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混合效应和分位数回归的温带针阔混交林树高与胸径关系研究
1
作者 程雯 武晓昱 +3 位作者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王娟 赵秀海 张春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9,共12页
【目的】基于非线性回归和广义模型构建不同分位数回归和混合效应的树高预测方程,并对比分析非线性模型、不同分位点(τ=0.1,0.2,0.3,0.4,0.5,0.6,0.7,0.8,0.9)模型、广义模型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为研究林分生长... 【目的】基于非线性回归和广义模型构建不同分位数回归和混合效应的树高预测方程,并对比分析非线性模型、不同分位点(τ=0.1,0.2,0.3,0.4,0.5,0.6,0.7,0.8,0.9)模型、广义模型及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为研究林分生长和收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吉林蛟河地区针阔混交林的主要树种(红松、色木槭、紫椴和水曲柳)为研究对象,基于21.12 hm2样地数据,首先在11个广泛使用的树高方程基础模型中选定基础模型;其次探究林分变量对树高的影响并构建含林分变量的广义模型;最后在基础模型和广义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分位数模型,同时考虑样方效应对树高的影响,构建混合效应模型。【结果】(1)各树种均以Richards模型拟合精度更高,且具有生物学意义,选定为基础模型;考虑林分变量与树高的相关性以及模型收敛性,加入优势木高建立的广义模型能显著提高拟合效果。(2)各树种均为中位数τ=0.5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且与非线性回归预测精度相近,红松、色木槭、紫椴和水曲柳最高R^(2)值分别为0.811、0.809、0.724和0.617,广义中位数回归预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R^(2)值分别为0.891、0.874、0.858和0.627。(3)混合效应模型相对其他模型能显著提高预测精度,其中基础混合模型略优于广义混合模型,4个树种R^(2)值达到0.937、0.919、0.906和0.643,表明包含样方效应的混合模型能得到更准确更稳定的预测结果。【结论】与传统方法建立的基础模型和广义模型以及两者的中位数回归模型相较,基于非线性混合效应构建的树高-胸径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其中基于基础混合效应构建的吉林蛟河地区混交林树高-胸径模型更具优越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位数回归 树高-胸径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广义模型 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阔叶红松林林木与林分生长对采伐干扰的响应
2
作者 岳庆敏 何怀江 +2 位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郝珉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9-2028,共10页
提升森林质量、修复生态功能是东北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的核心,而阐明林木与林分生长对采伐干扰的响应机理是其中的关键。森林对采伐干扰的响应会受到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干扰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比较不同采伐处... 提升森林质量、修复生态功能是东北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的核心,而阐明林木与林分生长对采伐干扰的响应机理是其中的关键。森林对采伐干扰的响应会受到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以及干扰程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比较不同采伐处理下林木生长的相对大小,而忽视了不同恢复时间下,林木和林分生长随干扰程度的变化。以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采伐样地为对象,基于连续四次样地调查数据(2011、2013、2015、2018年),分别探讨了林木和林分生长在不同恢复阶段对不同程度采伐干扰的响应,并通过构建分段模型确定采伐干扰阈值。结果显示:林木和林分生长对采伐干扰的响应并不一致,采伐促进了林木生长,并且林木生长量随采伐强度的升高而升高;采伐降低了林分生产力,林分生产力随采伐强度的升高而降低。林木和林分生长对采伐干扰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林木和林分生长在采伐后两年内并无显著变化,而在采伐三年后才发生明显变化。此外,分段模型的结果显示:当保留木断面积为21.6 m^(2)/hm^(2)时,林分生产力最高,表明通过密度调整使阔叶红松林胸高断面积维持在21.6 m^(2)/hm^(2)附近,可使林分处于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促进森林恢复。研究结果能够为制定科学的阔叶红松林生态修复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采伐干扰 林木生长 林分生产力 采伐强度
下载PDF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层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关系
3
作者 肖欢 叶尔江·拜克吐尔汗 +1 位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群落结构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分析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为温带森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40 hm^(2)固定监测样地2年(2014和2019年)植被调查数... 【目的】探究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林层群落结构与林分生产力的关系,分析林分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为温带森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40 hm^(2)固定监测样地2年(2014和2019年)植被调查数据,以样地内胸径(DBH)≥5 cm的木本植物为对象,根据胸径将阔叶红松林群落划分为优势木层、亚优势木层、中等木层和被压木层,运用R4.0.3软件计算各林层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林分密度,与生产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林分密度对生产力的影响。【结果】1)林分密度与生产力显著正相关(P<0.05),且相关关系随林层上升而下降。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生产力与代表物种组成α多样性的香农威纳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且随林层上升相关关系减弱;反之,代表物种组成β多样性的香农熵指数与生产力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但该相关关系在中等木层和亚优势木层不显著。此外,物种均匀度指数与生产力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随林层上升先增大后减小;胸高断面积基尼系数和胸径均匀度指数与生产力显著负相关(P<0.05),且该相关关系随林层上移而减弱,在优势木层与生产力无显著相关性。胸径香农威纳指数与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随林层上移相关关系降低,相关系数由0.44降至0.31。3)不同林层林分密度对生产力均有显著影响(P<0.001),且随林层上升其作用强度逐渐降低,路径系数由0.59降至0.27;物种多样性在被压木层和中等木层对生产力有显著正向作用(P<0.05),在优势木层和亚优势木层对生产力无显著影响;结构多样性在被压木层和中等木层通过作用于物种多样性和林分密度间接影响林分生产力,在优势木层和亚优势木层则直接作用于林分生产力。【结论】各林层林分密度对生产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随林层上升对生产力的作用强度逐渐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生产力的作用方向和强弱在不同林层表现各异。深入探讨不同林层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以及其如何影响森林生产力,在现代森林经营管理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不同林层 生产力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筛查评估进展
4
作者 白丽媛 张春雨 +1 位作者 呼日勒特木尔 孙艳东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4493-4497,共5页
吞咽障碍(dysphagia, deglutition disorders, swallowing disorder)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有很多,本文将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后引起的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特点、筛查方法以及目前已经发现或应用于... 吞咽障碍(dysphagia, deglutition disorders, swallowing disorder)是指吞咽过程的异常。引起吞咽障碍的疾病有很多,本文将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后引起的吞咽障碍的发病机制、特点、筛查方法以及目前已经发现或应用于临床的评估方法进展进行综述,协助临床医师为患者选择合适的筛查和评估方案,从而提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脑卒中 筛查 评估
下载PDF
基于圆弧刀补偿加工的平面调制切削技术研究
5
作者 童维超 蒋柏斌 +4 位作者 吴小军 李国 黄燕华 张春雨 马小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尖刀加工的平面调制微结构表面质量差以及尖刀顶部尖角易磨损的现象,本文系统分析了尖刀在加工平面调制结构时轮廓误差的形成机理,发现了尖刀加工调制表面的轮廓误差大且存在难以补偿的特性,调制结构的轮廓误差与刀尖宽度成正比,与... 针对尖刀加工的平面调制微结构表面质量差以及尖刀顶部尖角易磨损的现象,本文系统分析了尖刀在加工平面调制结构时轮廓误差的形成机理,发现了尖刀加工调制表面的轮廓误差大且存在难以补偿的特性,调制结构的轮廓误差与刀尖宽度成正比,与调制的周幅比值(λ/a)成反比.为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圆弧刀具结合刀具半径补偿方法以降低平面调制样品轮廓误差的技术方案.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圆弧刀结合刀具补偿方法对平面调制结构的轮廓精度提升具有显著作用,相比于尖刀切削,圆弧刀补偿加工的一维调制样品获得了更高的表面质量和轮廓精度.针对幅值a=4μm,周期λ=60μm的平面调制样品,采用圆弧刀补偿加工方案,调制样品的表面粗糙度Ra值由59.66 nm降至21 nm,轮廓误差精度提高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调制结构 轮廓误差 周幅比值(λ/a) 圆弧刀 半径补偿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动态特性和小波包的铣削颤振识别
6
作者 张春雨 刘长福 +4 位作者 朱晓丹 于新丽 罗星辰 陆天昊 李冰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5-81,共7页
在金属铣削尤其是低刚度工件加工过程中,颤振是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等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加工产生的颤振,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态特性和小波包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通过模态实验获取系统的模... 在金属铣削尤其是低刚度工件加工过程中,颤振是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等的关键因素。为了避免加工产生的颤振,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动态特性和小波包的铣削颤振识别方法。通过模态实验获取系统的模态参数,依据颤振频率在系统固有频率附近会出现峰值的特点,采用小波包对原始切削力信号进行分解,然后选取包含丰富颤振信息的频段进行重构,最后对比和分析铣削力信号时频谱图和希尔伯特频谱,实现颤振识别,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监测 小波包分解 动态特性 信号重构 时频分析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供热管网管理中的应用与创新
7
作者 张春雨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文章对供热管网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供热管网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供热管网一张图构建、传感器与物联网应用下的供热管网运行监测、转变传统巡检模式、提高发现问题线索转办效率、强化供热管网应急抢修等方... 文章对供热管网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供热管网数字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从供热管网一张图构建、传感器与物联网应用下的供热管网运行监测、转变传统巡检模式、提高发现问题线索转办效率、强化供热管网应急抢修等方面指出了数字化技术在供热管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管网 数字化技术 管理创新
下载PDF
创新技术推广理念提升科技服务质量的路径分析
8
作者 张春雨 赵兰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0005-0008,共4页
在如今社会发展环境下,从科技服务内涵、标准和技术以及专利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进一步明确技术推广理念推广和创新期间存在的标准化问题,同时对利用科技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力量等问题加以深入探究,不断落实创新技术推广理念... 在如今社会发展环境下,从科技服务内涵、标准和技术以及专利之间的关系加以阐述,进一步明确技术推广理念推广和创新期间存在的标准化问题,同时对利用科技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力量等问题加以深入探究,不断落实创新技术推广理念,促使科技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使其转化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力量和源泉,为提升社会经济水平打下良好基础,促使我国综合实力增强,逐渐实现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技术推广理念 提升科技服务质量 内涵 标准和标准化 路径
下载PDF
论党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的时代价值与路径
9
作者 张春雨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期172-173,共2页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提炼概括,是宝贵的民族财富,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将党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丰富育人内容,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利于育人效果更好提升。梳理党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育时代价值,把握党史理论、实践、育人价值,打造大...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提炼概括,是宝贵的民族财富,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将党史融入大思政课教学,丰富育人内容,拓宽实践育人途径,利于育人效果更好提升。梳理党史教育融入大思政课教育时代价值,把握党史理论、实践、育人价值,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实践育人形式,构建全方位教育形式,可进一步完善、深化并加强大思政课育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大思政课 时代价值 融入路径
下载PDF
黏虫保幼激素结合蛋白基因MsJHBP3生物学功能及对黏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胡育硕 张春雨 +3 位作者 孟祥昕 李朔涵 张津博 樊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0,共11页
保幼激素结合蛋白(juvenile hormone binding protein,JHBP)是一类载体蛋白,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将保幼激素运送到靶器官处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本试验在黏虫Mythimna separata转录组中获得7条保幼激素结... 保幼激素结合蛋白(juvenile hormone binding protein,JHBP)是一类载体蛋白,与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结合形成复合体后将保幼激素运送到靶器官处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本试验在黏虫Mythimna separata转录组中获得7条保幼激素结合蛋白基因,筛选获得一条经保幼激素诱导后高表达的保幼激素结合蛋白MsJHBP3(GenBank登录号:MZ577068),c DNA全长为839bp,开放读码框长度729bp,编码242个氨基酸,氨基酸等电点为5.35,分子量为27.02kDa。不同发育阶段研究表明,Ms JHBP3在蛹期表达量最高,2龄表达量最低。RNA干扰处理4龄幼虫后6 h基因抑制效率最好,达79.72%。干扰后虫体内保幼激素含量为对照的1.14倍;羽化率和化蛹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羽化率下降7.42%,化蛹率下降3.75%;Ms JHBP3干扰后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共获得212个差异基因,其中105个上调基因,107个下调基因,其中保幼激素甲基转移酶基因、保幼激素环氧水解酶基因、保幼激素酯酶基因均上调。本研究表明MsJHBP3影响黏虫生长发育并参与调控JH代谢。本研究结果为黏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的挖掘提供基础数据,为黏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靶标基因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虫 保幼激素结合蛋白 RNA干扰 实时荧光定量PCR 转录组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致暴发性1型糖尿病1例并文献学习
11
作者 张靖 王飞 +1 位作者 彭净 张春雨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26-129,共4页
1例74岁女性左侧输尿管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静脉滴注200 mg(1次/3周)。患者于2021年10月24日至2022年2月21日行5次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非住院期间未监测血糖。于2022年5月入院行免疫治... 1例74岁女性左侧输尿管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替雷利珠单抗静脉滴注200 mg(1次/3周)。患者于2021年10月24日至2022年2月21日行5次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非住院期间未监测血糖。于2022年5月入院行免疫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示:葡萄糖36.9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空腹C肽0.27 ng/ml,血β羟丁酸0.24 mmol/L,诊断为暴发性1型糖尿病,给予降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26 d后,患者血糖控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替雷利珠单抗 暴发性1型糖尿病
下载PDF
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临床疗效及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付亚威 张春雨 +3 位作者 邵将 吴俊杰 管琪 栾新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50例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比较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临床疗效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对50例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行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比较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及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教师流涎(teacher drooling scale,TDS)分级和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改善情况。结果50例混合型脑性瘫痪儿童术后IL-6、TNF-α水平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L-10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及TDS分级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GMFCS程度较术前无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TNF-α水平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及TDS分级均呈正相关,手术前后TNF-α水平与GMFCS程度无相关性;手术前后IL-6、IL-10水平与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TDS分级、GMFCS程度均无相关性。结论IL-6、IL-10、TNF-α参与了混合型脑性瘫痪的发病过程,而颈总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可通过降低IL-6、TNF-α水平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颈总动脉 交感神经切除 炎性细胞因子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强亚琪 春雨 张春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84-1891,共8页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被普遍接受的两种理论观点,但是目前关于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相对重要性还没有统一定论。基于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数据,采...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其中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是被普遍接受的两种理论观点,但是目前关于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在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的相对重要性还没有统一定论。基于长白山暗针叶林群落数据,采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探究特定树种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并借助同质性和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其显著性。(1)群落水平上,在3—15 m空间尺度上,促进种占据优势地位,在>15 m空间尺度上,中性种逐渐取代促进种起主导作用,抑制种比例较低,并且随着空间尺度变化幅度不大。(2)物种水平上,采用同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树种对邻域物种丰富度的影响,臭冷杉、花楷槭、青楷槭在0—20 m空间尺度上对邻域物种丰富度增加起促进作用,黄花落叶松、鱼鳞云杉在0—20 m空间尺度上抑制了邻域物种丰富度增加。花楸树、黑桦和硕桦在全部研究尺度上表现为中性种,髭脉槭、大青杨、红松等在不同研究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作用效果。剔除了生境过滤作用的异质性泊松零模型检验结果与同质性泊松零模型结果差异不显著,表明研究样地内生境过滤作用对多样性格局形成影响不大,各树种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物种组成影响较大,进一步证明了生态位理论能够解释长白山暗针叶林物种多样性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 物种多样性 生境过滤 种间互作
下载PDF
凝血功能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殷伟 张春雨 +1 位作者 曹生亚 朱川 《医药前沿》 2024年第9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9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另选取同期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72名健康者,纳入健康组。2组均行凝血功能指... 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指标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9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2例肺癌患者,纳入肺癌组,另选取同期在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72名健康者,纳入健康组。2组均行凝血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对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肺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健康组,凝血酶时间短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癌胚抗原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越高,且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异常表达越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凝血功能指标单项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标与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呈异常表达状态,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指标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肺癌 临床分期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东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幼苗期生物量分配特征与异速生长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昊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3 位作者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郝珉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32,共10页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 【目的】分析东北地区10种主要造林树种幼龄期各组分生物量分配特征,建立并筛选单树种和全树种最优生长模型,为该地区森林生物量尤其是幼龄林生物量估算提供模型参考。【方法】在吉林省舒兰市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试验样地内,2021年7―8月份选取长势良好的植株进行全株取样,每个树种选取15~21株个体,共计200株。测量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生物量及其分配比例,并计算地上部分以及整株生物量。以基径和树高为自变量,以根系、茎干、叶片各器官和地上部分及整株生物量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多元线性、幂函数等形式的回归方程,构建单树种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并通过决定系数、参数显著性以及赤池信息标准(AIC)等指标筛选最优模型。【结果】1)10个树种的生物量总体呈现出茎干生物量占比最高(45%)、根系生物量次之(35.5%)、叶片生物量最低(19.5%)的分配格局。随着基径增长,茎干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叶片生物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根系生物量占比变化不明显。2)10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模型均以幂函数形式为主,单树种生物量模型以Y=a(D^(2)H^(b)和Y=aD^(b)为最优形式;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以Y=a(D^(2)H^(b)和Y=aD^(b)H^(c)为最优模型形式(D为基径,H为树高,a,b,c分别为方程系数)。【结论】幂函数形式为生物量最优模型,其中单树种生物量模型具有更高拟合优度,适用于特定树种生物量的精确估算,而全树种生物量模型则对区域性的生物量估算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异速生长方程 单树种生物量模型 全树种生物量模型
下载PDF
春播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模式
16
作者 桑利民 张春雨 +5 位作者 周波 李一 桑燕 崔彦芹 郭元章 徐桂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充分发挥芝麻作物的移栽特性,探索新的芝麻栽培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技术模式。模式中的技术要点确立了拱棚地块选择、播种量、拱棚育秧技术、秧苗移栽技术、... 为充分发挥芝麻作物的移栽特性,探索新的芝麻栽培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技术模式。模式中的技术要点确立了拱棚地块选择、播种量、拱棚育秧技术、秧苗移栽技术、施肥五项关键指标标准。分析了该模式的4个优点,有效缩短生育期、高产稳产并举、减少虫害防治次数、病害发生与平种模式无差异,缺点是不适用于6.67 hm^(2)以上规模化芝麻种植园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模式对扩大种植区域和快速形成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春播芝麻 拱棚育秧 移栽
下载PDF
神经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和科研素养提升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云强 王智光 +2 位作者 张春雨 杜亚萍 江名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S01期44-48,共5页
1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利与弊目前“双轨制”已成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主流培养模式,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轨合一”,这是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统一培养模式的要求,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的... 1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利与弊目前“双轨制”已成为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主流培养模式,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双轨合一”,这是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统一培养模式的要求,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弊端显而易见,培养了很多重理论轻实践的硕士研究生,导致很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无法胜任临床工作,脱离临床实际,所做的科研工作也是空中楼阁[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技能 科研素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小麦收获边缘导航线提取方法
18
作者 姚杰 张春雨 +1 位作者 彭勇 周爽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针对小麦收割边缘受到麦茬、土壤、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导航线提取精度低、运行速度慢等问题,为实现小麦精准化收获作业而提出一种基于水平投影和梯度下降的小麦收获边缘导航线提取方法。首先通过LAB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等进行图... 针对小麦收割边缘受到麦茬、土壤、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的导航线提取精度低、运行速度慢等问题,为实现小麦精准化收获作业而提出一种基于水平投影和梯度下降的小麦收获边缘导航线提取方法。首先通过LAB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等进行图像分割,然后进行水平投影以提取出小麦收获边缘伪特征点,将伪特征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从而获得边缘特征点所在的ROI区域,并对该区域进行Canny边缘检测来提取出边缘特征点,最后利用梯度下降算法拟合出小麦收获边缘导航线,从而解决传统算法中所遇到的导航线拟合精度低、拟合速度慢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已收割和未收割区域对比度很低的情况下,处理一张分辨率为640像素×360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163 ms,生成的导航基准线成功率高达95%,为智能农业机械在麦田中的自主行走提供一种可靠的、实时的导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视觉 导航 水平投影 梯度下降
下载PDF
误诊为玫瑰糠疹的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19
作者 苏友凤 尹丽娇 +4 位作者 龙恒 余秀峰 张春雨 朱明 杨云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4,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苗族,农民,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麻风家族史,但长期居住在疫区。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红斑4个月余就诊。患者自诉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上臂皮肤出现一椭圆形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躯干... 临床资料患者,男,24岁。苗族,农民,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人。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麻风家族史,但长期居住在疫区。因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红斑4个月余就诊。患者自诉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右上臂皮肤出现一椭圆形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后躯干、四肢、面部皮肤相继出现大小不等的类似皮疹,伴微痒。病后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玫瑰糠疹”,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皮损颜色变淡。为进一步诊治,到我所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头痛、发热、咳痰、鼻塞、流清涕、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糠疹 四肢皮肤 皮损颜色 呼吸困难 面部皮肤 右上臂 咳痰 文山市
下载PDF
液体1,4-聚丁二烯在丁苯橡胶胶料中的应用
20
作者 王茜 张俊驰 +6 位作者 吕贵杰 徐新圆 孙涛 刘恒 张春雨 孙宇 张学全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266-270,共5页
研究液体1,4-聚丁二烯(LPB)在丁苯橡胶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LPB的微观结构主要为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采用LPB作为增塑剂替代环保芳烃油(TDAE),胶料的t10和t90延长,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但同时抗湿滑性能下降... 研究液体1,4-聚丁二烯(LPB)在丁苯橡胶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LPB的微观结构主要为顺式-1,4-结构和反式-1,4-结构;采用LPB作为增塑剂替代环保芳烃油(TDAE),胶料的t10和t90延长,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提高,滚动阻力降低,但同时抗湿滑性能下降;以LPB等量替代TDAE,硫化胶的拉伸性能下降,以LPB部分替代TDAE,硫化胶的拉伸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1 4-聚丁二烯 丁苯橡胶 拉伸性能 耐磨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