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尿酸、IL-6、IL-17及TNF-α联合检测对急性痛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传芳 伊静 +1 位作者 张素荔 吴颖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IL-6、IL-17及TNF-α联合检测对急性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0例急性痛风、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尿酸、IL-6、IL-17、TNF-α水平,分析其对急性痛风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IL-6、IL-17及TNF-α联合检测对急性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60例急性痛风、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尿酸、IL-6、IL-17、TNF-α水平,分析其对急性痛风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结果 痛风组和尿酸血症组血清尿酸、IL-6、IL-17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特别是痛风组(P<0.01)。4项联合检测对急性痛风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尿酸、IL-6、IL-17及TNF-α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痛风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 尿酸 IL-6 IL-17 TNF-Α
下载PDF
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张传芳 游永龙 +2 位作者 张素荔 伊静 吴颖 《抗感染药学》 2023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分析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痰液并进行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中病原菌的构成... 目的:分析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宜春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痰液并进行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其中病原菌的构成情况与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共分离得到1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8株(占65.19%,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36株(占26.67%,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11株(占8.14%);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达91.85%,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肺炎克雷伯菌对加替沙星、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较高(>80.00%),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30.00%),对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和妥布霉素的耐药率较高(>80.00%);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对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克林霉素的的耐药率均为100.00%。结论: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致病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酌情使用抗菌药物,以求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情况
原文传递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计数检测在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传芳 周富平 +2 位作者 张素荔 伊静 吴颖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结合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学培养将这160例患儿分为细菌性感...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6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结合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学培养将这160例患儿分为细菌性感染组和病毒性感染组,其中细菌性感染组患者100例,病毒性感染组患者6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RP和WBC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RP和WBC变化情况。结果:病毒性感染组的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性感染组,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和WBC的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联合WBC检测对诊断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检测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脂浊标本离心置换前后血红蛋白结果对比及临床价值
4
作者 张传芳 袁锋 +1 位作者 张素荔 张起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9期4219-4220,共2页
目的探讨脂浊标本离心置换前后血红蛋白(Hb)结果对比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30例血低甘油三酯水平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液标本为对照组,另收集30例血高甘油三酯水平的EDTA抗凝血液标本为观察组。2组血... 目的探讨脂浊标本离心置换前后血红蛋白(Hb)结果对比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的30例血低甘油三酯水平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液标本为对照组,另收集30例血高甘油三酯水平的EDTA抗凝血液标本为观察组。2组血液标本均进行低速离心生理盐水置换实验,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静脉采血2 mL混匀后2 h内完成全血细胞分析。比较2组脂浊标本低速离心生理盐水置换实验前后Hb测定结果,分析脂浊标本离心置换在Hb检测中的价值。结果生理盐水置换试验前,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置换试验后,2组Hb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浊标本会造成Hb检测结果假性增高,通过低速离心生理盐水置换可有效减少或消除脂浊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确保Hb检测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浊标本 离心置换 血红蛋白 准确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