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滚转尾翼试飞器滚转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晓旻 李怀念 +2 位作者 程养民 卢睿 王永平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7-309,共3页
自由滚转尾翼是解决鸭式布局导弹的鸭式舵难以差动兼作副翼进行滚动控制的一种技术途径。为验证某鸭式布局试飞器采用自由滚转尾翼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飞器的固定尾翼和自由滚转尾翼两种模型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尾翼试飞器... 自由滚转尾翼是解决鸭式布局导弹的鸭式舵难以差动兼作副翼进行滚动控制的一种技术途径。为验证某鸭式布局试飞器采用自由滚转尾翼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飞器的固定尾翼和自由滚转尾翼两种模型的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尾翼试飞器,当鸭舵作副翼偏转进行滚控时,在尾翼上会产生很大的诱导滚动力矩,抵消鸭舵的控制力矩,致使鸭舵不能进行滚转控制;滚转尾翼可有效减小诱导滚动力矩,实现通过鸭舵进行全弹滚转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式布局 滚动控制 滚转尾翼
下载PDF
微波热凝用于骨骼肌缩积术的实验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旻 邢树忠 武和明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microwave coagulation)作用于骨骼肌时,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与作用部位组织温度的关系。方法 将微波热凝时的功率分别设定为50、70、1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 s,将单头直径1.5 mm微波天线置入兔胫前肌,测量微...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microwave coagulation)作用于骨骼肌时,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与作用部位组织温度的关系。方法 将微波热凝时的功率分别设定为50、70、1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 s,将单头直径1.5 mm微波天线置入兔胫前肌,测量微波热凝局部组织的温度。微波热凝部位取材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50W 30 s、70W 10 s、70W20 s、70W 30 s、100W 10 s、100W20 s时组织平均温度均在45—70℃,但仅70W20 s时最高与最低温度均在45~70℃,组织学显示70W20 s时可见一界限清晰的凝固坏死区域。结论 微波功率70 W作用20 s时,可以达到低热能蛋白凝固的安全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缩积术 微波热凝 实验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下载PDF
进气道堵盖打开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晓旻 杨石林 李璞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2,318,共7页
为获得整体式固冲发动机转级过程中进气道堵盖(包括入口堵盖与出口堵盖)打开过程的流动形态,建立了进气道二维模型,利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UDF方法,开展了进气道堵盖打开过程非稳态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堵盖打开前,进气道前端形成... 为获得整体式固冲发动机转级过程中进气道堵盖(包括入口堵盖与出口堵盖)打开过程的流动形态,建立了进气道二维模型,利用Fluent动网格技术和UDF方法,开展了进气道堵盖打开过程非稳态流场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口堵盖打开前,进气道前端形成强烈的弓形激波;在入口打开、出口未开的过程中,沿进气道轴向各监测点压强呈现周期性变化,振荡频率为100 Hz左右,出口堵盖位置压强振荡幅值为0.53 MPa;在出口打开后,补燃室残余热量形成的压强峰导致进气道在短时间内无法起动,随着背压降低至小于进气道再起动反压,进气道完全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堵盖打开过程 转级过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飞行器滚转尾翼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晓旻 卢山 王小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40-43,共4页
采用自由滚转尾翼技术是解决鸭式布局导弹横滚控制的有效途径,针对某试飞器助推飞行段需求,设计了一型滚转尾翼。试验结果表明,滚转尾翼设计合理,性能良好,成功用于飞行试验。
关键词 滚转尾翼 设计 试验
下载PDF
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麻醉效果的研究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旻 张耀国 +1 位作者 朱玲 刘茜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均含有肾上腺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的有效率。方泫本组88例5~10岁儿童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牙髓炎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阿替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的浸润麻醉。注射后5min评价麻醉效果。结果阿替卡因...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均含有肾上腺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的有效率。方泫本组88例5~10岁儿童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牙髓炎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阿替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的浸润麻醉。注射后5min评价麻醉效果。结果阿替卡因在上、下颌乳磨牙麻醉的有效率都为100%,第一恒磨牙麻醉有效率为92.86%;利多卡因在上颌乳磨牙有效率是75.0%,下颌乳磨牙是55.56%,第一恒磨牙是35.70%。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在下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在下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浸润麻醉效果强于利多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卡因 利多卡因 儿童
下载PDF
微波热凝后骨骼肌体积及功能的变化
6
作者 张晓旻 武和明 邢树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35-1238,共4页
背景:微波利用其热效应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微波热凝作用后造成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部位由纤维组织修复。但是微波热凝是否能产生缩容效果运用于口腔临床,目前经检索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微波热凝骨骼肌后肌肉体积和... 背景:微波利用其热效应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微波热凝作用后造成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部位由纤维组织修复。但是微波热凝是否能产生缩容效果运用于口腔临床,目前经检索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微波热凝骨骼肌后肌肉体积和功能的改变,探讨微波热凝用于骨骼肌体积缩小的可能性。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暴露双侧胫骨前肌,采用2450MHz微波治疗仪以70W微波热凝一侧胫骨前肌20s,另一侧不做微波热凝作对照。分别于热凝后24,48h和1,8周,随机各处死5只兔,测量双侧胫前肌体积变化,8周处死动物前,行肌电生理检测双侧胫前肌的肌动力。结果与结论:微波热凝后24,48h骨骼肌体积增大[(5.82±0.93),(6.04±0.47)mL],48h体积最大,1周后肌肉体积开始缩小[(4.90±0.80)mL],8周后体积[(4.27±0.67)mL]缩小23.6%;肌电生理检测显示对照组与热凝组潜伏期分别为(1.765±0.393),(1.760±0.394)ms,波宽分别为(6.273±0.808),(6.259±0.773)ms,两组之间传导速度及波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微波热凝后48h内肌肉体积增大,随后体积减小,骨骼肌可保持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凝 肌动力 骨骼肌 体积 肌肉及肌腱组织工程
下载PDF
氟化钠-壳聚糖凝胶对乳牙釉质早期龋再矿化实验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红艳 臧睿觉 +4 位作者 王珏 刘茜 张晓旻 曹灵 梅予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0-553,共4页
目的:探讨氟化钠壳聚糖凝胶促进乳牙釉质早期龋模型再矿化的可行性。方法:乳前牙试件使用乳酸羧甲基纤维素凝胶预处理,制备早期龋模型;早期龋的乳前牙试件随机分成4组(n=6),3组分别进行氟化钠壳聚糖凝胶、壳聚糖空白凝胶、多乐氟处理,1... 目的:探讨氟化钠壳聚糖凝胶促进乳牙釉质早期龋模型再矿化的可行性。方法:乳前牙试件使用乳酸羧甲基纤维素凝胶预处理,制备早期龋模型;早期龋的乳前牙试件随机分成4组(n=6),3组分别进行氟化钠壳聚糖凝胶、壳聚糖空白凝胶、多乐氟处理,1组作为空白对照,处理完成后进行p H循环,SEM、EDS检测循环完成后的试件表面。结果:SEM观察,氟化钠壳聚糖凝胶能更好的保护釉质表层结构不受破坏,而多乐氟和空白对照组,则表现出釉质表层的崩解。同时氟化钠壳聚糖凝胶有更多的矿化物结晶在釉质表面形成。EDS检测钙离子的沉积比例,氟化钠壳聚糖凝胶组明显多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氟化钠壳聚糖凝胶可以提高乳前牙早期龋的再矿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水凝胶 氟化钠 乳牙 早期龋 再矿化
下载PDF
折叠翼展开试验与动力学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俊全 孙海文 张晓旻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折叠翼的展开过程性能参数是折叠翼设计的重要指标,研究它对于设计折叠翼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地面试验与ADAMS动力学仿真计算分别对某折叠翼的展开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地面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 折叠翼的展开过程性能参数是折叠翼设计的重要指标,研究它对于设计折叠翼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通过地面试验与ADAMS动力学仿真计算分别对某折叠翼的展开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将地面试验数据与仿真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证明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准确性。试验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折叠翼机构满足折叠翼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翼 仿真 试验
下载PDF
条件培养液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武和明 邢树忠 张晓旻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 :观察条件培养液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分离兔骨髓 ,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传代细胞分别用标准培养液和加入 β 甘油磷酸钠 ,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制成的条件培养液培养 ,观察不同培养液下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 目的 :观察条件培养液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分离兔骨髓 ,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传代细胞分别用标准培养液和加入 β 甘油磷酸钠 ,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制成的条件培养液培养 ,观察不同培养液下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 结果 :在条件培养液下 ,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标准培养液下的含量。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培养 条件培养液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与成骨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武和明 邢树忠 +1 位作者 张晓旻 李宏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5-587,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传代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行细胞增殖和蛋白含量测定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与钙结节的形成观察。结果:bFGF浓度在0~10ng/ml...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传代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行细胞增殖和蛋白含量测定以及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检测与钙结节的形成观察。结果:bFGF浓度在0~10ng/ml,蛋白含量及细胞数量随浓度的增高而增多,10ng/ml达到最大,浓度为100ng/ml反有下降。各组ALP活性没有降低,Von Kossa染色均为阳性。结论:bFGF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并保持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不同渗透时间对窝沟封闭边缘封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红艳 张晓旻 +2 位作者 曹灵 王珏 梅予锋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剂渗透时间对窝沟封闭边缘微渗漏、渗透程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牙50颗,随机分成5组,每组10颗,每个样本咬合面窝沟处行窝沟釉质成形术,然后酸蚀,冲洗干燥。组1~组5直接涂布封闭剂,组1即刻固化,组2~组5分别停留... 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剂渗透时间对窝沟封闭边缘微渗漏、渗透程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取离体牙50颗,随机分成5组,每组10颗,每个样本咬合面窝沟处行窝沟釉质成形术,然后酸蚀,冲洗干燥。组1~组5直接涂布封闭剂,组1即刻固化,组2~组5分别停留15 s、30 s、45 s和60 s后光照固化。采用1%亚甲蓝浸染法和体视显微镜观察封闭剂与牙面间的密合程度及封闭剂的渗透程度。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即刻组及30 s组窝沟封闭剂牙齿交界面的树脂形成情况。结果窝沟封闭剂牙面停留30 s及以上组的窝沟封闭剂渗透程度显著优于其他渗透时间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即刻组及30 s组树脂突明显,排列密集,清晰规则。结论光照前封闭剂涂布后可适当停留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沟封闭 渗透时间 渗透程度 微渗漏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Ⅰ型胶原凝胶/BMSCs复合体修复颅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和明 邢树忠 张晓旻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142-144,共3页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 (BMSCs) /Ⅰ型胶原凝胶复合体修复颅骨骨缺损的情况。方法  2 0只兔颅骨上分别制作一直径 1.5cm圆形全层骨缺损。其中 8只抽取骨髓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 ,细胞与Ⅰ型胶原凝胶复合制成复合体 ,修复颅骨缺损为 1组...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 (BMSCs) /Ⅰ型胶原凝胶复合体修复颅骨骨缺损的情况。方法  2 0只兔颅骨上分别制作一直径 1.5cm圆形全层骨缺损。其中 8只抽取骨髓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 ,细胞与Ⅰ型胶原凝胶复合制成复合体 ,修复颅骨缺损为 1组 ;8只单纯以I型胶原凝胶修复为 2组 ;4只不修复 ,为空白对照 (3组 )。术后 8周处死全部兔 ,观察骨修复面积 ;组织学观察骨修复情况 ;测量修复骨灰重与湿重及比例。结果 骨缺损部被新生骨及纤维结缔组织所覆盖 ,1组骨修复面积多于 2组 ,2组多于 3组。组织学观察见缺损边缘有新骨形成 ,但 1组中间部分亦有成骨 ,新骨生成均明显多于 2、3组。修复骨灰重与湿重比显示 1组骨量及钙化高于 2组、3组。结论 Ⅰ型胶原凝胶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 ,复合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Ⅰ型胶原凝胶 颅骨骨缺损
下载PDF
探空火箭箭头随机振动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山 张晓旻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3-77,81,共6页
以探空火箭箭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结构的模态及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箭头的模态、随机振动响应谱、加速度均方根值、应力云图等,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仿真分析方法弥补... 以探空火箭箭头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结构的模态及随机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箭头的模态、随机振动响应谱、加速度均方根值、应力云图等,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仿真分析方法弥补了箭头随机振动试验手段的不足,得到更多的随机振动响应数据,并对箭头应力、变形、设备安装结构振动响应、测点位置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对箭头动态强度设计、设备与箭头振动试验方案设计等均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空火箭箭头 模态分析 随机振动响应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折叠翼机构的一种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海文 张晓旻 王军辉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5-88,共4页
提出一种折叠翼机构设计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展开时间、结构应力、位移等关键数据,仿真结果与地面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关键词 动力学 折叠翼 试验
下载PDF
微波热凝后骨骼肌组织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武和明 张晓旻 邢树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10-412,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后骨骼肌组织学的动态变化。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 ,暴露胫骨前肌 ,使用 2 4 5 0MHz微波治疗仪以 70W功率微波热凝双侧胫骨前肌 2 0s,分别于热凝后 1、2 4、4 8h和 1周、2个月 ,随机各处死 1只(共 5只 )白兔 ,...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后骨骼肌组织学的动态变化。 方法 :2 5只新西兰大白兔 ,暴露胫骨前肌 ,使用 2 4 5 0MHz微波治疗仪以 70W功率微波热凝双侧胫骨前肌 2 0s,分别于热凝后 1、2 4、4 8h和 1周、2个月 ,随机各处死 1只(共 5只 )白兔 ,取热凝区组织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结果 :微波热凝区域分为内在固定区与外在坏死区 ,高倍光镜下可分为电极插入区、中央区、过渡区和外周区。 2 4h可见热凝边缘有坏死组织 ,4 8h边缘出现成纤维细胞 ,1周时可见新生胶原沉积 ,2个月时微波热凝区被瘢痕组织替代。 结论 :微波热凝后热凝区域骨骼肌逐渐被瘢痕组织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凝 骨骼肌
下载PDF
微波热凝诱导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武和明 张晓旻 邢树忠 《口腔医学》 CAS 2004年第5期270-271,共2页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后骨骼肌外周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暴露兔胫前肌,行微波热凝,分别于热凝后0、4、8、12、24 h取热凝区外周3 mm处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以及热凝区域组织学观察。结果 热凝部位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光镜下可分为4区... 目的 观察微波热凝后骨骼肌外周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暴露兔胫前肌,行微波热凝,分别于热凝后0、4、8、12、24 h取热凝区外周3 mm处组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以及热凝区域组织学观察。结果 热凝部位与正常组织界限明显,光镜下可分为4区即电极插入区、中央区、过渡区和正常参考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热凝可诱导外周区域出现细胞凋亡,热凝后8 h达到最高峰,凋亡率可达45.94%。结论 微波热凝可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热凝 流式细胞仪检测 外周 诱导 凋亡率 骨骼肌细胞 细胞凋亡 区域 中央 目的
下载PDF
10岁及以下龋病患儿血常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顾宁 张晓旻 +1 位作者 王琛 袁苗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分析龋病患儿与正常儿童,以及不同性别龋病患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进行龋病治疗的438例10岁及以下龋病患儿,以及同时期211例正常体检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龋病患儿与正常儿童,以及不同性别龋病患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进行龋病治疗的438例10岁及以下龋病患儿,以及同时期211例正常体检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龋病患儿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较正常儿童显著性增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较正常儿童显著性降低。男患儿组较女患儿组的红细胞计数(RBC)、Hb、MCHC和RDW-CV显著性增高,MCV和MCH显著性降低。结论龋病患儿患口腔炎症甚至全身炎症的风险增加,易导致WBC增高。血清铁含量和龋病的发生呈负相关,龋病儿童特别是男患儿患小细胞低色素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血常规 缺铁性贫血 儿童
下载PDF
多生牙导致切牙早萌1例
18
作者 张耀国 周红艳 +1 位作者 刘茜 张晓旻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9-789,共1页
患者,男,4岁,因上前牙残根就诊。口内检查:51、61残根,根尖外露,松动2-3度。X线片示:51、61残根伴根尖广泛阴影,11、21牙冠已形成,牙根未发育。21区牙冠根方结节状未萌多生牙一枚。处理:局部麻醉下拔除51、61残根,3个月后复查,21牙... 患者,男,4岁,因上前牙残根就诊。口内检查:51、61残根,根尖外露,松动2-3度。X线片示:51、61残根伴根尖广泛阴影,11、21牙冠已形成,牙根未发育。21区牙冠根方结节状未萌多生牙一枚。处理:局部麻醉下拔除51、61残根,3个月后复查,21牙冠完全萌出,3度松动,牙根仍未发育,见图1、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前牙残根 早萌 切牙 牙冠根 X线片示 局部麻醉 未发育
下载PDF
经电子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刘翱 李妍 +3 位作者 杨伟康 张晓旻 樊满齐 侯红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8期873-873,共1页
目的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3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5-10日1次,每例进行2-4次。结果3例肿瘤患者支气管肿瘤消失,20例病人支气管肿瘤明显缩小,支气管腔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 目的观察经电子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支气管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23名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治疗,5-10日1次,每例进行2-4次。结果3例肿瘤患者支气管肿瘤消失,20例病人支气管肿瘤明显缩小,支气管腔通畅,临床症状缓解。结论采用经纤支镜进行微波组织凝固疗法治疗支气管腔内肿瘤是一种安全、简便、实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恶性肿瘤 微波治疗 临床观察 微波组织凝固治疗 微波组织凝固疗法 恶性肿瘤患者 支气管肿瘤
下载PDF
浅析划定矿区范围的若干原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晓旻 《安徽地质》 201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划定矿区范围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众多。在划定矿区范围时,现行的《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应当严格执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相关厅、局发布实施的行业准入条件必须满足;不影响已有... 划定矿区范围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众多。在划定矿区范围时,现行的《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应当严格执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相关厅、局发布实施的行业准入条件必须满足;不影响已有矿业权人的权益也是一项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定矿区范围 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