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研究
1
作者 张祖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 2024年第3期0190-0193,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工程需重视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成本控制水平。鉴于此,文章分析建筑工程经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保障建筑工程获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工程需重视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提升经济成本控制水平。鉴于此,文章分析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现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经济预算 成本控制
下载PDF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祖根 张磊冰 +5 位作者 田晓滨 邱冰 李波 赵筑川 韩伟 周焯家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期6-7,共2页
目的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分析,以引起手术医生高度重视。方法39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中,神经离断伤27例,神经捆扎伤5例,神经牵拉伤7例。对所有患者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结果3例桡神经牵拉伤经针灸... 目的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分析,以引起手术医生高度重视。方法39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中,神经离断伤27例,神经捆扎伤5例,神经牵拉伤7例。对所有患者发生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原因、部位及治疗方法进行介绍。结果3例桡神经牵拉伤经针灸等治疗功能恢复,4例桡神经损伤采用腕伸指伸功能重建术,余32例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经显微外科方法修复,优良率达87%。结论对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高度重视,正确使用止血带,熟悉解剖,杜绝粗暴手术,一旦发生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补救,尤应尽早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 牵拉 手术 修复 功能重建术 离断伤 桡神经 应当 目的
下载PDF
压杆/试样表面接触变形对SHPB实验应变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祖根 李英雷 +1 位作者 李英华 陈熙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3-578,共6页
采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实验技术测量了3种不同尺寸纯铁试样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个经验模型,定量分析了SHPB实验中压杆/试样表面接触变形对应变测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轴向应力平衡条件下,表面... 采用SHPB(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实验技术测量了3种不同尺寸纯铁试样的动态压缩应力应变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一个经验模型,定量分析了SHPB实验中压杆/试样表面接触变形对应变测量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轴向应力平衡条件下,表面的接触变形对弹性段的应变测量影响显著;对塑性段应变测量的影响与试样的强化模量和长度相关,当试样强化模量较大而长度较小时,这种影响将不可忽略,可根据影响量的经验分析模型对应变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变修正 SHPB 接触变形 应变测量
下载PDF
腓骨移植术33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祖根 田晓滨 +2 位作者 李波 陈阳 李作勇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9期515-516,共2页
目的 介绍我院 1981年 8月至 1999年 10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修复四肢长骨干骨缺损 33例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移植至受区时 ,其动脉吻合采用动脉双口吻合法或叫“T”形嵌入端端吻合法 ;在带血管蒂的游... 目的 介绍我院 1981年 8月至 1999年 10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修复四肢长骨干骨缺损 33例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移植至受区时 ,其动脉吻合采用动脉双口吻合法或叫“T”形嵌入端端吻合法 ;在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取材入路上作了简化。结果经随访 6个月至 5年 ,平均 2 5年 ,经X线摄片检查 ,术后移植骨临床愈合时间为 2~ 5个月 ,平均3 5个月。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移植是修复四肢长骨长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在血管吻合时采用动脉“T”形嵌入端端吻合法 ,该法既保证移植骨的血供 ,又使受区供血动脉原供区血液供应不受影响 ,在带血管蒂的腓骨取材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修复术 腓骨移植 四肢长骨干缺损
下载PDF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祖根 田晓滨 +2 位作者 李波 邱冰 韩伟 《贵州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治疗 预防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动脉双口吻合的游离腓骨移植术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祖根 张美心 田晓滨 《贵州医药》 CAS 1992年第4期223-225,共3页
我科自1981年8月始,对四肢长骨的长段骨缺损及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伤病采用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进行治疗。通过对资料完整的11例随诊观察,疗效肯定。自1990年始,我们在原手术基础上,对腓骨取材入路和动脉吻合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化与... 我科自1981年8月始,对四肢长骨的长段骨缺损及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伤病采用了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进行治疗。通过对资料完整的11例随诊观察,疗效肯定。自1990年始,我们在原手术基础上,对腓骨取材入路和动脉吻合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化与改进。该法与传统的常规手术方法比较,具有腓骨取材简便、增加移植骨血供、不影响受区原血供及接骨端骨痂生长快等优点。通过对3例的近期观察,效果满意。这种改进后的游离腓骨移植术,我们暂时称为“动脉双口吻合的游离腓骨移植术”,介绍如下。手术方法手术分两组同时进行。一、供区组:切口始于腓骨小头下3~5cm,沿小腿外侧向外踝方向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 腓骨 动脉双口吻合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177例
7
作者 张祖根 田晓滨 +2 位作者 邱冰 李波 韩伟 《贵州医药》 CAS 2000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上肢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临床应用(附6例报告)
8
作者 张祖根 张美心 +3 位作者 田晓滨 曹泽贵 李迅 陈阳 《贵州医药》 CAS 1991年第2期97-98,共2页
我院从1981年8月至1989年5月,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术6例,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外伤性胫骨骨缺损以及股骨骨不连,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吻合血管 游离腓骨 骨移植
下载PDF
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9
作者 张祖根 张美心 +3 位作者 田晓滨 曹泽贵 李迅 陈阳 《贵州医药》 CAS 1991年第3期152-153,共2页
我院自1981年元月至1988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74例共92条,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神经损伤 上肢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及显微外科治疗(附18例报告)
10
作者 张祖根 田浜 +3 位作者 张美心 李波 韩伟 邱冰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81-81,共1页
目的:报告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由基层医院转来的在手术中误伤周围神经18例。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结果:按上海华山医院顾玉东提出的综合评价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来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8.89%... 目的:报告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由基层医院转来的在手术中误伤周围神经18例。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结果:按上海华山医院顾玉东提出的综合评价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来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8.89%。结论:医源性周围神经损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了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要严格控制止血带的使用,熟悉周围神经的解剖。一旦发生应及早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显微外科治疗 医源性 贵州省 人民医院 综合评价 基层医院 止血带 经济负担 肢体运动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附170例报告)
11
作者 张祖根 张美心 +3 位作者 田晓滨 邱冰 李波 韩伟 《西藏医药》 1999年第S1期75-75,共1页
目的:报道我院1981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177例248条神经。手术方法:对断伤神经采用外膜一束膜联合吻合法;对压挫伤后疤痕粘连的神经用神经束间显微松解术;对神经缺损3cm以上者采用松解神经,屈曲肢体... 目的:报道我院1981年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177例248条神经。手术方法:对断伤神经采用外膜一束膜联合吻合法;对压挫伤后疤痕粘连的神经用神经束间显微松解术;对神经缺损3cm以上者采用松解神经,屈曲肢体等措施补救仍无效或张力过大者,采用腓肠神经游离移植术。结果:按上海华山医院顾玉东提出的综合评价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来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0.71%。结论:上肢神经损伤的治疗应积极倡导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关于神经吻合的方法推荐束膜一外膜联合吻接法,对于1年以上的上肢神经损伤,视病人的具体情况,仍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积极为其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 上肢神经损伤 贵州省 人民医院 腓肠神经 综合评价 游离移植术 神经吻合 神经缺损 手术方法
下载PDF
D6A、921和45钢的动态破坏与低压冲击特性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林 张祖根 +3 位作者 秦晓云 彭建祥 蔡灵仓 李永池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5-310,共6页
通过对称碰撞研究了D6A、921和45钢的动态损伤与破坏行为。利用自由面速度的双波结构,结合材料在常压下的弹性纵波声速,确定了三种钢的低压Hugoniot关系,同时给出了三种钢的弹性Hugoniot屈服极限以及层裂强度。但是发现,屈服极限和层裂... 通过对称碰撞研究了D6A、921和45钢的动态损伤与破坏行为。利用自由面速度的双波结构,结合材料在常压下的弹性纵波声速,确定了三种钢的低压Hugoniot关系,同时给出了三种钢的弹性Hugoniot屈服极限以及层裂强度。但是发现,屈服极限和层裂强度的材料分散性明显,在其影响下,层裂强度对加载幅度以及应变率的依赖性得不到体现,从而在其不确定度范围内,可将层裂强度看成一个常数。提出了一个唯象的损伤演化方程,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部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给出的层裂强度远大于近似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两者之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6A钢 921钢 45钢 层裂强度 冲击荷载 动态损伤 数值模拟 断裂临界值
下载PDF
铜基粉末冶金多孔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建秀 李蔚 +3 位作者 宋宇伟 韩长生 张祖根 王悟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通过实验得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建立该材料的本构模型。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SHPB)上进行了该材料在 10 2 s~ 10 3 s应变率范围内的冲击试验 ,弹速范围为 4m s~ 15m s ,在透射杆上采用半导体应变... 通过实验得出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建立该材料的本构模型。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 (SHPB)上进行了该材料在 10 2 s~ 10 3 s应变率范围内的冲击试验 ,弹速范围为 4m s~ 15m s ,在透射杆上采用半导体应变计技术 ;在MTS实验机上做了该材料在 10 - 4 s~ 10 - 3 s应变率范围内的准静态实验 ,分别在应变为0 0 0 5、0 0 1、0 0 2、0 0 3 5时卸载再加载 ,以验证该材料的粘弹塑性特征。通过分析动态和静态实验曲线 ,发现该材料在应变率 3 0 0 s和准静态时有应变硬化效应 ,但在 5 0 0 s以上却反映出应变软化效应 ,得出该材料为含损伤非线性粘弹塑性材料 ,故提出用适应于脆性材料的粘弹塑性模型和粘塑性项的组合本构模型来拟合该材料应变弱化段的本构方程。所得结果可推广应用于类似烧结合金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多孔材料 摩擦材料 应力 应变 本构方程 应变率 冲击试验
下载PDF
激光加载锡的动态破碎颗粒尺寸分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英华 张祖根 +2 位作者 李俊 李牧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3,共4页
基于Grady能量破坏准则,结合固体动态断裂碎块尺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提出了材料微层裂破碎颗粒质量分布改进模型,并对强激光加载下锡的熔化破碎实验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显示,理论计算的锡的微层裂破碎颗粒分布数随直径变化规律与实验... 基于Grady能量破坏准则,结合固体动态断裂碎块尺寸分布规律研究结果,提出了材料微层裂破碎颗粒质量分布改进模型,并对强激光加载下锡的熔化破碎实验进行了理论计算。研究显示,理论计算的锡的微层裂破碎颗粒分布数随直径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一致,模型进一步改进需考虑应变率变化等更多综合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层裂 动态破坏 尺寸分布 激光加载 应变率
下载PDF
濒临截肢肢体保肢或截肢病例筛选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邱冰 张美心 +3 位作者 张祖根 田晓滨 赵筑川 朱文 《贵州医药》 CAS 2004年第12期1093-1094,共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矿山、建筑作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事故大幅度增加,肢体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对此临床骨科将会遇到两种现实问题:部分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不到有效积极治疗,痛失肢体;部分肢体无保肢条件或价值,经保肢治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矿山、建筑作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事故大幅度增加,肢体严重损伤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对此临床骨科将会遇到两种现实问题:部分濒临截肢的肢体得不到有效积极治疗,痛失肢体;部分肢体无保肢条件或价值,经保肢治疗后发生难以控制的慢性骨髓炎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截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 截肢 保肢治疗 治疗 病例 损伤 严重并发症 作业 现实问题 条件
下载PDF
激光驱动X光背光照相技术在金属靶微层裂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林 李英华 +4 位作者 程晋明 李雪梅 张祖根 叶想平 蔡灵仓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1,共5页
利用神光Ⅱ装置发射强激光一方面对铝靶进行烧蚀加载,另一方面驱动铜背光靶发射X光对铝靶微层裂产物进行针孔背光照相,结果获得了可忽略动态模糊的高清晰照片,标准丝阵检验表明分辨率优于40μm。铝靶微层裂产物照片清晰显示,靶破碎存在... 利用神光Ⅱ装置发射强激光一方面对铝靶进行烧蚀加载,另一方面驱动铜背光靶发射X光对铝靶微层裂产物进行针孔背光照相,结果获得了可忽略动态模糊的高清晰照片,标准丝阵检验表明分辨率优于40μm。铝靶微层裂产物照片清晰显示,靶破碎存在不同分区,这直观揭示了靶破碎的不同机制。实验成功验证了激光驱动X光背光照相技术在金属靶微层裂研究中存在重要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激光 微层裂 X光背光照相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低体模量材料的被动围压SHPB实验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英雷 叶想平 +4 位作者 张祖根 李英华 蔡灵仓 吴强 戴诚达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672,共6页
基于动态三轴被动加载实验技术,建立了一种可测量吉帕量级及以下低体模量材料压强-体应变关系的被动围压SHPB实验设计方法。在该实验设计中确定了样品、封装垫块、围压套管的尺寸以及尺寸间的匹配,并对实验压强进行了限制。通过比较传统... 基于动态三轴被动加载实验技术,建立了一种可测量吉帕量级及以下低体模量材料压强-体应变关系的被动围压SHPB实验设计方法。在该实验设计中确定了样品、封装垫块、围压套管的尺寸以及尺寸间的匹配,并对实验压强进行了限制。通过比较传统SHPB实验和被动围压SHPB实验测量LC4铝合金等效应力的方式,验证了被动围压SHPB实验压强测量的有效性;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体应变测量的有效性。将设计的被动围压SHPB实验方法应用于铈,得到了铈在伽马→阿尔法相变区间完整显示的压强-体应变演化信息,且相变起始和终止压强、相变体积变化量均与静高压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设计的被动围压SHPB实验方法适用于测量低体模量材料的压强-体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被动围压SHPB实验 被动加载 实验技术 压强 体应变 低体模量
下载PDF
摩擦材料在无围压和加围压条件下的形变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建秀 韩长生 +1 位作者 张祖根 王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研究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在无围压和加围压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形变特征。试验在Hopkinson压杆上完成,通过试验发现,材料在无围压、应变率低于1000-1s时,有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更高应变率下,材料有损伤软化效应。微观分析可以看到... 研究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在无围压和加围压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及其形变特征。试验在Hopkinson压杆上完成,通过试验发现,材料在无围压、应变率低于1000-1s时,有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更高应变率下,材料有损伤软化效应。微观分析可以看到试件上大量的平行滑移裂纹导致了材料破坏,形变是滑移伴随少量的孪晶;裂缝中有大量的碳纤维组织,这些纤维状组织对裂纹的扩展起抑制作用。而材料在加围压下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一应变率下最大应力、屈服极限和动态杨氏模量均有提高。在高应变率时,无论是加围压还是无围压,破碎的硬质颗粒都是长条状的。由此得出推论,球状、细化的硬质颗粒,可提高基体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围压条件 固体力学 纤维组织 硬质颗粒 形变观测 损伤软化效应
下载PDF
JOB-9003的动态性能实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克武 赵锋 +4 位作者 李英雷 张祖根 文尚刚 张光升 龚晏青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9-583,共5页
对JOB-9003进行了SHPB压杆实验和逆向Taylor柱实验,研究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特性,为进行JOB-9003的本构模型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基础。通过对SHPB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出:在中低应变率范围,JOB-9003应变率对应力的影响成线性关系... 对JOB-9003进行了SHPB压杆实验和逆向Taylor柱实验,研究其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特性,为进行JOB-9003的本构模型研究提供实验数据基础。通过对SHPB实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得出:在中低应变率范围,JOB-9003应变率对应力的影响成线性关系。通过对逆向Taylor柱实验获得的变形照片分析,发现破坏损伤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不可忽略。利用Taylor实验的结果对SHPB实验中获得的本构模型进行校核,发现该本构模型并不能准确描述处于高应变率下的材料压缩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动态本构特性 SHPB实验 JOB--9003 逆向Taylor柱实验
下载PDF
改良Gibson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晓滨 张美心 +2 位作者 张祖根 韩伟 李波 《贵州医药》 CAS 1999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目的:了解采用改良C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5例26个髋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13个关节手术采用Gibson入路。另外13个关节手术采用改良Gibson入路,其实质是:(1)缩短切口;(2)无需切... 目的:了解采用改良Cibson入路行髋关节置换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法:25例26个髋关节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13个关节手术采用Gibson入路。另外13个关节手术采用改良Gibson入路,其实质是:(1)缩短切口;(2)无需切断臀中肌、犁状肌等外旋、外展肌群。结果:两组病例随访显示,改良Cibson入路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关节活动度明显好于采取Gibson入路者。结论:通过本文病例的对比观察,我们认为改良Cibson入路,对髋关节损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髋关节置换术的理想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bson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