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再入院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林颖 廖金花 +2 位作者 滕灵晶 吴丽丽 张芳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再入院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危重新生儿后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2年7月NICU收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 目的了解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患儿再入院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危重新生儿后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2022年7月NICU收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条件、排除条件将发生再入院的224例患儿作为再入院组,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未发生再入院224例患儿为非再入院组,收集两组患儿入院诊断、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生后1 min Apgar评分、是否使用呼吸机、出院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血胆红素水平及母亲分娩方式、母亲年龄、孕产次等方面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NICU患儿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NICU患儿再入院率为1.75%(224/12816);出院1周内再入院150例(66.96%)、出院1~2周再入院患儿43例(19.20%);再入院主要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1例(45.09%)、消化系统疾病35例(15.63%)、呼吸系统疾病34例(15.18%)、围生期感染33例(14.73%);NICU患儿再入院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与出院时CRP水平为NICU患儿再入院影响因素。结论胎龄与出生时CRP水平是影响NICU患儿再入院的主要因素,NICU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患儿出生胎龄及出院时的CRP水平,及时解决家长在照护过程中的困难,提醒家长定期随访,尽可能保证其出院时控制CR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以期减少NICU患儿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再入院 影响因素 诊断 胎龄
下载PDF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郭建芳 滕灵晶 +4 位作者 苏君琴 吴艳 张芳淼 杨丽春 林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出生24 h内并发呼吸窘迫入住我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无创呼吸支持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双水平气道... 目的 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出生24 h内并发呼吸窘迫入住我院NICU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1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无创呼吸支持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55例,观察组行NHFOV通气58例。比较两组患儿经皮氧分压(TcPO_(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水平、并发症及临床结果。结果 观察组TcP02水平仅在治疗4 h后高于对照组(P=0.003),TcPCO_(2)水平在治疗后0.5、2.0、4.0 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47),缩短了给氧时间(P=0.002);而两组气漏综合征发生率、腹胀发生率、鼻黏膜损伤发生率以及住院期间死亡发生率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HFOV辅助呼吸模式有助于提高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氧分压,减少CO_(2)潴留,且未增加其气漏综合征、腹胀、鼻黏膜损伤等呼吸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死亡风险,是有效和安全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极低出生体质量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