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修复菌剂对设施茄子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爱冬 刘锦逵 +4 位作者 肖凯 王圣洁 万继明 吴雪霞 查丁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65-67,92,共4页
以崇明青茄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外施不同量的土壤修复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茄子产量、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并验证其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修复菌剂处理提高了茄子产量,增加其商品果率、茄子果实品质,同时提高土壤... 以崇明青茄材料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外施不同量的土壤修复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茄子产量、品质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并验证其施用效果。结果表明,土壤修复菌剂处理提高了茄子产量,增加其商品果率、茄子果实品质,同时提高土壤各理化指标,对土壤起到良好的修复效果。综合茄子产量及品质,选择施用2250 kg/hm^(2)土壤修复菌剂处理为最佳改良施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菌剂 茄子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鲜切茄子褐变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亚茹 肖凯 +2 位作者 张爱冬 谭枫 吴雪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4-16,20,共4页
鲜切茄子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工业产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茄子切片处理很快就会褐变,这会对其口感、营养和商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酶促褐变是茄子果实在收获、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褐变发生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多酚氧化酶引起... 鲜切茄子作为一种新型食品工业产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茄子切片处理很快就会褐变,这会对其口感、营养和商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酶促褐变是茄子果实在收获、运输、储存和加工过程中褐变发生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主要是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综述了鲜切茄子褐变的影响因素、褐变分子机制以及褐变控制措施,以期为解决茄子果实褐变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鲜切 褐变
下载PDF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
作者 谭枫 肖凯 +3 位作者 刘晓慧 黄倩茹 张爱冬 吴雪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65,共8页
[目的]探讨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变化及色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2份高代自交系茄子(绿色果皮启董和紫黑色果皮8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授粉后15、20... [目的]探讨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主要色素含量变化及色素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为茄子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颜色变化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2份高代自交系茄子(绿色果皮启董和紫黑色果皮8果)为试验材料,分别于授粉后15、20、25、30、35 d进行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对花青素生物合成结构基因PAL、CHS、CHI、F3H、DFR、ANS及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HEMA1,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PSY1进行表达分析。[结果]启董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授粉后20、25、20 d达到峰值;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5 d时达到峰值,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升高。与启董相比,8果茄子的花青素相对含量较高,叶绿素含量在15-25 d较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在30-35 d较高。启董中花青素合成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MYB75、JAF13、WD40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表达相较于8果总体偏低且变化趋势相对稳定。8果中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的表达均在20 d达到顶峰,随后开始降低,转录因子MYB75、WD40表达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花青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启董和8果中HEMA1、PSY1的表达量均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结论]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色素的含量及变化趋势在绿色果皮茄子启董和紫黑色果皮茄子8果之间差异明显,并且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可进一步通过遗传学方法挖掘导致果色差异的主要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果皮颜色 花青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吴雪霞 朱宗文 +3 位作者 张爱冬 许爽 姚静 查丁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27-2434,共8页
以‘沪茄08-1’茄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50~200μmol·L-1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低温胁迫[(10±1)℃(昼)/(5±1)℃(夜)]下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明确外... 以‘沪茄08-1’茄子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50~200μmol·L-1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对低温胁迫[(10±1)℃(昼)/(5±1)℃(夜)]下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明确外源MT在茄子幼苗抵御低温逆境方面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低温胁迫处理后,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均显著增加。(2)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及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显著升高,而其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增加;外源MT处理可有效增强低温胁迫条件下茄子幼苗叶片中SOD、POD、CAT、APX、GR、DHAR活性,提高AsA和GSH含量,增加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抑制其叶片MDA、O-·2及H2O2的积累。研究表明,外源MT主要通过增强低温胁迫下茄子幼苗的光合作用以及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缓低温胁迫的危害,提高茄子幼苗对低温胁迫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幼苗 低温胁迫 褪黑素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植物花青素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调控因子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雪霞 张爱冬 +3 位作者 朱宗文 姚静 查丁石 李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4期127-132,共6页
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本文主要概括了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过程及其合成途径中主要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类型、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同时展望... 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本文主要概括了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过程及其合成途径中主要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类型、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同时展望了植物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素 结构基因 调控基因 调控机制
下载PDF
不同光周期对丝瓜幼苗生长生理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和性别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雪霞 尚静 +3 位作者 张圣美 朱宗文 张爱冬 查丁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12-1818,共7页
以该课题组自主选育的普通丝瓜(BG-1-1-3-1)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式,研究不同光周期[6、8、10和14 h/d(自然光周期,CK)]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生理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和性别分化的影响,为丝瓜设施栽培中的光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 以该课题组自主选育的普通丝瓜(BG-1-1-3-1)为材料,采用人工遮光的方式,研究不同光周期[6、8、10和14 h/d(自然光周期,CK)]处理对丝瓜幼苗生长生理及其内源激素含量和性别分化的影响,为丝瓜设施栽培中的光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随着光周期的缩短,丝瓜幼苗生物量的积累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SOD、P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均以光周期为10 h/d时最高。(2)丝瓜幼苗叶片GA3、IAA和ZT含量在光周期为8和10 h/d时较低,而在光周期为6和14 h/d时较高,但ABA含量变化趋势却相反。(3)当光周期为10 h/d时,丝瓜的第一雌花节位、第一雄花节位均最低,雌花总数和果实产量最高。研究发现,适当的短日处理可以促进丝瓜雌花的分化和果实产量提高,并以光周期10 h/d处理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周期 普通丝瓜 幼苗生长 内源激素 性别分化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茄子果皮活性氧代谢、花青素及其主要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吴雪霞 张爱冬 +3 位作者 朱宗文 姚静 查丁石 李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以茄子品种‘特旺达’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茄子果皮活性氧(ROS)代谢、花青素含量及其主要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增加了茄子果皮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增强了茄子果皮... 以茄子品种‘特旺达’为试材,研究了高温胁迫对茄子果皮活性氧(ROS)代谢、花青素含量及其主要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增加了茄子果皮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增强了茄子果皮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提高了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了果皮花青素含量以及查尔酮合成酶(CHS)、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花青素合成酶(ANS)和类黄酮3-葡糖基转移酶(3GT/UFGT)的活性,增强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果皮 高温胁迫 活性氧代谢 花青素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茄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宗文 吴雪霞 +2 位作者 张爱冬 田守波 查丁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39-44,共6页
以10份不同基因型的茄子高代自交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发芽后幼苗受低温伤害及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5℃和20℃条件下,9号材料均表现出了很强的种子活力,是所有实... 以10份不同基因型的茄子高代自交系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发芽后幼苗受低温伤害及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5℃和20℃条件下,9号材料均表现出了很强的种子活力,是所有实验材料中唯一可以在10℃下萌发的茄子材料;10号材料总体上种子活力较强,在15℃和20℃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号和6号材料在15℃条件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2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后的冷害指数和恢复能力显示9号是所有茄子材料中耐低温性最强的,10号材料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低温 种子萌发 冷害指数 恢复能力
下载PDF
不同设施自然低温对丝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爱冬 张圣美 +3 位作者 朱宗文 尚静 田守波 吴雪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34-38,共5页
以丝瓜品种“江蔬一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设施自然低温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室外常温相比,在不同设施自然低温下丝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电导率、MDA含量、O 2 ^-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升高,SOD... 以丝瓜品种“江蔬一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设施自然低温对丝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室外常温相比,在不同设施自然低温下丝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电导率、MDA含量、O 2 ^-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升高,SOD、POD、CAT和APX活性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且温度越低,上述指标的变化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自然低温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外源6-BA对镉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晓春 朱宗文 +2 位作者 张爱冬 吴雪霞 查丁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17-24,共8页
以'沪茄08-1'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外源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d胁迫显著抑制了茄子幼苗生长,降低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 以'沪茄08-1'为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外源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d胁迫显著抑制了茄子幼苗生长,降低了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的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以及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CTK/ABA和IAA/ABAL比值也有所降低;提高了胞间CO_2浓度(Ci)和脱落酸(ABA)含量,Cd胁迫时间越长,浓度越大,变化越显著。在Cd胁迫下,外源6-BA显著降低了茄子幼苗Ci和ABA含量,提高了Chl a、Chl b、Chl a+b含量vPn、Gs、IAA和CTK含量以及CTK/ABA、IAA/ABA比值。可见,外源6-BA处理通过提高Cd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激素含量,降低Cd胁迫对植物的损伤,促进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BA 茄子 CD胁迫 气体交换参数 内源激素
下载PDF
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雪霞 张爱冬 +3 位作者 朱宗文 许爽 姚静 李贤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9,共4页
为了解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了茄子的果实生长、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果皮与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 为了解茄子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了茄子的果实生长、果皮花青素、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果皮与果肉的主要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茄子果实纵径、横径和单果质量呈先急剧增长后趋于平缓增长的变化趋势;果皮花青素和类黄酮、果肉可溶性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果肉总酚含量一直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先降低后升高。相关分析表明,茄子果皮中花青素和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极显著正相关,维生素C和总酚、总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负相关,茄子果皮中花青素、类黄酮与果肉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生长发育 主要品质 动态分析
下载PDF
苗期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雪霞 尚静 +3 位作者 张圣美 朱宗文 张爱冬 查丁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36-39,共4页
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间,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除光周期10 h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和光周期14 h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外,西葫芦幼苗生长均呈显... 通过人工控制光照时间,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西葫芦幼苗生长、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周期的延长,除光周期10 h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和光周期14 h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外,西葫芦幼苗生长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光周期14 h时最大;叶绿素含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IAA和ZT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光周期10 h处理时最高。分析表明,光周期10 h时有利于促进西葫芦幼苗的生长,可通过调控酶活性和激素含量来影响其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光周期 碳氮代谢 激素
下载PDF
短期温度胁迫对西葫芦叶片抗坏血酸代谢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雪霞 张圣美 +5 位作者 杨左芬 朱宗文 张爱冬 尚静 田守波 查丁石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了研究西葫芦叶片面对短期温度胁迫时抗坏血酸代谢系统的变化情况,以西葫芦‘德绿808’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通过光照培养箱设置低温(12℃/12℃,T1)和高温(38℃/38℃,T2)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T1和T2胁迫显著增加了西葫芦幼苗叶片MD... 为了研究西葫芦叶片面对短期温度胁迫时抗坏血酸代谢系统的变化情况,以西葫芦‘德绿808’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通过光照培养箱设置低温(12℃/12℃,T1)和高温(38℃/38℃,T2)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T1和T2胁迫显著增加了西葫芦幼苗叶片MDA含量、O2^ˉ·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AsA、DHA和AsA+DHA含量,GSH、GSSG和GSH+GSSG含量,常温恢复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T1和T2处理下AsA/DHA和GSH/GSSG呈下降趋势,常温恢复后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T1和T2处理导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升高,温度恢复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在整个胁迫期间,T2处理的以上指标均高于T1处理的,说明高温对西葫芦的伤害高于后者。以上结果说明了在温度胁迫初期,西葫芦叶片以 AsA为核心的抗氧化系统对抵御高温和低温胁迫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代谢系统的抗氧化功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高温胁迫 低温胁迫 抗坏血酸代谢
下载PDF
融合多数据源的蛋白质功能模块的挖掘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媛 贾克斌 张爱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7-842,共6页
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信息不完善和高噪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生物数据的二分图聚类集成方法以检测网络中的功能模块.该方法结合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基因表达谱数据以及多种基础聚... 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的信息不完善和高噪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生物数据的二分图聚类集成方法以检测网络中的功能模块.该方法结合了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基因表达谱数据以及多种基础聚类算法,用一种新的二分图来组织多种基础聚类算法的中间结果,并结合对称非负矩阵分解(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NMF)算法挖掘其中功能意义上最一致蛋白质功能模块,同时,该算法能处理蛋白质功能重叠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整体优于基准比较方法,是一种融合多种生物信息源和不同的聚类方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网络模块挖掘 多数据集成 聚类集成 可重叠聚类
下载PDF
外源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雪霞 朱宗文 +1 位作者 张爱冬 查丁石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4期43-50,共8页
以‘沪茄08-1’茄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喷施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处理下,茄子幼苗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O2-... 以‘沪茄08-1’茄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外源喷施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和根系中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处理下,茄子幼苗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显著增加,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显著增强,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外源6-BA处理能有效抑制Cd胁迫下茄子幼苗中MDA、H2O2及O2-·的积累,进一步增强SOD、POD、CAT、APX、GR和DHAR的活性,提高AsA、GSH、Pro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上述结果说明,6-BA可通过增强Cd胁迫下茄子幼苗清除活性氧(ROS)的能力,减缓Cd胁迫的危害,提高茄子幼苗对Cd的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幼苗 6-BA 镉胁迫 抗氧化系统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肺切手术呼吸道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红梅 庞会娟 +3 位作者 张爱冬 沈兴艳 荆涛 徐宝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肺切除 呼吸道 围期手术 护理
下载PDF
嘉定白蒜的病毒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贤 张爱冬 +3 位作者 朱宗文 吴雪霞 查丁石 高畅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7期35-38,共4页
为明确嘉定白蒜在种植区的病毒情况,从嘉定白蒜两个种植基地采样,分别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采用RT-PCR方法检测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CLV)。结果表明:根据GCLV中间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两处样品中均分别扩增... 为明确嘉定白蒜在种植区的病毒情况,从嘉定白蒜两个种植基地采样,分别提取总RNA,然后反转录。采用RT-PCR方法检测洋葱黄矮病毒(OYDV)和大蒜普通潜隐病毒(GCLV)。结果表明:根据GCLV中间保守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在两处样品中均分别扩增到300、710和450bp片断。将其中450bp片断克隆后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的GCLV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同源性达到95%。由此确认嘉定白蒜中含有GCLV。根据OYDV中间保守序列设计5对引物,在两处样品中均未扩增到可检测的片断,表明嘉定白蒜中不含OY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定白蒜 RT-PCR 大蒜普通潜隐病毒 洋葱黄矮病毒
下载PDF
温度对茼蒿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爱冬 黄倩茹 +3 位作者 吴雪霞 孔令娟 沈海斌 李建勇 《上海蔬菜》 2021年第3期81-83,共3页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茼蒿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影响茼蒿种子的萌发,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发芽。催芽温度超过25℃时,茼蒿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和植株鲜重显著降低;低于15℃时芽苗发黄、长势较弱、...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茼蒿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影响茼蒿种子的萌发,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其发芽。催芽温度超过25℃时,茼蒿种子的发芽率、主根长度和植株鲜重显著降低;低于15℃时芽苗发黄、长势较弱、抗性较差。由此可见,15~25℃为茼蒿种子较适宜的萌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茼蒿 温度处理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电子束处理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朱宗文 吴雪霞 +1 位作者 张爱冬 查丁石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茄子材料07-15和25-5的干种子以及经25%PEG渗透处理的引发种子为材料,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观测幼苗生长情况,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茄子材料对电子束... 以茄子材料07-15和25-5的干种子以及经25%PEG渗透处理的引发种子为材料,使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辐照装置进行辐照处理,并进行室内发芽试验,观测幼苗生长情况,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茄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茄子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差异显著,07-15抗电子束辐照能力强于25-5,主要表现在种子发芽率、萌发速度、幼苗形态和根系活力上;不同萌发状态种子对辐照的敏感性不同,经25%PEG渗透调节处理的引发种子对辐照较干种子敏感。大辐照剂量处理(> 600 Gy)显著降低了种子活力和萌发速度,幼苗生长也受到明显的抑制。可见,电子束处理能有效影响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其辐照诱变育种提供有效的诱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种子 电子束 萌发
下载PDF
蔬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爱冬 张殿军 +1 位作者 冯建坤 孟繁亮 《吉林蔬菜》 2012年第4期29-30,共2页
保护地蔬菜是我市农业提质增效,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有效途径,为能在温室中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无公害蔬菜,我们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广大种植户带来收益。
关键词 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保护地蔬菜 无公害蔬菜 自然灾害 种植户 温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