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海水对Q235钢腐蚀性能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王战辉 段文龙 +3 位作者 李瑞瑞 龙蒙召 张智芳 康永涛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共4页
以Q235碳素钢为研究对象,借助旋转式挂片腐蚀试验仪,考察转速、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对其在模拟海水中腐蚀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腐蚀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温度小于45℃时,腐蚀速度随温度的增大而不断升高;第二阶段,... 以Q235碳素钢为研究对象,借助旋转式挂片腐蚀试验仪,考察转速、温度、酸碱度等因素对其在模拟海水中腐蚀性能的作用。结果表明,腐蚀速度随温度的变化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温度小于45℃时,腐蚀速度随温度的增大而不断升高;第二阶段,在温度大于45℃时,曲线斜率最大,腐蚀速度达到最大值;腐蚀速度随转速的变化呈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当转速小于60 r/min时,腐蚀速度基本保持不变,维持恒定;第二阶段,当转速大于60 r/min时,曲线斜率增大,腐蚀速度急剧升高,腐蚀速度随转速的增大而不断升高,并出现60 r/min的临界值;腐蚀速度随酸碱度的增大而不断降低。所得结论对Q235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和防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海水 转速 温度 腐蚀速度
下载PDF
改性黄蒿型煤型焦的性状研究
2
作者 谢诗韵 陈娟 +6 位作者 刘元 刘儒 闫龙 李健 王玉飞 张智芳 闫海军 《工业催化》 CAS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采用2.5%NaOH改性的黄蒿为粘结剂,对六组不同粒级神木粉煤原料进行干法冷压制备改性黄蒿型煤,再经热解制备改性黄蒿型焦。借助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型煤和型焦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性能强度。结果表明,与型煤相比,型焦的红... 采用2.5%NaOH改性的黄蒿为粘结剂,对六组不同粒级神木粉煤原料进行干法冷压制备改性黄蒿型煤,再经热解制备改性黄蒿型焦。借助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对型煤和型焦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性能强度。结果表明,与型煤相比,型焦的红外特征峰强度明显减弱,谱峰数量减少,热解过程中主要发生脱水、裂解、缩聚反应,小分子及活性官能团被大量破坏,烃链结构缩合,型焦芳香度增加,其芳香度指数为4.34。型煤的性能强度随着神木煤粉粒度减小而减小。粒度较小的粉煤在成型压力作用下煤粒间隙越小,型煤脱模后受膨胀压力影响导致性能强度降低。粉煤粒度越大,煤粒间隙较大,可容纳较多粘结剂,并与煤粒产生一定的啮合力,保证了型煤的性能强度。型焦整体性能强度优于型煤。热解过程部分含氧官能团被C-C取代,并伴随挥发性物质逸出,产生的气孔分布均匀、壁厚较大,进而保证型焦性能强度。型焦强度随着神木煤粉粒度增大而增大,当神木粉煤粒级在(3~1.5)mm时,型焦抗压强度为3338.9 N/个,跌落强度为98.96%,抗碎强度为83.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 改性黄蒿 型煤 型焦 强度
下载PDF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3年第12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3
作者 张智芳(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3-F0004,共2页
P2417侵袭性诺卡菌感染跨越美国不同的地理区域//Simran Gupta,Leah M.Grant,Harry R.Powers,等诺卡菌在世界各地引起侵袭性感染,对有效抗菌药物的认识至关重要.我们回顾了2011-2018年美国3个非相邻地理区域的侵袭性诺卡氏菌感染情况.
关键词 诺卡菌 诺卡氏菌 地理区域 有效抗菌药物 侵袭性 P24
下载PDF
双圆柱形腐蚀缺陷油气管道失效压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战辉 龙蒙召 +3 位作者 齐丽萍 李瑞瑞 张智芳 刘玲娜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1564-1567,共4页
对X70钢双圆柱形腐蚀缺陷油气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对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其次对缺陷参数如缺陷深度、腐蚀间距和缺陷布置位置等对等效应力和失效压力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力云图可以分为3部分;当双圆柱形腐蚀深度系数增... 对X70钢双圆柱形腐蚀缺陷油气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首先对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其次对缺陷参数如缺陷深度、腐蚀间距和缺陷布置位置等对等效应力和失效压力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力云图可以分为3部分;当双圆柱形腐蚀深度系数增大时,最大等效应力随之增大,基本成线性关系,失效压力随之减小,并出现临界值;当双圆柱形腐蚀缺陷间距增大时,最大等效应力呈减小的趋势,失效压力呈增加的趋势;轴向腐蚀缺陷最大等效应力大于环向腐蚀缺陷最大等效应力,环向腐蚀缺陷失效压力大于轴向腐蚀缺陷失效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油气管道 等效应力 失效压力
下载PDF
圆柱形腐蚀缺陷相互作用研究
5
作者 王战辉 龙蒙召 +2 位作者 李瑞瑞 张智芳 张秦龙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5-19,共5页
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首先探讨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破坏机理,其次研究了缺陷间距对单圆柱形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失效压力及等效应力的作用,通过建立双圆柱形缺陷相互作用系数,研究... 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ANSYS有限元分析相结合,首先探讨了单圆柱形腐蚀缺陷破坏机理,其次研究了缺陷间距对单圆柱形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失效压力及等效应力的作用,通过建立双圆柱形缺陷相互作用系数,研究了双圆柱形缺陷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等效应力云图可划分为缺陷中心区域、缺陷附近区域和远离缺陷区域3个部分;随着内压载荷的增加,等效应力逐渐增加;从内壁到外壁,等效应力逐渐增大;对于单圆柱形和双圆柱形腐蚀缺陷,随着腐蚀间距的增大,等效应力逐渐减小,失效压力逐渐增加,单圆柱形腐蚀缺陷出现临界值;随着缺陷间距的增大,相互作用系数在缺陷间距为60 mm时出现波谷,在其他缺陷间距处呈现稳定状态;缺陷深度系数对失效压力的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失效压力 等效应力 ANSYS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代谢组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雷舒雯 谢桂华 +5 位作者 张智芳 苗玥 赵春燕 陈德洪 侯艳 龚加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
本研究通过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UHPLC-QE-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对照小鼠、D-半乳糖模型小鼠、茶褐素(预防和治疗)干预小鼠的脑组织,探究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免疫组化的影响,筛选茶褐素对衰... 本研究通过D-半乳糖皮下注射建立小鼠衰老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和UHPLC-QE-MS代谢组学技术检测正常对照小鼠、D-半乳糖模型小鼠、茶褐素(预防和治疗)干预小鼠的脑组织,探究茶褐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脑组织免疫组化的影响,筛选茶褐素对衰老小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茶褐素干预后,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乙酰胆碱转移酶阳性表达面密度显著升高(P<0.05);预防性给予茶褐素可以显著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17种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组氨酸代谢、TCA循环、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5条代谢通路;茶褐素治疗可以显著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的32种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亚牛磺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5条通路。其中,肌肽、LysoPC(P-18:1(9Z))、PS(20:5(5Z,8Z,11Z,14Z,17Z)/18:1(9Z))、PC(15:0/15:0)、D-阿拉伯糖-5-磷酸盐、硫酸胆固醇和二磷酸腺苷核糖7个代谢物以及甘油磷脂代谢和组氨酸代谢2条代谢通路为茶褐素预防组和治疗组共有。茶褐素可以通过调节小鼠体内脂类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褐素 免疫组化 脑代谢组学 抗衰老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净化工业废盐 被引量:2
7
作者 舒军政 张智芳 +4 位作者 王魁 贾婷 张海涛 鱼勋伟 罗倩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285-290,共6页
由于工业废盐存在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置成本高和危害环境严重等问题,为实现工业废盐的高效转化,利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的原理,提出了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废盐,使工业废盐转化为高纯度的硫酸盐。以煤制甲醇产生的工业废盐为原料,通... 由于工业废盐存在成分复杂、毒性大、处置成本高和危害环境严重等问题,为实现工业废盐的高效转化,利用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的原理,提出了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工业废盐,使工业废盐转化为高纯度的硫酸盐。以煤制甲醇产生的工业废盐为原料,通过氧化反应进行纯化,分别研究了加入水与浓硫酸(≥98%)的体积比、反应温度和每克工业废盐需要的稀硫酸用量这3个因素对产物(硫酸盐)产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XRD、扫描电镜以及EDS进行表征,得到的最佳反应参数为水与浓硫酸的体积比1∶2、反应温度110℃和稀硫酸加入量1.5 mL·g^(-1),在此条件下硫酸盐产率达到93.98%。此工艺可以达到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工业废盐合理排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盐 高级氧化法 浓硫酸 硫酸盐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8
作者 雷舒雯 张智芳 +6 位作者 谢桂华 山波 苗玥 赵春燕 陈德洪 侯艳 龚加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7-146,共10页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 延缓衰老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和探究的热点。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普洱熟茶能够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延缓小鼠衰老,但小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不明。本研究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对照小鼠、D-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及普洱熟茶干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和血清,探究普洱熟茶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筛选普洱熟茶对衰老小鼠作用的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涉及的代谢通路。结果表明:普洱熟茶能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行为能力,调节衰老小鼠脑组织中26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VB_(6)代谢、组氨酸代谢和嘌呤代谢通路,其中甘油磷脂代谢和组氨酸代谢通路最为显著;血清中共有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VB_(6)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其中VB_(6)代谢通路最为显著。给予普洱熟茶的衰老小鼠体内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20:5/20:4)、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lamine,PE)(22:2/14:0)、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20:5/18:1)、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yso PC)(18:2)等,组氨酸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肌肽,VB_(6)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5’-磷酸吡哆醛丰度显著升高,表明普洱熟茶可能通过调节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发挥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熟茶 D-半乳糖 脑组织 血清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衰老
下载PDF
中国内地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分析
9
作者 梁小洁 张智芳 王晓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分析中国内地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我国HFMD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中国内地HFM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 目的分析中国内地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我国HFMD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数据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中国内地HFMD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及空间聚集性。应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软件进行时间趋势分析,利用年均百分比变化(AAPC)、年度百分比变化(APC)评价整体、局部趋势性变化;采用季节分解法,计算季节指数描述季节分布;采用Geoda1.18进行空间统计分析,使用全局Moran’sⅠ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LI-SA集聚图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累计报告20537199例,死亡3667例,年均发病率137.13/10万,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17.86/10万。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报告发病率年平均上升4.44%,江苏、浙江、重庆、四川、云南、西藏HFMD报告发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整体呈下降趋势,海南、宁夏、甘肃整体疫情比较平稳。2009—2018年中国内地HFMD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新疆、贵州、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呈夏季高峰分布;海南、西藏、重庆、四川、江苏、湖北、广东、宁夏、内蒙古呈双峰分布;广西、福建、江西、浙江、陕西、甘肃、上海、安徽、青海从单峰分布转变为双峰分布。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0~6岁儿童HFMD报告发病率呈隔年高发的流行特征。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报告发病率空间聚集性显著,高-高聚集区域扩大,从东部地区转移至南部地区,低-低聚集区域明显缩小,由西部转移至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结论2008-2018年中国内地HFMD发病呈上升趋势,夏季为高发季节,0~5岁儿童为高发人群,疫情存在时空聚集性,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建议以此为参考,确定HFMD的重点防控区域,加强监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时空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中国
下载PDF
流行性感冒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智芳 王晓欢 +2 位作者 梁小洁 林志龙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93-598,共6页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分节段的RNA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每年在人群中循环,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发生。而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常引发抗原的“漂移”变异,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分节段的RNA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每年在人群中循环,可引起季节性流感的发生。而流感病毒在流行过程中常引发抗原的“漂移”变异,是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WHO组织全球的流感监测,经过检测分析,推测次年流行的季节性流感病毒,以应疫苗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 抗原漂移 疫苗
下载PDF
东方次睾吸虫在鸡体内发育及其对宿主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智芳 程由注 +5 位作者 江典伟 张春梁 林国华 方彦炎 李莉莎 陈宝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9-876,共8页
目的了解东方次睾吸虫感染实验动物的动态发育以及对宿主的致病过程。方法从福建省浦城县东方次睾吸虫流行区捕捞麦穗鱼,分离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分组定量感染实验动物鸡,然后在不同时间段解剖,检测虫回收率和观察虫体发育,同时观察鸡肝... 目的了解东方次睾吸虫感染实验动物的动态发育以及对宿主的致病过程。方法从福建省浦城县东方次睾吸虫流行区捕捞麦穗鱼,分离东方次睾吸虫囊蚴,分组定量感染实验动物鸡,然后在不同时间段解剖,检测虫回收率和观察虫体发育,同时观察鸡肝脏、胆囊病变;每日观察实验鸡临床变化,对肝脏、胆囊按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病理变化。结果东方次睾吸虫在鸡体内发育迅速,但个体发育不同步,至6周全部虫才发育成熟。感染鸡生长缓慢,发育受阻,死亡率高。并发由肝胆管阻塞引起的一系列急慢性病变,感染时间越久,虫的回收率越低,且胆囊病变越严重。结论东方次睾吸虫能在鸡体内发育迅速,对宿主致病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次睾吸虫 实验感染 宿主 发育 致病性
下载PDF
储氢介质甲基环己烷脱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蒙恩 田亚飞 +6 位作者 张玉杰 杜柏林 张智芳 高生辉 张秦龙 高峰 白靖 《工业催化》 CAS 2023年第12期6-15,共10页
甲基环己烷(MCH)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量以及优越的理化性质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甲基环己烷-甲苯-氢(MTH)循环实现了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MCH催化脱氢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因其低... 甲基环己烷(MCH)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储氢量以及优越的理化性质而被认为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有机液体储氢材料,甲基环己烷-甲苯-氢(MTH)循环实现了材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然而,MCH催化脱氢过程所使用的催化剂因其低温活性欠佳及高温不稳定的问题导致MTH循环无法大规模应用。为解决该问题,前人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催化剂的设计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综述MCH脱氢催化剂的现状,重点阐述单、双和三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的协同作用对催化剂的影响,展望未来催化剂的研究方向。基于现有分析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添加第二金属、调节催化剂载体的性质和使用Ni金属作为活性组分,以获得高稳定性、高活性和低成本的MCH脱氢催化剂,可以满足商业化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化学 甲基环己烷 催化剂 催化脱氢
下载PDF
由二甲醚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智芳 陈建刚 +1 位作者 郭文斌 刘昭铁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6-70,共5页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0m、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和压摩尔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及DME与CO2反应合成DMC的焓ΔrHm、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 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碳酸二甲酯(DM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0m、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θm和压摩尔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二甲醚(DME)氧化羰化合成DMC及DME与CO2反应合成DMC的焓ΔrHm、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和平衡常数lnKθ。计算结果表明:在300~1000K的温度及0.1~30MPa的压力条件下,DME氧化羰化合成DMC是热力学上可自发进行的反应,而由DME和CO2合成DMC是非自发进行的,需要通过耦合等方来改变反应途径(或重构反应体系),该反应才有可能进行。为由DME合成DMC的反应途径设计和催化剂的探索研究提了热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醚 碳酸二甲酯 合成 反应自由能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8种人兽共患病病原生物学相关期刊评价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智芳 王晓欢 +3 位作者 梁小洁 黄丰 林丹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9-1164,共6页
目的比较并分析我国人兽共患病病原生物学相关期刊基本情况、引用和被引情况,了解此类期刊之间交流以及专业发展现状。方法通过限制检索条件,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1-2017)和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查询符合条... 目的比较并分析我国人兽共患病病原生物学相关期刊基本情况、引用和被引情况,了解此类期刊之间交流以及专业发展现状。方法通过限制检索条件,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2011-2017)和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查询符合条件期刊的主办单位、创刊年份、载文情况、近十年刊文的学科分布,同时分析了上述期刊的影响因子、学科扩散指数、引文情况及各期刊间相互引用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有8种期刊符合条件:《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中国热带医学》、《热带医学杂志》、《病毒学报》、《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和《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上述8种期刊中,月刊和双月刊各4种。除《中国热带医学》外,其他7种期刊均创刊于上世纪80年代。近十年刊文的学科分类主要为基础医学、传染病学、生物学、预防医学和卫生学。上述期刊近年的影响因子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影响因子由2012年0.619上升至0.979、《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影响因子由2014年0.58上升至1.044。2012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对收录的核心期刊学科分类进行了一次较大调整,除《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外,其他7种期刊均被调整,使其学科扩散指标也出现了较大的拐点。上述期刊中有5种期刊之间存在全互引现象,病毒学类与寄生虫学类期刊之间的引用罕见。各期刊存在较严重的自引现象,其自引率远高于该期刊对其他期刊的引用率。结论国内人兽共患病病原学相关期刊交流广泛但总体发展相对缓慢,应理性认识影响因子的科学价值,以建立全面的期刊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 人兽共患病 基础医学 自引 影响因子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针刺结合苇管灸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智芳 王海明 蔡琛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7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针制 苇管灸 耳鸣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智芳 高雯雯 陈碧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兰炭废水是低变质煤在中低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兰炭熄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毒性大、性质稳定的特点[1].目前,兰炭企业产生的兰炭废水经不同方法处理后或者不处理,都回用于熄焦,不直... 兰炭废水是低变质煤在中低温干馏过程中以及煤气净化、兰炭熄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工业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毒性大、性质稳定的特点[1].目前,兰炭企业产生的兰炭废水经不同方法处理后或者不处理,都回用于熄焦,不直接向环境排放[2-3].随着环境要求的越来越严格,回用于熄焦的兰炭废水要求达到钢铁行业废水排放的二级标准[4-5].然而,目前还没有兰炭废水深度处理的成熟工艺,因此对兰炭废水的组成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对兰炭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艺路线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气相色谱-质谱法 有机污染物 兰炭 测定 废水深度处理 环境排放 工艺路线
下载PDF
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智芳 刘富强 +5 位作者 云庭 杨海鹰 王官茂 郝文胜 高均平 曹亚利 《中国马铃薯》 2009年第6期354-356,共3页
试验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种种植密度、4种施肥量,比较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马铃薯单株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以667m2施基肥尿素20.67kg、二铵17.36kg、硫酸钾30.62kg、追尿... 试验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4种种植密度、4种施肥量,比较不同栽培密度、施肥量对马铃薯单株性状、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以667m2施基肥尿素20.67kg、二铵17.36kg、硫酸钾30.62kg、追尿素9.95kg时,植株长势最好,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均以该处理效应最佳;在该施肥量水平下,每667m2种植密度为5000株时产量最高,达3526.1kg,而每667m2种植密度为4000株时形成的商品薯率最高,为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山北麓 费乌瑞它 密度 施肥量 产量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隔油絮凝处理后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智芳 高雯雯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3期573-575,582,共4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经过隔油-絮凝处理后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废水中含大约30种有机物,主要有机物为酚类,达到50%以上,另外还有烃类、醇、酯类及少量的酸、芴等化合物。该研究为兰炭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提供了...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经过隔油-絮凝处理后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结果表明,该废水中含大约30种有机物,主要有机物为酚类,达到50%以上,另外还有烃类、醇、酯类及少量的酸、芴等化合物。该研究为兰炭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路线的选择提供了水质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废水 气相色谱-质谱法 酚类
下载PDF
植物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9
作者 张智芳 林文庭 陈灿坤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8-20,共3页
植物活性多糖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在水提醇沉的基础上,常采用酶解、微波、超声波、膜处理和CO_2超临界萃取等方法进行辅助提取或精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多糖提取的工艺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植物多塘 营养生物化学 水提醇沉法
下载PDF
不同茶类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智芳 朱婷婷 +5 位作者 肖蓉 舒悦 杨莉 黄斯琦 谢桂华 侯艳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4340-4345,共6页
目的研制茶味酸奶,增加酸奶产品的多样性。方法采用6大茶类为原料,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茶叶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制作的茶叶酸奶最佳配方为:浸提茶汤茶水比为1:10,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长为2... 目的研制茶味酸奶,增加酸奶产品的多样性。方法采用6大茶类为原料,利用响应面优化方法确定茶叶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制作的茶叶酸奶最佳配方为:浸提茶汤茶水比为1:10,浸提温度为90℃,浸提时长为20 min;牛奶中茶汤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8%,菌种接种量2%,发酵时间6 h,发酵温度为42℃时制作的茶叶酸奶品质具佳。结论鲜牛奶中添加5%茶汤,在42℃下发酵6 h制作的茶叶酸奶奶香浓郁,与牛奶融合较好,具有独特口感与茶香,比普通酸奶滋味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酸奶 响应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