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新品种沪香922
1
作者 章炉军 李巧珍 +1 位作者 宋春艳 张美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2期21-21,共1页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 沪香922于2021年通过了上海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子实体单生,菇形圆整,等级为中大型至大型。菌盖浅褐色,直径5.21厘米,菌盖纵切面顶端呈凸型或半圆形。菌盖表面鳞片小型、黄白色,分布在菌盖周边。平均单菇重26.7克,菌肉结实。菌柄柱状,长5.63厘米,表面纤毛丰富、浅褐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盖 非主要农作物 特征特性 菌柄 菌肉 子实体 香菇新品种 品种认定
下载PDF
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翟丹丹 尚怀国 +4 位作者 章炉军 田龙 张美彦 李玉 于海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群体 农艺性状 菌龄 出菇温度 环境方差
下载PDF
镉在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及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海龙 翟丹丹 +5 位作者 张美彦 章炉军 张丹 尚晓冬 李巧珍 刘建雨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1期61-65,共5页
以9株香菇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外源镉的方式研究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不同出菇潮次、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子实体不同部位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第一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高于第二潮菇... 以9株香菇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外源镉的方式研究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不同出菇潮次、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子实体不同部位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第一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高于第二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不同发育阶段菌盖的镉含量依次为原基期>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建议后续研究中香菇重金属镉的取样时期为第一潮菇子实体成熟阶段的菌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子实体 发育阶段
下载PDF
香菇子实体中高β-葡聚糖含量多糖提取物制备及体外免疫活性
4
作者 贾薇 余燕贞 +5 位作者 刘红丽 刘艳芳 张美彦 李巧珍 张劲松 汪雯翰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8,共8页
通过比较不同菌株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中β-葡聚糖含量,筛选出高β-葡聚糖含量的香菇沪香F2子实体。以沪香F2子实体为材料,利用不同工艺制备多糖提取物LF1(0.9%NaCl提取)、LF2(0.9%NaCl提取后,沉淀用80℃水提取)、LF3(0.9%NaC... 通过比较不同菌株香菇(Lentinula edodes)子实体中β-葡聚糖含量,筛选出高β-葡聚糖含量的香菇沪香F2子实体。以沪香F2子实体为材料,利用不同工艺制备多糖提取物LF1(0.9%NaCl提取)、LF2(0.9%NaCl提取后,沉淀用80℃水提取)、LF3(0.9%NaCl提取后,沉淀用80℃水提取,沉淀再用5%NaOH提取)、WE(100℃水提取)和AE(100℃水提取后,沉淀用5%NaOH提取),并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阴离子色谱分析多糖提取物的重均和数均分子量及单糖组成,并测定其体外激活Dectin-1受体活性。结果表明:LF3的β-葡聚糖含量最高,为68.26%,且其激活Dectin-1受体的活性也最高。研究结果可为制备高β-葡聚糖含量,且免疫活性高的香菇多糖提取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Β-葡聚糖 提取工艺 结构 活性
下载PDF
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
5
作者 徐珍 杨慧 +5 位作者 张美彦 章炉军 宋春艳 王瑞娟 谭琦 尚晓冬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7-20,共4页
为了实现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申美1号’的产业化推广,比较3种设施化栽培方式(袋栽、瓶栽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下中国美味蘑菇菌盖直径、高度、单菇重以及生育期、出菇率、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袋栽和瓶栽子... 为了实现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申美1号’的产业化推广,比较3种设施化栽培方式(袋栽、瓶栽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下中国美味蘑菇菌盖直径、高度、单菇重以及生育期、出菇率、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袋栽和瓶栽子实体的菌盖表面局部可见棕色色素,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子实体的菌盖表面极少见到;袋栽子实体比瓶栽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的子实体大;瓶栽子实体基本垂直培养料生长,菇型较正,袋栽和免割保水膜袋栽培子实体多为菌包侧面出菇,菇型偏斜;袋栽子实体的平均直径[(70±7)mm]、平均高度[(65±8)mm]和单菇重[(60.2±9)g]均为最大;瓶栽的生物学效率(79.4%)最大;免割保水膜袋栽培的出菇率(91%)最高、单包(瓶)出菇个数(2.7个)最多、单包(瓶)产量[(130.2±12)g]最高。综上,中国美味蘑菇‘申美1号’袋栽更适合于农户栽培,瓶栽更适合于工厂化栽培,免割保水膜袋栽培两者均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味蘑菇 栽培方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肌醇对哲罗鲑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美彦 王常安 徐奇友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0-566,共7页
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099.8 mg/kg的7种饲料,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每组3... 为了探讨肌醇对哲罗鲑(Hucho taimen)生长性能、体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配制肌醇含量为99.8(不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099.8 mg/kg的7种饲料,分别投喂7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进行为期56 d的饲养实验。结果表明,投喂肌醇含量为499.8 mg/kg饲料组的增重率最大,且与添加量低于299.8 mg/kg的3个饲料组差异显著(<0.05)。饲料系数在499.8 mg/kg饲料组最低,在5099.8 mg/kg饲料组最高,两组间差异显著(<0.05)。肌醇含量为499.8~899.8 mg/kg饲料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99.8~299.8 mg/kg及5099.8 mg/kg饲料组(<0.05)。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蛋白各组间差异不显著(>0.05),肝淀粉酶、幽门盲囊脂肪酶活性各组间差异不显著(>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在肌醇含量为199.8~499.8 mg/kg饲料组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0.05),脂肪酶活性在299.8~899.8 mg/kg饲料组高于99.8 mg/kg饲料组(<0.05)。由此得出,饲料中适量添加肌醇可提高哲罗鲑的生长性能及消化酶活性;肌醇含量过低时哲罗鲑增重率、消化酶活性均较低;肌醇含量过高时哲罗鲑特定增长率、消化酶活性较低,饲料系数较高;以增重率为指标由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肌醇的最适含量为536.6 mg/kg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肌醇 生长性能 体成分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美彦 宋春艳 +5 位作者 于海龙 谭琦 徐珍 王瑞娟 章炉军 尚晓冬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I0001,共10页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 目前食用菌的交配型鉴定通常采用单核体两两交配后镜检观察锁状联合的方式进行,工作量大,耗时长且易产生人为误检。本研究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株"申香215"为例,通过对需鉴定交配型的单核体的双核体亲本菌株进行基因组重测序,获得双核体交配型A和B因子区域的序列比对信息,对交配型因子等位基因内部的SNP位点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合适位点设计引物,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Allele-specificPCR,AS-PCR)技术,根据扩增结果可快速确定单核体的交配型并排除双核体和杂合体。用该方法鉴定香菇单核体的交配型,提高了鉴定效率和准确率,该方法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手段,为食用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交配型 单核体 SNP AS-PCR
下载PDF
香菇135菌株特异SCAR标记在其原生质体单核中的分布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美彦 谭琦 +1 位作者 陈明杰 潘迎捷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2-257,共6页
以香菇保藏菌种庆元135以及庆元出菇的135新鲜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分别获得58和83个原生质体单核体;经交配型鉴定后,用已获得的135特异SCAR引物对单核进行PCR扩增,统计SCAR条带的分布。结果显示:原生质体单核... 以香菇保藏菌种庆元135以及庆元出菇的135新鲜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为材料制备原生质体,分别获得58和83个原生质体单核体;经交配型鉴定后,用已获得的135特异SCAR引物对单核进行PCR扩增,统计SCAR条带的分布。结果显示:原生质体单核体分为A1B1和A2B2两种交配型,而特异条带仅存在于后者中,证明135特异SCAR标记是稳定遗传的,也为鉴定以带标记核为亲本之一的杂交后代提供了依据,这就进一步拓宽了分子标记应用于菌株鉴定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育种 分子标记 遗传规律
下载PDF
ITS-RFLP及SRAP标记在灰树花种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美彦 尚晓冬 +3 位作者 李玉 郭倩 陈明杰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共6页
以25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的子实体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ITS扩增后对产物进行酶切,25个菌株的ITS条带处于同一位置,酶切后部分菌株呈现不一样的切点,可将这些菌株大致分为三类。应用扩增清晰、多态性高的47对SRAP引物对这25... 以25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的子实体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ITS扩增后对产物进行酶切,25个菌株的ITS条带处于同一位置,酶切后部分菌株呈现不一样的切点,可将这些菌株大致分为三类。应用扩增清晰、多态性高的47对SRAP引物对这25个菌株进行SRAP分析,共得到138条多态性条带,树状图显示,这些菌株在相似度77%水平上可分为三类,与ITS-RFLP的分析结果类似。SRAP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菌株可以被有效的区分,15个菌株未能找到其相互之间的差异带,说明ITS-RFLP和SRAP标记可以应用于区分菌株,进行种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SRAP ITS 种质评价
下载PDF
贵州山区高位池循环水大口黑鲈健康养殖试验
10
作者 王贤文 杨星 张美彦 《渔业致富指南》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大口黑鲈,又名加州鲈,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病害少和肉质紧实,骨刺少,营养价值高等优点,由于近几年大口黑鲈市场价格涨势较快,全国各地掀起了养殖热潮,养殖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各地区热门养殖品种之... 大口黑鲈,又名加州鲈,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病害少和肉质紧实,骨刺少,营养价值高等优点,由于近几年大口黑鲈市场价格涨势较快,全国各地掀起了养殖热潮,养殖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各地区热门养殖品种之一。贵州省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良好,适宜大口黑鲈的养殖,为探索大口黑鲈在贵州山区高位池的养殖效果,于2021年在贵州省赤水市长期镇进行了大口黑鲈高位池循环水养殖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山区 杂食性鱼类 大口黑鲈 高位池 养殖试验 养殖效果 循环水养殖 加州鲈
下载PDF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美彦 杨星 +3 位作者 杨兴 蒋晓红 关梅 李建光 《水产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8-50,共3页
微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方式相比,不仅能增加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溶解氧量,尤其是中、下层水体均匀增氧,还能改善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本文主要介绍微孔增氧机的工作原理及与其他增氧设备配套使用的优点。
关键词 微孔曝气增氧机 水产养殖 溶解氧
下载PDF
水产动物对肌醇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美彦 杨星 +1 位作者 王常安 徐奇友 《水产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59-63,共5页
肌醇(myo-inositol,MI)作为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能够促进脂肪代谢,提高饲料利用率,加快鱼类生长。本文主要对肌醇对水生动物的影响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 肌醇 水产动物 生长性能 肠道 需求量
下载PDF
肌醇对哲罗鲑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美彦 王常安 +1 位作者 徐奇友 杨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31-637,共7页
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肌醇对哲罗鲑( Hucho taimen)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不同肌醇含量下哲罗鲑肠道、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选择平均体重为(2.83±0.44) g健康的哲罗鲑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 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旨在探讨肌醇对哲罗鲑( Hucho taimen)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进行不同肌醇含量下哲罗鲑肠道、肝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选择平均体重为(2.83±0.44) g健康的哲罗鲑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饲喂以鱼粉、明胶和酪蛋白为蛋白质源配制的肌醇含量为99.8(不额外添加肌醇)、199.8、299.8、499.8、699.8、899.8和5099.8 mg/kg的7种试验饲料。结果表明:饲料中肌醇含量显著影响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P<0.05)。肝脏SOD活性在899.8 mg/kg组达最高值,显著高于99.8、199.8和5099.8 mg/kg组( P<0.05);肝脏MDA含量随着肌醇含量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499.8 mg/kg组达最低值,显著低于99.8和199.8 mg/kg组( P<0.05)。饲料中肌醇含量过低(99.8 mg/kg)或过高(5099.8 mg/kg)时均会使组织发生病理性损伤,比如肝脏会出现空泡变性,细胞轮廓模糊等情况;肠道褶皱变宽变短,排列疏松。由此得出,饲料中肌醇含量为299.8~899.8 mg/kg时哲罗鲑的抗氧化能力较高;饲料中肌醇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哲罗鲑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肝脏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罗鲑 肌醇 抗氧化能力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香菇135菌株特异SCAR标记的分布和遗传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美彦 尚晓冬 +2 位作者 谭琦 陈明杰 潘迎捷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4期1-10,共10页
用香菇(Lentinula edodes)135菌株的特异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引物135F/R(扩增601bp的条带)对135菌株的58个原生质体单核体和97个孢子单核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检验此特异标记在单核体中的分布和遗传规律。... 用香菇(Lentinula edodes)135菌株的特异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引物135F/R(扩增601bp的条带)对135菌株的58个原生质体单核体和97个孢子单核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检验此特异标记在单核体中的分布和遗传规律。原生质体单核体分为两种交配型A1B1和A2B2,此标记仅存在于后一种核中;另外,此标记在四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后代中随机分布,显示这个SCAR标记可以稳定遗传到后代,而且与交配型A、B因子之间没有连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规律 香菇 交配型 特异SCAR标记
下载PDF
人工控制条件下的灰树花菌株筛选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美彦 尚晓冬 +3 位作者 郭倩 王瑞娟 李玉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对收集到的36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品比试验,为工厂化生产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共进行4轮筛选,从出菇正常的15个菌株中选择4个表现良好的菌株进行扩大栽培,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原基形成率... 对收集到的36个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株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品比试验,为工厂化生产选择表现优良的菌株。共进行4轮筛选,从出菇正常的15个菌株中选择4个表现良好的菌株进行扩大栽培,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筛选出原基形成率高、抗逆性好的2个来自庆元的菌株(灰M良和灰M云)用于人工控制条件下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树花 菌株筛选 人工栽培
下载PDF
香菇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及其紧密连锁基因的克隆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美彦 鲍大鹏 +2 位作者 陈明杰 尚晓冬 谭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5,共5页
根据香菇(Lentinula edodes)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的保守序列,通过基因组步行法对le-mip基因及其上游、下游区域进行步行扩增,扩增产物经SeqMan程序拼接后再BlastX搜索,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8880bp,其中有5个推定... 根据香菇(Lentinula edodes)编码线粒体中间肽酶le-mip基因的保守序列,通过基因组步行法对le-mip基因及其上游、下游区域进行步行扩增,扩增产物经SeqMan程序拼接后再BlastX搜索,并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序列长8880bp,其中有5个推定的基因,且与le-mip紧密连锁的基因中没有香菇的A交配型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基因组步行 le-mip基因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美彦 杨星 +5 位作者 姜再胜 赵凤 李松艳 刘婷婷 张芷欣 商宝娣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6-394,共9页
为探讨姜黄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进行为期60d的试验。配制姜黄素水平为0(对照组)、15、30、60、120、240mg/kg的6组试验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试验鱼平均体质量为(4.17±0.39)g。试验结果表明:与... 为探讨姜黄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进行为期60d的试验。配制姜黄素水平为0(对照组)、15、30、60、120、240mg/kg的6组试验饲料,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试验鱼平均体质量为(4.17±0.39)g。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mg/kg姜黄素添加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升高(P<0.05),30mg/kg和60mg/kg组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30 mg/kg和60mg/kg姜黄素添加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红细胞、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随着姜黄素含量的增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先降后升,与对照组相比,60mg/kg组谷丙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60mg/kg和120mg/kg组谷草转氨酶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0、60mg/kg和120mg/kg姜黄素添加补体替代途径活力(ACH50)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添加组肿瘤坏死因子-α活性显著升高(P<0.05);60mg/kg姜黄素添加组的肝脏白细胞介素-1β活力最高;60mg/kg姜黄素添加量显著提高了肝脏中PrxⅠ、PrxⅡ、PrxⅣ、PrxⅤ、PrxⅥ基因相对表达水平(P<0.05)。综上所述,60mg/kg的姜黄素添加量可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抗氧化能力,为日粮中的最适添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大口黑鲈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不同品种干制香菇子实体等鲜浓度值差异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于海龙 李玉 +6 位作者 陈万超 李文 宋春艳 尚晓冬 章炉军 张美彦 杨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1-175,共5页
以中国12个主要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培养料、发菌、转色、出菇以及加工前的干制处理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得的不同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含量和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 以中国12个主要栽培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培养料、发菌、转色、出菇以及加工前的干制处理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获得的不同品种的香菇子实体中的游离氨基酸、5’-核苷酸含量和等鲜浓度(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值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香菇中同一种氨基酸的含量不同,品种939与申香8号的总氨基酸含量相近,但品种939中天冬氨酸的含量是申香8号的3.7倍,鲜味氨基酸以武香一号含量最高,为(5.76±0.13)mg/g,是135品种的2.2倍,甜味氨基酸以605含量最高,为(14.35±0.32)mg/g,是Cr04品种的2.6倍;不同品种香菇子实体中鲜味核苷酸以605含量最高,为(5.24±0.27)mg/g,是808品种的3.3倍;但是综合各种呈鲜成分,申香10号的EUC值最高,达(342.1±4.61)g MSG/10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品种 等鲜浓度值 风味成分
下载PDF
香菇自交选育新菌株及其亲本子实体的氨基酸特征及蛋白质营养价值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巧珍 刘建雨 +7 位作者 章炉军 张美彦 于海龙 李玉 周峰 姜宁 尚晓冬 宋春艳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7,共7页
通过测定粗蛋白和其水解后氨基酸的含量,在现行国际氨基酸模式谱的基础上,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模式评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RC)、氨基酸... 通过测定粗蛋白和其水解后氨基酸的含量,在现行国际氨基酸模式谱的基础上,以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IOM)模式评分、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氨基酸比值系数(ratio coefficient,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C,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等指标,对香菇(Lentinula edodes)自交选育新菌株243和申香1504及亲本沪香F2子实体的氨基酸特征和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243和申香1504子实体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亲本沪香F2,菌株243子实体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沪香F2相当,3个菌株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值符合FAO/WHO理想蛋白模式;蛋白中AAS评分、IOM评分、CS评分、SRC值、EAAI值均以243菌株最高。3个菌株的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s score,PDCAAS)值在0.54~0.61之间,子代243菌株最高,其次为亲本沪香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自交新菌株 必需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营养特征 蛋白质营养价值
下载PDF
美味牛肝菌与马尾松幼苗无菌条件下的外生菌根合成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付绍春 谭琦 +3 位作者 陈明杰 尚晓冬 蔡令仪 张美彦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6,F0003,共7页
在改进菌根合成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的外生菌根,描述了人工条件下合成的外生菌根形态。针对菌根合成基质、宿主苗龄和接种方式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对苗成活率、培养6个月... 在改进菌根合成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的外生菌根,描述了人工条件下合成的外生菌根形态。针对菌根合成基质、宿主苗龄和接种方式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对苗成活率、培养6个月的树苗地径和苗高、茎根比、菌根根尖数、菌根感染率6个指标的综合分析,结果在菌根合成中,采用模拟自然土壤结构的二层基质体系的菌根合成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广泛使用的单层泥炭蛭石基质,且向基质中添加海泡石矿粉更有利于外生菌根菌的形成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合成基质 海泡石矿粉 松树苗龄 接种方式 菌根感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