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洛因给药大鼠血浆尿酸含量变化及腺苷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纪周 付海英 +2 位作者 李奇 杨宇丹 洪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年第4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察海洛因给药及戒断对大鼠血浆尿酸含量的影响,探讨腺苷影响机制。方法建立海洛因给药及戒断模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尿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给药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停止海洛因给药后,血浆尿酸水平下降。... 目的观察海洛因给药及戒断对大鼠血浆尿酸含量的影响,探讨腺苷影响机制。方法建立海洛因给药及戒断模型,生化自动分析仪检测尿酸。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洛因给药组血浆尿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停止海洛因给药后,血浆尿酸水平下降。与海洛因给药组相比,其中停海洛因但短期给予腺苷(海洛因给药9天、停药后给腺苷3天组)血浆尿酸水平显著下降(P<0.001)。而长期给予腺苷(海洛因给药9天、停药后给腺苷9天组)尿酸水平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可以引起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加强,短期给予腺苷有助于逆转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给药方式 大鼠 血浆 尿酸 含量检测 腺苷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记录书写习惯的培养及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纪周 李艳茹 +2 位作者 刘畅 阚慕洁 臧崇森 《基础医学教育》 2012年第10期773-775,共3页
针对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探讨将书写实验记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自我规划、认真观察的能力,而且可以逐渐使其形成对科学研究严谨性、真实性的正确认识。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 针对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探讨将书写实验记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自我规划、认真观察的能力,而且可以逐渐使其形成对科学研究严谨性、真实性的正确认识。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临床医学七年制
下载PDF
海洛因对雌性大鼠催乳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纪周 迟秀梅 +1 位作者 李奇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雌性大鼠垂体催乳素(P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海洛因给药3和9 d组、海洛因给药9 d后停药3和9 d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垂体PRL mRNA相对含量,放射免...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雌性大鼠垂体催乳素(P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对照组、海洛因给药3和9 d组、海洛因给药9 d后停药3和9 d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垂体PRL mRNA相对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浆催乳素(PRL)水平。结果:给药3和9 d组及停药3 d组大鼠垂体PRL 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9 d组PRL mRNA的水平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给药9 d组相比,停药3 d组PRL mRNA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停药9 d组的PRL mRNA的水平则显著高于给药9 d组(P<0.05)。给药3和9 d组及停药3和9 d组血浆PR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给药9 d组比较,停药3 d组的血浆PRL水平仍然较低(P<0.05),停药9 d组的PRL水平有高于给药9 d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海洛因使雌性大鼠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下降,短期停用海洛因其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催乳素 基因表达 放射免疫测定/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吗啡对大鼠催乳素基因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张纪周 洪敏 +1 位作者 刘畅 张连芝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垂体催乳素 (P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核酸分子杂交及放射免疫分析。结果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大鼠垂体的PRLmRNA含量降低 ,戒断 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血... 目的 :研究吗啡依赖及戒断对大鼠垂体催乳素 (PR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核酸分子杂交及放射免疫分析。结果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大鼠垂体的PRLmRNA含量降低 ,戒断 2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吗啡依赖组及戒断组血清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后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吗啡依赖及戒断显著影响大鼠垂体PRL的基因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大鼠 催乳素 基因表达 核酸分子杂交 放射免疫分析 阿片类物质 药物依赖
下载PDF
海洛因对大鼠肾脏功能及核苷酸与氨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付海英 迟秀梅 +3 位作者 张纪周 李奇 马宁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大鼠肾脏功能及代谢的影响。方法50只成年♀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d,两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海洛因3d和9d,两停药组腹腔注射海洛因9d后分别停药3d和9d。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浆尿酸(UA)、尿素...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大鼠肾脏功能及代谢的影响。方法50只成年♀性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d,两给药组分别腹腔注射海洛因3d和9d,两停药组腹腔注射海洛因9d后分别停药3d和9d。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血浆尿酸(UA)、尿素氮(UN)、肌酐(CRE)及肾脏组织谷氨酸脱氢酶(GDH)含量,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腺苷脱氨酶(ADA)、黄嘌呤氧化酶(XOD)、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及谷氨酸(Glu)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两海洛因给药组血浆中CRE及UN均无明显升高,两停药组CRE升高(P<0.05),UN在停药9d后明显升高(P<0.01);两给药组大鼠血浆UA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停药组大鼠血浆UA与对照组无差异;各实验组大鼠肾脏A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肾脏GS含量从给药3d开始升高(P<0.01),停药9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肾脏GDH给药9d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停药9d后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中XOD、Glu含量无变化。结论长期应用海洛因影响肾脏组织的代谢并损害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肾脏功能 代谢
下载PDF
海洛因对大鼠脾中腺苷脱氨酶、黄嘌呤氧化酶和血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遇红梅 洪敏 +5 位作者 孙聪 张纪周 杨宇丹 付海英 程丕显 郭艳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血浆尿酸含量和脾中腺苷脱氨酶(ADA)、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5 0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d给药组、9d给药组、3d戒断组及8d戒断组,每...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血浆尿酸含量和脾中腺苷脱氨酶(ADA)、黄嘌呤氧化酶(XOD)的影响。方法:剂量递增腹腔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5 0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d给药组、9d给药组、3d戒断组及8d戒断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脾组织中ADA、XOD和血浆中尿酸的含量。结果:3d和9d给药组大鼠血尿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1) ,戒断组均低于9d给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脾中ADA 3d和9d给药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 ,8d戒断组与9d给药组相比明显下降(P<0 .0 5 ) ;脾中XOD9d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 .0 5 ) ,戒断组与9d给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但呈下降趋势。结论:海洛因给药使脾中ADA、XOD活力升高,引起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强,而且脾细胞核苷酸分解代谢增强是海洛因依赖引起的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毒性 尿酸/血液 腺苷脱氨酶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发生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宋志宇 张纪周 +4 位作者 付彤 孙珉丹 张永瑞 洪敏 赵忠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6-929,1003,共5页
目的:建立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通过结扎大鼠双侧髂内动脉设立实验组(n=15),采用假手术设立对照组(n=15)。饲养4周后,对2组大鼠行注射阿朴吗啡(APO)实验和电刺激海绵体神... 目的:建立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0只,通过结扎大鼠双侧髂内动脉设立实验组(n=15),采用假手术设立对照组(n=15)。饲养4周后,对2组大鼠行注射阿朴吗啡(APO)实验和电刺激海绵体神经(ICP)实验,评价其勃起功能;利用电镜观察2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大鼠阴茎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的表达。结果:在APO实验中实验组大鼠的勃起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大鼠打哈欠次数两组之间无变化(P>0.05);在ICP实验中实验组ICP增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电镜显示实验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基底膜增厚、细胞膜平整、空泡增多、核固缩和染色质积聚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实验组阴茎组织中NOS染色弱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结扎雄性大鼠双侧髂内动脉方法建立ED动物模型较为简便、可行且可靠;动脉性ED的发生与阴茎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和NOS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性勃起功能障碍 动物模型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对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宋志宇 张家颖 +4 位作者 张纪周 孙珉丹 张永瑞 洪敏 赵忠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317-2319,共3页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纯化pcDNA-3.0和pcDNA-VEGF165质粒,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组;Ⅱ组,双侧...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纯化pcDNA-3.0和pcDNA-VEGF165质粒,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Ⅰ组,双侧髂内动脉结扎组;Ⅱ组,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后阴茎海绵体内注射pcDNA-3.0质粒组;Ⅲ组,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后阴茎海绵体内注射注射pcDNA-VEGF165质粒组;Ⅳ组,假手术组。饲养4w后,对4组大鼠注射阿朴吗啡(APO)行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实验(ICP),评价其勃起功能。结果在阿朴吗啡实验中Ⅰ组、Ⅱ组大鼠的勃起次数明显少于Ⅲ组、Ⅳ组(P<0.05);大鼠打哈欠次数各组之间无变化(P>0.05)。在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实验中Ⅰ组、Ⅱ组ICP增幅明显低于Ⅲ组、Ⅳ组(P<0.05)。结论阴茎海绵体内注射VEGF基因对大鼠动脉性ED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 大鼠
下载PDF
VEGF基因治疗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宋志宇 张家颖 +4 位作者 张纪周 孙珉丹 张永瑞 洪敏 赵忠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638-2640,共3页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机制。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纯化pcDNA-VEGF165质粒;通过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建立动脉性ED大鼠模型;通过大鼠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质粒进行转基因治疗;... 目的探讨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动脉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治疗机制。方法通过超速离心纯化pcDNA-VEGF165质粒;通过双侧髂内动脉结扎建立动脉性ED大鼠模型;通过大鼠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质粒进行转基因治疗;通过阿朴吗啡实验和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实验检测大鼠勃起功能;通过RT-PCR和VEGF免疫化学染色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电镜检查和FⅧ因子免疫化学染色观察海绵体结构的变化;通过NADPHd染色观察NOS水平的变化。结果在阿扑吗啡实验和电刺激海绵体神经实验中,转基因治疗的ED大鼠的勃起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转基因治疗后1个月阴茎组织内仍存在外源基因并可表达;组织内血管增多。治疗组的NOS染色强度要强于对照组。结论阴茎海绵体内注射pcDNA-VEGF165质粒,对动脉性ED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是通过促进血管增生、改善血流灌注和上调NOS表达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勃起功能障碍 大鼠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血清脂蛋白电泳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阚慕洁 金玉芬 +3 位作者 张纪周 肖业臣 张连芝 刘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2期379-380,F0003,共3页
"早期接触临床"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着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期接触临床"就是组织学习公共基础课的低年级医学生开始接触一些临床相关的情况。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一些医学院校以"... "早期接触临床"是目前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着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期接触临床"就是组织学习公共基础课的低年级医学生开始接触一些临床相关的情况。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一些医学院校以"器官系统"模式进行的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参观医院各科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电泳 案例教学法 化学实验课 医学教育改革 基础医学课程 器官系统 医学院校 教学效果 组织学习 临床基本技能
下载PDF
预缺血诱导大鼠CA1神经元中蛋白伴侣hsp70的表达并抑制蛋白聚集物的形成(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葛鹏飞 罗天飞 +3 位作者 张纪周 陈大伟 栾永新 付双林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288-296,共9页
目的研究预缺血对蛋白伴侣hsp70表达和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3min缺血组,10min缺血组以及预缺血组。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随机计数分析预缺血... 目的研究预缺血对蛋白伴侣hsp70表达和蛋白聚集物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分为3min缺血组,10min缺血组以及预缺血组。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随机计数分析预缺血后海马CA1区死亡神经元数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法观察蛋白伴侣hsp70在CA1区神经元内的分布。差速离心分离细胞浆、细胞核及蛋白聚集物。蛋白印迹法检测不同缺血状态下海马CA1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物含量的变化,以及胞浆、胞核及蛋白聚集物内蛋白伴侣hsp70含量的变化。结果组织学检查显示预缺血能够显著减少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数量。预缺血诱导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hsp70在再灌注后24h表达。预缺血处理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聚集物显著减少。预缺血诱导的蛋白伴侣hsp70与再缺血形成的异常蛋白结合在一起并防止其聚集。结论预缺血可能通过诱导蛋白伴侣hsp70的表达和抑制再缺血后蛋白聚集物的形成,减少再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缺血 蛋白聚集 蛋白伴侣 HSP70
下载PDF
人参皂甙Rb1对短暂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天飞 刘姗姗 +2 位作者 葛鹏飞 张纪周 洪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手术而不进行缺血。...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每组12只。对照组和人参皂甙Rb1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暂时夹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行手术而不进行缺血。人参皂甙Rb1组模型制备前3d给药30mg/kg,持续给药至缺血后3d,共6d。三组大鼠均在缺血后3d处死。采用HE染色及光镜观察计数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数量。蛋白印迹分析bcl-2及bax的表达。结果缺血组中海马CA1区、CA2区、CA3区、DG区和皮层神经元死亡率分别为:(98.2±1.1)%、(95.5±2.2)%、(54.3±11.5)%、(11.7±4.3)%、(23.1±8.6)%;人参皂甙Rb1组各脑区的死亡率分别下降至(55.2±9.7)%、(5.4±2.4)%、(4.3±3.1)%、(2.4±1.2)%、(3.7±1.9)%,与缺血组相比较死亡率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后的CA1、DG及皮层区神经元内bcl-2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表达显著增加。与缺血组相比较,Rb1组中CA1、DG及皮层神经元内的bcl-2表达显著增加,而bax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人参皂甙Rb1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及下调bax的表达来实现对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B1 脑缺血
下载PDF
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志宇 张纪周 +1 位作者 闫东生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 :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c D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 PCR方法从 pc DNA- VEGF165质粒中扩增 VEGF165基因 ,在序列两端分别引入 Eco R 和 Bam H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 ,并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p LXSN质粒... 目的 :构建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 c D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方法 :采用 PCR方法从 pc DNA- VEGF165质粒中扩增 VEGF165基因 ,在序列两端分别引入 Eco R 和 Bam H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 ,并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p LXSN质粒中。结果 :酶切鉴定、PCR扩增以及DNA序列分析表明已经将 VEGF165基因全长序列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p LXSN质粒中 ,获得了 p LXSN- VEGF165重组质粒。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人 VEGF c D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 ,为进一步临床应用 VEGF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 血管内皮 DNA 互补 克隆 分子 质粒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基因疗法
下载PDF
海洛因对C6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迟秀梅 张纪周 +1 位作者 阚慕洁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951,共3页
目的:检测海洛因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索海洛因成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加入浓度为0~100mg·L-1的海洛因进行细胞培养,24h后用MTT法检测海洛因对C6... 目的:检测海洛因对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探索海洛因成瘾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加入浓度为0~100mg·L-1的海洛因进行细胞培养,24h后用MTT法检测海洛因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海洛因作用下C6细胞PCNA mRNA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海洛因浓度为10、20和100mg·L-1时C6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62%、80.97%和62.73%,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在转录物水平,浓度为20mg·L-1的海洛因作用于C6细胞48h时,PCNA基因的转录产物PCNA mRNA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值为0.297(P<0.01)。结论:海洛因浓度为20mg·L-1时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接近30%,可能与海洛因成瘾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神经胶质瘤细胞 增殖细胞核抗原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医学八年制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应用的尝试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颖哲 张桂荣 +5 位作者 刘剑凯 张纪周 李晓梅 杨成君 程瑛琨 闫国栋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第9期85-86,共2页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系统完整的科研思路,结合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将PBL应用于医学八年制生化实验教学中。教学团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从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到撰写论文,整个过程均由学...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系统完整的科研思路,结合生物化学实验的特点,将PBL应用于医学八年制生化实验教学中。教学团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从查阅资料、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到撰写论文,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此方式是以问题及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对生化实验的兴趣,积极完成并掌握了科研全过程,多方面效果显著。PBL是生化实验教学最恰当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实验 PBL 科研能力
下载PDF
一种新的具有纤溶活性的N-V蛋白酶酶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奇 王昭 +1 位作者 张纪周 洪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7-380,共4页
目的:测定N-V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并对其进行蛋白酶分类。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以卜亮氨酸-p-硝基苯胺酯(Leu-pNA)作为底物,测定N-V蛋... 目的:测定N-V蛋白酶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及酶促反应动力学常数(Km),并对其进行蛋白酶分类。方法:利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最适反应pH值。以卜亮氨酸-p-硝基苯胺酯(Leu-pNA)作为底物,测定N-V蛋白酶的Km值。利用卜反式环氧琥珀酰亮氨酰氨基(4-胍基)丁烷(E64)、苯甲基磺酰氟(PMSF)、1,10-邻菲哕啉、抑肽酶作为抑制剂对N-V蛋白酶的纤溶活性进行抑制作用,确定其蛋白酶分类。结果:N-V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值为8~9,Km值为1.97×10^-3mol·L^-1,PMSF有效抑制N-V蛋白酶的纤溶活性(P〈O.01),而E64、1,10-邻菲哕啉啉、抑肽酶对其活性均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N-V蛋白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蛋白酶 KM值 丝氨酸内肽酶类
下载PDF
海洛因对大鼠谷氨酸脱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海英 张纪周 +4 位作者 杨宇丹 孙聪 遇红梅 李奇 洪敏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0-444,共5页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大鼠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9d;给药3d组ip海洛因3d;给药9d组ip海洛因9d;停药组ip海洛因9d后停药8d。采用生化自动分析系统检测血浆及组... 目的:研究海洛因对大鼠谷氨酸脱氢酶(GDH)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ip)生理盐水9d;给药3d组ip海洛因3d;给药9d组ip海洛因9d;停药组ip海洛因9d后停药8d。采用生化自动分析系统检测血浆及组织中GDH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组织中GDHmRNA的含量。结果:血浆中GDH活性在海洛因给药期间逐渐增高,停药8d后仍无明显降低;大脑组织GDH活性在海洛因给药3d、海洛因给药9d及停药8d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脏GDH活性在海洛因给药过程中降低(P<0·01),停药8d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小肠GDH活性在海洛因给药9d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8d后小肠GDH活性继续升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海洛因给药9d组(P<0·05)。大脑、肝脏和小肠GDHmRNA含量分别与其GDH活性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海洛因对大鼠不同组织GDH基因表达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脱氢酶 海洛因 基因表达 GDH活性
下载PDF
用纵波直探头测量新型耐热钢材料横波声速的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纪周 袁世丽 何顺开 《无损检测》 2013年第12期19-23,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纵波直探头现场测定新型耐热钢材料(如P91钢)横波声速的新方法。利用纵波直探头在工件材料中产生的变型横波,通过探讨该变型横波的产生原因及传播路径,推导出该工件材料的横波声速计算公式。检测过程中,通过修正斜探头的... 介绍了一种利用纵波直探头现场测定新型耐热钢材料(如P91钢)横波声速的新方法。利用纵波直探头在工件材料中产生的变型横波,通过探讨该变型横波的产生原因及传播路径,推导出该工件材料的横波声速计算公式。检测过程中,通过修正斜探头的折射角度和AVG曲线,从而提高对工件中缺陷的定位精度,以避免生产过程中的漏检和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探伤 横波声速 声特性 耐热钢
下载PDF
嘌呤对慢性吗啡处理大鼠热痛阈与急性戒断的影响
19
作者 刘剑凯 洪敏 +3 位作者 阚慕洁 张纪周 张莲芝 袁海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5-617,共3页
目的:研究嘌呤碱基与嘌呤核苷对吗啡依赖大鼠的热痛阈与急性戒断的影响。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依赖+嘌呤碱基组、吗啡依赖+嘌呤核苷组,每组7只。通过热敏感甩尾实验,记录大鼠热敏感甩尾潜伏期;通过纳洛酮催促... 目的:研究嘌呤碱基与嘌呤核苷对吗啡依赖大鼠的热痛阈与急性戒断的影响。方法:28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依赖组、吗啡依赖+嘌呤碱基组、吗啡依赖+嘌呤核苷组,每组7只。通过热敏感甩尾实验,记录大鼠热敏感甩尾潜伏期;通过纳洛酮催促,对大鼠急性戒断症状进行观察与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组、吗啡依赖+嘌呤碱基组、吗啡依赖+嘌呤核苷组均产生明显的药物抗痛觉效应(P<0.05);吗啡与嘌呤碱基或与嘌呤腺苷同时作用大鼠的甩尾潜伏期与吗啡依赖组相比有延长的趋势(P>0.05);吗啡与嘌呤碱基或与嘌呤核苷同时作用的大鼠戒断后,湿狗样抖动及腹泻/排便的发生次数比吗啡单独作用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本实验观察到系统应用腺嘌呤/鸟嘌呤、腺苷/鸟苷对吗啡依赖大鼠既可提高其基础热痛阈,又可加重其部分急性戒断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嘌呤碱基 嘌呤核苷类 痛阈
下载PDF
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水通道蛋白-2 mRNA表达的变化
20
作者 臧崇森 张纪周 +3 位作者 傅耀文 张文岚 王金国 王伟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5-926,共2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2(AQP2)mRN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SD大鼠为...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2(AQP2)mRNA在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模型中移植肾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正常大鼠肾脏为正常对照组;Wistar大鼠作为供、受者建立同系基因对照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建立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SD大鼠为供者、Wistar大鼠为受者,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环孢素(CsA)建立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均为雄性大鼠。RT-PCR半定量检测移植肾AQP2mRNA在各组中表达的变化。结果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组移植肾AQP2mRNA表达下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系基因对照组和同种异体移植免疫抑制组中移植肾AQP2mRNA表达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QP2mRNA的表达在急性排斥时表达下调,可以减少对水的重吸收,同时可以减少集合系统能量消耗,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肾移植 急性排斥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