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考是创新的源泉
1
作者 张英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共3页
法国著名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说“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换言之,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和原动力。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医学拥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数次... 法国著名哲学家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说“人是为了思考才被创造出来的”。换言之,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本质,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和原动力。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医学拥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数次革命性变革:17世纪末至19世纪末,巴斯德(L.Pasteur)和科赫(R.Koch)引领了微生物学的革命,揭示了传染病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德 革命性变革 帕斯卡 微生物学 传染病
原文传递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在Hoffa骨折治疗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2
作者 郑占乐 刘家伦 +3 位作者 常恒瑞 陈伟 连晓东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1例左股骨Hoffa骨折患者(AO分型33-B 3.2),术中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闭合复位骨折。于胫骨近端前侧1/5处置入直径2.5 mm... 目的 探究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Hoffa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治疗1例左股骨Hoffa骨折患者(AO分型33-B 3.2),术中应用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闭合复位骨折。于胫骨近端前侧1/5处置入直径2.5 mm骨圆针1枚,近端在髂骨以髂结节为中心作长约3 cm切口,暴露髂结节两侧骨质,插入近端固定装置,于固定装置孔中置入直径4.5 mm螺钉1枚。使用碳纤维连接杆连接近端固定装置和远端张力牵引弓,双反牵引复位骨折,透视检验骨折复位效果,接骨板固定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可有效复位骨折块,并避免了过度牵拉引起的骨折块旋转,实现了闭合复位,减少了对骨折端血运的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胫骨平台前1/5双反牵引技术是实现闭合复位Hoffa骨折的一种有效办法,对微创治疗Hoffa骨折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双反牵引复位器 治疗
下载PDF
专家按语
3
作者 张英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3期317-317,共1页
在我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护士数量占比超过一半,是深化医改、改善服务、惠及群众的重要力量。骨科护理,在促进骨骼系统疾病和创伤康复、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上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医疗服务质量 骨骼系统疾病 骨科护理 护士数量 提高生活质量 深化医改 预防并发症
下载PDF
取梁换柱部分置换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4
作者 郑占乐 陈伟 +3 位作者 张弢 李会杰 王娟 张英泽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通过取梁换柱术精准微创治疗老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的初步临床应用,初步评估取梁换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志愿者。患者男... 目的通过取梁换柱术精准微创治疗老年国际骨循环研究协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的初步临床应用,初步评估取梁换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作为志愿者。患者男性,72岁,右侧髋关节疼痛2年。既往常年酗酒史。根据症状、体征和X线片所示诊断为:右股骨头缺血坏死(ARCOⅢ期)。经术前检验检查后,于全身麻醉下行取梁换柱术。记录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等数据。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0 min,切口长度3.0 cm,术中出血50 mL。术后当天麻醉清醒后即刻下地活动。术后1个月复查:患者正常站立和行走时髋部无疼痛,查体:髋关节外展活动度30°,内收活动度20°,屈曲活动度135°,后伸活动度25°,内旋活动度可达35°。髋关节Harris评分97分。结论取梁换柱术初步应用于治疗老年ARCOⅢ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短期效果可靠,今后将进一步扩大患者数量,并进行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取梁换柱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男性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及肾虚湿热证与脊柱骨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穆闻君 胡丽芳 +7 位作者 李孟霞 黄振国 张楠 鄢泽然 张英泽 孔维萍 陶庆文 阎小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5期985-991,996,共8页
目的 探讨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患者中医证型与脊柱骨化的关系及AS脊柱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采集2013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初诊为AS的患... 目的 探讨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 AS)患者中医证型与脊柱骨化的关系及AS脊柱骨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双向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采集2013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初诊为AS的患者临床资料,纳入2017年8月—2021年4月期间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门诊及住院收治初诊为AS的患者,依据事先设计的病例报告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并对全部纳入的连续性病例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从中选取性别为男且影像学资料齐全者的初次就诊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不同证型的男性A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AS患者脊柱骨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325例男性AS患者中肾虚督寒证组203例,肾虚湿热证组122例。肾虚督寒证组脊柱骨化评分mSASSS明显高于肾虚湿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虚督寒证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AS疾病活动评分(AS disease activity score-CRP,ASDAS-CRP)高于肾虚湿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chober评分明显低于肾虚湿热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 BMI)≥24、肾虚督寒证、吸烟史、BASDAI≥4、髋关节受累与较高的脊柱骨化评分发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吸烟史、BASDAI≥4、髋关节受累是肾虚督寒证患者较高脊柱骨化评分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吸烟史、髋关节受累是肾虚湿热证患者较高脊柱骨化评分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肾虚督寒证患者脊柱骨化评分明显高于男性肾虚湿热证患者;病程、肾虚督寒证、吸烟史、BASDAI≥4、髋关节受累是男性AS患者脊柱骨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督寒证 肾虚湿热证 脊柱骨化
下载PDF
不均匀沉降在膝关节退变及内翻过程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30
6
作者 张英泽 李存祥 +4 位作者 李冀东 王飞 朱燕宾 杨光 田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18-219,共2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翻,x线片可见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既往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一般认为膝关节外侧关节囊、韧带、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内翻 不均匀沉降 腓骨近端段切术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6
7
作者 张英泽 冯和林 李增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4-155,共2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各60例,髌骨骨折32例。治疗组以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综合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膝关节周围骨折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股骨髁上骨折和胫骨平台骨折各60例,髌骨骨折32例。治疗组以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接受术后早期主动功能训练康复治疗。所有患者均行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结果: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膝关节活动范围(ROM)测量,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术前康复教育及早期主动和被动功能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是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康复训练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Lysholm膝关节评分 膝关节活动范围
下载PDF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英泽 申勇 +2 位作者 黄玉国 丁文元 张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976-978,共3页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长肌 植骨块滑脱 临床应用 颈前路 手术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颈椎前路减压 钢板内固定术 经统计学分析 P〉0.05 术后疗效 预防作用 确诊病例 肌瓣重建 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 评分标准 临床疗效 有效方法 对照组 实验组 颈椎病
下载PDF
论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关系
9
作者 包倪荣 张英泽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3-676,共4页
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基础研究的进步。通过基础研究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是医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文中通过阐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系,介绍骨科学领域中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案例,倡导在临床场景中更多地对基础研究结论进行类比、总结... 医学的发展依赖于基础研究的进步。通过基础研究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是医学界不断探讨的话题。文中通过阐述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关系,介绍骨科学领域中基础科学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案例,倡导在临床场景中更多地对基础研究结论进行类比、总结及应用,进一步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临床应用 骨科
下载PDF
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MMP-9和TIMP-1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英泽 阎小萍 +2 位作者 叶丽亚 张文健 娄晋宁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为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强直性脊柱炎炎性骨破坏中的作用和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比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健康对照者之... 目的:为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强直性脊柱炎炎性骨破坏中的作用和补肾强督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比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健康对照者之间的差别,并研究补肾强督方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方法: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16~45岁,平均(30.8±8.8)岁;病程0.5~10年。经补肾强督方治疗3个月后,做自身前后对照,并设立健康对照组20例,常规分离血清和PBMC,将PBMC用PHA/PMA刺激后收集上清,应用RT-PCR检测PBMC的MMP-9和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ELISA检测血清和细胞上清中MMP-9和TIMP-1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患者治疗前血清中MMP-9和TIMP-1浓度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P-9和TIMP-1浓度显著降低。经PHA/PMA刺激后,患者治疗前的PBMC表达MMP-9和TIMP-1mRNA水平明显上调,细胞上清液中MMP-9和TIMP-1量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后PBMC表达MMP-9和TIMP-1mRNA水平明显下调,细胞上清液中MMP-9和TIMP-1含量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的PBMC表达和释放MMP-9和TIMP-1增强。补肾强督方可以显著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患者MMP-9和TIMP-1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补肾强督方 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 抑制因子1
下载PDF
胫骨下1/3螺旋骨折合并后踝骨折的损伤类型及分度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英泽 侯志勇 +4 位作者 张奇 潘进社 吴昊天 陈伟 赵海涛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1337-1338,共2页
关键词 后踝骨折 MRI CT 手术 胫骨骨折 螺旋骨折 分度
下载PDF
股骨头干互动三维闭合复位技术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英泽 张奇 +3 位作者 李宝俊 潘进社 吴希瑞 陈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70-71,I0005,共3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牵引、内外旋转、问号法等对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复位效果有限,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很多时候不得不改行切开复位,增加了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机率。我们根据难复型骨折的特点采用股骨头干互...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牵引、内外旋转、问号法等对难复性股骨颈骨折复位效果有限,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很多时候不得不改行切开复位,增加了术后股骨头坏死的机率。我们根据难复型骨折的特点采用股骨头干互动三维复位技术治疗难复型股骨颈骨折,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成像 三维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英泽 李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骨盆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4.21%,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约5~20%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髂动脉的钝性损伤可达3.5%;骨盆后环骨折46%~64%合并神经根损伤。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出血处理不... 骨盆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4.21%,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约5~20%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髂动脉的钝性损伤可达3.5%;骨盆后环骨折46%~64%合并神经根损伤。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出血处理不当,可继发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休克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则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发受伤机制 动脉损伤 神经损伤 循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胫骨下1/3螺旋骨折与踝关节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英泽 侯志勇 +3 位作者 张奇 吴文娟 吴昊天 赵海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364-365,I0002,共3页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踝关节 踝损伤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英泽 申勇 +2 位作者 王伟 董玉昌 张标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485-486,48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3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后路联合前路治疗重症颈椎病16例。采用JOA17分法... 目的探讨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其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85例脊髓性颈椎病患者。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8例;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3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14例;后路联合前路治疗重症颈椎病16例。采用JOA17分法评分,分析患者术后改善率。结果颈前路减压术后改善率83.8%;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内固定术后改善率89.9%;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改善率72.2%;后路联合前路治疗改善率76.7%。结论合理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方法,可提高CSM临床改善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方法 疗效观察 治疗 手术适应证
下载PDF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折治疗理念与原则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英泽 韩志杰 +3 位作者 刘欢 陈伟 郑占乐 于沂阳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093-1095,共3页
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骨科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不断总结,提出了"顺势复位、智微固定、个体化康复"的骨折治疗理念与原则。骨折顺势复位是有效固定的前提,对于某一具体骨折,究竟进行解剖复位抑或功能复位,取决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 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骨科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不断总结,提出了"顺势复位、智微固定、个体化康复"的骨折治疗理念与原则。骨折顺势复位是有效固定的前提,对于某一具体骨折,究竟进行解剖复位抑或功能复位,取决于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质状况、软组织条件以及医院的手术条件。顺势复位可以减少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激惹及次生损伤,根据骨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内固定物,智微固定骨折并进行个体化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治疗原则 顺势复位 智微固定 个体化康复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预防交感神经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英泽 王庆贤 +2 位作者 潘进社 薛静 李亚洲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 目的:对颈交感神经干的走行及其毗邻关系进行定量解剖学研究,为预防在颈前部手术特别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中误伤交感神经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年尸体20具,去除颈部浅层肌肉及软组织,显露双侧颈长肌及交感神经干,测量C3~C7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颈长肌内缘夹角以及交感神经干与中线的夹角、交感神经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并将该数据应用于临床.结果:①交感神经干呈斜行走向,同中线夹角为11.2°±4.7°.双侧颈长肌内缘夹角为13.1°±3.2°.②颈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的距离分别为:C325.5±2.8mm,C4 20.4±3.5mm,C5 17.8±2.9mm,C6 10.2±2.4mm,C7 15.3±3.1mm.③颈交感干与颈椎椎体中央的距离分别为:C3 29.1±3.2mm;C4 25.2±2.9mm,C5 23.4±2.7mm,C6 16.4±3.0mm,C7 21.7±4..6mm.④用该数据指导临床手术11例,经半年至6年随访,无一例损伤交感神经干,也未见其它合并症.结论:交感神经干与颈长肌内缘及椎体中央的距离在C6水平最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时应注意保护交感神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术 预防 交感神经干损伤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小儿骨化中心在MRI和X线上出现时间的对比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英泽 陈建国 +4 位作者 马晓晖 潘进社 孟钊 宋朝晖 李智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6-286,共1页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骨骺 核磁共振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智能机器人辅助治疗复杂性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英泽 宋朝晖 +5 位作者 韩久卉 张奉琪 吴昊天 赵立力 姚双权 李西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4-135,i002,共3页
关键词 机器人 跟骨 骨折 治疗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英泽 申勇 +2 位作者 张同庆 丁文元 张为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8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索颈人工椎间盘假体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ay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4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 目的探索颈人工椎间盘假体应用于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操作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方法对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ay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在此基础上对4例患者纵行切取颈长肌内侧肌瓣,交叉缝合,防止人工椎间盘移位.术前、术后进行JOA评分和Odem评分比较评价早期治疗效果;术后摄置换节段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稳定性和植入节段的活动度.术后3个月进行置换间隙CT或MRI扫描观察是否存在早期异位骨化现象.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并发症,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6~11)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6.0(14~17)分.4例患者术后3个月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平均4.8(4.0~5.7)度,左右侧屈活动范围分别为3.48(3.3~3.7)度和3.26(2.6~3.7)度.未发现假体偏移或下沉.CT或MRI扫描显示:假体上、下金属壳位于临近下、上终板骨的中央,未见假体周围的异位骨化现象.结论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保持前路减压的良好效果,同时取得了很好的术后稳定性,保持了颈椎正常的活动度,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颈长肌皮瓣交叉缝合对颈人工椎间盘向前脱出有一定阻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颈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