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1
作者 张玉虎 《高校辅导员》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重要机遇,但同时海量信息真假难辨、多元文化错综复杂、教育方式简单滞后等困境也在消解着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根基。微媒体推波助澜、社会思潮隐形渗透、教育方式吸引力欠缺等是大学生党员理...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重要机遇,但同时海量信息真假难辨、多元文化错综复杂、教育方式简单滞后等困境也在消解着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根基。微媒体推波助澜、社会思潮隐形渗透、教育方式吸引力欠缺等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有待提升的主要原因。教育者需要以强化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方式、增强自身素质等路径实现策略性重构,回应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时代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教育
下载PDF
NEMV勘探技术探测断层构造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玉虎 李攀 +1 位作者 刘凡凡 高波波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1期184-186,共3页
安山煤矿北方区域由东向西,存在宽度大致为5~6km的狭窄的典型阶梯式断陷带,该断陷带内次级小断裂构造较发育。断层构造是影响煤矿开采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结合安山矿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采用NEMV勘探技术进行探测,可以获得勘探区域内的... 安山煤矿北方区域由东向西,存在宽度大致为5~6km的狭窄的典型阶梯式断陷带,该断陷带内次级小断裂构造较发育。断层构造是影响煤矿开采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结合安山矿煤层赋存的地质条件,采用NEMV勘探技术进行探测,可以获得勘探区域内的层析成像剖面,查明断层构造的发育特征,推断出本次勘探区中存在十处断层,均为正断层,走向为南东或近东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MV勘探技术 断层构造 层析成像剖面 煤层追踪
下载PDF
美罗培南诱发1例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3
作者 何雪桃 张玉虎 +1 位作者 陈洁玲 甘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8-491,共4页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使用美罗培南后诱发较罕见。现报告1例66岁男性,既往有“右侧颞叶脑梗死”病史,因“肺部感染”使用美罗培南3 d后出现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发作间期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及体征。...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综合征,使用美罗培南后诱发较罕见。现报告1例66岁男性,既往有“右侧颞叶脑梗死”病史,因“肺部感染”使用美罗培南3 d后出现发作性精神行为异常,发作间期无明显神经系统阳性症状及体征。发作期同步脑电图见反复癫痫样放电及背景活动改变。临床症状及脑电图异常在静脉使用安定后明显改善,符合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诊断标准。停用美罗培南后,短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后无再发。临床医生需注意因美罗培南的神经毒性诱发的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尤其在既往有额颞区陈旧病灶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美罗培南 脑电图 神经毒性 脑损伤 精神行为异常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詹翠京 聂坤 +5 位作者 高玉元 李彦颐 邱轶慧 马桂贤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VP患者60例为VP组及帕金森病(PD)患者60例为PD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VP患者60例为VP组及帕金森病(PD)患者60例为PD组,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生活质量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VP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结果VP组高脂血症(31.7%vs 15.0%)、吸烟(46.7%vs 23.3%)、饮酒(26.7%vs 11.7%)、跌倒比例(58.3%vs 23.3%)明显高于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VP组国际运动障碍病学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MDS-UPDRS-Ⅲ)评分、Hoeh-Yahr分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39项PD问卷(PDQ-39)评分明显高于PD组(P<0.05,P<0.01),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明显低于PD组(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MDS-UPDRS-Ⅲ评分、MMSE评分、跌倒是影响VP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相较于PD患者,VP患者血管危险因素更常见且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更严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抑郁、认知功能下降、运动功能下降、跌倒会降低VP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生活质量 回归分析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差异性研究
5
作者 陈柏希 王婉仪 +4 位作者 詹翠京 高玉元 聂坤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59-866,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者人数以1∶2的比例匹配,回顾性筛选符合入排标准的VP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其相匹配的PD患者、健康志愿者,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control,HC)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评估患者临床症状,采集头颅MRI参数并对3组受试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6例VP患者、26例PD患者及13例HC,与PD组相比,VP组的整体认知、精神状态更差:HAMA得分(P=0.025)更高,MMSE得分(P=0.001)、MoCA得分(P=0.008)更低;血管危险因素更多:有高血压病史(P=0.012)和卒中病史(P<0.001)的患者比例更高;运动相关脑区白质受损更严重:WMH总分(P<0.001)、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总分(P=0.001)、脑室旁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ies,PVH)总分(P=0.002)、运动相关脑区PVH评分[额角帽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侧脑室带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18)]、运动相关脑区DWMH评分[额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1)、顶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7)]、基底节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壳核白质高信号评分(P=0.029)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卒中病史和运动相关脑区白质损伤在V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病 临床特征 脑白质高信号
下载PDF
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的疗效
6
作者 刘治华 韦丽萍 +5 位作者 田慧虹 蔡慧敏 聂坤 张玉虎 王丽娟 王丽敏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5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究经CRISPR/Cas9单载体慢病毒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移植至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右侧纹状体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用CRISPR/Cas9单载体慢病毒转染PC12细胞构建敲除LRRK2基因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敲除效率;颈背部皮下注... 目的探究经CRISPR/Cas9单载体慢病毒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移植至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右侧纹状体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用CRISPR/Cas9单载体慢病毒转染PC12细胞构建敲除LRRK2基因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敲除效率;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构建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通过立体定向注射移植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至帕金森病大鼠右侧纹状体,移植1周后采用旷场实验、爬杆实验检测对大鼠的运动功能的改变,用Western blot法、免疫组化检测纹状体区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以及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含量的变化探索经CRISPR/Cas9单载体慢病毒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对PD模型大鼠运动症状改善的作用机制。结果右侧纹状体PC12细胞移植治疗1周后,与帕金森病组大鼠比较,移植敲除LRRK2基因的PC12细胞的PD大鼠的旷场实验运动总路程延长、运动平均速度增大及爬杆试验评分降低(P<0.05);右侧纹状体中TH的表达量增多(P<0.05);右侧状体区中细胞凋亡的发生率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均高于移植正常PC12细胞的帕金森病大鼠(P<0.05)。结论经过LRRK2敲除的PC12细胞移植后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有更好的疗效,其潜在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减少移植区中细胞凋亡的发生率来增强其疗效,基因修饰LRRK2的细胞移植有望成为帕金森病运动功能的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K2 基因敲除 帕金森病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肢体乏力10余年——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
7
作者 谢春格 陈洁玲 +1 位作者 甘蓉 张玉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8-320,I0001,共4页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dHMN)是罕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异质性强,临床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可疑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患者发病十年,以隐匿性肢体无力起病,伴有...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distal hereditary motor neuropathy,dHMN)是罕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异质性强,临床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报告1例可疑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患者发病十年,以隐匿性肢体无力起病,伴有肌肉萎缩,无感觉异常,神经科查体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均提示为远端对称性运动纤维轴索损害,详细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特点,符合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的特点,基因筛查提示患者有BSCL2基因突变。经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随访将近1年,患者临床症状及电生理检查无明显进展。该病例提示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可能,善于分析临床及电生理检查资料,必要时采用基因诊断,做到早发现、早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型遗传性运动神经病 BSCL2 肌电图
下载PDF
不同概率分布函数降雨极值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张玉虎 王琛茜 +1 位作者 刘凯利 陈秋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60-1467,共8页
极端降雨极值发生的重现期是流域与城市防洪设施规划设计标准需要参考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利用常用的5种水文统计学分布函数,选取中国十大流域内10个站点不同时段的最大降雨极值序列进行拟合,并检验筛选不同站点的适用性分布函数。结果表... 极端降雨极值发生的重现期是流域与城市防洪设施规划设计标准需要参考的最重要参数之一。利用常用的5种水文统计学分布函数,选取中国十大流域内10个站点不同时段的最大降雨极值序列进行拟合,并检验筛选不同站点的适用性分布函数。结果表明:10个站点拟合优度检验拟合效果较好,曲线差异度较小的分布依次为广义极值分布、对数正态分布、皮尔逊III分布;不同站点适宜性曲线的差异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降雨极值序列的拟合提供参考,即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不同时长的降雨极值序列都应寻找其较适宜的分布函数并采用多种检验方法来拟合,以降低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雨 概率分布 重现期 K-S检验 A-D检验
原文传递
三裂蟛蜞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及其化感作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玉虎 刘梅芳 +1 位作者 凌铁军 魏孝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从外来种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的全株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1)、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2)、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 从外来种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的全株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1)、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2)、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3a)、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β-methacryl-oxyprostatolide(3b)、1β,4α-dihydroxy-9α-tigloyloxy-6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a)、9α-angeloyloxy-1β,4α-dihydroxy-6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b)。除1和3a外,其余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试验发现化合物1、2、3a和3b的混合物以及4a和4b的混合物对萝卜、小白菜和西红柿的幼苗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a和4b的混合物对咸水虾有较高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蟛蜞菊 倍半萜内酯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区域气象干旱特征多变量Copula分析——以阿克苏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玉虎 刘凯利 +1 位作者 陈秋华 胡欣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80-1487,共8页
根据阿克苏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9个站点1960~2010年日降水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Pa)指数表征气象干旱状况,构建了3种Archimedean Copula函数,通过4种方法(RMSE、AIC、BIC、Bayes)的检验,选出GH Copula作为最合适多变量干旱特征联合分布... 根据阿克苏河流域及其周边区域9个站点1960~2010年日降水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Pa)指数表征气象干旱状况,构建了3种Archimedean Copula函数,通过4种方法(RMSE、AIC、BIC、Bayes)的检验,选出GH Copula作为最合适多变量干旱特征联合分布函数,并开展了研究区干旱特征两变量联合分布及重现期研究。结果表明:1 3种Archimedean Copula函数中GH Copula函数对研究区域干旱联合重现期分布的拟合效果最优;2研究区整体上干旱风险较大,东部比西部干旱风险高,南部高于北部;3发生中等干旱和严重干旱时,阿拉尔和柯坪干旱风险增大,整体上'且'与'或'联合重现期的分布大体一致,发生长历时干旱时,干旱的严重程度也大,说明此区域的干旱特征对开展风险管理及应对很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COPULA 重现期 干旱风险 阿克苏河流域
原文传递
贝叶斯框架的Copula季节水文干旱预报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玉虎 向柳 +1 位作者 孙庆 陈秋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7-1444,共8页
根据季节径流量相关特性,利用标准径流指数(SRI),通过优选Copula函数和径流量分布函数,构建贝叶斯框架的Copula季节水文干旱预报模型,并对阿克苏河西大桥水文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 Gamma、Lognormal、Normal、Gumbel、Exponent... 根据季节径流量相关特性,利用标准径流指数(SRI),通过优选Copula函数和径流量分布函数,构建贝叶斯框架的Copula季节水文干旱预报模型,并对阿克苏河西大桥水文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 Gamma、Lognormal、Normal、Gumbel、Exponential 5种分布函数中,Gamma、Gumbel能较好拟合夏、秋季径流量;2 Gumbel-Hougaard、Clayton、Frank 3种Copula函数中,Clayton能较好联结夏、秋季径流量分布函数;3构建模型预报表明,2001~2009年秋季发生干旱概率较低(24%~38%),以轻微、中度干旱为主,而2010年发生干旱的概率极高(95%),发生异常干旱的概率偏高(81%),与实际发生的干旱情况基本一致;4贝叶斯框架下构建的Copula模型能准确预报季节水文干旱发生,减少预报的不确定性,为特定区域干旱预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干旱 预报 贝叶斯框架 COPULA函数 阿克苏河
原文传递
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评价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玉虎 李义禄 贾海峰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9-1057,共9页
生物多样性安全是流域生态安全主体之一,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以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方法,利用RS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构建了研究区1984-2010年4个时段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最小... 生物多样性安全是流域生态安全主体之一,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以永定河流域门头沟区为研究区,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与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方法,利用RS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构建了研究区1984-2010年4个时段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最小费用阻力阈值,建立了"源"间生态廊道及"源"与外部联系的辐射道,确定了关键的战略点,最终完成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基于生物多样性目标得到了低、中、高3个不同安全水平的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例。结果表明:研究区低安全区面积比例由1984年的9.49%下降为2010年的9.18%,说明处于人类强干扰区的东部区域生态安全状态2010年较1984年有好转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安全策略及开展景观尺度生态恢复的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费用距离模型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GIS 门头沟
下载PDF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玉虎 唐北沙 +2 位作者 严新翔 申亚巍 许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8例青少年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中 5例有家族史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 JP) ;症状轻、病程长 ,症状常左右不对称 ,腱反射活跃和症状波动较常见 ;头... 目的 探讨青少年型帕金森病 (PD)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8例青少年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中 5例有家族史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AR JP) ;症状轻、病程长 ,症状常左右不对称 ,腱反射活跃和症状波动较常见 ;头部CT或MRI检查一般正常 ;对多巴制剂反应良好 ,但其所诱发的症状波动出现早。与散发性PD患者相比 ,AR JP患者发病年龄更早 ,为 (2 0 6± 5 6 8)岁 ,病程更长 ,为 (9 5±5 77)年 ,而病情较轻、症状波动和腱反射活跃更多见 ,多巴制剂不良反应更常见。结论 青少年型PD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 ,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AR JP与散发性青少年型PD临床特征不同 ,提示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 帕金森病 临床特征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发病机制 运动障碍疾病
下载PDF
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玉虎 甘蓉 +4 位作者 聂坤 黄莘莘 戴颖仪 黄静 王丽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估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1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结果分为PD-MCI组45例和认知正常组(PD-CN组)6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对照组)。比较各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评估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中的价值。方法选择PD患者110例,根据神经心理学测验评估结果分为PD-MCI组45例和认知正常组(PD-CN组)6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6例(对照组)。比较各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的变化,并分析P3和N2潜伏期及波幅与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的相关性。结果与PD-CN组比较,PD-MCI组P3和N2潜伏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D-CN组P3潜伏期延长(P<0.05)。3组间P3和N2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P=0.004,P=0.000);3组间P3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3潜伏期与视觉再认、图片排列及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5),N2潜伏期与视觉再认、图片排列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能较客观反映认知功能,其中N2潜伏期可作为PD-MCI客观评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障碍 诱发电位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快速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玉虎 于长青 +1 位作者 宋百敏 田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北京门头沟区典型废弃石灰石矿山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计算得到废弃采石场植被与土壤自然演替之间关系。研究发现,TM影像中废弃采石矿场b3/b4波段比均值与废弃采石场综合恢复指数Irq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据其回归方... 以北京门头沟区典型废弃石灰石矿山为例,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计算得到废弃采石场植被与土壤自然演替之间关系。研究发现,TM影像中废弃采石矿场b3/b4波段比均值与废弃采石场综合恢复指数Irq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据其回归方程利用遥感手段快速评估计算得到研究区其他废弃采石矿场的综合恢复指数。可见,实地植被-土壤调查分析与空间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相互验证对采石场生态恢复状态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采石场 生态恢复 遥感 监测
下载PDF
遥感与地面调查的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监测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玉虎 于长青 宋百敏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24,共4页
采用了空间遥感技术与地面植被、土壤调查分析等手段综合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状态,可为进一步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废弃采石场土壤采样点恢复指数(Ir)与土壤样方pH、有机质有较好的相关性;废弃采石场... 采用了空间遥感技术与地面植被、土壤调查分析等手段综合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自然恢复状态,可为进一步实施生态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结果表明:废弃采石场土壤采样点恢复指数(Ir)与土壤样方pH、有机质有较好的相关性;废弃采石场恢复综合指数(Irq)与遥感模型反演结果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植被—土壤调查分析与空间遥感监测技术能够相互验证对采石场恢复状态的评估。同时提出利用遥感波段比值快速监测评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面调查 废弃采石场 恢复监测
下载PDF
帕金森病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玉虎 唐北沙 +4 位作者 王丽娟 汤建光 李静 郭纪锋 严新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出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3例患者为突变纯合子,患者母亲为杂合子,先症者1例临床表型正常的同胞也为突变纯合子(症状前患者);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未发现T313M突变。3例患者均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症状有波动性,睡眠后明显减轻;腱反射活跃;对美多巴反应良好。结论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不大可能是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INK1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障碍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玉虎 甘蓉 +6 位作者 聂坤 王丽敏 赵洁皓 黄智恒 张雄 万鑫 王丽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测定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浓度,并探讨血尿酸水平与PD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PD患者和81例健康对照,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Memory Scale)对PD患... 目的测定帕金森病(PD)患者血尿酸浓度,并探讨血尿酸水平与PD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87例PD患者和81例健康对照,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韦氏记忆量表(WechslerMemory Scale)对PD患者行认知功能评定,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行运动功能评定,应用Hoehn-Yahr(H-Y)分级行PD病情严重程度评定,并测定血尿酸浓度。比较PD组和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的差异,比较PD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血尿酸浓度的差异,分析各项神经心理分测验与血尿酸的关系。结果 PD组血尿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Y<3组和H-Y≥3组间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发现PD患者尿酸与各项神经心理测试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尿酸浓度降低与PD可能有关,与PD认知障碍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 尿酸 氧化应激 生物标记 发病机制
下载PDF
永定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玉虎 贾海峰 于长青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4-572,共9页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研究区多期Landsat-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空间分析模块下应用单一土地利用平均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平均转出率和转入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指数等指标,对永定河流域...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研究区多期Landsat-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空间分析模块下应用单一土地利用平均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平均转出率和转入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以及土地覆被变化空间指数等指标,对永定河流域典型山区——门头沟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格局与过程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1.过去21a期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比较剧烈的变化,在1984~2005年期间不同时间断面呈现波动变化,各地类之间的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别,但总的趋势是:工矿、城镇用地面积呈明显增加趋势,耕地、水体、农村居民点、草地和其他用地呈减少趋势,而林地中阔叶林、灌木林呈增加,混交林地与针叶林地减少,林地总量总体上是呈增加态势。2.各地类变化方向和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时间断面发生情况各不相同,各地类有增有减,有持续增加型,先增后减型,先减后增型;三个时间断面的土地覆被变化速度、类型转化、以及土地利用程度发生变化。3.在不同时间断面各地类的水平空间分布发生转移,平均分布高程和坡度在垂直空间上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S技术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门头沟流域
下载PDF
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20
作者 刘统玲 张玉虎 周健南 《中国厨卫》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随着装配式建筑结构应用需求的增加和混凝土材料的技术发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性能,并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随着装配式建筑结构应用需求的增加和混凝土材料的技术发展,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其性能,并将其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实现了更安全和更稳定的建筑结构,促进了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 混凝土材料 装配式建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