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146例报告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旭鸣 何武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分型及其特点、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及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2006年6月146例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男9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60岁(8—84)岁,锁骨内1/3骨折9例,锁骨中1/...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的分型及其特点、手术方法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及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1996—2006年6月146例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患者,男98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60岁(8—84)岁,锁骨内1/3骨折9例,锁骨中1/3骨折115例,锁骨外1/3骨折22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7例,血管损伤4例,并有其它骨折者16例,陈旧骨折7例。手术指征: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陈旧骨折不愈合;锁骨外1/3骨折或骨折合并喙锁韧带折裂;复位后再移位,影响外观,压迫皮肤;不能忍受“8”字绷带固定痛苦。手术方法:内中1/3锁骨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AO或同类重建板内固定;粉碎骨折采用螺钉固定大碟形骨块,或钢丝临时捆扎,将多块骨折先变成3部分骨折、2部分骨折、最后钢板固定,远端尽量能固定3枚螺丝钉。外1/3骨折尤其伴有韧带损伤者,采用钢板或锁骨钩钢板固定,后者疗效更好,术后不用外固定,早期锻炼肩关节。术后评价:对其外观、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功能、患病期间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Neer评定标准,本组经6个月以上随访,术后优96例,65.75%,良50例,34.24%,全组100%骨折在术后2—3个月达骨性愈合,外观正常,肩带无狭窄,局部不形成巨大骨痂,无神经血管压迫症状,患病期间生活质量高。[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并发症少,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可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多发肋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旭鸣 陈曙光 +3 位作者 柯铁 何武兵 林昊 庄颖峰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369-370,共2页
关键词 肋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矫形外科固定装置
下载PDF
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旭鸣 邱美光 +4 位作者 林世水 庄颖峰 何武兵 陈曙光 施爱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73例(平均ISS≥27分)临床资料,早期采用控制出血、骨折临时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等损害控制措施救...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治疗骨关节损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73例(平均ISS≥27分)临床资料,早期采用控制出血、骨折临时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等损害控制措施救治。结果 73例患者中,1例因严重颅脑外伤死于入院后11h,1例因ARDS死于术后24h,2例因伤后第3、6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因未予以早期积极救治死于入院后2h内;66例存活(90.4%),死亡7例(9.6%)。结论及时控制出血、早期骨折固定、手术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损伤、合理应用损害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等措施有助于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对临床救治严重创伤伤员有很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骨折 早期救治
下载PDF
肩上部悬吊复合体单处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旭鸣 邱美光 +3 位作者 林世水 林昊 庄颖峰 施爱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15-216,共2页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nl一plex,SSSC)是由锁骨远端、肩锁关节和韧带、肩峰、关节盂、肩胛颈、喙突和喙锁韧带组成的环行结构。该连接装置的损伤可导致骨折移位.断端失稳,功能受限;目前大多认为此类损... 肩上方悬吊复合体(superior shoulder suspensory conl一plex,SSSC)是由锁骨远端、肩锁关节和韧带、肩峰、关节盂、肩胛颈、喙突和喙锁韧带组成的环行结构。该连接装置的损伤可导致骨折移位.断端失稳,功能受限;目前大多认为此类损伤常需手术周定。以重建肩部悬吊功能。文献报道多认为大部分单处损伤不需手术治疗,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一些单处损伤如治疗不当也同样会影响肩关节功能.手术治疗对其功能的恢复大有裨益。现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8例SSSC单处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复合体 骨折愈合 骨骼 肩锁关节
下载PDF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旭鸣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手术期间 老年人
下载PDF
一起公交车爆炸伤的伤情特点和救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鸣 何武兵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公交车爆炸伤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急救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起公交车爆炸伤34例伤员的伤情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34例伤员,1人当场被炸死。在本院救治29例,13例在门诊观察数日出院,16例住院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结... [目的]探讨公交车爆炸伤伤员的伤情特点及急救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起公交车爆炸伤34例伤员的伤情特点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34例伤员,1人当场被炸死。在本院救治29例,13例在门诊观察数日出院,16例住院治疗,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爆炸伤者伤情严重且复杂,多为复合伤,死亡率高。接收成批的伤员,应提倡“依托型”和“一体化”外科急救概念,它既能节约时间,又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急救 爆炸创伤 公交汽车 救治
下载PDF
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救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旭鸣 邱美光 +4 位作者 林世水 柯铁 庄颖峰 何武兵 施爱平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救治策略。方法对70例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液体复苏及确定性手术快速止血等抢救措施。结果经早期积极救治,1例因急救时间较长,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ARDS死于术后2... 目的探讨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早期救治策略。方法对70例骨关节型严重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液体复苏及确定性手术快速止血等抢救措施。结果经早期积极救治,1例因急救时间较长,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ARDS死于术后24小时;2例于伤后第3、6天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6例存活(94.3%),死亡4例(5.7%)。结论在严重骨关节型多发伤合并休克救治中应用损害控制液体复苏及确定性快速止血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骨折 液体复苏 止血 休克
下载PDF
颈枕治疗颈项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原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旭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28-29,共2页
颈枕治疗颈项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原理福建省立医院张旭鸣本文收集颈项肌劳损的门诊及住院的病人共30例。予以颈部垫枕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门诊病人24例、住院病人6例(有的因其它病住院)。其中男1... 颈枕治疗颈项肌劳损的生物力学原理福建省立医院张旭鸣本文收集颈项肌劳损的门诊及住院的病人共30例。予以颈部垫枕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门诊病人24例、住院病人6例(有的因其它病住院)。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2~7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劳损 颈项肌劳损 颈枕 治疗 生物力学
下载PDF
70例四肢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旭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17-19,共3页
目的 研究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于其它枪伤的损伤机制 ,探讨其救治方法。方法 选择 70例四肢砂枪伤合并血管、神经、骨骼、肌肉损伤者 ,复习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 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尽量争取一期坚强内固定 (2 2例 ,31.42 %... 目的 研究砂枪伤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于其它枪伤的损伤机制 ,探讨其救治方法。方法 选择 70例四肢砂枪伤合并血管、神经、骨骼、肌肉损伤者 ,复习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 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尽量争取一期坚强内固定 (2 2例 ,31.42 %)。血管损伤一期修复 ,予行修复或血管移植 (2 8例 ,40 %)。尽可能一期修复神经 (16例 ,2 2 .85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发现其临床经过凶险 ,救治困难、致残率高 ,死亡率高。 17例截肢 (2 4.2 8%) ,8例死亡 (11.42 %)。结论 笔者提出了“叠加损伤”概念解释不同于其它单一火器伤的临床特点。治疗上应尽快手术、固定骨折、修复血管。同时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肢第二的原则。缩短手术时间 ,而术后功能锻炼及心理治疗亦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砂枪伤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报告
10
作者 张旭鸣 林谦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17-18,共2页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张旭鸣,林谦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eouslumbardiscectomy,简称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七十年代日本最早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曾有争议...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报告福建省立医院张旭鸣,林谦经皮腰椎间盘切除(Percutaeouslumbardiscectomy,简称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七十年代日本最早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曾有争议,近几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又较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切除术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脊髓损伤诊断、治疗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旭鸣 包强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磁共振成像对脊髓损伤诊断、治疗的效果观察张旭鸣,包强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损伤我院于1993年7月~1994年11月收集了经磁共振(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患者30例进行分析,认为MRI对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 磁共振成像对脊髓损伤诊断、治疗的效果观察张旭鸣,包强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脊髓损伤我院于1993年7月~1994年11月收集了经磁共振(MRI)检查的脊髓损伤患者30例进行分析,认为MRI对脊髓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成像 脊髓损伤 诊断 治疗 NMR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的对照性研究及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许玮 张旭鸣 +3 位作者 杨新 柯铁 蔡鸿儒 高翔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引起术后疼痛的因素,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方法收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均行关节镜治疗,其中行半月板成形术47例,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33例。随访6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同...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引起术后疼痛的因素,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方法收集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80例,均行关节镜治疗,其中行半月板成形术47例,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33例。随访6月,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同时采取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术后疼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中,治疗优良73例,优良率91.25%,其中44例(91.49%)行半月板成形术,30例(90.91%)行半月板修补缝合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优良率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及6月,不同损伤类型患者的IKDC及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合并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的时间<7 d、术后未行肢体冷敷及行滑膜切除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中,冷敷时间<12 h与>12 h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冷敷时间不足亦可能是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及修补缝合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良好,两种术式的疗效无差异。治疗过程中,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软骨损伤、是否行滑膜切除术及冷敷等危险因素予以科学的干预,以降低术后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促进康复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镜 半月板 胫骨/损伤 关节 膝关节 膝损伤 治疗结果 疼痛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救治策略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昊 高翔 +3 位作者 蔡鸿儒 柯铁 许志贤 张旭鸣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其中合并腹部...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2012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8例,女性17例;年龄16~65岁,平均38.2岁。其中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18例,合并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多发肋骨骨折及心脏挫伤12例,合并骨盆骨折11例,合并严重口腔颌面部损伤9例,合并四肢骨折15例;GCS≤8分,ISS≥16分。结果 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0例(46.2%),轻度残疾12例(18.5%),重度残疾8例(12.3%),植物生存状态及自动出院6例(9.2%),9例死亡(13.8%)。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伤情重且复杂,病死率及致残率高,采用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及损害控制外科原则,优先处理重型颅脑损伤,结合重症综合治疗,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颅脑损伤 损害控制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在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长管骨骨折分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世水 何武兵 +3 位作者 许志贤 林昊 邱美光 张旭鸣 《创伤外科杂志》 2015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分期治疗严重多发伤合并四肢闭合性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闭合性四肢长管骨骨折早期行单臂支架临时外固定的患者,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18~70岁,平均47岁。待全身病情稳定、局部软组织损伤改善后,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外固定支架使用时间6d。二期确定性内固定治疗前2例出现钉道感染。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切口3例出现感染,总体感染率为5.2%。结论早期采用临时外固定支架没有增加最终确定性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率,有利于闭合性长管骨骨折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骨骨折 多发伤 支架 内固定
下载PDF
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损伤特点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庄颖峰 张旭鸣 +2 位作者 周仕国 林兴盛 石松长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2月手术治疗的21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3.9岁(16~57岁)。阅读X线片及CT等影像学资料,判断是否合并后踝骨折... 目的探讨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2月手术治疗的21例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33.9岁(16~57岁)。阅读X线片及CT等影像学资料,判断是否合并后踝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胫距关节脱位及胫距关节面是否粉碎,采取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判定手术疗效。结果 21例中旋前外旋型Ⅳ度19例,Ⅲ度2例,其中18例存在下胫腓联合分离,15例使用螺钉稳定下胫腓联合。合并后侧及外侧脱位者14例,外侧脱位者1例,后侧半脱位者1例,无脱位者5例,脱位率76.2%。7例后踝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塌陷,可见游离骨碎片。末次随访(术后11~13个月,平均12.4个月)时,Baird-Jackson评分为81~100分,平均94.1分;其中优10例,良6例,中5例,优良率76.2%。结论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多合并胫距关节脱位及下胫腓联合分离,需要复位固定下胫腓联合,正确的解剖复位及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旋前外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预防跟骨骨折外侧切口术后早期并发软组织问题的临床经验及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许玮 张旭鸣 +3 位作者 施爱平 柯铁 何武兵 庄颖峰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选取外侧切口术后早期并发的软组织问题是否不可避免,是否可通过外科操作等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集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33例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通过合...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选取外侧切口术后早期并发的软组织问题是否不可避免,是否可通过外科操作等方法降低其发生率。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集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33例临床病例资料,采用外侧改良"L"形切口,通过合理的外科手术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33例中27例为甲级愈合,5例为乙级愈合,1例为丁级愈合。结论通过改良切口设计、合理的手术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处理,可减少跟骨骨折外侧切口术后早期并发软组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口 软组织
下载PDF
以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美光 张旭鸣 +2 位作者 林世水 林昊 施爱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理论(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S方法救治,第1阶段为控制出血和不稳定骨... 目的探讨损害控制外科理论(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3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应用DCS方法救治,第1阶段为控制出血和不稳定骨折的早期临床固定;第2阶段行ICU复苏;第3阶段行确定性手术。观察其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结果 2例死亡,2例未随访,获得随访32例,随访17.6个月。1例合并胸腰椎骨折发生截瘫,3例远期出现跛行、行走痛。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应用DCS理论救治不稳定骨盆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能明显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多发伤 损害控制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曙光 张旭鸣 +1 位作者 何武兵 林世水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27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1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Evans分类ⅢA9例、ⅢB15例、Ⅳ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71±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年4月~2010年1月,采用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按照Evans分类ⅢA9例、ⅢB15例、Ⅳ11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0.71±9.64)min,出血(392.86±78.72)ml。结果:术后随访6~72个月,其中3例失访,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14例,良12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关节 置换术 老年
下载PDF
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曙光 张旭鸣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10期844-845,共2页
目的探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自2004年1月~2006年7月采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的10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10例骨折均愈合,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 目的探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方法回顾自2004年1月~2006年7月采用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的10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10例骨折均愈合,优7例、良2例、可1例。结论AO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强度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内固定 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
下载PDF
3688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文昌 吴淑贝 +3 位作者 张旭鸣 郑英 柯铁 施能木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对骨与关节损伤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对福建省立医院 1997年 10月~2 0 0 0年 10月 3 6 88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与年龄的关系、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 3 6 88例中 :腕部... [目的 ]对骨与关节损伤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提出防治措施。 [方法 ]对福建省立医院 1997年 10月~2 0 0 0年 10月 3 6 88例骨与关节损伤病人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与年龄的关系、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在 3 6 88例中 :腕部、尺挠骨、胫腓骨和挠骨远端骨折最多见。骨折原因主要是机动车与行人相撞 (4 5 .0 % ) ,跌伤 (2 9.5 % ) ,从建筑物上跌落 (7.1% )。髋部骨折 (股骨颈骨折和粗隆间骨折 )多见于老年妇女。 [结论 ]减少骨折 ,要从小进行交通法规教育 ;驾驶及建筑行业要持证上岗 ,减少事故发生 ;还应开展体育活动 ,增加含钙食品摄入量 ,延缓骨质疏松。骨折后 ,要积极治疗 ,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致伤原因 年龄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