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酰亚胺/UIO 66薄层纳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纳滤性能
1
作者 代新雷 马文中 +2 位作者 钟璟 张新妙 孟凡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6,106,共9页
传统纳滤膜面临“trade-off”效应,不能够在保证截留的情况下提高膜通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UiO-66和UiO-66-NH 22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分别引入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辅以亚胺化处理制备4种不同的聚酰亚胺(PI)复合纳滤... 传统纳滤膜面临“trade-off”效应,不能够在保证截留的情况下提高膜通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将UiO-66和UiO-66-NH 22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纳米材料分别引入水相和有机相,通过界面聚合反应,辅以亚胺化处理制备4种不同的聚酰亚胺(PI)复合纳滤(NF)膜,研究UiO-66的氨基化及不同添加方式对膜的结构及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I NF膜相比,4种PI复合NF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UiO-66-NH 2添加水相具有最佳的纳滤性能,对CaSO_(4)的截留为91%,水通量为219 L/(m^(2)·h·MPa).4种PI复合NF膜在有机溶剂(THF、DMAc、MT、NMP)中浸泡48 h后,其通量衰减<0.1%,CaSO_(4)的截留率变化<1%;在120 h的长期运行中,通量衰减量在9~17 L/(m^(2)·h·MPa)之间,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 水相添加 有机相添加 聚酰亚胺
下载PDF
弱碱性吸收剂碳捕集及CO_(2)富液生物再生性能
2
作者 赵敏楠 张佳音 +6 位作者 张新妙 徐恒 栾金义 陆丁香 赵鹏宇 陈湘泽 武振康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共9页
碳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能利用CO_(2)转化过程同步实现CO_(2)富液再生,有望降低碳捕集转化整体成本。为评价生物甲烷化与碳捕集耦合的可行性,首先,在填料塔中考察了以4.2 g/L NaHCO_(3)、6 g/L Na_(2)CO_(3)、微生物营养液配制的弱碱性吸... 碳捕集转化一体化工艺能利用CO_(2)转化过程同步实现CO_(2)富液再生,有望降低碳捕集转化整体成本。为评价生物甲烷化与碳捕集耦合的可行性,首先,在填料塔中考察了以4.2 g/L NaHCO_(3)、6 g/L Na_(2)CO_(3)、微生物营养液配制的弱碱性吸收剂(pH=10)对模拟烟气中CO_(2)的吸收性能;其次,在厌氧瓶内利用生物甲烷化过程对CO_(2)富液开展5个周期的循环再生试验。结果表明,填料塔气体流量≤1.0 L/min时,随液体流量增加,所有试验组CO_(2)去除率逐渐上升并能稳定在80%以上,该填料塔液体流量宜≤0.9 L/min;不同气体流量(0.4~1.2 L/min)下填料塔体积总传质系数基本稳定在17~19 mol/(h·kPa·m^(3));CO_(2)吸收导致吸收液中NaHCO_(3)增加、Na_(2)CO_(3)减少,二者变量比值在1.2~1.9。气体流量为0.6 L/min、液体流量为0.7 L/min时,在维持80%以上CO_(2)去除率的前提下,该弱碱性吸收剂可循环使用6次,此时活性组分CO_(3)^(2-)利用率达89.5%,形成的CO_(2)富液中总无机碳量为0.127 mol/L,pH为8.82,能为生物甲烷化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CO_(2)富液循环生物再生试验表明,每次再生后的吸收剂CO_(2)吸收量基本稳定在69.6~78.6 mmol/L,且再生期间CH 4产生过程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再生试验后,Firmicutes、Actinobacteriota等耐碱性门水平细菌得到一定富集;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在再生前后古菌属中占比均接近99%,但再生试验期间弱碱性环境导致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降低了19.5%,unclassified_f_Methanobacteriaceae增加了18.7%。初步证实了碳捕集耦合生物甲烷化工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转化一体化 吸收剂 CO_(2)富液 生物再生 生物甲烷化
下载PDF
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鸣 张新妙 陈子扬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1,共7页
概述了气田采出水的来源及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阐述了回注地层、净化外排和资源化利用等典型处理方法和技术路线,分析了气田采出水膜法脱盐工艺和生物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开... 概述了气田采出水的来源及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阐述了回注地层、净化外排和资源化利用等典型处理方法和技术路线,分析了气田采出水膜法脱盐工艺和生物处理技术的最新进展。结合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开发的深度处理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应用效果,指出气田采出水处理应以资源化利用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采出水 回注地层 净化外排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现代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马鸣 张新妙 章晨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综述了现代煤化工废水水质特点、高盐废水的来源及目前主流的处理技术,同时结合现有典型工程案例对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煤化工 高盐废水 膜分离 浓缩减量 结晶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高盐废水中盐分的高效分离和资源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小淇 郝泽伟 +5 位作者 陈家斌 周雪飞 张新妙 陈业钢 王雷 张亚雷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盐废水的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在双碳背景下,高盐废水的资源化不仅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利用,还要求对废水中的盐分(主要是NaCl和Na2SO4)进行分离和资源化利用。系统归纳了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几种混盐分离技术,包括...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盐废水的排放量也与日俱增。在双碳背景下,高盐废水的资源化不仅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利用,还要求对废水中的盐分(主要是NaCl和Na2SO4)进行分离和资源化利用。系统归纳了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几种混盐分离技术,包括传统的变温结晶分盐和纳滤分盐,以及近年来研究人员广泛关注的选择性电渗析法(SED)分盐、电容脱盐法(CDI)分盐等电化学方法,以期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选取适宜的高盐废水资源化手段提供一定借鉴。分析表明,传统方法具有低成本、技术成熟的优点,但也存在高能耗、膜污染等弊端;电化学方法是很有前景的混盐分离手段,但还需要开发高性能的离子交换膜和电极等电化学材料,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对分离后得到的NaCl和Na2SO4的资源回用途径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Na2SO4的资源化利用是重点和难点,需要将其转化为K2SO4等其他产品以提高其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分盐 资源化利用 氯化钠 硫酸钠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子扬 张新妙 奚振宇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氧化、电芬顿和电絮凝等多种形式。本文介绍了电化学技术的原理,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各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总结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 电化学技术包括电化学氧化、电芬顿和电絮凝等多种形式。本文介绍了电化学技术的原理,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在各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总结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污水处理 阳极氧化 电芬顿
下载PDF
CO_(2)膜吸收用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韶华 张新妙 +1 位作者 奚振宇 栾金义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0-598,共9页
膜吸收法作为膜分离和化学吸收相结合的一种新型CO_(2)捕集技术,具有装置紧凑、选择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CO_(2)膜吸收用膜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在CO_(2)膜吸收中常用的有机聚合物膜和无机陶瓷膜,论述了... 膜吸收法作为膜分离和化学吸收相结合的一种新型CO_(2)捕集技术,具有装置紧凑、选择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年来CO_(2)膜吸收用膜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在CO_(2)膜吸收中常用的有机聚合物膜和无机陶瓷膜,论述了孔径、表面孔隙率等膜结构特性对膜吸收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共混法、接枝法、涂覆法等聚合物膜和陶瓷膜常用的疏水改性方法,最后提出了目前CO_(2)膜吸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 膜吸收 膜材料 结构调控 疏水改性
下载PDF
新型电渗析工艺研究进展
8
作者 章晨林 陈子扬 +1 位作者 魏玉梅 张新妙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9-93,共5页
从新型膜堆结构方面对新型电渗析工艺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常规电渗析、选择性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复分解电渗析、离子树脂耦合三隔室电渗析、夹层液膜电渗析、电解电渗析和精馏电渗析的膜堆结构组成与对应的典型应用... 从新型膜堆结构方面对新型电渗析工艺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常规电渗析、选择性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复分解电渗析、离子树脂耦合三隔室电渗析、夹层液膜电渗析、电解电渗析和精馏电渗析的膜堆结构组成与对应的典型应用,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脱盐 膜分离 膜堆结构设计
原文传递
膜蒸馏处理石化高盐废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新妙 王玉杰 彭海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3-157,159,共6页
以石化高盐废水为实验体系,采用现有疏水膜,考察了各种膜蒸馏耦合工艺对石化不同高盐废水体系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膜蒸馏耦合工艺用于石化高盐废水体系的适用性。
关键词 疏水膜 膜蒸馏 高盐废水 处理和回用
下载PDF
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新妙 刘正 赵鹏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共4页
综述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在高盐度废水处理和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两个方面的进展;指出膜蒸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污染;预测了膜蒸馏及其集成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 综述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在高盐度废水处理和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两个方面的进展;指出膜蒸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污染;预测了膜蒸馏及其集成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石油化工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膜蒸馏技术用于高盐污水回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新妙 赵鹏 +1 位作者 杨永强 王玉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86,88,共5页
将膜蒸馏技术应用到高盐污水处理回用领域,以石化反渗透浓水为实验体系,采用几种现有的疏水膜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各种材质的膜对膜蒸馏过程通量及产水水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酸碱清洗液对膜蒸馏的膜污染进行了清洗,并进行了清... 将膜蒸馏技术应用到高盐污水处理回用领域,以石化反渗透浓水为实验体系,采用几种现有的疏水膜材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各种材质的膜对膜蒸馏过程通量及产水水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酸碱清洗液对膜蒸馏的膜污染进行了清洗,并进行了清洗效果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膜 膜蒸馏 高盐污水 处理和回用 膜污染
下载PDF
膜结晶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蛋白质结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新妙 陶凤云 马润宇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8-20,共3页
膜结晶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净化技术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阐述了膜结晶技术的产生背景、膜结晶器的类型、膜结晶技术的基本过程、原理及其优点,介绍了膜结晶蛋白质的优点及膜结晶技术在蛋白质结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膜结晶技... 膜结晶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分离净化技术近几年得到了较快发展。阐述了膜结晶技术的产生背景、膜结晶器的类型、膜结晶技术的基本过程、原理及其优点,介绍了膜结晶蛋白质的优点及膜结晶技术在蛋白质结晶中的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膜结晶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晶 蛋白质 结晶 微孔疏水膜 非均相成核
下载PDF
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防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新妙 杨永强 王玉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8-151,153,共5页
主要从膜蒸馏的操作条件和膜前预处理工艺角度出发,针对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防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蒸馏通量或进料液温度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此外,对于该股具有一定硬度的高盐废水,调酸为有效的膜前预处理工艺,可... 主要从膜蒸馏的操作条件和膜前预处理工艺角度出发,针对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防控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膜蒸馏通量或进料液温度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减缓膜污染。此外,对于该股具有一定硬度的高盐废水,调酸为有效的膜前预处理工艺,可保证膜蒸馏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最后,针对膜蒸馏过程的膜污染进行了剖析、清洗及性能恢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该废水的膜污染,酸洗为有效的膜污染清洗工艺,经过清洗后,膜蒸馏通量和脱盐率均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高盐废水 膜污染
原文传递
膜蒸馏过程中污染膜的清洗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新妙 谢梓峰 王玉杰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3,共5页
针对膜蒸馏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的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及清洗工艺优化研究。在反渗透浓水温度为73 ℃、渗透侧真空度为-0.093 MPa的条件下进行膜蒸馏实验,实验后期膜通量衰减迅速,脱盐率基本保持在99.5%以上,产水pH基本稳定在6.5-... 针对膜蒸馏法处理石化反渗透浓水的膜面污染物进行了分析及清洗工艺优化研究。在反渗透浓水温度为73 ℃、渗透侧真空度为-0.093 MPa的条件下进行膜蒸馏实验,实验后期膜通量衰减迅速,脱盐率基本保持在99.5%以上,产水pH基本稳定在6.5-7.0。膜面污染物的SEM表征结果显示,膜蒸馏的膜面污染主要为碳酸钙、硅酸钙、氢氧化镁结垢污染和氯化钠、氯化钾等盐类结晶污染。实验结果表明:分别以盐酸和去离子水为清洗液静态浸泡清洗污染膜时,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好,NaOH溶液次之,草酸最差;分别采用盐酸和去离子水动态清洗污染膜,膜通量和脱盐率均能恢复到初始水平,随运行时间的延长,经去离子水清洗后膜的膜通量出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蒸馏 高盐废水 膜污染 膜清洗
下载PDF
死端微滤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妙 王湛 刘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5,共7页
为了对死端微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介绍了死端微滤通量预测过程中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溶质和膜的相互作用,简要总结了死端微滤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死端微滤过程中通量的预测模型--堵塞模型和阻力叠加模型等,并简要评述了各类... 为了对死端微滤通量进行准确预测,介绍了死端微滤通量预测过程中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溶质和膜的相互作用,简要总结了死端微滤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死端微滤过程中通量的预测模型--堵塞模型和阻力叠加模型等,并简要评述了各类模型的优缺点及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滤 死端 通量
下载PDF
渗透汽化处理石化有机废水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妙 王玉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6,共5页
针对有机废水的治理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渗透汽化技术。首先,总结了它在石化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和高盐有机废水处理2个方面;其次,提出了渗透汽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膜通量... 针对有机废水的治理现状,介绍了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渗透汽化技术。首先,总结了它在石化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主要集中在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和高盐有机废水处理2个方面;其次,提出了渗透汽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膜通量和膜的分离系数偏低,它是渗透汽化技术工业应用的主要障碍;最后,展望了渗透汽化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具体发展方向,并预测了渗透汽化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石油化工 有机废水 分离系数
下载PDF
反渗透膜表面Zeta电位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新妙 李井峰 +1 位作者 王娟 杨永强 《现代仪器》 2010年第3期42-44,48,共4页
本文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种类、浓度及pH等因素对反渗透膜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为膜表面Zeta电位的准确测定提供依据,并通过研究不同电解质溶液对膜面Zeta电位的影响,得到电解质溶液对膜表面Zeta电位的基本作用规律,以指导用于各种污水体系... 本文研究电解质溶液的种类、浓度及pH等因素对反渗透膜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为膜表面Zeta电位的准确测定提供依据,并通过研究不同电解质溶液对膜面Zeta电位的影响,得到电解质溶液对膜表面Zeta电位的基本作用规律,以指导用于各种污水体系的膜的污染情况和使用寿命,为不同污水体系膜的选择和使用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又研究污染膜和清洗后膜表面的Zeta电位和接触角,定性表征污染膜表面的污染程度及各种方法的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电解质 pH 膜污染 接触角
下载PDF
膜法污水回用过程中的膜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新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关于膜法污水回用过程中的膜污染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膜污染限制了膜的渗透通量,使膜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制约着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结合膜技术在石化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和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膜前预处理工艺、膜材料、膜孔径... 关于膜法污水回用过程中的膜污染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膜污染限制了膜的渗透通量,使膜的使用寿命缩短,严重制约着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结合膜技术在石化污水回用方面的应用和本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主要从膜前预处理工艺、膜材料、膜孔径的选择方面介绍了膜污染的防治措施,旨在给膜技术处理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提供一个简单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法 废水 膜污染
下载PDF
渗透膜结晶法结晶木瓜蛋白酶
19
作者 张新妙 左俊芳 +1 位作者 魏可贵 马润宇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99,共6页
用中空纤维微孔疏水膜进行木瓜蛋白酶的渗透膜结晶,研究温度和不同pH的缓冲溶液对木瓜蛋白酶静态渗透膜结晶的影响,优化木瓜蛋白酶渗透膜结晶的结晶条件.通过监控结晶溶液中木瓜蛋白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沉淀剂和添加剂对结晶过... 用中空纤维微孔疏水膜进行木瓜蛋白酶的渗透膜结晶,研究温度和不同pH的缓冲溶液对木瓜蛋白酶静态渗透膜结晶的影响,优化木瓜蛋白酶渗透膜结晶的结晶条件.通过监控结晶溶液中木瓜蛋白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考察沉淀剂和添加剂对结晶过程的影响,并对晶体进行尺寸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木瓜蛋白酶的渗透膜结晶,在15~32℃下,以pH4.7的乙酸盐为缓冲溶液,在沉淀剂(硫酸铵和磷酸钠)质量分数4%时,制备出质量较好的木瓜蛋白酶晶体.添加剂PEG600和PEG4000的加入提高了溶剂跨膜通量,改善了晶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结晶 木瓜蛋白酶 疏水膜 结晶条件
下载PDF
茶树油抗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0
作者 陶凤云 张新妙 +1 位作者 俞军 马润宇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1-266,共6页
体外抗菌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抗菌剂。茶树油以一种膜破坏剂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破坏膜结构,使细胞内钾离子泄漏,抑制细胞呼吸,刺激细胞自溶,导致细胞内电子密度物质损失,改变细胞形态学等... 体外抗菌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茶树油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抗菌剂。茶树油以一种膜破坏剂的形式发挥作用,通过破坏膜结构,使细胞内钾离子泄漏,抑制细胞呼吸,刺激细胞自溶,导致细胞内电子密度物质损失,改变细胞形态学等。研究茶树油抗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抗菌谱、毒性以及微生物耐药性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油 抗菌活性 作用机理 膜破坏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