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交通信息特征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汝华 杨晓光 严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3年第4期27-33,共7页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遍应用与系统整合,使得交通信息越来越复杂,交通状态更加难以把握,信息处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的工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剖析了ITS信息的特征——多源性、异构性和层次性;并指出交通状态作为最高层次的交通信息... 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普遍应用与系统整合,使得交通信息越来越复杂,交通状态更加难以把握,信息处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的工作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剖析了ITS信息的特征——多源性、异构性和层次性;并指出交通状态作为最高层次的交通信息,具有双重属性的特点——客观、抽象、确定、连续性以及主观、形象、模糊、离散性。②分析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在ITS信息处理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其信息处理的模式与流程。③设计出ITS信息处理系统的逻辑结构,实现了信息融合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集成,体现出该系统的信息中心功能和平台支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信息特征 信息处理 系统设计 交通信息 信息融合 数据挖掘 系统结构
下载PDF
信号采样理论在交通流检测点布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汝华 杨晓光 储浩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在对交通流检测点布设领域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本质上属于空间交通流信号采样问题。依据信号采样理论,建立了确定检测点间距或密度的方法与流程,该流程包括空间交通流信号产生、离散傅里叶变换、... 在对交通流检测点布设领域研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与抽象的基础上,提出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本质上属于空间交通流信号采样问题。依据信号采样理论,建立了确定检测点间距或密度的方法与流程,该流程包括空间交通流信号产生、离散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间距确定、误差分析5个步骤。对高速公路拥挤状态下的仿真分析表明:100 m的检测点间距可以满足对拥挤交通流状态的真实检测,该数值接近于实际应用中的最小值(125 m),说明该理论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流检测 频谱分析 检测点布设 信号采样理论
下载PDF
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发展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汝华 吴祥国 雷丽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1年第4期20-26,共7页
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提高了自行车的利用率,可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污染,有利于低碳高品质城市的实现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对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及其国内外发展历程、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 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提高了自行车的利用率,可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缓解交通拥挤,减少交通污染,有利于低碳高品质城市的实现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对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及其国内外发展历程、现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状条件下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的具体实施障碍,并为我国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公共交通 自行车共享交通系统 系统发展
下载PDF
事件检测中交通流检测点布设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汝华 杨晓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在分析各种影响事件检测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事件平均检测时间中事件信号传播时间的要求,运用交通流波动理论和线性交通流模型,建立事件检测点间距与事发前交通状态、事件严重程度、事件检测时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给出满足不同功能需... 在分析各种影响事件检测性能因素的基础上,根据事件平均检测时间中事件信号传播时间的要求,运用交通流波动理论和线性交通流模型,建立事件检测点间距与事发前交通状态、事件严重程度、事件检测时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给出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检测点间距范围。该模型针对单截面和双截面法两类事件检测类型建立,但不依赖于具体的事件检测算法,可用于指导检测点间距的确定或分析评价已有的检测点布置方案。算例分析表明,在检测时间和交通状态确定的条件下,随着事件严重程度的降低,事件检测所要求的检测点间距变小;单截面法检测点间距要求较大,双截面法检测点间距要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检测 事件波 检测点间距
原文传递
基于视频技术的微观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汝华 郑黎黎 +1 位作者 杨晓光 宣国荣 《交通与计算机》 2004年第6期33-36,共4页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完全有能力采集到完整的微观交通流数据 ,即断面或区域车辆序列信息 ,包括每一辆车的车辆属性、位置属性和运动属性。微观交通流信息对于通行能力分析、智能交通控制、异常交通状态识别、微观交通流特性研究、宏观... 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完全有能力采集到完整的微观交通流数据 ,即断面或区域车辆序列信息 ,包括每一辆车的车辆属性、位置属性和运动属性。微观交通流信息对于通行能力分析、智能交通控制、异常交通状态识别、微观交通流特性研究、宏观交通流行为理解以及实验交通工程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视频检测技术在微观交通流信息采集和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系统分析和完整描述了断面和区域两类微观交通流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车辆 交通工程学 智能交通控制 通行能力 断面 信息采集系统 微观 区域 视频检测技术
下载PDF
颞浅动脉插管化疗在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汝华 何健 陈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本文对20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经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留置导管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该病,能经导管直接将药物灌注于肿瘤区,保持局部药物高浓度及延长药物活性,并能减轻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 本文对20例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经颞浅动脉插管化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留置导管灌注化学药物治疗该病,能经导管直接将药物灌注于肿瘤区,保持局部药物高浓度及延长药物活性,并能减轻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颞浅动脉插管 化学疗法 晚期
下载PDF
颞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报告
7
作者 张汝华 何健 +4 位作者 谢宇平 陈彤 杨平 周秋云 胡德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8年第S1期62-63,共2页
颞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报告张汝华,何健,谢宇平,陈彤,杨平,周秋云,胡德芳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因其部位隐蔽,早期不易发现,晚期手术治疗也困难。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留置导管灌注化学药物法治疗... 颞动脉插管化疗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报告张汝华,何健,谢宇平,陈彤,杨平,周秋云,胡德芳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而因其部位隐蔽,早期不易发现,晚期手术治疗也困难。用颞浅动脉逆行插管留置导管灌注化学药物法治疗该病,经导管直接将药物灌注于肿瘤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头颈部恶性肿瘤 插管化疗 颞动脉 颞浅动脉 鼻咽癌 晚期头颈部肿瘤 环磷酰胺 氟脲嘧啶 髁状突颈部 上颌窦癌
下载PDF
头颈部罕见肿瘤8例报告
8
作者 张汝华 卓善弘 +2 位作者 张恩忠 鲁孟显 杨平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57-58,共2页
头颈部罕见肿瘤8例报告张汝华1卓善弘2张恩忠3鲁孟显1杨平1我科近年发现过去临床上罕见的8例肿瘤作简单介绍。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岁。例1鼻腔髓外浆细胞瘤。胡某,男,60岁,病历号:25278,以双... 头颈部罕见肿瘤8例报告张汝华1卓善弘2张恩忠3鲁孟显1杨平1我科近年发现过去临床上罕见的8例肿瘤作简单介绍。男5例,女3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岁。例1鼻腔髓外浆细胞瘤。胡某,男,60岁,病历号:25278,以双侧鼻阻1年余,左鼻内肿物4个月伴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对电子警察的重新认识与定位
9
作者 张汝华 杨晓光 吴志周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3年第9期64-64,共1页
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和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交通路口、收费站以及治安卡口,传统的人工管理显然已经满足不了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出现了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计算机集成系统,即电子警察.
关键词 交通建设 电子警察 中国 收费站 计算机集成 城市 重新认识 交通路口
下载PDF
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的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3 位作者 张汝华 马燕 李铣 毕开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12-817,共6页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并进行体内外考察。方法 分别以HPMC ,EudragitL 30D 5 5和EudragitL10 0 EudragitS10 0 (1∶5 )为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 ,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胃肠道转运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并进行体内外考察。方法 分别以HPMC ,EudragitL 30D 5 5和EudragitL10 0 EudragitS10 0 (1∶5 )为包衣材料制备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 ,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胃肠道转运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 冰片和人参总皂苷体外释放度的f2 值为 79 6 ,3种包衣微丸分别在胃、十二指肠和空回肠部崩解 ,由 3种微丸组成的缓释胶囊中冰片的Tmax与原丸剂相近 ,而Cmax明显降低 ,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96 %。结论缓释胶囊中的冰片和人参总皂苷在体外可同步缓释 ,在体内具有pH依赖性崩解溶散的特征 ,冰片作为指标性成分具有梯度缓释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麝香保心微丸 pH依赖型梯度释药系统 胃肠道转运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1
11
作者 秦冬彦 宋洪涛 +2 位作者 郭涛 张跃新 张汝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5-257,共3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 ,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 采用气相色谱法 ,以冰片含量测定为指标 ,分别对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高湿、挥发性试验及恒温加速实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冰片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冰片含量均明显下降。包合物的热失重百分率比混合物小。实验表明 ,冰片 β-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冰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片 Β-环糊精 包合物 稳定性 中药
下载PDF
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制备及其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涛 宋洪涛 +2 位作者 赵明宏 马燕 张汝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36-841,共6页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 ,考察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对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考察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处方因素进行优化 ,以冰片和人参总皂苷为测定指标 ,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采用优化条件以10 %PVP...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 ,考察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对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考察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处方因素进行优化 ,以冰片和人参总皂苷为测定指标 ,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采用优化条件以10 %PVPP为崩解剂、35 %MCC为填充剂、19%CMC Ca为溶胀性辅料、1%HPMC水溶液为黏合剂制备的麝香保心分散片在 (2 0± 1)℃水中于 15s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 ,麝香保心分散片中冰片和人参总皂苷溶出的t50 值分别为 1.9和 0 .7min ,而麝香保心丸中冰片和人参总皂苷溶出的t50 值分别为 14 .8和 9.3min。结论 麝香保心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分散片 冰片 人参总皂苷 体外溶出度 制备
下载PDF
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药学研究概述 被引量:47
13
作者 吴建梅 陈大为 +2 位作者 孙波 李三鸣 张汝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了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特点、药理学及药剂学方面的特性。结果:选择适宜的条件,可制备出...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药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了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结构特点、药理学及药剂学方面的特性。结果:选择适宜的条件,可制备出多种天然药物的磷脂复合物;其药理作用比活性成分自身的显著增强;生物利用度也明显提高。结论:天然活性成分磷脂复合物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复合物 理化性质 药理 生物利用度
下载PDF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2 位作者 颜秀涛 张汝华 张群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818-820,共3页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 ,研究了 β-环糊精对肉桂油的包合作用。通过对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这二个指标的比较 ,筛选优化出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肉桂油 β-环糊... 应用三因素六水平的均匀设计方法 ,研究了 β-环糊精对肉桂油的包合作用。通过对包合物收得率和包合率这二个指标的比较 ,筛选优化出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在此条件下 ,分别采用 5种不同的包合方法制备肉桂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结果以搅拌法为最好 ,所得包合物的包合率为 82 .16 % ,包合物收得率为77.8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一种优良的固体制剂辅料—可压性淀粉(二)
15
作者 张汝华 王洪光 《福建药学杂志》 1990年第1期26-31,共6页
关键词 可压性淀粉 固体制剂 辅料 注剂
下载PDF
一种优良的固体制剂辅料:可压性淀粉(三)
16
作者 张汝华 王洪光 《福建药学杂志》 1990年第2期74-77,共4页
关键词 可压性淀粉 固体制剂 辅料 注剂
下载PDF
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和麝香保心丸的药效动力学 被引量:15
17
作者 宋洪涛 郭涛 +3 位作者 张汝华 胡海洋 李铣 陈宪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10-813,共4页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 p 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和麝香保心丸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方法 以大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麝香保心丸在大鼠体内呈一室模型特征 ,其最低起效剂量为 0 .5 4mg/ kg,效应呈现半衰期为 0 .5 3h,...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 p 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和麝香保心丸的药效动力学参数。方法 以大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麝香保心丸在大鼠体内呈一室模型特征 ,其最低起效剂量为 0 .5 4mg/ kg,效应呈现半衰期为 0 .5 3h,效应消除半衰期为 1.2 1h,药效作用期为 3.48h,效应达峰时间为 1.13h,效量吸收半衰期为 0 .2 3h,消除半衰期为 1.47h,达峰时间为 0 .88h。统计矩结果表明麝香保心 p 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和麝香保心丸的平均效应维持时间分别为 5 .0 5 h和 2 .33h,效量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 7.70 h和 3.2 1h,麝香保心 p 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的效量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4.0 3%。结论 麝香保心丸在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快和作用维持时间较短的特点 ,而麝香保心 p 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在体内具有起效迅速、药效持久、缓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pH依赖型梯度释药微丸 麝香保心丸 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药效动力学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肉桂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涛 宋洪涛 +2 位作者 颜秀涛 余克娇 张汝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 :考察肉桂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 方法 :以桂皮醛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桂皮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桂皮醛含量均明显下... 目的 :考察肉桂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 方法 :以桂皮醛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包合物和混合物进行强光照射、高温和高湿试验。结果 :在光、热、湿等因素影响下 ,包合物中桂皮醛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而混合物中桂皮醛含量均明显下降。结论 :肉桂油 β 环糊精包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光照性、热稳定性和湿稳定性 ,其稳定性明显优于单纯肉桂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油 Β-环糊精包合物 桂皮醛 稳定性
下载PDF
复方丹参片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5
19
作者 罗晓健 毕开顺 +1 位作者 周书余 张汝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1-374,共4页
目的 :综述了复方丹参片的研究概况。收集国内复方丹参片的药理作用、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剂型改进等方面有关文献。认为 :近来年对复方丹参片进行了广泛研究 ,但应当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 ,加强基础研究。
关键词 复方丹参片 药理作用 制备工艺 质量控制 剂型 改进 中药
下载PDF
乙基纤维素粉体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晋 张汝华 +2 位作者 杨建云 孙淑英 陈鹏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确定何种乙基纤维素适合作直接压片辅料。方法:测定了乙基纤维素(3种卡乐康产品EC10,EC20,EC45及1种国产产品EC84)的粒度分布、松密度、摇实密度、流速及可压性与成形性。结果:卡乐康产品的粒度较国产产品的粒度小得多,而密度约大1... 目的:确定何种乙基纤维素适合作直接压片辅料。方法:测定了乙基纤维素(3种卡乐康产品EC10,EC20,EC45及1种国产产品EC84)的粒度分布、松密度、摇实密度、流速及可压性与成形性。结果:卡乐康产品的粒度较国产产品的粒度小得多,而密度约大1倍,流速相差不大。EC10的流动性、可压性较好;EC84,EC10的成形性较好。结论:综合松密度、流动性、充填性、成形性等各项粉体学性质来看,卡乐康产品EC10适合直接压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粉体学 粒度分布 可压性 成形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