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克拉苏构造带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传庆 徐同 +3 位作者 邱楠生 张海祖 王祥 王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0-261,共12页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分析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复杂,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系统缺乏系统研究... 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分析对油气成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的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构造特征复杂,地层水化学特征及流体系统缺乏系统研究。为了明确克拉苏构造带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流体系统,对地层水的溶解性总固体(TDS)、离子比例系数及压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克拉苏构造带地层水以高TDS的卤水为主(平均值为154.92 g/L),按照苏林分类主要为CaCl_(2)型,按照舒卡列夫分类为Cl-Na型和Cl-Na·Ca型,为典型的沉积埋藏水。地层水的脱硫系数较低(平均值小于1.2)、变质系数较高(平均值大于6),表明地层的封闭性较好,地层水经历了较强的水岩反应。参照地层压力场、岩性特征及地层水特征,将库车凹陷克拉苏构造带划分为第四系—新近系、古近系、白垩系、侏罗系及下伏地层四套流体系统。结合研究区岩性组成、构造演化特征及地层水化学特征分析,明确了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地层水的成因为白垩系原始沉积水与侏罗系烃源岩生烃时排出的有机物转化流体、沉积水及古近系膏盐层高盐度流体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水文地球化学 流体系统 巴什基奇克组 克拉苏构造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油源特征与超深层油气来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科 苏劲 +4 位作者 陈永权 马巳翃 张海祖 杨春龙 方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6-2041,共16页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生源特征及其对超深层油气贡献是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地质问题。根据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系统梳理油源对比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原油中C_(26)~C_(30)甾...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生源特征及其对超深层油气贡献是塔里木盆地超深层海相油气勘探面临的关键地质问题。根据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和生烃热模拟实验研究,系统梳理油源对比的地球化学参数,认为原油中C_(26)~C_(30)甾烷的分布、伽马蜡烷指数、三环萜烷与五环萜烷比值和正构烷烃同位素等油源示踪指标,易受热演化程度、生物降解和水岩氧化还原作用影响,掩盖母源输入和沉积环境的差异。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异常的三环萜烷分布,全油和正构烷烃δ^(13)C同位素明显偏重以及高含量的多环芳烃的出现主要归因于高过成熟热演化作用、低温热液或侵入岩浆等异常热事件的影响,而并非反映■—O_(1)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局部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导致无机硫并入形成次生的噻吩类化合物,造成有机硫同位素值明显升高,无法反映母源特征,目前被选做寒武系典型烃源岩和端元油的生烃母源特征很可能是经历多种次生地球化学作用改造的结果。通过分析寒武系—奥陶系两套中等热成熟度烃源岩的形成环境和生物母质类型,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油源特征差异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塔北中西部海相原油主要与透光厌氧环境烃源岩有关,塔中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深水盆地相烃源岩。重新建立不同物化性质原油与高过成熟烃源岩之间可靠的油-源对比参数,需要同时考虑成熟度和次生改造等复杂地球化学作用的多重影响才能确定其成因和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油气源对比 等时异相 热模拟实验 超深层油气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3
作者 周晨曦 于双 +2 位作者 张海祖 肖中尧 潘长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1,共14页
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未遭受生物降解的138个原油样品进行甾、萜烷定量分析,展示原油甾、萜烷浓度随成熟度变化特征。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显示各类甾、萜烷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依据热稳定性... 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未遭受生物降解的138个原油样品进行甾、萜烷定量分析,展示原油甾、萜烷浓度随成熟度变化特征。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显示各类甾、萜烷具有不同的热稳定性。依据热稳定性的差异将甾、萜烷分为3类:第1类包括Tm、C_(29)藿烷和C_(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具有相对较低的热稳定性;第2类既包括Ts、C_(29)Ts和C_(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也包括C_(27)和C_(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具有中等热稳定性;第3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2类化合物,表明其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_(29)Ts/(C_(29)Ts+C_(29)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C_(30)重排藿烷+C_(30)藿烷)是基于第1类和第2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和C_(21)/(C_(21)+∑C_(29))甾烷是基于第2类与第3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则是基于第1类与第3类化合物之间的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原油 塔北原油 甾、萜烷成熟度指标 甾、萜烷浓度 油气充注
下载PDF
正丁基环己烷热模拟演化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4
作者 韦志伟 邓晗宇 +6 位作者 张海祖 李诗达 王浩哲 赵冠宇 邓倩 程斌 廖泽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8-706,共9页
烃源岩在高成熟演化阶段或正常原油经油藏次生改造作用形成轻质油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烃类芳构化作用的发生,芳构化作用涉及的C–H键断裂过程导致稳定C、H同位素的分馏。本文考察了正丁基环己烷(BCH)在黄金管封闭模拟体系下的分子演化特征... 烃源岩在高成熟演化阶段或正常原油经油藏次生改造作用形成轻质油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烃类芳构化作用的发生,芳构化作用涉及的C–H键断裂过程导致稳定C、H同位素的分馏。本文考察了正丁基环己烷(BCH)在黄金管封闭模拟体系下的分子演化特征,主要探讨了水和S对BCH热演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演化程度增强(Easy Ro增大),烃类芳构化程度增强。水分子可能通过抑制环上H原子自由基裂解而降低烃类芳构化的速率和程度,增加了甲苯与甲基环己烷之间的H同位素分馏。单质S能极大地促进BCH芳构化作用的发生。结合塔里木盆地塔中深层轻质油藏开展应用探讨,认为环烷烃芳构化是轻质油藏演化中的一个重要地球化学过程,其中几个典型化合物(正庚烷、甲苯、甲基环己烷)的含量变化和稳定H同位素演化特征,在轻质油藏地质地球化学演化研究中对探讨原油热演化程度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基环己烷 芳构化 稳定H同位素 热模拟实验
下载PDF
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I):气态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海祖 熊永强 +2 位作者 刘金钟 廖玉宏 耿安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9-574,共6页
本文通过对纯烃类化合物——正十八烷的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正十八烷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及其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获得了产自正十八烷的甲烷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表明由烷烃裂解形成的甲烷... 本文通过对纯烃类化合物——正十八烷的动力学模拟实验,阐述了正十八烷裂解过程中气态烃组分及其同位素的演化特征,获得了产自正十八烷的甲烷生成动力学参数。运用动力学参数将模拟实验结果外推到地质条件下,表明由烷烃裂解形成的甲烷主要生成于150~200℃(Easy%Ro介于1.0%~2.0%)的范围,裂解产生的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与Easy%Ro的关系曲线受升温速率的影响,不能直接应用于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研究 裂解过程 碳同位素 演化特征 烃组分 气态 同位素分馏效应 动力学参数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海祖 耿安松 +2 位作者 熊永强 王铜山 刘金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借助热解实验数据,获得油气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最... 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借助热解实验数据,获得油气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最近的发展则以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和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的结合作为标志。黄金管限定体系是目前开展封闭体系下天然气生成实验较理想的实验设备,该体系下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地质条件下饱和烃很难直接裂解生气,在原油族组分中生气潜力小于沥青质、非烃,甚至芳烃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动力学 模拟实验 原油裂解气
下载PDF
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古地貌精细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海祖 张好勇 +2 位作者 刘鑫 客伟利 张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0-252,共3页
通过地震层位精细解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参考基准面的选取,印模法和残厚法等应用分析,对塔中地区奥陶系不整合面的古地貌进行恢复,对古水系进行精细刻画。这对井位部署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古岩溶 碳酸盐岩储集层 奥陶系 基准面 趋势面 古地貌恢复
下载PDF
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海祖 张宏飞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2001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产于火山岩中的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是人们窥视深部地壳的一个窗口 ,现已成为人们探索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演化最直接的研究对象。下地壳岩石包体一般具有麻粒岩相矿物组合 ,主体由镁铁质麻粒岩组成 ,以出现紫苏辉石矿物为标志 ,下地壳包... 产于火山岩中的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是人们窥视深部地壳的一个窗口 ,现已成为人们探索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和演化最直接的研究对象。下地壳岩石包体一般具有麻粒岩相矿物组合 ,主体由镁铁质麻粒岩组成 ,以出现紫苏辉石矿物为标志 ,下地壳包体的平衡温度为 70 0~10 4 0℃ ,平衡压力在 0 .8~ 1.4GPa之间。在绝大多数地区 ,基性下地壳包体占优势 ,其共同特征是低SiO2 、高CaO和Mg# ,过渡族元素和不相容元素含量变化很大 ,不同构造背景和不同岩石类型的包体同位素成分也有差异 ,全球各大陆下地壳包体Nd、Pb同位素组成分布具有“块体效应”特征。利用出露于地表的下地壳麻粒岩包体可以探讨下地壳物质组成和成分 ,建立下地壳物性剖面和岩石圈模型 ,并可作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重要判据之一。世界范围内下地壳麻粒岩包体研究表明 ,在探讨下地壳的组成特点上 ,由火山岩中麻粒岩包体和出露的麻粒岩地体两类岩石样品所获得的下地壳组成特点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前者较后者反映的下地壳组成更偏基性。下地壳包体的类型与成因对揭示大陆地壳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粒岩包体 岩石学 元素地球化学 同位素地球化学 下地壳 岩浆底侵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礁滩体大油气田成藏条件与成藏机制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杨海军 朱光有 +5 位作者 韩剑发 武芳芳 吉云刚 苏劲 张海祖 王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65-1885,共21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近年来进展很快,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重点勘探区和富油气区,奥陶系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受塔中I号坡折带的控制发育陆棚边缘礁滩体,储层性质为低孔-特低孔、低渗...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近年来进展很快,发现了一批大型油气田。塔中地区是塔里木盆地的重点勘探区和富油气区,奥陶系蕴藏了丰富的油气资源。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受塔中I号坡折带的控制发育陆棚边缘礁滩体,储层性质为低孔-特低孔、低渗灰岩储层,埋深在4500~6500m。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受早期高能沉积相带、溶蚀作用和断裂作用等因素的控制,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控制了油气的分布与大面积成藏。油源对比认为,塔中良里塔格组礁滩体油气藏的原油主要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并混有寒武系烃源岩成因的原油;天然气主要来自于寒武系油裂解气,沿塔中I号坡折带断裂向内充注。成藏过程分析表明,塔中地区曾存在三期主要成藏期,第一期为加里东晚期成藏,油气来自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但早海西期的构造运动,对该期油气破坏严重,造成大范围油藏破坏。第二期成藏期是晚海西期,也是塔中地区最重要的油气充成藏期,油气来自于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第三期成藏期是晚喜山期,受库车前陆冲断影响,台盆区快速沉降,埋深急速增大,寒武系原油裂解气形成,沿深部断裂向浅部奥陶系充注,对油藏进行气洗改造,从而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体 凝析气藏 深部储层 奥陶系 塔中I号断裂带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中隆起海相碳酸盐岩大型凝析气田成藏特征与勘探 被引量:46
10
作者 韩剑发 张海祖 +4 位作者 于红枫 吉云刚 孙崇浩 韩杰 董瑞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69-782,共14页
多次资评与勘探实践表明塔中隆起成藏条件优越,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奥陶系油气藏集中赋存于上奥陶统礁滩体与下奥陶统风化壳储层中,缝洞系统控制了大型凝析气藏纵向多套叠置-横向准层状分布规律。多学科、动静态一体化研究表明,... 多次资评与勘探实践表明塔中隆起成藏条件优越,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资源丰富,奥陶系油气藏集中赋存于上奥陶统礁滩体与下奥陶统风化壳储层中,缝洞系统控制了大型凝析气藏纵向多套叠置-横向准层状分布规律。多学科、动静态一体化研究表明,形成塔中海相碳酸盐岩大型凝析气田主力烃源岩为寒武-奥陶系两套碳酸盐岩,原油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中-下寒武统高成熟度原油裂解气。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凝析气藏是古油藏在喜山期被寒武系来源的原油裂解气气侵的结果,经历了三期成藏过程,即中晚加里东期、晚海西期原油充注,喜山期注气。两套烃源岩长期供烃是形成塔中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大型凝析气田的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岩溶作用是形成了塔中奥陶系多套优质碳酸盐岩储集体的主控因素,断裂、不整合面、缝洞发育带构建的网状油气输导体系是塔中海相碳酸盐岩复式聚集混源成藏的重要保障。塔中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具备10亿吨当量的油气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田 碳酸盐岩 礁滩复合体 岩溶风化壳 塔中隆起
下载PDF
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碳酸盐岩风化壳油气富集特征 被引量:47
11
作者 韩剑发 于红枫 +5 位作者 张海祖 罗春树 敬兵 黄广建 吉云刚 董瑞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73,188,共8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发育大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对风化壳储层及其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风化壳储层类型以次生溶蚀孔洞形成的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储层主要发育于下奥陶统顶部,分布范围与古构造活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形态具...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带下奥陶统发育大型碳酸盐岩风化壳。对风化壳储层及其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风化壳储层类型以次生溶蚀孔洞形成的低孔、低渗储层为主,储层主要发育于下奥陶统顶部,分布范围与古构造活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形态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断裂及裂缝的发育对改善风化壳储层具有重要作用,形成了纵向上叠置、横向连片、沿岩溶斜坡部位广泛分布的风化壳储层。断裂和不整合面构成的输导体系控制了风化壳的油气运聚成藏,储层发育程度控制了风化壳的油气富集程度,多期油气充注与风化壳储层非均质性造成了风化壳油气赋存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风化壳 油气富集规律 奥陶系 北部斜坡带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奥陶系天然气的非烃成因及其成藏意义 被引量:30
12
作者 韩剑发 梅廉夫 +4 位作者 杨海军 张海祖 徐志明 顾乔元 于红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4-325,共12页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部斜坡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台缘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藏和台内岩溶风化壳大型油气藏。利用有机地化指标与构造沉积演化紧密结合对有效烃源岩及成藏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但随... 塔里木盆地塔中北部斜坡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台缘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藏和台内岩溶风化壳大型油气藏。利用有机地化指标与构造沉积演化紧密结合对有效烃源岩及成藏过程的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果,但随着勘探的纵深发展,流体分布复杂的问题日趋突出,通过天然气组分以及相关同位素等分析化验数据,进行塔中北部斜坡带奥陶系油气成藏研究,建立了"三期成藏、两期调整,早期成油、晚期注气,复式聚集、普遍含油"成藏模式,明确了塔中天然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强调晚期气侵是形成塔中大型天然气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烃类 奥陶系 塔中 原油裂解气 气侵 多期成藏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深1井奥陶系超深断控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重大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56
13
作者 杨海军 邓兴梁 +6 位作者 张银涛 谢舟 李勇 李世银 张海祖 朱永峰 陈永权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23,共11页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的满深1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满深1井成藏条件、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断控岩溶区高产井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潜山岩溶...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的满深1井在奥陶系一间房组获得重大突破。通过对满深1井成藏条件、油藏特征及富集规律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坳陷断控岩溶区高产井油气成藏模式和富集规律。塔里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潜山岩溶、层间岩溶、礁滩岩溶和断控岩溶4种不同的岩溶类型,满深1井钻遇断控岩溶;满深1井是迄今为止断控岩溶油气藏埋藏最深、单井产量最高的发现井,在埋深7535m的奥陶系一间房组测试折日产油624m^3,折日产气37.13×10^4m^3;建立了断控岩溶油气藏3种富集模式,即线性走滑上倾高部位、张扭侧向高部位、压扭局部高部位。满深1井的成功钻探,是以断裂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断控岩溶油气藏勘探思路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塔北隆起与塔中凸起之间的鞍部油气勘探的突破,对整个塔里木盆地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超深层 断控岩溶 碳酸盐岩 满深1井
下载PDF
塔中地区走滑断裂特征、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承泽 于红枫 +2 位作者 张海祖 张艳秋 陈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2-26,共5页
通过对塔中地区构造解析,识别出多条具一定规模的NE向走滑断裂体系,主要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其形成与加里东末期塔里木克拉通南、北两侧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以及盆地基底存在的北东向构造有关。走滑断裂对碳酸岩储层改造、... 通过对塔中地区构造解析,识别出多条具一定规模的NE向走滑断裂体系,主要活动时期为加里东末期—海西早期,其形成与加里东末期塔里木克拉通南、北两侧发生的强烈碰撞作用以及盆地基底存在的北东向构造有关。走滑断裂对碳酸岩储层改造、火山活动、圈闭形成、油气运移以及成藏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克拉通 塔中地区 走滑断裂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塔中地区海相碳酸盐岩特大型油气田发现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招明 于红枫 +2 位作者 吉云刚 敬兵 张海祖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8-223,共6页
塔中隆起海相碳酸盐岩成藏地质异常复杂,地面条件极其艰苦,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世界级难题挑战。经过15年艰苦攻关,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古隆起及斜坡控藏控储、多成因叠合复合缝洞系统地质模型、多充注点多期次大面积复式混源... 塔中隆起海相碳酸盐岩成藏地质异常复杂,地面条件极其艰苦,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世界级难题挑战。经过15年艰苦攻关,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理论:古隆起及斜坡控藏控储、多成因叠合复合缝洞系统地质模型、多充注点多期次大面积复式混源成藏理论;创新了海相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大漠区超深层碳酸盐岩地震采集处理、缝洞量化雕刻、烃类检测、高产稳产井部署、超深高温碳酸盐岩钻井完井工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大型酸压改造等配套技术。运用上述理论及技术查明了塔中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十亿吨级凝析气田,已探明中国奥陶系第一个礁滩复合体大型油气田,3×108 t油气规模基本落实,100×104 t产能初步建成;发现了塔中北坡鹰山组层间岩溶大型凝析气田,7×108 t油气规模逐步明朗,400×104 t产能建设全面启动。创新成果丰富了海相油气地质理论,推动了关键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礁滩复合体 油气成藏理论 奥陶系 塔中地区
下载PDF
库车坳陷北部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谨 王超 +5 位作者 李剑 马卫 张海祖 卢玉红 李德江 刘满仓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497,共13页
致密油气为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迪北段重要勘探领域,但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为了研究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落实勘探潜力,在不同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油气源对比指出下侏罗统阿合组致密储层内油气均以上三叠统烃源岩贡献为... 致密油气为库车坳陷北部构造带迪北段重要勘探领域,但整体勘探程度较低。为了研究迪北段致密油气来源,落实勘探潜力,在不同层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油气源对比指出下侏罗统阿合组致密储层内油气均以上三叠统烃源岩贡献为主。利用阿合组烃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和单井热史、埋藏史的分析,确定阿合组油气具有3期充注特征,结合迪北段油气成藏过程动态演化分析,认为迪北段油气具有早油晚气的特点,进而建立早期和晚期油气成藏模式,明确烃源岩有效排气强度和致密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共同控制致密气藏的分布,并预测阿合组致密气藏勘探有利区位于迪北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油气源对比 成藏期次 成藏模式 有利勘探区
下载PDF
油型气的形成机理及其源岩生烃潜力恢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熊永强 耿安松 +2 位作者 张海祖 刘金钟 李忠惠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3,共3页
油型气在我国大中型气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其形成机理以及源岩生烃潜力恢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利用动力学模拟实验的结果 ,对热解产物中不同组分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的描述 ,研究结果表明 ,油型气主要是高演化阶段重... 油型气在我国大中型气田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对其形成机理以及源岩生烃潜力恢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笔者利用动力学模拟实验的结果 ,对热解产物中不同组分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的描述 ,研究结果表明 ,油型气主要是高演化阶段重烃、轻烃类组分进一步裂解的产物 ,这一部分远远大于直接由干酪根裂解所形成的气体。因此 ,在油型气的勘探实践中 ,找寻古油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残余干酪根的变化特征揭示高过成熟油型气烃源岩的有机碳恢复系数为 1.4~ 2 .5 ,具体取值受早期排烃效率的控制。排烃率越高 ,则有机碳恢复系数越大 ,但根据模拟实验结果确定最大为 2 .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型气 形成机理 生烃潜力 I型干酪根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全岩和干酪根的对比 被引量:20
18
作者 耿新华 耿安松 +3 位作者 熊永强 刘金钟 张海祖 赵青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2-618,共7页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经历的地质历史较长,特点是有机质丰度低,多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对我国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至关重要。用生烃动力学方法来研究碳酸盐岩生油气过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 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巨大,经历的地质历史较长,特点是有机质丰度低,多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岩烃源岩评价对我国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至关重要。用生烃动力学方法来研究碳酸盐岩生油气过程是一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生烃动力学热模拟实验,求取了碳酸盐岩全岩和其干酪根不同烃类组分(甲烷、C2~C5气态烃)的生成动力学参数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生烃动力学热解实验中,全岩和其干酪根具有相似的动力学参数,采用烃源岩应该比干酪根更符合实际,但是干酪根样品可以测得更为详细的实验数据,因此可以根据样品的情况,选择合理且易行的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本文得到的参数作为参照指标,用动力学方法外推到地质实际中,可准确地提出适合我国的碳酸盐岩生烃定量模型,能为碳酸盐岩的资源评估等方面给出定量数值,从而为有效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干酪根 生烃动力学 模拟实验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中秋1圈闭油气来源与成藏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剑 李谨 +7 位作者 谢增业 王超 张海祖 刘满仓 李德江 马卫 毛丹凤 曾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2-522,共11页
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勘探程度低,近年来在中秋构造下盘部署的中秋1井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战略突破。然而,中秋构造带油气来源和油气成藏尚不明确,开展中秋1井油气来源和中秋1圈闭成藏研究有望为秋里塔格构造带下... 塔里木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勘探程度低,近年来在中秋构造下盘部署的中秋1井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秋里塔格构造带的战略突破。然而,中秋构造带油气来源和油气成藏尚不明确,开展中秋1井油气来源和中秋1圈闭成藏研究有望为秋里塔格构造带下步油气勘探部署提供重要依据。针对中秋1井开展了系统的油气源对比研究,认为中秋1井原油主要来源于三叠系湖相泥岩,天然气为煤型气,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煤系。油气成藏研究显示,中秋1井原油充注主要发生在新近纪吉迪克组—康村组沉积时期,以三叠系生烃贡献为主;天然气大规模充注发生在新近纪库车组沉积时期,晚期侏罗系生成的煤型气对早期形成的三叠系原油构成大规模气侵;中秋1圈闭形成时期早于或等于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生排烃期,活动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输导条件,烃源岩-断裂-圏闭时空有效匹配,中秋构造断层下盘一系列圈闭与中秋1圈闭成藏条件相似,有望成为下步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前陆冲断带 秋里塔格构造带 油气来源 油气成藏 中秋1
下载PDF
轮南地区碳酸盐岩油气藏类型对地层水特征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大永 陈键 +5 位作者 彭平安 肖中尧 张宝收 卢玉红 张海祖 于赤灵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7-371,共5页
轮南油田下古生界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藏地层水的产出较为普遍,但地层水的性质及分布规律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轮古7、轮古2井区距天窗区较近,上奥陶统剥蚀殆尽,属风化壳油气藏;而轮古东井区中奥陶统储层上覆多套上奥陶统碳酸盐岩,为... 轮南油田下古生界中奥陶统碳酸盐岩油气藏地层水的产出较为普遍,但地层水的性质及分布规律均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轮古7、轮古2井区距天窗区较近,上奥陶统剥蚀殆尽,属风化壳油气藏;而轮古东井区中奥陶统储层上覆多套上奥陶统碳酸盐岩,为埋藏型油气藏。研究区地层水的差异主要体现为风化壳油气藏与埋藏型油气藏中地层水的差异,同时随油气藏埋深加大、上覆盖层增多变厚而呈现规律性的变化。相对来讲,风化壳油气藏中的地层水具有更高的矿化度、氯离子浓度、氯溴比及锶同位素值,同时具有明显偏轻的氢、氧同位素值。不同类型油气藏,尤其是盖层差异所导致的地层水溶解过程、混合作用及水岩作用等方面的差异是导致地层水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 轮南油田 碳酸盐岩 风化壳油气藏 埋藏型油气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