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脊电针通过抑制Xc^(-)/GPX4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1
作者 栾逸先 尹洪娜 +5 位作者 朱荟一 田洪昭 张文钊 应雨校 李禹洋 李全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69-75,共7页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铁死亡的影响,明确电针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CI)、夹脊电针组(EA)和抑制剂组(Fer-1)4组,每组18只,再将每组按照不同的治疗时间分为3 d组、7 d组... 目的:探讨夹脊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铁死亡的影响,明确电针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SCI)、夹脊电针组(EA)和抑制剂组(Fer-1)4组,每组18只,再将每组按照不同的治疗时间分为3 d组、7 d组与14 d组3个亚组,每亚组各6只。分别治疗3 d、7 d与14 d进行BBB评分、斜板实验,之后对损伤节段脊髓组织进行HE染色、尼氏染色、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观察铁死亡通路相关因子GSH、GPX4的表达情况及神经元数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SCI组3 d、7 d与14 d的BBB评分与斜板角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脊髓前角神经元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H、GPX4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CI组比较,EA组3 d、7 d与14 d的BBB评分与斜板角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前角神经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H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X4表达在7 d、14 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CI组比较,Fer-1组3 d、7 d与14 d的BBB评分与斜板角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前角神经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SH、GPX4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Fer-1组比较,EA组BBB评分与斜板角度在14 d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前角神经元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GPX4表达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铁死亡加剧,电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Xc^(-)/GPX4通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脊电针 铁死亡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下载PDF
孙思邈《千金方》防治疫病的针灸方法浅析
2
作者 赵阳 刘刚 +4 位作者 张文钊 韩路拓 高艺书 王萌萌 郭宏伟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是集唐以前中医药临床之大成者,其针灸防治疫病的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使用针灸防治疫病灸法多于针法,防治兼用,避秽扶正,灸量上随病而灸,不拘壮数;针灸选穴着重选用特定穴,扶正驱邪,若同一种疾病首... 孙思邈所著的《千金方》是集唐以前中医药临床之大成者,其针灸防治疫病的方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使用针灸防治疫病灸法多于针法,防治兼用,避秽扶正,灸量上随病而灸,不拘壮数;针灸选穴着重选用特定穴,扶正驱邪,若同一种疾病首发部位不同,施灸部位也有差异,体现了治病求本的原则,并首载了治疗疫病的奇穴耳中,在治疗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效穴防治疫病,确病即用;孙思邈还提出针灸与药物并用防治疫病,取长补短,标本兼治。通过对孙思邈针灸防治疫病的特色方法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疫病的防治提供简、便、廉、验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疫病 针灸疗法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赋能竞技体育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文钊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2期24-32,共9页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改变了竞技体育从业群体的思考与决策方式,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在推动竞技体育的竞赛和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运动技战术革新,提高了培养运动员效率,增加了赛事观赏性。但目前竞技体育领域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应用...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改变了竞技体育从业群体的思考与决策方式,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在推动竞技体育的竞赛和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运动技战术革新,提高了培养运动员效率,增加了赛事观赏性。但目前竞技体育领域的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应用面临发展不均衡、数据泄露和数据崇拜等问题。在未来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带来的竞赛和训练模式根本性变革的趋势下,如何充分利用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服务于竞技体育,将是我国体育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梳理文献,系统研究了数字技术赋能竞技与训练的应用现状,并对应用的国际镜鉴、现实困境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以期提供未来应用的理论方向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竞技体育 数据挖掘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被引量:21
4
作者 张文钊 卿敏 +3 位作者 牛翠袆 王科强 黄辉 王美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1-732,共12页
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的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 本文从宏观上对中国的金矿床类型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找矿方向。立足于中国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为依据,对中国的金矿床进行了类型划分,阐述了8类独立岩金矿床地质特征。基于构造单元和地质演化历史对金矿床区域分布的制约,将中国金矿划分为5大成矿域、37个成矿集中产出区带,并总结了各区带的大地构造环境和相对应的金矿床类型。将矿床作为地质演化的历史指针来研究,把中国金矿床矿化时期划分为7个集中时期,并阐述了各成时期金矿化强度、主要金矿床类型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综合不同方法定量预测成果,认为中国未查明金矿资源潜力巨大,东部深部和西部还有很大找矿空间。简要评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找矿潜力,指出了下一步金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类型 成矿区带 成矿时代 资源潜力 找矿方向 中国
下载PDF
右归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文钊 田洪昭 +1 位作者 左军 李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2893-2897,共5页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右归丸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右归丸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予右归丸灌胃给药干预;模型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接受右... 目的:探讨右归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右归丸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右归丸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予右归丸灌胃给药干预;模型组大鼠接受肾阳虚模型制备后接受右归丸组同体积的0.9%NaCl灌胃,连续灌胃20 d;空白组大鼠不接受造模制备,第16日起同右归丸组同体积的0.9%Nacl灌胃,连续灌胃20日。造模结束后每隔4日常规记录大鼠体质量、肛温、饮水量、尿量、以及抓取激惹反应。比较3组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大鼠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CRHR1)的含量变化。结果:1)造模后发现接受模型制备的大鼠表现为肛温降低,饮水量及摄食量减少,体质量下降,大便溏薄,尿量增多,抓取激惹反应减弱。进行药物干预后,右归丸组大鼠的肛温、饮水量、摄食量、抓取激惹反应、体质量均高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减少,且大便干湿趋于正常;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脏器指数均下降(P<0.05),其中模型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右归丸组较模型组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脏器指数有所上升(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接受造模后血清CRF、ACTH、CORT以及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CRHR1含量均明显下降,经过右归丸干预后,该组别的大鼠CRF、ACTH、CORT、CRHR1含量均得到提升,其中CRF、ACTH含量接近空白组水平。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右归丸组大鼠接受造模后肾上腺、下丘脑、垂体的CRF、ACTH、CORT及CRHR1 mRNA水平均明显下降,经过右归丸干预后,该组别的大鼠CRF、ACTH、CORT、CRHR1mRNA水平均得到提升。结论:右归丸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发挥温肾补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 右归丸 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RF ACTH CORT CRHR1
下载PDF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文钊 田洪昭 +1 位作者 张丽娇 杨善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5期790-793,共4页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8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CVA患者897例,分为对照组(368例)和观察组(529例),分别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常规... 目的探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8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CVA患者897例,分为对照组(368例)和观察组(529例),分别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和加味小柴胡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3、5和7周后的白天和夜间症状评分、疾病控制情况、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情况、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3、5和7周,观察组咳嗽症状总评分、日间症状评分以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5和7周,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5和7周,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对于CVA采用加味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小柴胡汤 咳嗽变异性哮喘 西药治疗
下载PDF
安徽省金矿成矿地质背景、主攻矿床类型及找矿区划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文钊 卿敏 邹依林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16-21,共6页
安徽省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3个Ⅰ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活动历史长,地质作用复杂多样,不同区域金属成矿差异巨大。按照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将安徽省境内的金矿划分为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 安徽省地处华北板块、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3个Ⅰ级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活动历史长,地质作用复杂多样,不同区域金属成矿差异巨大。按照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不同,将安徽省境内的金矿划分为皖北蚌埠、大别山、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古陆东段等金成矿区带。阐述了各个成矿区带成矿地质背景、主攻矿床类型。根据各个金成矿区带成矿地质特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结合重砂信息,利用GIS系统,进一步圈定了不同级别的找矿远景区16处,其中A级7处,B级5处,C级4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找矿远景区 找矿区划 地质背景 矿床类型 安徽省
下载PDF
李冀教授治疗便秘之验案举隅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文钊 左军 +2 位作者 赵丹 田洪昭 李冀 《中医药信息》 2019年第1期62-64,共3页
李冀教授探索方药配伍颇有独到见地,临证处方倡导"方之精,变也""方无至方,方以效论",谨守病机,处方活泼。通过对李冀教授治疗便秘验案4则进行探析,认为李冀教授在便秘治法上实证予以通泻,虚证予以补益,虚实夹杂时... 李冀教授探索方药配伍颇有独到见地,临证处方倡导"方之精,变也""方无至方,方以效论",谨守病机,处方活泼。通过对李冀教授治疗便秘验案4则进行探析,认为李冀教授在便秘治法上实证予以通泻,虚证予以补益,虚实夹杂时权衡轻重,灵活变通处方。遣药处方之时着眼于疾病之核心病机,故先生所遣之方药,往往效如桴鼓,覆杯而愈。正如先生所言"方无至方,方以效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验案 李冀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成矿特征与找矿靶区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文钊 徐述平 《黄金科学技术》 2006年第2期1-10,共10页
招平断裂带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800 t,是我国金矿找矿、勘探、科研的基地。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野外原始素材,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金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指出了断... 招平断裂带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800 t,是我国金矿找矿、勘探、科研的基地。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野外原始素材,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金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指出了断裂带下步找矿靶区,希望对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 找矿靶区 招平断裂带 胶东
下载PDF
招平断裂带成矿特征与找矿靶区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钊 徐述平 《黄金科学技术》 2005年第4期7-16,共10页
招平断裂带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800吨,是我国金矿找矿、勘探、科研的基地。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野外原始素材,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金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指出了断... 招平断裂带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带,该带已探明金矿资源/储量近800吨,是我国金矿找矿、勘探、科研的基地。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和野外原始素材,对该成矿带地质特征、金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指出了断裂带下步找矿靶区,希望本文对招平断裂带金矿勘查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成矿 找矿靶区 招平断裂带 胶东
下载PDF
山东大磨曲家金矿深部盲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
11
作者 张文钊 徐述平 宋贺民 《矿产与地质》 2005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研究了矿床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建立了金矿深部盲矿定位预测的构造叠加晕理想模型,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 盲矿 定位预测 构造叠加晕 理想模型 大磨曲家金矿 山东
下载PDF
云南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叠加成矿作用: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30
12
作者 葛良胜 邓军 +4 位作者 李汉光 杨立强 张文钊 袁士松 邢俊兵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31-2143,共13页
对云南元阳县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矿脉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大量的矿脉是叠加成矿的产物,空间上具有并置、侧列(现)、再现等复杂关系,成矿可分石英-黄铁矿(主要形成金矿化)和石英-方铅矿(主要形成铜铅银... 对云南元阳县大坪大型金多金属矿床矿脉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矿区内大量的矿脉是叠加成矿的产物,空间上具有并置、侧列(现)、再现等复杂关系,成矿可分石英-黄铁矿(主要形成金矿化)和石英-方铅矿(主要形成铜铅银矿化,并叠加有金矿化)两个阶段共7个亚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流体包裹体以个体小,数量多,杂乱分布为特征,以二相气液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变化区间为165℃~393℃,平均258℃;流体密度为0.648~0.7984g/cm^3,盐度变化为13.72%~18.96% NaCl eqv,平均17.13% NaCl eqv,捕获压力为64MPa 左右。流体为含 CO_2的 NaCl-H_2O 体系,在成分上相对富集 Na^+、CI^+、CH_4和 N_2、NO_3^-等组分,从早到晚,具有 Na^+、Ca^(2+)、SO_+^(2-)略有升高,而 K^+有所降低的趋势。石英方铅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大小混杂,杂乱分布或呈线性排列,以 CO_2包裹体为主,并有二相气液和少量单相包裹体。均一温度177℃~372℃,平均284℃,流体密度为0.7413~0.9518g/cm^3,盐度变化为10.86%~21.26% NaCl eqv,平均14.16% NaCl eqv,捕获压力为60MPa 左右。流体属为 NaCI-H_2 O-CO_2体系,在成分上以相对富集 Na^+、K^+、SO_4^(2-)为特征,部分脉体的流体包裹体中还含有一定量的 Ca^(2+)、Mg^(2+)等离子。矿区不同(亚)阶段矿石氧同位组成总体变化较小(2.65‰~6.0‰),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120‰~-40‰),其中石英-黄铁矿阶段 H、O 同位素组成变化均较小,以岩浆源为主,而石英-方铅矿阶段氢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表明有新的流体加入,但也以深源流体为主;石英-方铅矿阶段一个铁白云石的δ^(13)C 值为-4.81‰,而石英-黄铁矿阶段晚期方解石碳同位素组成变化为-2.79‰~-4.34‰,平均-3.75‰。不同矿脉黄铁矿、方铅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为0.3~-4.4‰,其中石英一黄铁矿阶段为0.3‰~4.4‰,石英-方铅矿阶段为0.5~4.3‰,总体上与深源(地幔)碳、硫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综合对比研究认为,大坪金多金属矿床为源于深部的多源成矿热液在同一容矿空间充填的结果,叠加成矿作用与区内长期的岩浆活动密切相关。矿床为中-高温热液硫化物-石英薄脉型金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矿脉 成矿叠加 金多金属矿床 大坪 云南
下载PDF
华北板块北缘首例大型高品位隐伏斑岩型金矿床——内蒙古毕力赫金矿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葛良胜 卿敏 +5 位作者 张文钊 袁士松 段希刚 马满福 庞继尧 唐明国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0-1122,共13页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II号带)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获得重大突破的矿床之一,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勘查发现(2006—2008年)。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叠接俯冲带南部华北板块一侧的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该矿床有如下主要特点:(1)矿体呈... 内蒙古毕力赫金矿床(II号带)是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获得重大突破的矿床之一,由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勘查发现(2006—2008年)。矿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叠接俯冲带南部华北板块一侧的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该矿床有如下主要特点:(1)矿体呈隐伏状态(距地表1~40m)产出于隐伏的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接触带内,并以内接触带为主;(2)矿体规模大(目前控制长500m,最宽处300m,最窄处约40m,最大厚度128.17m,最小厚度10.53m,平均厚度52.85m),品位高(平均4.5×10-6,最高52.76×10-6),单个矿体资源量达20t以上;(3)矿石为蚀变的花岗闪长斑岩和火山岩型,前者具有典型的单向固结结构(UST)。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等为主,但含量低(小于1%),金主要赋存于蚀变形成的团块状或细脉状石英中;(4)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青磐岩化等为主,具有富金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带特征;(5)成矿温度明显分为两个区间,早期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大于550℃,为含矿热液沸腾结果;中晚期温度变化在108~375℃,平均值为194℃。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应为独立的大型高品位斑岩型金矿床,在华北板块北缘地区为首次发现,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区域相似地质环境内类似矿床的寻找和勘查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大型 高品位 斑岩型 华北板块北缘 毕力赫 内蒙古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金矿床深部资源潜力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郭春影 张文钊 +4 位作者 葛良胜 卿敏 高帮飞 王长明 夏锐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7,共10页
结合胶东地区近年来金矿勘查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控矿断裂构造网络、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深度估算和剥蚀程度的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金成矿地质条件和深部找矿前景。胶东地区具有三山岛、焦家、招平3条主要的控矿断裂和众... 结合胶东地区近年来金矿勘查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控矿断裂构造网络、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深度估算和剥蚀程度的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具有良好的区域金成矿地质条件和深部找矿前景。胶东地区具有三山岛、焦家、招平3条主要的控矿断裂和众多次级断裂,构成成矿流体活动和金矿床就位的构造网络。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特征,暗示成矿作用深部延伸潜力可观。近年来的勘查实践已经发现众多深部资源,证明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切实可行。通过流体包裹体压力和花岗岩形成深度综合分析,认为胶东金矿床成矿深度上限为2~3km,成矿深度下限5~8km,后期剥蚀程度不超过3km,因此区域上3km以浅甚至5km以浅均具有找矿前景。三山岛断裂与焦家断裂深部可能在4km左右深度交汇,其交汇部位可能发育隐伏的巨型金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成矿深度 剥蚀程度 胶东西北部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田艳洪 刘元英 +1 位作者 张文钊 罗盛国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5-19,共5页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设置同一氮肥水平,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对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基肥的施用可以降低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固氮酶活性峰期后移,延缓后期大豆根系及根瘤的衰退,促进...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设置同一氮肥水平,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对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基肥的施用可以降低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固氮酶活性峰期后移,延缓后期大豆根系及根瘤的衰退,促进生长后期养分积累及干物质积累,促进成荚、鼓粒,产量比一次性施肥有所提高。鼓粒初期追施氮肥较一次性施用氮肥产量提高3.33%,在花期和鼓粒期追肥及荚期追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固氮酶活性 产量
下载PDF
水分管理对稻田细菌丰度与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侯海军 张文钊 +2 位作者 沈建林 王聪 秦红灵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1-1438,共8页
目前,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从DNA和RNA水平探究长期淹水和间歇灌溉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还较少。为探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土壤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特征,以长沙县金井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提取土壤微生物DNA和RNA,应用荧光定量和... 目前,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从DNA和RNA水平探究长期淹水和间歇灌溉对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研究还较少。为探明不同水分管理方式下土壤细菌数量和群落结构特征,以长沙县金井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提取土壤微生物DNA和RNA,应用荧光定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和方法分析了两种水分管理方式——间歇灌溉(稻草和无稻草)和长期淹水(稻草和无稻草)对稻田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灌溉稻田细菌数量高于长期淹水稻田。在DNA水平上,间歇灌溉稻田干土细菌数量达到3.9×10^(10) copies·g-1,是长期淹水稻田干土的2.18倍;有稻草添加时,间歇灌溉条件下稻田干土细菌数量达到6.1×10^(10) copies·g^(-1),是长期淹水稻田干土的2.21倍。在表达水平上,间歇灌溉条件下稻田干土细菌数量达到2.1×10~8 copies·g^(-1),是长期淹水稻田干土的2.58倍;有稻草添加时,间歇灌溉条件下稻田干土细菌数量达到2.8×10~8 copies·g^(-1),是长期淹水稻田干土的1.13倍。间歇灌溉稻田与长期淹水稻田的细菌种群结构存在差异。在DNA水平上,尽管间歇灌溉稻田多样性指数与长期淹水稻田相近,但优势细菌种群存在差异。而在表达水平上,不仅优势细菌种群存在差异,而且间歇灌溉稻田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显著高于长期淹水稻田。在有稻草添加情况下,间歇灌溉稻田多样性指数为2.49,而长期淹水稻田多样性指数为0.28。总之,水分管理方式对稻田土壤细菌丰度和群落影响显著,间歇灌溉能够提高水田土壤细菌的数量和细菌的多样性,从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角度考虑,间歇灌溉是稻田较适宜的水分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灌溉 长期淹水 稻草还田 细菌丰度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氢氧同位素体系成矿流体示踪若干问题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春影 张文钊 +2 位作者 葛良胜 高帮飞 夏锐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7,共7页
综合分析国内外氢氧同位素研究进展结合部分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示踪体系的可靠性,认为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石英矿物δ18 O计算流体的δ18O,同位素平衡温度厘定具有主观性,并且石英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状态是否达到... 综合分析国内外氢氧同位素研究进展结合部分热液矿床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示踪体系的可靠性,认为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通过石英矿物δ18 O计算流体的δ18O,同位素平衡温度厘定具有主观性,并且石英与流体之间的同位素平衡状态是否达到很难确定。同样的石英矿物δ18 O通过不同的平衡温度计算,得到不同的流体δ18 O,得出晚期大气降水混合的模糊认识;(2)石英中除流体包裹体外,由于晶格结构缺陷而含有部分结构水。在热爆裂法提取流体包裹体时石英中结构水的释放严重影响石英中流体包裹体δD测试结果。大量的已发表数据没有明确指定热爆裂温度,因此无法评价石英结构水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程度;(3)石英作为流体包裹体寄主矿物对流体包裹体封闭性不佳,流体包裹体捕获后容易与外界流体发生物质交换,使流体包裹体δD不能代表成矿流体同位素组成,这直接挑战了石英作为寄主矿物进行流体包裹体δD测定的可靠性;(4)通过含差劲基热液蚀变矿物δD计算成矿流体δD,由于高温下压力对D/H分馏的影响难以定量评价,已有平衡方程大多忽略压力对D/H同位素分馏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意义不明确。因此硫化物中流体包裹体的δD-δ18 O系统测试,需要辅以微量气体比值、He-Ar等惰性气体同位素方法,才能明确指示热液矿体成矿流体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氢氧同位素 结构水 压力效应 封闭性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金矿形成深度与剥蚀程度概略评价 被引量:11
18
作者 郭春影 张文钊 +3 位作者 葛良胜 卿敏 高帮飞 夏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115,共4页
通过流体包裹体压力估算胶东西北部金矿形成深度上限为2~3 km,成矿深度下限为5~8 km。根据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形成深度及出露情况,认为金矿床形成后区域抬升剥蚀量为2.0~2.5 km,最小不低于1.5 km,最大不超过3.0 km。因此,胶东西北部... 通过流体包裹体压力估算胶东西北部金矿形成深度上限为2~3 km,成矿深度下限为5~8 km。根据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形成深度及出露情况,认为金矿床形成后区域抬升剥蚀量为2.0~2.5 km,最小不低于1.5 km,最大不超过3.0 km。因此,胶东西北部金矿床形成后剥蚀程度较小,属于保存条件完好的热液成矿系统。胶东西北部主要控矿断裂深部3 km范围内具有巨大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 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剥蚀深度 深部资源潜力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春兰 陈安磊 +4 位作者 魏文学 张文钊 傅心赣 周华军 秦红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了不施肥(CK)、高量氮磷钾肥(NPK)、减量化肥加秸秆还田优化施肥(OF)对红壤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了不施肥(CK)、高量氮磷钾肥(NPK)、减量化肥加秸秆还田优化施肥(OF)对红壤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OF处理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2)11 a施肥后,各处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差异显著,且OF>NPK>CK;表层全氮含量及氮储量在NPK与OF处理中无显著差异;40-80 cm土壤氮储量NPK处理显著大于OF处理。(3)各处理0-80 cm土体总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NPK处理全氮储量显著大于OF处理。(4)与试验初期相比,各处理在20-40 cm土层,各指标含量增加幅度最大。(5)0-80 cm土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y=11.644 x-0.8737,R^(2)=0.9759)。综上所述,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储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在表层更灵敏;在20-40 cm土层碳氮累积速率最大,并有向深层累积的趋势;OF处理更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氮储量,而NPK处理对深层土壤碳氮储量增加较多。因此,长期高量化肥使用增加了氮素向土壤深处迁移的风险,减量施肥配以秸秆还田措施对保持红壤水稻土碳氮可持续变化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秸秆还田 土壤剖面 碳氮储量
下载PDF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安磊 王卫 +5 位作者 张文钊 王飞 尹春梅 李雁勇 魏文学 谢小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为探明长期(1995年开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2011年10月-2012年9月连续12个月23次径流水质动态分析,研究自然林、草地、农作、油茶林和湿地松5种坡地利用类型下径流水中氮素迁移特性及其泥沙和植物残... 为探明长期(1995年开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坡地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通过2011年10月-2012年9月连续12个月23次径流水质动态分析,研究自然林、草地、农作、油茶林和湿地松5种坡地利用类型下径流水中氮素迁移特性及其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的年流失总量。结果表明:(1)径流水中氮素流失量随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径流水中氮素流失负荷为85.1-655.5g/hm2,大小顺序为农作〉油茶林〉湿地松〉草地〉自然林。(2)径流中氮素以无机态氮(DIN)为主,其中硝态氮是DIN的主要形态,占全氮的31.5%-54.8%,是铵态氮(NH+4-N)的1.8-5.8倍,可溶性有机氮(DON)含量较低,仅占径流TN的10.1%-17.1%,远小于颗粒态氮(PN)所占全氮比值(21.4%-37.2%)。(3)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素年流失量分别为37.0-154.2g/hm2和28.1-249.6g/hm2,占各利用方式下氮流失总量的17.0%-77.1%,其中自然恢复林地所占比例最高(77.1%),而其他利用方式泥沙和植物残体氮素年流失量(17.0%-30.3%)远低于通过径流水流失的氮量(69.7%-83.0%)。总体来看,径流量是导致土地利用方式间氮迁移通量产生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径流 土地利用方式 红壤坡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