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内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焕康 肖宽林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年第4期266-268,共3页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上气道及全身炎症反应相关,鼻内糖皮质激素作用于扁桃体、腺样体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抑制炎症反应,可以降低儿童OSAHS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受体 儿童 激素治疗 鼻内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全身炎症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下载PDF
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李静 张焕康 +4 位作者 刘全 顾晔 薛凯 孙希才 余洪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1-598,共8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步骤,分析其临床施行之可行性。方法与结果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解剖实验室以5具(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经口翼下颌皱襞内...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的解剖步骤,分析其临床施行之可行性。方法与结果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颅底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创新单元解剖实验室以5具(10侧)尸头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模拟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及其相邻结构的解剖步骤,观察并描述重要解剖标志。(1)颈静脉孔区解剖步骤:首先通过翼下颌皱襞内侧切口切开软腭黏膜、咽上缩肌进入咽旁前间隙,剔除间隙内脂肪组织,显露茎突咽筋膜和茎突肌群,切除茎突咽筋膜后进入咽旁后间隙,进一步显露颈内动脉并进入颈静脉孔区。(2)颈静脉孔及其毗邻解剖结构:颈静脉孔上界为颈静脉球窝,前方为颈内动脉,前外侧为茎突前外侧,后方为头外侧直肌、寰椎横突,内侧为舌下神经和枕髁内侧,外侧为乳突、二腹肌和面神经。结论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进入颈静脉孔区视野良好,显露范围广泛,路径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孔 咽旁间隙 内窥镜检查 尸体解剖
下载PDF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二)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德辉 王德云 +27 位作者 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Lund VJ Stammberger H Fokkens WJ Beale T Bernal-Sprekelsen M Eloy P Georgalas C Gerstenberger C Hellings PW Herman P Hosemann WG Jankowski R Jones N Jorissen M Leunig A Onerci M Rimmer J Rombaux P Simmen D Tomazic PV Tschabitscher M Welge-Luessen A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53-156,共4页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急需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内解剖名词的表述,我们通过与Rhinology编辑部及作者联系征得同意,翻译而成《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规范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中的所有解剖名词同时参考国内《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进行统一,对于《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没有提及的名词给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意见书》对国内耳鼻喉科医师掌握并规范应用鼻科名词提供参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从第17卷第2期开始以连载形式刊登《意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意见书 解剖术语 欧洲 EUROPEAN 眼耳鼻喉科 解剖名词 耳鼻咽喉科
下载PDF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三)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德辉 王德云 +27 位作者 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Lund VJ Stammberger H Fokkens WJ Beale T Bernal-Sprekelsen M Eloy P Georgalas C Gerstenberger C Hellings PW Herman P Hosemann WG Jankowski R Jones N Jorissen M Leunig A Onerci M Rimmer J Rombaux P Simmen D Tomazic PV Tschabitscher M Welge-Luessen A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31-234,共4页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急需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内解剖名词的表述,我们通过与Rhinology编辑部及作者联系征得同意,翻译而成《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规范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中的所有解剖名词同时参考国内《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进行统一,对于《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没有提及的名词给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意见书》对国内耳鼻喉科医师掌握并规范应用鼻科名词提供参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从第17卷第2期开始以连载形式刊登《意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 意见书 解剖术语 欧洲 EUROPEAN 解剖名词 英文文献 耳鼻喉科
下载PDF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一)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德辉 王德云 +27 位作者 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Lund VJ Stammberger H Fokkens WJ Beale T Bernal-Sprekelsen M Eloy P Georgalas C Gerstenberger C Hellings PW Herman P Hosemann WG Jankowski R Jones N Jorissen M Leunig A Onerci M Rimmer J Rombaux P Simmen D Tomazic PV Tschabitscher M Welge-Luessen A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内镜鼻窦外科的出现使得学者对鼻腔和鼻窦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产生了兴趣。然而,解剖学家使用的解剖学术语忽略了许多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的解剖结构,由此而产生了大量与临床解剖相关的文献,对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命名及定义进行了讨论。本... 内镜鼻窦外科的出现使得学者对鼻腔和鼻窦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产生了兴趣。然而,解剖学家使用的解剖学术语忽略了许多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的解剖结构,由此而产生了大量与临床解剖相关的文献,对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命名及定义进行了讨论。本文对内镜鼻窦外科医师使用的解剖术语重新评价,并与相关文献发表的解剖学术语进行对比。本文简要描述了常规内镜鼻窦外科中遇到的鼻腔、鼻窦,以及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的解剖结构,但对复杂的颅底外科并未涉及。本文对大量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有争议的解剖学名称达成了共识,采用简单的英语名词对相关解剖结构给予命名。文中列出了对同一结构不同命名的解剖学术语。所有重要的解剖结构由多个国家及学科的专家给予图示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 术语 鼻窦
下载PDF
卡铂诱导的氧化压力对HN-3人喉鳞癌细胞迁徙的影响
6
作者 毛雯静 张焕康 +1 位作者 沈波 何培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39-443,共5页
目的观察卡铂(carboplatin)对HN-3人喉鳞癌细胞迁徙的影响,探讨活性氧生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卡铂以不同孵育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处理HN-3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2DCFDA染色测定活性氧生成,细胞划痕(Wound healing)评价细胞迁徙,蛋... 目的观察卡铂(carboplatin)对HN-3人喉鳞癌细胞迁徙的影响,探讨活性氧生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卡铂以不同孵育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处理HN-3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2DCFDA染色测定活性氧生成,细胞划痕(Wound healing)评价细胞迁徙,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结果卡铂诱导HN-3细胞活性氧生成,对体外培养的HN-3细胞增殖活力和迁徙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卡铂诱导氧化压力下EGFR表达下调。结论卡铂可抑制人喉鳞癌HN-3细胞增殖与迁徙,其机制可能与卡铂诱导HN-3细胞活性氧生成及氧化压力下EGFR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卡铂 氧化压力 迁徙
下载PDF
鼻内镜下前颅底重建经验分享:附94例分析
7
作者 李厚勇 杨璐 +5 位作者 顾瑜蓉 刘全 孙希才 张焕康 李华斌 王德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8期496-499,共4页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前颅底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单纯鼻内镜入路前颅底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94例,重建时根据前颅底缺损的面积,选择大腿阔筋膜、人工硬膜、带蒂鼻中隔-鼻... 目的介绍鼻内镜下前颅底重建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12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单纯鼻内镜入路前颅底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94例,重建时根据前颅底缺损的面积,选择大腿阔筋膜、人工硬膜、带蒂鼻中隔-鼻底黏膜瓣或游离中鼻甲黏膜瓣进行修复。结果94例单纯鼻内镜下前颅底肿瘤切除加颅底重建患者中,除1例术后因黏膜瓣移位仍有大量脑脊液鼻漏,于次日再次鼻内镜下重新铺置黏膜瓣,其余患者颅底重建均一次成功;1例术后随访发现脑膜脑膨出。结论鼻内镜下前颅底重建成功的关键在于根据颅底缺损分级选择合适的重建方法及材料,并且要确保修复材料填塞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内窥镜检查 脑脊液鼻漏
下载PDF
活性氧生成在卡铂诱导HN-3人喉鳞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8
作者 毛雯静 张焕康 +1 位作者 沈波 何培杰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5年第6期384-387,共4页
目的观察卡铂(carboplatin)对HN-3人喉鳞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凋亡诱导,探讨活性氧生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卡铂以不同孵育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处理HN-3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2',7'二氯氢化荧光素已二... 目的观察卡铂(carboplatin)对HN-3人喉鳞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凋亡诱导,探讨活性氧生成在其中的作用。方法用卡铂以不同孵育浓度、不同孵育时间处理HN-3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活力,2',7'二氯氢化荧光素已二脂(H2DCFDA)染色测定活性氧生成,Hoechst/PI双重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坏死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结果卡铂对体外培养的HN-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卡铂诱导HN-3细胞活性氧生成及凋亡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卡铂诱导氧化压力下PARP表达上调。结论卡铂可抑制人喉鳞癌HN-3细胞增殖,诱导HN-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卡铂诱导HN-3细胞活性氧生成及氧化压力下PARP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癌 卡铂 活性氧 凋亡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下载PDF
内镜下复发性鼻咽癌外科治疗创新体系建设
9
作者 张焕康 杜崑 +13 位作者 刘全 薛凯 顾晔 赵卫东 李万鹏 宋小乐 赵可庆 李晗 胡俐 刘强 于华鹏 顾瑜蓉 孙希才 余洪猛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9期863-869,共7页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放疗是初发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经过放疗后仍有5%~15%的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再次放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发生严重放疗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所以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推荐经鼻内镜入路的挽救性手术治疗。相...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放疗是初发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案。经过放疗后仍有5%~15%的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再次放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同时发生严重放疗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所以复发性鼻咽癌患者推荐经鼻内镜入路的挽救性手术治疗。相比再次放疗,内镜手术可以更好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然而鼻咽颅底解剖的复杂性增加了内镜手术切除病变的难度和风险。如何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是鼻颅底外科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这需要基于解剖的深入研究、颈内动脉的充分评估、手术分型的积极探索、重建方式的合理应用,以及多学科合作,建立鼻咽癌外科诊疗的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咽癌 鼻内镜手术 颈内动脉 颞肌瓣 颅底修复
下载PDF
颞肌瓣鼻颅底区转位的解剖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全 孙希才 +3 位作者 王欢 张焕康 余洪猛 王德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讨颞肌瓣的显微和内镜解剖,为使用颞肌瓣(TMF)进行内镜下颅底重建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6例共12侧新鲜灌注的头颅标本上进行颞肌瓣的解剖,测量颞肌瓣的长度和宽度,显露颞肌瓣的血供;将获取的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路径转位至鼻... 目的探讨颞肌瓣的显微和内镜解剖,为使用颞肌瓣(TMF)进行内镜下颅底重建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6例共12侧新鲜灌注的头颅标本上进行颞肌瓣的解剖,测量颞肌瓣的长度和宽度,显露颞肌瓣的血供;将获取的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路径转位至鼻颅底区进行颅底重建,分析其所能覆盖的颅底区域。结果获取的颞肌瓣平均长度为(11.7±0.7)cm,宽度为(9.2±0.8)cm。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路径可有效地转位至鼻颅底区,覆盖前颅底、鞍区和斜坡区。结论将颞肌瓣经颞下窝、上颌窦径路转位至鼻颅底区进行有效的颅底重建,在内镜颅底手术后的颅底重建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肌瓣 颅底 颞下窝 内镜
原文传递
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凯 刘全 +5 位作者 张焕康 赵可庆 顾晔 宋小乐 孙希才 余洪猛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4期212-216,共5页
目的 探索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自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内镜下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手术的11例患者,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附4例典型病例。结果11例患者为接受单纯内镜经... 目的 探索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自2021年7月~2022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行内镜下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手术的11例患者,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并附4例典型病例。结果11例患者为接受单纯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或联合其他手术入路的病例,其中8例(72.3%)为恶性肿瘤转移至咽后淋巴结,1例(9.1%)为鼻咽癌累及咽旁间隙,1例(9.1%)为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良性病变,1例(9.1%)为良性病变累及咽旁间隙。9例(81.8%)患者实现了肿瘤全切,1例(9.1%)为肿瘤近全切除,1例(9.1%)为咽后淋巴结部分切除。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入路可安全有效处理累及咽旁间隙、咽后间隙、颞下窝及颅底的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翼下颌皱襞 咽旁间隙 咽后间隙 颞下窝
下载PDF
内镜经翼突及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全 刘娟 +3 位作者 王欢 张焕康 孙希才 余洪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0-944,共5页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为临床上内镜经鼻处理上咽旁间隙的病变提供解剖学标志。方法在新鲜头颅标本上进行内镜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暴露上咽旁间隙,测量翼内板、翼外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测量蝶骨棘... 目的研究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上咽旁间隙的解剖,为临床上内镜经鼻处理上咽旁间隙的病变提供解剖学标志。方法在新鲜头颅标本上进行内镜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暴露上咽旁间隙,测量翼内板、翼外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测量蝶骨棘、翼外板与颈动脉管入口之间的距离。结果共完成10例(20侧)新鲜头颅标本的内镜下上咽旁间隙的解剖,翼内板与茎突之间的距离为(28.1±3.3) mm,翼外板后缘距离茎突的距离为(18.9±4.9) mm;翼外板与蝶骨大翼交界处距离颈内动脉管入口的距离为(14.1±3.7) mm,蝶骨棘位于颈动脉入口的前方为(6.7±1.5) mm。咽颅底筋膜、腭帆张肌和翼内肌是上咽旁间隙重要的软组织标志。结论内镜下经翼突联合上颌窦前壁入路处理上咽旁间隙病变中,可使用骨性标志翼外板根部和蝶骨棘协助定位颈动脉管外口,从而有助于咽旁段颈内动脉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咽旁间隙 颈内动脉 颅底 解剖学
原文传递
恶性肿瘤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洪猛 薛凯 +5 位作者 孙希才 张焕康 刘全 赵可庆 顾晔 宋小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79-484,共6页
咽后淋巴结(RPLNs)位于咽后间隙,解剖位置深,周围毗邻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而复杂的血管、神经结构,因此,恶性肿瘤发生RPLNs转移时难以通过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恶性肿瘤RPLNs转移尚无标准的... 咽后淋巴结(RPLNs)位于咽后间隙,解剖位置深,周围毗邻颈内动脉、颈内静脉、迷走神经等重要而复杂的血管、神经结构,因此,恶性肿瘤发生RPLNs转移时难以通过病理组织活检诊断,主要依靠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恶性肿瘤RPLNs转移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目前常采用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重要手段。手术入路包括开放入路、内镜辅助入路及机器人辅助入路,其中内镜经口经翼下颌皱襞内侧(ETO-MPF)入路RPLNs切除术是近期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微创、精准、安全的手术方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后淋巴结 咽后间隙 鼻咽癌 内镜经口
下载PDF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五)
14
作者 王德辉 王德云 +27 位作者 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Lund VJ Stammberger H Fokkens WJ Beale T Bernal-Sprekelsen M Eloy P Georgalas C Gerstenberger C Hellings PW Herman P Hosemann WG Jankowski R Jones N Jorissen M Leunig A Onerci M Rimmer J Rombaux P Simmen D Tomazic PV Tschabitscher M Welge-Luessen A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88-391,共4页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急需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内解剖名词的表述,我们通过与Rhinology编辑部及作者联系征得同意,翻译而成《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中的所有解剖名词同时参考国内《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进行统一,对于《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没有提及的名词给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意见书》对国内耳鼻喉科医师掌握并规范应用鼻科名词提供参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从第17卷第2期开始以连载形式刊登《意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术语 鼻腔鼻窦 意见书 欧洲 EUROPEAN INTERNAL 眼耳鼻喉科 解剖名词
下载PDF
内镜经口入路岩斜区、颈静脉孔区鼻咽癌切除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焕康 李静 +8 位作者 蒋晓文 李帅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探索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 采用经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 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 目的探索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 采用经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 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 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 男女比例1∶1, 年龄42~69岁, 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 内镜经口入路在保留翼内肌和翼外肌的基础上, 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 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 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经口入路NPC切除术, 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 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内镜经口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 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 翼突后 复发性鼻咽癌 岩斜区 颈静脉孔区
原文传递
内镜经口侧颅底手术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16
作者 张焕康 李静 +8 位作者 蒋晓文 李帅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1-527,520,共8页
内镜经口侧颅底手术是内镜经鼻入路和传统颅底外科手术的重要补充,是不断发展与优化的微创入路,对于严格筛选的病例,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内镜经口侧颅底的手术视角有别于经典的经鼻入路,加之侧颅底结构复杂多变,使内镜经口侧颅底手... 内镜经口侧颅底手术是内镜经鼻入路和传统颅底外科手术的重要补充,是不断发展与优化的微创入路,对于严格筛选的病例,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内镜经口侧颅底的手术视角有别于经典的经鼻入路,加之侧颅底结构复杂多变,使内镜经口侧颅底手术成为极具挑战性的颅底外科手术。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风险,本文将对内镜经口侧颅底手术涉及的颅底解剖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颅底 手术风险 经鼻入路 颅底外科手术 临床应用 内镜 微创入路 手术疗效
原文传递
鼻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的手术分型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全 孙希才 +7 位作者 于华鹏 赵可庆 张焕康 赵卫东 顾瑜蓉 李厚勇 王德辉 余洪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39-45,共7页
目的通过解剖和临床研究建立鼻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的手术分型。方法使用新鲜灌注的标本进行鼻内镜下颅底区解剖,结合复发性鼻咽癌的鼻内镜手术对鼻咽癌的鼻内镜下切除术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手术分型的临床应用。结果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 目的通过解剖和临床研究建立鼻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的手术分型。方法使用新鲜灌注的标本进行鼻内镜下颅底区解剖,结合复发性鼻咽癌的鼻内镜手术对鼻咽癌的鼻内镜下切除术进行分型,并分析不同手术分型的临床应用。结果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分为4型:Ⅰ型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主要处理鼻咽中线区及颅底中线区的病变,用于处理rT_1和部分rT_3期的复发性鼻咽癌;Ⅱ型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在Ⅰ型的基础上向外扩展至咽鼓管软骨段、咽旁间隙和岩斜区内侧,用于处理rT_2期的复发性鼻咽癌;Ⅲ型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是在Ⅱ型手术的基础上向外侧扩展至岩斜区外侧、颞下窝、中颅窝底、眼眶及眶上裂、海绵窦及颅神经,处理rT_4期的复发性鼻咽癌;Ⅳ型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用于处理侵犯颈内动脉(ICA)和颅内的复发性鼻咽癌。结论上述4型内镜下鼻咽癌切除术可以有效用于治疗复发性鼻咽癌,通过建立复发性鼻咽癌颈内动脉手术前的评分量表和分级策略可以有效地指导对侵犯ICA的复发性鼻咽癌的处理,为外科治疗复发性鼻咽癌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鼻内镜外科手术 颈内动脉
原文传递
光化激活9-羟基脱镁叶绿酸-α诱导人喉鳞状细胞癌HN-3细胞凋亡与迁徙抑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培杰 毛雯静 +1 位作者 张焕康 周梁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9-羟基脱镁叶绿酸-α(9-HPb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HN-3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迁徙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9-HPbD(0.29μg/ml,0.59μg/ml)孵育贴壁的HN-3细胞6h,664nm二极管激光(能量密度...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9-羟基脱镁叶绿酸-α(9-HPbD)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DT)对HN-3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迁徙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9-HPbD(0.29μg/ml,0.59μg/ml)孵育贴壁的HN-3细胞6h,664nm二极管激光(能量密度为2.0J/cm2)照射光敏化的HN-3细胞15min。光照后立即行细胞划痕,并于光照后0、12、24、36h分别在相同划痕位置进行拍照,计算细胞迁徙距离;光照后1h行H2DCFDA染色并分别以荧光法及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生成(ROS);光照24h后行MTT实验、Hoechst33342/PI双重染色、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评价细胞增殖活力、细胞核形态及eNOS、p-c-Jun、EGFR表达。结果:19-HPbD-PDT显著抑制HN-3细胞增殖,9-HPbD单独孵育(未进行激光照射)与单纯激光照射均未显示对HN-3细胞的生长抑制。2PDT后HN-3细胞活性氧产生明显增加,细胞核浓缩、碎裂,eNOS、p-c-Jun表达上调。39-HPbD-PDT显著抑制HN-3细胞迁徙能力,呈光敏剂剂量相关性。PDT后HN-3细胞EGFR表达下调。4以活性氧阻滞剂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预孵育HN-3细胞,光动力触发的凋亡诱导、迁徙抑制等被部分阻滞。结论:19-HPbD-PDT对HN-3细胞具有光化学毒性,p-c-Jun通路激活及eNOS表达上调、EGFR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细胞凋亡与迁徙抑制的诱导。2活性氧生成在9-HPbD-PDT诱导HN-3细胞凋亡与迁徙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鳞状细胞癌 光动力疗法 凋亡 迁徙运动
原文传递
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在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刘全 赖玉婷 +6 位作者 杨婧艺 张焕康 孙希才 顾瑜蓉 李厚勇 余洪猛 王德辉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246,251,共5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治疗广泛累及硬腭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SACC)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因SACC而行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检验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 目的:分析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治疗广泛累及硬腭的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SACC)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因SACC而行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检验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因素分析。利用咀嚼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术后佩戴牙托的咀嚼功能进行评估。结果:8例(30%)患者术后切缘阳性,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6~85个月),死亡4例,远处转移4例,5年总累积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5%和89.1%。Cox回归显示切缘阳性(P=0.018)、肿瘤复发(P=0.006)和远处转移(P=0.0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内镜下上颌骨全切术可对广泛累及硬腭的SACC进行根治性切除。切缘阳性、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影响SAC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肿瘤 腺样囊性癌 上颌骨全切术 内镜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颏下瓣在鼻咽癌手术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焕康 张明 +7 位作者 蒋晓文 薛凯 孙希才 刘全 顾晔 李万鹏 宋小乐 余洪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6-509,514,共5页
目的:探索颏下瓣在鼻咽癌手术修复中的解剖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在5例新鲜冰冻头颅标本上进行颏下瓣的解剖学研究,重点探索颏下瓣转位至鼻颅底区的通道,分析颏下瓣所能覆盖的颅底区域。对4例复发性鼻咽恶性肿瘤患者行鼻咽癌扩大切除术... 目的:探索颏下瓣在鼻咽癌手术修复中的解剖要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在5例新鲜冰冻头颅标本上进行颏下瓣的解剖学研究,重点探索颏下瓣转位至鼻颅底区的通道,分析颏下瓣所能覆盖的颅底区域。对4例复发性鼻咽恶性肿瘤患者行鼻咽癌扩大切除术并采用颏下瓣行鼻咽颅底修复。结果:解剖显示,颏下瓣经过下颌角后内侧-翼内肌后方-咽旁间隙通道可转位入鼻咽颅底,最远端可覆盖至斜坡旁段颈内动脉。临床实践显示,4例患者成功采用颏下瓣修复鼻咽颅底,随访见颏下瓣生长良好。结论:颏下瓣适用于鼻咽癌手术后的鼻咽颅底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瓣 鼻咽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