都出现在近5年,谷值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2)除滇中城市群区域内呈现出显著性增温现象之外,不同海拔地区的各类积温呈现出高海拔地区增温趋势高于低海拔地区的特征。(3)在海拔因素、城市热岛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协同影响下,云南省气温增长多发生在≥10℃的天数上,≥20℃积温在不同海拔地区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极大,增温趋势显著大于0℃积温和10℃积温。(4)不同海拔地区各类积温都存在15~25 a和40~50 a两个变化周期,且各类积温基本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突变点,即各类积温在近20 a的增温趋势得到显著性增强。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农业气象分析提供相对客观的农业热量资源依据,并为雨养农业区现代化农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养农业区 积温 海拔梯度 周期变化 时空演变 云南省
下载PDF
A^(2)O和MBR组合工艺在寒冷地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吴鹏涛 张文翔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
为进一步探究寒冷地区污水处理效果的提升路径,以一污水处理厂冬季出水水质不达标为研究对象,确定采用A^(2)O (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与MBR (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在... 为进一步探究寒冷地区污水处理效果的提升路径,以一污水处理厂冬季出水水质不达标为研究对象,确定采用A^(2)O (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工艺与MBR (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在设计整体方案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工艺流程及参数等内容进行全面优化设计,以完成工艺设计。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设计的A^(2)O和MBR组合工艺在寒冷地区污水处理中取得相对较优的效果,证明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工艺 污水处理 工艺设计 A^(2)O MBR
下载PDF
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空间分布及评价
7
作者 尹鹏飞 熊静 +2 位作者 贾雨欣 尹继清 张文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41,共10页
文章通过对滇中杞麓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及粒度参数的分析,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端元模型,研究了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因素,并对污... 文章通过对滇中杞麓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及粒度参数的分析,结合克里金插值法与端元模型,研究了杞麓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和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探讨了可能影响其营养盐空间分布的因素,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表层沉积物OM、TN、TP平均含量已处于较高水平,其空间分布特征受到流域内土地利用和湖泊水动力情况的影响,湖泊沉积物中OM主要以外源输入为主。同时,营养盐污染评价结果表明,OM污染程度相对较低,而TN、TP污染较为严重。此研究结果将为杞麓湖富营养化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表层沉积物 营养盐 端元模型 污染评价
原文传递
柴达木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与环境演变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文翔 张虎才 +5 位作者 雷国良 杨伦庆 牛洁 常凤琴 杨明生 樊红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7-928,共12页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沉积物中酸溶与残留(酸不溶)组分中常、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的分析,并结合酸溶与残留组分中常、微量元素相关性对比,讨论了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酸溶组分中的常量、微...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贝壳堤沉积物中酸溶与残留(酸不溶)组分中常、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的分析,并结合酸溶与残留组分中常、微量元素相关性对比,讨论了贝壳堤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和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酸溶组分中的常量、微量元素及其元素对可以作为湖泊和古气候演化良好的代用指标;残留组分中的元素及元素对与原岩及其风化程度紧密相关,因此,酸溶组分与残留组分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在对于环境响应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应该将二者分开研究以避免对元素所携带环境信号解译的偏差。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指标重建了43.5~22.4cal.kaB.P.(39.7~17.5kaB.P.14C年代)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古湖高湖面期间古气候与环境演变过程:43.5~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总体较低,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较高,且湿润度值((Fe2O3+Al2O3)/(MgO+CaO),或H)处于高值段,而Ca/Mg,Fe/Mn和Rb/Sr则处于低值段,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古湖泊水体增加;其中37.8~31.7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多出现最低值,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富集,H值较高,而Ca/Mg,Fe/Mn和Rb/Sr此段均值最小,表明此时为环境的最适宜期,此期间降雨充沛,湖泊处于高湖面;在31.7~22.4kaB.P.期间酸溶组分中元素含量普遍较高,残留组分中元素含量相对富集,且Ca/Mg,Fe/Mn和Rb/Sr处于高值段波动,H值处在低值段,指示气候环境恶化,降水逐渐减少,古湖泊水体萎缩;在约22.4kaB.P.气候快速恶化,形成石盐结晶,高湖面历史结束。柴达木盆地该期高湖面及其演化过程可与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盆地-巴丹吉林沙漠高湖面记录进行对比,揭示了大范围气候变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察尔汗湖 贝壳堤剖面 元素地球化学 环境演变
下载PDF
中国西风区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3 位作者 张虎才 明庆忠 苏怀 刘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塔勒德探井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分析,讨论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元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位中常量元素含量均表现出SiO... 通过对新疆伊犁盆地塔勒德探井黄土-古土壤沉积物中常量、微量元素及其相关指标和参数的分析,讨论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各元素的分异规律及其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各层位中常量元素含量均表现出SiO_2>Al_2O_3>CaO>Fe_2O_3>MgO>Na_2O>K_2O的变化特征;微量元素Rb,Sr,Sc,Ni,Cu,Ga,Mo,Y,Pb和Th在(弱)古土壤层、黄土层中相对下伏黄土L_2层富集,而Zr,Cs,Nd和La在(弱)古土壤层中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塔勒德黄土-古上壤的相关地球化学参数在整个研究地层序列中,黄土与古土壤之间分异并不显著,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受西风区影响的伊犁盆地黄土和古土壤形成时期其有效湿度较黄土高原同期小,形成环境更为干旱,具有其显著的区域特征。伊犁盆地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主要受物质来源和气候环境的控制,当黄土物质具有相同来源时,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作为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代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勒德 黄土-古土壤序列 元素地球化学 环境演变
下载PDF
新疆伊犁盆地黄土古气候记录与Heinrich事件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勇 苏怀 牛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3-979,共7页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 伊犁盆地作为中国黄土高原与欧洲黄土区的过渡区域,其第四纪古气候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驱动及耦合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伊犁盆地塔勒德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粒度、低频磁化率及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了西风区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古气候指标变化特征及记录的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结果表明:古土壤层中粒径<10μm颗粒物含量明显高于黄土层,与之相反的是古土壤层中的低频磁化率、Zr/Rb值和元素Ti含量均小于黄土层,且元素Ti含量与Zr/Rb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土-古土壤剖面中古气候代用指标清晰的记录了6次Heinrich(H)事件及Younger Drays(YD)事件,但YD事件、H1、H2、H5和H6事件变幅较H3和H4事件显著,古气候指标与格陵兰冰芯δ18O、季风区李家塬粒度和洛川、西峰及环县Zr/Rb值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记录的气候事件较李家塬、洛川、西峰更为显著.结合已有研究说明,Heinrich和D-O旋回等气候事件是由西风区向季风区传递的,MIS3阶段温度的升高和常年受西风的影响是造成塔勒德气候环境变化特征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沉积 Henrich事件 伊犁盆地 西风区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稀土元素指标δCe-∑REE对沉积相的指示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文翔 张虎才 +5 位作者 雷国良 杨伦庆 类延斌 常凤琴 蒲阳 庞有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9-796,共8页
通过对内蒙古额济纳盆地小狐山剖面沉积物中酸溶组分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指标、分布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剖面中稀土元素指标δCe-∑REE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物酸溶组分中稀土元素丰度均值为7.24μg/g(不包... 通过对内蒙古额济纳盆地小狐山剖面沉积物中酸溶组分稀土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指标、分布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剖面中稀土元素指标δCe-∑REE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物酸溶组分中稀土元素丰度均值为7.24μg/g(不包括Y),其中LREE含量占稀土总量的88.67%;且各层的稀土分布模式均为轻稀土适度富集缓右倾斜型、Eu呈负异常模式,但各相位地层的LREE富集程度与分配模式存在差异。由于小狐山剖面中沉积地层的自身岩性、沉积粒径、矿物结构组成以及气候环境变化等因素均可能会引起REE分异。因此,通过δCe-∑REE图并结合三次回归曲线,可以很好地将不同沉积相得物质有效的区分开来。小狐山剖面除极少数的几个样品(水下沉积砂)之外,其余的均落在三次多项式回归曲线上部;而风成砂层则几乎全部落在回归曲线之下;此外,对于风沙-河流作用下的混合样品也有较好识别,河流过渡相的样品则分布在曲线上或与之相邻近。此研究结果得到了柴达木贝壳堤沉积物的REE数据的验证,运用此方法可以为直观的判别剖面中的不同沉积相,并为定量化划分地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δCe-∑REE 图沉积相
下载PDF
西风区黄土-古土壤的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文翔 史正涛 +2 位作者 刘勇 苏怀 明庆忠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2期155-162,共8页
本文选择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地开展了沉积物碳酸盐和磁化率等指标研究,初步探讨了伊犁黄土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增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塔勒德古土壤中低频磁化率值中明显低于黄土层,且较黄土高原古土壤值小,频率磁化... 本文选择伊犁盆地塔勒德黄土-古土壤序列,系统地开展了沉积物碳酸盐和磁化率等指标研究,初步探讨了伊犁黄土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增减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塔勒德古土壤中低频磁化率值中明显低于黄土层,且较黄土高原古土壤值小,频率磁化率也远小于黄土高原;碳酸盐含量在S_1层中含量明显高于黄土,且较黄土高原古土壤高,与剖面磁化率负相关,在古土壤中相关度更显著。去除碳酸盐的设计实验显示加入蒸馏水后沉积物磁化率值变化在10%以内;加入醋酸(HAc)后样品磁化率值均增加,其最大增幅达12.89%(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增加9%以上;加入稀盐酸后影响程度不一,在黄土中约在15%,而对古土壤影响较大,最大可达35%,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对磁化率的影响不仅是简单的稀释作用,还与干旱气候环境下碳酸盐化、次生碳酸盐化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碳酸盐含量 塔勒德 黄土-古土壤序列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文翔 王栋 安光玉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33-934,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加高渗葡萄糖灌注进行非手术胸膜固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文翔 王栋 +1 位作者 李昕钰 张之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6期139-140,共2页
目的总结了对一些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加高渗葡萄糖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42例反复发作两次以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先给予胸腔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然后向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一至三次。结... 目的总结了对一些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加高渗葡萄糖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体会。方法对42例反复发作两次以上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先给予胸腔引流管持续负压吸引,然后向胸腔内灌注50%葡萄糖注射液50mL一至三次。结果17例患者在灌注后第二天胸腔引流管中已无气体引出,15例在灌注后第三天漏气停止;8例患者虽仍有气体引出,但气体量明显减少,再次行胸腔灌注后漏气停止;3例患者先后进行灌注三次而痊愈。结论用胸腔持续负压吸引加高渗葡萄糖灌注来治疗进行非手术胸膜固定,是一种风险较小、简便易行、疗效满意的方法,尤其是在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差的基层医院,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注射 持续 负压吸引 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固定术
下载PDF
西藏地区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发展情况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文翔 屈兵 《中国新通信》 2016年第23期57-57,共1页
在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互联网+"的各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国家主导推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本次调查采取了线上与线下问卷同时进行的方式,采集了近千份有效反馈,调查对象分布于西藏各个地区,对西... 在2016年上半年国务院等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关于"互联网+"的各类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国家主导推动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本次调查采取了线上与线下问卷同时进行的方式,采集了近千份有效反馈,调查对象分布于西藏各个地区,对西藏地区用户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使用情况做了详尽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互联网 电子商务
下载PDF
中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翔 宋维亮 《通讯世界》 2014年第11期233-234,共2页
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交易总量不断突破高点,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持续深化,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的同时,当前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交易总量不断突破高点,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持续深化,促进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加,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发展的同时,当前市场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在全国375所高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同时,大批毕业生却出现难就业的情况。这就很明显的出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衔接出现偏差的问题。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企业及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高等学校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西藏艺文数字媒体平台开发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文翔 《信息与电脑》 2016年第15期44-45,共2页
随着信息产业、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传统的文化传播、市场推广、产品销售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西藏,作为一个尚待开发的巨大市场,需要结合藏区产品及市场特征,开发与内陆及境外地区不同的全... 随着信息产业、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新兴商业模式的出现,传统的文化传播、市场推广、产品销售方式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西藏,作为一个尚待开发的巨大市场,需要结合藏区产品及市场特征,开发与内陆及境外地区不同的全新的互联网传播推广模式,将西藏地区的特色文化及产品推广传播出去,将西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艺术文化及其周边艺术品推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艺文 数字媒体 电子商务 平台开发
下载PDF
Mastersize 2000型激光粒度仪分析数据可靠性检验及意义——以洛川剖面S4层古土壤为例 被引量:44
18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6 位作者 张文翔 牛洁 杨明生 陈玥 樊红芳 常凤琴 李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1-539,共9页
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物质粒度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地测定粒径的大小,是准确而可靠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基本前提。通过对洛川典型黄土剖面古土壤S 4及相临黄土层高密度、连续样品多次重复粒度测试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粒径测... 黄土、古土壤剖面中物质粒度是恢复古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精确地测定粒径的大小,是准确而可靠获取气候变化信息的基本前提。通过对洛川典型黄土剖面古土壤S 4及相临黄土层高密度、连续样品多次重复粒度测试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粒径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仪器测量与前处理过程,其中前处理过程的影响是粒度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同时证明,单次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靠的粒度参数需经多次测量平均获得。但是,此过程会导致某些快速变化信息的丢失和因峰态的平滑而造成粒度变化所反映的变化幅度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川黄土剖面 S4 粒度分析 面积差异 测量误差
下载PDF
星云湖硅藻群落响应近现代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过程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园园 陈光杰 +5 位作者 施海彬 陈小林 卢慧斌 段立曾 张虎才 张文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063-3073,共11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近年来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而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记录与现代监测资料,识别在湖泊富营养化、气候变...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与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近年来云南湖泊的生态系统功能持续退化,而目前对云南湖泊生态系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于单一环境压力的生态效应。以星云湖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记录与现代监测资料,识别在湖泊富营养化、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强烈干扰下硅藻群落结构响应的过程,并甄别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压力及其强度。结果显示随着湖泊生产力水平(如沉积物叶绿素a浓度)的增加,硅藻物种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成分分析表明了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r=-0.63,P<0.001)。简约模型与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近200年来(钻孔长度38cm),湖泊营养水平和水动力是驱动星云湖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18.8%和2.9%;而1951年以后,湖泊营养水平和温度分别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变化的31.4%和26.8%。研究结果表明了硅藻群落长期变化的主控因子是湖泊营养水平,而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等可以通过改变湖泊水动力及湖水温度来驱动硅藻群落的演替,同时抚仙湖-星云湖的连通性也对硅藻群落的演替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云湖 湖泊沉积物 硅藻群落 富营养化 气候变化 水动力
下载PDF
湖泊沉积物XRF元素连续扫描与常规ICP-OES分析结果的对比及校正——以兹格塘错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雷国良 张虎才 +6 位作者 常凤琴 朱芸 李春海 谢昕 类延斌 张文翔 蒲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7-294,共8页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XRF)可以无需破坏样品,直接通过对剖开岩芯表面扫描获知沉积物的元素化学组成,但目前少有关于XRF连续扫描方法测试结果精度和准确性的研究.本文以高原封闭咸水湖泊兹格塘错湖相沉积岩芯为研究对象,利用XRF方法进行了高分辨率连续扫描,同时在岩芯不同层位选取了60个样品利用ICP-OES方法进行元素测定,通过对比及相关性分析,探讨了岩芯XRF元素连续扫描结果相对于ICP-OES分析结果的可对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XRF方法与ICP-OES方法所测K、Ca、Ti、C r、Mn、Fe和Sr等元素结果的相关系数较高,XRF扫描强度的变化可以反映样品元素含量的变化;两种方法测得元素S的结果相关系数较低,即XRF方法得到的元素S扫描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沉积物中元素S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XRF方法对非金属变价元素测试的局限性;受含水量影响,XRF元素的扫描强度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尤其是K、Ca和Fe等元素的扫描强度相对于其含量在岩芯剖面上呈现由岩芯底部到顶部逐渐降低的趋势,利用元素C l的扫描强度作为沉积物含水量的代用指标,对K、Ca、Ti和Fe元素扫描结果进行校正,校正后XRF扫描强度与元素含量的相关系数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对兹格塘错沉积物XRF元素扫描结果进行定量转换,转换结果与ICP-OES所测非常一致,这为XRF元素分析方法在湖泊沉积物元素分析上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岩芯X荧光光谱扫描仪 ICP-OES元素分析 兹格塘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