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宁市献血人群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分析
1
作者 张翙 梁进恒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2期134-136,共3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现状,为制定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5月在南宁市地区献血人群的910份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样本进行HCMV-lgG和HCMV-lgM项目检测。从献血者... 目的:了解南宁市献血人群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现状,为制定血液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4—5月在南宁市地区献血人群的910份血液样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所有样本进行HCMV-lgG和HCMV-lgM项目检测。从献血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分类分析献血人群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现状。结果:HCMV-lgG阳性率为97.58%(888/910),HCMV-lgM阳性率0.44%(4/910)。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献血者HCMV-l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献血者HCMV-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献血者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献血者H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HCMV感染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献血者HCMV感染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巨细胞病毒 献血人群 ELISA
下载PDF
2013—2022年南宁市无偿献血者归队状况分析
2
作者 何汝汝 张翙 +1 位作者 王心维 庞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对南宁市10年间献血者归队状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本市献血者归队工作质量和效能。方法对本市符合条件归队、主动申请归队、归队检测和归队献血情况等数据以及相关归队献血者群体特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归队献血者共... 目的对南宁市10年间献血者归队状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本市献血者归队工作质量和效能。方法对本市符合条件归队、主动申请归队、归队检测和归队献血情况等数据以及相关归队献血者群体特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归队献血者共4657人,其中主动申请归队1434人,占比30.79%;归队检测合格957人,占比66.74%;共有595人成功实现归队献血,占比62.17%;共计完成3675人次归队再献血,其中1802人次捐献全血686700 mL,1873人次捐献血小板3359 U;以既往献血次数3次以上为主,占比72.61%;男性比例高于女性;30~39岁归队献血人群高于其他年龄段等特征。结论本市无偿献血者归队工作对保护献血者权益,减少献血者流失,增加血液供给和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宁市 献血者 归队 特征分析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新型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及对血液安全的影响
3
作者 张翙 王心维 +4 位作者 何汝汝 韦振兴 梁进恒 庞栋 陈利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70-774,共5页
目的监测无偿献血者感染SARS-CoV-2康复后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及S/CO值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保障血液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连续监测T1—T7共7个时间点(跨... 目的监测无偿献血者感染SARS-CoV-2康复后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及S/CO值的动态变化情况,为保障血液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5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连续监测T1—T7共7个时间点(跨度14~15周)359份血液标本(血浆)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结果1)纳入符合标准共计54人,提供359份血液标本(血浆)用于检测,有效检测结果349份。2)时间段内IgM检测呈阳性11人,阳性率20.37%;IgM抗体S/CO值T1—T3逐步升高,T4—T7逐步下降。3)时间段内IgG检测呈阳性54人,阳性率100%;IgG抗体S/CO值随时间变化逐步降低。4)在T1—T7时间段内,SARS-CoV-2 IgG抗体S/CO值在性别(男/女)及年龄段(18~39岁/40~60岁)均无差异(P>0.05)。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感染SARS-CoV-2康复后,2~14周SARS-CoV-2 IgG抗体阳性率为100%,IgG S/CO值随时间推移逐步下降,献血者SARS-CoV-2血清学特异性IgG、IgM抗体更长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新型冠状病毒 IGM抗体 IgG抗体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我国18家地市级血站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丁丁 沈有华 +16 位作者 钟建玲 张翙 田志彬 鲍琳 赵会霞 汪鹏 何燕琴 李丽 李浩 褚德旭 王颖 许守广 黄敏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18家地市级血站(简称血站)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相关数据,了解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内地采供血执业比对平台,收集2017~2020年国内18家血站献血者血液HBV检测不合格率和不合格地区分布特征、初次献... 目的通过分析18家地市级血站(简称血站)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相关数据,了解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内地采供血执业比对平台,收集2017~2020年国内18家血站献血者血液HBV检测不合格率和不合格地区分布特征、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HBsAg ELISA不合格率、HBsAg ELISA合格但HBV DNA不合格(简称HBV DNA单独不合格)的献血者比率等相关数据,并统计分析献血人群HBV感染情况。结果2017~2020年18家血站的献血者HBV不合格率为13.48/万~144.02/万,其中东部地区HBV不合格率平均为26.14/万,中部地区为51.98/万,西部地区为41.00/万;初次献血者HBsAg ELISA不合格率为14.55/万~305.39/万;重复献血者HBsAg ELISA不合格率为1.04/万~87.43/万;HBV DNA单独不合格率为1.80/万~35.31/万。结论献血人群HBV感染分布具有地域性;重复献血者为低危献血人群;HBsAg ELISA和HBV DNA联合检测可以最大限度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不合格率 初次献血者 重复献血者 HBsAg ELISA HBV DNA
原文传递
《离骚》“高冠”新解
5
作者 张翙 《云梦学刊》 2011年第6期43-46,共4页
作为屈原形象特征的"高冠长剑",并不是诗人用以表示自己异于众人的服饰,其只是楚国的普通士服,但却有着通神的象征意义,是楚地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诗中"高冠长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通神,又喻美德。
关键词 《离骚》 高冠 通神 美德
下载PDF
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输血传播巨细胞病毒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87-0191,共5页
巨细胞病毒(CMV)在健康人群普遍易感,全球血清流行率为60-90%,胎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器官和/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感染CMV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无论是血清学筛查还是白细胞... 巨细胞病毒(CMV)在健康人群普遍易感,全球血清流行率为60-90%,胎儿及低出生体重儿、器官和/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感染CMV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无论是血清学筛查还是白细胞去除对于避免CMV 经输血传播都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我国采供血机构尚未将CMV检测列入献血者筛查项目并构建CMV-SN血液制品库,也只有部分采供血机构对血浆进行 PRT。因此我们就近年来免疫功能不全患者输血传播巨细胞病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功能 输血 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试论高速公路事故黑点的排查与治理
7
作者 张翙 《交通与运输》 2008年第H05期128-131,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承载量持续增加,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高速公路黑点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亟待攻克的课题。在对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黑点排查整治时,要注重事故多发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承载量持续增加,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高速公路黑点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亟待攻克的课题。在对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黑点排查整治时,要注重事故多发的"显性黑点",运用多种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事故的预防及对事故黑点的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事故黑点 排查 治理
下载PDF
试论高速公路事故显性及隐性黑点的排查与治理
8
作者 张翙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7-19,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承载量持续增加,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高速公路黑点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对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黑点排查整治时,在注重事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承载量持续增加,如何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高速公路黑点的排查、治理,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在对高速公路进行事故黑点排查整治时,在注重事故多发的"显性黑点"的同时应分析"隐性黑点"的存在,运用多种方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事故的预防及对事故黑点的治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事故黑点 排查 治理
下载PDF
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刘娟 王心维 +6 位作者 庞栋 潘阳春 韦振兴 李雄 朱秋亭 何汝汝 张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比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现行标准,并探索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以制订合理的内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中心血站2015—2022年共8年427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末溶血率数... 目的比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现行标准,并探索献血人群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保存期末溶血率的影响因素,以制订合理的内控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宁中心血站2015—2022年共8年427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期末溶血率数据。比对现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中保存期末溶血率标准,分析其差异性,并根据献血人群,分析影响溶血率的因素。结果(1)427例中有418例(97.89%)溶血率≤0.4%,均<0.8%;(2)从献血者人群特征分析,溶血率男性组>女性组;(3)在年龄的分组中18~29岁组的溶血率均低于30~39岁组和40~60岁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职业分类中,学生溶血率最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民族与血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据统计表明献血者性别、年龄、献血量、职业均可以影响溶血率。现行的标准在本地区血液质量控制的合格范围明显偏高,宜制定合理的质控策略,将溶血率的内控指标设定为<0.4%,有利于对本地区内部质量控制做出准确的评价和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率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质量标准 献血人群 影响因素 内控指标
原文传递
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用于献血前ALT筛查的性能验证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春柳 张翙 苏武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3期1772-1773,共2页
目的根据干式化学分析仪行业标准YY/T0655-2008对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了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以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对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的准确度、批内精密度、线性等进行评估。结果 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符... 目的根据干式化学分析仪行业标准YY/T0655-2008对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了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方法以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参考仪器,对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的准确度、批内精密度、线性等进行评估。结果 3种干式化学分析仪符合行业标准YY/T0655-2008规定要求,但进口设备的精密度明显优于国产设备。结论为了保证各仪器间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应对仪器进行定期校准和比对实验,校准比对的前提应以CLIA′88指标的1/4的精密度水平为指标,而不能满足于YY/T0655-2008的精密度要求,唯有这样才能避免血液的浪费和献血者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化学分析仪 丙氨酸转氨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13台血站半自动ALT分析仪溯源性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春柳 张翙 苏武锦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以方法学比较为判断结果,实现血站各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析仪溯源性,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以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ALT测定试剂盒、罗氏Cobas校准品及质控品组合为比较的检测系统X;采血科各型半... 目的以方法学比较为判断结果,实现血站各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析仪溯源性,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以罗氏Cobas 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 ALT测定试剂盒、罗氏Cobas校准品及质控品组合为比较的检测系统X;采血科各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配套使用的ALT检测试剂组合为待评价的检测系统Y;比较检测系统X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向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溯源,采血科所有待评价的检测系统Y的溯源目标向检验科的系统X靠拢。结果保证了采血科各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可靠性,ALT检测不合格率有所下降。结论血站系统要保证采血前和采血后检测系统间ALT结果的一致性,比对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方法学比较 溯源性
下载PDF
血液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翙 苏武锦 农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6期2202-2203,共2页
新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相继颁布实施,对我国血液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也对血液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血液成分制备是确保血液有效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成分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质... 新的《血站技术操作规程》、《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相继颁布实施,对我国血液质量安全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也对血液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血液成分制备是确保血液有效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成分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临床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对成分制备关键控制点的确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作者归纳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探讨如何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制备 关键控制点 血液质量
下载PDF
非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统计与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对该站非检测原因所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基础。方法对该站2008~2011年在采血及成分制备过程中报废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732袋血液由于非检测不合格而造成报废,其中主要是由于采... 目的对该站非检测原因所致的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与回顾性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应措施提供基础。方法对该站2008~2011年在采血及成分制备过程中报废的血液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9732袋血液由于非检测不合格而造成报废,其中主要是由于采血量不足、脂肪血、颜色异常、血凝块、采血袋破损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结论开拓无偿献血者招募新模式的同时,加强成分制备过程的监控,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血液质量质量,使宝贵的血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者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内控标准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翙 苏武锦 农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752-2752,共1页
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内控标准。方法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分别抽取1、1.5、2U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各250袋进行称量,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结果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 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内控标准。方法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分别抽取1、1.5、2U去白细胞悬浮细胞各250袋进行称量,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结果从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结果(表1)与实际测算结果比较中可以看出,实际测定的容量范围处于理论容量范围内,这说明理论容量范围的设定是可信的。结论以实际测算结果作为内控标准,如制备过程发现的不符合内控标准时,将进一步进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等的检测,以综合评估血液是否符合要求,这种做法更符合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去除术 红细胞容量 参考标准
下载PDF
几种滤白全血四联袋的选用和质量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翙 黄广 +1 位作者 农媛 苏武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0期2638-2638,2644,共2页
目的评价5种去白全血四联袋对采集的全血滤除白细胞的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个厂家的滤白全血四联袋对全血进行过滤,观察滤白后红细胞回收率、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残余量、白细胞清除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 1~5组红... 目的评价5种去白全血四联袋对采集的全血滤除白细胞的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个厂家的滤白全血四联袋对全血进行过滤,观察滤白后红细胞回收率、血细胞比容(HCT)、白细胞残余量、白细胞清除率、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结果 1~5组红细胞回收率均超过90%,符合大于或等于85%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均大于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在111~114mg/L,低于300mg/L的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清除率均超过9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厂家的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白细胞残余量均符合小于或等于2.5×106/200mL的要求。1、4组进口滤器过滤白细胞后血液的白细胞残余量均比其他3组国产滤器低。5组滤器白细胞清除率均达到了99.9%,甚至1、4组进口滤器达到了99.99%,而且国产的3、5组也达到了99.98%,去白效果均令人满意。结论如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要求的过滤时的温度和时间,国产滤器也能达到很好的去除白细胞的效果,而且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滤器 过滤 全血
下载PDF
国内24家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华敏玉 牛伟 +23 位作者 姚建 许守广 邱玉霞 李丽 赵冬梅 万珈妤 燕锋 贾红志 李浩 钱佳齐 汪鹏 王振兴 鲍琳 温珊 叶盛 冯雪芳 蔡晓波 褚德旭 沈有华 丛培芳 张翙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37-94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现状,为地市级血站优化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模式,不断提高制备效率和供应能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4家地市级血站2017—2020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单采血小板时同... 目的了解我国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现状,为地市级血站优化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模式,不断提高制备效率和供应能力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我国采供血机构执业比对平台24家地市级血站2017—2020年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单采血小板时同步单采血浆的人次数、每一单采程序采集单采血小板的平均单位数、单采血小板报废率、过期单采血小板量和单采血小板发放量;收集浓缩血小板制备量、过期浓缩血小板量、浓缩血小板合格量和浓缩血小板发放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利用公式计算血小板成分血制备量、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等。结果24家地市级血站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2.23%,占血小板成分血的比例为99.80%;每一单采程序采集单采血小板的平均单位数为1.75成人治疗量,仅有5家血站在2019~2020年期间单采血小板时同步单采血浆;单采血小板报废率为0.28%,其中过期报废率为0.007%。浓缩血小板制备1621.2成人治疗量,浓缩血小板过期报废率为13.03%。血小板成分血制备效率97.56%,其中单采血小板制备效率97.61%;浓缩血小板制备效率74.43%。结论地市级血站血小板成分血供应能力地区差异大,单采血小板为血小板成分血供应主体,采集能力逐年递增,且具有制备效率高、过期报废量低特点;浓缩血小板制备开展有限且制备效率低、过期报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制备效率
原文传递
如何保证血站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翙 农媛 苏武锦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年第3期74-75,共2页
从构建质量管理文件体系、重视日常质量巡检、定期开展文件评审、实施内部审核、落实管理评审等方面,探讨了持续改进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关键词 质量管理体系 血站 审核
下载PDF
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翙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19期2931-2932,共2页
血液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种血液、血清病毒检测新技术在不断研发和引入,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在不断提高,使得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已显著降低.但是由于存在"窗口期"、隐匿性肝炎低病毒载量、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输血感... 血液安全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各种血液、血清病毒检测新技术在不断研发和引入,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在不断提高,使得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已显著降低.但是由于存在"窗口期"、隐匿性肝炎低病毒载量、病毒变异等原因,使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依然存在.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在不断探索研发新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文就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技术和策略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血清学试验 核酸类 分析 DNA 病毒 输血 普查 综述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用于献血者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试验反应性样本补充试验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姜莹 黄晓群 +3 位作者 庞栋 张翙 韦振兴 黄金环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4期1624-1625,共2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反应性样本后续补充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样本136例,其中TP-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样本55例,单试剂反应性样本41例,双试剂无反应性样本40例,分别...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用于梅毒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反应性样本后续补充试验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无偿献血者样本136例,其中TP-ELISA双试剂反应性样本55例,单试剂反应性样本41例,双试剂无反应性样本40例,分别用ECLIA和明胶螺旋体凝集试验(TPPA)及免疫印迹法(WB)检测,以WB法为金标准,比较ECLIA和TPP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以WB法为金标准,136份样本中ECLIA法敏感度为100.00%,特异性为97.53%,一致率为98.53%;TPPA法敏感度为98.18%,特异性为96.30%,一致率为97.79%;ECLIA和TPPA两种方法 Youden指数分别为0.975 3和0.944 8;ECLIA和TPPA检测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LIA具有较高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且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作为TP-ELISA反应性样本的后续补充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梅毒特异性抗体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明胶螺旋体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试验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写作模式献疑——以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为中心
20
作者 张翙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11期151-156,共6页
20世纪的中国戏剧史家们普遍视中国戏剧的形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撰写戏剧史时皆以追源溯流开篇;对于历史上先后兴盛的南戏、杂剧、花部三类戏剧形态之间的演进规律,其则根据时间线上的因果关系而概括为一种此衰彼盛的兴替关系;作为“... 20世纪的中国戏剧史家们普遍视中国戏剧的形成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撰写戏剧史时皆以追源溯流开篇;对于历史上先后兴盛的南戏、杂剧、花部三类戏剧形态之间的演进规律,其则根据时间线上的因果关系而概括为一种此衰彼盛的兴替关系;作为“场上”的重要呈现因素,声腔也逐渐受到戏剧史家们的重视,而一度成为其考察戏剧史变迁的重要线索。这三种在戏剧史中似乎已经达成共识的撰写方式与认知理念,实际上仍存在着重大缺陷,而这一缺陷归根结底是由于其对中国戏剧本质特征、中国戏剧分类标准等根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戏剧史 戏剧起源 戏剧演进 声腔 周贻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