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5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策作品
1
作者 张策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6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 张策
下载PDF
张策作品欣赏
2
作者 张策 《漫动作》 2023年第8期0010-0011,共2页
原文传递
张策 黄珏涵标志·设计
3
作者 张策 黄珏涵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I0006-I0006,共1页
下载PDF
蔡秋霞 张策平面设计作品
4
作者 蔡秋霞 张策 《湖南包装》 2016年第1期82-82,共1页
麦禾景观工程设计工作室标志设计设计:蔡秋霞说明:将麦禾Mai He的头字母"M"与"H"结合制成简洁抽象的标志。景观工程的行业特征也在"M"的轮廓中予以了体现。粗线条的设计,结合绿色和灰色的使用,营造标识的空间层次,增强视觉冲击力。
关键词 设计作品 平面 景观工程 设计工作室 视觉冲击力 标志设计 行业特征 空间层次
下载PDF
黄珏涵 张策 彭王明标志·设计
5
作者 黄珏涵 张策 彭王明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I0007-I0007,共1页
下载PDF
基于明考斯基最优距离的不完美排错SRGM决策机制
6
作者 张策 王金勇 +4 位作者 徐早辉 江文倩 白睿 李文毓 王建远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针对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oftware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SRGM)决策机制欠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明考斯基最优距离的不完美排错SRGM决策方法。首先,对真实软件测试过程与可靠性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分类视角下的SRGM归类集合;其次,从矩... 针对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oftware reliability growth model,SRGM)决策机制欠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明考斯基最优距离的不完美排错SRGM决策方法。首先,对真实软件测试过程与可靠性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分类视角下的SRGM归类集合;其次,从矩阵分析的角度形式化描述SRGM的评价与选择问题,建立基于明考斯基距离的双最优化排序方法;最后,对模型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给出SRGM间的性能偏序关系。在4个实际计算机应用系统测试过程中记录并公开发表的失效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和阐释模型性能之间的排序机制效用,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为模型决策提供定量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不完美排错 决策机制 明考斯基距离
下载PDF
多维度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刍议
7
作者 张策 吕为工 李剑雄 《计算机教育》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针对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面对时代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以高质量教学为目标导向,提出多维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构建“五位一体”改革路线,规划课堂教学改革4个方面的... 针对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地位,面对时代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以高质量教学为目标导向,提出多维度一体化的课堂教学综合改革,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构建“五位一体”改革路线,规划课堂教学改革4个方面的要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课程思政、考核与评价6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最后说明改革成效以及后续值得加强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改革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思政 教学内容改革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溪洛渡库区活动滑坡形变特征研究
8
作者 李启亮 孙永彬 +3 位作者 王诜 汪冰 邓国武 张策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311-319,共9页
水电站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库区蓄水影响着库区岸坡稳定性,造成库区古滑坡的复活及(或)潜在活动滑坡的失稳,为库区带来了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溪洛渡水电站库区为例,采用时序SBAS-InSAR技术对库区活动滑坡隐... 水电站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自然环境,特别是库区蓄水影响着库区岸坡稳定性,造成库区古滑坡的复活及(或)潜在活动滑坡的失稳,为库区带来了新的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以溪洛渡水电站库区为例,采用时序SBAS-InSAR技术对库区活动滑坡隐患的变形特点和发生模式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升降轨数据共发现库区存在16处活动滑坡隐患,滑坡不同位置表现出不同的形变速率,均呈现整体向下蠕滑的趋势,发生模式以牵引式滑坡居多。受到库区蓄水、流水浸蚀及汛期降雨的影响,溪洛渡库区地质灾害诱发条件将发生变化,需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库区 SBAS-InSAR 地表形变探测 活动滑坡
下载PDF
图像分割述评:基本概貌、典型算法及比较分析
9
作者 张婧 张策 +4 位作者 张茹 王宇彬 张展 苏子旸 吕为工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图像分割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可穿戴计算、自动驾驶、医学图像分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图像分割领域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该文对图像分割进行了深入梳理和系统述评。首先,对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可穿戴计算、自动驾驶、医学图像分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图像分割领域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该文对图像分割进行了深入梳理和系统述评。首先,对图像分割的含义以及其工作流程、指标等进行阐释;然后,对图像分割方法按照时间的跨度进行分类——基于阈值和区域、基于图论和聚类,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对每类方法的代表性算法进行分析介绍,较为全面地总结了每类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最后,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实时图像语义分割、弱监督或非监督语义分割和三维场景的语义分割是目前研究中的主要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分割算法 语义分割 深度学习 像素分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PCA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沈惠文 陈淑良 +4 位作者 李桂茹 马春野 张立红 马得原 张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9-12,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渡云科研大数据服务器系统提取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数据,将医院病历系统收录的55620例AIS患者...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渡云科研大数据服务器系统提取200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数据,将医院病历系统收录的55620例AIS患者纳入病例组,将筛选后的64134例在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AIS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肌酐、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TC)、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水平及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梗、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为AIS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7。PCA提取8个主成分,既往病史、血脂水平风险比较大。结论既往病史及血脂水平是AIS发作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效控制原发疾病及血脂水平能够更好控制AI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LOGISTIC回归模型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策 吕为工 李剑雄 《软件导刊》 2023年第7期164-168,共5页
为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结构、运行机理和发展动态的认知,提出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对计算机结构的非封闭性、计算机组成的与时俱进性、原理对现实的关照性和计算机组成与运行的系统性进行阐释,并给出了必要的案例分析。同时,... 为了提升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结构、运行机理和发展动态的认知,提出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对计算机结构的非封闭性、计算机组成的与时俱进性、原理对现实的关照性和计算机组成与运行的系统性进行阐释,并给出了必要的案例分析。同时,提出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运用案例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经过5年多的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 系统能力 教学内容改革
下载PDF
机器组成概念从近代到现代的演变
12
作者 张策 杨廷力 刘建琴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5-1139,共5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在发展,“机器组成”的概念也在演变。现代社会对机器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复杂的机器来源于对传统机器的改造,了解机器的演变是对传统机器进行改造的必要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机器的组成,当时适逢第二...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器在发展,“机器组成”的概念也在演变。现代社会对机器的要求逐步提高,而复杂的机器来源于对传统机器的改造,了解机器的演变是对传统机器进行改造的必要过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机器的组成,当时适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但其后不过数年,控制系统就加入到机器中,马克思的“机器组成说”开始被突破;20世纪下半叶,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机电一体化概念出现,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被融入到机械系统中。通过机械的发展历史说明了机器组成概念的演变过程,并提出了更准确的现代机械系统的定义,从而给人以启发,增加对机器本身的了解,对现代机械产品设计者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组成 机械系统 机械电子工程 演变
下载PDF
子午工程二期自动磁通门经纬仪
13
作者 王喜珍 范晓勇 +3 位作者 张策 滕云田 马新欣 陈志青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地磁台站观测有相对记录和绝对观测2种,相对记录数据需经基线值改正后方可得到地磁场要素的实际值.磁通门经纬仪是获取基线值的基本设备之一,在地磁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台站采用的磁通门经纬仪需人工操作,人为因素会对观测数据质... 地磁台站观测有相对记录和绝对观测2种,相对记录数据需经基线值改正后方可得到地磁场要素的实际值.磁通门经纬仪是获取基线值的基本设备之一,在地磁观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台站采用的磁通门经纬仪需人工操作,人为因素会对观测数据质量产生影响,因在偏远地区和环境恶劣地区无法实现地磁绝对观测,造成地磁绝对观测的空间覆盖空白.子午工程二期将在我国内地地区首次开展自动化磁偏角和磁倾角地磁绝对观测,必将推动地磁绝对观测技术创新与发展.自动磁通门经纬仪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磁偏角和磁倾角自动化观测设备,采用无磁材料和压电电机,通过优化设计与改进加工工艺,以及引入多参量误差补偿算法,有效克服和消除了系统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该设备在河北涉县台、吉林合隆台、陕西乾陵台和北京白家疃台等台站开展了长时间的实际观测,并与台站的人工磁通门经纬仪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动磁通门经纬仪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人工磁通门经纬仪水平.该设备也通过了中国地震局前兆设备入网测试,功能和性能指标符合地磁台站地磁绝对观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工程 地磁监测 自动磁通门经纬仪 测量误差
下载PDF
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的锰和钴双核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磁性
14
作者 冯勋 方海鹏 +3 位作者 安杨 张策 陈雪怡 郭博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1-429,共9页
合成了2个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且结构类似的双核配位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Mn_(2)(hfac)_(4)(NIT-mo-pmy)_(2)](1)和[Co_(2)(hfac)_(4)(NIT-mo-pmy)_(2)](2),其中hfac=六氟乙酰丙酮,NIT-mo-pmy=2-(2-甲氧基-5’-嘧啶基)-4,4,5,5-四甲基... 合成了2个基于氮氧自由基配体且结构类似的双核配位化合物,其分子式分别为[Mn_(2)(hfac)_(4)(NIT-mo-pmy)_(2)](1)和[Co_(2)(hfac)_(4)(NIT-mo-pmy)_(2)](2),其中hfac=六氟乙酰丙酮,NIT-mo-pmy=2-(2-甲氧基-5’-嘧啶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基-3-氧-1-氧自由基。2个配合物均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其双核配位单元进一步构筑为中心对称的平行四边形分子阵列。变温磁化率的测试表明,在2个配合物中,中心离子和氮氧自由基单元之间存在反铁磁交换作用。借助构效关系研究,分析了磁作用强度的差异。通过适当近似的磁化学模型,对Mn(Ⅱ)配合物的磁性行为进行了定量拟合,并与相关化合物磁作用强度进行了比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Ⅱ)配合物 钴(Ⅱ)配合物 晶体结构 NIT-mo-pmy自由基配体 反铁磁相互作用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5
作者 李晓敏 张策 李东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国实行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否能够切实推动实质性技术创新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提供了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证据。本文以2011-2019年的35个城市为样本,探究数字经...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我国实行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否能够切实推动实质性技术创新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提供了来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证据。本文以2011-2019年的35个城市为样本,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相比,数字经济对发明专利的促进效果更明显;(2)在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数字经济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非试点城市具有负向影响;(3)数字经济对电池、电机、电控的技术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对电池技术正向影响最大,电机技术次之,电控技术创新最小。本文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视角检验了数字经济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数字经济 新能源汽车 实质性创新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激发居民消费潜能的税收政策选择
16
作者 谷成 张策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0,共6页
制约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储蓄率和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税收可以通过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财政资金、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变征税对象的相对价格激发居民消费潜... 制约居民消费潜能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居民储蓄率和居民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税收可以通过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筹集财政资金、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改变征税对象的相对价格激发居民消费潜能,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本文分析了税收激发居民消费潜能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提高税收政策的稳定性、降低居民税收负担、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等三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税收政策 扩大内需
下载PDF
在线开放课程服务教学的智慧化与数字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策 吕为工 初佃辉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0-139,共10页
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开辟了网络教学新形态,正在改变教与学的形式和关系,成为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文章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服务高校教学的基本模式,着重论述了不同模式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原则和运... 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优质的线上教学资源,开辟了网络教学新形态,正在改变教与学的形式和关系,成为高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文章提出了在线开放课程服务高校教学的基本模式,着重论述了不同模式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基本原则和运行范式,阐述了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实践创新以及在线开放课程服务高校教学的智慧化应用与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成就和作用,指出了后疫情时代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展趋势。面向未来,需要更多的创新性实践,也需要更多的深层次研究,更好地促进在线开放课程服务高校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开放课程 教学模式 智慧教学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隐蔽性滑坡隐患综合遥感识别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永彬 张恩 +4 位作者 李启亮 牛海威 王少帅 王诜 张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前有效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并探索其发育特征,对指导中国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选择金沙江下游永善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利用升降轨时序InSAR–光学遥感综合识别方法,精细识别区域性时序地表形变、隐蔽性滑坡隐患光学遥感信息,通过野外考察,深入探索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特征。研究显示:1)通过升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6处,降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8处,光学遥感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48处(与升降轨时序InSAR识别结果有10处重合),合计识别滑坡隐患92处;对识别结果进行100%的野外考察,将升降轨InSAR和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划分为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仅有光学遥感识别结果、仅有InSAR识别变形结果4种情况,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86%、80.77%、75.00%和63.64%,总体识别准确率达78.26%,略高于目前国内滑坡隐患识别平均水平,验证了滑坡隐患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遥感识别结果可知,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识别结果与二者的识别方式、影像成像条件、滑坡活动性关系密切,二者不能直接进行互检。3)通过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可知,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的隐蔽性滑坡隐患在地貌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均存在一定差别。结果表明,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充分利用了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方法的互补性,解决了隐蔽性滑坡隐患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 时序InSAR 光学遥感 综合遥感识别技术 隐蔽性滑坡隐患
下载PDF
信息技术驱动下高校专业核心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策 吕为工 李剑雄 《计算机教育》 2023年第5期11-16,共6页
针对我国高校广泛存在的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程度偏低、囿于传统单一课堂讲授等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全面聚焦专业核心课程大班化参与式研讨型互动课堂教学改革,从多维教学改革的角度介绍专业... 针对我国高校广泛存在的专业课程教学信息化程度偏低、囿于传统单一课堂讲授等模式上的不足,提出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模式,全面聚焦专业核心课程大班化参与式研讨型互动课堂教学改革,从多维教学改革的角度介绍专业核心课程大班化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改革效果并总结经验,给出持续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专业课程 混合式教学 MOOC 翻转课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