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学科竞赛双驱动下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彬 宋伟志 +2 位作者 朱德荣 张旦闻 王荣先 《大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学生新的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有效支撑。文章根据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实践创新环节的要求,重构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达成所需的毕业要求;同时介绍了...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学生新的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需要实践与创新课程的有效支撑。文章根据机械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实践创新环节的要求,重构了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达成所需的毕业要求;同时介绍了示范应用性大学通过学科竞赛进行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规划与途径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学科竞赛双驱动下的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方面问题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竞争意识,为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科竞赛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Cu-Ni-Si合金二次时效时的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旦闻 赵冬梅 +2 位作者 董企铭 刘平 刘宏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41-1245,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显微硬度法和电导率法,研究了Cu Ni Si二次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硬度及导电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二次时效可使合金在较短的时效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导电率,经预时效后冷变形的合金,溶质原子可借助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位错网络... 利用透射电镜、显微硬度法和电导率法,研究了Cu Ni Si二次时效过程中显微组织、硬度及导电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二次时效可使合金在较短的时效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导电率,经预时效后冷变形的合金,溶质原子可借助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位错网络由铜基体快速传输至析出物处或析出物的形核部位完成析出过程,使铜基体得到快速的净化,从而获得较高的导电性。Cu 3.2Ni 0.75Si合金经预时效+变形后的时效过程中,可发生原位再结晶和不连续再结晶两种形式的再结晶。再结晶的形式主要决定于预时效时析出相的大小和冷变形的程度,稳定细小的析出相促使原位再结晶的发生,原位再结晶使合金微观组织中析出相比较细小,因而保持较高的硬度;亚稳的析出相在再结晶过程中将向稳定相转变,相变动力与形变储存能共同作用促使合金发生不连续再结晶,使合金硬度迅速下降,析出相快速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时效 再结晶 预时效 析出相
下载PDF
组合时效对Cu-Ni-Si合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旦闻 赵冬梅 +2 位作者 董企铭 刘平 刘宏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160-2163,2167,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法对Cu-Ni-Si组合时效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预时效工艺对Cu-Ni-Si合金的二次时效强化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450℃×8h预时效工艺二次时效强化效应最为明显,强化效应产生的温度范围在300~350℃,显微硬度升高2... 利用透射电镜和显微硬度法对Cu-Ni-Si组合时效工艺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预时效工艺对Cu-Ni-Si合金的二次时效强化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450℃×8h预时效工艺二次时效强化效应最为明显,强化效应产生的温度范围在300~350℃,显微硬度升高20~60HV;500℃×8h、450℃×4h预时效工艺也有一定的二次时效强化效应,在350℃二次时效,显微硬度升高10HV左右;550℃×8h预时效处理后,在任何温度下二次时效均未发现明显的时效强化效应.经分析认为Cu-Ni-Si合金二次时效强化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合金经强烈的塑性变形后形成了高密度位错,当加热到较低温度时,基体残留的溶质原子与位错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在位错处形成科垂尔气团,从而阻止位错运动,产生强化效应.组合时效可在较短的时效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导电率,经预时效后冷变形的合金,溶质原子可借助密集且分布均匀的位错网络由铜基体快速传输至析出物处或析出物的形核部位完成析出过程,使铜基体得到快速的净化,从而获得较高的导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时效 导电率 预时效 析出相
下载PDF
裂纹柔度法在7075铝合金板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刘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了7075-T73、T7351、T7352铝合金板中的残余应力。试验发现:应变测量误差主要源自在试验后期试样重力的影响以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在裂纹柔度法计算中引入权函数能有效的抑制测量误差,提高残余应力检测精度。用梁弯... 运用裂纹柔度法检测了7075-T73、T7351、T7352铝合金板中的残余应力。试验发现:应变测量误差主要源自在试验后期试样重力的影响以局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在裂纹柔度法计算中引入权函数能有效的抑制测量误差,提高残余应力检测精度。用梁弯曲试验对裂纹柔度法试验结果作了验证,提出了权函数参数(t1,t2)的设置方法,试验结果与理论值取得良好一致。试验结果表明:铝合金板的预拉伸工艺可消除约90%的残余应力。压缩工艺可获得压缩的残余应力,对应力消除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柔度法 权函数 残余应力 铝合金板
下载PDF
Cu-3.2Ni-0.75Si合金时效析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1 位作者 董企铭 刘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32,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 3 2Ni 0 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调幅分解是其时效相变过程失稳方式之一。发生调幅分解存在一临界温度TR(4 5 0~ 5 0 0℃ ) ,当时效温度低于TR 时 ,合金的时效分解经历调幅分...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Cu 3 2Ni 0 75Si合金在不同温度时效时的组织转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调幅分解是其时效相变过程失稳方式之一。发生调幅分解存在一临界温度TR(4 5 0~ 5 0 0℃ ) ,当时效温度低于TR 时 ,合金的时效分解经历调幅分解、有序化等一系列亚稳过程后 ,最终析出平衡相δ Ni2 Si。当时效温度高于TR 时 ,过饱和固溶体中直接分解形成δ N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时效 调幅分解 析出相
下载PDF
转动结构在精密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和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1 位作者 路俊攀 刘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5,共6页
提出一种转动结构检测精密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的方法,应用有限元法作了结构分析和优化,并利用梁弯曲产生的已知残余应力分布对转动结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转动结构的灵敏度为0.48μm/10-6,EDM批量加工后,灵... 提出一种转动结构检测精密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的方法,应用有限元法作了结构分析和优化,并利用梁弯曲产生的已知残余应力分布对转动结构的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两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转动结构的灵敏度为0.48μm/10-6,EDM批量加工后,灵敏度的误差小于4.2%。应用该方法对C194铜合金板带(600 mm×230μm)的轧向残余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距板带中心200 mm范围内呈现小幅波动((27.4±3.3)MPa),在边缘处变为压应力,检测结果与实际板形分析结果相吻合。与常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相比,采用转动结构更加精确和便捷,并提高了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转动结构 铜合金板带
下载PDF
甜玉米脱粒机输送机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旦闻 赵冬梅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0年第2期15-17,23,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甜玉米脱粒机的输送机构设计和分析方法。利用双驱动滚轮实现对物料的夹持、输送、定位的功能要求。计算了夹持压力 ,提出机构的运动设计方案 ,对机构的运动精度作了分析 ,并提出了消除误差的具体结构。
关键词 玉米 输送机构 脱粒机 设计
下载PDF
LD—I型甜玉米脱粒机的研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旦闻 王大力 《洛阳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甜玉米脱粒机的研制 .该机利用双驱动滚轮实现对物料的夹持、输送、定位功能 .切削刀具变径机构设计新颖 ,在对切削控制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制定的控制方法及设计方案可行 .该机经试验测定 ,性能良好 。
关键词 甜玉米 脱粒机 机械结构
下载PDF
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测量中的转动结构的应用和分析
9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2 位作者 赵冬梅 杨延欣 孙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94-1397,共4页
利用转动结构对面内位移高度灵敏的特性提出了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对转动结构作了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了实验装置模拟残余应力释放对转动结构变形的影响。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取得良好一致。本研究表明转动... 利用转动结构对面内位移高度灵敏的特性提出了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对转动结构作了有限元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了实验装置模拟残余应力释放对转动结构变形的影响。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取得良好一致。本研究表明转动结构具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试样制作及数据测量方便,为高性能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转动结构 铜合金板带
下载PDF
铜合金板带分切中的纵向平均残余应力分布规律
10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1 位作者 刘平 路俊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2-156,共5页
利用改进的裂纹柔度法对精密铜合金板带轧向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利用对称组合应变测量的方法实现剪应力与轧向残余应力的分离,分别计算出板带的轧向残余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计算结果与板形检测结果取得一致。结果表明:板带分切过程产生... 利用改进的裂纹柔度法对精密铜合金板带轧向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利用对称组合应变测量的方法实现剪应力与轧向残余应力的分离,分别计算出板带的轧向残余应力和剪应力分布,计算结果与板形检测结果取得一致。结果表明:板带分切过程产生的压应力分布区域(BC)在2.5t^4.7t(t-板带厚度)之间,对板形的影响范围(BS)在5.3t^10t之间,BS对分切工艺参数变化反应敏感可以作为板带分切质量和冲裁余量的评定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向残余应力 剪应力 铜合金板带 裂纹柔度法
下载PDF
转动结构在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及变形检测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旦闻 刘宏昭 赵冬梅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动结构用于铜合金冷轧板带残余应力检测以及面内形变的测量方法。用有限元法(FEM)对转动结构作了设计并优化以提高测量灵敏度、便于用线切割制备试样。在专用试验台上模拟残余应力释放,用应变仪和工具显微镜同时测量转... 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动结构用于铜合金冷轧板带残余应力检测以及面内形变的测量方法。用有限元法(FEM)对转动结构作了设计并优化以提高测量灵敏度、便于用线切割制备试样。在专用试验台上模拟残余应力释放,用应变仪和工具显微镜同时测量转动结构对应的应变和变形量输出,标定结果显示转动结构对残余应变检测灵敏度为0.49μm/10-6、相对偏差<4%,与FEM计算结果相吻合。分别用转动结构和化学腐蚀法对铜合金板带C194(600mm×0.23mm)纵向残余应力作了检测,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非常接近。本文提出的转动结构在精密铜合金板带残余应力和变形检测中具有测量准确、便捷、检测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变形 转动结构 铜合金板带
下载PDF
Cu-Ni-Si合金时效早期的有序结构
12
作者 张旦闻 赵冬梅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C00期198-200,共3页
本文系统研究了Cu-3.2Ni-0.75Si合金时效早期的相变规律,发现本合金时效早期存在距稳有序相。利用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电子衍射强度理论确定此亚稳有序相的晶体结构为L12有序相晶体结构。本研究还发现超结构斑点的分裂,... 本文系统研究了Cu-3.2Ni-0.75Si合金时效早期的相变规律,发现本合金时效早期存在距稳有序相。利用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分析并结合电子衍射强度理论确定此亚稳有序相的晶体结构为L12有序相晶体结构。本研究还发现超结构斑点的分裂,超结构斑点的分裂位置在1/3{224}和2/3{224},沿[110]方向,分裂距离为1/19a°,表明时效过程产生了长周期的有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时效 有序相 超结构
下载PDF
机械零件课程中的疲劳试验设计及分析
13
作者 张旦闻 《洛阳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机械零件的教学中开设了一个可观测疲劳全过程的试验,拍摄了各阶段典型疲劳裂纹形貌的教学图片.介绍了这项试验的实施和试验内容,分析了这项试验对机械零件课程教学的联系与作用.
关键词 疲劳试验 机械零件 试验课 教学 疲劳裂纹
下载PDF
X射线法测量多晶材料残余应力 被引量:12
14
作者 罗玉梅 任凤章 +4 位作者 张伟 张旦闻 田保红 魏世忠 苏娟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114,127,共4页
简要介绍了机械工件(或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其对机械工件使用寿命的影响。概述了晶体残余应力测量中的有损检测和无损测量各自所包括的具体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重点阐述了X射线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特... 简要介绍了机械工件(或构件)的残余应力的来源及其对机械工件使用寿命的影响。概述了晶体残余应力测量中的有损检测和无损测量各自所包括的具体测量方法以及各测量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重点阐述了X射线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法 残余应力 测量原理 测试方法
下载PDF
Sn对蠕墨铸铁显微组织和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冰 任凤章 +3 位作者 李锋军 张旦闻 熊毅 魏世忠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试验浇注了蠕化率均为95%的加入0.08wt.%Sn和不加Sn两种蠕墨铸铁。对比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合金元素Sn的加入,使蠕虫状石墨得到了细化,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促进了珠光体的形成,珠光体的含量明显增加。在... 试验浇注了蠕化率均为95%的加入0.08wt.%Sn和不加Sn两种蠕墨铸铁。对比研究了它们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合金元素Sn的加入,使蠕虫状石墨得到了细化,并且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促进了珠光体的形成,珠光体的含量明显增加。在使蠕墨铸铁的强度和硬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切削抗力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 蠕墨铸铁 切削加工性能 显微组织 拉伸强度 硬度
下载PDF
车削测力仪在机标定的标定装置及标定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宇飞 任凤章 +2 位作者 张旦闻 吴锐 黄胜操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研制了一套可直接在普通车床上对电阻应变式车削测力仪进行标定的标定装置。该装置对X、Y、Z3个方向的加载均采用砝码挂载的加载方式。直接采用标准砝码作为基准,利用普通车床的卡盘、尾座等自身结构作为支撑,能确保加载时作用力的方... 研制了一套可直接在普通车床上对电阻应变式车削测力仪进行标定的标定装置。该装置对X、Y、Z3个方向的加载均采用砝码挂载的加载方式。直接采用标准砝码作为基准,利用普通车床的卡盘、尾座等自身结构作为支撑,能确保加载时作用力的方向固定,可实现3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精确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车削测力仪 切削力 标定装置 标定方法
下载PDF
不同孕育剂处理的高强度灰铸铁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胜操 任凤章 +2 位作者 李锋军 张旦闻 孙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8-603,共6页
为研究不同孕育剂对灰铸铁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制备了高强度HT350材质的试样。对比研究了孕育剂75SiFe、SrSi、BaSi、SiS(r80%)+75FeS(i20%)处理的高强度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SiS(r80%)+75FeS(i20%)复合孕育处理... 为研究不同孕育剂对灰铸铁切削加工性能的影响,制备了高强度HT350材质的试样。对比研究了孕育剂75SiFe、SrSi、BaSi、SiS(r80%)+75FeS(i20%)处理的高强度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结果表明,SiS(r80%)+75FeS(i20%)复合孕育处理的灰铸铁较单一孕育处理的灰铸铁石墨细小弯曲,基体组织均匀性好,具有较高的硬度以及较小的切削抗力,但其断面敏感性较大。单一孕育剂中75SiFe孕育处理的灰铸铁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小的硬度以及较低的断面敏感性。灰铸铁中A型石墨越细小,基体组织越均匀,灰铸铁的加工性能越好,说明显微组织的均匀性对灰铸铁的加工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灰铸铁 孕育处理 切削加工性能
下载PDF
灰铸铁不同合金化同等强度下的加工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丽丽 任凤章 +4 位作者 李锋军 张旦闻 吴锐 孙娟 王宇飞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2-515,共4页
制备了用多元合金添加剂(含RE、Cr、Mn、Si、Fe)合金化和Cu合金化的具有相同抗拉强度的2种灰铸铁,对比研究了2种灰铸铁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具有同强度的2种灰铸铁的布氏硬度和珠光体基体硬度基本相同,但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灰铸铁的... 制备了用多元合金添加剂(含RE、Cr、Mn、Si、Fe)合金化和Cu合金化的具有相同抗拉强度的2种灰铸铁,对比研究了2种灰铸铁的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具有同强度的2种灰铸铁的布氏硬度和珠光体基体硬度基本相同,但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灰铸铁的断面敏感性较小,加工性能好,在切削深度分别为1.5、1.75、2.0 mm的条件下,其主切削力比Cu合金化灰铸铁的分别降低了23.0%、55.0%和5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合金化 切削加工性能 强度
原文传递
灰铸铁合金化及加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肖丽丽 任凤章 +4 位作者 王宇飞 李锋军 张旦闻 吴锐 孙娟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5-689,共5页
对比了在相同的孕育剂75SiFe孕育下多元合金添加剂(RE、Cr、Mn、Si、Fe)和Cu分别合金化处理得到的灰铸铁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处理不同孕育剂孕育得到的灰铸铁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在75SiFe孕育的... 对比了在相同的孕育剂75SiFe孕育下多元合金添加剂(RE、Cr、Mn、Si、Fe)和Cu分别合金化处理得到的灰铸铁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处理不同孕育剂孕育得到的灰铸铁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在75SiFe孕育的情况下,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处理的灰铸铁与Cu合金化处理的灰铸铁相比,抗拉强度降低了6.5%,主切削力降低了3.5%-7.7%(切削深度2-3 mm),加工性能略好。均用多元合金添加剂合金化处理时,使用不同孕育剂75SiFe、SrSi和BaSi孕育得到的灰铸铁件强度基本相同,而SrSi孕育处理的灰铸铁切削加工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孕育处理 切削加工性能
下载PDF
两种蠕墨铸铁显微组织与切削加工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冰 任凤章 +1 位作者 张旦闻 熊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4,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加工性能测试等手段,观测和测试了不同合金化处理与不同蠕化效果的两种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布氏硬度、基体显微硬度以及切削抗力。分析了两种蠕墨铸铁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之... 采用金相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加工性能测试等手段,观测和测试了不同合金化处理与不同蠕化效果的两种蠕墨铸铁的显微组织、拉伸强度、布氏硬度、基体显微硬度以及切削抗力。分析了两种蠕墨铸铁的切削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蠕墨铸铁的石墨含量相同的条件下,蠕化率低的蠕墨铸铁中珠光体组织多,抗拉强度和硬度较高;蠕化率高的蠕墨铸铁显微组织更趋于均匀,切削抗力小,切削加工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切削加工性能 显微组织 拉伸强度 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