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1
作者 徐杰 贾伟 +5 位作者 董海亮 贾志刚 李天保 余春燕 张竹霞 许并社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5-1413,共9页
以硝酸钠溶液作为腐蚀液,通过电化学和紫外辅助电化学相结合的两步法腐蚀GaN薄膜,制备出了多孔阵列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多孔阵列结构的形貌,结果表明多孔GaN阵列结构排列整齐,孔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孔径为24.1 nm,孔隙密... 以硝酸钠溶液作为腐蚀液,通过电化学和紫外辅助电化学相结合的两步法腐蚀GaN薄膜,制备出了多孔阵列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多孔阵列结构的形貌,结果表明多孔GaN阵列结构排列整齐,孔径分布均匀,其平均孔径为24.1 nm,孔隙密度为3.86×10^(10 )cm^(-2),深度为2μm。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Raman光谱仪表征了多孔GaN阵列的晶体结构,与平面GaN薄膜相比,多孔GaN阵列结构的晶体质量更好,且具有较低的残余应力。使用光致发光(PL)光谱和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光谱表征了GaN的光学性能,与平面GaN薄膜相比,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致发光强度和光吸收能力有较大提升。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电性能进行测试,在1.23 V偏压下,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光电流是GaN平面结构的约3.36倍,最大光电转化效率ηmax是平面GaN薄膜的约3.5倍。该研究为多孔GaN阵列结构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GaN) 多孔阵列结构 电化学腐蚀 紫外辅助电化学腐蚀 两步腐蚀法 光电性能
原文传递
水合肼还原芳硝基物的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张竹霞 吕荣文 +1 位作者 张珂珂 高昆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9-242,共4页
以Pd C为催化剂 ,水合肼为还原剂研究了p 硝基乙酰苯胺、p 硝基氯苯以及 3 硝基 4 甲氧基乙酰苯胺的还原反应 ,反应在液相色谱跟踪下进行。80℃下p 硝基乙酰苯胺及p 硝基氯苯还原转化率达 10 0 %所需的条件分别为 :n(p NO2 C6 H4NHCOCH3... 以Pd C为催化剂 ,水合肼为还原剂研究了p 硝基乙酰苯胺、p 硝基氯苯以及 3 硝基 4 甲氧基乙酰苯胺的还原反应 ,反应在液相色谱跟踪下进行。80℃下p 硝基乙酰苯胺及p 硝基氯苯还原转化率达 10 0 %所需的条件分别为 :n(p NO2 C6 H4NHCOCH3)∶n(N2 H4H2 O) =1 0∶1 6、催化剂用量 11 33g (molp 硝基乙酰苯胺 )、反应时间 3h ;n(p NO2 C6 H4Cl)∶n(N2 H4H2 O) =1 0∶1 8、催化剂用量 10g (molp 硝基氯苯 )、反应时间 2 0min ;还原最终产物组成单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硝基乙酰苯胺 p-硝基氯苯 3-硝基-4-甲氧基乙酰苯胺 水合肼
下载PDF
内嵌金属富勒烯Ce_(2)@C_(100)与碳纳米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3
作者 李旺昌 刘洋 +2 位作者 杨文静 张竹霞 崔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43-1952,共10页
铈基金属富勒烯中内嵌的Ce^(3+)([Xe]4f^(1))上存在一个不成对的f电子,导致其具有顺磁性。将铈基金属富勒烯内嵌于大环分子内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限域的方式实现了金属富勒烯的定向排布,因此研究复合物结构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为金属... 铈基金属富勒烯中内嵌的Ce^(3+)([Xe]4f^(1))上存在一个不成对的f电子,导致其具有顺磁性。将铈基金属富勒烯内嵌于大环分子内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限域的方式实现了金属富勒烯的定向排布,因此研究复合物结构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为金属富勒烯基器件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使用全氟环对苯撑(PF[12]CPP,主体分子)和铈基金属富勒烯(Ce_(2)@D_(5)(450)-C_(100),客体分子)构建了主客体复合物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e_(2)@D_(5)(450)-C_(100)分子倾向于半躺在主体分子的空腔中,且自旋多重度为3时体系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弱相互作用分析显示主客体之间通过π-π相互作用结合,且弱相互作用区域与主客体之间的界面距离有关。这些结果为基于金属富勒烯的主客体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金属富勒烯 碳纳米环 密度泛函理论 主客体体系 顺磁性
原文传递
(XY)_(12)(X=B,Al;Y=P)团簇的结构与稳定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竹霞 武海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4,F008,共6页
采用 B3LYP/6-31G*方法, 对(XY)12 (X=B, Al; Y=P)笼状团簇的同分异构体进行优化, 筛选出能量最低的构型.讨论它们的几何构型、HOMO-LUMO 能隙、生成焓、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自由能. 得到(BP)12和(AlP)12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均为具有 T... 采用 B3LYP/6-31G*方法, 对(XY)12 (X=B, Al; Y=P)笼状团簇的同分异构体进行优化, 筛选出能量最低的构型.讨论它们的几何构型、HOMO-LUMO 能隙、生成焓、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和自由能. 得到(BP)12和(AlP)12团簇的最稳定构型均为具有 Th对称性的四、六元环组成的笼, 亚稳态结构中含有五元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B3LYP 稳定构型 能隙 生成焓 几何构型 自由能 筛选 化学位移 BP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多波长检测分析分散染料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竹霞 高昆玉 《染料工业》 1996年第5期34-37,共4页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反相C_18色谱柱上,以含lg/L柠檬酸的甲醇-水为流动相分离分散染料,研究了检测波长及最小检出量的关系,以及几个商品分散染料的分离.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多波长检测 分散染料 染料
下载PDF
掺杂和修饰的石墨烯对半胱氨酸吸附性能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6
作者 张竹霞 郝亚星 +1 位作者 韩培德 许并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7-130,共4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掺杂或修饰Al或Mn原子的石墨烯对半胱氨酸的吸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掺杂或修饰Al或Mn原子后,Graphene与半胱氨酸之间结合稳定,具有较大的结合能。其中掺杂或修饰Mn原子的体系的吸附能整体高于掺杂或修饰Al原子...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掺杂或修饰Al或Mn原子的石墨烯对半胱氨酸的吸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掺杂或修饰Al或Mn原子后,Graphene与半胱氨酸之间结合稳定,具有较大的结合能。其中掺杂或修饰Mn原子的体系的吸附能整体高于掺杂或修饰Al原子的体系。石墨烯上修饰或掺杂Al或Mn原子,增加了石墨烯基底与半胱氨酸之间的电荷转移,特别是修饰方式显著改变了费米能级附近的性质,同时改变了Graphene的电导性质。Al或Mn原子修饰或者掺杂的Graphene除了增加对半胱氨酸吸附能力外,也是一种潜在的检测半胱氨酸的传感器材料,进而在生物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用来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硫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或修饰的石墨烯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
下载PDF
硝基苯胺衍生物的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竹霞 高崑玉 《染料工业》 1995年第3期31-34,45,共5页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反相C18柱上,以甲醇-水为流动相,分离17个硝基苯胺衍生物,研究了保留时间与取代基性质的关系以及用积分面积归-法定量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染料 硝基苯胺 衍生物 液相色谱 分离
下载PDF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萘系磺酸化合物
8
作者 张竹霞 高昆玉 《染料工业》 2000年第4期24-26,共3页
本文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对萘系磺酸化合物进行了分离,选择四乙基溴化铵为离子对,甲醇/水作流动相,研究了离子对浓度及流动相组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分离条件.
关键词 萘系磺酸化合物 分离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染料
下载PDF
柠檬酸改性的H-Beta上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脱水反应(英文) 被引量:9
9
作者 徐仁顺 郭新闻 +2 位作者 王桂茹 刘靖 张竹霞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933-934,共2页
以改性的H-beta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催化剂,使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脱水闭环生成2-乙基蒽醌是一条清洁生产路线.其中柠檬酸改性的H-beta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可以明显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以改性的H-beta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催化剂,使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脱水闭环生成2-乙基蒽醌是一条清洁生产路线.其中柠檬酸改性的H-beta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催化性能,可以明显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在柠檬酸改性的H-beta催化剂上,当反应温度为529 K,反应时间为60 min时,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转化率为99.5%,2-乙基蒽醌的选择性可达97.2%;而在未经柠檬酸改性的H-beta催化剂上,当反应温度为550 K,反应时间为60 min时,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的转化率只有81.6%,2-乙基蒽醌的选择性为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ta沸石分子筛 柠檬酸 改性 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脱水反应 2-乙基蒽醌
下载PDF
一株降解H-酸的细菌的分离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丽萍 周集体 +2 位作者 王竞 张竹霞 杨凤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8,共3页
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以H- 酸为唯一氮源的菌株B6 ,经鉴定为不粘柄菌属( Asticcacaulis) 。该菌利用H- 酸的最大浓度为410 mg/L,最适pH 和温度分别为6-5 ~7-5 和29 ~30 ℃。(NH4)2SO4... 通过驯化筛选得到以H- 酸为唯一氮源的菌株B6 ,经鉴定为不粘柄菌属( Asticcacaulis) 。该菌利用H- 酸的最大浓度为410 mg/L,最适pH 和温度分别为6-5 ~7-5 和29 ~30 ℃。(NH4)2SO4 能显著抑制该菌对H- 酸的降解。推测了H- 酸可能的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酸 降解 细菌 分离筛选 废水处理 染料
下载PDF
Ag在MgF_2(01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丽平 韩培德 +2 位作者 郝玉英 张竹霞 许并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9-574,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MgF2(010)面及吸附Ag的构型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MgF2(010)面吸附Ag体系的吸附能、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MgF2(010)面能隙低于体相,态密度分裂,出现表面态.Ag在MgF2(010)面的吸附属于...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赝势法,对MgF2(010)面及吸附Ag的构型进行了优化,并计算了MgF2(010)面吸附Ag体系的吸附能、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MgF2(010)面能隙低于体相,态密度分裂,出现表面态.Ag在MgF2(010)面的吸附属于稳定的化学吸附,最佳吸附位为最外层F的四重穴位.吸附机理主要表现为Ag的4p轨道与第二层的Mg的2p和3s轨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有少量电荷从Ag向Mg迁移.吸附Ag后,可见光波段的光吸收增加,Ag吸附后将使体系在可见光波段出现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下载PDF
ZnO纳米棒阵列/纳米颗粒团聚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贾伟 刘海瑞 +3 位作者 党随虎 张竹霞 刘旭光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3,共7页
采用恒温水浴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了ZnO纳米棒阵列,然后对其进行二次生长后得到了ZnO纳米棒阵列/纳米颗粒团聚复合膜,最后它们分别与Pt形成对电极并与电解质溶液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结果表明:当在模拟太阳光照射(AM 1.... 采用恒温水浴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出了ZnO纳米棒阵列,然后对其进行二次生长后得到了ZnO纳米棒阵列/纳米颗粒团聚复合膜,最后它们分别与Pt形成对电极并与电解质溶液组装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结果表明:当在模拟太阳光照射(AM 1.5,100 mW/cm2)下时,ZnO纳米棒阵列/纳米颗粒团聚复合膜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Jsc为11.7 mA/cm2,开路电压Voc为0.661 V,填充因子FF为0.384,光电转换效率为3.17%,均明显的高于ZnO纳米棒阵列太阳能电池和ZnO纳米颗粒团聚球太阳能电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ZnO纳米棒阵列/纳米颗粒团聚复合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具有较高的光生电子传输效率的同时,增加了比表面积和提高了光子的收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恒温水浴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光电性能
下载PDF
2001~2004年无锡市育龄妇女死亡原因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建英 张竹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4年无锡市育龄妇女死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2/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肝脏疾... 目的:提出预防和干预措施,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4年无锡市育龄妇女死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育龄妇女死亡率为56.62/10万。育龄妇女死亡的前6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心血管疾病、脑部疾病、肝脏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比的35.32%、22.18%、7.60%、5.98%、4.42%、2.35%。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肠癌分别占恶性肿瘤死亡比的17.93%、14.05%、13.42%、10.99%、9.19%、8.83%。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防止恶性肿瘤、意外死亡、自杀,心血管、脑部、肝脏疾病的发生是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妇女 死亡原因 死亡率
下载PDF
ZnO纳米颗粒团聚微球的生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伟 刘海瑞 +3 位作者 张竹霞 李天保 刘旭光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Zn(CH3COO)2和TEA为反应体系,制备了ZnO纳米颗粒团聚微球,并对不同陈化时间阶段下的产物分别进行了物相、形貌、热重以及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TEA含量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陈化过程中...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Zn(CH3COO)2和TEA为反应体系,制备了ZnO纳米颗粒团聚微球,并对不同陈化时间阶段下的产物分别进行了物相、形貌、热重以及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征,同时研究了不同TEA含量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温陈化过程中,首先会生成纳米片状的Zn5(OH)8Ac2·2H2O,同时它们之间相互连接为花状结构。其次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花状的Zn5(OH)8Ac2·2H2O不断分解为ZnO纳米颗粒,最后ZnO纳米颗粒会进一步自组装为一定尺寸的微米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化学浴沉积法 形成机制 陈化时间
下载PDF
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并社 杨永珍 +1 位作者 张竹霞 刘旭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共7页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洋葱状富勒烯(OLFs)的各种制备、纯化和改性方法,概述了其性能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OLFs特有的力、电、光、磁、吸附、催化等物理及化学性能,使其在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医学、化学化工、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 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洋葱状富勒烯(OLFs)的各种制备、纯化和改性方法,概述了其性能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OLFs特有的力、电、光、磁、吸附、催化等物理及化学性能,使其在工程、电子信息、能源、生物医学、化学化工、国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此,应进一步围绕OLFs类新型纳米碳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功能化、实际应用等各个环节的物理与化学问题进行探索,为该类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碳材料 洋葱状富勒烯 制备与改性
下载PDF
芳硝基物的水合肼催化还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吕荣文 张竹霞 高昆玉 《染料与染色》 CAS 2003年第3期160-162,140,共4页
综述了芳硝基物水合肼催化还原反应中溶剂、催化剂、硝基物分子结构对还原反应的影响。有12篇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水合肼 硝基物 催化 还原
下载PDF
芳硝基物水合肼催化氢转移还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荣文 张竹霞 +2 位作者 石奇勋 周宏远 梁栋 《染料与染色》 CAS 2005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自制廉价催化剂、水合肼为清洁还原剂研究了不同结构芳硝基物的水合肼催化氢转移还原反应,发现取代基的性质及位置对水合肼还原反应均有影响,苯环上吸电子基的存在有利于硝基还原;水合肼还原法不还原蒽醌结构中的醌式羰基。在水合... 采用自制廉价催化剂、水合肼为清洁还原剂研究了不同结构芳硝基物的水合肼催化氢转移还原反应,发现取代基的性质及位置对水合肼还原反应均有影响,苯环上吸电子基的存在有利于硝基还原;水合肼还原法不还原蒽醌结构中的醌式羰基。在水合肼用量接近理论量的前提下,N-甲基-4-硝基苯胺、N-甲基-N-(4'-硝基苄基)-4-甲基苯磺酰胺、4,4'-二硝基二苯砜的水合肼还原产品收率分别达到99%、97%、92%。实验中以高效液相色谱对还原反应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分别采用大气压离子化质谱(APCI-MS)、核磁共振谱及红外光谱对还原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肼 还原 芳硝基物
下载PDF
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在癫痫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竹霞 陈阳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
关键词 癫痫 星形胶质细胞 JAK STAT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化学浴沉积法制备ZnO的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伟 李天保 +2 位作者 张竹霞 刘旭光 许并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07-2012,共6页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Zn(CH3COO)2和NH3·H2O为反应体系,研究了不同陈化时间阶段下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残余溶液中的Zn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恒温陈化过程中,会出现中间产物ε-Zn(OH)2微晶,并且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这些ε-Zn(OH)2... 采用化学浴沉积法,以Zn(CH3COO)2和NH3·H2O为反应体系,研究了不同陈化时间阶段下产物的物相、形貌以及残余溶液中的Zn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在恒温陈化过程中,会出现中间产物ε-Zn(OH)2微晶,并且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这些ε-Zn(OH)2微晶会逐渐转变为ZnO晶体,它们之间的相变过程虽同时遵循溶解-再结晶和固相转变两种机制,但以固相转变机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化学浴沉积法 形成机制 固相转变
下载PDF
合成2-乙基蒽醌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仁顺 郭新闻 +2 位作者 王桂茹 刘靖 张竹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12-814,共3页
报道了以柠檬酸改性的H-Beta沸石分子筛为催化剂,2-(4′-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BE酸)脱水合成2-乙基蒽醌(2-EAQ)的新工艺,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BE酸的转化率为99.5%,2-乙基蒽醌的选择性可达99.0%。
关键词 乙基苯甲酰基苯甲酸 乙基蒽醌 H—Beta沸石分子筛 柠檬酸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