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0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泽院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本刊主编对张泽院士的采访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泽 廖伯琴 冯爽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前几年就与张泽院士有约,希望适时采访他,拟让本刊读者分享其观点及见解。2009年9月14—15日恰与张先生同赴“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估测试工具研制专家征求意见会议”,机不可失!张先生欣然接受采访。张先生一致非常关注本次基础课程改革... 前几年就与张泽院士有约,希望适时采访他,拟让本刊读者分享其观点及见解。2009年9月14—15日恰与张先生同赴“中小学学业质量评估测试工具研制专家征求意见会议”,机不可失!张先生欣然接受采访。张先生一致非常关注本次基础课程改革,从担任课程标准审定、新课程教材评审组组长到亲自主编新课标下的科学教材,张先生参与了大量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的工作。对于本次课程改革的意义、教学一线遇到的困难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等,张先生皆有其深入独到的见解。本刊对张先生进行采访,旨在让读者了解杰出的学科专家对本次课程改革的看法,以便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采访 院士 主编 基础课程改革 学科专家 新课程教材 征求意见
下载PDF
张泽[服装设计作品]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泽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I0019-I0019,共1页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下载PDF
李静萍、张泽(服装设计作品)
3
作者 李静萍 张泽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158-158,共1页
关键词 服装设计
下载PDF
张泽 设计作品
4
作者 张泽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5期I0012-I0012,共1页
下载PDF
基于1-bit的北斗卫星外辐射源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5
作者 张泽 陈伯孝 +1 位作者 尚社 徐境天 《空间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48-56,共9页
对于北斗卫星外辐射源目标定位,为了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较多,而1-bit采样相比于高精度采样具有成本低、运算量小、数据量小等优势,因此将1-bit采样应用于卫星信号处理,并设计了一种外辐射源目标定位方案。首先,介绍1... 对于北斗卫星外辐射源目标定位,为了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需要进行处理的数据较多,而1-bit采样相比于高精度采样具有成本低、运算量小、数据量小等优势,因此将1-bit采样应用于卫星信号处理,并设计了一种外辐射源目标定位方案。首先,介绍1-bit采样原理以及性能损失与边界条件,发现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其性能损失相对较小;其次,设计基于1-bit采样的北斗卫星信号作为外辐射源定位目标的方案,通过直达波信号重构、匹配滤波和相干积累的处理方法提高目标散射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并利用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将目标散射回波与直达波从方位上进行区分,降低直达波对目标散射回波的影响;最后,对信号处理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相比于高精度采样具有性能损失,但该方案可以实现对1-bit采样目标散射回波信号的检测,并对目标位置和速度进行有效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bit采样 北斗卫星信号处理 外辐射源定位
下载PDF
基于“心-脑轴”理论探讨从心论治阿尔茨海默病
6
作者 赵晗 周倩倩 +1 位作者 王金侠 张泽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7-10,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尚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病变,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系统的交互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大脑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控制心脏,心脏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作用影响脑,心与脑有着共同的生理病理联系,从而构成复杂而精...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尚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病变,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系统的交互作用。现代研究发现,大脑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控制心脏,心脏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作用影响脑,心与脑有着共同的生理病理联系,从而构成复杂而精细的心-脑轴网络。中医学也认为,心与脑以神明为纽带,神明为心脑所共主;心与脑以血脉相通,以经脉相连,体现心脑相关性。基于此观点分析了心病可波及脑发为AD的3类证候:气血不足,神明失养;心脉瘀阻,血行不畅;痰蒙心窍,神机失用。针对以上证候,主张从心治脑,分别以七福饮补益气血,以通窍活血汤活血化瘀,以洗心汤化痰开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心-脑轴 从心论治
下载PDF
计及谐波静态电压稳定的配电网光储容量优化
7
作者 王子辉 贾燕冰 +3 位作者 韩肖清 李彦晨 张泽 刘佳婕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4-875,I0031-I0035,共17页
“双碳”背景下,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大了配网谐波注入,也使得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该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谐波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并提出谐波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点和裕度指标,采用一种改进的N阶斐波那契对称... “双碳”背景下,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增大了配网谐波注入,也使得系统静态电压稳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该文分析了分布式电源并网后谐波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并提出谐波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点和裕度指标,采用一种改进的N阶斐波那契对称搜索方法以加快谐波静态电压稳定分析速度。计及谐波静态稳定裕度提出一种配电网光储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光储年投资运行成本、谐波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弃光率及储能收益为目标优化光储容量,探究光储并网容量与配网谐波及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之间的联系;下层开展典型日运行模拟,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分析光储运行情况,以典型场景分析规划方案对实际运行的影响。最后,以修改的IEEE-33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考虑谐波静态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开展光储优化配置,可以避免典型场景下配电网谐波超标,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裕度,降低运行成本,有序引导配电网光储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谐波 静态电压稳定 光储系统 双层优化
原文传递
振动荷载作用下近相变区冰-水相变迁移规律
8
作者 周琨超 王志远 +3 位作者 翟金榜 张泽 孟祥熙 袁名扬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0-562,共13页
为了证明振动荷载作用下冰中存在水分迁移,并探究冰中水分迁移的规律,以人造柱状冰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负温条件下的振动试验,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加载频率对冰中液态水的迁移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所承受重型满载货车的载... 为了证明振动荷载作用下冰中存在水分迁移,并探究冰中水分迁移的规律,以人造柱状冰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负温条件下的振动试验,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和加载频率对冰中液态水的迁移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所承受重型满载货车的载荷特征,以55 kPa为荷载幅值,循环振次设置为2880~28800次,开展了在-3℃、0.5 Hz条件下循环振动荷载分层柱状冰的水分迁移试验;然后在-5~-1℃、0.1~0.5 Hz条件下开展了循环振动荷载人造柱状冰的水分迁移试验;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冰中的液态水沿结构裂隙向加载方向迁移;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水分迁移量呈指数性增长;在不同的加载频率下,水分迁移量以分段函数的形式分阶段增长。当加载频率和荷载幅值恒定时,水分迁移量与增速峰值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1℃测定的水分迁移量约为-5℃的3.75倍;越靠近熔点,增速峰值出现得越快,反之越慢。当环境温度和荷载幅值恒定时,水分迁移量与增速峰值随频率增大而增大,随频率的降低而减小,1.0 Hz测定的水分迁移量约为0.1 Hz的2.04倍;加载频率越快,增速峰值出现得越快,反之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迁移 近相变区 冰-水相变 振动荷载 环境温度 加载频率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主要交通基础工程冻融灾害考察研究进展(Ⅰ):融沉灾害
9
作者 王文辉 车富强 +16 位作者 金会军 李善珍 唐建军 李向龙 翟金榜 张泽 黄帅 薛广垠 陈思宇 王永平 肖子旺 金晓颖 杨雪 周刚义 陈敦 李国玉 李安原 《冰川冻土》 2025年第2期354-371,共18页
作为东北多年冻土典型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大兴安岭山区多年冻土广泛快速退化,并导致了冻融灾害的频发。为系统地掌握该区工程融沉灾害分布及冻土退化情况,我们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作为东北多年冻土典型区,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大兴安岭山区多年冻土广泛快速退化,并导致了冻融灾害的频发。为系统地掌握该区工程融沉灾害分布及冻土退化情况,我们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ERT)、浅层测温(0~2 m)和无人机航测等方法于2023年8—9月开展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融沉灾害调查。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下融沉长度和融沉量最大且以路基融沉(包含路基倾斜和波浪路面)为主;混凝土路面以长大深纵裂为主,而林区铁路和中俄原油管道(China-Russia Crude Oil Pipelines,CRCOPs)以管基和施工运营作业带(right-of-way,或ROW)融沉和热喀斯特为主。融沉灾害地理分异特征明显:融沉灾害多发现于地势平坦且冻土保存条件较好的位置,融沉灾害的年平均地温与坡度呈正相关关系,且破坏长度与坡度呈负相关关系。阳坡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阴坡破坏长度。低纬度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高纬度破坏长度。年平均地温较低的草甸土和森林土的融沉灾害平均破坏长度大于年平均地温较高的暗棕壤融沉灾害的破坏长度。融沉灾害对交通工程设施地基基础的安全运营造成了威胁:CRCOPs I和II线(漠河-大庆段)对多年冻土的热影响范围在水平方向大于伴行公路(如G111部分路段)的相应范围,垂直(深度)方向两者热影响范围相似。初步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施工运行以及局部微地形地貌(如阴阳坡和坡脚积水积雪)分异是融沉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野外实践表明,探针式数字温度仪是开展浅层地温测量的实用工具,具有测量快速、操作便捷、经济高效等显著优势。但是,本次调查研究存在着覆盖范围、冻融灾害类型不够全面和相关监测内容不够细致全面、时间序列较短等问题。研究成果可为东北冻融灾害的监测和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东北多年冻土区工程建设和后期维护提供多要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冻土退化 冻融灾害 电阻率层析成像(ERT) 无人机(UAV)
下载PDF
Mo元素强化CoCrNi中熵合金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设计及变形机理研究
10
作者 李子垚 苏鸿宏 +7 位作者 吴诗昶 侯毅熙 庞大为 汪鑫 蒋成 毛圣成 张泽 韩晓东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9,共8页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 CoCrNi合金是典型的中熵合金,其具有高的室温拉伸塑性,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强度通常不高,限制了作为关键结构部件服役的潜力。本文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并结合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在微纳米层次研究其塑性变形机理。结果表明,异质结构Co_(30)Ni_(30)Cr_(33)Mo_(7)中熵合金具有优良的强塑性,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为656 MPa与1123 MPa,延伸率达到了38%。Mo元素添加提供析出相强化作用,同时降低合金层错能,使内部产生高比例的退火孪晶。在塑性变形阶段,异质结构导致合金内部产生非均匀变形,激发大量层错和变形孪晶,引发异变诱导硬化,提高了合金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强韧性。因此,通过Mo元素添加及冷轧退火工艺向CoCrNi中熵合金中引入不完全再结晶异质结构的方式为提高其强度提供了可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Ni中熵合金 异质结构 异变诱导强化
下载PDF
不同含盐量下冻土电渗过程分析及其机理研究
11
作者 赵芯雨 张泽 +3 位作者 张圣嵘 金豆豆 崔健 翟金榜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
多年冻土地区中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基础常常受到盐分侵蚀,这是此区域主要工程灾害之一。研究发现,冻结土在电场作用下,极性水分子与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更有利于水分迁移。因此,... 多年冻土地区中广泛分布着盐渍土,受季节性气候影响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基础常常受到盐分侵蚀,这是此区域主要工程灾害之一。研究发现,冻结土在电场作用下,极性水分子与阳离子从阳极向阴极移动,当溶液浓度增高时,更有利于水分迁移。因此,可通过电渗的方法控制水分的聚集位置,解决冻土中因水分积聚而形成的冻害。结果表明:试验环境在-4℃下,不同含盐量试样通过粒子数量和未冻水含量影响着电流趋势——未冻水中离子浓度越大,土体导电性越强,电流峰值越大;未冻水含量增多,离子迁移通道也增多,且到达峰值时间缩短。对比通电结束后的水分迁移量,添加盐分能有效提高水分迁移量,但是0.20%、0.25%、0.30%三个浓度氯化钠盐渍土的水分迁移量区别不明显,即不同类型(低含盐度)冻土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试验结果可为判别冻土地区应用电渗法适宜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试验 冻土 含盐量 电流趋势 水分迁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金相智能分析可视化系统开发
12
作者 张方飞园 张跃飞 张泽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金相智能分析系统。传统金相分析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且主观性强,难以满足复杂材料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基于U-Net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适用于铁素体相分割与晶界提取的最优模型组合,集成了图像采集、预处...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金相智能分析系统。传统金相分析依赖人工操作,效率低且主观性强,难以满足复杂材料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基于U-Net模型,通过实验确定了适用于铁素体相分割与晶界提取的最优模型组合,集成了图像采集、预处理、分割分析、几何测量及可视化展示功能。实验表明,该系统在分割精度和边界细节捕捉方面表现出色,可为材料微观结构分析提供有效支持,有助于材料失效机制研究等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金相分析 U-Net模型 晶界提取
下载PDF
氦低温透平膨胀机热力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泽 周楷淼 +3 位作者 邓坤瑜 陈兴亚 陈双涛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氦透平膨胀机在降温过程及低温条件下的热力学特性,依托ADS 500 W/4.5 K低温制冷机建设了80 K温区的实验系统,进行了氦透平膨胀机的低温变工况测试。测试的氦透平膨胀机主轴轴径为12.00 mm,采用动压氦气体轴承支承,最高转... 为了深入研究氦透平膨胀机在降温过程及低温条件下的热力学特性,依托ADS 500 W/4.5 K低温制冷机建设了80 K温区的实验系统,进行了氦透平膨胀机的低温变工况测试。测试的氦透平膨胀机主轴轴径为12.00 mm,采用动压氦气体轴承支承,最高转速可以达到252130 r·min^(-1)。在膨胀比为1.88时,膨胀机最大出口温降达到8.1 K;在膨胀比为2.07时,等熵效率达到最高值71.2%。以实验用氦透平膨胀机尺寸及测试工况为基础,建立了透平的数值模型。采用商业软件ANSYS CFX对透平的热力性能及降温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相应的理论温降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所建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该氦透平膨胀机的温降过程,膨胀机出口温度的实验值和计算值结果最大相对偏差为0.45%;所测试的低温氦透平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能和降温特性,测试的动压氦气体轴承表现出良好的支承稳定性,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可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大科学装置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制冷机 透平膨胀机 低温特性 气体轴承
下载PDF
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泽 杨松 +2 位作者 刘秀芳 赖天伟 侯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搭建了可视化实验系统,探究了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析了水平壁面过冷度对低表面张力液滴冲击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亲水硅水平壁面及较... 为探究表面张力对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搭建了可视化实验系统,探究了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析了水平壁面过冷度对低表面张力液滴冲击铺展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亲水硅水平壁面及较小的冲击速度以观测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此外,还比较了不同的最大铺展因子和最大铺展时间的典型模型对乙醇液滴冲击过冷水平壁面铺展动力学因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乙醇液滴冲击过冷亲水水平壁面的铺展动力学行为分为飞溅、铺展、稳定3个阶段;最大铺展时间随水平壁面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水平壁面过冷度对最大铺展因子的影响是非单调的,在水平壁面过冷度较低时,最大内部铺展因子减小起主要作用,在水平壁面过冷度较高时,由于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的增强,无量纲手指状突起增大起主要作用,二者共同作用造成了非单调变化;现有模型对于最大铺展时间的预测效果较好,相对平均偏差为6.05%,而对最大铺展因子的预测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冲击 过冷水平壁面 表面张力 铺展动力学行为
下载PDF
北极季克西地表热环境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15
作者 闫庆凯 张泽 +3 位作者 李向龙 孙继欣 ZHANG Andrei 张圣嵘 《冰川冻土》 2025年第1期57-70,共14页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北极放大效应”,对多年冻土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北极城市季克西,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地表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首先,基于气象站的实测数据,统计了季克西1976—... 过去几十年,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北极放大效应”,对多年冻土构成了极大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北极城市季克西,探讨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地表热环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首先,基于气象站的实测数据,统计了季克西1976—2022年的年平均气温、年冻融频次、年度冻结指数、年度融化指数的长时序变化;其次,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反演了2000—2021年季克西地区的地表温度和土地覆盖变化,并通过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影响地表温度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6—2022年间,年平均气温以0.07℃·a^(-1)的速度增加;年度冻结指数以-20.98℃·d·a^(-1)的速度下降,年度融化指数以7.11℃·d·a^(-1)的速度上升。2000—2021年间,7—8月平均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3.14℃。地理探测器分析显示,土壤湿度和建筑指数对地表温度的解释力最高,高程、植被指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长期地温监测数据显示,不同深度的地温均呈现升温趋势,但随着深度增加,升温速率逐渐减小。机场附近的热融湖塘面积持续扩张,进一步响应了多年冻土的广泛退化。本研究为理解北极地区气候变暖对多年冻土区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为北极航道沿岸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多年冻土 北极 季克西 土地利用 地表温度
下载PDF
高韧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16
作者 张泽 张明瑜 +5 位作者 方婉娴 徐平 曾晨 高莹 苏哲安 黄启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936,共9页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沉积机理、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三种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189.1、191.5、233.5 MPa。粗糙层和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断裂,而光滑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则是明显的脆性断裂。与粗糙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相比,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通过不同结构热解炭之间的界面滑动,使得应变量增加了约70%,韧性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控制CVI工艺参数,实现带状结构热解炭制备,可以有效优化C/C复合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层间滑动 断裂模式 带状结构 高韧性
下载PDF
电弧离子镀涂层大颗粒缺陷控制与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泽 张远涛 +3 位作者 张林 赵栋才 张腾飞 张世宏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 电弧离子镀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其制备的涂层具备高硬度、高沉积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等优点,在刀具及模具涂层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该技术存在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高精密加工、高致密性防护涂层以及传感器绝缘膜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涂层表面大颗粒缺陷的数量和密度已成为相关机构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总结了电弧离子镀技术在大颗粒缺陷控制和抑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大颗粒产生、传输和到达3个阶段下的产生/运动机理和控制手段进行了总结。针对大颗粒产生过程,通过优化弧源设计,改善磁场分布,提高弧斑运动速度,实现了更加均匀、快速的弧斑运动轨迹,减少了大颗粒生成概率;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物理屏蔽/磁过滤与辅助阳极辅助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离子和大颗粒运动轨迹;在基体区域沉积阶段,通过增加基体偏压来调控到达基体的大颗粒数目。此外沉积参数的改变也广泛用于减少大颗粒缺陷。这些方法思路和研究进展将为解决电弧离子镀技术中存在的大颗粒缺陷问题提供新思路,并有望推动该项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大颗粒去除 电弧源 磁过滤 工艺参数
下载PDF
“四位一体”如何走向一致:耕地“非粮化”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逻辑及耦合调适
18
作者 张泽 兰剑 《中国乡村振兴学》 2024年第1期187-205,共19页
在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是否种”和“种什么”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研究的关键议题,梳理清楚耕地“非粮化”过程中各方主体行为逻辑耦合过程意义重大。国家、地方政府、“市场”、种粮主体分别遵循... 在国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背景下,耕地“是否种”和“种什么”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研究的关键议题,梳理清楚耕地“非粮化”过程中各方主体行为逻辑耦合过程意义重大。国家、地方政府、“市场”、种粮主体分别遵循着政治、治理、市场和经济逻辑进行行为选择,但受各方主体关注重心失序、经济利益失衡和对策调和失效等多重因素影响,其行为逻辑互动往往得不到充分耦合,致使耕地“非粮化”困局难以破解。据此,应当引入国家政府层面变量引导各方主体坚定种粮信念、压实国家政府的主体责任、运用政策工具的服务激励作用、探索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构建政策动态优化循环机制,推进“四位一体”走向一致,化解主体行为目标冲突,有效遏制“非粮化”趋势,使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得到全方位夯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非粮化” 主体行为逻辑 耦合难题 利益调适
下载PDF
风险扰动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韧性评估
19
作者 冯芬玲 方源 +1 位作者 张泽 董开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51,共14页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 中欧班列涉及多地区跨国运输,安全管理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提升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风险防控能力,本文结合网络流理论与韧性理论,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估节点风险,并将其融入网络加权扰动过程;引入虚拟弧表示扰动下的未满足运输需求,构建风险扰动下的货流分配模型;以全局网络效率为结构指标,以货流保留比为功能指标,从结构与功能双视角量化不同扰动节点与扰动规模下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韧性表现,并提出相应的韧性优化策略。结果表明:中欧班列运输网络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化解能力,单节点发生扰动时,74.36%的节点给网络带来的结构损失小于1%,53.45%的节点功能损失小于1%,网络中的低韧性节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出境通道、集结中心与新亚欧大陆桥沿线;中欧班列运输网络的功能韧性比结构韧性更容易受到风险扰动影响,且其恢复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韧性提升方面,本文提出的基于风险和韧性聚类的综合保护策略可以使网络在应对大规模扰动时韧性表现同比提升38.24%,效果优于基于节点风险大小的传统节点保护策略。研究成果可为中欧班列网络韧性评估与抗风险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网络韧性 韧性三角理论 中欧班列 风险扰动 复杂网络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柱塞泵前置诱导轮参数优化及验证
20
作者 陈远玲 黎超亮 +1 位作者 张泽 田成龙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以高速航空柱塞泵的前置诱导轮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柱塞泵空化性能的诱导轮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进行研究。基于CFD建立诱导轮和涡轮组件的流场仿真模型,应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扬程、效率以及临界空化余量为优化目标,以诱导轮的轮毂截面形状... 以高速航空柱塞泵的前置诱导轮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柱塞泵空化性能的诱导轮设计参数的最优组合进行研究。基于CFD建立诱导轮和涡轮组件的流场仿真模型,应用正交试验方法,以扬程、效率以及临界空化余量为优化目标,以诱导轮的轮毂截面形状、叶片数、叶片厚度为影响因素,进行诱导轮设计参数组合分析,最后搭建试验系统,验证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诱导轮叶片数和叶片厚度对扬程、效率以及临界空化余量的影响显著;额定工况下,诱导轮轮毂截面形状为圆锥形、叶片数为3、叶片厚度为1 mm的组合方案为最优,最优方案下诱导轮的抗气蚀能力增强了36.2%,扬程以及效率也分别提升了7%和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轮 正交试验 扬程 效率 抗气蚀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