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和口咽梅毒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盛忠 刘红刚 +2 位作者 王毓新 李秋珍 何春燕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0-453,I004,共5页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 ,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 ,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 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 ,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 ,用改良... 目的 非性病专业临床和病理医生对鼻、口咽部梅毒误诊率较高 ,探讨检测活体组织内梅毒螺旋体的方法 ,以提高鼻、口咽部梅毒检出率。方法 以 12例鼻、口咽部可疑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活检黏膜为研究对象 ,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点 ,用改良的Warthin Starry (W S)染色法检测病变组织及其渗出物涂片中的梅毒螺旋体。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 (venerealdiseaseresearchlaboratory,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plasmareagincircletest,RPR)、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 (fluorescenttrepnemalantibody absorptiontest,FTA ABS)、螺旋体血细胞凝集试验 (trepnemapallidumhemagglutinationtest,TPHA)加以证实。用国家颁布的驱梅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W S染色显示 12例切片黏膜上皮中及 6例渗出物涂片内见大量梅毒螺旋体 ,固有膜内螺旋体很少发现。血清学检查 :11例次VDRL( + + + + ) ,7例次RPR ( + ) ,1例次FTA ABS( + ) ,11例次TPHA( + )。 1例回当地治疗 ,未作血清学检查。 11例均临床治愈 ,血清学检查均转阴性。结论 用病理组织化学改良的W S染色方法 ,能直观地显示活检标本及渗出物涂片内梅毒螺旋体 ,结合临床及梅毒血清学检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 梅毒 临床 病理特点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鼻硬结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盛忠 卢志达 +2 位作者 倪鑫 张勇 洪明理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3,T006,共3页
目的 观察鼻硬结病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点 ,探讨鼻硬结杆菌对宿主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方法 以 2 4例鼻硬结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 ,用HE及组织化学W S(Warthin Starry)染色 ,其中 11例组织分别用CD4 3(T淋巴细胞 )、CD2 0 (B... 目的 观察鼻硬结病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点 ,探讨鼻硬结杆菌对宿主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方法 以 2 4例鼻硬结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 ,用HE及组织化学W S(Warthin Starry)染色 ,其中 11例组织分别用CD4 3(T淋巴细胞 )、CD2 0 (B淋巴细胞 )、CD68(巨噬细胞 )、溶菌酶抗体免疫组化ABC法染色 ,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肉芽肿期 15例 ,纤维瘢痕期 9例。W S染色和电镜观察均在Mikulicz细胞内检测出大量鼻硬结杆菌 ,细胞外偶见。电镜下Mikulicz细胞内出现大量吞噬体 ,将细胞器挤到一侧 ,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很少。在病变组织内T淋巴细胞很少 ,Mikulicz细胞的溶菌酶抗体表达较弱。结论 鼻硬结病患者显示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硬结病 免疫组织化学 电子显微镜 检查
下载PDF
20例糖尿病的胃粘膜微血管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盛忠 卢志达 +2 位作者 洪明理 崔云 王雁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超微结构观察 ,了解糖尿病人胃粘膜微血管及胃固有腺体的变化特点 ,探讨胃粘膜微血管的变化与糖尿病胃病及其它重要合并症的联系。方法 :选择2 0例临床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的NIDDM病人 ,4例无糖尿病及胃病的志愿者作...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超微结构观察 ,了解糖尿病人胃粘膜微血管及胃固有腺体的变化特点 ,探讨胃粘膜微血管的变化与糖尿病胃病及其它重要合并症的联系。方法 :选择2 0例临床没有或仅有轻微症状的NIDDM病人 ,4例无糖尿病及胃病的志愿者作对照组 ,取胃窦部及胃体部粘膜组织各二份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全部被观察病例微血管内皮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基底膜增厚。微血管轻度变化 2例 ,中度变化 16例 ,重度变化 2例。壁细胞内线粒体数目不同程度地减少 ,部分线粒体肿胀 ,少数线粒体高度肿胀、脊断裂 ,壁细胞分泌小管减少或萎缩。10例有 1种以上合并症者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 )微血管损伤均在中度以上。结论 :糖尿病胃粘膜微血管的损伤是糖尿病性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粘膜微血管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鼻腔及鼻窦乳头状瘤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盛忠 徐爱真 王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乳头状瘤 鼻窦 HPV6/11型 呼吸道黏膜 HPV感染 良性肿瘤 鼻腔肿瘤 原位杂交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鼻中隔
下载PDF
进行性黄疸、低热、呼吸困难
5
作者 张盛忠 《中国医刊》 CAS 2001年第9期53-53,5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病案讨论 尸体解剖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0
6
作者 卓婕 张沪生 +3 位作者 张盛忠 袁申元 王国宏 张彤彦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将 2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 ,每组 10只。糖尿病组以STZ 6 0mg kg体重腹腔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成模 6个月后杀检 ,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 结果 糖尿病大鼠肺泡...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 将 2 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 ,每组 10只。糖尿病组以STZ 6 0mg kg体重腹腔注射制成糖尿病模型。成模 6个月后杀检 ,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 结果 糖尿病大鼠肺泡隔增宽 ,肺间质中胶原和弹性蛋白增生 ,部分肺泡萎缩甚至塌陷 ;肺泡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锁。糖尿病组大鼠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板的平均厚度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 (P <0 0 1)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扩张。 结论 糖尿病肺部超微结构的变化可能引起呼吸功能异常 ,引发机体缺氧 ,加重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微结构 链脲佐菌素 大鼠
原文传递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被引量:52
7
作者 刘铭 周兵 +3 位作者 刘华超 韩德民 张盛忠 王毓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 通过总结 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fungalsinusitis,AFS)的诊断、治疗过程 ,结合复习文献中关于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探讨 ,提示本病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 3例病史、鼻窦CT检查、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 ,对临... 目的 通过总结 3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 (allergicfungalsinusitis,AFS)的诊断、治疗过程 ,结合复习文献中关于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的探讨 ,提示本病的诊断、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 3例病史、鼻窦CT检查、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 ,对临床怀疑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 3例患者进行鼻窦内镜手术。通过分泌物真菌涂片、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放射免疫吸附试验 (radioallergosorbenttest,RAST)结果 ,明确AFS诊断。术后口服强的松 ,局部雷诺考特喷鼻及大扶康冲洗鼻腔。结果 通过上述系统治疗 ,2例术后分别随访 2 5个月和 15个月症状完全缓解 ,1例术后 6个月症状复发 ,变应性黏蛋白再次出现 ,经术腔清理及大扶康冲洗后局部症状及分泌物完全消失 ,随访 2个月无复发。结论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发生、发展过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AFS ,应对其做出及时的诊断和进行合理、完善的综合治疗 ,以降低本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反应 真菌性鼻窦炎 诊断 治疗 病理生理
下载PDF
眼睑基底细胞癌与睑板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对比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何春燕 张盛忠 +1 位作者 尹鸿雁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察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睑板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取发生于眼睑的BCC和SC各50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 目的观察眼睑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睑板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异同,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取发生于眼睑的BCC和SC各50例,进行临床、病理形态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p53,Ki-67)。结果BCC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下眼睑及内眦(44例,88%),细胞较小,核分裂象少见,部分向皮脂腺、汗腺以及毛囊分化;SC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上眼睑(36例,72%),细胞较大,有不同程度的皮脂腺分化,核分裂象易见,可向鳞状细胞、基底样细胞、腺样或梭形细胞分化;BCC组CK5/6强阳性(50/50),CK8/18均阴性(0/50),CK7大部分阴性(38/50),p53大部分阴性(31/50),Ki-67大部分为弱阳性(39/50);SC组CK5/6大部阳性表达(44/50),CK7、CK8/18均有阳性表达,p53大部分阳性(32/50),Ki-67半数以上强阳性(27/50);两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向皮脂腺分化的BCC其CK5/6强阳性,CK7、CK8/18阴性,向基底细胞分化的SC其CK5/6强阳性,但CK7、CK8/18亦阳性。结论眼睑BCC和SC在多数情况下根据临床及组织学形态即可诊断,当两者鉴别有困难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5/6、CK7、CK8/18、p53、Ki-67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肿瘤 基底细胞 睑板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铭 周兵 +3 位作者 刘华超 张盛忠 王毓新 黄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1-254,I003,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 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 ,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 ,影像学 ,鼻... 目的 探讨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acutefulminantfungalsinusitis ,AFFS)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收治的 6例较典型的AFFS病例诊断和治疗过程。其中结合全身疾病病史 ,发热伴颜面部、眼部及鼻部症状 ,影像学 ,鼻内镜及鼻腔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在患者就诊的 2 4h内做出初步诊断 5例。在此基础上鼻内镜下行全组鼻窦开放术 ,切除全部坏死组织至露出新鲜创面 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进行眶内容物切除 1例。术后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以及全身抗真菌治疗 5例。结果  6例病例经过病理、真菌涂片及培养证实为鼻窦黏膜侵袭性真菌感染 ,其中毛霉菌 1例 ,根霉菌 2例 ,链隔孢霉菌 1例 ,曲霉菌 1例 ,毛霉菌根霉菌混合 1例。 1例未在第一时间诊断 ,且未经抗真菌治疗的患者于住院第 7天死亡 ,1例抗真菌治疗及清创术后 88d死亡 ,2例分别于治疗后 3 2个月和 6个月死于白血病 ,2例经上述治疗后分别随访 9个月和 11个月无复发 ,后者为本组唯一进行眶内容物摘除者。结论 根据病史 ,眼或颜面症状 ,鼻腔内干痂以及影像学尤其是磁共振成像 ,分泌物真菌涂片检查 ,可以在患者到鼻科就诊的 2 4h内做出AFFS的诊断。包括及时彻底的根治性清创 ,足量静脉内二性霉素B注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爆发性真菌性鼻窦炎 临床特点 诊断标准 影像学表现 重叠感染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被引量:60
10
作者 张罗 韩德民 +1 位作者 张盛忠 周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9-604,共6页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麻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 内翻性乳头状瘤约占乳头状瘤的70%,约占全部鼻腔鼻窦肿瘤的0.5%~4%,其临麻特征是有复发倾向、破坏周围解剖结构和骨质重塑、以及与鳞状细胞癌相关。单侧鼻堵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依据病变在CT上的侵及范围。累及鼻腔外侧壁、上颌窦和筛窦多见。既往治疗的经典方式是鼻侧切开术和鼻腔外侧壁(上颔窦内侧壁)切除术。伴随着鼻内镜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国内、外有关应用内镜技术切除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报道渐多。考虑到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生物学特点,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应用精细手术解剖技术,将病变黏膜在骨膜下层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 内翻(Papilloma Inverted) 鼻窦肿瘤(Paranasal SINUS Neoplasms)
下载PDF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筛窦黏膜病理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春燕 刘红刚 +1 位作者 王先忠 张盛忠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I00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hronicsinusitisandnasal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 过碘酸 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 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chronicsinusitisandnasalpolyps,CSNP)各型的病理变化特点和病变规律。方法 采用HE、VanGieson′s染色、阿尔辛蓝 过碘酸 雪夫等染色法观察并测量CSNP病变黏膜主要结构的改变。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重点观察黏膜上皮纤毛的改变。结果 光镜下黏膜上皮、纤维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基底膜增厚 ,黏液腺体增多。其中Ⅰ型病变最轻 ,Ⅲ型病变最显著 ,而黏液腺体增多在Ⅱ型最明显。电镜观察 ,透视电镜下CSNP各型表现为纤毛结构异常 ,纤毛细胞减少 ,杯状细胞增多 ;扫描电镜下可见纤毛从排列稍乱 ,到紊乱、倒伏、大片脱落 ,被微绒毛所代替等病变逐渐加重的过程。结论  3型CSNP筛窦黏膜病变和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量和质的差别 ,海口标准 (1997)CSNP临床分型分期具有病理学基础 ,能代表CSNP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筛窦黏膜 病理形态学 临床分型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腭咽肌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12
作者 何春燕 张盛忠 +2 位作者 叶京英 杨冬梅 刘红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探讨腭咽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OSAHS腭咽肌组织21例,以无OSAHS的尸检腭咽肌组织2例作对照,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 目的探讨腭咽肌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取OSAHS腭咽肌组织21例,以无OSAHS的尸检腭咽肌组织2例作对照,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肌肉、血管、神经的组织病理学特点。10例腭咽部软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腭咽肌肌纤维、血管神经的超微结构下组织病理学变化变化特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OSAHS形成中的作用。结果HE染色可见21例腭咽肌组织中肌纤维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免疫组化染色见肌纤维Myosin表达减少。透射电镜下见10例肌膜下及肌纤维间的线粒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变性,8例有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溶解、肌浆管扩张。4例Z带排列不规则呈锯齿状排列,有2例Z线及H带消失,肌节结构消失,肌原纤维排列紊乱,呈线团状,肌丝溶解,其周围有变性的线粒体,细胞核固缩,胞浆内糖原稀少。对照组结构正常。结论腭咽部扩大肌是腭咽部软组织起支架作用和调节维持气道的重要成分,腭咽部扩大肌的病理性结构改变,是引起OSAHS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腭肌 咽肌 病理学
下载PDF
鼻耳部砂粒性骨化性纤维瘤 被引量:19
13
作者 卢志达 李艳梅 +3 位作者 张盛忠 王植平 张勇 崔顺九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00-100,共1页
目的澄清砂粒性骨化性纤维瘤(psammomatoidosifyingfibroma,POF)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性、临床行为和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56年6月~1996年12月40年期间... 目的澄清砂粒性骨化性纤维瘤(psammomatoidosifyingfibroma,POF)的组织学特点、生物学特性、临床行为和骨化性纤维瘤、骨纤维结构不良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56年6月~1996年12月40年期间的31例POF的组织切片,临床和病理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作网织纤维染色、Mason三色染色(MS)和碱性磷酸酶免疫酶染色(AP),5例作波纹蛋白,结蛋白,上皮膜抗体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1例作了透射电镜。结果11例完整标本有薄壁骨壳和大小不等的囊腔,触之有砂粒感。组织学上,肿瘤中心区有丰富的肿瘤性间叶细胞和大量的砂粒骨,无骨小梁。肿瘤和正常骨之间有“三带”(肿瘤反应性骨增生正常骨),反应性骨增生带可不明显,肿瘤附近骨组织有被吸收、消失乃致肿瘤进入软组织的现象,但无恶性浸润的性质。12例复发。无转移。本瘤好发出血和囊性变。结论鼻耳部POF是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是不同于骨化纤维瘤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的独立实体,因为有一定的侵蚀性,可复发,治疗为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肿瘤 骨化纤维瘤 砂粒性 组织学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黏膜重构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彤 李云川 +3 位作者 臧洪瑞 张盛忠 范尔钟 周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观察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CRSsNP)黏膜是否具有相似的组织重构的特征。方法选取50例CRSsNP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钩突黏膜,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2色胶原染色、VanGieson染色... 目的观察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CRSsNP)黏膜是否具有相似的组织重构的特征。方法选取50例CRSsNP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钩突黏膜,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2色胶原染色、VanGieson染色(VG染色)和阿辛蓝一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黏膜上皮损伤、基底膜厚度、黏膜下胶原和腺体增生等情况。结果所有CRSsNP组黏膜均存在上皮脱落、基底膜增厚、黏膜下胶原沉积和黏液腺细胞增生等组织病理学特征,且均较对照组严重。结论黏膜组织重构是CRSsNP的普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气道重构 上皮损伤 腺体增生
下载PDF
实验性糖尿病神经和微血管形态研究及黄腐酸钠早期干预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光燃 袁申元 +3 位作者 袁明霞 张盛忠 朱良湘 刘元涛 《微循环学杂志》 2000年第2期3-5,共3页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神经和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形态变化及黄腐酸钠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黄腐酸钠治疗 6个月。结果 :(1)糖尿病动物血糖明显增高。(2 )糖尿病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照...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神经和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形态变化及黄腐酸钠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黄腐酸钠治疗 6个月。结果 :(1)糖尿病动物血糖明显增高。(2 )糖尿病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腐酸钠治疗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3)电镜下糖尿病组神经纤维、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出现结构改变 ;黄腐酸钠治疗组上述改变较轻。结论 :提示糖尿病大鼠病程 6个月时出现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结构改变 ,黄腐酸钠可一定程度地抑制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 微血管 形态 黄腐酸钠
下载PDF
慢性筛窦炎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乐 刘红刚 +2 位作者 何春燕 张盛忠 陈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1-65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筛窦炎(chronicethmoiditis)患者筛窦黏膜的超微结构。方法15例慢性筛窦炎患者和4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时钳取筛窦黏膜,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表面形态及炎细胞浸润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慢性筛... 目的观察慢性筛窦炎(chronicethmoiditis)患者筛窦黏膜的超微结构。方法15例慢性筛窦炎患者和4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在接受鼻内镜手术时钳取筛窦黏膜,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表面形态及炎细胞浸润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慢性筛窦炎患者筛窦黏膜可观察到黏液颗粒呈串珠样或团片状附着在残存纤毛上;纤毛稀疏、排列凌乱、缠结;细胞连接分离,细胞间隙增宽;基底细胞受损;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颗粒释放,浆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慢性筛窦炎患者筛窦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是筛窦炎慢性迁延的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炎 黏膜 /超微结构 显微镜检查 电子 超微结构变化 慢性筛窦炎 筛窦黏膜 超微结构改变 透射电镜观察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Warthin-Starry特殊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红刚 张盛忠 何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WARTHIN-STARRY 染色方法 病原学 文献综述 分子生物学 疾病诊断
下载PDF
完全 MBE 生长的内含吸收型光栅 GaAlAs/GaAs 多量子阱增益耦合型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毅 司伟民 +3 位作者 张盛忠 陈镝 王健华 蒲锐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我们首次完全采用MBE技术成功地制作了内含吸收型光栅的GaAIAs/GaAs量子阶增益耦合型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在室温下的激射波长为860um,单模单端输出光脉冲峰值功率超过20mW.器件在至少0℃到80℃... 我们首次完全采用MBE技术成功地制作了内含吸收型光栅的GaAIAs/GaAs量子阶增益耦合型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器在室温下的激射波长为860um,单模单端输出光脉冲峰值功率超过20mW.器件在至少0℃到80℃的范围内始终保持单纵模激射.作为初步结果,条宽为5~6μm的氧化物条形结构器件的脉冲工作阈值电流约为7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量子阱 GAALAS/GAAS
下载PDF
标记嗜酸性粒细胞的组化染色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勇 杨冬梅 +1 位作者 张盛忠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鼻息肉 组织化学染色法 病理诊断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腭咽软组织病理改变 被引量:24
20
作者 喻筱红 柳端今 张盛忠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309-312,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papneasyndrome,OSAS)腭咽软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咽扩大肌在OSA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对OSAS27例,鼾症(simplesnoring,... 目的通过研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papneasyndrome,OSAS)腭咽软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咽扩大肌在OSA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对OSAS27例,鼾症(simplesnoring,SS)17例,对照(扁桃体摘除术患者)15例的悬雍垂及腭咽肌进行HE、ATP酶、还原型辅酶Ⅰ脱氢酶(NADHTR)等染色,观察软组织病理结构改变。结果悬雍垂中部横截面所含肌肉百分比OSAS组明显低于SS组(P<0.05);且与纤维组织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悬雍垂肌肌纤维总数量、Ⅰ型肌纤维数量、肌纤维面积及总面积,OSAS组均较SS组明显减少(P<0.05);OSAS组腭咽肌Ⅰ型肌纤维所占百分比极其截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及SS组(P<0.05)。电镜下见OSAS肌原纤维结构紊乱,部分Z带呈锯齿状排列,运动神经纤维水肿,轴突内出现空泡变性。结论OSAS患者咽扩大肌肌纤维萎缩、减少,肌肉自身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OSAS上气道异常塌陷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腭咽软组织病变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