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桥梁建设泥浆废水处理-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及综合评估
1
作者 周岩梅 赵一帆 +7 位作者 郭逸涵 史建国 强燕 郑美娜 王锦 丁国玉 吕向茹 张洁瑜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 桥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废水由于高悬浮物(SS)和高pH值较难处理达标,钻孔桩基产生的钻渣可用来生产砂石骨料,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本研究设计了8种近零排放泥浆废水处理与砂石骨料生产组合工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组合工艺碳排放核算模型和综合评估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化学混凝-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大,为2 974.29 tCO_(2e),机械分离-立轴式冲击破碎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碳排放量最小,约为1 038.75 tCO_(2e)。应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估8种组合工艺,发现机械分离-pH值调节-棒磨机制砂生产组合工艺与最优工艺贴近度最高。该研究结果支持铁路桥梁建造泥浆废水处理和钻渣综合利用组合工艺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浆废水 机制砂 生命周期 碳排放 综合评估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下艺术设计专业过程性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研究
2
作者 刘逸 张洁瑜 《设计》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建立一个能够完整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过程式教学评价体系应是艺术类专业混合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设计专业中教学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将过程式考核和各个环节紧密结... 在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建立一个能够完整体现学生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过程式教学评价体系应是艺术类专业混合教学过程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设计专业中教学考核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研究现状,将过程式考核和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尝试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等平台资源,最终构建“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体系标准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艺术设计 过程式考核 教学评价 交互设计
下载PDF
建三江农垦分局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和排序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洁瑜 马克明 《湿地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359-365,共7页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 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对位于三江平原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内的湿地植物群落的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的86个样地中... 采用双指示种分析(Two 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方法,对位于三江平原的建三江农垦分局内的湿地植物群落的数据进行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调查的86个样地中共发现49科133属226个物种;TWINSPAN将样地划分为8种群丛,将优势物种划分为8组,分类结果可以在DCA排序图上很好地反映出来,且优势物种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群丛的分布格局;DCA的前两个排序轴提供了23.5%的信息量,其中第一排序轴提供了14.5%的信息量,主要反映出样地水分条件的变化;样地的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群落 分类 排序 三江平原 建三江农垦分局
下载PDF
我国铁路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发展趋势展望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洁瑜 李耀增 +1 位作者 陈泽昊 徐学存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在环评、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比较重视,相应的生态保护设施和恢复管理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铁路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将全过程秉承生... 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在生态保护和恢复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在环评、设计、施工阶段对工程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比较重视,相应的生态保护设施和恢复管理措施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国铁路建设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发展将全过程秉承生态保护理念,加强施工期监理、监督检查和运营期的跟踪调查,在临时用地的复垦或恢复、生态景观和动物生境的连通性保护和恢复、长大隧道施工的环境影响及生态防护、湿地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开发研究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建设 施工期 运营期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恢复
下载PDF
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洁瑜 杨帆 李永忠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年第6期321-323,共3页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用现场监测数据来定量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可以为指导施工、保护环境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 施工期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污染控制是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展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测,用现场监测数据来定量分析说明环境问题,可以为指导施工、保护环境及预防环境污染事故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铁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监测须在环境监测工作规划及监测技术支持下,全面考虑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的多种环境要素,选取适当的指标,制定出一套既规范而又科学的指标体系,用于指导和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以准确地反映施工期的环境变化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指标体系 铁路建设 施工期
下载PDF
Q开关755nm翠绿宝石激光与1064nmNd:YAG激光治疗1039例太田痣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金娥 张倩 +4 位作者 亢寒梅 张荣利 张晓 张洁瑜 李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一种亚洲地区较为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性疾病,1939年由日本医生Ota首次报告^([1]),并将其命名为眼上腭部褐青色痣。其好发于黄种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罕见于白种人,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0.6%^([2])。皮损多发...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一种亚洲地区较为常见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性疾病,1939年由日本医生Ota首次报告^([1]),并将其命名为眼上腭部褐青色痣。其好发于黄种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罕见于白种人,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2%~0.6%^([2])。皮损多发生于面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还易引起患者的精神创伤^([3])。根据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基于患者皮损颜色、病程及部位等因素可选择不同波长Q开关激光治疗,如Q开关694nm、755nm及1064nm激光等,但对于患者个体如何选择合适波长的激光尚未见大样本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8年12月于我院采用Q开关755nm和(或)1064nm激光治疗的1039例太田痣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田痣 755 nm 1064 nm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阳澄湖特大桥施工期底栖动物调查研究
7
作者 张洁瑜 陈泽昊 程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3,共4页
京沪高速铁路阳澄湖特大桥于DK1 226—DK1 263区间跨越阳澄湖地区,在西湖和东湖东段采取双侧围堰施工。为反映围堰修筑对阳澄湖水生生物的影响,在阳澄西湖和东湖分别布设采样点,采集底栖动物,分析各采样点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 京沪高速铁路阳澄湖特大桥于DK1 226—DK1 263区间跨越阳澄湖地区,在西湖和东湖东段采取双侧围堰施工。为反映围堰修筑对阳澄湖水生生物的影响,在阳澄西湖和东湖分别布设采样点,采集底栖动物,分析各采样点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和个体密度等属性,判断施工围堰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沪高速铁路在阳澄湖区的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后,未对阳澄湖底栖动物群落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速铁路 阳澄湖特大桥 底栖动物 围堰施工
下载PDF
铁路隧道施工地下水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洁瑜 吴剑华 +2 位作者 程驰 王祺 黄录峰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7年第6期287-289,共3页
山区铁路隧道施工如发生长期大量涌水,将引起地下水疏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面沉降、重要水源断流等,造成环境灾害。针对铁路隧道监控实际需要,研究开发了隧道地下水远程无线监控系统。本监控系统主要由现场监测站和接收服务器... 山区铁路隧道施工如发生长期大量涌水,将引起地下水疏干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引起地面沉降、重要水源断流等,造成环境灾害。针对铁路隧道监控实际需要,研究开发了隧道地下水远程无线监控系统。本监控系统主要由现场监测站和接收服务器两大部分组成,以工业仪表作为监测仪器、采集现场数据,通过GPRS网络接入互联网,将现场设备接口模拟至特定的服务器,计算机通过接入互联网访问该服务器,将虚拟的端口再映射到本地,从而实现与现场设备的通讯。通过本监控系统可进行液位、流量、沉降数据的测量,精度远高于人工估算;并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监测频率和报警限值,对涌水导致水资源漏失进行预警,及时提醒施工单位采取堵漏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地下水 隧道施工 远程监控 监控系统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海拔梯度上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 被引量:86
9
作者 张育新 马克明 +2 位作者 祁建 冯云 张洁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89-2796,共8页
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为了阐明辽东栎种群海拔梯度分布特点,在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海拔分布范围(1000~1800m)内调查10条样带,研究种群大小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异。种群的平均胸径在海拔梯度上表... 种群年龄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为了阐明辽东栎种群海拔梯度分布特点,在北京东灵山地区辽东栎海拔分布范围(1000~1800m)内调查10条样带,研究种群大小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的变异。种群的平均胸径在海拔梯度上表现出两段式的分布特征,海拔1480m为两段分布的分界点,在每一段内随海拔增加平均胸径也增加,这反映了海拔梯度上种群的不同发育历史。种群密度、种群的聚集程度、种群的结构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特征都与平均胸径分布相似,种群密度和聚集程度与平均胸径为负相关系,其分布趋势与平均胸径相反。总体上,东灵山海拔梯度上辽东栎种群还是比较稳定的。辽东栎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特征是种群发育历史、物种特性、环境、干扰等因素在海拔梯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大小结构 海拔梯度 种群分布格局 辽东栎种群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地区地形土壤因子与植物群落关系研究 被引量:95
10
作者 刘世梁 马克明 +3 位作者 傅伯杰 康永祥 张洁瑜 张育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地形与土壤因子是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植物、地形与土壤三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密切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非常重要。针对东灵山地区异质化景观现状,在小... 地形与土壤因子是决定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同时植物多样性在不同尺度上影响着景观中的流,植物、地形与土壤三者之间在不同尺度上密切联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功能过程非常重要。针对东灵山地区异质化景观现状,在小流域尺度上选取了76个20m×20m的样地进行调查,研究选取了16个指标,分别代表地形因子、植物群落与土壤性质。利用多元统计手段,对选取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典范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植被、地形因子三者相互影响:地形因子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群落结构,反过来群落因子也对土壤的理化因子产生较大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指示土壤肥力的一个敏感指标,3种不同肥力类型中,群落的层盖度与丰富度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决定其分布的地形特点也不相同。不同指标集团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坡位主要影响乔木层盖度,海拔高度与全氮相关性密切,而乔木层物种丰富度与有机质含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东灵山地区 植物群落 土壤性质 地形因子
下载PDF
三江平原不同强度干扰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50
11
作者 卢涛 马克明 +3 位作者 倪红伟 傅伯杰 张洁瑜 陆琦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93-1900,共8页
以三江平原湿地-农田景观中沟渠的密度作为反映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沟渠密度下湿地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干扰强度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很大,随干扰强度增大,原有湿生物种减少,而中... 以三江平原湿地-农田景观中沟渠的密度作为反映干扰强度的指标,研究了不同沟渠密度下湿地斑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干扰强度下,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很大,随干扰强度增大,原有湿生物种减少,而中湿生、中生物种显著增加;(2)湿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随干扰强度的增大,整体上呈降低趋势,群落多样性在中等沟渠密度下(0.6~1.2km/km2)达到最大,但不同沟渠密度下群落间多样性差异基本不显著;(3)位点间的干扰强度差异越大,Whittaker指数值越高;(4)不同的干扰强度下,各湿地斑块内部的物种周转速率同样在沟渠密度中等(0.6~1.2km/km2)时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渠密度 物种组成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三江平原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多尺度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育新 马克明 +2 位作者 祁建 冯云 张洁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79-2185,共7页
多尺度分析物种多样性格局能够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信息。利用物种多样性的加法分配法则分析了样方-坡位-坡面等级尺度系统辽东栎林植物物种多样性(gamma多样性)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在各尺度上的分配关系。结果表明以物... 多尺度分析物种多样性格局能够为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信息。利用物种多样性的加法分配法则分析了样方-坡位-坡面等级尺度系统辽东栎林植物物种多样性(gamma多样性)的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在各尺度上的分配关系。结果表明以物种丰富度为指标的区域物种多样性的最大贡献来自坡面尺度,表明坡面尺度是维持辽东栎林物种多样性的有效尺度;而对Simpson多样性和Shannon多样性的最大贡献则来自样方内,这决定于群落物种优势度和稀有度格局;各尺度间beta多样性组分随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可能是环境异质性和扩散作用的综合结果。各尺度间Shannon多样性对总体多样性的贡献大于Simpson多样性的贡献是偶见种在各尺度间分配的结果。物种多样性分配的加法法则为物种多样性格局的多尺度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是检验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多样性 beta多样性 gamma多样性 尺度 多样性加法分配
下载PDF
三江平原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陆琦 马克明 +2 位作者 张洁瑜 卢涛 倪红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8,共6页
三江平原农业开垦导致地表水位和土壤水分下降,原生湿地退化为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或者直接转化为水田和旱田。退化湿地与农田土壤养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水田>沼泽化草甸>旱田>典... 三江平原农业开垦导致地表水位和土壤水分下降,原生湿地退化为沼泽化草甸和典型草甸,或者直接转化为水田和旱田。退化湿地与农田土壤养分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种样地类型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水田>沼泽化草甸>旱田>典型草甸,全氮含量差异与有机质含量差异相一致,速效磷含量为水田>旱田>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这说明在湿地退化为典型草甸的过程中土壤养分严重下降,水分状况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下降的关键因素;但是农田土壤养分仍然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耕作、施肥等非水分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共同决定了退化湿地和农田土壤养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湿地 农田 土壤有机质 全氮 碳氮比 速效磷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三种主要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刘国华 张洁瑜 +4 位作者 张育新 周建云 关文彬 马克明 傅伯杰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24-32,共9页
灌丛是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也是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岷江干旱河谷的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分布最为广泛的莸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3种灌... 灌丛是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的植被类型之一,也是该地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岷江干旱河谷的水土保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野外样地调查和实验,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分布最为广泛的莸灌丛、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3种灌丛类型的地上生物量,并探讨了其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3种灌丛类型中,川甘亚菊灌丛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大,达4819 8kg·hm-2,其次是莸灌丛,为1652 9kg·hm-2,而滇紫草灌丛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最小,仅为1407 2kg·hm-2;(2)在同一灌丛类型中,不同样地的灌丛地上生物量存在着差异,其中莸灌丛的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最大,为304 2~5804 7kg·hm-2;滇紫草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为241 1~3889 2kg·hm-2;川甘亚菊灌丛地上生物量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为2089 8~6457 5kg·hm-2;说明川甘亚菊灌丛的群落结构相对稳定。(3)莸灌丛的地上生物量随海拔的上升而减少,而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则随海拔梯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三者都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4)在3种灌丛类型中,莸灌丛的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其次为小花滇紫草灌丛,川甘亚菊灌丛的土壤水分条件最差。3种灌丛中,小花滇紫草灌丛和川甘亚菊灌丛的地上生物量受土壤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规律 莸灌丛 小龙滇紫草灌丛 川甘亚菊灌丛 生物量 岷江 干旱河谷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北京东灵山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林沿海拔梯度的物种多度分布 被引量:29
15
作者 冯云 马克明 +2 位作者 张育新 祁建 张洁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743-4750,共8页
多度格局对理解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选用5个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随机分配模型RAM、优势优先模型DPM),分乔、灌、草3层分别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多度格局对理解群落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选用5个描述种-多度关系的生态位模型(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生态位重叠模型ONM、随机分配模型RAM、优势优先模型DPM),分乔、灌、草3层分别对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乔木层,沿海拔梯度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能很好地反映物种多度格局变异的模型有由RAM、NPM向DPM过渡的趋势;NPM和BSM均能较好地模拟灌木层的绝大多数海拔段,但NPM的效果更好;草本层以BSM的模拟效果最好。生态位模型可以反映出辽东栎林乔木层物种多度分布沿海拔存在的明显变异,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度分布沿海拔梯度无明显变化或很难由生态位模型反映出来,是否引入新的模型方法,如中性模型、近中性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生态位模型 辽东栎 群落多度格局
下载PDF
三江平原农田渠系中氮素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陆琦 马克明 +2 位作者 卢涛 张洁瑜 倪红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60-1566,共7页
以三江平原开发强度不同的浓江上游段和别拉洪河中游段的农田排水渠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毛、农、斗、支、干5个渠道级别设采样点,分析TN、NH4^+-N和NO3^-N在渠系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N... 以三江平原开发强度不同的浓江上游段和别拉洪河中游段的农田排水渠系为研究对象,根据毛、农、斗、支、干5个渠道级别设采样点,分析TN、NH4^+-N和NO3^-N在渠系中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NH4^+-N和NO3^-N浓度大于浓江上游段;TN、NH4^+-N、NO3^-N的浓度峰值沿着渠系从低级向高级移动,浓江上游段峰值出现的最高级别是干渠,而别拉洪河中游段是斗渠;多等级的排水渠系对氮素起到了一定的截留作用,且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对氮素的截留大于浓江上游段;2个渠系中的TN、NH4^+-N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一致,6—9月逐月减少,而NO3^-N的季节变化不明显且没有规律;TN与NH4^+-N、NO3^-N呈显著性正相关,浓江上游段TN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适合幂函数模型,而别拉洪河中游段适合三次曲线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到别拉洪河中游段渠系中的TN浓度与NH4^+-N、NO3^--N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解释78%的TN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时空变化 渠道级别 截留 农业开发
下载PDF
农业景观中山体的植物多样性分布 :地形和土地利用的综合影响 被引量:29
17
作者 马克明 张洁瑜 +1 位作者 郭旭东 傅伯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农业景观中 ,山体是被广阔农田包围的生境岛屿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段。存在人类干扰时 ,决定山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是面积、年龄和隔离程度 ,而是地形和土地利用。在这种情况下 ,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观点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 农业景观中 ,山体是被广阔农田包围的生境岛屿 ,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段。存在人类干扰时 ,决定山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不是面积、年龄和隔离程度 ,而是地形和土地利用。在这种情况下 ,从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观点来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是不合适的 ,因此本文采用直接对比分析方法对此进行说明。选择环渤海地区河北省遵化市 (39°5 5′~ 40°2 2′N ,117°34′~ 118°14′E)境内的 10个山体 ,从山顶到山底沿坡面设置样带。记录不同坡位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宽度 ,分层调查各个土地利用类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 ,统计各样带上每个土地利用类型的物种数目 ,采用Jaccard指数计算相似性 ,比较研究不同地形和土地利用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同山体的植物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别。各山体物种垂直分布大致呈现从下至上减少的规律 ,草本层都是物种丰富度的主要来源。不过 ,物种相似性比较高的山体之间 ,地形条件和土地利用组合不同。 2 )地形和土地利用分别影响山体的植物多样性。 3)土地利用与地形存在很大相关性 ,并共同决定了山体的植物多样性。山体植物多样性分布是物种按自然地形分布复合土地利用影响的结果。以上结果说明 ,不进行农业土地利用能够最好地保护植物多样性 ;但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景观 山体 植物多样性分布 地形 土地利用 综合影响
下载PDF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区内外的生态功能差异 被引量:17
18
作者 白雪 马克明 +2 位作者 杨柳 张洁瑜 张小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0-626,共7页
湿地保护区是一类特殊的陆地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管理强度,还受到其周边地区水文状况的强烈影响,因此保护区内外生态功能的差异程度是评价其保护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2004年Landsat-TM影像解译... 湿地保护区是一类特殊的陆地保护区,其保护效果不仅取决于内部的管理强度,还受到其周边地区水文状况的强烈影响,因此保护区内外生态功能的差异程度是评价其保护效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根据三江平原建三江管局2004年Landsat-TM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图以及2002年1∶50000数字高程(DEM)数据,利用基于Arcview3.2软件的SWAT水文模型获得各湿地保护区的汇水区作为其水文敏感区。在此基础上,利用专家咨询和有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结果,计算出各湿地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结果表明,国家级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普遍优于地方级保护区,而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则并不一定优于地方级保护区的水文敏感区。通过对各保护区及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相对值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可知,位于浓江-别拉洪河流域且毗邻的几个保护区的湿地生态功能相对状况较为接近,地方级保护区与其水文敏感区的湿地生态功能指数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这充分说明湿地保护区的管理强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 水文敏感区 管理强度 保护效果
下载PDF
靶标替换消减SELEX技术筛选小鼠IgG Fc片段的DNA配基及其活性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桦 葛廷 +8 位作者 王小琦 廖世奇 马瑾 王黎 庞鑫 张宁 张丽琼 张洁瑜 王晓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2,共7页
建立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小鼠IgGFc片段DNA配基筛选方法.采用几种小鼠IgG亚类(鼠抗HBV-IgG、小鼠IgG的Fc,IgG1,IgG2a)作为靶分子,利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筛选方法进行16轮筛选.利用dot-blot,高压液相色谱以及凝胶阻滞(EMSA)方法对所得配... 建立高特异性和亲和力的小鼠IgGFc片段DNA配基筛选方法.采用几种小鼠IgG亚类(鼠抗HBV-IgG、小鼠IgG的Fc,IgG1,IgG2a)作为靶分子,利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筛选方法进行16轮筛选.利用dot-blot,高压液相色谱以及凝胶阻滞(EMSA)方法对所得配基进行活性鉴定.经过16轮筛选,得到了与小鼠IgG不同亚类相同Fc片段特异性结合的寡核苷酸配基(IgG的Fc配基).特异性分析显示,此配基只与小鼠IgG特异性结合,与胰蛋白酶、小牛血清白蛋白、人血清均无明显结合.高压液相色谱和凝胶阻滞结果均说明了配基和靶蛋白具有特异结合.通过使用靶标替换消减SELEX技术可以有效得到小鼠IgG不同亚型相同部分Fc片段的特异性结合配基,为不同分子相同部位的分子作用机制,以及应用于小鼠抗体亲和层析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标替换 SELEX DNA配基 小鼠IgG Fc片段 特异性
下载PDF
从王旭高医案探讨王氏论治木土同病经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洁瑜 李柳骥 严季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7-109,共3页
该文通过对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及《西溪书屋夜话录》等著作中关于木土同病论治的理论、医案的分析,总结了王旭高木土同病论治的独特经验。
关键词 王旭高 医案 肝木克土 治疗经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