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实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张志宇 赵阳 +18 位作者 青波 张继彦 林成亮 杨国洪 韦敏习 熊刚 吕敏 黄成武 朱托 宋天明 赵妍 张玉雪 张璐 李丽灵 杜华冰 车兴森 黎宇坤 詹夏宇 杨家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47,共7页
受温度及密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测量亦极其困难.本文发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的实验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在... 受温度及密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测量亦极其困难.本文发展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研究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的实验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在万焦耳激光装置上,设计特殊构型黑腔复合加载产生数十eV、近固体密度的稠密Ti物质,利用激光辐照V产生的热发射线泵浦Ti的荧光,并采用晶体谱仪诊断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中获得冷样品和加载样品的荧光光谱,观测到加载样品K_(α)及K_(β)荧光谱线相对于冷样品光谱在高能侧的显著变化,结合理论计算解释了加载样品荧光谱线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其温度上升后离化分布的改变,建立了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离化分布实验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稠密物质 电子结构 离化分布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的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密度效应研究
2
作者 张志宇 赵阳 +19 位作者 青波 张继彦 马建毅 林成亮 杨国洪 韦敏习 熊刚 吕敏 黄成武 朱托 宋天明 赵妍 张玉雪 张璐 李丽灵 杜华冰 车兴森 黎宇坤 詹夏宇 杨家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9-195,共7页
受密度及温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数据亦非常缺乏.本文通过发展主动探测的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从实验上定量研究了密度效应对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 受密度及温度等环境效应影响,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显著变化,其理论描述非常复杂,精密实验数据亦非常缺乏.本文通过发展主动探测的X射线荧光光谱方法,从实验上定量研究了密度效应对温稠密物质电子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温稠密物质的电子结构变化,并为相关理论模型提供实验验证.在万焦耳激光装置上,设计特殊构型黑腔加载约2倍固体密度、2 eV的Ti样品.利用激光辐照V产生的热发射线泵浦Ti的荧光,并采用高效高分辨的晶体谱仪诊断样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实验结果显示,2倍固体密度Ti样品荧光谱线K_(β)与K_(α)的能量差(△EK_(β)-K_(α))相对于冷样品红移约2 eV.理论上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比较,其中有限温度相对论密度泛函方法高估了密度效应对谱线移动的影响,而“two-step Hartree-Fock-Slater”方法低估了密度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稠密物质 电子结构 密度效应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Al激光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的时间分辨诊断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继彦 杨家敏 +5 位作者 郑志坚 杨国洪 丁耀南 张文海 王耀梅 李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153-1156,共4页
 将门控分幅相机与平面晶体谱仪耦合,构成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对Al激光等离子体的K壳层发射谱进行测量,获得了相对入射激光延迟约1ns,积累时间约200ps的光谱信号。利用稳态碰撞 辐射平衡(CRE)近似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光谱辐射动力学模型...  将门控分幅相机与平面晶体谱仪耦合,构成时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对Al激光等离子体的K壳层发射谱进行测量,获得了相对入射激光延迟约1ns,积累时间约200ps的光谱信号。利用稳态碰撞 辐射平衡(CRE)近似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光谱辐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Al激光等离子体Ly β线与He β线强度比以及Ly γ线与He γ线强度比与电子温度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验谱线强度比,得到激光强度为2.319×1014,1.937×1014和3.946×1014W/cm2时,等离子体冕区电子温度分别为1.190(1±27%),1.165(1±27%)和1.525(1±27%)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 时间分辨 Al激光等离子体 X射线光谱学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内爆靶丸的X光诊断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继彦 杨国洪 +1 位作者 缪文勇 丁耀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9-943,共5页
报道了神光Ⅱ激光聚变实验中内爆燃料靶丸区电子温度、电子密度以及燃料面密度的X光诊断结果。在电子温度诊断中,采用X射线光谱学方法,根据聚变靶丸燃料区的Ar示踪元素的Ly-β线与He-β线的强度比推断出靶丸燃料区电子温度为(950±1... 报道了神光Ⅱ激光聚变实验中内爆燃料靶丸区电子温度、电子密度以及燃料面密度的X光诊断结果。在电子温度诊断中,采用X射线光谱学方法,根据聚变靶丸燃料区的Ar示踪元素的Ly-β线与He-β线的强度比推断出靶丸燃料区电子温度为(950±100)eV;在电子密度诊断中,利用靶丸燃料区Ar元素的He-β线Stark展宽确定聚变靶丸芯部的电子密度为(0.9±0.2)×1024cm-3;在燃料区面密度诊断中,利用X光单能照相技术获得了内爆靶丸的燃料面密度为(3.2±0.5)m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X光诊断 内爆靶丸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燃料面密度
下载PDF
Au激光等离子体0.3~0.4nmX射线发射谱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继彦 杨国洪 +7 位作者 张保汉 杨向东 周裕清 雷安乐 刘宏杰 李军 杨家敏 丁耀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应用自旋 -轨道劈裂不可分辨跃迁组理论对高离化 Au元素激光等离子体 0 .3~ 0 .4 nm范围的 X射线发射谱进行了分析。采用单温局域热动平衡近似 ,对实验谱进行理论模拟 。
关键词 Au激光等离子体 不可分辨跃迁组 光谱模拟 自旋-轨道劈裂
下载PDF
金激光等离子体冕区电离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继彦 郑志坚 +6 位作者 杨国洪 杨家敏 汪艳 韦敏习 胡广月 张文海 丁耀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9-794,共6页
提出一种测量金激光等离子体电荷态分布与平均电离度的X射线光谱学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稳态碰撞-辐射近似,考虑电子离子直接碰撞激发与双电子复合两种激发态布居方式,建立了金M带5f-3d跃迁组辐射总强度与离子态分布的耦合方程。根据实... 提出一种测量金激光等离子体电荷态分布与平均电离度的X射线光谱学诊断方法。该方法基于稳态碰撞-辐射近似,考虑电子离子直接碰撞激发与双电子复合两种激发态布居方式,建立了金M带5f-3d跃迁组辐射总强度与离子态分布的耦合方程。根据实验测量的金平面靶激光等离子体冕区辐射的5f-3d跃迁线系的强度分布,诊断得到了金激光等离子体的电荷态分布与平均电离度。此外,还分析了电子温度、电子密度以及双电子复合过程对电荷态分布及平均电离度诊断的影响,并将实验诊断结果与辐射流体力学理论模拟结果及离化平衡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验诊断结果与基于CRE近似的离化平衡动力学计算结果近似;当电子温度高于1.5 keV时,双电子复合过程对电离度的诊断结果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等离子体 电离度 X射线谱
下载PDF
高Z等离子体中的双电子复合与电子碰撞激发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继彦 郑志坚 +4 位作者 杨国洪 杨家敏 丁耀南 韦敏习 李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75-1378,共4页
采用准相对论性Hartree-Fock-Relativistic方法与不可分辨跃迁组模型相结合,对Au和Ta元素的类Ni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以及Au元素类Cu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Au类Ni离子的3d10-3d94l5f-3d104l双电子复合... 采用准相对论性Hartree-Fock-Relativistic方法与不可分辨跃迁组模型相结合,对Au和Ta元素的类Ni离子的双电子复合速率,以及Au元素类Cu离子的电子碰撞激发速率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Au类Ni离子的3d10-3d94l5f-3d104l双电子复合过程以及类Cu离子的3d104l-3d94l5f电子碰撞激发过程,当电子温度高于1.0 keV时,电子离子碰撞激发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增加,双电子复合速率随电子温度增加而减小,并且电子碰撞激发对谱线辐射的贡献要比双电子复合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激光等离子体 双电子复合 电子碰撞激发 自离化
下载PDF
金激光等离子体的空间分辨X射线发射谱及其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继彦 杨国洪 +4 位作者 郑志坚 杨家敏 丁耀南 张文海 李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981-984,共4页
 在星光II激光装置上,采用PET平面晶体谱仪与宽20μm的狭缝构成一维空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对金平面靶激光等离子体进行观测,获得了沿靶面法向一维空间分辨的金M带发射谱。在实验谱中观察到了Au元素类Ni离子的电四极跃迁线3p63d10(1S0) ...  在星光II激光装置上,采用PET平面晶体谱仪与宽20μm的狭缝构成一维空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对金平面靶激光等离子体进行观测,获得了沿靶面法向一维空间分辨的金M带发射谱。在实验谱中观察到了Au元素类Ni离子的电四极跃迁线3p63d10(1S0) 3p53d104d(3/2,5/2)J=1。利用电四极跃迁线对电子密度的敏感特性,开展了金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诊断的尝试,确定出利用该谱线进行电子密度诊断的有效范围大致在1019~4.5×1021cm-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激光等离子体 电四极跃迁线 空间分辨 等离子体诊断 电子密度
下载PDF
激光聚变研究中心聚变靶物理实验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9
作者 丁永坤 江少恩 +15 位作者 刘慎业 杨家敏 李三伟 黄天晅 缪文勇 张继彦 王哲斌 杨冬 王峰 曹柱荣 李志超 杨正华 陈伯伦 张惠鸽 张保汉 陈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077-3081,共5页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 美国在国家点火攻关计划(NIC)的实施尽管未能实现点火目标,但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点火靶物理精密实验能力,深化了点火靶物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利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条件,围绕黑腔等离子体能量学和内爆动力学开展实验与诊断技术研究,部分关键诊断技术取得突破,精密的实验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丰富的配套实验结果在深化靶物理认识和校验数值模拟程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核聚变 实验物理 诊断技术
下载PDF
高谱分辨X光能谱诊断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家敏 丁耀南 +6 位作者 郑志坚 王耀梅 张文海 张继彦 洪义麟 徐向东 付绍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国内首次研制出的2000线/mm的自支撑透射光栅配上背照射软X光CCD(charge coupleddevice)组成了高谱分辨透射光栅谱仪。通过实验标定和理论模型计算相结合得到了高线对透射光栅的绝对衍射效率;同时建立了透射光栅谱仪测谱解谱方法...  采用国内首次研制出的2000线/mm的自支撑透射光栅配上背照射软X光CCD(charge coupleddevice)组成了高谱分辨透射光栅谱仪。通过实验标定和理论模型计算相结合得到了高线对透射光栅的绝对衍射效率;同时建立了透射光栅谱仪测谱解谱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解谱程序。在"神光"激光装置上利用该谱仪通过激光打靶实验获得了金腔靶注入口发射的X光能谱定量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谱仪测谱范围在高能区达到6000eV,谱分辨达到0.1nm,能够清晰地分辨金等离子体M带三峰分布X光谱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谱分辨透射光栅谱仪 软X光能谱 定量测量 等离子体诊断
下载PDF
邻苯二钾酸氢铊晶体积分衍射效率的标定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甘新式 杨家敏 +5 位作者 易荣清 张继彦 赵屹东 赵阳 崔明启 邓爱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7-1831,共5页
以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487中能柬线为光源,在2.1~6.0keV的范围内对邻苯二钾酸氢铊(T1AP)平面晶体一、二、三级衍射的积分衍射效率进行了精确的实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TIAP晶体有较高的峰值衍射率;其一级衍射的积分衍射效率向低... 以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487中能柬线为光源,在2.1~6.0keV的范围内对邻苯二钾酸氢铊(T1AP)平面晶体一、二、三级衍射的积分衍射效率进行了精确的实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TIAP晶体有较高的峰值衍射率;其一级衍射的积分衍射效率向低能端有增加的趋势,而在2.6~5.4keV的范围内大约为1.53×10^-4rad随着衍射级次的提高,衍射效率逐渐减小,二级衍射的积分衍射效率约为一级衍射效率的1/4,三级衍射结果比一级衍射下降一个量级。实验所标定的T1AP晶体可用于平晶谱仪对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光谱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晶体 标定 扭摆曲线半高宽 积分衍射效率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蒲昱东 陈伯伦 +18 位作者 黄天晅 缪文勇 陈家斌 张继彦 杨国洪 易荣清 韦敏习 杜华冰 彭晓世 余波 蒋炜 晏骥 景龙飞 唐琦 宋仔峰 江少恩 杨家敏 刘慎业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辐射烧蚀驱动靶丸球形内爆,在减速阶段将内爆动能转化成热斑内能,同时压缩燃料,达到点火条件,实现聚变点火。根据目前认识,影响内爆压缩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爆对称性、燃料熵增因子、内爆速度和混合。内爆物理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发展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实验表征方法,获取这些影响因素随靶设计参数的变化规律,建立相应的实验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不断提升内爆性能的目的。为此,在内爆对称性方面,开展了Bi球自发光实验,用于研究点火脉冲前2ns驱动不对称性;在内爆速度方面,开展了球面弯晶单能流线实验,测量得到内爆速度和剩余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在混合方面,开展了内壳层示踪涂层内爆混合实验,测量得到环形发光图像。为考察综合内爆性能,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开展了DT内爆实验,获得了中子产额随初始靶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内爆 内爆对称性 流体力学不稳定性
下载PDF
平面调制靶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袁永腾 缪文勇 +12 位作者 丁永坤 鄢扬 赵宗清 刘慎业 刘忠礼 张继彦 黄翼翔 杨国洪 张海鹰 曹柱荣 胡昕 于燕宁 张文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81-784,共4页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增长的准确估计是激光聚变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神光Ⅱ装置上,利用面向背光照相技术对正弦调制平面靶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增长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清晰的时空分辨图像;采用傅里叶变换取基模法和求波峰波谷差值法分析... 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增长的准确估计是激光聚变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神光Ⅱ装置上,利用面向背光照相技术对正弦调制平面靶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增长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清晰的时空分辨图像;采用傅里叶变换取基模法和求波峰波谷差值法分析了实验结果;两种方法得到的靶扰动增长因子相同。实验中平面靶扰动增长较小可能是密度梯度致稳和烧蚀致稳抑制了扰动增长,也可能是扰动进入了非线性阶段而使增长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面向背光照相 平面调制靶
下载PDF
RAP晶体积分衍射效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甘新式 杨家敏 +8 位作者 易荣清 张继彦 赵屹东 赵阳 郑雷 马陈艳 陈凯 崔明启 邓爱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47-950,共4页
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4B7中能束线为光源,对RAP(邻苯二甲酸氢銣)晶体的积分衍射效率进行了实验标定.结果显示:晶体在不同能量段都得到了完整的衍射峰,扭摆曲线的光滑性和对称性较好,在偏离布喇格角以后衍射效率都迅速下降到本底量级.在... 以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的4B7中能束线为光源,对RAP(邻苯二甲酸氢銣)晶体的积分衍射效率进行了实验标定.结果显示:晶体在不同能量段都得到了完整的衍射峰,扭摆曲线的光滑性和对称性较好,在偏离布喇格角以后衍射效率都迅速下降到本底量级.在2.1~5.8keV范围内,晶体的积分衍射效率在1×10-4ra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晶谱仪 RAP晶体 积分衍射效率 扭摆曲线半峰全宽 激光等离子体 X射线光谱
下载PDF
氢(氘、氚)分子与低能氦原子(E=0.1eV)碰撞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向东 蒋德琼 +2 位作者 张继彦 孙桂华 经福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对H2 ,D2 ,T2 碰撞体系 ,采用Tang Toennies势 ,用密耦方法求解散射方程 ,计算了 E =0 .1eV 时 0 0 0 0 ,0 0 0 2 ,0 0 0 4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和角分布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热函数 转动激光 分波截面 密耦近似 分子 原子 碰撞体系
下载PDF
Al激光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空间分辨诊断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柏谦 张继彦 +1 位作者 韩申生 郑志坚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03-706,共4页
采用20μm的狭缝配平面晶体谱仪构成空间分辨光谱测量系统,对Al激光等离子体的K壳层发射谱进行测量。利用Al的Lyα线谱的翼部Stark展宽效应推得电子密度空间分布轮廓,建立了翼部Stark展宽法测量高密度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诊断技术。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翼部Stark展宽 电子密度 X射线光谱学
下载PDF
神光Ⅱ黑腔等离子体时间分辨的电子温度诊断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国洪 张继彦 +4 位作者 吴泽清 丁永坤 杨家敏 胡昕 李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13-2616,共4页
在神光Ⅱ强激光装置上,用条纹晶体谱仪对埋点于黑腔靶内壁上的双示踪Ti和Cr材料的激光等离子体高离化态离子发射的X射线谱线进行实验测量,获得超高时间分辨的X射线细致结构谱线。用碰撞辐射模型计算了非局域热动平衡的等离子体布居数,... 在神光Ⅱ强激光装置上,用条纹晶体谱仪对埋点于黑腔靶内壁上的双示踪Ti和Cr材料的激光等离子体高离化态离子发射的X射线谱线进行实验测量,获得超高时间分辨的X射线细致结构谱线。用碰撞辐射模型计算了非局域热动平衡的等离子体布居数,组态平均速率系数由一级微扰理论计算,电子波函数由Hartree-Fock Slater自洽场方法计算,给出了Ti和Cr激光等离子体在电子密度为1019~1022cm-3范围内的He-α线强比与电子温度的关系曲线。采用等电子X射线谱线法,获得了黑腔靶激光等离子体冕区的电子温度随激光脉冲加热从低温到高温、然后缓慢下降的演化过程,其峰值达到2.05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温度 时间分辨 黑腔靶 等电子X射线谱线法
下载PDF
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发射质子的截止能量估算 被引量:6
18
作者 秦孝尊 洪伟 +6 位作者 田成林 唐翠明 何颖玲 张继彦 江少恩 谷渝秋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3-1377,共5页
根据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质子靶前表面加速和靶后表面加速两种机制,对在SI-LEX-I激光器上进行的质子加速实验中获得的质子最大截止能量进行了估算,认为实验中质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靶后表面加速。同时结果表明:对该装置的实... 根据超短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质子靶前表面加速和靶后表面加速两种机制,对在SI-LEX-I激光器上进行的质子加速实验中获得的质子最大截止能量进行了估算,认为实验中质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靶后表面加速。同时结果表明:对该装置的实验条件,靶前表面加速机制可以产生质子的最大能量约为2MeV;靶后表面加速机制可以产生的质子的最大能量约11 MeV。另外用Multi2005程序计算了激光器信噪比对靶后表面加速机制的影响。计算表明:SILEX-I激光器信噪比达到108∶1时,预脉冲对用5μm靶时鞘层加速电场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质子加速 靶背法向鞘层加速 截止能量 有质动力势 等离子体标长
下载PDF
ICF中靶丸内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的估算 被引量:8
19
作者 段斌 李月明 +1 位作者 方泉玉 张继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用原子物理方法中Grasp 92实用程序,计算了原子系统的能谱和辐射系数。根据局部热动平 衡理论,结合惯性约束聚变“058发充Ar+D2靶丸实验”的光谱数据,估算得到靶丸内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 分别为804.7eV和8.39×1023cm-3。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温度和密度 靶丸
下载PDF
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哲斌 蒋小华 +10 位作者 李三伟 张惠鸽 况龙钰 王传珂 刘永刚 于瑞珍 彭晓世 杨冬 章欢 李志超 张继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5-380,共6页
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采用了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对冲击波发光图像信噪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靶室内杂散光比冲击波信号至少强4个量级以上,是影响信噪比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信噪比控制技术,通过... 在神光Ⅱ和神光Ⅲ原型装置上采用了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对冲击波发光图像信噪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靶室内杂散光比冲击波信号至少强4个量级以上,是影响信噪比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了信噪比控制技术,通过电磁屏蔽优化,采用了基于光触发的快时间分辨测量技术,提高了冲击波速度测量精度。基于冲击波测量辐射温度,对辐射驱动冲击波速度被动式测量技术进行了考核。实验测量的冲击波发光图像清晰,数据信噪比及冲击波速度和物理预期一致,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 冲击波发光图像 冲击波速度测量 光学条纹相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