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研究
1
作者 张春妹 张掌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建构主义和知识学习三阶段论理论,采用问题提出教学法,结合问题哲学思想,创新性提出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分为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进程,分别进行学生自学、师生合学、师生研学。针对知...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建构主义和知识学习三阶段论理论,采用问题提出教学法,结合问题哲学思想,创新性提出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分为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进程,分别进行学生自学、师生合学、师生研学。针对知识学习三阶段的不同学习目标,在三个阶段组织不同师生互动和学习活动,运用不同类型的问题发挥兴趣驱动作用、知识组织作用、情境迁移作用,达到建构知识、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三段式问题教学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
下载PDF
党史学习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研究
2
作者 张春妹 邱琳 王明磊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5-147,共3页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坚定的理想信念能有效指引大学生更好前进。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夯牢理想根基;利用时间节点,提升...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坚定的理想信念能有效指引大学生更好前进。党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夯牢理想根基;利用时间节点,提升理想认同;坚持知行合一,践行理想初心等不同形式,将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从不同程度上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属于青年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理想信念 价值意蕴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春妹 邹泓 向小平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88-591,共4页
目的:考察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其性别和年级特点。方法:采用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和小五人格问卷,对北京和西安4所中学14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在人格各维度上都具有显著差异,高自尊的学生更外向... 目的:考察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及其性别和年级特点。方法:采用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和小五人格问卷,对北京和西安4所中学143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自尊水平的中学生在人格各维度上都具有显著差异,高自尊的学生更外向、宜人、谨慎、情绪更稳定、对经验更开放(F分别为59.104、39.826、185.799、33.913、127.999,P<0.01)。情绪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与自尊的相关都比较高(r分别为-0.534、0.424、0.335),宜人性和谨慎性与自尊有较弱的正相关(r分别为0.245、0.217,P<0.01)。男女中学生、中学各年级学生的自尊都主要受到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的影响(β的范围分别为-0.418--0.509、0.244-0.339,P<0.01),但是在影响中学生自尊的其他人格特点上男女生之间和不同年级之间稍有不同。结论:高自尊的中学生一般具有情绪稳定、经验开放、外向和谨慎尽责的人格特点;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具有性别和年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横断面调查 人格特质 中学生
下载PDF
小学儿童尊重行为与人格、班级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春妹 邹泓 侯珂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2,共7页
以356名北京市两所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小学儿童尊重行为问卷、国内修订的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和班级环境问卷,考察小学儿童尊重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和班级环境对尊重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总... 以356名北京市两所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小学儿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小学儿童尊重行为问卷、国内修订的学生人格五因素问卷和班级环境问卷,考察小学儿童尊重行为的特点,并探讨人格和班级环境对尊重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总体尊重行为和其中的理解欣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城郊差异;(2)尊重行为与人格各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与班级环境中除了竞争气氛之外的其他四个维度都有显著相关;(3)人格的宜人性、谨慎性、情绪性和开放性以及班级环境中的同学关系能够显著预测尊重行为,人格和班级环境的不同维度对于尊重行为不同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力;(4)小学儿童的班级环境可以归为三种类型:积极型、一般型和问题型,不同类型的班级环境在尊重行为上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尊重行为 人格 班级环境
下载PDF
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发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春妹 周宗奎 Yeh Hsueh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7-341,共5页
以开放式尊重观念问卷对小学三到六年级儿童进行集体施测研究儿童的尊重观念,结果发现:(1 )小学儿童认为尊重就是有礼貌,尊重对象的特征和尊重原因都是要求对方品质好或学习好。尊重的对象既有长辈又有同辈,提到尊重同辈的显著多于只尊... 以开放式尊重观念问卷对小学三到六年级儿童进行集体施测研究儿童的尊重观念,结果发现:(1 )小学儿童认为尊重就是有礼貌,尊重对象的特征和尊重原因都是要求对方品质好或学习好。尊重的对象既有长辈又有同辈,提到尊重同辈的显著多于只尊重长辈的。不同的人际背景下,儿童的尊重观念不一致。(2 )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具有显著的发展特征,表现出从单向尊重到双向尊重的发展趋势。不同人际关系下的尊重观念的发展特征不同,对父母和老师的尊重主要为单向尊重,对朋友的尊重主要为双向尊重。(3)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儿童 尊重 发展特征 发展趋势 人际关系 性别差异 六年级 开放式 不一致 对象 双向 单向
下载PDF
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张春妹 邹泓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1-248,共8页
简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然后按照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分类综述了近10年来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 简要介绍了有关青少年犯罪的人格理论,然后按照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的人格测量工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加利福尼亚人格问卷,以及大五人格问卷分类综述了近10年来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近五年的研究主要采用大五人格结构,将变量中心法和个体中心法相结合,以及将人格和环境因素相结合来研究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作用。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在人格测量和研究设计上予以改进,深入揭示人格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人格 犯罪
下载PDF
流动儿童的双重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春妹 朱文闻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93-109,173,共18页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03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在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文化适应较农村文化适应好。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403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家庭功能在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文化适应中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文化适应较农村文化适应好。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城市文化适应对自尊、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农村文化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预测关系中,家庭功能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家庭功能 文化适应 心理适应
下载PDF
“努力”VS“摆烂”:正视自我妨碍心理负担
8
作者 修风翊 张春妹 《教育家》 2023年第8期8-9,共2页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摆烂模式”席卷欧美社交网络,成为牛津词典2022年度热词,人们试图通过自我放纵、懒惰等表达不满,来对抗社交媒体中展示的苛刻的完美主义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躺平”“摆烂”等词也在国内频频出现:随着社...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摆烂模式”席卷欧美社交网络,成为牛津词典2022年度热词,人们试图通过自我放纵、懒惰等表达不满,来对抗社交媒体中展示的苛刻的完美主义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躺平”“摆烂”等词也在国内频频出现: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业和工作压力激增,理论上人们似乎该更加努力奋斗来保持自己学习或工作的竞争力,但是,不少人却在行动上主动放弃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 心理负担 审美标准 完美主义 竞争力 正视自我 年度热词
下载PDF
自杀成因的心理学理论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妹 夏梦雅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63-167,共5页
自杀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行为者自发的、有意识蓄意进行的可能导致致命结果的杀死自己的行为。广义的自杀包括自杀意念、自杀意图和致命自杀行为,统称为"自杀相关行为"。国内外已有的自杀成因理论分三种:(1)从不同理... 自杀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行为者自发的、有意识蓄意进行的可能导致致命结果的杀死自己的行为。广义的自杀包括自杀意念、自杀意图和致命自杀行为,统称为"自杀相关行为"。国内外已有的自杀成因理论分三种:(1)从不同理论流派出发对自杀的心理原因进行解释的经典心理学理论;(2)基于实证研究对自杀危险因素进行梳理的过程理论;(3)最近提出的自杀的人际关系理论,兼具理论的解释性和实证的可预测性,对自杀相关行为的逐步产生过程具有较全面的解释,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成因 心理学理论
下载PDF
学校人际关系与流动儿童的自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春妹 武敬 朱文闻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9年第1期38-55,M0003,M0004,共20页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而流动儿童的自尊比较脆弱。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心理弹性动态发展和环境-人互动的角度探讨学校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自尊的影响,并分析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从而为保护和提升流动儿童自尊... 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而流动儿童的自尊比较脆弱。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从心理弹性动态发展和环境-人互动的角度探讨学校人际关系、个体心理弹性对流动儿童自尊的影响,并分析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从而为保护和提升流动儿童自尊提供思路。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三所小学四、五年级2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工具包括基本信息问卷、师生关系问卷、友谊质量问卷、心理弹性问卷、自尊量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较差,友谊质量较好,心理弹性较好,性别在师生关系上的主效应显著,男生显著优于女生;(2)友谊质量显著预测自尊;(3)心理弹性的外在保护因素在师生关系和自尊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也在友谊质量和自尊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学校人际关系 心理弹性 自尊
下载PDF
现代城乡文化变迁中的心理适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春妹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城乡文化差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分别成为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和内化的观念,生产方式则是差异的根本。随着农... 城乡文化差异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中特有的社会现象。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分别成为乡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的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和内化的观念,生产方式则是差异的根本。随着农村人大量迁入城市,人们面临着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变迁,城市中的农村人和城市人都存在着双重文化适应问题,对原有文化和新文化都具有学习的过程。这种双重文化适应程度对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心理适应具有不同的影响,对农村人而言"双重性"更为明显;双重文化适应的内容对心理适应的不同方面影响不均衡;而这种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都受到经济和教育的影响,当城乡经济差异发生变化,教育观念发生改变,心理适应问题可能也就不再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文化变迁 心理适应 双重文化适应
下载PDF
流动儿童城乡文化适应对物质主义的影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来自武汉市的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妹 全湘 孙晓铜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1年第1期116-143,271,共29页
本研究以武汉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流动儿童的物质主义水平,探讨城乡文化双重适应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存在着中等偏低的物质主义价值倾向,六年级高于五年... 本研究以武汉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流动儿童的物质主义水平,探讨城乡文化双重适应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存在着中等偏低的物质主义价值倾向,六年级高于五年级;(2)在控制年级、性别的作用后,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与物质主义显著正相关;在城市文化适应较低时,农村文化适应对物质主义有抑制作用;(3)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与安全感无关,但其中的内隐观念维度会降低安全感进而提升物质主义;(4)在城市文化适应较低时,农村文化适应会通过降低安全感而显著促进物质主义倾向,体现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验证了物质主义的城市环境接触说和不安全感假说两种作用机制,而且不安全感一方面直接来自城市文化观念,另一方面来自原有的农村文化与主流的城市文化的文化冲突,从而拓展了物质主义形成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城市文化适应 农村文化适应 物质主义 安全感
下载PDF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妹 周权 殷冉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0年第2期45-61,237,238,共19页
高校科研团队是生产知识的主力,青年群体已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主体部分。针对青年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探寻如何激发团队整体的活力以及促进成员个体的发展。本研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层面考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 高校科研团队是生产知识的主力,青年群体已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主体部分。针对青年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探寻如何激发团队整体的活力以及促进成员个体的发展。本研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层面考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团队创造力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均与团队创造力正相关,但集体主义与团队创造力的相关更高;(2)隐性知识共享与集体主义、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与个人主义显著负相关;(3)隐性知识共享部分中介了集体主义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本研究对提高团队创造力、促进团队合作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隐性知识共享 团队创造力
下载PDF
喜爱看韩剧提高了女大学生择偶标准?
14
作者 张春妹 张彤 彭轶夫 《心理学进展》 2018年第9期1306-1313,共8页
为了揭示看韩剧是否以及为何会提高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研究考察自感配偶价值在韩剧投入程度和择偶标准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女大学生对男性择偶标准推断在韩剧投入程度和自感配偶价值关系中的中介效应。采用韩剧投入程度问卷、大学生... 为了揭示看韩剧是否以及为何会提高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研究考察自感配偶价值在韩剧投入程度和择偶标准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女大学生对男性择偶标准推断在韩剧投入程度和自感配偶价值关系中的中介效应。采用韩剧投入程度问卷、大学生择偶标准问卷、对男性择偶标准推断问卷以及自感配偶价值量表,对34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自感配偶价值在女大学生韩剧喜爱程度和择偶标准中起完全中介效应;推断男性择偶标准对性格品质的看重程度在韩剧喜爱程度和自感配偶价值中起部分中介效应。研究对韩剧如何影响女性择偶标准作出了心理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剧 择偶标准 女大学生 自感配偶价值 对男性择偶标准的推断
下载PDF
替吉奥分别联合奥沙利铂、多西他赛与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尹良伟 马海英 +2 位作者 张春妹 文国娟 李志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4期2628-2630,共3页
目的比较替吉奥(维康达,S-1)分别联合奥沙利铂(OXA)(SOX方案)、多西他赛(TXT)(DS方案)与顺铂(DDP)(SP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AGC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1例,分别接受SOX方案、DS方案... 目的比较替吉奥(维康达,S-1)分别联合奥沙利铂(OXA)(SOX方案)、多西他赛(TXT)(DS方案)与顺铂(DDP)(SP方案)一线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AGC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1例,分别接受SOX方案、DS方案和SP方案治疗,评价3个周期化疗后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A、B、C 3组患者近期有效率(RR)分别是57%,52%和43%,3组近期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1%,76%和76%,3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DS方案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均<0.05);Ⅲ~Ⅳ度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SP方案显著高于其他2组(P均<0.05)。其他相关毒副反应未见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SOX方案、DS方案和SP方案一线治疗AGC有较好的临床疗效,DS方案有较高的骨髓毒性,SP方案有较高的消化道反应,但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康达 奥沙利铂 紫杉醇 顺铂 进展期胃癌 化疗
下载PDF
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自尊的关系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彩娜 邹泓 张春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92-1495,共4页
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I),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北京和西安4所普通中学的1317名初高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间的家庭功能知觉存在中等程度的相似性,青少年与父亲和青少年与母亲间知觉的相似性无显著差异;(2)亲子间家... 采用家庭功能评价量表(FAI),Rosenberg自尊量表,对北京和西安4所普通中学的1317名初高中生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亲子间的家庭功能知觉存在中等程度的相似性,青少年与父亲和青少年与母亲间知觉的相似性无显著差异;(2)亲子间家庭功能知觉相似性的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孩与父母间知觉的相似性高于男孩,高一年级与父母知觉的相似性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家庭功能不同维度知觉相似性的表现不同;(3)不同性别和不同知觉相似性水平的青少年自尊得分差异显著;低相似性组个体的自尊分数显著低于高相似性组和一般组;亲子间在整体家庭功能和父母关注维度的相似性可显著预测青少年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家庭功能 知觉的相似性 自尊
下载PDF
文化与创造力:基于4P模型的探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文娟 常保瑞 +1 位作者 钟年 张春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36,共12页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深层心理结构,理解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非常重要。创造力是一个多元构念,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创造力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创造力的4P模型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整合了创造力的不同方面,包括创造性产品和表现(product)、创造性成...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深层心理结构,理解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非常重要。创造力是一个多元构念,不同的理论视角对创造力的概念界定各不相同。创造力的4P模型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整合了创造力的不同方面,包括创造性产品和表现(product)、创造性成果产生的过程(process)、创造者的个体特征或人格(person)和创造力产生所需要的环境(places or press from pressures)。以4P模型为框架,本文从四个方面综述了文化对创造力的影响。首先,文化会影响创造性产品的评估标准及表现领域;其次,文化既会影响创造性个体特征或人格的内隐认识,还会通过社会化过程影响创造性人格。第三,文化对创造力产生的认知途径以及创造力形成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影响。第四,文化对创造性表现的影响会通过时代精神、意识形态、家庭教育等因素建构一种支持或抑制创造性发挥的外部环境。未来研究可以分别从这四个方面丰富和完善文化与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深入理解影响创造力的跨文化一致性因素与差异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创造性产品 创造性个体 创造性过程 创造性环境
下载PDF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向小平 张春妹 邹泓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94-296,29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小五人格问卷,对北京市两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550名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小学3-5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除焦虑... 目的:探讨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小五人格问卷,对北京市两所普通小学随机抽取的550名3-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小学3-5年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在除焦虑外的所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男生;②自我概念与人格各维度有显著的相关。其中,自我概念总分与谨慎性、宜人性和外向性呈高正相关,与情绪性呈中等负相关,与开放性呈中等正相关;③不同人格类型学生自我概念水平两两差异显著,和谐型人格学生最高,保守型其次,退缩型的自我概念最低。结论:小学女生的自我概念水平普遍高于男生;自我概念高的个体是处事谨慎、情绪稳定、善于与人相处的外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自我概念 人格
下载PDF
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 被引量:24
19
作者 邹泓 张春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52,共9页
以北京和西安143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综合探讨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开放性,感... 以北京和西安1432名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中学生为对象,采用小五人格学生问卷、社会关系网络问卷、Rosenberg整体自尊量表,综合探讨中学生的人格五因素、感知的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结果发现:(1)人格五因素中的情绪性、开放性,感知的社会支持中的社会性支持、冲突惩罚、满意度对中学生的自尊具有显著预测作用;(2)在人格与社会支持对中学生自尊的联合作用中,人格的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是主要的;(3)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会直接影响自尊,也会影响感知的社会支持,从而间接影响自尊;(4)对男生和女生的自尊产生影响的人格特点和感知的社会支持特点不同。本研究对于促进中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人格五因素 感知的社会支持 自尊
下载PDF
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同伴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宗奎 张春妹 Yeh H sueh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9,共8页
采用开放式尊重观念问卷考察了502名三到六年级小学生的尊重观念,探讨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其友伴关系的联系。结果表明,双向尊重的儿童比单向尊重的儿童具有更多的友伴数和更好的友谊质量,但双向尊重的儿童不一定是受欢迎儿童;在不同社交... 采用开放式尊重观念问卷考察了502名三到六年级小学生的尊重观念,探讨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其友伴关系的联系。结果表明,双向尊重的儿童比单向尊重的儿童具有更多的友伴数和更好的友谊质量,但双向尊重的儿童不一定是受欢迎儿童;在不同社交地位的儿童中,被拒绝儿童比其他类型的儿童在一般尊重观念和对朋友的尊重观念上更多地具有单向尊重观念(主要是自我取向尊重观念)。因此,同伴关系的不同侧面———友谊关系和群体社交地位与儿童尊重观念具有不同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观念 双向尊重 单向尊重 友伴关系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