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吸附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丁霞 张寅 +6 位作者 黄琪 龚勇 刘婧 王冬雪 周衡 张星虎 周亦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5-39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治疗5次,比较治疗前后的扩展残疾评分量表(expa...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NMOSD)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的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免疫吸附治疗5次,比较治疗前后的扩展残疾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视力分层、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抗体水平、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免疫吸附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的EDSS评分〔4.0(3.0,6.0)比4.5(3.0,6.5),t=2.640,P=0.008〕、AQP4抗体水平〔(16.27±22.40)u/mL比(45.24±32.97)u/mL,t=4.011,P=0.002〕均显著降低。10例患者共15只眼出现视神经炎,治疗后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视力分层4.0(3.0,5.0)比5.0(3.0,7.0),t=2.872,P=0.007〕。免疫吸附治疗后较治疗前补体C3水平〔(0.53±0.20)g/L比(1.02±0.22)g/L,t=6.588,P=0.001〕、补体C4水平〔(0.12±0.34)g/L比(0.20±0.06)g/L,t=5.597,P=0.001〕均显著下降。15例患者中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4例患者在免疫吸附治疗3次后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经输注纤维蛋白原1 g 1次后改善;1例患者首次治疗中曾发生一过性低血压,补液治疗后缓解;无重度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免疫吸附治疗可有效改善NMOSD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及视力,降低AQP4抗体水平。免疫吸附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水通道蛋白4抗体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脉络丛体积变化
2
作者 曹观美 卓芝政 +3 位作者 田德财 要雅君 张星虎 段云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探讨脉络丛(ChP)体积在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MS患者(MS组)、11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130例健康志愿者(HC组)的三维结构像。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分割侧脑室脉络丛,比... 目的探讨脉络丛(ChP)体积在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0例MS患者(MS组)、11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130例健康志愿者(HC组)的三维结构像。应用深度学习算法自动分割侧脑室脉络丛,比较三组之间的ChP体积差异。进一步研究脉络丛体积与脑白质高信号体积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S组和NMOSD组患者的标准化ChP体积较HC组显著增大,MS的ChP体积比NMOSD患者显著增大。两组患者标准化ChP体积均与脑白质高信号的体积明显相关,与临床残疾状态量表(EDSS)相关。MS患者增大的ChP体积与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评分相关,NMOSD患者增大的ChP体积与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评分相关。结论MS和NMOSD均显示为侧脑室的ChP体积增大,而两种疾病脉络丛增大的程度不同,MS更为显著。ChP体积与临床躯体残疾及认知损害相关,有望作为评估神经炎性疾病的潜在MRI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脉络丛体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斯的明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星虎 许贤豪 +6 位作者 刘广志 冯颖 国红 张华 文诗广 蒋云 王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197-203,共7页
目的 新斯的明试验是诊断重症肌无力 (MG)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目前对试验结果的判定缺乏量化标准 ,本研究旨在确立此试验的准确评定方法。方法  54例确诊MG患者及 6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给予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1 5mg及阿托品 1 0mg肌... 目的 新斯的明试验是诊断重症肌无力 (MG)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目前对试验结果的判定缺乏量化标准 ,本研究旨在确立此试验的准确评定方法。方法  54例确诊MG患者及 6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给予甲基硫酸新斯的明 1 5mg及阿托品 1 0mg肌肉注射。儿童剂量酌减。各项指标在新斯的明注射前及注射后每10min测定 1次 ,注射后每 10min记录 1次该时与注射前数据的差值。试验结束后 ,每项求出注射后 6次记录值的均值 ,取均值小数点后 1位数作为该项的阳性界值。各项指标中只要有 1项阳性就定为新斯的明试验阳性。结果 该方法重复性好 ,经Kappa检验 ,K值均在 0 60以上 ;采用本判定标准 ,MG患者的敏感性为90 7% ,6例非MG患者无 1例阳性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本研究确立的新斯的明判定标准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客观、精确、可靠、稳定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新斯的明试验 判定标准 治疗
下载PDF
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的建立和信度检验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星虎 于海华 +2 位作者 王伊龙 艾青 王拥军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53-155,159,共4页
目的 为判定病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量化的客观指标。方法 根据理论与实践经验,确定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量表.共13个项目.其中包括7个症状体征项目和6个辅助检查项目.每项为0~3分.总分为39分。采用此... 目的 为判定病情及药物疗效观察提供量化的客观指标。方法 根据理论与实践经验,确定能够反映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分量表.共13个项目.其中包括7个症状体征项目和6个辅助检查项目.每项为0~3分.总分为39分。采用此评分法由2名医生分别对20例中枢神经感染患者进行测评以检验其信度。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2次评价.了解量表对病情变化的反映程度。结果 通过对20例患者的评价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r=0.9207,评定者间信度系数r=0.9490,重测信度系数为r=0.9770)。结论 CNS感染严重程度评分量表具有较高信度。是一种较理想的CNS感染严重程度的评定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严重程度量表 信度
下载PDF
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脑囊虫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星虎 裘明德 赵海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脑囊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ELISA测定 2 82例初次 CT平扫疑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囊虫抗体。所有病例均经强化 CT及 (或 ) MR、CSF分析、外科手术及实验性抗囊虫治疗作进一步诊断。其中 2 7...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诊断脑囊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ELISA测定 2 82例初次 CT平扫疑为脑囊虫病患者的血清囊虫抗体。所有病例均经强化 CT及 (或 ) MR、CSF分析、外科手术及实验性抗囊虫治疗作进一步诊断。其中 2 7例同时测定 CSF抗体。确诊为脑囊虫病者于服用阿苯达唑 1疗程后 ,或手术后 1个月复查血清抗体。结果 :2 82例中 ,确诊为脑囊虫病者 89例 ( 31.6% )。血清 EL ISA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 89.1%及 69.7%。CSF- EL ISA的特异性为所测的 8例均为阴性 ,敏感性为 4 0 %。抗囊虫治疗后血清 EL ISA阳性 12例 ,手术后阳性 1例。囊虫的不同发育时期、部位及其数量可影响血清 EL ISA的阳性率及强度。CSF细胞学变化与CSF- ELISA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等级相关检验 ,r=0 .72 4 ,P<0 .0 1)。结论 :血清 EL ISA是脑囊虫病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补充手段。在囊虫病流行区 ,该法可作为筛选工具。CT/ MR结合 ELISA可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试验性药物治疗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ELISA 抗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星虎 许贤豪 +6 位作者 王红 国红 张华 殷剑 冯颖 刘广志 李宝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 了解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对糖皮质激素 (GC)敏感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关系。方法 观察 10例MG患者及 10名健康对照。采用 3H 地塞米松 ( 3H DEX)放射配体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GR。分别用植物血凝素 (PHA)、髓鞘碱... 目的 了解重症肌无力 (MG)患者对糖皮质激素 (GC)敏感性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的关系。方法 观察 10例MG患者及 10名健康对照。采用 3H 地塞米松 ( 3H DEX)放射配体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GR。分别用植物血凝素 (PHA)、髓鞘碱性蛋白 (MBP)、乙酰胆碱受体 (AChR)刺激PBMC ,3H TdR掺入法检测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地塞米松 (DEX)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 正常对照及MG患者PBMC对PHA及MBP刺激的增殖反应差别不显著 (P >0 0 5)。而MG患者PBMC对AChR的反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 (P <0 0 1)。DEX对MG患者PBMC特异性增殖反应的抑制率为 4 2 14% ,而对正常对照PBMC的增殖反应的抑制率为 2 1 62 % ,两组间有很显著区别 (P <0 0 1)。GR数与DEX抑制率间有很良好的相关关系 (r =0 94 3,P <0 0 1)。结论 MGPBMCGR数与体外DEX对PBMC特异性增殖反应的抑制效应有良好的一致性。DEX对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性可作为了解MG患者对GC敏感性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糖皮质激素受体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糖皮质激素敏感性
下载PDF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误诊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星虎 黄秋杰 马惠姿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误诊 ADEM 免疫反应 疫苗
原文传递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误诊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星虎 黄秋杰 马惠姿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47-548,共2页
关键词 误诊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DEM 非特异性感染 北京天坛医院 延误治疗 脱髓鞘疾病 多样性
下载PDF
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星虎 刘凤芹 赵志刚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冰片组和脑膜炎组。经枕大池注入肺炎球菌悬液建立脑膜炎模型,以冰片作为开放BCB的制剂。以连续静脉注射丙戊... 目的探讨冰片开放血-脑脊液屏障(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冰片组和脑膜炎组。经枕大池注入肺炎球菌悬液建立脑膜炎模型,以冰片作为开放BCB的制剂。以连续静脉注射丙戊酸钠后不同时间点的脑脊液中丙戊酸钠浓度变化作为判断BCB通透性的指标;硝酸镧示踪法观察脑组织表现作为BCB通透性的形态指标。给予脑膜炎动物头孢吡肟或冰片+头孢吡肟治疗,记录动物存亡情况;取脑脊液(CSF)进行细胞计数及生化检查,取脑组织作常规病理染色,以观察冰片开放BCB对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的影响。结果给药后对照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基本保持稳定,冰片组CSF中丙戊酸钠浓度于给药后0.5h时即高于对照组并逐渐上升,至6h时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14h时浓度仍高于对照组。脑组织超微结构显示,对照组无硝酸镧颗粒通过BCB,脑膜炎组硝酸镧颗粒分布于毛细血管基底膜外,冰片组弥漫性分布于神经细胞间隙和轴突周围。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后,脑膜炎+冰片组动物存活率(9/12,75%)明显高于脑膜炎组(6/18,66.7%)(P<0.05),但两组间CSF细胞数及蛋白、葡萄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皮层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膜炎组可见脑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渗出和软化坏死灶,血管“套袖”现象明显,而脑膜炎+冰片组脑组织内炎症细胞渗出较少,无血管“套袖”现象,无明显坏死软化灶。结论冰片确实能明显增加BCB的通透性并具有可逆性特点,抗生素联合冰片能改善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效果,为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血-脑脊液屏障 实验性细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星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病因未阐明,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反应有关。临床表现的显著特点为时间多发性(多次发作)和空间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头部或脊髓MRI、脑脊液免疫学、诱发电位等。最...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目前病因未阐明,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性反应有关。临床表现的显著特点为时间多发性(多次发作)和空间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头部或脊髓MRI、脑脊液免疫学、诱发电位等。最新的诊断标准为2010年McDonald标准。目前认为,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在临床、病理、影像等方面不同,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缺乏特异性生物学诊断指标,其诊断仍然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诊断 诊断 鉴别 综述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眼外肌交替受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星虎 许贤豪 +3 位作者 刘广志 冯颖 张华 国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受累肌群选择性及分析其可能机制。材料及结果322例MG患者出现18例眼外肌交替受累,占5.6%。眼外肌交替受累多发生于疾病早期,与患者年龄、性别及Oserman型别无明显关系。结论眼外肌... 目的观察重症肌无力(MG)患者受累肌群选择性及分析其可能机制。材料及结果322例MG患者出现18例眼外肌交替受累,占5.6%。眼外肌交替受累多发生于疾病早期,与患者年龄、性别及Oserman型别无明显关系。结论眼外肌交替受累在临床上并不少见,MG肌群选择性可能与肌群AChR抗原及其抗体异质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眼外肌 交替受累 肌群选择性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星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炎性脱髓鞘疾病 临床分型 临床分期
下载PDF
浅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教与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星虎 王拥军 《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5期18-19,共2页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 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硕士研究生较本科生培养更加注重独立临床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医学专业人才形成的关键阶段。为了适应医学飞速发展的形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加速医学研究生成长,首都医科大学探索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实施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培养并轨制度。新的培养模式将使研究生及研究生导师面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基于这种新培养模式的转变,作者提出了包括招生遴选、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多样化、研究生学习方式转变等7方面的教与学的建议,期望对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 培养 医学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学诊断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星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390-391,共2页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系指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脑和脊髓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的炎性或非炎性疾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痫样发作、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系指由生物病原体引起的脑和脊髓的实质、被膜及血管的炎性或非炎性疾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痫样发作、精神症状、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膜刺激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体 诊断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星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其显著特点为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次发作)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晚期病情进展较快,是致残率较高的疾...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好发于20--40岁,女性多见,其显著特点为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次发作)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多个病变部位),呈慢性发作性病程,晚期病情进展较快,是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诊断
下载PDF
客观认识水通道蛋白4抗体及其他胶质细胞抗体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星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85-87,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在临床、影像等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尽管AQP4抗体被认为是NMOSD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检测出此抗体。...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是在临床、影像等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的一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尽管AQP4抗体被认为是NMOSD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检测出此抗体。研究发现,在一些AQP4抗体阴性患者体内可检测到抗体如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eein,MOG)抗体等胶质细胞抗体,其致病性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P4抗体 胶质细胞 抗体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
下载PDF
冰片对脑膜炎患者血-脑脊液屏障影响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星虎 艾青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7-37,42,共2页
关键词 脑膜炎 冰片 血-脑脊液屏障 通透性
下载PDF
脊髓脱髓鞘病15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星虎 房亚兰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脱髓鞘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治疗后变化。方法 收集 1 5例 (男 4例、女 1 1例 )脊髓脱髓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 ,1 2例临床症状改善且脊髓病灶缩小 ,3例临床症状改善... 目的 探讨脊髓脱髓鞘病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治疗后变化。方法 收集 1 5例 (男 4例、女 1 1例 )脊髓脱髓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 ,1 2例临床症状改善且脊髓病灶缩小 ,3例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但病灶较前缩小。结论 脊髓脱髓鞘病有如下特征 :(1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 )脊髓 MRI显示病灶呈多中心性 ,脊髓中央管扩张不明显 ,病灶呈斑片状强化或不强化 ;(3 )临床症状较重 ,但病灶相对较小 ;(4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 (+) ;(5 )激素治疗效果明显 ;(6)头颅 MRI检查发现脑室旁或脑干病灶 ;(7)既往曾有视神经炎或脊髓炎史。对可疑的脊髓炎性脱髓鞘病患者 ,应隔 3~ 6个月复查脊髓 MRI,注意病灶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病 脊髓 磁共振 激素治疗
下载PDF
炎性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星虎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6期408-412,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全身性、弥漫性的血管壁疾病,主要是动脉管壁内胆固醇酯大量堆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和狭窄,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目前认为AS是一种炎性反应过程[1].……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炎症趋化因子
下载PDF
关于当代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一些思考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星虎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3期461-461,481,共2页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医学发展的特点是发展迅速、信息来源更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考研人员猛增、毕业门槛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生应该具备:快速获取知识的...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医学发展的特点是发展迅速、信息来源更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考研人员猛增、毕业门槛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生应该具备:快速获取知识的能力、熟练的英语阅读及书写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基本的临床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应放在创新能力培养、基本技能培养、学术交流能力上。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应加速学科建设,构建科研团队,申报大型科研课题。文章还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生 培养 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