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清彬谈张口受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清彬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502,共8页
张口受限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张口受限会影响进食质量、语言与发音、口腔卫生、导致面型改变,甚至并发多种口腔疾病。本文主要介绍张口受限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以便让更多的口腔医师能够正确认识该病症,掌握该病症的发生、发展和... 张口受限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患者张口受限会影响进食质量、语言与发音、口腔卫生、导致面型改变,甚至并发多种口腔疾病。本文主要介绍张口受限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以便让更多的口腔医师能够正确认识该病症,掌握该病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预后,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口受限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OBE-BOPPPS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教学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传洁 曹威 张清彬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BOPPPS(outcome basededucation-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post-assess,summary,OBE-BOPPPS)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参与颞... 目的探讨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BOPPPS(outcome basededucation-bridge-in,objective,preassessment,participatory,post-assess,summary,OBE-BOPPPS)教学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参与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治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共10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试验组(2021年,n=50)采用OBE-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2020年,n=50)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试、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病例考核平均分[(63.66±3.06)分、(25.98±1.60)分]均高于对照组[(59.90±5.87)分、(24.6±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对教学模式满意度[(4.34±0.56)分]、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易掌握[(4.14±0.61)分]、调动学习主动性[(4.32±0.47)分]、增强团队合作[(4.24±0.48)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4.36±0.53)分]5个方面的打分均高于对照组[(3.90±0.71)分、(3.62±0.60)分、(3.58±0.54)分、(3.20±0.67)分、(3.24±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4.32±0.55)分]和对照组[(4.26±0.63)分]学习目标明确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BE-BOPPPS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继续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学员临床思维的培养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OBE-BOPPPS 教学模式 CBL LBL OBE
下载PDF
上颌磨牙位点保存两种创口封闭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3
作者 刘宗艺 张清彬 +2 位作者 叶展超 于长英 刘婉清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和游离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FGG)分别与Bio-Oss Collagen联合应用于上颌磨牙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30例,拔牙后填入Bio-Oss Collagen,... 目的研究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和游离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FGG)分别与Bio-Oss Collagen联合应用于上颌磨牙拔牙位点保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要拔除上颌磨牙的患者30例,拔牙后填入Bio-Oss Collagen,随机分为两组,A组覆盖CGF封闭创口,B组使用FGG封闭创口,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半年后测量颊侧角化龈宽度变化,拍摄CBCT测量牙槽骨和上颌窦底变化。结果术后1周和2周时,B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A组(P<0.05);术后6个月,A组和B组颊侧角化龈宽度分别减少了(0.79±0.16)mm和(0.35±0.18)mm(P<0.05)。两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牙槽骨宽度变化差值、颊腭侧牙槽骨高度变化差值和上颌窦底高度变化差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上颌磨牙拔除后,植入Bio-Oss Collagen联合CGF或FGG行拔牙位点保存均可有效减少牙槽骨吸收,两者术后牙槽骨和上颌窦底变化没有显著差异,B组术后创面愈合率和颊侧角化龈减少量优于A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位点保存 浓缩生长因子 游离龈移植 上颌磨牙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固定方法和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法和部位特点。方法:对从1990-11~2004-12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法和部位特点。方法:对从1990-11~2004-12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资料完整、行手术治疗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手术复位固定患者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44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有123例采取钛板坚固内固定,22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固定部位:共应用328块钛板,其部位分布为颧额缝96块、颧颌缝及颧牙槽嵴45块、颧颞缝92块,骨折断端95块。术后随访平均3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候,附加小切口)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固定方式:坚固内固定逐渐替代了钢丝固定;固定部位主要集中于颧骨复合体区的水平力柱和垂直力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固定方法 固定部位 力柱
下载PDF
全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的临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998—12—2005—12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资料完整的96例全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6例中有男性55例,女性41例,年龄17~59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主要... 目的:探讨全面部骨折的的临床治疗的特点。方法:对1998—12—2005—12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诊资料完整的96例全面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96例中有男性55例,女性41例,年龄17~59岁,平均37.5岁;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伤为主;创伤严重度较重,大部分合并全身并发伤;在所有病例中,有7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下颌骨切口,必要时附加其它小切口;18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即皮肤小切口、睑缘下切口或口腔前庭切口+下颌骨切口;应用坚固内固定有72例,占75%,单纯钢丝骨间栓结24例,占25%。结论:开放复位和坚固内固定在全面部骨折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全面部骨折 手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颧弓骨折分类方法和治疗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颧弓骨折的分类方法和治疗原则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对148例(174例侧)颧弓骨折患者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合并伤、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本组148例(17... 目的探讨颧弓骨折的分类方法和治疗原则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对148例(174例侧)颧弓骨折患者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合并伤、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在本组148例(174例侧)患者中,Ⅰ型骨折12例侧、Ⅱ型骨折34例侧、Ⅲ型骨折72例侧、Ⅳ型骨折56例侧。采用手术治疗的有112例,保守治疗或未治疗的有36例;在手术病例中,采用颞部小切口的有24例、采用耳屏前切口的有9例、颧弓平行切口的有4例、口内切口的有32例、头皮冠状切口的有43例;其中只复位未固定的有28例、克氏针固定的有5例、钢丝固定的有29例、钛板固定有50例。结论交通事故是导致颧弓骨折的主要原因,颧弓骨折四型分类法更适用于临床,开放复位和坚固内固定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颧弓骨折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弓骨折分类 手术治疗 坚固内固定 钢丝固定
下载PDF
多点射频微创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清彬 邓力 +3 位作者 张颖 邓末宏 常世民 何霞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多点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Ⅰ60例,对照组Ⅱ60例。治疗组行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多点射频热凝术治疗,...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多点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三叉神经痛的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Ⅰ60例,对照组Ⅱ60例。治疗组行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多点射频热凝术治疗,对照组Ⅰ行单纯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对照组Ⅱ行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封闭治疗,治疗后随访24个月,对3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Ⅰ与对照组Ⅱ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100%、60%,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结果明显小于对照组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比对照组Ⅰ少,治疗组与对照组Ⅰ在相同随访时间内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干及外周支的多点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微创,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周围神经 多点射频 微创 并发症
下载PDF
唾液幽门螺杆菌致病菌型的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清彬 董福生 +2 位作者 王洁 东耀峻 石宏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的细菌菌型 ,了解唾液Hp的不同致病菌型及其与胃内Hp菌型的同源性。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法 ,用胃内Hp的 4种致病菌菌型的特异性引物来检测唾液Hp的致病菌型。 结果 :4 0个唾... 目的 :通过检测唾液中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的细菌菌型 ,了解唾液Hp的不同致病菌型及其与胃内Hp菌型的同源性。方法 :采用分子生物学PCR法 ,用胃内Hp的 4种致病菌菌型的特异性引物来检测唾液Hp的致病菌型。 结果 :4 0个唾液Hp阳性样本中 ,感染cagA基因的致病菌阳性率为 6 5 % ;感染含vacAm1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6 7.5 % ;感染含vacAm2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5 5 % ;感染含vacAs1基因的致病菌的阳性率为 6 5 %。结论 :唾液Hp与胃内Hp的致病菌型存在相关性 ,唾液Hp与胃内Hp的感染存在一定的病因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幽门螺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致病菌型
下载PDF
Sirtuin 1促进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清彬 张兆强 +2 位作者 曹威 于永红 唐伟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31-533,536,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酶Sirtuin 1在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筛选人因正畸而拔除的前磨牙,获取牙周膜组织做细胞培养,并行牙周膜干细胞鉴定;实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1:加入Sirtuin 1激活剂白藜芦醇使其工作浓度为1、5、10mm... 目的:研究蛋白酶Sirtuin 1在牙周膜干细胞骨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筛选人因正畸而拔除的前磨牙,获取牙周膜组织做细胞培养,并行牙周膜干细胞鉴定;实验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1:加入Sirtuin 1激活剂白藜芦醇使其工作浓度为1、5、10mmol/L。实验组2:加入Sirtuin 1抑制剂烟酰胺使其终末工作浓度为1、5、10mmol/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获取培养细胞后半定量RT-PCR检测Sirtuin 1和各组细胞骨向分化标志物,即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结果:通过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的蛋白酶Sirtuin 1和骨向分化标志物,即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骨钙蛋白和骨涎蛋白的mRNA含量,显示随着加入白芦藜醇剂量的差异而出现梯度的上调;而随着烟酰胺的浓度的升高而出现梯度的下调。结论:Sirtuin 1可以有效的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从而促进牙槽骨再生修复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UIN 1 细胞培养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作用
下载PDF
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从1990年11月至2002 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210例颧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 210 例中,有152例手术复位,其中有108例采... 目的 回顾性分析210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从1990年11月至2002 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210例颧骨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 210 例中,有152例手术复位,其中有108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18例采用Gillie′s切口,微型切口17例,口内前庭沟切 口5例,其余4例采用其它小切口。152例中,118例采用钛板坚固内固定,5例钛板坚固内固定辅以钢丝固定,22 例采用单纯钢丝栓结;其余7例未做固定。术后随访平均2年(6~72个月),96.9%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 果。结论 颧骨骨折的致伤原因主要以交通伤为主,治疗原则已经由“改善功能,兼顾外形”发展到“功能与外形双 项标准”;坚固内固定效果优于并且已经替代钢丝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钢丝固定 临床回顾 颧骨骨折 钛板坚固内固定 切口 交通伤 外形 替代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在钛表面不同应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清彬 张兆强 +2 位作者 刘亚蕊 郑日成 杨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不同粗糙程度的钛板表面的增殖情况及成骨基因表达。方法:常规酶消化法培养牙周膜干细胞,按照接种面性质及钛盘表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5组;将牙周膜干细胞按照相同的细胞浓度植于上述5组培养皿内,检测细胞的增值情况和成骨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EM检测钛板表面处理情况:第1组常规机器处理组(G1);第两组75μm Al2O3喷砂组(G2);第3组125μm Al2O3喷砂组(G3);第4组阳极电压处理组(G4);第5组空白对照组(G5)。细胞增殖情况:第1天细胞增殖较慢,但是G2和G3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第3天细胞增殖增快,G3和G4细胞增殖明显加快;第6天G2表现出最快的细胞增殖率,G5则表现出比其他各组明显缓慢的细胞增殖率。基因表达检测:培养后第1、3、6天GAPDH表达相对稳定,骨桥蛋白的表达在各组无显著性差异;骨钙蛋白的表达则有显著性,到第6天,骨钙蛋白在G5的表达明显降低,而在G2/3的表达明显增强。I型胶原的表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在G5表达较高水平,而在G2,G3轻度降低,在G5明显降低。结论:牙周膜干细胞在粗糙面增殖优于光滑平面,与塑料表面相较,钛板表面能更利于牙周膜干细胞的骨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骨桥蛋白 骨钙蛋白 I型胶原
下载PDF
颧骨几项非测量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杜昌连 李祖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描述中国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非测量性状的特征。方法:利用人类学观察方法,对108副颅骨样本的颧结节、颧弓上缘形态、颧骨额突上下角进行人类学研究。结果:颧骨外形高点多表现为颧结节,出现率约为80.5%。男性... 目的:描述中国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非测量性状的特征。方法:利用人类学观察方法,对108副颅骨样本的颧结节、颧弓上缘形态、颧骨额突上下角进行人类学研究。结果:颧骨外形高点多表现为颧结节,出现率约为80.5%。男性颧结节出现率略高于女性;颧弓上缘形态男性和女性多表现为直线型,出现率约为46.8%,上凸型约占38.5%,下凹型最少,约占14.7%,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颧骨额突上角大多数是钝角,约占72%;其次直线型,约占14.4%;最少是锐角,约占13.6%;颧骨额突下角大多数是钝角,约占52.3%;其次是锐角,约占30%;最少的是直角,约占17.7%。结论:颧结节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颧骨的中点,在垂直方向上位于眶下缘中外1/3交接处下方约1.5-2.0cm处,大约在颧骨的下1/3处,即颧骨的最突出的部位在颧骨垂直长轴的中下1/3交界处。颧弓上缘形态的分型对颧弓骨折复位有参考价值,尤其对颧弓粉碎性骨折;颧骨额突下角的大小,可作为术中颧骨骨折复位的参考,防止手术出现误诊和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颧骨复合体 人类学观察 非测量性状
下载PDF
家庭内唾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致病菌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清彬 董福生 +3 位作者 王洁 王俊霞 单宝恩 石宏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通过对家庭内(父、母、子)唾液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细菌菌型的分析,了解HP致病菌株在家庭内唾液中的感染传播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的方法,对20个已知HP感染家庭(父、母、子)... 目的通过对家庭内(父、母、子)唾液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细菌菌型的分析,了解HP致病菌株在家庭内唾液中的感染传播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的方法,对20个已知HP感染家庭(父、母、子)的60份唾液标本进行致病菌株(含cagA、vacAm1、vacAm2、vacAs1基因)的分布检测,用χ2检验和确切概率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①家庭内同时感染同类型致病基因型的家庭有14个,其中同时感染cagA与vacAs1基因亚型的家庭有5个,感染cagA与vacAm2基因亚型的家庭有4个,感染vacAm1与vacAm2基因亚型的家庭有3个,只感染一种基因亚型的家庭有2个;其余6个家庭HP感染基因型不完全一致。②含cagA、vacAm1、vacAm2、vacAs1基因的HP致病菌在成人与儿童的阳性检测率为45%(27/40),55%(11/20),72.5%(29/40),60%(12/20),57.5%(23/40),45%(9/20),70%(28/40),55%(11/20)。结论同一家庭内感染同类型致病菌株证实了HP的家庭内传播感染,进一步证实了HP的口-口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饮食及生活习惯在HP致病菌的传播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幽门螺杆菌 聚合酶联反应 家庭内传播
下载PDF
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刘亚蕊 董福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36例陈旧性颌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VTO、模型外科及定位!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探讨正颌... 目的:评价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陈旧性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36例陈旧性颌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X线头影测量VTO、模型外科及定位!板等正颌外科技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前、术后患者面部畸形及功能障碍的变化,探讨正颌外科技术在陈旧性骨折中的应用要点。结果:本组病例中,34例患者术后恢复了正常的面形和咬合关系,2例经过术后配合正畸牵引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正颌外科技术是治疗陈旧性面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颌骨骨折 正颌外科 坚强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董福生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128例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病例的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下...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通过对128例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病例的复位径路和固定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所有病例中,有10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下颌骨切口;20例采取局部小切口,即皮肤小切口、睑缘下切口或上颌口腔前庭切口+下颌骨切口;固定方式中,应用坚固内固定有70例,坚固内固定联合钢丝固定28例,单纯钢丝骨间栓结30例。经出院时临床观察和术后6~72个月的随访,失访23人,在随访的105例患者中:甲级25例(占23.8%),乙级65例(占61.9%),丙级15例(占14.3%)。结论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局部小切口可以充分暴露骨折区,利于解剖复位和骨折固定;坚固内固定效果确切,是临床上颧骨复合体下颌骨联合骨折良好且可靠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骨折 下颌骨骨折 手术径路 固定方法
下载PDF
现代人头骨颧骨区测量性状的人类学美学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清彬 张天太 +2 位作者 刘亚蕊 东耀峻 李祖兵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描述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几项测量性状。方法:利用人类学测量方法,对108个颅骨样本的颧骨复合体区进行人类学测量。结果: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颧弓对于维持面中... 目的:描述汉族人群现代人头骨颧骨复合体区的几项测量性状。方法:利用人类学测量方法,对108个颅骨样本的颧骨复合体区进行人类学测量。结果: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颧弓对于维持面中份的宽度、高度和突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男女各项结果除颧上颌角P>0.05外,其余各项测量角度均是P<0.05,有显著性差异;鼻颧角反映颧骨相对额骨的突度,男性小于女性(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颧骨外形高点相对位置男女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颧弓向前外突出,面宽明显大于女性。颧骨的相对突度(mp-po)和颧骨下缘的相对突度(zm-ms),男性比女性突出更明显。女性颧骨的上半部分比男性突出;男性上颌部分比女性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骨 颧骨复合体 人类学 测量性状
下载PDF
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技术矫正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2 位作者 李祖兵 刘亚蕊 董福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技术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发育过度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82例上颌前突正颌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采用上颌前份节段性截骨术,必要时配合下颌前部根尖下... 目的:探讨正颌手术联合正畸技术治疗上颌骨水平向发育过度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1999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82例上颌前突正颌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这些患者采用上颌前份节段性截骨术,必要时配合下颌前部根尖下截骨术进行治疗,部分患者配合术前术后正畸治疗。结果:在本组病例中,82例患者均恢复了正常的面型和咬合关系,深覆盖术前为9~16mm,术后变为2~3mm;深覆术前11~15mm,术后为1~2mm;角SNA术前为84.2°~85.3°,术后为83.2°~84.0°;角ANB术前6°~9°,术后2°~3°;唇齿关系术前6~12mm,术后1~2mm。所有患者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经术后8~36月临床随访,复发3例。结论: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技术是治疗骨性上颌前突的有效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前术后正畸可使治疗效果进一步完善,且能减小术后复发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突 正颌外科 正畸 上颌前份节段性截骨术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梯度序列治疗”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清彬 管红兵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期11-15,共5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好发于青年群体,女性多见,发病率在30%左右;其临床表现多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与杂音,部分患者伴有耳鸣、头痛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目前主张采用"梯度序列治疗"模式...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科临床常见的疾病,好发于青年群体,女性多见,发病率在30%左右;其临床表现多为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弹响与杂音,部分患者伴有耳鸣、头痛等症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目前主张采用"梯度序列治疗"模式,每个"层级"均有其严格的适应证。一般首选保守治疗或无创治疗,适用于功能障碍性或轻度器质性病变患者;次选微创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患者或轻度器质性病变患者;最后才考虑选择开放手术治疗,适用于前两种治疗无效并伴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梯度序列治疗"方案的制定应该是个性化的,由医生主导,患者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的。本文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梯度序列治疗"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下颌运动异常 关节疼痛 关节弹响 梯度序列治疗 物理治疗 咬合板治疗 注射治疗 关节腔灌洗术 关节镜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 个性化
下载PDF
下颌牵引成骨对下牙槽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董福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牵引成骨术 下牙槽神经 下颌 20世纪90年代 骨缺损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 外科领域 骨疾患
下载PDF
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径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清彬 东耀峻 +1 位作者 李祖兵 赵吉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5,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径路。方法:对1990-11~2004-12在我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患者中,有20例单... 目的:回顾性分析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径路。方法:对1990-11~2004-12在我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15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发生骨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152例患者中,有20例单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全冠状切口8例,一侧冠状切口12例),3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全冠状切口12例,一侧冠状切口26例),有32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全冠状切口15例,一侧冠状切口17例),有1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眶周小切口+其他小切口(全冠状切口10例,一侧冠状切口8例),44例单纯采取局部小切口;术后随访平均3年(6~72个月),152例患者中得到随访的有129例(84.8%),治疗效果I级45例(占34.8%);II级72例(占55.8%);III级12例(占9.3%)。117例(117/129,90.7%)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证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复合体 骨折 复位径路 冠状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