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国家公园:起源、演变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玉钧 宋秉明 张欣瑶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7-26,共10页
国家公园的诞生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演变,其理念是在美国西进运动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环境危机的加剧等因素促生了人们环境观念的转变,并最终形成了国家公园的原初理念,其精髓在于能够兼容“保护”与“利用”,... 国家公园的诞生源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演变,其理念是在美国西进运动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环境危机的加剧等因素促生了人们环境观念的转变,并最终形成了国家公园的原初理念,其精髓在于能够兼容“保护”与“利用”,即自然保护运动所倡导的“保育”理念,既保护国家公园范围内珍贵的自然资源,也同时兼顾当地原住居民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国家公园理念之所以为全世界所接受,是由于其背后持续性的推动力量。以梭罗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学者及政治家凝练出了自然保护思想的核心内涵,此后国际上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为首的各类环境保护组织通过不断倡议和推动建立了保护地体系,世界各国在体系引导下根据实践建立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国家公园模式。国家公园理念源流自北美,发展于世界,至今百余年的探索历史为国家公园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石,未来将在各国不断生发出更具特色的模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理念溯源 发展历程 建设模式
下载PDF
国家公园建设离不开众人捧柴
2
作者 张玉钧 王嘉欣(摄) 《绿色中国》 2023年第4期42-47,共6页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类型之一,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游憩功能发挥的双重任务,是系统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式和工具。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破解困境的唯一途径公众参与在20世纪60... 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类型之一,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游憩功能发挥的双重任务,是系统管理自然资源的重要方式和工具。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破解困境的唯一途径公众参与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最初比较多地运用于新公共行政改革及环境行政管理领域,是针对政府决策及规划制定过程中的社会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行政管理领域 自然保护地 游憩功能 系统管理 公共行政改革 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资源
下载PDF
全民共享:国家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真谛
3
作者 张玉钧 《绿色中国》 2023年第24期64-67,共4页
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众所周知,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是保护与利用,而自然教育是实现国家公园重要功能和全民共享的有效途径。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构建了建立国家公园的总体制度框架,明确将坚持全民公... 国家公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场所众所周知,国家公园的重要功能是保护与利用,而自然教育是实现国家公园重要功能和全民共享的有效途径。2017年出台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构建了建立国家公园的总体制度框架,明确将坚持全民公益性作为国家公园的理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体制 全民共享 保护与利用 制度框架 公园 有效途径 总体方案 公益性
下载PDF
乡村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维护与预警技术研究
4
作者 谢宗强 张玉钧 +7 位作者 王义强 葛结林 徐文婷 熊高明 徐凯 毛江涛 陈思淇 冯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73-1882,共10页
针对乡村生态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保护管理需求,本研究以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无人机航拍等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地面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乡土景观生物多样性检测、筛选、分类和空间制图的方法,解析... 针对乡村生态景观中生物多样性维护的保护管理需求,本研究以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为基础,采用分子遗传标记、无人机航拍等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地面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乡土景观生物多样性检测、筛选、分类和空间制图的方法,解析了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和驱动因素,研发出面向乡村三生空间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3个层次生物多样性维护技术,建立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的生物多样性监控预警机制和可视化平台,形成了乡村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多尺度全链条“识别-维护-预警”技术体系。研究成果突破了单一学科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为乡土植物的遴选、配置和景观营造提供了“师法自然”的成套技术方案,解决了乡村生态景观营造中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技术缺失问题,为动态管理乡村生物资源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村域尺度 种质资源 生态系统分类 监测预警 景观营造
下载PDF
集成学习结合波长选取的有机物红外光谱定量回归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鞠薇 鲁昌华 +2 位作者 张玉钧 陈晓静 蒋薇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9-247,共9页
研究集成学习方法在有机物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特征波长选取方法对红外光谱集成学习建模效率和预测精度的影响。以柴油红外光谱的十六烷和总芳香烃含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极端随机森林(ERT)、线性核支持向量机(LinearSVM)、径... 研究集成学习方法在有机物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及特征波长选取方法对红外光谱集成学习建模效率和预测精度的影响。以柴油红外光谱的十六烷和总芳香烃含量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极端随机森林(ERT)、线性核支持向量机(LinearSVM)、径向基核支持向量机(RBFSVM)和多项式核支持向量机(polySVM)作为基学习器,LinearSVM作为元学习器建立两层Stacking集成学习框架,分析比较单个基学习器与集成学习对柴油红外光谱的定量回归预测精度,与偏最小二乘(PLS)定量回归模型相比,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柴油光谱的两种有机物含量的预测精度均有提升,其中十六烷含量的ERT模型预测结果最优(r=0.848,RMSEP=1.603,RDP=2.627),总芳香烃含量的Stacking模型预测结果最优(r=0.991,RMSEP=0.526,RDP=9.243);进一步利用组合偏最小二乘(SiPL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红外光谱进行特征波长选取,利用优选出的红外光谱特征波长建立集成学习定量回归模型,其中十六烷含量的SiPLS-ERT模型预测结果最优(r=0.893,RMSEP=1.013,RDP=3.051),芳香烃含量的SiPLS-Stacking模型预测结果最优(r=0.998,RMSEP=0.354,RDP=11.475),且模型平均训练时间较全光谱训练时间减少50%以上,建模速度明显提高。研究结果表明,特征波长结合集成学习定量回归建模能够用于有机物红外光谱的定量分析中,与传统定量回归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建模效率和预测精度均有较大提高,为进一步研究机器学习在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提供相关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定量回归 特征波长选取 有机物红外光谱
下载PDF
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秦子薇 张玉钧 杜松桦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在国家公园新型保护地政策下,社区居民生计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在英国国际发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方法(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SLA)框架基础上,引入社区居民生计资本,构建... 在国家公园新型保护地政策下,社区居民生计面临着转型挑战。本文在英国国际发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方法(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SLA)框架基础上,引入社区居民生计资本,构建了国家公园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并选取我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作为案例地,对周边社区居民生计资本情况、生计策略和影响生计策略等因素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霸王岭社区居民生计资本总体水平较低;目前形成了农林业主导、务工主导、半工半农林、公职收入、自营工商和多种兼业型等6种生计策略类型;影响霸王岭周边社区居民家庭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有自然、人力以及社会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社区 可持续生计 霸王岭
下载PDF
国家公园视觉景观评估实证研究趋势、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娜 高云 +1 位作者 孙乔昀 张玉钧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保护与共享背景下,开展视觉景观评估有助于理解国家公园中复杂动态的人地关系,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解国内外视觉景观评估研究现状,利用系统性综述法提取63篇高质量文献关键信息,通过初步统计、信息分类和皮尔逊相关分析,... 保护与共享背景下,开展视觉景观评估有助于理解国家公园中复杂动态的人地关系,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解国内外视觉景观评估研究现状,利用系统性综述法提取63篇高质量文献关键信息,通过初步统计、信息分类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提供关于国家公园视觉景观评估实证研究的最佳证据,并对景观关系、评估体系和支持决策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该领域整体发展较慢但呈上升趋势,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对该领域研究贡献突出;(2)研究动机来自人地矛盾问题、人地和谐需求和人地协调战略;(3)主题概念多元化但在美学维度上存在风景与生态的区别,并依托美学延伸至整个景观领域;(4)方法学趋于智能化和数字化,但有待突破技术限制;(5)国家公园保护、规划和管理应分别重视公众感知、专家知识和综合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国家公园 视觉景观评估 实证研究 系统性综述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路设计及实验研究
8
作者 高彦伟 张玉钧 +1 位作者 刘海秋 马慧敏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4-693,共10页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系统的重要器件之一,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注入电流和工作温度是激光器输出波长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了激光器驱动控制电路,并利用PID控制...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是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系统的重要器件之一,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注入电流和工作温度是激光器输出波长的主要控制因素。设计了激光器驱动控制电路,并利用PID控制实现激光器工作温度的恒温控制,不仅能提供高精度低噪声的注入电流,而且对激光器有完备的安全保护功能。首先对注入电流和温度控制进行了短期测试分析,随后将设计的电路应用于中心波长为1512 nm的激光器,开展了测试分析,对激光器的温度、电流调谐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激光器输出波长的稳定性进行了短期和长期测试。结果发现激光器输出波长的标准偏差为0.0002,满足TDLAS系统对激光器恒流恒温控制的要求,表明该驱动控制电路实现了对半导体激光器的高精度驱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 电流驱动 TEC恒温控制
下载PDF
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研究趋势
9
作者 苏诣晶 李奕 +1 位作者 丛丽 张玉钧 《风景园林》 2023年第10期12-19,共8页
【目的】游憩适应性管理是缓解国家公园资源保护和游憩利用矛盾的重要方法,可以提升管理成效,是国家公园管理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方法】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历程,... 【目的】游憩适应性管理是缓解国家公园资源保护和游憩利用矛盾的重要方法,可以提升管理成效,是国家公园管理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方法】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梳理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历程,总结其研究内容,分析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结果】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研究经历了2005年以前的实践探索及理论萌芽期、2006—2015年的理论建构与提升期、2016—2022年的可持续发展期3个阶段,体现出研究技术创新和理论水平的提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游憩资源、游憩环境、游客、游憩服务4个方面,涵盖资源监测与评估、承载力水平判定、游客时空行为监测等内容。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的国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人类干扰、气候变化、游憩生态系统等方面,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游憩适应性管理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结论】中国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要在借鉴国外国家公园游憩适应性管理实践和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家公园的具体地域系统,选取适合的技术指标,构建相应的技术体系,实施游憩适应性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家公园 游憩适应性管理 CITESPACE 研究热点 多主体共同参与
下载PDF
生态美学视角下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视觉景观特征评估
10
作者 李娜 张玉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177-9192,共16页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 景观美学的理论维度已从风景美学延伸至生态美学,为促进生态美学理论在客观法和空间水平上向“数字化+可视化”发展,以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地理要素构建分类的数字景观模型并借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的研究框架。在筛选地貌(自然和垂直要素)和土地利用(文化和水平要素)景观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景观分类指标体系;通过GIS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识别了研究区域中的440种景观斑块和类型,以此作为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的基本单元;基于生态美学理论,构建了视觉景观多样性、自然性和独特性3个视觉景观特征评估指标,借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度量并通过FRAGSTATs与GIS可视化;通过SPCA分析得到权重后绘制了视觉景观特征综合评估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诸多相互作用的景观要素“聚集”在一起产生了不同水平的视觉景观特征,与低水平视觉景观特征有关的景观类型在要素组成上较为复杂,而与高水平视觉景观特征有关的景观类型主要与坡度适中的东南向山谷地貌与荒草地、未成林封育地和乔木林等土地利用的共同作用有关。研究认为,可视化的视觉景观特征评估结果有助于识别需得到保护修复、规划利用及管理协调的景观斑块或类型,有利于增加保护地整体的生态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数字景观模型分类 景观格局指数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视觉景观特征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乡村景观空间形态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作者 陈思淇 潘恺晨 +1 位作者 徐姝瑶 张玉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09-1920,共12页
景观空间形态影响下的乡村植物多样性分析,对于高质量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稳定维持乡村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4个村落作为试验样区,采用逐步回归、NMDS-Envfit等模型,探讨了长三角乡村地区多维度... 景观空间形态影响下的乡村植物多样性分析,对于高质量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稳定维持乡村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4个村落作为试验样区,采用逐步回归、NMDS-Envfit等模型,探讨了长三角乡村地区多维度景观空间形态指标对植物α多样性、β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空间形态指标对植物α多样性产生了影响,乡村半自然斑块面积比例、凝聚度、地表粗糙度、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是影响长三角地区乡村植物α多样性最主要的景观空间因素。其中斑块欧式最邻近距离、斑块面积显著负向影响乔木层α多样性,斑块破碎化和高密度道路建设对灌木层植物多样性有负作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增加导致了灌木层植物多样性降低,道路距离与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负向关系突出。2)在乔木层,地表粗糙度、半自然斑块面积比例等是β多样性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在灌木层,地表粗糙度、香农多样性指数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草本层,斑块面积、道路密度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二维指标、三维地表度量指标对植物多样性影响最为显著,四维景观历史动态度量指标对植物多样性影响微弱,基于城市形态学的二维指标对植物多样性影响相对最弱。根据以上结果,提出有效增加半自然生境面积比例和景观异质性、全面提升乡村景观凝聚度、科学维护乡村高价值林地景观、充分重视乡村历史土地利用等景观响应策略,为乡村景观营建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提供参考,并对长三角地区乡村空间规划提供了有益的量化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植物多样性 景观空间形态指标 景观尺度 斑块尺度
下载PDF
景观干扰对乡村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陈思淇 余翩翩 +1 位作者 洪静萱 张玉钧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27,共7页
乡村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景观高质量发展。村以下尺度乡村植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生境类型分析不全面、景观影响因子单一化、定量干扰机制不深入等问题。在南京江宁西南部乡村地区,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和广义加... 乡村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景观高质量发展。村以下尺度乡村植物多样性研究存在生境类型分析不全面、景观影响因子单一化、定量干扰机制不深入等问题。在南京江宁西南部乡村地区,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和广义加性模型,探讨了多种景观干扰对6类乡村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乡村植物多样性维持的景观响应策略。结果表明:1)乡村景观格局、景观管理强度和类型等对不同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其综合解释度约为10%~50%,小规模林斑、连接度高的半自然生境、小面积池塘(<0.8hm2)、茶田景观粗放管理方式、乡土树种混交林等对植物多样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2)在所有显著性指标中,斑块面积、斑块隔离度对各类半自然生境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最为突出,是驱动乡村植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景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景观 植物多样性 影响分析 半自然生境 景观干扰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协作关系研究——以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区为例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玉钧 徐亚丹 贾倩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64,74,共15页
国家公园是能够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实现双赢的先进管理体制。生态旅游有助于实现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而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规划和决策过程是保证生态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 国家公园是能够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实现双赢的先进管理体制。生态旅游有助于实现国家公园的管理目标,而将利益相关者纳入规划和决策过程是保证生态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文献研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区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包括普通游客、驴友、原住民、民宿经营者、法国开发署、仙居国家公园管委会和专家学者团体,在此基础上将他们的利益诉求按马斯洛需求层次进行划分,并绘制利益相关者关系图。最后,我们提出了仙居国家公园公盂园区的生态旅游发展最优路径:宏观层面包括形成利益共享与协调机制和分时分层满足利益相关者诉求,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并共享基础设施、建设索道以提高可进入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居国家公园 公盂园区 生态旅游 利益相关者 协作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类型识别与社区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14
作者 徐姝瑶 刘彦彤 +1 位作者 余翩翩 张玉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30,共10页
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在社区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范围内的10个... 推动国家公园社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产业发展在社区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区域,对其范围内的10个社区进行实地调研,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和产业发展支持力度2个维度下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公园社区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基于二维象限法,将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类型划分为综合发展型、选择发展型、乏力发展型和控制发展型4种,对不同类型社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武夷山国家公园社区相关规划以及社区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差异化的社区产业发展路径和生态旅游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公园 社区类型 产业发展 生态旅游
下载PDF
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游憩活动的适宜性探讨 被引量:45
15
作者 张玉钧 薛冰洁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6,共3页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有时人们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因而称自然为自然资源;有时又通过生物多?样性来表现自然界多样性的程度,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有时人们把自然看作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因而称自然为自然资源;有时又通过生物多?样性来表现自然界多样性的程度,它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以及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动态、复杂的功能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活动 生态旅游 国家公园 适宜性 自然资源 生态系统 相互作用 生物群落
下载PDF
大气中可吸入粉尘(PM10)β射线法测量的理论与数据处理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玉钧 刘文清 +3 位作者 郑朝晖 蒋舸扬 王锋平 周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1,共7页
本文介绍了应用β射线测量大气中PM10含量的原理及用于β射线探测的G-M计数管的特性;分析了测量数据统计特征及数据处理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构成PM10测量系统的方法和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
关键词 Β射线 大气污染物 大气监测 可吸收粉尘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 被引量:32
17
作者 张玉钧 石玲 贾亦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可持续旅游为原则,通过对它的保护性利用,使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旅游经营者都受益,并能使大众受到环境教育的一种旅游形式。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备很多有利条件。首先,...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可持续旅游为原则,通过对它的保护性利用,使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旅游经营者都受益,并能使大众受到环境教育的一种旅游形式。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备很多有利条件。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景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潜力巨大;其次,自然保护区建设已由数量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变,客观上有开展生态旅游的需要;此外,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全面推动生态旅游",这预示着生态旅游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当前形势下,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切实可行,意义重大,但也具有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 可行性 意义 潜在风险
下载PDF
市民参与型的乡村景观保护——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玉钧 张英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841,共4页
在日本乡村景观也被称为里山。近年来,普通市民逐渐成为各种里山保护活动的主角。里山保护运动促进了里山的有效管理。本文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论述了市民参与在乡村景观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爱知世博会时,市民发现海上... 在日本乡村景观也被称为里山。近年来,普通市民逐渐成为各种里山保护活动的主角。里山保护运动促进了里山的有效管理。本文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论述了市民参与在乡村景观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爱知世博会时,市民发现海上森林是里山,为保护里山生态系统,日本环保组织和当地市民团体通过努力在世博会会场保留海上森林的里山原貌,会后使它成为纪念世博会的国营公园,并最终获得成功;国营公园倡导会为更好地保护里山,从反对世博会运动转向认可世博会,并制定了将海上森林建成国营里山公园的总体规划。本文提出为了保护里山,里山保护运动要在市民志愿者、行政主体与当地居民之间形成高效的协商协作机制。日本的做法对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方面,环保组织在保护乡村景观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乡村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社会应引导大众逐步形成对传统乡村景观的保护意识和观念,并参与到乡村景观的建设和保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 里山 乡村景观 保护 日本
下载PDF
β射线自动监测大气中PM_(10)含量的设计方案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钧 刘文清 +4 位作者 郑朝晖 王亚萍 蒋舸扬 宁柄超 周斌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69-374,共6页
本文论述了应用 β射线吸收定律测量大气中 PM10 含量的原理 ,分析了 G- M计数管的特性及测量数据的统计特征 ,提出了β射线法在测量大气中 PM10 含量的一种新的实现方法 .
关键词 β射线吸收定律 PM10含量 G-M计数管 数据特征 系统设计 大气监测
下载PDF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玉钧 邹国辉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6-88,共3页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林场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来历,具体介绍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设置过程,分析了其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国有林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即以生...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林场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来历,具体介绍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设置过程,分析了其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国有林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即以生态旅游为中介,由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及相关行政部门等利益主体来共同参与保护区的管理,最终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生态旅游 利益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