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陈颖颖 陈兰 +5 位作者 牟志向 胡小龙 张艺艳 翁娇青 吕佩瑜 关天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300、600μmol·L^(-1)IS干预人原代DC细胞24 h,分为Control组、IS-30组、IS-300组、IS-600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细胞经600μmol·L^(-1)IS干预24 h后加入1 mg·L^(-1)anti-HMGB1或经1 mg·L^(-1)HMGB1单独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IS组、HMGB1组、IS^(+)anti-HMGB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IS浓度增加,CD83^(+)和CD86^(+)细胞数逐渐增加(P<0.01),DCs吞噬能力逐渐下降(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的CD83^(+)和CD86^(+)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吞噬能力增加(P<0.01)。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IS或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拮抗HMGB1可抑制IS诱导的DCs表型及成熟并抑制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树突状细胞 硫酸吲哚酚 表型 吞噬功能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抗肾小球基膜肾炎患者肾组织浸润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艺艳 陈莎莎 +5 位作者 陈冬梅 张明超 曾彩虹 陈惠萍 刘志红 唐政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4-329,共6页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在抗肾小球基膜(GBM)肾炎患者肾脏浸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8例经肾活检确诊为抗GBM肾炎的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根据浸润肾肥大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组1(...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在抗肾小球基膜(GBM)肾炎患者肾脏浸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8例经肾活检确诊为抗GBM肾炎的患者,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根据浸润肾肥大细胞计数将患者分为组1(肥大细胞<50个/mm2,n=18)和组2(肥大细胞≥50个/mm2,n=2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指标的差异,并对肥大细胞浸润和临床与病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组1相比,组2患者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发生肉眼血尿者较多、少尿/无尿比例较高,蛋白尿、镜下血尿、低蛋白血症较轻,而贫血程度较重、抗GBM抗体滴度较高。同时,组2患者肾损伤程度较重,血清肌酐(SCr)(791±324μmol/L vs 412±241μmol/L,P<0.00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29.8±13.9 mg/dl vs 15.7±11.5 mg/dl,P=0.005)水平较高,尿渗透压较低[285±82.37 mOsm/(kg·H2O)vs 429±359 mOsm/(kg·H2O),P=0.001]。组2患者肾小球硬化和包囊破裂的比例亦较高,间质纤维化程度较重,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纤维性/纤维细胞新月体比例较高(66.7%±21.9%vs 47.0%±33.6%,P=0.037),细胞性新月体比例较低,但无显著差异。组2患者肾组织间质还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包括CD4+、CD8+及CD68+细胞)。其中CD8+细胞(180个/mm2vs 268个/mm2,P=0.045)及CD68+细胞(534个/mm2vs 792个/mm2,P=0.017)浸润在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肥大细胞与新月体和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包括CD68+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相关。结论:抗GBM肾炎患者肾脏肥大细胞浸润和慢性病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肥大细胞 胰蛋白酶 纤维化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肾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艺艳 唐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7-440,共4页
肥大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拥有相似的表型特征,近年来发现其参与慢性炎症、血管增生、组织重建及进行性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肥大细胞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在促进肾组织炎症反应和促进肾组织纤维... 肥大细胞与单核巨噬细胞拥有相似的表型特征,近年来发现其参与慢性炎症、血管增生、组织重建及进行性纤维化等病理生理过程。肥大细胞在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作用机制研究主要在促进肾组织炎症反应和促进肾组织纤维化病变。文中结合近年来文献,重点阐述肥大细胞促进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旨在为CKD患者的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慢性肾病 纤维化
下载PDF
新月体比例在Ⅳ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莎莎 张艺艳 +4 位作者 刘正钊 章海涛 胡伟新 刘志红 唐政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4-320,共7页
目的:探讨新月体比例在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肾活检证实新月体比例≥10%的Ⅳ型LN患者520例,根据光镜下肾小球中新月体形成的百分比将患者分为三组,组1... 目的:探讨新月体比例在Ⅳ型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肾脏科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肾活检证实新月体比例≥10%的Ⅳ型LN患者520例,根据光镜下肾小球中新月体形成的百分比将患者分为三组,组1:新月体比例≥10%且<25%(n=240);组2:新月体比例≥25%且<50%(n=160);组3:新月体比例≥50%(n=120),以100例无新月体形成的Ⅳ型LN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四组间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病理特点。结果:520例患者中男性70例(13.4%),女性450例(86.6%),其平均年龄31.6±11.3岁,平均发病年龄28.8±11.1岁,SLE病程34.5±42.9月,LN病程20.7±34.1月。与对照组相比,新月体组患者病程更短,临床主要表现急进性肾炎综合征(21.8%)、肾病综合征(23.4%)、发作性肉眼血尿(26.7%)和慢性肾衰(7.9%),蛋白尿,镜下血尿和小管损伤指标更重,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更常见,补体水平、ANA、ds-DNA滴度更低,狼疮抗凝物(L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率更高。新月体组患者,免疫荧光可见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弱。光镜下球性废弃及袢坏死比例高,白金耳和毛细血管袢微血栓较少见,肾小管间质(急性/慢性病变)和血管病变重,间质广泛炎细胞浸润。肾外表现如贫血和高血压发生率高,而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减少和肾外器官受累发生率低。新月体比例与浆膜炎发生率、高血压比例、贫血、肉眼血尿发生率、ANCA阳性率、袢坏死比例、尿素氮、肌酐水平、补体C3及C4水平、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活动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评分成正相关,与年龄、LN病程、SLE病程和白金耳比例成负相关。结论:Ⅳ型LN合并新月体形成的患者多起病急、病程短,肾脏表现较重,肾外器官受累较轻,免疫学活动性较低,病理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肾小管萎缩、间质炎细胞浸润、纤维化突出,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狼疮性肾炎 新月体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临床及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艺艳 唐政 +5 位作者 陈莎莎 陈冬梅 罗春雷 曾彩虹 陈惠萍 刘志红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0-804,共5页
目的观察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0--2010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诊断为抗GBM肾炎患者38例,根据入院时的血清肌酐浓度(Scr)分为2组:Scr〈530μmol/L为A组(16... 目的观察抗肾小球基底膜(GBM)肾炎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0--2010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并行肾活检诊断为抗GBM肾炎患者38例,根据入院时的血清肌酐浓度(Scr)分为2组:Scr〈530μmol/L为A组(16例);Scri〉530μmol/L为B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特征。结果38例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4.3±18.2)岁;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7.43周,确诊时已有半数以上(57.9%)的患者Scr≥530μmol/L,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综合征26例患者(68.4%),急进性肾炎合并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者12例(31.6%),肉眼血尿高达65.8%。月体发生率为40%~100%,≥85%占34.2%。与A组相比较,B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者较多见,Scr明显升高;肾间质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组患者尿蛋白定量较多、血尿程度相对较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上B组患者包囊壁断裂、小管炎、炎症细胞浸润均明显高于A组,新月体形成百分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患者肉眼血尿发生率高,诊断时多数表现为尿毒症,全部患者新月体形成≥40%。确诊时Scr水平、病程中是否出现少尿、无尿及肾间质损伤的实验室指标可预测肾脏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 病理 肌酐
原文传递
溶血尿毒综合征并IgA肾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荣 张艺艳 +1 位作者 李世军 唐政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0-672,共3页
溶血尿毒综合征(HUS)是一种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病临床相对少见,多发于学龄儿童,而以成人发病且合并IgA肾病者更为少见。
关键词 溶血尿毒综合征 IGA肾病
原文传递
一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Alport综合征家系的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兰 张艺艳 林伟胜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讨1个Alport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法检测先证者COL4A3、COL4A4、COL4A5基因,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对照进行Sanger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双胞胎弟弟COL4A4基因均存在c.4953G>A(p.Trp1651*)... 目的探讨1个Alport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法检测先证者COL4A3、COL4A4、COL4A5基因,并在家系其他成员及100名对照进行Sanger验证。结果先证者及其双胞胎弟弟COL4A4基因均存在c.4953G>A(p.Trp1651*)和c.4623C>A(p.Tyr15411*)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c.4953G>A杂合变异,先证者母亲携带c.4623C>A杂合变异。100名正常对照中均未检出这两个变异,经文献检索也未见相关报道。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COL4A4基因c.4953G>A(p.Trp1651*)变异和c.4623C>A(p.Tyr1541*)变异均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_supporting+PP1)。结论COL4A4基因的c.4953G>A和c.4623C>A复合变异可能是该家系患者的致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COL4A4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ORT综合征 COL4A4基因 基因变异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