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柳京池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1期15-20,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2019年9月6日—2021年9月6日期间诊治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案,筛选并记录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2019年9月6日—2021年9月6日期间诊治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案,筛选并记录中药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挖掘其中用药规律。结果筛选处方共285首,涉及中药146味,多寒性之品,多归肺、脾、心经,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常用药物为补益药、理气化痰药、化瘀止血药、健脾利湿药、清热凉血药、收敛药、升阳举陷药、安神药等。演化得到核心组合药物群共14个,新处方7个。结论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高频药物为半夏瓜蒌薤白汤合复元活血汤化裁:薤白、瓜蒌、半夏、黄芪、西洋参、茯苓、桃仁、当归、天花粉、柴胡、大蓟、小蓟、鸡内金、赤芍、升麻、桔梗、水牛角、龙骨。治疗以益气养阴为核心,辅以化痰宣痹、清热利湿、敛涩止遗、升阳举陷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姚筠怡 张明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7期1-5,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方法探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心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2018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治的心衰患者病历资料,通过整理和筛选处理,将...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方法探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心衰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2018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诊治的心衰患者病历资料,通过整理和筛选处理,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中,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归纳总结张明雪教授治疗心衰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68首,涉及中药85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50次的中药17味,药性以温、寒、平为主,味多属甘、苦、辛,药物多归肺、脾、胃、肝、心经;常用药物按功效分为益气温阳药、升提药、化痰行滞药、利水渗湿药、温中和胃药、活血化瘀药和安神药;药物聚类分析及其网络可视图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瓜蒌、法半夏、薤白、西洋参、茯苓、柴胡、赤芍、桔梗、升麻、白术、泽泻、龙骨。结论张明雪教授认为心衰病位虽在心却不可专治心,应五脏同治,协调各脏腑气血阴阳平衡,治疗时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大法,佐以化痰行滞、通阳宣痹、镇惊安神等,核心处方为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升陷汤和茯苓白术泽泻汤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衰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张明雪教授辨证治疗冠心病120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京 张明雪 +2 位作者 金跟海 刘日 张琳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6期1279-1282,共4页
目的:评价传统中药汤剂辨证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阳上亢证、痰热扰心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张明雪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20例冠心... 目的:评价传统中药汤剂辨证加减治疗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阳上亢证、痰热扰心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张明雪教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统计分析生脉饮、归脾汤、天麻钩藤饮和温胆汤分别治疗气阴两虚证、心脾两虚证、肝阳上亢证和痰热扰心证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80.83%,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肝阳上亢、痰热扰心各证型有效率分别为73.34%、80%、76.66%、93.33%,各证型间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和不良反应。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主要伴随症状治疗后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辨证采用生脉饮、归脾汤、天麻钩藤饮和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生存质量,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用药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博 张明雪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6期1-4,I0001,共5页
目的探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诊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进行整理和筛选,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V 2.3.5,采用频数分析、关... 目的探究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张明雪教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2019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诊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门诊处方,进行整理和筛选,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软V 2.3.5,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从而得出张明雪教授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处方213首,涉及中药128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80次的中药共18味,药性以平、寒、温为主;味多属甘、苦、辛;药物主归肺、肝、心经;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药物为黄芪、西洋参、法半夏、瓜蒌、薤白、黄芩、茯苓、柴胡、天麻、桔梗、龙骨、升麻、栀子、钩藤、夏枯草、赤芍、甘草、决明子。结论张明雪教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药物性味多以平、寒、温、甘、苦、辛为主,多归肺、肝、心经,以补虚泻实、调整气血阴阳为治则,以益气宣痹、平肝潜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为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病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基于隐结构模型结合关联规则研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特征
5
作者 王雪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I0001,共7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证候的分布及特征,为今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辨证论治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等数据库内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月的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医案及临床经验,采用孔明灯Lantern5.0软件,应用爬山法(LTM-EAST)算法建立症状隐结构模型并进行综合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5.1软件,用Apriori算法,对中医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①纳入的206例医案共涉及24个中医证候,其中频次较高(>5%)的分别为心血瘀阻证、痰瘀互结证、气滞血瘀证、痰湿阻滞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②将共计121个症状作为显变量,应用LTM-EAST算法构建结构模型,得出30个隐变量,对得出的30个隐变量进行综合聚类,共得出9个综合聚类模型即9个中医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痰湿内阻证、痰热内闭证、心肾阳虚证。③对24个中医证候提取的17个证素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推导出7个中医证候,分别为心血瘀阻证、心阳虚衰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结论综合归纳,最终得出6个中医常见证候,分别为:气滞血瘀证、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证、心阳虚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结构模型 关联规则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基于“阴阳水火”论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中医病机及治疗思路
6
作者 敖玉涵 苏嘉楠 +2 位作者 张明雪 贾连群 杨关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9-74,共6页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 失眠是心力衰竭患者常见伴发症状,且常可相互为患。作者基于“阴阳水火”理论,提出该病以阴阳疲怠为启病之本、阴阳失和为变病之著、阴阳失济为助病之澜、阴阳待决为重病之末。临证时应以“恢复人体阴阳水火”为本,初以气血同调,尤重参芪之用;病进为虚火燔灼时,每予寒热并用、阴中求阳,并配肉桂引火归元、黄连驱火下交于肾,但应注意中病即止,勿削元气;待病以阴水肆虐为患,则应于阳中求阴,以姜附与熟地黄、山药、麦冬等阴药相配,且不可妄用峻下逐水之法。此外,治病之时还应遵从四时阴阳节律、掌握病情顺逆规律,如夏时重于利水,冬时重于温补,阴水泛溢之时避免刺络、点滴等,通过尽早纠正阴阳失衡之势以阻止病进。从“阴阳水火”切入重新审度心力衰竭合并失眠之因机证治,可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失眠 阴阳 水火既济 中医病机 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扶阳”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辨治思路
7
作者 马占泽 张明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法则。该文以《黄帝内经》“扶阳”理论为切入点,从整体出发进行辨治,认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以心阳不振、心神失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根本法则。该文以《黄帝内经》“扶阳”理论为切入点,从整体出发进行辨治,认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以心阳不振、心神失养为本,浊气归心,脾土失温,酿生痰浊、瘀血为标,龙相火动,阴火妄动为扰。因此,该文试从温阳、通阳、潜阳角度论治此病,通过温阳益心、神清志平以固本,通阳化浊、豁痰除痹以止病进、潜阳纳摄,引火归元以防变等治法治则,使人体阳气发挥正常调气血、温心神、暖脾土、排浊毒、防僭越等生理功能,以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以期进一步为临床诊疗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高中医药辨治此类疾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心理障碍 辨治思路 扶阳理论
原文传递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典型案例文本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李冬青 张明雪 侯玲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26-2836,共11页
因地制宜选择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推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文本词频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从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和参与主体三个角度,实证总... 因地制宜选择实现模式是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践行“两山理论”的重要举措。利用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推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文本词频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析方法,从自然资本、生态服务和参与主体三个角度,实证总结了不同价值实现模式的应用场景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表明:生态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是用于农地自然资本,通过市场手段激励农户等经营主体参与,提升农地供给生态产品的功能。生态资源指标及产权交易模式主要是用于林地自然资本,通过生态权益交易,协调公共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利益,以保护森林的调节服务功能。生态补偿模式主要是用于水域自然资本,通过建立受益者和保护者之间的补偿机制,提升水域的调节和供给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及价值提升模式主要是用于废弃工矿用地自然资本,通过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联合开展修复整治,提升废弃工矿用地的文化服务和供给功能。研究结果为因地制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实现模式 机制分析
下载PDF
探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治疗冠心病组方遣药的指导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宇石 张明雪 史海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6,共3页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内经》,是在基于法象思维的藏象理论基础上,根据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通过药物的五味属性,结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顺应其生理特性为补,逆其生理特性为泻,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来调整五脏功能,使五脏顺应四时...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内经》,是在基于法象思维的藏象理论基础上,根据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通过药物的五味属性,结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顺应其生理特性为补,逆其生理特性为泻,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来调整五脏功能,使五脏顺应四时之气。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冠心病,临证之时,应从肝、心、脾、肺、肾入手,以“五脏苦欲补泻”为用药的指导原则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脏 苦欲补泻 用药特点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基于复方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增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20-124,I0002-I0004,共8页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丹蒌片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活性成份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临床试验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提供参考,为其治疗冠心病提供现代医学理论依据。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丹蒌片复方中药材有效成份和...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丹蒌片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活性成份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后续临床试验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提供参考,为其治疗冠心病提供现代医学理论依据。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丹蒌片复方中药材有效成份和药物潜在靶点,通过Drugbank和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冠心病疾病靶点,将筛选出的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取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的靶点集。通过String数据库对靶点集进行PPI分析,并筛选核心靶基因。基于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采用Auto Dock、Pymol软件对丹蒌片关键作用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和可视化处理。结果共筛选得到165个丹蒌片活性成份,344个药物靶点,获得冠心病疾病靶点947个,145个药物与疾病交集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8种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受体蛋白对接良好。该研究初步揭示了丹蒌片药物活性成份主要通过抑制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的表达,可以减少NF-κB的激活,抑制黏附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炎细胞因子等的表达和释放发挥冠心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蒌片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靶点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丹蒌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崇钗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99-203,共5页
丹蒌片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中成药,乃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所创制,主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通过对丹蒌片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运用丹蒌片提供参考,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以“... 丹蒌片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中成药,乃国医大师雷忠义先生所创制,主治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通过对丹蒌片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运用丹蒌片提供参考,在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以“丹蒌片”为中文检索词,查阅及梳理近10余年来的相关文献,通过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丹蒌片临床应用经验,从病因病机、方义解读、应用范围、临床体会等多方面对丹蒌片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次检索共收集到20余篇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文献,发现临床运用丹蒌片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心血管、呼吸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如今丹蒌片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日益深入,具备良好发展趋势,可为进一步发展丹蒌片的应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蒌片 痰瘀互结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从热(火)毒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12
作者 周宇石 李涵 张明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热(火)毒为阳邪,易致热象,腐蚀血肉,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升高、破溃的病理改变特点相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气候环境等因素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痰... 热(火)毒为阳邪,易致热象,腐蚀血肉,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升高、破溃的病理改变特点相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气候环境等因素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形成,蕴积体内,久郁不解,化热成毒,毒损心脉,发为本病。临证之时,应以清热解毒立法,兼顾其病理本质,应证组合疏肝、降火、化痰、利湿、祛瘀治法对胸痹热证进行辨治,常用方剂为景岳化肝煎、龙胆泻肝汤、栀子豉汤、小陷胸汤、甘露消毒丹、旋覆花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火)毒 冠心病 饮食不节 七情失调 肝郁气滞 痰瘀互结 清热解毒 疏肝降火 化痰祛瘀
下载PDF
基于“枢轴运动”理论探讨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病机及治疗思路
13
作者 李增 张明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5-208,共4页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是临床常见双心疾病,发病率较高,焦虑抑郁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可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冠心病反复发作又可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多形神共调,双心同治。基于清代名医黄元御“人体... 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是临床常见双心疾病,发病率较高,焦虑抑郁作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可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冠心病反复发作又可加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临床治疗此类疾病多形神共调,双心同治。基于清代名医黄元御“人体气水循环以中气为轴,脾胃为升降之枢”的“枢轴运动”理论体系,认为中气衰弱,枢轴不运为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发病的根本原因,从胃土不降,金水收藏失司,君相之火生炎所致阴虚、太阴不升,阳明不降所致气滞、水寒土湿,木郁下陷所致血瘀、土湿阳衰,水气不归正化所致痰饮等角度阐述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机制。临证之时以健运中土,行中气轮转之机,复脾胃清浊之位为主要制方思路,病于阴虚者,治以健运中土,敛金降逆以复其阴精之源;病于气滞者,治以斡旋中土,疏肝肃肺以畅气行之路;病于血瘀者,治以燥土暖水,升木达郁以除血瘀之弊;病于痰饮者,治以燥土泄湿,利气行郁以绝痰饮之根,以期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元御 枢轴运动 冠心病 焦虑抑郁
原文传递
温阳活血中药复方调控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张明雪 常艳鹏 曹洪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4-497,共4页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及寒冷刺激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皮下注射及寒冷刺激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对血小板内受体、信号转导的的影响。结果:温阳活血中药复方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血栓素B2(TXB2)含量、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分子数和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均明显下降,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增高(P<0.01,P<0.001)。电镜下模型组血小板腔泡内致密颗粒减少,易于变形,伸出伪足,温阳活血中药复方组血小板表面尚光滑,未见伸出伪足。结论:温阳活血中药复方具有抑制血小板受体的表达、信号转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阳虚血瘀证 温阳活血中药复方 血小板 受体 信号转导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actin、Cx43表达及GJIC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明雪 何伟 +1 位作者 顾平 车红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80-883,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结构及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病毒组、益气活血中药复方组心肌细胞肌动蛋白(actin)及连接蛋白(connexin4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柯萨奇病毒B组3型(Coxsackie virus 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结构及通讯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组、病毒组、益气活血中药复方组心肌细胞肌动蛋白(actin)及连接蛋白(connexin43,Cx43)表达;,并以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荧光漂白恢复率。结果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能上调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actin及Cx43表达,能显著改善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GJIC)功能。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具有对抗CVB3致心肌细胞骨架蛋白损伤,修复CVB3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道结构,改善CVB3攻击后心肌细胞GJIC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肌动蛋白 连接蛋白 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下载PDF
论“心阳虚”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1 位作者 吴东宁 张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082-2086,共5页
研制调查问卷,进行临床一线专家大样本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明确证候要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心阳虚的证候... 研制调查问卷,进行临床一线专家大样本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明确证候要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心阳虚的证候要素在各个阶段均持续存在,贯穿冠心病病变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阳虚 证候要素 冠心病发病
原文传递
温心胶囊对缺血性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2 位作者 姜楠 韩波 沈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97-698,共2页
目的:研究缺血性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与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pit)皮下注射及寒冷刺激的造模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观察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 目的:研究缺血性冠心病心阳虚证动物模型与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脑垂体后叶素(pit)皮下注射及寒冷刺激的造模方法,建立冠心病心阳虚证大鼠模型,观察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分子数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血小板聚集率等增高。结论:血小板功能及形态变化可以作为缺血性冠心病心阳虚证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心胶囊 缺血性冠心病 心阳虚证 大鼠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论“寒邪”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3 位作者 常艳鹏 吴东宁 王凤荣 车红花 《中医药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对全国六大地区临床第一线专家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统计学方法,归纳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寒、痰、气、瘀、虚等),其中"寒邪"这... 通过对全国六大地区临床第一线专家大样本的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证候特征及证候病机演变规律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统计学方法,归纳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寒、痰、气、瘀、虚等),其中"寒邪"这一证候要素贯穿冠心病病变的始终,说明"寒邪"在冠心病发病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邪 证候要素 冠心病发病
下载PDF
论伏邪在SARS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明雪 曹洪欣 +1 位作者 翁维良 谢雁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0-522,共3页
应用量表学的方法,制作调查问卷,并运用德尔菲法重新修订问卷结构和内容,进行一线专家大样本SARS中医证候及其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明确证候因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伏邪的证候因素在初期和极期... 应用量表学的方法,制作调查问卷,并运用德尔菲法重新修订问卷结构和内容,进行一线专家大样本SARS中医证候及其演变规律的问卷调查。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明确证候因素的判断标准,归纳出主要证素。其中伏邪的证候因素在初期和极期较高,进入恢复前期和恢复后期依次递减。说明"伏邪致病"作为本病的证候因素是有其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发病 证候因素 伏邪 量表学方法
下载PDF
基于聚类分析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明雪 李京 +1 位作者 李涵 易丹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43-1546,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发病各阶段的中医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方法:应用文献学、量表学等研究方法,运用三轮德尔菲法,研制专家调查问卷,并开发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临床研究问卷调查系统,进行全国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一线专家调查,共收集1504份合格问卷,将系统输出的数据文件构建冠心病常见合并病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4个阶段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0期包括肝郁气滞证、肝阳上亢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期包括气火失调证、肝肾阴虚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2期包括痰热扰心证、络虚阳升证;冠心病合并高血压3期包括土虚木亢证、肝阳化风证。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发病各阶段的总体趋势体现了疾病由轻至重,由简至繁的变化过程。运用聚类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证候类型及证候特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证候特征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