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DPRA替代方法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皮肤致敏性
1
作者 张红菱 程琳 +3 位作者 王海燕 罗飞亚 张会亮 孙磊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应用直接多肽反应试验(DPRA)方法,对化妆品植物提取物原料中存在的蛇床子素、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3种未知致敏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模拟的皮肤蛋白共同孵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 应用直接多肽反应试验(DPRA)方法,对化妆品植物提取物原料中存在的蛇床子素、滨蒿内酯、东莨菪内酯3种未知致敏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评价。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与半胱氨酸多肽和赖氨酸多肽模拟的皮肤蛋白共同孵育,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种化合物的多肽消耗率。在标准色谱条件下,蛇床子素和滨蒿内酯与两种多肽的反应体系峰型均正常,东莨菪内酯与赖氨酸反应体系峰型异常,以体积分数0.1%的甲酸水-乙腈流动相体系对标准流动相体系进行优化后检测。结果表明:蛇床子素与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在反应24 h前产生沉淀,致敏性结果为不确定;滨蒿内酯多肽消耗率均值为6.95%,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弱反应;东莨菪内酯的半胱氨酸多肽消耗率为75.82%,优化色谱条件后的赖氨酸多肽消耗率为80.46%,判定致敏性为阳性,反应等级为中度反应。阳性和阴性对照化合物的结果均与小鼠淋巴结试验(LLNA)致敏性结果一致,实验结果可为3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致敏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多肽反应试验 皮肤致敏性 高效液相色谱 香豆素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52
2
作者 张红菱 陈靖 +2 位作者 舒剑萍 程清洲 陈劲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评价 PBL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2 位作者 李晓波 孙纳 徐顺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93-695,共3页
目的:通过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其免疫活性。方法: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 目的:通过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的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其免疫活性。方法: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酸酶(RNase)保护试验观察壳聚糖对包裹的iRNA的保护作用;白细胞黏附抑制(LAI)试验测定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免疫活性。结果:壳聚糖与i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iRNA未被RNase的降解,白细胞黏附抑制率增高。结论:壳聚糖纳米载体提高了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免疫核糖核酸 纳米粒 白细胞黏附抑制
下载PDF
以培养创新素质为核心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红菱 陈劲 郭家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0-831,共2页
关键词 护理 教学 内科护理 创新素质
下载PDF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哌沙班的浓度
5
作者 田继堂 王娜 +1 位作者 张红菱 陈琳 《中南药学》 2023年第8期2106-2110,共5页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哌沙班的浓度。方法以阿哌沙班-^(13)C-d_(3)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18)(4.6 mm×50 mm,2.7μm)色谱柱分离,以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0.7 mL...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哌沙班的浓度。方法以阿哌沙班-^(13)C-d_(3)为内标,血浆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Poroshell 120 EC-C_(18)(4.6 mm×50 mm,2.7μm)色谱柱分离,以5%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流速0.7 mL·min^(-1),线性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化源(ESI)正离子模式,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监测阿哌沙班(m/z 460.08→443.17)和内标阿哌沙班-^(13)C-d_(3)(m/z 464.08→447.08)。结果人血浆中的阿哌沙班标准曲线方程为Y=2.303X+0.121(R^(2)=0.994),经验证阿哌沙班在0.500~200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灵敏简便,具有可靠性,可用于阿哌沙班人体内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哌沙班 LC-MS/MS 血药浓度
原文传递
保护性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菱 卢实 +2 位作者 李媛媛 李晓波 徐顺清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特异性肿瘤免疫核糖核酸(iRN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从接种了H22细胞的小鼠腹水中分离肿瘤细胞,裂解后加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制备成免疫原,接种于小鼠,1个月后取小鼠的免疫器官提取核糖核酸,复凝聚方法制...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保护性的特异性肿瘤免疫核糖核酸(iRNA)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方法:从接种了H22细胞的小鼠腹水中分离肿瘤细胞,裂解后加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制备成免疫原,接种于小鼠,1个月后取小鼠的免疫器官提取核糖核酸,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并检测理化特性。结果:提取的肝、脾iRNA为RNA纯品,iRNA白细胞黏附抑制率大于30%,壳聚糖与i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iRNA得到保护不易被破坏。结论:该方法提取并制备的iRNA纳米粒携带供体肿瘤特异性免疫信息,并得到良好保护,能提高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特异性 免疫核糖核酸 纳米粒
下载PDF
临床实习前护生健康教育认知调查及对策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红菱 王兰兰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7期69-70,共2页
对 2 9名护理专业专科护生临床实习前进行健康教育认知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生健康教育的态度与知识均有明显不足。提出学校应当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等途径 ,使护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掌握健康教... 对 2 9名护理专业专科护生临床实习前进行健康教育认知调查 ,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护生健康教育的态度与知识均有明显不足。提出学校应当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等途径 ,使护生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掌握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健康教育 认知
下载PDF
壳聚糖GFP质粒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菱 陈劲 +3 位作者 李媛媛 孙纳 李晓波 徐顺清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做报告基因,制备壳聚糖GFP质粒纳米粒,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A549,定性评价纳米粒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壳聚糖GFP质粒纳米粒能转染两种细胞并在表达GFP,但两种细胞的转染效率不同,且该纳... 用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做报告基因,制备壳聚糖GFP质粒纳米粒,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A549,定性评价纳米粒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壳聚糖GFP质粒纳米粒能转染两种细胞并在表达GFP,但两种细胞的转染效率不同,且该纳米粒能抑制两种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质粒 纳米粒 转染 细胞活力
下载PDF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的提取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李晓波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用H22细胞接种于小鼠腹腔,抽取癌性腹水,分离肿瘤细胞,用肿瘤细胞裂解物加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制备成免疫原,接种于小鼠,取小鼠的免疫器官提取核糖核酸,并进行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提取免疫的核糖核酸携带供体肿瘤特异性... 用H22细胞接种于小鼠腹腔,抽取癌性腹水,分离肿瘤细胞,用肿瘤细胞裂解物加弗氏完全佐剂充分乳化制备成免疫原,接种于小鼠,取小鼠的免疫器官提取核糖核酸,并进行相关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提取免疫的核糖核酸携带供体肿瘤特异性免疫信息,能提高抗肿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特异性 免疫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一种新的纳米级细胞来源囊泡外泌体的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红菱 李晓波 +1 位作者 李媛媛 徐顺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128-130,共3页
目的:外泌体(exosome)是由晚期内涵体产生的,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目前的研究热点是树突细胞和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证实外泌体具有良好抗肿瘤效果。因此,探讨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 目的:外泌体(exosome)是由晚期内涵体产生的,直径为30~100nm的小囊泡。目前的研究热点是树突细胞和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众多的研究证实外泌体具有良好抗肿瘤效果。因此,探讨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及进展对于发展新的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87-01/2006-02有关外泌体肿瘤治疗的文章,检索词“exosomes,tumor”。资料选择:纳入标准:①有关外泌体生物来源、制备、生物功能的研究。②有关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的研究。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92篇有关外泌体肿瘤免疫治疗的文章,选其中与树突状细胞及肿瘤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相关研究28篇进行归纳总结。资料综合:①外泌体的生物来源:外泌体的前体是细胞内的多囊泡体,一般认为,具有多泡体的细胞均有分泌外泌体的潜能,而且对于外泌体表面特征性蛋白质的研究也证明了他们的多囊泡体来源。②外泌体的制备:通过对多种外泌体体制备方法的综合分析,将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分为3种:经典的制备方法,有抗体包被的磁珠分离方法,超滤及超速离心方法。③外泌体的成分: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质和脂质。目前对于蛋白质的研究比较充分,并按照功能将其分为3类。④外泌体的功能:外泌体最早被发现的功能是在红细胞成熟过程中清除蛋白质,随着对外泌体研究的深入,其他免疫相关的功能也逐渐被发现,包括介导细胞间信号传递和介导免疫耐受等。结论:外泌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纳米级细胞来源的囊泡,由于具备介导免疫信号传递的功能,外泌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多。因此,对外泌体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于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免疫疗法 肿瘤
下载PDF
讨论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红菱 陈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1期869-870,共2页
近年来我院围绕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了研究,修订了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笔者于2002年3~6月在我院2000级专科护理专... 近年来我院围绕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了研究,修订了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为提高护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笔者于2002年3~6月在我院2000级专科护理专业的《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教学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四氯化碳损伤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红菱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273-275,共3页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肝细胞培养的方法 ,选用CCl430mmol/L制备肝损伤模型 ,同时加以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以保护肝细胞 ,培养 12h后以MTT法测细胞存活率 ,并测定培养基中AST、ALT、LDH。结果 :氧化...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原代肝细胞培养的方法 ,选用CCl430mmol/L制备肝损伤模型 ,同时加以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以保护肝细胞 ,培养 12h后以MTT法测细胞存活率 ,并测定培养基中AST、ALT、LDH。结果 :氧化苦参碱对肝细胞的保护呈剂量依赖性 ,氧化苦参碱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CCl4损伤组 (98.3% /3.2 % ,P <0 .0 5 ) ;其AST、ALT、LDH较CCl4损伤组明显降低 (依次为 6 .13± 0 .4 4 /896 .87±13.2 3、2 1.5± 0 .76 /15 0 2 .13± 35 .80、19.5± 0 .6 8/2 87.38± 5 .79,均P <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对CCl4损伤的肝细胞具较好的保护作用 ,存在最佳剂量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四氯化碳 原代培养 肝细胞保护 肝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载体材料性能对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免疫活性的影响(英文)
13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2 位作者 李晓波 孙纳 徐顺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60-162,共3页
背景:近年来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作为一种免疫治疗剂,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备受重视,但临床应用效果不稳定,因此构建一个能有效保护免疫核糖核酸并能被组织更好吸收的免疫核糖核酸运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壳聚糖作为一种新辅料取得了良好... 背景:近年来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作为一种免疫治疗剂,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作用备受重视,但临床应用效果不稳定,因此构建一个能有效保护免疫核糖核酸并能被组织更好吸收的免疫核糖核酸运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壳聚糖作为一种新辅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制备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壳聚糖纳米载体,观察其免疫活性。方法:实验于2003-12/04-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完成。①制备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采用复凝聚方法。②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测定采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观察。③壳聚糖对包裹的免疫核糖核酸的保护作用观察采用核糖核酸酶保护试验。④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免疫活性采用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测定。体内白细胞黏附抑制指数测定:取小白鼠30只,随机分4组,生理盐水组5只、壳聚糖组5只、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组10只和免疫核糖核酸组10只。腋下和腹股沟皮下分别多点注射生理盐水、壳聚糖、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和免疫核糖核酸溶液后,无菌取出小鼠脾脏,制成单细胞悬液,加入乙肝疫苗和小牛血清1640液及实验试剂,单纯脾细胞悬液作为对照,根据公式[(对照孔A值-实验孔A值)/对照孔]×100%计算黏附抑制指数。体外白细胞黏附抑制指数测定:取健康小鼠1只,制备脾细胞悬液,于培养孔板中加入健康小鼠脾细胞悬液、乙肝疫苗、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或免疫核糖核酸溶液或壳聚糖,对照孔不加乙肝疫苗,测定方法同上。结果:①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的物理特性:新鲜制备的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多呈球形,放置时间在48h以内形态较稳定,但粒径略有增大,放置时间超过72h以后肉眼可见液体中有絮状物析出。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定放置3,24,48,72h的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32.60,138.46,167.28,486.24nm,平均表面电位为+12.8,+12.5,+10.59,+3.86mV。②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的酶保护试验结果:由于壳聚糖与免疫核糖核酸形成了复合物,免疫核糖核酸未被核糖核酸酶降解。当减少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量而加大核糖核酸酶量,免疫核糖核酸部分得到保护,部分被核糖核酸酶降解。③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免疫活性:体内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结果纳米粒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34.51±13.25,-5.50±8.78,5.87±2.06,12.39±6.51,P<0.01),免疫核糖核酸组显著高于壳聚糖和生理盐水组(P<0.05)。体外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壳聚糖-免疫核糖核酸纳米粒白细胞黏附抑制率高于免疫核糖核酸和壳聚糖的黏附抑制指数(31.00%,6.55%,7.12%)结论:壳聚糖纳米粒可以有效的保护免疫核糖核酸,提高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的利用率和免疫活性,其保护作用与核糖核酸酶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核糖核酸酶类 纳米技术 白细胞粘连抑制试验
下载PDF
壳聚糖-DNA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英文)
14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1 位作者 李晓波 徐顺清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44-246,F0003,共4页
背景:非病毒载体具有低毒,低免疫反应,靶向性和易于组装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基因转染的热点。目的:评价壳聚糖-DNA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材料:Zeta电... 背景:非病毒载体具有低毒,低免疫反应,靶向性和易于组装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研究基因转染的热点。目的:评价壳聚糖-DNA纳米粒对肿瘤细胞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材料: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荧光分光光度计;Hoechst33258;PLPS-3’EGFP质粒;肺癌细胞A549和人肝癌细胞HepG2。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医学研究所完成。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做报告基因,复凝聚方法制备壳聚糖绿色荧光蛋白质粒纳米粒。②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制备的纳米粒形态;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测量纳米粒的粒径和表面电位;酶保护试验检测纳米粒的抗DNA酶降解性能。③体外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A549。分别在24,48和72h后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转染情况。④纳米粒细胞毒性分析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主要观察指标:①纳米粒的包封率与理化特征。②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③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结果:①纳米粒的包封率与理化特征:壳聚糖纳米粒的核酸包封率为91.7%,纳米粒多呈球形,平均粒径149nm,表面电位+20.5mV。壳聚糖纳米粒能保护DNA不受DNA酶Ⅰ降解。②纳米粒的细胞转染效率:48h后转染率达到高峰,A549转染率为95%;而HepG2只有10%左右。③纳米粒的细胞毒性:纳米粒和壳聚糖溶液均能抑制HepG2和A549生长,壳聚糖溶液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纳米粒。结论:壳聚糖质粒纳米粒能转染HepG2和A549两种肿瘤细胞,且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提示壳聚糖纳米粒能作为DNA的载体,用于肿瘤细胞的转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质粒 纳米技术 转染
下载PDF
RNA壳聚糖纳米载体的制备及其酶降解保护作用
15
作者 张红菱 李媛媛 +2 位作者 李晓波 孙纳 徐顺清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RNA壳聚糖纳米粒,采用扫描电镜、Zeta电位 /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酸酶(RNase)保护实验观察壳聚糖对包裹的RNA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壳聚糖与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RNA被保护不受RN... 采用复凝聚法制备RNA壳聚糖纳米粒,采用扫描电镜、Zeta电位 /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核糖核酸酶(RNase)保护实验观察壳聚糖对包裹的RNA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壳聚糖与RNA形成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粒,RNA被保护不受RNase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RNA 纳米粒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的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红菱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6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服药 患者 老年高血压 医嘱 调查 病人 并发症 行为 慢性疾病
下载PDF
植物成分化妆品中24种香豆素的测定与来源分析
17
作者 张红菱 张会亮 +3 位作者 于新兰 程琳 孙磊 尚靖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3年第6期129-135,共7页
呋喃香豆素和部分简单香豆素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和使用,但可能会通过植物性原料引入化妆品中。为研究化妆品中存在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含量,建立了化妆品中24种香豆素类成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选择32份样品用甲醇提取,通过甲醇-... 呋喃香豆素和部分简单香豆素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和使用,但可能会通过植物性原料引入化妆品中。为研究化妆品中存在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含量,建立了化妆品中24种香豆素类成分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选择32份样品用甲醇提取,通过甲醇-水(含体积分数0.05%甲酸)流动相,C_(18)色谱柱分离,在ESI+模式下检测,测得蛇床子素等8种目标组分,质量比含量范围为0.02~24.7 mg/kg。根据标识配料表信息,对相关植物性原料进行了检测,检出14种香豆素类成分,质量比含量范围为0.12~117.4 mg/kg。提示应进一步评估相关植物原料的安全限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香豆素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植物提取物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熟肉制品中5种人工合成色素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汉高 张红菱 +2 位作者 周威 李静娜 黄万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71-174,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熟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方法:熟肉制品经石油醚脱脂、乙醇-氨-水(7:2:1,V/V)超声波振荡提取,聚酰胺粉过滤;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检测熟肉制品中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5种人工合成色素的方法。方法:熟肉制品经石油醚脱脂、乙醇-氨-水(7:2:1,V/V)超声波振荡提取,聚酰胺粉过滤;采用EclipseXD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02mol/L乙酸铵和甲醇梯度洗脱,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可变波长条件下检测。结果: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2~0.9999;5种人工合成色素回收率均在89.6%~96.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24%~4.11%。结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以上5种人工合成色素,灵敏度高、操作方便、快速、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肉制品 人工合成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下载PDF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任宁 梁政波 +6 位作者 夏玮 李媛媛 徐顺清 明钰 聂蓉 张红菱 齐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99-102,共4页
综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目前该量表的临床测评过程,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修订版相比其他版本在国内信效度较好,然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的测评界值尚存争议,其国内大样本常模尚未... 综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在国内外的发展动态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目前该量表的临床测评过程,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中国城市修订版相比其他版本在国内信效度较好,然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第3版的测评界值尚存争议,其国内大样本常模尚未建立;临床测评过程中存在测评时间较长;测评操作及分析较复杂且受测对象为注意力短暂、不稳定的婴幼儿,有必要针对该量表的临床测评过程展开严格的质量控制,以期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临床应用 质量控制 综述文献
下载PDF
情景式教学法在本科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超华 程清洲 +1 位作者 陈汉想 张红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6-278,共3页
解剖学是护理本科学生最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同时也是学生公认最难学的医学课程之一。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导人情景式教学法,对本校护理学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 解剖学是护理本科学生最先接触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相关课程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同时也是学生公认最难学的医学课程之一。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导人情景式教学法,对本校护理学本科《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做了教学效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本科护理专业 教学改革 教学法 医学基础课程 护理本科学生 医学课程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