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模抗肿瘤光敏剂二氢卟吩e_6-偕氟尿嘧啶的合成和生物活性
1
作者 沈洁 黄飞 +1 位作者 张星杰 姚建忠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 文献报道氟尿嘧啶(5-Fu)与光敏剂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二氢卟吩e_6(化合物3)与5-Fu经酰腙键偶联的pH响应性、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研究其初步体外光动力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5-Fu与五硫化二... 目的 文献报道氟尿嘧啶(5-Fu)与光敏剂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二氢卟吩e_6(化合物3)与5-Fu经酰腙键偶联的pH响应性、光化疗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研究其初步体外光动力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5-Fu与五硫化二磷于吡啶中回流反应形成4-硫代-5-氟尿嘧啶,再和水合肼于甲醇中反应制得5-氟尿嘧啶-4-腙(化合物2);然后,将脱镁叶绿素a(化合物4)酸碱降解产物3经EDC·HCl催化缩合形成二氢卟吩e_6-131,152-酸酐中间体后,直接与2发生选择性酰化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1,并考察其体外pH响应性5-Fu释放及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光动力抗癌活性和作用机制。结果 化合物1在微酸(pH 5.0)环境中能有效释放5-Fu,24 h累积释放率可达60.3%;其在光照下对黑素瘤B16-F10和肝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73μmol/L和0.90μmol/L,均显著优于先导物3和上市药物他拉泊芬(talaporfin),且能显著提升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阻滞肿瘤细胞周期于S期。其结构经紫外、电喷雾质谱、氢谱和元素分析确证。结论 新型双模抗肿瘤光敏剂化合物1具有光动力抗癌活性强、治疗指数(暗毒/光毒比)高,且可在微酸(pH 5.0)环境响应性释放5-Fu等优点,从而实现“单分子”光化疗双重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光动力治疗 光敏剂 二氢卟吩e_6 5-氟尿嘧啶 抗肿瘤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2
作者 张星杰 刘景辉 +3 位作者 李立军 王智功 王林 苏顺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5,100,共6页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增强。在全生育期,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41.9%、470.1%、67.9%和65.7%,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15.0%、18.5%和57.3%,且此效应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表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星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7-99,共3页
针对教育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存在的弊端,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以及体育教学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作用,全面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发展
下载PDF
免耕与留茬对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7
4
作者 孙建 刘苗 +2 位作者 李立军 刘景辉 张星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08-5515,共8页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比传统耕翻分别提高了11%、41%、22%、15%、29%、27%、13%;在测定各个时期内,土壤各营养指标含量整体趋势为NHS>NL>T。(2)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在各测定时期均以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最高,传统耕翻最低。与传统耕翻相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9%、43%;测定各个时期,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C、N含量均以7月份含量最高、5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3)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高于传统耕翻,整个测定期内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4种酶平均活性,分别较传统耕翻增加了57%、82%、93%和25%;春季土壤酶活性开始增强,在7月份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碱性磷酸酶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土壤微生物量C、N及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留茬 土壤微生物量C 土壤微生物量N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免耕轮作对内蒙古地区农田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5
作者 郭晓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田露 张星杰 李立军 张向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04-1512,共9页
2005—201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NL)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与3种轮作模式(燕麦-大豆-玉米、大豆-玉米-燕麦和玉米-燕麦-大豆)对土壤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 2005—2011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进行了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NL)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与3种轮作模式(燕麦-大豆-玉米、大豆-玉米-燕麦和玉米-燕麦-大豆)对土壤贮水特性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免耕轮作处理中以免耕留茬覆盖结合燕麦-大豆-玉米轮作模式对土壤贮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大,增幅为常规耕作的35.66%~41.63%。不同免耕轮作模式均能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且作物产量高低与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第1个轮作周期后NHS、NLS、NH和NL分别较T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加43.77%、31.45%、26.74%和13.91%,作物产量增加29.68%、27.69%、18.05%和15.66%。第2个轮作周期内由于干旱比较严重,免耕方式结合燕麦-大豆-玉米模式效果较轮作第1个周期有所下降,但NHS、NLS、NH和NL仍分别较T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加29.83%、20.51%、6.18%和3.15%,作物产量增加17.52%、13.60%、4.33%和1.95%。因此,在土壤水分基本来源于自然降水的内蒙古旱作区,免耕轮作能够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尤其以免耕秸秆覆盖结合燕麦-大豆-玉米模式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轮作 土壤贮水量 产量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降雨量
下载PDF
免耕对旱作燕麦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郭晓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星杰 李立军 赵宝平 Surya N.Acharya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2,共8页
2005~2008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研究了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对旱坡地燕麦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2005~2008年,在内蒙古清水河县研究了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NH)、免耕留低茬覆盖(NLS)、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常规耕作(T)5种耕作方式对旱坡地燕麦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在不同年际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其中,NHS和NLS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和灌浆期,NH、NL和T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峰值出现在孕穗期和灌浆期,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峰值则出现在苗期和灌浆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处理的峰值均出现在灌浆期。不同年份间、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NHS>NLS>NH>NL>T。其中,免耕各处理的燕麦产量相对常规耕作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以2008年为例,NHS、NLS、NH、NL燕麦产量分别较T增加了22%、17%、11%、5%。综上所述,免耕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而且可有效地增加作物产量,尤其是NHS和NLS处理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燕麦 耕层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 产量
下载PDF
免耕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晓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星杰 李立军 陈勤 Surya N.ACHARYA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在位于黄河流域半干旱区清水河县,设置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水热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3 a的免耕+轮作后,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和... 在位于黄河流域半干旱区清水河县,设置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对免耕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水热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3 a的免耕+轮作后,土壤团粒结构,总孔隙度和水分含量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留茬覆盖处理尤为明显。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团聚体在0.25-0.5 mm之间含量最高;常规耕作与留茬不覆盖在0.1-0.25 mm之间达到最高值。说明,留茬覆盖有利于形成大粒径的团聚体颗粒,留茬不覆盖处理对于土壤微结构的形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总孔隙度在不同年际间均表现为留高茬覆盖〉留低茬覆盖〉留高茬〉留低茬〉常规耕作,可见,免耕不同轮作方式对土壤的改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免耕的前2 a,作物产量不稳定,甚至造成减产,第3年免耕增产效应有所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总孔隙度 水热变化 作物产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热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郭晓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张星杰 张向前 李立军 苏顺和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5,70,共6页
为了研究各免耕处理下土壤的水热变化,2005~2008年在黄河流域清水河县对玉米进行了5种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温度在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①三年间在0~10 cm土... 为了研究各免耕处理下土壤的水热变化,2005~2008年在黄河流域清水河县对玉米进行了5种不同耕作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温度在5种不同耕作方式下均达到了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①三年间在0~10 cm土层,整个生育期内留高茬覆盖、留低茬覆盖、留高茬、留低茬处理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较常规耕作增加了29.92%、26.23%、17.30%、13.95%。在0~40 cm土层,留茬覆盖处理能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率。在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值。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受季节影响,随秸秆覆盖和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②土壤温度在5 cm土层变化幅度最大,留茬覆盖能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使土壤温度日变化平缓,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减小。③不同耕作方式形成的土壤微环境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其中留茬覆盖处理效果最佳,由于水热状况良好,留茬覆盖下作物产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产量
下载PDF
施肥对不同肥力春玉米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海超 刘景辉 +1 位作者 赵宝平 张星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6-1291,共6页
选取辽河灌区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Zea mays ssp. 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不同层次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含量,研究施肥对不同肥力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DOM、DOC、DON、... 选取辽河灌区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Zea mays ssp. 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了不同层次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含量,研究施肥对不同肥力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DOM、DOC、DON、DOP)的影响,分析土壤DOM及其组分的土壤肥力效应。结果表明,施肥使高(产量12.75±0.75 t·hm^-2)、中(产量10.50±0.75 t·hm^-2)、低(产量8.25±0.75 t·hm^-2)产田土壤DOM的∑Fex/em分别增加了2.84%、3.56%和-1.52%,平均增加了1.08%,土壤w(DOC)分别增加了20.43%、16.43%和-29.11%,平均增加了9.36%,土壤w(DOP)分别增加了-22.87%、10.30%和4.15%,平均增加了-3.39%,土壤 w(DON)分别增加了-20.63%、6.97%和-8.41%,平均增加了-7.54%。施肥显著增加中产田土壤中w(DOM),中产田底层(20-40 cm)和高产田表层(0-10 cm)、中层(10-20 cm)土壤w(DOC),中产田中层和低产田表层土壤w(DOP),中产田中层土壤w(DON)。施肥增加了低产田土壤FI值(荧光指数),降低了高产田土壤FI值,施肥增加了高产田土壤HIX(腐殖化指数),降低了中低产田土壤HIX。施肥显著增加中产田土壤DOM组分含量,降低高、低产田土壤DOM组分含量。施肥主要增加10-20 cm土壤DOM组分含量,耗损20-0 cm土壤DOM组分。施肥促进高产田土壤DOM陆源化,低产田土壤DOM生物源化,施肥使中低产田土壤DOM腐殖化程度降低。施肥不仅是土壤DOM的重要来源,同时通过影响微生物及作物根系活力促进土壤DOM的耗损,因农田土壤质地的差异,施肥对土壤DOM的影响不同。DOM荧光强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具有土壤肥力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 溶解性有机质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施肥对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海超 刘景辉 +2 位作者 张星杰 李立军 张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5,共8页
选取辽河灌区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Zea mays ssp.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组分(TOC、ASOC、LFOC、DOC和MBC)的影响,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连续种植春玉... 选取辽河灌区不同肥力水平春玉米(Zea mays ssp.mays L.)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3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组分(TOC、ASOC、LFOC、DOC和MBC)的影响,分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连续种植春玉米能够显著增加低产田土壤w(TOC),增加各产田土壤w(ASOC)和w(MBC),降低各产田土壤w(LFOC),土壤w(DOC)变化较小。施肥使土壤w(TOC)增加了-13.41%~7.54%,平均增加了0.16%;使高产田表层(0-10 cm)土壤w(TOC)显著增加,低产田犁底层(20-40 cm)土壤w(T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ASOC)增加了-13.98%~72.22%,平均增加了15.82%;使低产田犁底层和高产田耕层(10-20 cm)土壤w(ASOC)显著增加,中产田耕层土壤w(AS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LFOC)增加了-42.60%~168.57%,平均增加了48.83%;使中产田表层和犁底层、高产田表层和耕层土壤w(LFOC)显著增加,高产田犁底层土壤w(LF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DOC)增加了-42.74%~51.29%,平均增加了9.36%;使中产田耕层和犁底层、高产田表层和耕层土壤w(DOC)显著增加,低产田耕层土壤w(DOC)显著降低。施肥使土壤w(MBC)增加了-1.16%~19.97%,平均增加了9.32%,除中产田耕层土壤之外其他土层土壤w(MBC)均有所增加。施肥主要提高土壤ASOC和LFOC含量,促进土壤DOC的变化。施肥显著增加低产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促进中产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增加高产田土壤有机碳耗损。施肥主要增加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耗损犁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调解耕层(10-20 cm)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施肥对微生物可利用性及结构不同的活性有机碳组分影响不同;高、中、低产田因其土壤理化性状及有机碳本底值不同,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施肥总体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同时通过改变微生物及玉米根系活力影响活性有机碳含量及组分。土壤中有机碳组分与产量的回归方程为(产量)=-4 665.61-0.008×w(SOC)-0.421×w(ASOC)-0.777×w(LFOC)+5.370×w(DOC)+33.408×w(MBC)。ASOC和MBC具有土壤肥力指示作用,施肥主要通过调控土壤ASOC提高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 有机碳 产量 玉米
下载PDF
春玉米种植密度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海超 刘景辉 张星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51-1056,共6页
通过西辽河灌区连续3 a的田间试验,研究春玉米不同种植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2)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质量分数及空间分布特征,阐明了春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低密度均增加土壤0... 通过西辽河灌区连续3 a的田间试验,研究春玉米不同种植密度(60 000、75 000和90 000株·hm-2)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的质量分数及空间分布特征,阐明了春玉米种植密度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高、低密度均增加土壤0~4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中密度下促进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增加,轻组有机碳减少。玉米生长主要促进10~20 cm土层有机碳的耗损,高密度下促进犁底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及其活性,使其轻组有机碳减少,微生物生物量碳增加。低密度下主要增加表层(0~10 cm)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种植密度通过影响根系群体生物量及其分布,调节土壤微生物活性、残落物碳输入影响土壤有机碳组分。适当的增加春玉米种植密度有利于春玉米农田高产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土壤 有机碳
下载PDF
旱作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土壤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智功 李立军 +1 位作者 刘景辉 张星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2,共4页
本文针对内蒙古旱作农田水蚀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燕麦大田种植下,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留高茬覆盖以及留高茬处理的土壤酶... 本文针对内蒙古旱作农田水蚀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燕麦大田种植下,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留高茬覆盖以及留高茬处理的土壤酶活性要明显高于常规耕作,留低茬覆盖的土壤酶活性也高于常规耕作,其原因是连续的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留低茬与常规耕作酶活性的差异不很显著;土壤酶活性与产量之间存在极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留茬 覆盖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NH3基因转化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薇 张星杰 +2 位作者 Mawsheng Chem Pam Ronald 樊明寿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3-147,共5页
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是水杨酸(salicilic acid,SA)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quired resistance,SAR)的关键调控因子,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拟南芥NPR1和水稻NH1/OsNPR1(NPR1homologue 1)(NPR1的同... 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是水杨酸(salicilic acid,SA)介导的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quired resistance,SAR)的关键调控因子,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拟南芥NPR1和水稻NH1/OsNPR1(NPR1homologue 1)(NPR1的同源物)可增强抗病性。水稻基因组中还有4个NPR1旁系同源物(paralog)。为了研究水稻NPR1旁系同源物3,NH3(NPR1 homologue 3),本文利用其自身启动子驱动NH3基因的表达,构建载体将其转入水稻,获得了10个T0代转基因植株。PCR检测证明NH3基因已成功转入水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基因 NPR1 转化 水稻
下载PDF
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45
14
作者 段兴华 张星杰 侯再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理性情绪疗法 (RET)是欧美盛行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 。
关键词 理性情绪疗法(RET) 合理认知模式
下载PDF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励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祥龙 张星杰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125-126,188,共3页
运动动机是大学生体育学习的基本动力因素之一。以此从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等视角出发,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励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 大学生 运动动机 兴趣
下载PDF
区域文化视野下休闲体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聂秀娟 贾磊 张星杰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7-29,共3页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体育备受关注,且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区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休闲体育的独特性、地域性、多功能性、依赖性、时代性等特征,并通过研究提出休闲体育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对区域文化视野下休闲... 伴随休闲时代的来临,休闲体育备受关注,且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区域文化的角度阐述了休闲体育的独特性、地域性、多功能性、依赖性、时代性等特征,并通过研究提出休闲体育与区域文化的互动,对区域文化视野下休闲体育的开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区域文化 休闲体育
下载PDF
黄山市徽州非遗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孝义 孙国君 +1 位作者 梁聘婷 张星杰 《蚌埠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165-168,共4页
以黄山市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黄山市非遗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主要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稳定,主要来自于安徽省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通过口碑相传和... 以黄山市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以黄山市非遗消费者的问卷调查为基础,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主要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较稳定,主要来自于安徽省内,以中青年人群为主;通过口碑相传和电视媒体是传播主要方式,消费动机划分为休闲文化、经济体验、求知审美型三种类型;加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放松休闲价值,加强徽州非遗产品的深度设计。了解非遗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对于旅游开发和营销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的体育彩票销量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庆庆 李谋涛 张星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5-109,共5页
体育彩票销量的预测对彩票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2006-2017年我国体育彩票销量作为原始数据,把MATLAB程序用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我国体育彩票销量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彩票销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 体育彩票销量的预测对彩票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2006-2017年我国体育彩票销量作为原始数据,把MATLAB程序用于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我国体育彩票销量进行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彩票销量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较小,后验差比值、小误差概率均为一级,说明预测精度比较可靠,拟合度高。通过该模型预测出2018-2020年我国体育彩票的销量呈逐年稳固上升趋势,该模型对体育彩票销量的预测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 GM(1 1) 灰色预测 体育彩票销量
下载PDF
安徽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祥龙 杨中民 张星杰 《黄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对安徽体育产业进行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谋划研究,能进一步促进安徽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对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有优势和现有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依据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 对安徽体育产业进行全局性和战略性的谋划研究,能进一步促进安徽体育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对安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有优势和现有问题进行了剖析,结合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依据安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了安徽体育产业中长期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体育产业 中长期 规划
下载PDF
弗兰克尔意义疗法在大学学习辅导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兴华 张星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76-78,共3页
弗兰克尔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之后创造了第三种心理学治疗学派。他主张人的生命是有意义的 ,并提出了意义疗法。本文借鉴其主要观点 ,应用于大学学习辅导 ,提出学习辅导要帮助学生树立有意义的学习观 。
关键词 弗兰克尔 生命意义学说 有意义的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