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张素平 边志磊 +5 位作者 李丽 曹伟杰 秦菁 彭英楠 高思雨 万鼎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例,拟诊12例。18例(62.1%)治疗有效,11例(37.9%)无效。无效组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P=0.001)、移植物抗宿主病(P=0.005)及接受有创通气(P=0.018)患者比例大于有效组。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CMV肺炎确诊困难,治疗有效率低,需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下载PDF
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影响
2
作者 彭英楠 边志磊 +3 位作者 张素平 李丽 曹伟杰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 背景: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较高的植入功能不良相关,因此经常要求更高的CD34^(+)细胞数量,但现有研究关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CD34+细胞剂量和研究终点关系的结论是有争议的。目的:探究CD34^(+)细胞数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疾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总计135例。结合既往研究结果及移植中心经验,以CD34+细胞数5.0×10^(6)/kg为截止点,将队列分为2组。评估两组的移植物植入情况、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等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结论:①CD34+细胞剂量与血小板的植入相关,高剂量组血小板的植入时间早于低剂量组(14 d vs.16 d,P=0.013)。②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异(67.5%vs.53.8%,P=0.257);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也无显著性差异(65.6%vs.44.2%,P=0.106),但根据疾病风险指数(DRI)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低危患者高剂量组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较低剂量组升高(72.0%vs.49.3%,P=0.036)。③高剂量组3年累积复发率小于低剂量组(16.0%vs.33.5%,P=0.05)。④两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高剂量组大于低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17.3%vs.6.7%,P=0.070);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高危患者中高剂量组100 d内非复发死亡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vs.3.3%,P=0.046)。⑤综上所述,输注>5.0×10^(6)/kg的CD34^(+)细胞可促进血小板早期植入,可改善移植中低危风险患者的3年无进展生存期,并且降低移植后累积复发率;但在高危患者中,高剂量CD34+细胞导致移植后100 d内的非复发死亡率增高,考虑可能与移植后早期重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增多相关,因此考虑对回输高剂量CD34+细胞的患者应加强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4^(+)细胞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总生存 无进展生存 复发 非复发死亡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高思雨 姚莉红 +6 位作者 边志磊 张素平 李丽 范金鹏 秦菁 彭英楠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09-2016,共8页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各种血液病的有效甚至唯一手段,但患者移植后短期内死亡率较高。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100 d)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100 d)内死亡率...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各种血液病的有效甚至唯一手段,但患者移植后短期内死亡率较高。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100 d)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100 d)内死亡率及有效预防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01-01/2021-06-30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585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影响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 d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共585例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92例死于移植后100 d内,死亡率为15.7%(92/585),死亡时中位年龄为26.5岁(1-56岁),死亡病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8 d(0-97 d)。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4岁、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细菌血流感染及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 d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4岁、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细菌血流感染及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 d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77(95%CI 1.047-2.991),7.926(95%CI 3.763-16.695),2.039(95%CI 1.117-3.722),3.389(95%CI 1.563-7.347)。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短期内全因死亡率较高,对于移植后短期内合并细菌血流感染、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患者需及时发现、给予有效治疗,从而改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血流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4
作者 李丽 边志磊 +3 位作者 曹伟杰 张素平 秦洋 万鼎铭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7期3073-3077,共5页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组(n=26)和进展组(n=25),分析其...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51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好转组(n=26)和进展组(n=25),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51例患者中,发热44例(86.27%),胸痛38例(74.51%),咳嗽或咳痰33例(64.71%)。19例患者行痰免疫荧光染色,11例(57.89%)检测到毛霉菌。41例患者共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43次,标本包括痰液、血液、肺泡灌洗液,36例患者检测到毛霉菌,5例为阴性,阳性率87.80%。好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7.5 d,优于进展组(12 d)。原发病未缓解、毛霉菌病诊断时粒细胞缺乏及粒细胞缺乏超过5 d的患者预后更差,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P<0.05)。抗毛霉菌治疗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是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荧光染色技术和mNGS技术有助于毛霉菌病早期诊断。毛霉菌病好转组患者生存时间长于进展组,原发病未缓解、粒细胞缺乏超过5 d的患者预后较差。药物治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可改善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的预后。原发病未缓解是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毛霉菌病 二代测序 预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临床分析
5
作者 李丽 边志磊 +3 位作者 曹伟杰 张素平 张然 万鼎铭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4期318-324,共7页
目的 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12例SAA al... 目的 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相关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12例SAA allo-HSCT后EBV相关PTL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PTLD的发病率、影响因素、临床表现、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101例行allo-HSCT的SAA患者中,12例发生EBV相关PTLD,总发生率11.88%,中位发病时间为HSCT后68.5(47~95)d。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9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0例,扁桃体肿大1例,肝脏占位1例。7例病理确诊的患者中,1例单形性PTLD,2例多形性PTLD,4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患者CD20及EBER均阳性。12例患者均接受了减量免疫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7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83.33%;5例死亡,2例死于疾病进展,3例死于重症感染,总死亡率为41.67%。PTLD患者的总生存期(OS)较非PTLD患者明显缩短(P=0.001)。危险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方案含有氟达拉滨(FLU)、应用CD25单抗、合并巨细胞病毒(CMV)-DNA血症的患者发生EBV相关PTLD的风险更高(OR=6.426,P=0.036;OR=5.453,P=0.028;OR=7.558,P=0.025)。结论 SAA allo-HSCT后EBV相关PTLD发病率相对较高,是严重影响SAA HSCT患者OS的并发症。预处理方案含有FLU、应用CD25单抗、合并CMV-DNA血症是SAA HSCT患者发生EBV相关PTLD的危险因素。HSCT后动态监测EBV-DNA载量、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减量免疫抑制剂联合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工作模式的最佳储砂高度
6
作者 李勇明 乔登攀 +3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李绍腾 张素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 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以流体力学软件对立式砂仓储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函数关系的可行性,并运用动网格技术对不同储砂高度放砂过程的放砂浓度、溢流浓度和砂面高度变化进行模拟监测,综合探究最佳储砂高度,为立式砂仓连续放砂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函数关系计算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是可行的;11.8 m为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最佳储砂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砂仓 连续放砂 储砂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双环学习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7
作者 胡保亮 张素平 +1 位作者 张蕊 闫帅 《评价与管理》 2023年第2期16-21,共6页
科学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存在评价对象多聚焦教师侧而非学生侧,评价导向鲜有触及学生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式改善以及评价内容缺乏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 科学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目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存在评价对象多聚焦教师侧而非学生侧,评价导向鲜有触及学生行为背后的心智模式改善以及评价内容缺乏知识习得、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综合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基于双环学习理论,应用德尔菲法和专家咨询法,统筹“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两个环节建构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客观、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双环学习 教学效果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基于GE矩阵的烟草公司县级局(营销部)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研究——以××烟草公司为例
8
作者 张素平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文章分析了影响烟草公司县级局(营销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炼设置量化指标,采取综合评分法,从GE矩阵市场吸引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加权评分,构建烟草公司县级局(营销部)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 文章分析了影响烟草公司县级局(营销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炼设置量化指标,采取综合评分法,从GE矩阵市场吸引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加权评分,构建烟草公司县级局(营销部)高质量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烟草公司所辖11个县级局(营销部)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公司 高质量发展 模型
下载PDF
一体整合还是当地响应?我国互联网企业的“一带一路”经营策略
9
作者 胡保亮 李业隆 张素平 《信息与管理研究》 2023年第4期1-10,共10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一带一路”开展经营,它们的“一带一路”经营策略也成为理论与实践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探讨我国互联网企业“一带一路”经营策略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基于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的二元Log... 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互联网企业进入“一带一路”开展经营,它们的“一带一路”经营策略也成为理论与实践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探讨我国互联网企业“一带一路”经营策略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关研究假设。基于客观数据与主观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检验相关研究假设,发现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能力以及它们的“一带一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文化距离能够显著影响它们是采用一体整合策略还是当地响应策略,是它们“一带一路”经营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一带一路” 国际经营策略 整合/响应框架
下载PDF
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英楠 边志磊 +3 位作者 曹伟杰 李丽 张素平 万鼎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2-746,共5页
目的比较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allo-HSCT且应用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进行真菌预防的104例患者(泊沙康唑组54例,... 目的比较泊沙康唑与伏立康唑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我院行allo-HSCT且应用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进行真菌预防的104例患者(泊沙康唑组54例,伏立康唑组50例),对比两组移植后180 d内IFI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泊沙康唑组和伏立康唑组IFI发生率分别为7.4%(4例)和20.0%(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在IFI高危风险的患者中,两组IFI发生率为10.0%(3例)和34.9%(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4例)和18.0%(9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泊沙康唑较伏立康唑可进一步降低allo-HSCT后高危风险患者的IFI发生率,且未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伏立康唑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秦菁 张素平 +6 位作者 李丽 张然 彭英楠 高思雨 范金鹏 边志磊 万鼎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5292-5297,共6页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甚至唯一手段,移植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甚至唯一手段,移植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旨在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及减轻其发病的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4例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带状疱疹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与结论:654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中共有66例发生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发病率为10.1%,带状疱疹病毒患者的中位年龄为21.5岁(4-62岁),发病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49 d(19-1179 d),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皮肤疱疹,其中7例发生带状疱疹性脑炎,17例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例患者右耳失聪。相关治疗措施包括更昔洛韦凝胶局部应用、喷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功能、减停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1 d(3-38 d),疱疹均结痂或好转。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与年龄(χ^(2)=7.816,P=0.005)、预处理方案中是否使用氟达拉滨(χ^(2)=5.004,P=0.025)、是否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χ^(2)=5.983,P=0.014)、原发病类型(χ^(2)=4.860,P=0.027)有关,与移植类型、干细胞来源等无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多发生于移植后1年内,具有发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及时防治,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可降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并发症 感染 预防
下载PDF
纤维素制取乙醇技术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素平 颜涌捷 +1 位作者 任铮伟 李庭琛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及环保效益良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之一。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主要包括水解和发酵两个转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同时讨论了各工... 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由于其原料来源广泛及环保效益良好而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之一。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主要包括水解和发酵两个转化过程。本文介绍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原理及工艺过程,同时讨论了各工艺过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过程的经济性,最后介绍了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展望了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废弃物 燃料乙醇 水解 发酵
下载PDF
“案例教学”在传热学课程中的实施
13
作者 苗雨 王杰 张素平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117-118,159,共3页
传热学覆盖的知识体系庞大,数学公式复杂,理论深奥,是一门既有趣、又难教的课程。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动形象的和具有时代感的工程和科研案例,从实际案例中展开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热学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本宣科,提... 传热学覆盖的知识体系庞大,数学公式复杂,理论深奥,是一门既有趣、又难教的课程。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动形象的和具有时代感的工程和科研案例,从实际案例中展开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热学的学习兴趣,避免照本宣科,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传热学 学习兴趣
下载PDF
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素平 孙玲 +8 位作者 万鼎铭 曹伟杰 李丽 刘长凤 刘玉峰 王叨 郭荣 姜中兴 谢新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4994-5001,共8页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获得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概率低于30%,随着近期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治疗良性和恶性血液病已经达到与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的疗效。目的:评价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获得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概率低于30%,随着近期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治疗良性和恶性血液病已经达到与同胞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相似的疗效。目的:评价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9月期间接受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2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和Ⅱ型)患者,均无同胞相合供者并且拒绝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移植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抗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方案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观察指标包括植入率及造血重建时间、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年预计总生存率、5年预计无病生存率。该临床研究的实施获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亲属签署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知情同意书。结果与结论:①2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3例移植后+28 d之内死亡,无法评价植入情况。剩余22例患者中有21例(95.4%)获得造血重建,植入成功;1例(4.6%)植入失败。中性粒细胞≥0.5×10^9 L^-1和血小板≥20×10^9 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 d(9-18 d)和13 d(10-32 d)。②植入成功的21例患者中,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为28.6%(6/21),其中Ⅰ-Ⅱ度3例,Ⅲ-Ⅳ度3例。轻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仅有9.5%(2/21),无中度和重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③中位随访396 d(15-1886 d),18例(72.0%)存活,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1.1%,5年预计无病生存率为65.6%。7例(28.0%)死亡,其中3例(12.0%)患者死于感染,2例(8.0%)患者死于急性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4.0%)患者死于颅内出血,1例(4.0%)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④结果显示,对于无同胞相合供者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非血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项可行有益的替代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血缘相合 植入率 移植物抗宿主病
下载PDF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素平 刘玉华 +1 位作者 何锐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 2 6 1例脑梗死患者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 χ2 检验方法。结果 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凝药及嗜... 目的 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 2 6 1例脑梗死患者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 χ2 检验方法。结果 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凝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 (P值均小于 0 .0 5)。年龄 <4 5岁者复发高于≥ 4 5岁者 (P <0 .0 0 5)。嗜烟≥ 10年者复发高于嗜烟 <10年者 (P <0 .0 0 1)。服抗凝药组 ( 76例 )与未服抗凝药组 ( 45例 )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服抗凝药≥ 2年的患者与服抗凝药 <2年的患者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首次发病年龄、TIA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年龄<4 5岁、嗜烟≥ 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凝药可减少复发率 ,服药时间≥ 2年效果更好。本研究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复发 相关因素 预防
下载PDF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稀酸水解研究(Ⅰ)——连续水解反应器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素平 亓伟 +3 位作者 具文华 颜涌捷 任铮伟 李庭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2-535,共4页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套处理量为2kg/h生物质稀酸连续水解反应器,初步研究生物质的稀酸水解反应,以木屑为原料,稀硫酸为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稀酸浓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停留时间为6min,催化剂浓度为...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套处理量为2kg/h生物质稀酸连续水解反应器,初步研究生物质的稀酸水解反应,以木屑为原料,稀硫酸为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稀酸浓度、反应时间对转化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0℃,停留时间为6min,催化剂浓度为1%,木屑液固比为10L/kg时,可得到相对较理想的水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稀酸水解 连续水解反应器
下载PDF
游仆虫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素平 贺晓静 +1 位作者 袁静明 梁爱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对肽链释放因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 ,进而探讨纤毛虫这类生物中遗传密码表达特殊性的机理 ,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游仆虫第 1类肽链释放因子eRF1a及C端带 6个组氨酸的eRF1a(His) 6的两个重组表达质粒pBV2 2 1 eRF1a和pBV2 2... 为对肽链释放因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研究 ,进而探讨纤毛虫这类生物中遗传密码表达特殊性的机理 ,利用PCR技术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游仆虫第 1类肽链释放因子eRF1a及C端带 6个组氨酸的eRF1a(His) 6的两个重组表达质粒pBV2 2 1 eRF1a和pBV2 2 1 eRF1a(His) 6.在大肠杆菌DH5α中 ,通过 4 2℃高温诱导 3h ,eRF1a和eRF1a(His) 6获得了可溶性表达 .eRF1a(His) 6的表达水平达到可溶性细菌总蛋白约 8% ,经Ni NTA亲和层析和HitrapQ离子交换层析 ,得到纯度较好的eRF1a(His)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虫 eRF1a 温度诱导表达 Ni-NTA亲和层析 Western印迹分析 第1类释放因子 纯化鉴定
下载PDF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素平 刘玉华 +1 位作者 何锐 黄如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6期3160-3161,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2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χ2检验方法。结果: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2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χ2检验方法。结果: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凝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值均小于0.05)。年龄<45岁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45岁的脑梗死患者(P<0.005)。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P<0.001)。服抗凝药组(76例)与未服抗凝药组(45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与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首次发病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凝药可减少复发率,服药时间≥2年效果更好。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服抗凝药预防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复发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素平 何锐 +3 位作者 王慕真 邓婉青 梁瑞华 林静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79-582,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SD大鼠 138只 ,♀ ,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灌药 1~ 4组 ,共 6组。缺血 2h ,再灌注 2 4h ,...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SD大鼠 138只 ,♀ ,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灌药 1~ 4组 ,共 6组。缺血 2h ,再灌注 2 4h ,测定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检测血清脑匀浆、血清一氧化氮、C反应蛋白、补体含量及其病理电镜检查。结果 :灌药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对照组轻 (P <0 .0 5 ) ;灌药组脑匀浆一氧化氮、血清及脑匀浆C反应蛋白、补体比对照组低 (P <0 .0 5 ) ;灌药组血清 氧化氮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病理损伤较对照组轻。结论 :活血化瘀药有拮抗大鼠局灶脑缺血 再灌注性血脑屏障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生物质稀酸水解过程中硫酸在粒子中的扩散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素平 亓伟 +3 位作者 任铮伟 李庭琛 许庆利 颜涌捷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42-946,共5页
建立了生物质稀硫酸催化水解过程中硫酸在生物质粒子中的扩散模型,对硫酸在生物质粒子中随反应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数学描述。通过考察曲折因子、生物质粒子大小以及孔隙率对硫酸浓度分布的影响,发现生物质粒子的大小和孔隙率对水解... 建立了生物质稀硫酸催化水解过程中硫酸在生物质粒子中的扩散模型,对硫酸在生物质粒子中随反应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了数学描述。通过考察曲折因子、生物质粒子大小以及孔隙率对硫酸浓度分布的影响,发现生物质粒子的大小和孔隙率对水解反应中的硫酸扩散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曲折因子的影响可以归结在孔隙率的影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稀酸水解 扩散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