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280免疫吸附在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作用
1
作者 谢莉 刘剑平 +5 位作者 安涛 陈瑜 张立勋 胡祖林 龚裕洁 杨冬梅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究HA28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2例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吸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激素、环... 目的:探究HA280免疫吸附配合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32例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吸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进行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等常规治疗;吸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HA280免疫吸附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补体、疾病活动度、激素累积剂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吸附组IgG、IgA及总球蛋白下降水平、C3、C4回升及SLE活动度降低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吸附组的达标用时小于对照组(P<0.05);激素累积量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A280免疫吸附联合激素、环磷酰胺、羟氯喹治疗重度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显著,更能快速控制病情活动度、及早达标,并可减少激素的累积剂量,减少相关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280免疫吸附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西藏雪鸡青海亚种的种群遗传结构和地理变异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立勋 阮禄章 +1 位作者 安蓓 刘迺发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4-1049,共6页
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西藏雪鸡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从4个地理种群的51个样品中成功地扩增出了535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b)片段,在所有可比较的535bp的序列中,发现15个变异位点,没有插入/缺... 本文采用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西藏雪鸡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从4个地理种群的51个样品中成功地扩增出了535bp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mtDNACytb)片段,在所有可比较的535bp的序列中,发现15个变异位点,没有插入/缺失,且很大程度上倾向于转换(Transition)或颠换(Transversion),Ti/Tv=3.4∶1,并且变异位点多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点,而密码子的第二位点没有变异位点。在4个地理种群中,共有13种线粒体DNA单倍型,且在各地理种群中都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AMOVA分析结果表明,西藏雪鸡4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结构差异并不明显(ΦST=0.19,P<0.01),遗传差异主要发生在地理种群内,占80.75%,而且种内大部分分子变异是由各地理种群之间单倍型的差异引起的,单倍型缺乏比较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在系统发生树上各地理种群中的单倍型相互散布在不同的分布群中,从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雪鸡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遗传结构 基因流 地理变异 系统地理学
下载PDF
实度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风轮气动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立勋 梁迎彬 +3 位作者 李二肖 尉越啸 杨勇 郭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9-174,168,共7页
实度是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设计的关键参数,对风力机气动性能起主导作用。分析并建立了垂直轴风力机局部流场下的力学模型,研究实度与气动性能的关系;对风力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的动态力学特性,并重点研究风轮半径、弦长及叶片... 实度是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设计的关键参数,对风力机气动性能起主导作用。分析并建立了垂直轴风力机局部流场下的力学模型,研究实度与气动性能的关系;对风力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的动态力学特性,并重点研究风轮半径、弦长及叶片数量对风能利用率的影响;进行了样机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精度与可靠性。研究发现:实度增加,风力机在低尖速比下的启动特性得到改善,但产生高风能利用率的有效尖速比范围变小;样机实度为0.628时,2叶片和4叶片风轮的输出功率相当,但4叶片风轮的输出功率比2叶片风轮更稳定;实度参数对风能利用率贡献不同,弦长变化可提高风能利用率的峰值,而叶片数量的增加会降低风能利用率的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 实度 力学模型 气动性能 风能利用率
下载PDF
基于绳索牵引的骨盆运动并联康复机器人的可控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立勋 王克义 +1 位作者 张今瑜 王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90-794,共5页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其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骨盆的运动规律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文中根据人的运动特性提出了利用绳索牵引控制骨盆的运动,骨盆运动规律的欠约束(不完全约束)绳索牵引并联机...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器人,其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骨盆的运动规律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文中根据人的运动特性提出了利用绳索牵引控制骨盆的运动,骨盆运动规律的欠约束(不完全约束)绳索牵引并联机器人结构与人腿的支撑共同组成了绳杆混合并联机构.从可控性出发,分析在不同位姿时各个绳的拉力性能;从自由度解耦的角度判断实现力控制的可行性.依次设计了欠约束绳杆混合并联机器人结构,可满足对人体骨盆康复运动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杆混合并联机构 可控性 欠约束 骨盆运动
下载PDF
垂直轴风力机主动式变桨距控制规律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立勋 梁迎彬 +2 位作者 尉越啸 李二肖 杨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61-2568,共8页
针对定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启动能力差与风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对主动式变桨距控制方法和规律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以双盘面多流管理论为基础,分析叶片的局部流场,建立风力机的数学模型,并以最大瞬时功率为目标函数设计... 针对定桨距垂直轴风力机启动能力差与风能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对主动式变桨距控制方法和规律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风能利用率的目的。以双盘面多流管理论为基础,分析叶片的局部流场,建立风力机的数学模型,并以最大瞬时功率为目标函数设计桨距角优化程序,通过分析获得不同尖速比下的桨距角控制规律。根据CFD模型,对定桨距风力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桨距角下的气动性能;对优化后的控制规律在CFD中进行仿真研究,分析风力机的力学行为和风能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外偏置桨距角可以提高上盘面的气动性能且在桨距角为4°时获得最大的风能利用率;变桨距控制下的有效力矩区相比定桨距风力机增加了1倍,最大风能利用率也高达39.12%,主动式变桨距控制规律可以明显提高风力机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主动式 变桨距 风能利用率 CFD
下载PDF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立勋 孙洪颖 钱振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001-2005,共5页
针对人类由于意外事故、疾病和机体老化等因素产生的功能障碍或残疾,研制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同时采用连杆机构模拟人体下肢,把人体下肢和机器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机构牵引人体下肢实现对髋、膝、踝关节的康... 针对人类由于意外事故、疾病和机体老化等因素产生的功能障碍或残疾,研制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同时采用连杆机构模拟人体下肢,把人体下肢和机器人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机构牵引人体下肢实现对髋、膝、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并利用闭环矢量法对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运动学正、逆过程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其运动学方程。根据运动学分析制定了一种康复训练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运动学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制定康复训练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并联机构 运动学 闭环矢量法
原文传递
绳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立勋 刘攀 +1 位作者 王克义 张今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5,共5页
针对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的骨盆运动轨迹问题,设计了一种绳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在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在给出力分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力/位并行控... 针对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如何协调控制患者的骨盆运动轨迹问题,设计了一种绳索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在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和静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在给出力分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力/位并行控制策略:位置环和力环分别用于实现患者骨盆运动轨迹和绳索张力大小的控制.最后对机器人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满足对轨迹跟踪要求,而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索牵引 力控制 骨盆运动轨迹 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位置同步补偿克服负载模拟器干扰力矩及提高系统频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立勋 孟庆鑫 +1 位作者 刘庆和 吴盛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0-123,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位置同步补偿克服飞行器负载模拟器的干扰力矩及提高系统频宽的新方法。建立了位置同步补偿电液负载模拟器的数学模型。
关键词 负载模拟器 干扰力矩 同步补偿 飞行器 舵面
下载PDF
手臂康复机器人阻抗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立勋 杨勇 +1 位作者 张今瑜 佟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84,共5页
手臂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因偏瘫、外伤等造成手臂运动障碍患者的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考虑到患者训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机器人有一定的柔顺性.对此,在控制模型中引入阻抗控制.建立并分析了手臂肌力训练模式目标阻抗控制模型,在此基... 手臂康复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因偏瘫、外伤等造成手臂运动障碍患者的辅助康复训练机器人,考虑到患者训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机器人有一定的柔顺性.对此,在控制模型中引入阻抗控制.建立并分析了手臂肌力训练模式目标阻抗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建立了基于dSPACE实时仿真平台的半物理仿真实验系统,以回转关节为例,给出了不同控制参数下的力与关节角度曲线,分析了控制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康复训练 机器人 阻抗控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多模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立勋 李长胜 刘富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为满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模式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方法:介绍了它的机械结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该机器人具有对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辅助运动和主被动运动... 目的:为满足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模式的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方法:介绍了它的机械结构、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样机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该机器人具有对患者进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辅助运动和主被动运动等训练模式。可以实现单关节的分离运动和多关节的协同运动。给出了患者髋、膝、踝关节做被动运动训练时往复运动机构末端的位置跟踪情况。基于柔顺性控制的脚踏板末端轨迹跟踪情况,以及被动运动时的足底力和腿部肌肉压力变化情况。结论:通过样机实验,验证了该机器人的基本功能,经过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可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康复机器人 下肢功能
下载PDF
高速物料搬运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立勋 王令军 +1 位作者 许伟科 王婷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35,共4页
高速物料搬运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对物料传送有严格时间限制的场合。文中分析了Windows在实时特性上的缺陷,针对系统在实时控制上的需求,讨论了基于RTX的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对Windows系统和RTX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进行了测... 高速物料搬运机器人主要应用在对物料传送有严格时间限制的场合。文中分析了Windows在实时特性上的缺陷,针对系统在实时控制上的需求,讨论了基于RTX的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对Windows系统和RTX实时操作系统的实时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完成了高速物料搬运机器人的实时控制系统研制。实验证明,该系统实时性高,工作运行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物料搬运机器人 实时性 RTX 控制系统
下载PDF
一种测量人行走时骨盆运动轨迹的新方法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立勋 赵凌燕 +1 位作者 王岚 王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30,135,共4页
骨盆的运动轨迹是类人机器人和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的基础,针对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测量人在跑步机上行走时骨盆运动轨迹的新方法.通过3个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1个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 骨盆的运动轨迹是类人机器人和康复训练机器人控制的基础,针对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测量人在跑步机上行走时骨盆运动轨迹的新方法.通过3个高精度位移传感器和1个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正常人行走过程中,骨盆在左右和上下方向的运动轨迹符合周期性变化规律,近似于正弦波形;在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内,骨盆左右摆动1次,上下起伏2次;幅值主要由身高和行走速度等参数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骨盆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运动轨迹 测量方法 康复医疗
下载PDF
六连杆助行康复机器人鲁棒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立勋 伊蕾 白大鹏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5-591,共7页
为帮助老年人及偏瘫患者恢复自然步态的行走,提出了一种六连杆助行康复机器人机构模型.考虑患者体重差异及助行康复训练过程中下肢肌张力的变化,在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何抗干扰性能的鲁棒控制器.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证... 为帮助老年人及偏瘫患者恢复自然步态的行走,提出了一种六连杆助行康复机器人机构模型.考虑患者体重差异及助行康复训练过程中下肢肌张力的变化,在机器人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何抗干扰性能的鲁棒控制器.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证明了该控制器可有效地抑制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并进行了鲁棒控制实验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鲁棒控制器能够抑制负载突变及不确定性干扰,保证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满足患者对助行训练安全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行康复机器人 动力学 鲁棒控制 助行训练
下载PDF
绳索牵引康复机器人控制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立勋 王克义 徐生林 《智能系统学报》 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
康复机器人是典型的人机合作系统.人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因此对机器人的柔顺性、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绳索驱动具有柔顺性好、占空间小、重量轻等特点,不会与人体产生刚性碰撞、冲击,非常适合于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控制.由于绳索的柔... 康复机器人是典型的人机合作系统.人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因此对机器人的柔顺性、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绳索驱动具有柔顺性好、占空间小、重量轻等特点,不会与人体产生刚性碰撞、冲击,非常适合于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控制.由于绳索的柔性使其只能承受拉力,其牵引构成冗余驱动系统,因此绳索位置伺服系统须引入力控制,保证工作时绳索具有一定的张力.针对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人体骨盆控制问题,设计了基于绳索驱动的伺服控制系统,通过Matlab提供的sisotool进行PI和PD控制器的设计,并对张紧力、位置和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绳索驱动适合对骨盆规律的控制,并且可以在其他绳索牵引控制技术上得到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索牵引 力控制 伺服控制 骨盆运动
下载PDF
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运动协调仿真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立勋 王克义 张今瑜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6-50,共5页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体运动参数化描述的进步,出现了一种新型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行走位姿,带动下肢有运动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文中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人的跨步过程,分...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体运动参数化描述的进步,出现了一种新型机器人———康复训练机器人。而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可以模拟正常人的行走位姿,带动下肢有运动障碍的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文中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人的跨步过程,分析了连杆上支点的运动轨迹;利用曲柄摇杆机构中增加的连杆和滑轨来实现脚踝的运动,分析了踝关节的运动相位,且与步态运动相协调;通过Matlab和ADAMS的运动仿真优化该机构的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优化结果的合理性,整体简化了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结构,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机器人 人体运动 曲柄摇杆 MATLAB ADAMS
下载PDF
基于绳索牵引的航天员机能训练机器人虚拟重力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立勋 刘攀 王克义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458,463,共6页
为了解决在微重力条件下长期生活的航天员的运动机能下降、肌肉萎缩和肌力衰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绳索牵引的柔性Stewart式航天员机能训练机器人机构模型.在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绳索力闭环的准闭环虚... 为了解决在微重力条件下长期生活的航天员的运动机能下降、肌肉萎缩和肌力衰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绳索牵引的柔性Stewart式航天员机能训练机器人机构模型.在对机器人系统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绳索力闭环的准闭环虚拟重力控制策略,并在实验样机上进行了虚拟重力控制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是可行的,可以在人体运动过程中实现虚拟重力加载控制.该研究为在微重力环境下通过机器人实现虚拟重力加载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绳索牵引机器人 虚拟重力 力控制 机能训练
下载PDF
基于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操作手的夹持灵活度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立勋 于凌涛 +1 位作者 赵继亮 夏振涛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为了反映外科手术机器人六自由度操作手的指尖在夹持点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分析了夹持时指尖的姿态、夹持物的姿态及两者的关系.推导了指尖在夹持点对处于任意姿态的物体进行夹持时所需姿态的解析表达式,并借助姿态球给出了夹持灵活度的定... 为了反映外科手术机器人六自由度操作手的指尖在夹持点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分析了夹持时指尖的姿态、夹持物的姿态及两者的关系.推导了指尖在夹持点对处于任意姿态的物体进行夹持时所需姿态的解析表达式,并借助姿态球给出了夹持灵活度的定义.研究了本机构工作空间中离散点的夹持灵活度,确定了指尖夹持的灵活空间,并通过SimMechanics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外科 医疗机器人 6自由度操作手 夹持灵活度
下载PDF
基于滑觉传感器和模糊控制的软抓取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立勋 谭定忠 +1 位作者 路敦民 陆海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滑觉传感器及模糊控制实现电液伺服机械手软抓取的控制策略,建立了滑动程度判别模型。
关键词 滑觉传感器 软抓取 模糊控制 机械手 滑动
下载PDF
基于ATmega128和FPGA的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直流伺服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立勋 孙卓君 +1 位作者 董九志 罗红魏 《电子器件》 CAS 2007年第5期1852-1855,1860,共5页
具体介绍了基于ATmega128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了基于ATmega128和FPGA硬件体系结构的多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硬件系统,包括6路PWM驱动电路和基于FPGA的6路正交编码器接口及大量I/O接口电路,并通过数据地址总线进行数据交换.设计了基于u... 具体介绍了基于ATmega128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了基于ATmega128和FPGA硬件体系结构的多直流电机的伺服控制硬件系统,包括6路PWM驱动电路和基于FPGA的6路正交编码器接口及大量I/O接口电路,并通过数据地址总线进行数据交换.设计了基于uC/OSII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软件,实现了对六自由度机器人各个关节的速度和位置的双闭环数字PID控制,并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关节定位精度达到0.01o,采样周期可以达到5ms,可以满足20Hz响应带宽的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伺服控制 ATMEGA128 FPGA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下载PDF
六连杆助行机器人生理学运动规划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立勋 伊蕾 白大鹏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0-835,共6页
针对六连杆助行机器人助行过程中的运动协调问题,基于人体生理学步态信息进行了机器人运动规划研究。利用步态检测系统,获取了正常人行走过程中双腿髋、膝、踝关节的运动信息,骨盆中心前进方向的速度信息。基于检测结果拟合了人机系... 针对六连杆助行机器人助行过程中的运动协调问题,基于人体生理学步态信息进行了机器人运动规划研究。利用步态检测系统,获取了正常人行走过程中双腿髋、膝、踝关节的运动信息,骨盆中心前进方向的速度信息。基于检测结果拟合了人机系统末端的速度函数,根据机构及人机系统运动学模型规划了曲柄及移动单元的速度,同时通过优化人机间的最优尺寸关系规划了骨盆运动速度。利用MATLAB软件对助行过程系统的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通过物理样机对助行机器人生理学运动规划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助行机器人能够按正常行走步态规律实现助行功能,运动轨迹正确,步态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行机器人 步态检测 运动规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