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血管周细胞瘤术后脊柱反复后突1例报告
1
作者 张瀚雷 李野 +2 位作者 宋显吉 李健 刘景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第2期374-376,共3页
脊椎交界性后突包括近端交界性后突及远端交界性后突,是脊柱矫形内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伴有背部疼痛、不平衡、畸形外观,加速相邻阶段退变等症状,我院收治一例青少年血管周细胞瘤术后反复出现后突畸形1例,术后两年内先后出现远端交界... 脊椎交界性后突包括近端交界性后突及远端交界性后突,是脊柱矫形内固定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伴有背部疼痛、不平衡、畸形外观,加速相邻阶段退变等症状,我院收治一例青少年血管周细胞瘤术后反复出现后突畸形1例,术后两年内先后出现远端交界性后突及近端交界性后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术后 血管周细胞瘤 脊柱矫形 青少年 反复 后突畸形 交界性 背部疼痛
下载PDF
休门氏病矫形术后近端交界区后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勇 陈漩 +3 位作者 张艺博 张瀚雷 刘景臣 高忠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19-630,共12页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矫形术后近端交界区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1...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休门氏病(Scheuermann′s disease)矫形术后近端交界区后凸(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PJK)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11月),对休门氏病患者矫形术后发生PJK的相关研究进行检索。采用纽卡斯-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的结局指标,包括PJK的发生率、年龄、性别、手术术式、近端固定椎(proximal instrumented vertebra,PIV)相较于近端转向椎(proximal end vertebra,PEV)的位置、PIV的位置、脊柱后凸矫正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术前与术后腰椎前凸(lumbar lordosis,LL)、术前与术后骨盆倾斜度(pelvic tilt,PT)、术前与术后骶骨斜坡(sacral slope,SS)、术前与术后胸椎后凸(thoracic kyphosis,TK)、PI-LL、矫正的丢失度、TK矫正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单个率采用优势比(odds ratios,OR),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平均差异(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并给出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95%。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均为高质量队列研究。总计784例患者,其中213例休门氏病患者在矫形手术后发生了PJK(PJK组213例),非PJK组571例,随访时间为35.72±14.16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PJK的总发生率为23%(RD 0.23,95%CI 0.13~0.33,P<0.00001);PIV的位置(OR 0.37,95%CI 0.16~0.85,P=0.02)、脊柱后凸的矫正量(OR 4.52,95%CI 1.72~11.90,P=0.002)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当PIV的固定位置在T5~T8之间PJK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当脊柱后凸的矫正量>50%时PJK的发生率也显著上升;而PI(WMD-1.51,95%CI-4.75~1.73,P=0.36)、年龄(WMD 0.15,95%CI-1.80~2.09,P=0.88),性别(OR 1.08,95%CI 0.39~2.97,P=0.88)、手术术式(OR 1.2,95%CI 0.65~2.22,P=0.55)、PIV相较于PEV的位置(OR 0.6,95%CI 0.32~1.14,P=0.12)、术前LL (WMD-1.22,95%CI-5.86~3.41,P=0.60)、术后LL (WMD-1.43,95%CI-6.02~3.16,P=0.54)、术前PT (WMD 0.63,95%CI-1.82~3.08,P=0.62)、术后PT(WMD 4.03,95%CI-1.71~9.78,P=0.17)、术前SS(WMD-0.10,95%CI-3.40~3.19,P=0.95)、术后SS(WMD-1.15,95%CI-3.95~1.67,P=0.42)、术前TK(WMD 1.38,95%CI-1.21~3.98,P=0.30)、术后TK(WMD 3.13,95%CI-0.56~6.817,P=0.10)、PI-LL (WMD-2.40,95%CI-6.92~2.12,P=0.30)、矫正的丢失度(WMD-0.49,95%CI-2.92~1.93,P=0.69)及TK的矫正率(WMD-4.22,95%CI-12.63~4.18,P=0.32)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休门氏病患者矫形术后PJK的发生率为23%,当PIV的固定位置在T5~T8之间时,PJK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当脊柱后凸的矫正量>50%时,PJK的发生率也显著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门氏病 近端交界性后凸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下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邹云龙 刘宇龙 +6 位作者 张瀚雷 胡海峰 肖博晗 王永琨 刘景臣 朱庆三 李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29-635,共7页
椎弓根螺钉技术最早应用于胸腰椎,近年来学者们对颈椎椎弓根解剖特点的不断探索,为颈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此外,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安全且可靠,工具简单且适应证广泛,利用椎弓根螺钉在术中有较好的提拉、... 椎弓根螺钉技术最早应用于胸腰椎,近年来学者们对颈椎椎弓根解剖特点的不断探索,为颈椎植入椎弓根螺钉带来了技术上的突破。此外,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安全且可靠,工具简单且适应证广泛,利用椎弓根螺钉在术中有较好的提拉、复位、矫形作用这一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创伤导致的颈椎骨折、颈椎不稳、退变、炎症、良恶性肿物以及畸形等众多颈部疾病。由于上颈椎(C1、C2)和下颈椎(C3-7)在解剖形态上存在巨大差异,所以C1和C2有各自独立的置钉方法,C3-7因结构相近,置钉方法在原则上应是自成一套体系,有着众多共同点。目前,依据操作手段不同,置钉方式总体上分为两类:导航下置钉和徒手置钉。导航模拟置钉不依靠经验,简单、直视、可靠,但是步骤繁多、设备昂贵,且有导航漂移的风险,因此徒手置钉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本综述分别从下颈椎椎弓根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特点及椎弓根结构的测量等角度对当前的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徒手置钉技术以及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进行分析、概括,并总结、对比了当下具有代表性的徒手置钉技术的优点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螺钉 置钉方法 下颈椎 颈椎椎弓根螺钉 椎弓根螺钉技术 椎弓根螺钉固定 解剖特点 技术安全
原文传递
胸腰筋膜平面阻滞对椎间孔镜手术患者炎性因子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瀚雷 于珊珊 +2 位作者 李冬梅 李龙云 齐爽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观察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TESSYS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20~67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n=25):局部浸润组(C组)和TLIP阻滞组(T组)。记录两... 目的观察胸腰筋膜平面(TLIP)阻滞对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TESSYS手术的患者50例,年龄20~67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两组(n=25):局部浸润组(C组)和TLIP阻滞组(T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即刻(T0)、手术开始30 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手术开始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术前即刻(T0)、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时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的浓度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血清胰岛素(Ins)等应激激素的浓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与T组手术开始30 min时的HR[(93.32±6.32)次/分]、MAP[(110.12±7.22)mmHg(1 mmHg=0.133 kPa)]比较,C组在手术开始30 min时的HR[(100.80±8.55)次/分]加快、MAP[(116.56±7.44)mmHg]升高(t=3.519、3.1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组[(2.80±0.76)分]比较,C组手术开始30 min时VAS评分[(4.28±0.79)分]升高(t=7.1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组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的IL-6[(49.16±3.24)、(42.0±3.71)、(37.36±3.35)pg/ml]、IL-10[(39.00±3.58)、(33.44±3.15)、(31.44±2.40)pg/ml]、TNF-α[(18.68±1.60)、(15.52±1.08)、(13.56±1.04)pg/ml]、ACTH[(16.48±1.12)、(11.28±1.24)、(9.68±1.11)pg/ml]、Cor[(179.56±5.09)、(166.84±4.69)、(160.68±5.17)pg/ml]、Ins[(15.52±1.48)、(13.60±0.82)、(10.68±0.99)pg/ml]比较,C组在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的IL-6[(54.84±3.14)、(44.44±2.92)、(39.32±2.89)pg/ml]升高(t=6.294、2.586、2.216,P<0.01、0.05、0.05)、IL-10[(42.44±5.14)、(36.04±2.65)、(32.88±2.15)pg/ml]升高(t=2.745、3.156、2.236,P<0.01、0.05、0.05)、TNF-α[(25.72±1.95)、(18.56±1.47)、(14.72±1.21)pg/ml]升高(t=13.965、8.305、3.632,P<0.01)、ACTH[(23.44±1.36)、(12.24±1.27)、(9.68±1.11)pg/ml]升高(t=19.765、2.704、2.165,P<0.01、0.01、0.05)、Cor[(198.08±7.43)、(169.80±5.35)、(160.68±5.17)pg/ml]升高(t=10.284、2.080、2.049,P<0.01、0.05、0.05)、Ins[(16.80±1.08)、(14.16±0.94)、(11.24±0.88)pg/ml]升高(t=3.500、2.244、2.117,P<0.01、0.0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LIP阻滞可有效减轻TESSYS手术患者术中疼痛,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应激反应和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传导阻滞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炎性因子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