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洁仙 刘雪艳 +3 位作者 单晴 姜丽巍 吴斌 魏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1,200,共9页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变化。结果表明,NO处理可延缓杏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降低了呼吸强度和TA含量,提高TSS含量,较好地维持杏果实贮藏品质。同时,NO处理降低了杏果实、果皮和果肉中H_(2)O_(2)含量,增强了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提高了AsA和GSH的含量,降低了DHA和GSSG含量。此外,NO处理后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和H_(2)O_(2)含量均高于果肉。NO处理通过激活AsA-GSH循环关键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清除H_(2)O_(2)的效率,调节杏果实采后AsA-GSH循环,从而维持了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且果皮的响应快于果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一氧化氮 贮藏品质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下载PDF
二氧化硫调节乙醇代谢对葡萄采后香气的影响
2
作者 单晴 姜丽巍 +3 位作者 张洁仙 刘雪艳 吴斌 魏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9,共8页
为研究葡萄采后SO_(2)处理对葡萄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途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香气物质,并通过测定乙醇代谢途径中底物含量、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明确SO_(2)处理通过调节乙醇代谢对葡萄采后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 为研究葡萄采后SO_(2)处理对葡萄贮藏过程中香气合成途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香气物质,并通过测定乙醇代谢途径中底物含量、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明确SO_(2)处理通过调节乙醇代谢对葡萄采后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000μL/L SO_(2)处理时,果实中SO_(2)残留量符合欧美发达国家鲜食葡萄进出口食品标准。SO_(2)处理有效提高了葡萄采后酯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同时,SO_(2)处理还提高了丙酮酸、乙醛和乙醇的含量,提高了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和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上调了VvPDC1、VvADH1、VvADH2、VvADH3、VvADH6、VvADH7和VvAAT的表达,下调了VvPDC 2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表明,SO_(2)处理通过激活乙醇代谢途径,加快了葡萄采后香气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葡萄果实 乙醇代谢 香气物质
下载PDF
氯化钙调控能量代谢途径对小白杏采后转色的影响
3
作者 刘雪艳 张洁仙 +5 位作者 魏佳 张政 单晴 姜丽巍 吴斌 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77-186,共10页
以新疆小白杏为试材,采用3 g/100 mL CaCl_(2)或蒸馏水(CK组)雾化熏蒸处理,测定小白杏在(10±1.0)℃、相对湿度(80±5)%条件下果皮、果肉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 以新疆小白杏为试材,采用3 g/100 mL CaCl_(2)或蒸馏水(CK组)雾化熏蒸处理,测定小白杏在(10±1.0)℃、相对湿度(80±5)%条件下果皮、果肉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含量和能荷的变化,分析能量代谢相关酶活力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探究外源CaCl_(2)处理对小白杏采后能量代谢的调控机制,明确能量代谢水平与转色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CaCl_(2)处理小白杏可延缓果皮、果肉中叶绿素降解,抑制类胡萝卜的合成,维持果皮、果肉中ATP、ADP含量和能荷,提高了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CCO)的活力,并诱导PaH^(+)-ATPase1、PaCa^(2+)-ATPase10、PaSDH和PaCCO6基因表达。果皮和果肉中叶绿素含量与ATP含量、ADP含量、能荷水平均呈正相关,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叶绿素含量与ADP含量在果皮、果肉中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外源CaCl_(2)可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延缓小白杏转色,保持较高的能荷,从而延长小白杏采后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 小白杏 采后 能量代谢 叶绿素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采后葡萄果皮酚类物质合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
4
作者 姜丽巍 吴斌 +4 位作者 魏佳 单晴 张洁仙 刘雪艳 张平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9-177,共9页
为探究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对葡萄果皮酚类物质合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该试验以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500μL/L SO_(2)熏蒸处理2 h,以空气熏蒸为对照,放置于(0±1)℃贮藏44 d。定期测定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采用高效... 为探究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对葡萄果皮酚类物质合成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该试验以木纳格葡萄为试材,采用500μL/L SO_(2)熏蒸处理2 h,以空气熏蒸为对照,放置于(0±1)℃贮藏44 d。定期测定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烷醇单体含量。结果表明:贮藏结束时,SO_(2)处理组总酚、总黄烷醇、总黄酮、总花青素、(+)-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分别是CK组的0.74、1.26、1.33、1.33、1.47、1.79、1.59和1.49倍;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分别比CK组高13.76%、20.44%和4.98%。SO_(2)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Cinnamate 4-Hydroxylase,C4H)、4-香豆酸-辅酶连接酶基因(4-Coumarate:CoA Ligase,4CL)、查尔酮合酶基因(ChalconeSynthase,CHS)、查尔酮异构酶基因(Chalcone Isomerase,CHI)、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DFR)、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Leucoanthocyantin Reductase,LAR)和花青素还原酶基因(Anthocyanidin Reductase,ANR)的表达。可见SO_(2)处理可上调相关酚类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延缓酚类化合物含量的下降,并提高葡萄果皮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为研究SO_(2)对葡萄采后酚类物质合成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葡萄 果皮 酚类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