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
1
作者 单义婷 赵丽娟 +1 位作者 张智娟 黄梓朦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首先,理论分析了该传感结构的原理及关键性能指标;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软件构建了仿真结构,研究其传感性能。仿... 为了进一步提高光学折射率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金属-介质-金属(MIM)波导结构耦合椭圆八字形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器。首先,理论分析了该传感结构的原理及关键性能指标;然后,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软件构建了仿真结构,研究其传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a=540 nm、b=340 nm、g=10 nm、l=70 nm时,所设计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323 nm/RIU,对应的品质因数可以达到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金属-介质-金属波导 折射率传感器 灵敏度 有限元法
下载PDF
160kW/30kHz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智娟 石新春 彭咏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6-78,共3页
采用全控型电力半导体器件IGBT,研制了160kW/30kHz并联逆变式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零压启动限幅的他激转自激方法;设计了适用于并联谐振逆变器的IGBT驱动电路,顺利解决了驱动信号时间补偿问题。
关键词 160kW/30kHz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 逆变器 IGBT驱动电路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负载匹配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智娟 晋晓菲 +1 位作者 李和明 彭咏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56,共5页
对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LLC谐振回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解决MOSFET构成的单向全桥逆变器在LLC负载品质因数Q值较低时,开关器件工作角度较大,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的新型LCLC负载谐振匹配方案... 对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LLC谐振回路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了解决MOSFET构成的单向全桥逆变器在LLC负载品质因数Q值较低时,开关器件工作角度较大,损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压型逆变器的新型LCLC负载谐振匹配方案。该方案通过加入附加电容Cs,减小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间的相位角,从而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电源输出功率。对该拓扑结构的谐振特性和负载输出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逆变器 LCLC谐振回路 负载匹配 开关损耗
下载PDF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电压型逆变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智娟 李丹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217-2220,共4页
电压型逆变器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而高质量的输出波形要求稳态精度高和动态响应快。一般逆变器传递函数不易得到,电压输出经常波动,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达到控制要求。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输出波形,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 电压型逆变器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而高质量的输出波形要求稳态精度高和动态响应快。一般逆变器传递函数不易得到,电压输出经常波动,常规PID控制器难以达到控制要求。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输出波形,采用模糊自适应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对模糊自适应PID的算法进行了介绍和数学推导,借助Matlab系统仿真工具进行仿真优化,得出模糊自适应PID参数的模糊推理规则和控制器算法结构,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逆变器 模糊自适应 MATLAB仿真 PID控制
下载PDF
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智娟 董苗苗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4-56,63,共4页
阐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工作原理,在对发射与接收电路几种拓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收发电路均采用串联补偿结构、谐振频率为1 MHz、负载为10Ω的模型。基于线圈的互感耦合等效模型,从电路角度分析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 阐述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工作原理,在对发射与接收电路几种拓扑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收发电路均采用串联补偿结构、谐振频率为1 MHz、负载为10Ω的模型。基于线圈的互感耦合等效模型,从电路角度分析得出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与线圈、负载、互感等参数之间的关系。针对磁耦合谐振系统满足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比较低的状况,提出了功效积指标。在满足系统输出功率的基础上,该指标实现了较高的传输效率。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功效积指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电路拓扑结构 输出功率 效率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负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智娟 梁雪梅 崔水香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92,共3页
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原理及实验条件约束选择初级串联拓扑结构,并对次级串联和并联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探究负载阻抗对接收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介绍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工作原理,通过分析原理及实验条件约束选择初级串联拓扑结构,并对次级串联和并联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探究负载阻抗对接收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影响。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耦合谐振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负载阻抗
下载PDF
PDM感应加热电源中品质因数对负载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智娟 刘超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79,共3页
介绍了脉冲密度调功(Pulse Density Modulation,简称PDM)的原理,由于PDM在品质因数较小时,负载电流波动很大,因此采用均匀PDM方法进行改进,推导出品质因数与谐振周期数的关系。通过给定品质因数,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最... 介绍了脉冲密度调功(Pulse Density Modulation,简称PDM)的原理,由于PDM在品质因数较小时,负载电流波动很大,因此采用均匀PDM方法进行改进,推导出品质因数与谐振周期数的关系。通过给定品质因数,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一个工作周期内的最小脉冲密度,从而避免过小的电流流过负载,使负载电流连续,保证对负载谐振频率进行可靠跟踪。经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电源 脉冲密度调功 品质因数
下载PDF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35
8
作者 张智娟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19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行吸入激素+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A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联合组行吸入激素+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单一组仅... 目的探讨对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患者行吸入激素+噻托溴铵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A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0例。联合组行吸入激素+噻托溴铵联合治疗,单一组仅行吸入糖皮质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肺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症状积分、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单一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OS患者行吸入激素+噻托溴铵联合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噻托溴铵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症(ACOS) 肺功能
下载PDF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智娟 崔水香 梁雪梅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9-141,144,共4页
为了解决特定要求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实验参数选取问题,首先利用线圈的互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系统线圈尺寸、负载阻值、谐振频率等各个参数与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 为了解决特定要求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实验参数选取问题,首先利用线圈的互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系统线圈尺寸、负载阻值、谐振频率等各个参数与负载功率和传输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软件,该软件能够计算出给定距离下负载功率最大时的系统参数,为设计实验装置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谐振 系统参数 软件设计
下载PDF
感应加热电源CCL静电耦合负载匹配电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智娟 李和明 彭咏龙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5,共4页
提出了一种感应加热电源静电耦合CCL负载匹配方法。详细讨论了CCL构成谐振电路的特点,分析了负载匹配时输出最大功率与匹配电容的关系。在典型负载参数下,进行了负载匹配仿真实验,得到了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负载得到最大功... 提出了一种感应加热电源静电耦合CCL负载匹配方法。详细讨论了CCL构成谐振电路的特点,分析了负载匹配时输出最大功率与匹配电容的关系。在典型负载参数下,进行了负载匹配仿真实验,得到了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负载得到最大功率时,可方便地进行补偿电容的计算,为分析感应加热负载匹配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加热 静电耦合 负载匹配
下载PDF
悬臂梁双晶压电片不同连接方式发电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智娟 倪超 侯立群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3-897,共5页
为了更加有效提高双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发电效率,以双晶压电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可收集电动机机械振动能量的双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探究了电动机在不同转速情况下,双晶压电片不同连接方式对采集器的发电特性、内阻、输出电压和... 为了更加有效提高双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发电效率,以双晶压电片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可收集电动机机械振动能量的双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探究了电动机在不同转速情况下,双晶压电片不同连接方式对采集器的发电特性、内阻、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可见,两个电极并联的双晶压电片并联输出功率最大可达314.69μW,为最优的双晶压电片连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晶压电片 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 连接方式 振动能量
下载PDF
MM74HC4046在电压型逆变器中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智娟 李丹丹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3,共4页
针对通用锁相环频率特性中高频部分线性不足的问题,对锁相环进行了改进。通过对MM74HC4046锁相环内部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锁相环频率特性的优化,设计出扩展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范围和改善其控制电压的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优化后的锁相环... 针对通用锁相环频率特性中高频部分线性不足的问题,对锁相环进行了改进。通过对MM74HC4046锁相环内部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锁相环频率特性的优化,设计出扩展压控振荡器的频率范围和改善其控制电压的电路。通过实验验证,优化后的锁相环频率特性线性度和稳定性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使得锁相环电路有更广泛的应用和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型逆变器 锁相环 MM74HC4046 压控振荡器 频率特性 滤波器
下载PDF
功率场效应管高频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智娟 左玉梅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是电磁干扰(EMI)的主要来源。准确的EMI预测需要对功率器件开关瞬间的动态行为进行精确地描述。首先介绍了两种常见的功率场效应管的建模方法、子电路模型和集总电荷模型。然后提...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中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是电磁干扰(EMI)的主要来源。准确的EMI预测需要对功率器件开关瞬间的动态行为进行精确地描述。首先介绍了两种常见的功率场效应管的建模方法、子电路模型和集总电荷模型。然后提出利用Saber建模工具Model Architect对功率场效应管进行建模。最后利用Saber软件建立逆变器电路模型进行仿真对比,得到了功率场效应管的开关波形和电路的传导干扰波形。仿真的结果显示,用Saber中Model Architect建模工具所建的模型能够反映较为实际的情况,相对准确地预测电路中的电磁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场效应管 建模 极间电容 MODEL ARCHITECT
下载PDF
移相控制两个电压型逆变器并联调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智娟 刘勋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19,共3页
在此提出一种移相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两个逆变器间的移相来有效控制和调节逆变电源的输出功率,同时利用LLC谐振电路特点,采用两个LLC电压型谐振逆变器并联的形式提高电源容量,推导出了移相角度与品质因数、电感比之间的关系公式,... 在此提出一种移相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两个逆变器间的移相来有效控制和调节逆变电源的输出功率,同时利用LLC谐振电路特点,采用两个LLC电压型谐振逆变器并联的形式提高电源容量,推导出了移相角度与品质因数、电感比之间的关系公式,并对三者的关系进行了仿真分析,同时利用VHDL语言设计了数字锁相控制部分,并进行了仿真实验。最后设计了移相控制两个LLC电压型逆变电源实验样机,给出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数字锁相 功率调节
下载PDF
补肾防哮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2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智娟 黄美杏 +1 位作者 陈学远 梁爱武 《广西中医药》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防哮汤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防哮汤中药治疗,每日1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次250μg,早晚各1次... 目的:观察补肾防哮汤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补肾防哮汤中药治疗,每日1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每次250μg,早晚各1次。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显著降低,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降低及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防哮汤能调节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补肾防哮汤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PPARγ受体激动剂对Aβ引起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智娟 金英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0-472,共3页
关键词 PPARγ受体激动剂 保护作用 神经损伤 RECEPTOR 核内受体转录因子 胚胎发育过程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不同连接方式热电能量采集器的发电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智娟 冀晓明 侯立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了研究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电能量采集器的温差发电性能,实现微电子器件的自供电,通过实验模拟工业场合热壁的方法研究了某一型号热电模块串联、并联和单模块的输出电压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连接方式下热电模块的开路电压均随冷... 为了研究基于塞贝克效应的热电能量采集器的温差发电性能,实现微电子器件的自供电,通过实验模拟工业场合热壁的方法研究了某一型号热电模块串联、并联和单模块的输出电压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连接方式下热电模块的开路电压均随冷热端温差增大而增大,开路电压与模块冷热端温差成正比关系。三种连接方式下单个模块、双模块并联、双模块串联分别在负载为8Ω、4Ω、17Ω左右时,负载上可获得最大功率。可见针对不同负载选择适宜的热电模块组合方式可以使得能量采集器具有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采集 自供电 温差发电 塞贝克效应
下载PDF
悬臂梁双晶压电能量采集装置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智娟 杨瑞 +1 位作者 郑龙飞 侯立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4518-14522,共5页
为提高双晶压电振子的发电能力,研究了一种悬臂梁式双晶压电能量采集装置的发电性能。实验研究振动台频率、激励位移、负载阻值和悬臂梁自由端质量块对悬臂梁式双晶压电能量采集装置输出电压和负载功率的影响,将两片双晶压电振子并联,... 为提高双晶压电振子的发电能力,研究了一种悬臂梁式双晶压电能量采集装置的发电性能。实验研究振动台频率、激励位移、负载阻值和悬臂梁自由端质量块对悬臂梁式双晶压电能量采集装置输出电压和负载功率的影响,将两片双晶压电振子并联,研究其发电性能。实验表明:存在谐振频率,使得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压随着激励位移和负载阻值的增大而增大,并与激励位移呈一次函数关系;双晶压电振子外接匹配负载时,负载功率最大;随着质量块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输出电压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左移,峰值电压对应的频率变小;两片双晶压电振子并联且带匹配负载时,能有效提高负载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 能量采集 悬臂梁 自供电
下载PDF
悬臂梁双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的发电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智娟 倪超 侯立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60-63,共4页
为了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等低能耗器件的自供电,针对电动机的机械振动,设计了一种可采集电动机振动能量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了电动机转速、负载阻值和悬臂梁自由端固定、不同质量永磁铁块对压电振动能... 为了收集环境中的振动能量,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等低能耗器件的自供电,针对电动机的机械振动,设计了一种可采集电动机振动能量的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研究了电动机转速、负载阻值和悬臂梁自由端固定、不同质量永磁铁块对压电振动能量采集器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负载上电压随着负载阻值的增大而增大;输出功率不随负载阻值和所加永磁铁质量的增大,而是存在一个最优负载和一个最佳质量的永磁铁。当电动机的振动频率等于悬臂梁双压电振子的固有频率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并与理论计算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供电 能量采集 压电 振动
下载PDF
基于涡激振动的PVDF压电风能采集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智娟 霍慧文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43-47,共5页
为提高PVDF压电薄膜的发电能力,研究了一种基于涡激振动机理的PVDF压电能量采集结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以供微功耗电子产品使用。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将压电薄膜的电荷输出转换为电压输出,通过微型风洞实验分别研究了在不同风速下,单片、... 为提高PVDF压电薄膜的发电能力,研究了一种基于涡激振动机理的PVDF压电能量采集结构,将风能转换为电能以供微功耗电子产品使用。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将压电薄膜的电荷输出转换为电压输出,通过微型风洞实验分别研究了在不同风速下,单片、双片、3片PVDF压电薄膜串联、并联的发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选取的PVDF压电薄膜的谐振频率稳定在50Hz左右;所设计的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电压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可有效滤除高频噪声干扰;PVDF压电薄膜并联并在电路末端接匹配负载可有效提高负载功率,3片压电薄膜并联并在信号调理电路末端接1.25Ω负载时,负载功率最高可达36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涡激振动 压电 风能采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